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月考試卷八年級生物學科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選擇題1.動物在水中、陸地和空中的主要運動方式分別是()A.行走、奔跑、飛行B.游泳、行走、飛行C.游泳、爬行、滑翔D.爬行、跳躍、飛行【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游泳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生活在陸地的動物動物因種類不同,生存環境各異,其運動方式也大相徑庭,動物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奔跑、跳躍、行走、爬行、蠕動等方式;生活在空中的動物的運動方式主要是鼓翼飛行。考點: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2.動物通過各自特有的運動方式,可以()A.逃避敵害,利于存活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種族C.主動出擊,獲取食物D.做到以上三項【答案】D【解析】【分析】動物的運動的意義:主動獲取食物、逃避敵害、遷移棲息場所,有利于自身生存、繁衍后代。【詳解】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動物的運動能力發達,利于捕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D符合題意。故選D。3.蝙蝠的運動器官是()A.羽毛 B.纖毛 C.翼膜 D.翅膀【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蝙蝠的飛行器官是由皮質膜將四肢和尾連接起來構成的翼膜,沒有羽毛。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飛行動物的特點4.一塊骨屬于()A.一個細胞 B.一種組織 C.一個器官 D.一個系統【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組織是指由一些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的結構;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能夠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組成的結構叫做系統。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一塊骨中有骨膜,屬于結締組織,內有神經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經組織與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等,可見一塊骨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器官,故本題選項C符合題意。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5.下列表示骨、關節和肌肉關系的模式圖中,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骨骼肌兩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個或幾個關節,由肌腱附著在相鄰的骨上,骨和關節本身沒有運動能力,必須依靠骨骼肌的牽引來運動。【詳解】A.骨骼肌跨越兩個關節,不符合題意,A錯誤。B.兩組肌肉跨越了一個關節,由肌腱附著在相鄰的骨上,故符合題意,B正確。C.兩塊肌肉沒有跨越關節,不符合題意,C錯誤。D.骨骼肌沒有跨越關節,沒有附著在相鄰的骨上,D錯誤。故選B。6.屈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分別是()A.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 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在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其他系統的輔助下完成的,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個或幾個關節,由肌腱附著在相鄰的骨上,在做屈肘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狀態,肱三頭肌舒張狀態。7..小明常背單肩書包造成雙肩發育不平衡,這是因為小明此時骨的特點是()A.有機物含量不到1/3 B.有機物含量超過1/3C.有機物和無機物相等 D.成骨細胞不斷產生新的骨質【答案】B【解析】【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時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詳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時期,骨的成分不同,在兒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機物多于1/3,骨的彈性大,容易變形,所以小明常背單肩書包造成雙肩發育不平衡。故選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少年的骨中有機物越多,柔韌性較強,老年人的骨中無機物較多,易骨折。8.無論對兒童、青少年還是老年,鈣對人體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體中最大的“鈣庫”是()A.小腸 B.骨 C.皮膚 D.肌肉【答案】B【解析】【分析】人體的骨是由硬脆的無機物和柔韌的有機物兩種成分組成,其中無機物中含的鈣鹽比較多,據此解答。【詳解】少年兒童的骨成分有機物超過1/3,無機物不到2/3,這樣的骨柔韌,彈性大,不易發生骨折,但易變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機物約為1/3,無機物約為2/2,這樣的骨即堅韌,又有彈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機物不到1/3,無機物超過2/3,這樣的骨硬、脆,易發生骨折通過上述可以看出,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老年,無機物的含量都在骨成分含量中的2/3左右,而骨的無機物中含的鈣鹽最多。另外人的其他器官內如小腸、皮膚和肌肉內含鈣量都要比骨少,所以人體中最大的“鈣庫”存在于骨。【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人體的不同階段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含量。9.“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句詩描寫的是鳥類繁殖過程中的筑巢行為,這種行為屬于()A.先天性行為B.學習行為C.社會行為D.覓食行為【答案】A【解析】【詳解】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螞蟻建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是鳥類的繁殖行為,是鳥類一生下來就有的,屬于先天性行為。10.下圖所示的丹頂鶴跳舞行為屬于鳥類繁殖行為中的…()A.求偶 B.交配 C.筑巢 D.育雛【答案】A【解析】【詳解】試題分析:繁殖行為是與動物繁殖有關的一切行為,鳥類生殖發育的過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圖中是丹頂鶴在跳舞,這種行為是它在求偶,屬于一種繁殖行為。