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高考語文模擬練習試卷一、現代文閱讀(共34分)(一)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虛擬數字人(亦稱“數智人”)概念于2001年由美國科學家聯盟提出。所謂虛擬數字人,就是由計算機圖形學、圖形渲染、動作捕捉、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計算機手段創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類特征(外貌特征、人類表演能力、人類交互能力等)的綜合產物。也可以說,虛擬數字人是基于語音合成、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實時傳輸等數字技術設計制作出的仿真式數字形象。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動作捕捉、聲音合成等技術的發展和融合,現在的數字人可以實現對人類形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高度還原,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表達和交互能力。虛擬數字人可以是現實世界里某位具體人物的數字孿生形象,例如與周杰倫同臺表演的“鄧麗君”、央廣主持人王冠的“分身”數字人;也可以是現實世界里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具有感知、表達、互動、娛樂等能力,例如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洛天依”,或抖音平臺上很多虛擬主播形象。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做出部署,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指出要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發布,傳遞出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的決心。數字時代的知識生產與傳播的主體、理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博物館推進數字化轉型,是由內而外、脫胎換骨地蛻變。這正是我國博物館在硬件條件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2022年7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虛擬數字人“艾雯雯”通過短視頻正式和觀眾見面。“艾雯雯”名字寓意以人工智能為技術基礎,展示對文明、文化、文物的喜愛,對文博工作的熱愛。“艾雯雯”身穿的“新青年”T恤,字樣來源于國博館藏的《新青年》封面,展示了新時代新青年的精神信仰。不難發現,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都相對簡單,以視頻展示為主,尚未真正做到與觀眾自由交互:制作周期相對較長、后續發展乏力,亟待資金、技術、內容策劃等統籌協調,深入推進。對于博物館而言,數字人應用集中在“宣傳展示型”代言人和“觀眾服務型”引導員的虛擬人應用場景上,因此,我們需要關注數字人給博物館帶來的新型服務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問題。作為博物館數字人,既需要美觀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靈魂。現實案例中,博物館數字人外形趨同,依舊沒有脫離“美女主播”“美女講解員”的傳統形象思維。真正實用的數字人應該是“智慧”的。博物館在數字人應用探索中應關注美麗外表背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如智能對話中的意圖、槽位、語料等設計,專業語料庫的建設,等等。數字人的“智慧”問答體現在對每個意圖設計和問法語料的豐富程度上。專業語料越充沛,人機對話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沒有一款專門為博物館或文博單位定制的成熟產品。配套的基礎數據不足、導致博物館數字人只有“顏值”,缺乏“內涵”。技術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館對于文化遺產知識研究與積累、解讀更重要。在內容構建中,博物館要開展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給智慧模型進行“信息投喂”。所謂“博物館知識”信息目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交通信息、開放信息、服務設施等服務型信息;二是展覽信息、展品信息、歷史等知識型信息。這其中,既有通識,又有專業知識。這些信息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收集、整理、解讀等處理,并對非結構化的自然語言進行結構化處理。整個數字人智慧模型構建的過程,需要專業的智能化內容生產平臺和智能對話管理平臺等技術支撐。虛擬數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簡單的技術堆砌,還需要結合大眾審美,融合多門學科知識,如心理學、藝術學等,是跨學科的挑戰。博物館數字人組織建設是系統性建設工作,需要博物館多個職能部門的通力配合:不僅是技術部門,還需要展覽策劃部門、社會教育部門、開放服務部門、文創開發部門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專業知識語料庫建設,需要將晦澀難懂的內容解讀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員的基礎性研究,講解員的講解詞撰寫,還需要非結構化到結構化的自然語言轉化。基于博物館真正業務的底層需求,打造專屬的數字人服務模式,才能使應用場景創新落地。(摘編自孫芮英《文博數字人創作與應用探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數字人是利用多種計算機手段創制的具有多重人類特征的綜合產物,在技術支持下,可以拓展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表達和交互能力。B.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博物館在數字時代的轉型做出明確指示,我國博物館必將徹底進行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C.由于資金、技術以及內容策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無法完全滿足宣傳展示和服務觀眾的需求。D.數字人技術應用前景廣闊,博物館要打造專屬的數字人服務模式,驅動應用場景創新落地,為觀眾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虛擬數字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如在某音等短視頻中,呈現在我們面前與我們交流的人物可能并非真實的人。B.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是數字時代知識生產和傳播發生巨大改變的必然產物,“艾雯雯”的出現體現了數字技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C.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尚未真正做到與觀眾自由交互”,是因為專業語料庫建設不足,配套的基礎數據無法予以“信息投喂”。D.數字人能為博物館的服務和展覽提供有效支持,未來博物館數字人創作與應用需要重點關注內容建構、組織建設等方面。(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博物館數字人“有趣的靈魂”的一項是A.“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數字人“嶺梅香”很精致,她的服飾材質、布料暗紋、表情形態甚至毛發鬢角都經過了精細打磨。B.中國國家博物館虛擬文物科普工作者“仝古今”知識更新快,語言標準,發音自然,音色恒定,形象不走樣,服務不受外界情緒干擾。C.虛擬數字人主播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作為娛樂主播可以廣泛搜尋互聯網信息,并自動生成關于明星的八卦信息吸引觀眾。D.中國國家版本館推出的數字員工“沁沁”,“能聽”又“能說”,既能為游客實時解答相關信息,又能帶領游客沉浸式游覽展館。(4)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表格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部門名稱展覽策劃部門①開放服務部門技術部門配合工作博物館展覽大綱、展品背后的故事挖掘與撰寫等講解詞撰寫、通俗化解讀、觀眾反饋的匯總與分析等開放服務信息,包括交通、開放、服務設施、餐飲等信息②相關專業歷史學、考古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計算機硬件、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數據處理……A.