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2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2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2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2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2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時間:45分鐘一、選擇題1.(2024·安徽省毛坦廠中學模擬)下列有關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C)A.能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都含有同源染色體B.同源染色體上都有相對應的等位基因C.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可以發生基因重組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著絲點斷裂導致同源染色體相互分別解析:能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中不肯定含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同源染色體上不肯定都有相對應的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如DD,B錯誤;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可以發生基因重組,如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C正確;著絲點分裂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D錯誤。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模擬)如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分裂圖像,圖中數字代表染色體,字母代表染色單體。若沒有突變且細胞正常分裂,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A.該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4對、DNA分子8個B.假如a上有D基因,a′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dC.由于染色體自由組合,該細胞分裂完成將得到四種子細胞D.由于同源染色體分別,分裂后a與b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解析:該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2對、DNA分子8個,A錯誤;假如a上有D基因,a′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也是D,B錯誤;由于同源染色體分別,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該細胞分裂完成將得到兩種子細胞,且a與b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C錯誤,D正確。3.如圖表示某種動物不同個體的某些細胞分裂過程,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D)A.甲、丙兩細胞都發生了基因重組B.圖中的細胞均處于細胞分裂后期C.可屬于卵原細胞分裂過程的是甲、乙、丁D.乙、丁的染色體數都是體細胞的一半解析:甲為初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為初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都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重組,A正確。乙和丁為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細胞,B正確。乙是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后期,丁是第一極體的分裂后期或次級精母細胞的分裂后期,C正確。乙、丁的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的相同,D錯誤。4.(2024·山西四校聯考)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改變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據圖分析下列不正確的是(D)A.圖1中AB段的形成是由于DNA復制,圖2中丙細胞將可以發生CD段的改變B.圖2中的乙圖所示初級卵母細胞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分別C.圖2中甲含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DNA數=11D.圖1中D點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與A點時期染色體數目相等解析:圖1中AB段染色體與DNA含量比由11變為12,這是DNA復制的結果,圖2中丙為減數其次次分裂中期圖,下一階段著絲點分裂,染色體與DNA比變為11,即發生圖1中CD段改變,A正確;圖2乙圖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圖,圖中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分別,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所以為初級卵母細胞,B正確;圖2甲為有絲分裂后期圖,有4個染色體組,此時著絲點分裂,不含染色單體,染色體數DNA數=11,C正確;若為有絲分裂,圖1中D點時的染色體數為A點時的二倍,D錯誤。5.(2024·安徽六安舒城中學開學考試)甲、乙兩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雄性動物細胞內的染色體改變,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D)A.甲圖中,a→b可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B.甲圖中,e→a可表示在分裂間期發生的染色體復制過程C.乙細胞的b基因最可能來自基因突變D.與乙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的子細胞可能有兩種類型解析:甲圖中a→b可發生在減數其次次分裂末期,b→c可表示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過程,A、B項錯誤;乙細胞處于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正常狀況下,分開的兩條子染色體應當有相同的基因,等位基因B、b最可能是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的結果,所以與乙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其可產生兩種類型的子細胞,子細胞的基因型為aB和ab,C項錯誤,D項正確。6.(2024·山東濟寧微山二中月考)基因型為AaXBY的小鼠僅因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未正常分別,而產生一個不含性染色體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號染色體。下列關于染色體未分別時期的分析,正確的是(A)①2號染色體肯定在減數其次次分裂時未分別②2號染色體可能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未分別③性染色體可能在減數其次次分裂時未分別④性染色體肯定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未分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基因型為AaXBY的小鼠產生了一個不含性染色體的AA型配子,配子中含AA說明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別,肯定是減數其次次分裂發生異樣。