考點: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11.請你仔細觀察,分析下圖,其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詳解】小鳥喂養金魚,是生來就有的,不學就會的,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偷飲牛奶、黑猩猩摘取高處的香蕉,是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屬于后天性行為。點睛: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哺乳動物才有學習行為B.只有鳥類和哺乳動物具有學習行為C.動物越高等,形態結構越復雜,學習行為也越復雜D.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的本領越強,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有利于動物覓食、避敵和求得配偶,適應復雜的環境。考點:本題考查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13.下列關于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沒有先天性行為,動物不可能生存B.學習行為是動物不斷適應多變環境的重要保證C.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也越復雜D.先天性行為比學習行為更高級【答案】D【解析】【詳解】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因素決定的,沒有先天性行為,動物不可能生存,A正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學習行為更適應多變的環境,B正確;動物越高等,形態結構越復雜,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就越強,D正確;動物的學習行為比先天性行為更高級,D錯誤。點睛:根據獲得途徑不同,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因素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14.蛙類一般不撫育后代,但幼蛙能像成蛙一樣捕食昆蟲,這是()A.學習行為 B.經驗行為 C.先天性行為 D.模仿行為【答案】C【解析】【詳解】蛙類一般不撫育后代,但幼蛙能像成蛙一樣捕食昆蟲,這是幼蛙生來就有的,不學就會的本能,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因此這是先天性行為。15.白居易詩曰:“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此詩所描繪的是燕子的(
)A.防御行為 B.繁殖行為 C.遷徙行為 D.社群行為【答案】B【解析】【分析】繁殖行為是涉及繁殖的各種行為的統稱。繁殖行為是生物為延續種族所進行的產生后代的生理過程,即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繁殖行為包括識別、占有空間、求偶、交配、孵卵、對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復雜行為。【詳解】A.防御行為是指動物為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生的任何一種能減少來自其它動物傷害的行為。可區分為初級防御和次級防御,A不符合題意。B.繁殖行為是指動物與繁殖有關的一切行為,包括占領繁殖的區域、雌雄兩性的識別、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產卵、對后代的哺育、以及鳥類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為,“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體現了鳥類的育雛行為,屬于繁殖行為,B符合題意。C.遷徙行為在廣義上指動物從一個區域或棲息地到另一個區域或棲息地的移動行為。狹義上指進化過程中,動物為了某種生理需求,周期性地在特定時間,沿著一定的線路進行的集群性長距離移動行為。動物的遷徙分為周期性遷移和非周期性遷移,C不符合題意。D.社群行為是指同種動物間或異種動物間的集體合作行為。這種合作可以僅表現為暫時的和松散的集群現象,但更典型的是動物組成一個有結構的永久性社群,其中有明確的分工和組織(如階級和優勢序位現象),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詩句分別描述了這兩類昆蟲的()A.取食行為、繁殖行為 B.防御行為、遷徙行為C.防御行為、取食行為 D.遷徙行為、繁殖行為【答案】A【解析】【分析】防御行為: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覓食行為:是動物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為。繁殖行為: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攻擊行為: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地或巢區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斗。遷徙行為:指某種鳥類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規律的、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地在繁殖地區和越冬地區之間進行的長距離的往返移居的行為現象。【詳解】“穿花蛺蝶深深見”,是蝴蝶取食花蜜,屬于覓食行為;“點水蜻蜓款款飛”,是蜻蜓在產卵,屬于繁殖行為。因此“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句分別描繪了這兩類昆蟲的取食行為和繁殖行為。故選A。17.非洲草原上,當一群斑馬遇到獅子攻擊時,會頭向內圍成一圈,同時用后肢猛踢,斑馬的這種行為屬于()A.先天性行,攻擊行為 B.學習行為,攻擊行為C.先天性行為,防御行為 D.學習行為,防御行為【答案】C【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3)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地或巢區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斗.(4)防御行為是指動物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詳解】“非洲草原上,當一群斑馬遇到獅子攻擊時,會頭向內圍成一圈,同時用后肢猛踢”,這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先天性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小斑馬,因此屬于防御行為.故選C。考點: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18.剛孵出的小蝴蝶就能騰空飛翔,這屬于()A.先天性行為 B.后天性行為 C.學習行為 D.嘗試性行為【答案】A【解析】【分析】(1)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2)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詳解】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如剛孵出的小蝴蝶,立即就能騰空飛翔就是一種先天性行為。故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19.下列各項中正確的食物鏈是A.陽光→草→昆蟲→蛙 B.