根據材料內容,①處指的是“社會教育部門”。B.根據材料內容,②處可填“對非結構化的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提供技術支撐等”。C.博物館數字人建設以技術部門為核心,著力搭建專業技術平臺。D.博物館數字人建設涉及諸多部門和專業,需要多部門聯動進行分工合作。(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我國“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請根據材料概括。(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輼s隨想①我一直對身邊那些四季碧綠的植物頗有微詞。香樟、黃楊、女貞、月季,甚至家家戶戶一盆又一盆搬進又搬出的盆景,讓人看不懂,讀不透——該落葉時不落葉,該枯萎時不枯萎,它們是想對時間進行囚禁,還是想對空間進行霸占呢?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就是如此,占據著院子東南角。院子本來就很小,特別是在冬天,那一隅因此從未在陽光下通透過,讓人生出壓抑、陰郁之感。那樹真就是一個異物,雖然在冬天依然綠著,已然生氣不足了,給人的感覺是永遠地耷拉著,一副理不直氣不壯的神態,既不合時宜,也不合常理。②我常常對著它或者它們嘆息:一棵從未落光葉子的植物,還是植物嗎?③一切都應歸于自然,自然而然。而一切自然都是美好的,不得也不會有所偏廢。一切自然的東西又總存在著弱點,因而這個弱點也同樣是美好的,有時甚至是因為有了這個弱點才產生出美好來。它讓人對它產生出透明的意在言外的感覺,讓世界意味深長地一目了然。④那些田野里的草,那些房前屋后的樹,每到春天便枝繁葉茂,每至夏秋便壯碩掛果,每挨冬日便敞開心扉似的露出它純真的本來面目,孤零零地接受一場又一場雨雪的敲打與拷問。每一個季節都是平等的,每一次季節的轉換、交替都是一次弱點的呈現,是上一個季節向下一個季節交出的答卷,向世界進行的一次心心相印的表達,特別是秋冬時節,曠野之上,被收割或凋零后呈現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樸素與親和。每一片葉子的辭別,每一株小草的遁隱,都是刪繁就簡后一馬平川、神清氣爽的詩意美感。梅堯臣“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的贊嘆一定是因此而得來。⑤春草青青,夏花灼灼,秋雨瑟瑟,冬雪茫茫。四季一致,春天便沒有了來處,沒有了來處自然就沒有了歸途。沒了來處與歸途,那世界何以堪?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長年枝繁葉茂,帶來的必是負累與擁擠,一種錙銖必較、不知敬畏的為所欲為。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一切也都會水落石出。⑥黃帝炎帝堯帝以至先民們找到了春夏秋冬,發現了日升日落,判別了月盈月虧,并因此鎖定了農事。農事乃立國之本。農事的鎖定實際是對一切生活秩序的鎖定。即便是孔子著書立說,其名也謂之《春秋》。據傳,上古時代,先有春秋之別,后有冬夏。春秋者,枯榮是也。陰陽六制又稱:春為規,秋為矩,春秋合乃規矩??鬃又氖且幘?,時代、歷史演進的是枯榮。⑦枯榮的更替讓人類繁衍至今,并受用至今,歲月因此隆重,人類因此能詩意地棲居。有了枯榮便有了世界,有了枯榮便有了一切。于花團錦簇中讀出凜冽,人類才可能綿延不絕,永不停息。⑧每個生命都如離弦之箭,“嗖”的一聲射出,當速度到達極限時,就有了枯萎的意境──沒有了速度的箭鏃當然就是枯萎了的箭鏃。他們前前后后紛紛下墜,沒有一個折返,也沒有一個停留在空中,他們落下,那么自然,那么從容,那么無拘無束地散開,然后歸于平靜。是結束,也孕育著新的飛行。每個生命的從枯到榮是生機,從榮到枯是收獲。收獲的果實瓜熟蒂落后必有一處痕跡,根深蒂固的痕跡必會跨越時空,橫陳于世。就像那一座一座的村莊,代際的更迭中血脈留存,因此鄉土中國的村莊仿佛一直走在我們的后面,而對于現在的我們,村莊則一直在前面等待著對我們進行核實,核實我們的身份,核實我們是哪一棵舊枝上長出來的新果實。⑨我們是帶著曾經的痕跡品嘗一切的。人類大約百分之八的DNA是在遠古時代感染致病、致死的逆轉錄病毒的殘余。如今,這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序列不產生感染性病毒,其中一些還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形成胎盤所必不可少的一種名為合胞素的蛋白質,最初就是通過逆轉錄病毒感染而進入人類祖先及其他哺乳動物的基因的。⑩多么讓人恐懼又多么讓人興奮的結果。?我忽然就理解了歷代很多畫家為什么喜歡畫殘荷、殘菊了,他們畫的是枯萎,更是凋零處的縷縷生機,肅殺處的種種意猶未盡。?日升日落面對的是大江東去、潮起潮落。一窗春風,一地翠茵,一簾秋雨,一江寒雪,這便是自然世界的“頂配”,這是我們人類的必須。曠野之上,哪一叢蓬草不是櫛風沐雨,哪一顆桃杏不是歷夏經冬,哪一棟屋宇不在演繹悲歡離合的四季!而生命就在這輪回中生生不息。?即便是四季碧綠的植物,也是如此。就如我家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其葉片壽命長達兩三年或更久一些,然后再靜悄悄地,一片一片地,部分地老去脫落,部分地長出新葉,它們陸續更新,便看似終年常綠。所以,枯榮其實依然在悄悄繼續。(取材于金國泉的同名散文)(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那樹真就是一個異物異物:珍奇的事物B.一種錙銖必較、不知敬畏的為所欲為錙銖必較:過分計較C.等待著對我們進行核實核實:檢驗查證D.而生命就在這輪回中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延續不終止(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以作者對四季碧綠植物的不滿開篇,引出后文對“枯榮”的思考。B.作者認為自然的都是美好的,即便是弱點,有時弱點也能產生出美好。C.第④段末引用詩句,是為了表現花朵枯萎時的美感及其香味的持久性。D.結尾處照應開頭,前后呼應,強調了“枯榮”作為自然規律的必然性。(3)作者認為“枯榮的更替是自然界的頂配,是人類的必須”。請結合全文,概括作者這樣說的理由。(4)第⑤段的畫線句在語言表達上具有表現力,請結合文本具體賞析。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凡治國之道,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于農,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①,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則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矣。(節選自《管子?治國》)材料二:徭役多則民苦,民苦則權勢起,權勢起則復除②重,復除重則貴人富??嗝褚愿毁F人,起勢以藉人臣,非天下長利也。故曰: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灊③間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勝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于此,然法守之臣為釜鬵之行,則法獨明于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者矣。上古之傳言,《春秋》所記,犯法為逆以成大奸者,未嘗不從尊貴之臣也。然而法令之所以備,刑罰之所以誅,常于卑賤,是以其民絕望,無所告訴。大臣比周蔽上為一陰相善而陽相惡以示無私,相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無道得聞,有主名而無實,臣專法而行之,周天子是也。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節選自《韓非子?備內》)【注】①末作文巧: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造。②復除:免除徭役和賦稅。③釜篙:古代炊具。(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大臣比A周B蔽C上D為一E陰相善F而陽相惡G以示H無私(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凡治國之道”的“治”與《諫逐客書》中“舉地千里,至今治強”的“治”含義相同。B.“民無所游食則必農”的“農”與《過秦論》中“囊括四海之意”的“囊”用法不同。C.《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之一,即《師說》中“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的“六藝”之一。D.“人主掩蔽”的“掩蔽”與《陳情表》中“而劉夙嬰疾病”中的“嬰”體現的句式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百姓富有則安鄉重家、敬上畏罪;百姓貧窮則不安于鄉居、輕視家園、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可見“富民”十分重要。B.國富糧多來源于農業,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視農業的。如果百姓放棄農業,那土地也就荒蕪了,進而國家也就貧窮了。C.