配子中沒有性染色體,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產生一個不含有性染色體的次級精母細胞;也有可能是減數其次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別,產生的一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體。7.(2024·江蘇淮安高三四校聯考)下圖表示一個二倍體動物細胞進行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染色體數目及DNA數目的改變,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C)A.在圖中兩曲線重疊的各段,每條染色體都不含染色單體B.在BC段和HI段都能發生染色體的復制C.在AG段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HQ段細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體D.DF段和MN段發生的緣由都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別解析:當染色體數目等于DNA數目時,每條染色體都不含染色單體,A正確;在有絲分裂的間期BC段和減Ⅰ前的間期HI段都發生染色體的復制,B正確;圖中HJ段表示減Ⅰ前的間期和減Ⅰ時期,在減Ⅰ時期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C錯誤;DF段和MN段發生的緣由都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別,D正確。8.(2024·山東滕州五中高三月考)下圖為某高等動物個體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甲→乙和甲→丙的分裂過程可同時出現在同一器官中B.乙細胞和丙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相同,DNA含量也相同C.乙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aBbCC,丙產生的細胞基因型為ABC和abCD.丙細胞產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等位基因的分別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解析:乙為有絲分裂中期,丙為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可以同時發生在睪丸或卵巢中;乙細胞DNA為12個,染色體為6條,丙細胞中DNA為6個,染色體為6條;乙產生的細胞與原細胞基因型相同為AaBbCC,丙產生的兩個細胞基因型應相同;等位基因的分別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丙為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9.(2024·山東滕州模擬)如圖為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為2N)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個細胞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數量關系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C)A.乙→丙和戊→丁所發生的主要改變均為著絲點分裂B.基因重組發生在戊時期,基因突變發生在丙→戊過程中C.丙可以代表體細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細胞D.處于丁和戊時期的細胞肯定存在同源染色體解析:分析圖形可知,乙可以表示減數其次次分裂前、中期,丙表示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末期或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或復制前的體細胞),丁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末期,戊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末期或有絲分裂前、中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的典型特點是著絲點的分裂,A正確;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丙到戊過程中DNA加倍,為DNA復制過程,可能發生基因突變,B正確;圖中甲表示動物細胞減數分裂結束后形成的子細胞,可能是精子、卵細胞或其次極體,C錯誤;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都存在同源染色體,D正確。10.(2024·河南重點中學質檢)減數分裂與生物變異具有親密的聯系。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A.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均可能發生B.假如不考慮基因突變,一個基因型為Bb的男子產生基因型為bb的精子的緣由可能是有關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兩條染色體沒有分開C.基因重組只能發生于同源染色體之間D.發生生物變異后,細胞核中的基因不再遵循遺傳規律解析:減數分裂過程中三種可遺傳的變異均可能發生,A正確;基因型為bb的異樣精子生成的緣由是基因型為bb的次級精母細胞在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時含基因b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沒有正常分開,與減數第一次分裂無關,B錯誤;基因重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發生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另一種類型是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的交叉互換,C錯誤;無論是否發生變異,細胞核中的基因都遵循遺傳規律,D錯誤。11.(2024·福建模擬)某動物是二倍體生物,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對其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視察,依據細胞中視察到的染色體數量進行分類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甲組乙組丙組染色體數/條1684所占比例/%146026A.甲組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視察到含有四分體的細胞應統計在乙組中C.乙組細胞占的比例大,都為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D.丙組細胞的染色體都不含姐妹染色單體解析:甲組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末期,應含有4個染色體組,A項錯誤;四分體是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后出現的,因此視察到含有四分體的細胞應統計在乙組中,B項正確;乙組占的比例大,包括處于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末期的細胞,C項錯誤;丙組細胞包括處于減數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細胞,因此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單體,D項錯誤。12.(2024·淄博一中模擬)下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細胞分裂的圖像,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B)A.