徭役多,不僅讓百姓困苦,還會讓臣下勢力發展起來,大臣權勢強大,定會心生逆之念,這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D.違犯法律、大逆不道的人,大都是尊貴大臣,可是法律防備的、刑罰要懲辦的,常都是卑賤之人,這讓百姓感到絕望。(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②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勝者矣。(5)兩則材料都提到“安民”,請簡要概括“安民”的具體方法和通過“安民”要達到的目的。(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4.(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田園樂【1】王維其三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其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磼撸L啼山客猶眠。其七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注釋:【1】《田園樂》共七首,這組詩是王維隱居輞川時作。(1)以下對三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三”前兩句,描寫詩人“采菱”“策杖”的日常活動。B.“其六”前兩句,描寫輞川“桃紅”“柳綠”的春日美景。C.“其七”前兩句,描寫詩人流連于山泉林木間的情狀。D.“其七”后兩句,描寫詩人從早到晚不停勞作的辛苦。(2)以下對三首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三”后兩句,以典故中的人物來自比,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志趣。B.“其六”前兩句,注重煉字,“紅”“綠”“含”“帶”等詞語生動形象。C.“其六”后兩句,“家童未掃”與“山客猶眠”,運用了反襯的手法。D.三首詩都是六言絕句,對仗工整,多方面展現田園之樂。(3)蘇軾評論王維的詩與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蓖蹙S的山水田園詩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請你談談對這一特點的理解,并結合《田園樂》的具體詩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代愛國名將宗澤因朝廷掣肘,沒有機會北渡黃河與金兵作戰,相傳他在臨終之際慨嘆壯志未酬,仍在吟詠杜甫《蜀相》中的名句“,”。(2)《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反駁對方來信中的“生事”之論時,先指出變法的理論根據是“”,然后闡明變法的根本目的是“”。(3)終身學習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徑,古人深明其理。請寫出兩句古詩文中表述學習方法的句子“,”。三、語言運用(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7分)6.(7分)閱讀文字,完成題目。①海淀區上莊南沙河畔,將近600歲的紫禁城將建設一個新院區,即故宮北院區。②北院區與明清西郊“三山五園”相鄰,向北有長城、十三陵,向南有圓明園、頤和園,未來有望形成一條重要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線路。③總體設計理念是建一座“園林中的博物館”,將園林納入展覽的一部分,使建筑與園林相映生輝。④。⑤這座擁有古典氣質的現代博物館建成后,有望躋身世界一流現代博物館之列。(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句首“海淀區”的前面可加上“在”。B.②句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語序不當。C.③句中加點的成語可以換為“相得益彰”。D.⑤句中“之列”二字不能刪去。(2)請將下面語句依次填回④句中的橫線處,使語意連貫、完整。要求:不用抄寫原句,只需按照合理順序,將“甲”“乙”“丙”“丁”四字寫在答題卡上?!炯住孔辖敲鼷惖纳氏到y也在北院區得以承接【乙】借助從中提煉的“軸線、秩序、等級”等特質【丙】凝聚成巨大的博物館群落【丁】設計靈感來自對中國傳統“殿”“堂”“含”“院”的理解(二)文言文運用Ⅱ(共2小題,13分)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年關將至,《中國奇譚》悄然點起了一把火。人們不斷表達喜愛之情,各類解讀紛至沓來,有人認為“中式故事與中式美學”正歸來,媒體贊美該片是“進化的國漫,不變的中國浪漫”。雖然《中國奇譚》的主角們是遠離人間世態的“小妖怪們”,但片中現實寓言般的情節塑造與代入感較強的情感表達,讓不少觀眾狠狠共情?!靶⊙謧儭痹谶@個寒冷的冬天爆火,為一顆顆飽經風霜的心靈燃起了一盞盞溫暖的燈?!吨袊孀T》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B站聯合出品的動畫集。作為國產動畫“領頭羊”的上美影用以“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的精神創作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藝術的”中國動畫,世界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多次提到對上美影的喜愛與崇拜。這次上美影與B站的珠聯璧合,讓《中國奇譚》實打實火出圈。《中國奇譚》飽含著濃郁的中國味,不時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比如,《小妖怪的夏天》巧妙地將中國經典IP《西游記》里的情節作為故事背景,當齊天大圣掃清妖怪巢穴的那一刻,觀眾將會回憶起兒時遙遠的英雄夢想。(1)請以“作為國產動畫‘領頭羊’的上美影……”為開頭,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關鍵詞搜索,指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輸入能夠最大程度概括所要查找內容的幾個詞語的一種方法。關鍵詞是用戶獲取信息的簡化詞匯。如何使用“關鍵詞搜索”方法在搜索引擎中查找本語段?請根據材料內容列出四個關鍵詞。8.(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歷史上人們對此句解讀有很多種。下面兩種解讀比較常見:河上注:“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薄对娊?檜?匪風》毛傳云:“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薄爸未髧缗胄□r?!钡倪壿嬐评硇问綖轭惐韧评恚垍⒄諆煞N解讀對烹飪佳肴與治理國家的相通之處具體分析。四、寫作(60分)9.(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續航”一詞,原指連續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如為青春續航、科技為經濟發展續航等。請以“續航”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高考語文模擬練習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共34分)(一)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虛擬數字人(亦稱“數智人”)概念于2001年由美國科學家聯盟提出。所謂虛擬數字人,就是由計算機圖形學、圖形渲染、動作捕捉、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計算機手段創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類特征(外貌特征、人類表演能力、人類交互能力等)的綜合產物。也可以說,虛擬數字人是基于語音合成、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實時傳輸等數字技術設計制作出的仿真式數字形象。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動作捕捉、聲音合成等技術的發展和融合,現在的數字人可以實現對人類形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高度還原,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表達和交互能力。虛擬數字人可以是現實世界里某位具體人物的數字孿生形象,例如與周杰倫同臺表演的“鄧麗君”、央廣主持人王冠的“分身”數字人;也可以是現實世界里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具有感知、表達、互動、娛樂等能力,例如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洛天依”,或抖音平臺上很多虛擬主播形象。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做出部署,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指出要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發布,傳遞出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的決心。數字時代的知識生產與傳播的主體、理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博物館推進數字化轉型,是由內而外、脫胎換骨地蛻變。這正是我國博物館在硬件條件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2022年7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虛擬數字人“艾雯雯”通過短視頻正式和觀眾見面。“艾雯雯”名字寓意以人工智能為技術基礎,展示對文明、文化、文物的喜愛,對文博工作的熱愛?!鞍鄙泶┑摹靶虑嗄辍盩恤,字樣來源于國博館藏的《新青年》封面,展示了新時代新青年的精神信仰。不難發現,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都相對簡單,以視頻展示為主,尚未真正做到與觀眾自由交互:制作周期相對較長、后續發展乏力,亟待資金、技術、內容策劃等統籌協調,深入推進。對于博物館而言,數字人應用集中在“宣傳展示型”代言人和“觀眾服務型”引導員的虛擬人應用場景上,因此,我們需要關注數字人給博物館帶來的新型服務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問題。作為博物館數字人,既需要美觀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靈魂?,F實案例中,博物館數字人外形趨同,依舊沒有脫離“美女主播”“美女講解員”的傳統形象思維。真正實用的數字人應該是“智慧”的。博物館在數字人應用探索中應關注美麗外表背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如智能對話中的意圖、槽位、語料等設計,專業語料庫的建設,等等。數字人的“智慧”問答體現在對每個意圖設計和問法語料的豐富程度上。專業語料越充沛,人機對話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沒有一款專門為博物館或文博單位定制的成熟產品。配套的基礎數據不足、導致博物館數字人只有“顏值”,缺乏“內涵”。技術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館對于文化遺產知識研究與積累、解讀更重要。在內容構建中,博物館要開展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給智慧模型進行“信息投喂”。所謂“博物館知識”信息目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交通信息、開放信息、服務設施等服務型信息;二是展覽信息、展品信息、歷史等知識型信息。這其中,既有通識,又有專業知識。這些信息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收集、整理、解讀等處理,并對非結構化的自然語言進行結構化處理。整個數字人智慧模型構建的過程,需要專業的智能化內容生產平臺和智能對話管理平臺等技術支撐。虛擬數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簡單的技術堆砌,還需要結合大眾審美,融合多門學科知識,如心理學、藝術學等,是跨學科的挑戰。博物館數字人組織建設是系統性建設工作,需要博物館多個職能部門的通力配合:不僅是技術部門,還需要展覽策劃部門、社會教育部門、開放服務部門、文創開發部門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專業知識語料庫建設,需要將晦澀難懂的內容解讀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員的基礎性研究,講解員的講解詞撰寫,還需要非結構化到結構化的自然語言轉化?;诓┪镳^真正業務的底層需求,打造專屬的數字人服務模式,才能使應用場景創新落地。(摘編自孫芮英《文博數字人創作與應用探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數字人是利用多種計算機手段創制的具有多重人類特征的綜合產物,在技術支持下,可以拓展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表達和交互能力。B.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博物館在數字時代的轉型做出明確指示,我國博物館必將徹底進行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C.由于資金、技術以及內容策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無法完全滿足宣傳展示和服務觀眾的需求。D.數字人技術應用前景廣闊,博物館要打造專屬的數字人服務模式,驅動應用場景創新落地,為觀眾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虛擬數字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如在某音等短視頻中,呈現在我們面前與我們交流的人物可能并非真實的人。B.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是數字時代知識生產和傳播發生巨大改變的必然產物,“艾雯雯”的出現體現了數字技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C.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尚未真正做到與觀眾自由交互”,是因為專業語料庫建設不足,配套的基礎數據無法予以“信息投喂”。D.數字人能為博物館的服務和展覽提供有效支持,未來博物館數字人創作與應用需要重點關注內容建構、組織建設等方面。(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博物館數字人“有趣的靈魂”的一項是DA.“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數字人“嶺梅香”很精致,她的服飾材質、布料暗紋、表情形態甚至毛發鬢角都經過了精細打磨。B.中國國家博物館虛擬文物科普工作者“仝古今”知識更新快,語言標準,發音自然,音色恒定,形象不走樣,服務不受外界情緒干擾。C.虛擬數字人主播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作為娛樂主播可以廣泛搜尋互聯網信息,并自動生成關于明星的八卦信息吸引觀眾。D.中國國家版本館推出的數字員工“沁沁”,“能聽”又“能說”,既能為游客實時解答相關信息,又能帶領游客沉浸式游覽展館。(4)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表格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C部門名稱展覽策劃部門①開放服務部門技術部門配合工作博物館展覽大綱、展品背后的故事挖掘與撰寫等講解詞撰寫、通俗化解讀、觀眾反饋的匯總與分析等開放服務信息,包括交通、開放、服務設施、餐飲等信息②相關專業歷史學、考古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計算機硬件、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數據處理……A.根據材料內容,①處指的是“社會教育部門”。B.根據材料內容,②處可填“對非結構化的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提供技術支撐等”。C.博物館數字人建設以技術部門為核心,著力搭建專業技術平臺。D.博物館數字人建設涉及諸多部門和專業,需要多部門聯動進行分工合作。(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我國“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請根據材料概括?!窘獯稹浚?)B.“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博物館在數字時代的轉型做出明確指示”錯誤。根據原文第二段“黨的二十大報告……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指出要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發布,傳遞出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的決心”可知,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的是“要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該信息只是傳遞出“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的決心”。該項分析錯誤。故選B。(2)C.“是因為專業語料庫建設不足,配套的基礎數據無法予以‘信息投喂’”以偏概全。根據第四段對“智慧型”數字人的闡釋,目前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工智能本身的技術問題;二是內容方面的問題,包括專業語料庫,對文化遺產知識研究與積累、解讀,等等。故選C。(3)A.闡述虛擬數字人是精致的,是經過了精心打磨,與“靈魂”無關。B.“不受外界情緒干擾”表明博物館數字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與觀眾交互。