甲、乙、丙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分別為4、2、2,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之比為12的是丙、丁細胞B.若乙細胞中存在性染色體,則甲、乙、丙、丁細胞中都含有2條性染色體C.丙→丁的實質是同源染色體的分別D.丁細胞中染色體上的P、Q基因,在親子代傳遞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解析:圖中乙到甲是有絲分裂,乙到丙,丙到丁分別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其次次分裂,圖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組數為4,乙和丙的染色體組數為2;圖丙和丁中均含有染色單體,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之比為12,A項正確;丁圖細胞處于減Ⅱ中期,由于減Ⅰ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別,該細胞中只可含有1條性染色體,B項錯誤;丙到丁的實質是同源染色體分別,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C項正確;P、Q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遺傳時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2024·陜西省教學質量檢測)圖甲、乙是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體內細胞的分裂示意圖,圖丙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期染色體數量改變曲線,請據圖回答:(1)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它發生在圖丙中的⑥階段。(2)乙細胞的名稱為初級卵母細胞,此細胞中含有2個四分體,基因B與b的分別發生在圖丙中的①階段。(3)圖丙中,曲線①②階段形成的緣由是同源染色體分別后,細胞一分為二;曲線②③階段形成的緣由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曲線②③④(填編號)階段的細胞內不存在同源染色體。(4)若圖乙細胞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時,③和④沒有分別,減數其次次分裂正常,最終形成了四個子細胞,其中一個極體的基因型為AaB,則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aB或b。解析:甲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無同源染色體行為,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有同源染色體,有聯會現象,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圖中,OB段表示減數分裂,C表示有絲分裂。(1)據分析可知,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它發生在圖丙中的⑥階段。(2)據分析可知,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名稱為初級卵母細胞,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因此,此細胞中含有2個四分體,基因B與b的分別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對應圖丙中的①階段。(3)據分析可知,圖丙中,曲線①②階段染色體數目減半,形成的緣由是同源染色體分別后細胞一分為二;曲線②③階段染色體數目短暫加倍,形成的緣由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減數其次次分裂過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對應曲線②③④階段。(4)若圖乙細胞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時,③和④沒有分別,減數其次次分裂正常,最終形成了四個子細胞,其中一個極體的基因型為AaB,若此極體與卵細胞來自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則該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aB,若此極體由第一極體分裂產生,則該卵細胞的基因型為b。14.(2024·黑龍江大慶試驗中學高三月考)下圖①②③表示某動物(AABb)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模式圖。圖④為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數以及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的數目。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①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為有絲分裂中期,該生物的體細胞中最多含有8條染色體。(2)圖②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對應圖④的Ⅲ階段,導致該細胞中出現B、b的緣由可能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交叉互換。(3)圖③細胞是圖②細胞所產生的一個子細胞。若該動物是雄性動物,則圖③細胞的名稱是精細胞;若該動物為雌性,圖②細胞的名稱是(第一)極體。(4)圖④由Ⅰ→Ⅱ的過程中,細胞內發生的主要改變是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解析:(1)圖①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為有絲分裂中期,該生物的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由于每條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加倍,可達到8條。(2)圖②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細胞中B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是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產生的,出現等位基因的緣由可能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發生了交叉互換,也可能是在DNA復制時發生了基因突變。(3)圖③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應為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若該動物是雄性動物,則圖③細胞是精細胞;若該動物為雌性,因圖②細胞的細胞質是均等分裂的,所以是第一極體。(4)圖④由Ⅰ→Ⅱ的過程中,DNA數目加倍,出現了染色單體,說明該過程發生了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15.(2024·吉林百校聯盟聯考)下列甲、乙、丙圖分別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生物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和分裂過程中物質或結構改變的相關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中細胞④的名稱是(第一)極體,該圖中同時出現B、b的緣由是基因突變。(2)圖甲中細胞①處于圖乙AB段,圖甲中,處于圖乙HI階段的是③④(填數字)。(3)圖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c,圖甲中對應圖丙Ⅱ時期的細胞是①②,圖丙中Ⅱ→Ⅰ,完成了圖乙中的BC段的改變。(4)現有某藥物能專一性地抑制有絲分裂過程中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