C.其生成信息源于互聯網,缺乏可信度,也可能存在侵權,因此不能稱之為“有趣的靈魂”。D.“沁沁”作為數字人,具有專業的知識,能為游客實時解答相關信息,又能帶領游客沉浸式游覽展館,體現了數字人“有趣的靈魂”這一特征。故選D。(4)C.“以技術部門為核心”錯誤,根據材料最后一段“技術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館對于文化遺產知識研究與積累、解讀更為重要”可知,技術部門并非核心部門,因此該項錯誤。故選C。(5)①借助事實論據和道理論證。結合“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動作捕捉、聲音合成等技術的發展和融合,現在的數字人可以實現對人類形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高度還原,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表達和交互能力”“例如與周杰倫同臺表演的‘鄧麗君’……或抖音平臺上很多虛擬主播形象”可知,“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用事實論據指出不少行業已經使用數字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②列舉國家政策、引用權威言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可知,分析博物館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再引用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及重要觀點,證明這是國家重要方針之一;③根據現狀進行邏輯推論。“目前博物館推出的數字人都相對簡單,以視頻展示為主,尚未真正做到與觀眾自由交互……因此,我們需要關注數字人給博物館帶來的新型服務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問題”從博物館自身發展的需求來分析當前數字人存在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轉型。答案:(1)B(2)C(3)D(4)C(5)①借助事實論據和道理論證,闡明了這是科技趨勢與時代發展需求,如數字人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各種類型的數字人的出現,表明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②列舉國家政策、引用權威言論。如國家密集出臺系列政策,要求“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③根據現狀進行邏輯推論,當前數字人存在諸多問題,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博物館“需要關注數字人給博物館帶來的新型服務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弘揚民族文化,吸引觀眾。(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輼s隨想①我一直對身邊那些四季碧綠的植物頗有微詞。香樟、黃楊、女貞、月季,甚至家家戶戶一盆又一盆搬進又搬出的盆景,讓人看不懂,讀不透——該落葉時不落葉,該枯萎時不枯萎,它們是想對時間進行囚禁,還是想對空間進行霸占呢?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就是如此,占據著院子東南角。院子本來就很小,特別是在冬天,那一隅因此從未在陽光下通透過,讓人生出壓抑、陰郁之感。那樹真就是一個異物,雖然在冬天依然綠著,已然生氣不足了,給人的感覺是永遠地耷拉著,一副理不直氣不壯的神態,既不合時宜,也不合常理。②我常常對著它或者它們嘆息:一棵從未落光葉子的植物,還是植物嗎?③一切都應歸于自然,自然而然。而一切自然都是美好的,不得也不會有所偏廢。一切自然的東西又總存在著弱點,因而這個弱點也同樣是美好的,有時甚至是因為有了這個弱點才產生出美好來。它讓人對它產生出透明的意在言外的感覺,讓世界意味深長地一目了然。④那些田野里的草,那些房前屋后的樹,每到春天便枝繁葉茂,每至夏秋便壯碩掛果,每挨冬日便敞開心扉似的露出它純真的本來面目,孤零零地接受一場又一場雨雪的敲打與拷問。每一個季節都是平等的,每一次季節的轉換、交替都是一次弱點的呈現,是上一個季節向下一個季節交出的答卷,向世界進行的一次心心相印的表達,特別是秋冬時節,曠野之上,被收割或凋零后呈現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樸素與親和。每一片葉子的辭別,每一株小草的遁隱,都是刪繁就簡后一馬平川、神清氣爽的詩意美感。梅堯臣“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的贊嘆一定是因此而得來。⑤春草青青,夏花灼灼,秋雨瑟瑟,冬雪茫茫。四季一致,春天便沒有了來處,沒有了來處自然就沒有了歸途。沒了來處與歸途,那世界何以堪?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長年枝繁葉茂,帶來的必是負累與擁擠,一種錙銖必較、不知敬畏的為所欲為。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一切也都會水落石出。⑥黃帝炎帝堯帝以至先民們找到了春夏秋冬,發現了日升日落,判別了月盈月虧,并因此鎖定了農事。農事乃立國之本。農事的鎖定實際是對一切生活秩序的鎖定。即便是孔子著書立說,其名也謂之《春秋》。據傳,上古時代,先有春秋之別,后有冬夏。春秋者,枯榮是也。陰陽六制又稱:春為規,秋為矩,春秋合乃規矩??鬃又氖且幘?,時代、歷史演進的是枯榮。⑦枯榮的更替讓人類繁衍至今,并受用至今,歲月因此隆重,人類因此能詩意地棲居。有了枯榮便有了世界,有了枯榮便有了一切。于花團錦簇中讀出凜冽,人類才可能綿延不絕,永不停息。⑧每個生命都如離弦之箭,“嗖”的一聲射出,當速度到達極限時,就有了枯萎的意境──沒有了速度的箭鏃當然就是枯萎了的箭鏃。他們前前后后紛紛下墜,沒有一個折返,也沒有一個停留在空中,他們落下,那么自然,那么從容,那么無拘無束地散開,然后歸于平靜。是結束,也孕育著新的飛行。每個生命的從枯到榮是生機,從榮到枯是收獲。收獲的果實瓜熟蒂落后必有一處痕跡,根深蒂固的痕跡必會跨越時空,橫陳于世。就像那一座一座的村莊,代際的更迭中血脈留存,因此鄉土中國的村莊仿佛一直走在我們的后面,而對于現在的我們,村莊則一直在前面等待著對我們進行核實,核實我們的身份,核實我們是哪一棵舊枝上長出來的新果實。⑨我們是帶著曾經的痕跡品嘗一切的。人類大約百分之八的DNA是在遠古時代感染致病、致死的逆轉錄病毒的殘余。如今,這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序列不產生感染性病毒,其中一些還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形成胎盤所必不可少的一種名為合胞素的蛋白質,最初就是通過逆轉錄病毒感染而進入人類祖先及其他哺乳動物的基因的。⑩多么讓人恐懼又多么讓人興奮的結果。?我忽然就理解了歷代很多畫家為什么喜歡畫殘荷、殘菊了,他們畫的是枯萎,更是凋零處的縷縷生機,肅殺處的種種意猶未盡。?日升日落面對的是大江東去、潮起潮落。一窗春風,一地翠茵,一簾秋雨,一江寒雪,這便是自然世界的“頂配”,這是我們人類的必須。曠野之上,哪一叢蓬草不是櫛風沐雨,哪一顆桃杏不是歷夏經冬,哪一棟屋宇不在演繹悲歡離合的四季!而生命就在這輪回中生生不息。?即便是四季碧綠的植物,也是如此。就如我家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其葉片壽命長達兩三年或更久一些,然后再靜悄悄地,一片一片地,部分地老去脫落,部分地長出新葉,它們陸續更新,便看似終年常綠。所以,枯榮其實依然在悄悄繼續。(取材于金國泉的同名散文)(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那樹真就是一個異物異物:珍奇的事物B.一種錙銖必較、不知敬畏的為所欲為錙銖必較:過分計較C.等待著對我們進行核實核實:檢驗查證D.而生命就在這輪回中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延續不終止(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本文以作者對四季碧綠植物的不滿開篇,引出后文對“枯榮”的思考。B.作者認為自然的都是美好的,即便是弱點,有時弱點也能產生出美好。C.第④段末引用詩句,是為了表現花朵枯萎時的美感及其香味的持久性。D.結尾處照應開頭,前后呼應,強調了“枯榮”作為自然規律的必然性。(3)作者認為“枯榮的更替是自然界的頂配,是人類的必須”。請結合全文,概括作者這樣說的理由。(4)第⑤段的畫線句在語言表達上具有表現力,請結合文本具體賞析。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窘獯稹浚?)A.原文“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就是如此,占據著院子東南角。院子本來就很小,特別是在冬天,那一隅因此從未在陽光下通透過,讓人生出壓抑、陰郁之感。那樹真就是一個異物,雖然在冬天依然綠著,已然生氣不足了,給人的感覺是永遠地耷拉著,一副理不直氣不壯的神態,既不合時宜,也不合常理”,可見從感情色彩上看,“我”對桂花樹是否定的,是有“微詞”的,所以不能是褒義詞“珍奇的事物”,應解釋為“另類的事物”。故選A。(2)C.第④段末引用詩句,是為了表現“每一片葉子的辭別,每一株小草的遁隱,都是刪繁就簡后一馬平川、神清氣爽的詩意美感”,不是“表現花朵枯萎時的美感及其香味的持久性”。故選C。(3)作者認為“枯榮的更替是自然界的頂配,是人類的必須”。由原文“一切都應歸于自然,自然而然。而一切自然都是美好的,不得也不會有所偏廢”“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長年枝繁葉茂,帶來的必是負累與擁擠,一種錙銖必較、不知敬畏的為所欲為。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一切也都會水落石出”可見,對于自然來說,四季各有特點且依序更迭,枯榮的變化展現了自然的本來面目,季節更迭符合自然規律。由原文“⑥黃帝炎帝堯帝以至先民們找到了春夏秋冬,發現了日升日落,判別了月盈月虧,并因此鎖定了農事。農事乃立國之本。農事的鎖定實際是對一切生活秩序的鎖定。即便是孔子著書立說,其名也謂之《春秋》。據傳,上古時代,先有春秋之別,后有冬夏。春秋者,枯榮是也。陰陽六制又稱:春為規,秋為矩,春秋合乃規矩??鬃又氖且幘?,時代、歷史演進的是枯榮”可見,對于人類而言,由四季而立農事,立農事而定秩序,枯榮合而規矩生;由原文“枯榮的更替讓人類繁衍至今,并受用至今,歲月因此隆重,人類因此能詩意地棲居。有了枯榮便有了世界,有了枯榮便有了一切。于花團錦簇中讀出凜冽,人類才可能綿延不絕,永不停息”可知,枯榮的更替讓人類繁衍至今;由原文“每個生命的從枯到榮是生機,從榮到枯是收獲。收獲的果實瓜熟蒂落后必有一處痕跡,根深蒂固的痕跡必會跨越時空,橫陳于世。就像那一座一座的村莊,代際的更迭中血脈留存,因此鄉土中國的村莊仿佛一直走在我們的后面,而對于現在的我們,村莊則一直在前面等待著對我們進行核實,核實我們的身份,核實我們是哪一棵舊枝上長出來的新果實”可見,代際更迭中延續的血脈傳承使我們能夠確定自己的故鄉;由原文“人類大約百分之八的DNA是在遠古時代感染致病、致死的逆轉錄病毒的殘余。如今,這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序列不產生感染性病毒,其中一些還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形成胎盤所必不可少的一種名為合胞素的蛋白質,最初就是通過逆轉錄病毒感染而進入人類祖先及其他哺乳動物的基因的”,人類因感染病毒生病死亡,代際更迭中,遠古的基因可促使后續生命的形成。(4)“從枯到榮是一種攀登,一種淋漓盡致的綻放;從榮到枯是一種收斂,一種功成身退的凱旋”從句子形式上看是一組整句,以整齊的語言形式展現生命榮枯的過程,語勢貫通,一氣呵成,既具有整齊美,又富有氣勢;從藝術手法上看,改句運用比喻修辭,將榮枯的雙向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將從枯到榮的過程比喻為攀登、綻放的過程,展現出此過程體現的生命力;將從榮到枯的過程比喻成凱旋,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從遣詞造句上看,該句善用動詞,如“攀登”“綻放”“凱旋”等動詞,生動地表現出生命從枯到榮的燦爛,從榮到枯的光榮,表情達意準確生動。答案:(1)A(2)C(3)對于自然來說,四季各有特點且依序更迭,枯榮的變化展現了自然的本來面目,季節更迭符合自然規律。對于人類而言,由四季而立農事,立農事而定秩序,枯榮合而規矩生;枯榮的更替讓人類繁衍至今;代際更迭中延續的血脈傳承使我們能夠確定自己的故鄉;人類因感染病毒生病死亡,代際更迭中,遠古的基因可促使后續生命的形成。(4)①該句善用動詞,表情達意準確生動。如“攀登”“綻放”“凱旋”等動詞,生動地表現出生命從枯到榮的燦爛,從榮到枯的光榮。②運用比喻,將榮枯的雙向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將從枯到榮的過程比喻為攀登、綻放的過程,展現出此過程體現的生命力;將從榮到枯的過程比喻成凱旋,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③運用整句,以整齊的語言形式展現生命榮枯的過程,語勢貫通,一氣呵成。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凡治國之道,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于農,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①,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則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矣。(節選自《管子?治國》)材料二:徭役多則民苦,民苦則權勢起,權勢起則復除②重,復除重則貴人富。苦民以富貴人,起勢以藉人臣,非天下長利也。故曰: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灊③間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勝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于此,然法守之臣為釜鬵之行,則法獨明于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者矣。上古之傳言,《春秋》所記,犯法為逆以成大奸者,未嘗不從尊貴之臣也。然而法令之所以備,刑罰之所以誅,常于卑賤,是以其民絕望,無所告訴。大臣比周蔽上為一陰相善而陽相惡以示無私,相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無道得聞,有主名而無實,臣專法而行之,周天子是也。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節選自《韓非子?備內》)【注】①末作文巧: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造。②復除:免除徭役和賦稅。③釜篙:古代炊具。(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大臣比A周B蔽C上D為一E陰相善F而陽相惡G以示H無私(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凡治國之道”的“治”與《諫逐客書》中“舉地千里,至今治強”的“治”含義相同。B.“民無所游食則必農”的“農”與《過秦論》中“囊括四海之意”的“囊”用法不同。C.《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之一,即《師說》中“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的“六藝”之一。D.“人主掩蔽”的“掩蔽”與《陳情表》中“而劉夙嬰疾病”中的“嬰”體現的句式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百姓富有則安鄉重家、敬上畏罪;百姓貧窮則不安于鄉居、輕視家園、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可見“富民”十分重要。B.國富糧多來源于農業,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視農業的。如果百姓放棄農業,那土地也就荒蕪了,進而國家也就貧窮了。C.徭役多,不僅讓百姓困苦,還會讓臣下勢力發展起來,大臣權勢強大,定會心生逆之念,這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D.違犯法律、大逆不道的人,大都是尊貴大臣,可是法律防備的、刑罰要懲辦的,常都是卑賤之人,這讓百姓感到絕望。(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②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勝者矣。(5)兩則材料都提到“安民”,請簡要概括“安民”的具體方法和通過“安民”要達到的目的?!窘獯稹浚?)句意:大臣勾結,串通一氣蒙騙君主,暗地里互相要好,表面上相互憎惡,以便表示沒有私情。“大臣比周”主謂短語,B處斷開;“蔽上為一”承前省略主語“大臣”,與“大臣比周”為兩件事情,E處斷開;“陰相善而陽相惡”,“而”表并列,連接前后兩種行為,所以G處斷開;“無私”為“示”的賓語,H處不斷。故選BEG。(2)A.治理/治理得好。句意:凡是治理國家的方法/攻占土地千里,國家至今安定強盛。B.務農,名詞作動詞/像囊一樣,名詞作狀語。句意:百姓無法游蕩求食,就只好從事農業/有像囊一樣吞并天下的野心。C.《師說》“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書。D.被蒙蔽/被纏繞,都是被動句式。句意:君主被蒙蔽/而祖母劉氏很久前就被疾病纏身。故選A。(3)C.“定會心生逆之念”分析錯誤,材料二“犯法為逆以成大奸者,未嘗不從尊貴之臣也”的意思是“違犯法律、叛逆作亂而篡權奪位的人,從沒有不屬于尊貴大臣的”,但尊貴的大臣并不一定必生叛逆之念。故選C。(4)①“俱”,都;“王”,稱王。譯文:然而都能稱王于天下(統一天下),為什么呢?一定是國富而糧多(的緣故)。②“竭盡”,燒干;“所以”,用來??的辦法。譯文:水在上面沸騰以致燒干,而火在下面卻能夠燒得非常旺盛,這是因為水失去了用來滅火的條件。(5)原文材料一說到“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第一則材料通過禁止“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造”來實現“安民”,通過“安民”達到“多粟、強兵、廣地、富國”的目的;材料二說到“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通過“輕徭”來“安民”,最終達到強化君主權勢、抑制權貴的目的。答案:(1)BEG(2)A(3)C(4)①然而都能稱王于天下(統一天下),為什么呢?一定是國富而糧多(的緣故)。②水在上面沸騰以致燒干,而火在下面卻能夠燒得非常旺盛,這是因為水失去了用來滅火的條件。(5)①第一則材料通過禁止“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造”來實現“安民”,通過“安民”達到“多粟、強兵、廣地、富國”的目的。②材料二通過“輕徭”來“安民”,最終達到強化君主權勢、抑制權貴的目的。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百姓貧窮就難以治理。怎么知道是這種情形呢?百姓富裕就安于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百姓貧窮就不安于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于鄉居而輕家就敢于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往往是窮的。因此,善于主持國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起來,然后再加以治理。從前,歷代的君主,法度不一,號令不同,然而都能統一天下,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國富而糧多的緣故。國富糧多來源于農業,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視農業的。凡屬于治國之急務,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這些,百姓便無法游蕩求食,百姓無法游蕩求食,就只好從事農業。百姓從事農業則土地得到開墾,土地開墾則糧食增加,糧食增加則國家富裕,國富則兵力可以強大,兵強則戰爭可以取勝,戰勝則土地也就廣闊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強、國土廣和國家富都一定來源于糧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發展農業。現今從事奢侈性的工商業和奢侈品制作的人們,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農民終年勞動,卻不能維持自家生活。這樣,百姓就放棄農業而從事奢侈性的工商業。棄農而從事奢侈性的工商業,那土地也就荒蕪而國家貧窮了。材料二:徭役多,百姓就困苦;百姓困苦,臣下勢力就發展起來;臣下勢力發展起來,免除徭役和賦稅的人就增多;免除徭役和賦稅的人增多了,權貴就富有起來,君主坑害百姓而使權貴富有,就給臣下擴張勢力提供了條件,這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所以說,徭役輕,百姓就安定;百姓安定,臣下就沒有大權;臣下沒有大權,他們的勢力就消滅了;他們的勢力消滅了,恩惠就全歸君主了?,F在看來,水能滅火的道理也夠明白的了,然而用鍋子把水和火隔開,水在上面沸騰以致燒干,而火在下面卻燒得非常旺盛,這是因為水失去了滅火的條件?,F在拿治國措施中的禁止奸邪來說,道理比這更加明白了,但執法大臣起了鍋子那樣的阻隔作用,那么,法律只在君主心里明白,卻已經失去了它得以禁奸的作用了。在上古的傳說中,在史書的記載里,違犯法律、叛逆作亂而篡權奪位的人,從沒有不屬于尊貴大臣的。這樣一來,法令要防備的,刑罰要懲辦的,通常是地位低賤的人,因此百姓感到絕望,無處可去申訴冤屈。大臣相互勾結,串通一氣蒙騙君主,暗地里互相要好,表面上相互憎惡,以便表示沒有私情。他們互相作為耳目,等待著鉆君主的空子。君主受著蒙蔽,無從了解真情,有君主之名而無君主之實,大臣壟斷法令而獨斷專行;周天子正是這樣。君主權勢旁落,上下也就換了位置;這就是說,君主不能把自己的權勢讓給臣下。(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4.(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田園樂【1】王維其三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其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磼?,鶯啼山客猶眠。其七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注釋:【1】《田園樂》共七首,這組詩是王維隱居輞川時作。(1)以下對三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其三”前兩句,描寫詩人“采菱”“策杖”的日常活動。B.“其六”前兩句,描寫輞川“桃紅”“柳綠”的春日美景。C.“其七”前兩句,描寫詩人流連于山泉林木間的情狀。D.“其七”后兩句,描寫詩人從早到晚不停勞作的辛苦。(2)以下對三首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其三”后兩句,以典故中的人物來自比,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志趣。B.“其六”前兩句,注重煉字,“紅”“綠”“含”“帶”等詞語生動形象。C.“其六”后兩句,“家童未掃”與“山客猶眠”,運用了反襯的手法。D.三首詩都是六言絕句,對仗工整,多方面展現田園之樂。(3)蘇軾評論王維的詩與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蓖蹙S的山水田園詩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請你談談對這一特點的理解,并結合《田園樂》的具體詩句分析。【解答】(1)D.“描寫詩人從早到晚不停勞作的辛苦”說法錯誤,從詩中來看,“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是說在南園采摘朝露濕潤的蔬菜,在東谷夜來小米搗舂,這是詩人向往田園生活,突出一種閑適之情。故選:D。(2)C.“運用了反襯的手法”說法錯誤,從詩中來看,“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兩句是說落花灑滿庭院小童尚未清掃,黃鶯啼鳴山客依舊沉睡,這是以動襯靜,表現山客心中的寧靜。故選:C。(3)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也是杰出的畫家,蘇軾說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對王維詩畫藝術的精準概括,王維的詩中有畫,是指他的詩歌創作中,善于將繪畫藝術引入詩歌,通過色彩、線條、構圖等要素,將山水景物描繪得栩栩如生,使詩歌具有畫的效果;而畫中有詩,則是指他的繪畫作品中,融入了詩人的情感,使得畫作充滿詩意,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結合《田園樂》的具體詩句來看,“其三”中“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通過“杏樹”“桃花”等意象,勾畫出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其六”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通過“紅”“綠”“宿雨”“朝煙”等景物,描繪出桃花含雨、柳絲籠煙的美麗圖景;“其七”中“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通過“南園”“東谷”“露葵”“黃粱”等景物,展現了一幅詩人向往的田園生活圖。答案:(1)D(2)C(3)“詩中有畫”,指詩人善于以畫法入詩,描寫景物細致入微,繪形繪色,能使讀者感受到詩中的畫面美。如《田園樂(其六)》,色彩鮮明、描寫細致,構成一幅工筆重彩的圖畫。選取“桃紅”“柳綠”春天常見的景物,突出春天特點;運用“紅”“綠”兩個顏色詞,色彩鮮明,展現了一幅柳暗花明的圖畫;細致描繪“含宿雨”“帶朝煙”,展現如畫美景。譯文:其三采菱泛舟體驗渡頭疾風正吹,拄著拐杖到樹林西面看夕陽西斜。我就是那杏樹壇邊的漁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其六桃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樹碧綠一片,籠罩在早晨的煙霧中。被雨打落得花瓣灑滿庭園,家童還未打掃,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睡。其七喝酒時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歡抱琴倚靠在大松樹旁。早上到南園去摘折露葵,晚上來到東谷舂搗黃粱。賞析:其三這首詩以其細膩的筆觸,繪制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園風光畫卷。詩人身處渡頭,一邊采摘菱角,一邊感受著風急浪涌的自然氣息,這種真實的描繪不僅展現了自然環境的壯美,更透露出了詩人內心的激蕩與期待。隨著詩篇的深入,詩人拄著拐杖,悠然漫步于樹林之西,夕陽的余暉斜照下來,為整幅畫面增添了一抹柔和而溫暖的色彩。詩中的“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兩句,巧妙地以漁父和桃花源為象征,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深深向往與贊美。杏樹壇邊的漁父,生活得逍遙自在,與世無爭,這種悠閑自得的生活態度令人羨慕。而桃花源里的人家,則象征著詩人心中理想的和諧美好社會,那里的人們過著寧靜而美好的生活,與世隔絕,如同人間仙境。這種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與詩人所處的紛擾塵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贊美。在欣賞這首詩的過程中,我們不禁要感嘆王維的巧妙構思和高超筆法。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讓我們能夠親身感受到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同時,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將漁父和桃花源作為田園生活的代表,進一步強化了詩歌的主題。這種象征手法的運用,不僅使詩歌的主題更加鮮明,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贊美??偟膩碚f,這首詩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唐代田園詩歌的重要視角。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田園詩歌的魅力,也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獨特的人生哲學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六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并不等于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并不細致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這里,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一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有同樣的藝術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著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讀者眼前會展現一派柳暗花明的圖畫?!疤抑藏?,灼灼其華”,加上“楊柳依依”,景物宜人。著色之后還有進一層渲染: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后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碧綠的柳絲籠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裊娜迷人。經過層層渲染、細致描繪,詩境自成一幅工筆重彩的圖畫;相比之下,孟詩則似不著色的寫意畫。一個妙在有色,一個妙在無色。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后入境。王詩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見到人。因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渚驮摯驋?,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為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拔磼摺倍钟幸鉄o意得之,毫不著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一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后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于身外之境一無所知?;潸L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之“樂”也就在這里。崇尚靜寂的思想固有消極的一面,然而,王維詩難能可貴在它的靜境與寂滅到底有不同。他能通過動靜相成,寫出靜中的生趣,給人的感覺仍是清新明朗的美。唐詩有意境渾成的特點,但具體表現時仍有兩類,一種偏于意,如孟詩《春曉》就是;另一種偏于境,如此詩就是。而由境生情,詩中有畫。是此詩最顯著優點。(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代愛國名將宗澤因朝廷掣肘,沒有機會北渡黃河與金兵作戰,相傳他在臨終之際慨嘆壯志未酬,仍在吟詠杜甫《蜀相》中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反駁對方來信中的“生事”之論時,先指出變法的理論根據是“(舉)先王之政”,然后闡明變法的根本目的是“(以)興利除弊”。(3)終身學習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徑,古人深明其理。請寫出兩句古詩文中表述學習方法的句子“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解答】故答案為:(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重點字:襟)(2)(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重點字:弊)(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重點字:己)三、語言運用(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7分)6.(7分)閱讀文字,完成題目。①海淀區上莊南沙河畔,將近600歲的紫禁城將建設一個新院區,即故宮北院區。②北院區與明清西郊“三山五園”相鄰,向北有長城、十三陵,向南有圓明園、頤和園,未來有望形成一條重要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線路。③總體設計理念是建一座“園林中的博物館”,將園林納入展覽的一部分,使建筑與園林相映生輝。④。⑤這座擁有古典氣質的現代博物館建成后,有望躋身世界一流現代博物館之列。(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①句句首“海淀區”的前面可加上“在”。B.②句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語序不當。C.③句中加點的成語可以換為“相得益彰”。D.⑤句中“之列”二字不能刪去。(2)請將下面語句依次填回④句中的橫線處,使語意連貫、完整。要求:不用抄寫原句,只需按照合理順序,將“甲”“乙”“丙”“丁”四字寫在答題卡上?!炯住孔辖敲鼷惖纳氏到y也在北院區得以承接【乙】借助從中提煉的“軸線、秩序、等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7 Protect the Earth 第三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3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在集體中成長第七課 共奏和諧樂章 第1框單音與和聲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發酵工程 第2節 第2課時 微生物的選擇培養和計數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
- 《第2課 查找信息》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三年級下冊
- 6《蛋殼與薄殼結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下冊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直流電路 單元整合與提升教學設計 教科版選修3-1
- 藍色教育美術課件
- 西北工業大學保密協議書8篇
- 2023一年級數學下冊 6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6 最后一課第3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斷層封閉性定量研究現狀
-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營養學A》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名詞性從句導入語法講解-課件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賽一等獎課件
- 建設工程投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探討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專業
- 郵政儲匯業務員(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翻譯服務項目申請報告
- 2024年福建廈門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1
- 腰痛的中醫適宜技術
- 2024年電力交易員(高級工)職業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
- 婦科三基考試題
- 畢業設計-基于stm32的智能小車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