草→羊→狼C.朽木→真菌→松鼠 D.黃鼠狼→蛇→田鼠→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通過吃與被吃形成的食物關系,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食物鏈一般由2—5個環節組成,起點是生產者,向后依次是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等,通過食物鏈向后傳遞物質和能量。【詳解】A.陽光屬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鏈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起點必須是生產者,A錯誤。B.該食物鏈正確的表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因此能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草→羊→狼,B正確。C.朽木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真菌是分解者,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C錯誤。D.該食物鏈的箭頭反了,應該由生產者指向消費者,D錯誤。故選B。【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食物鏈的概念和組成。20.下列哪項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A.蛇吞蛋 B.牛吃草 C.蛙吃蝗蟲 D.兔吃松蘑【答案】B【解析】【詳解】蛇和蛋屬于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A錯誤;牛吃草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B正確;蛙吃蝗蟲屬于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C錯誤;兔是消費者,松蘑是真菌,屬于分解者,D錯誤。21.某淡水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毒素含量如下,請寫出正確的食物鏈()生物種類甲乙丙丁毒素含量0.030.121.2626.7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丙→甲→乙→丁 D.乙→甲→丙→丁【答案】A【解析】【分析】(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2)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詳解】在生態系統中,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傳遞積累的,因此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越多,營養級越低,有毒物質越少。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種生物體內毒素含量從少到多依次是甲0.03、乙0.12、丙1.26、丁26.7。因此食物鏈是:甲→乙→丙→丁。【點睛】解答此類題目點關鍵是熟記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傳遞積累。22.菜青蟲吃植物,蛙吃菜青蟲,蛇吃蛙,貓頭鷹吃蛇,這些生物共同構成了()A.食物網B.食物鏈C.種群D.生態系統【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不能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田鼠吃農作物,蛇吃田鼠,鷹吃蛇,體現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因此這些生物共同構成了食物鏈:農作物→田鼠→蛇→鷹.食物網有多條食物鏈交織而成;農作物是生產者,田鼠、蛇、鷹是消費者;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在一塊農田中,田鼠吃農作物,蛇吃田鼠,鷹吃蛇,這些生物共同構成了食物鏈。考點: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23.在一個草原,兔和狐組成的生態系統中,把狐殺絕,兔的數量將會()A.迅速上升 B.緩慢上升 C.保持相對穩定 D.上升后又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詳解】在食物鏈“草→兔→狐”中,如果將兔的天敵狐殺絕,則兔的數量會先因狐的滅絕而上升,后來則因草的減少而下降。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故選D。24.下列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珍稀鳥類是()A.麻雀 B.褐馬雞 C.扭角羚 D.野鴨【答案】B【解析】【詳解】褐馬雞是我國特產珍稀鳥類,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僅見于我國山西呂梁山、河北西北部、陜西黃龍山和北京東靈山。1987年調查野生種群僅有數百只,根據2009年文獻報道,我國現存的野生褐馬雞數量在17900左右。褐馬雞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云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和華北落葉松、云杉、楊樹、樺樹次生針闊混交森林中。麻雀和野鴨是普通的鳥類,扭角羚屬于哺乳動物。25.設立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A.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B.發展當地的旅游業C.保護當地的古建筑 D.發展當地的養殖業【答案】A【解析】【詳解】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存許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二判斷題26.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后的修復有關()【答案】正確【解析】【詳解】骨的生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既骨的長長與長粗。骨表面的骨膜內層有成骨細胞具有再生功能,對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還能不斷產生新的骨細胞使骨不斷長粗。故題干說法正確。27.黃牛耕田、老鼠鉆洞、蜜蜂釀蜜、鸚鵡學舌都屬于動物的學習行為。【答案】錯誤【解析】【詳解】黃牛耕田、鸚鵡學舌都是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學習行為;而老鼠鉆洞、蜜蜂釀蜜都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題干錯誤。28.成群的鴨子在水中嬉戲,這屬于社會行為。【答案】錯誤【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成群的鴨子在水中嬉戲,屬于集群行為,不屬于社會行為。考點:本題考查動物行為的類型,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三.填空題29.魚用__________游泳,用___________呼吸.【答案】①.鰭②.鰓【解析】【詳解】魚之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具有鰭,能在水中游泳,自由運動,來躲避敵害和捕捉食物;二是具有鰓,能在水中呼吸。30.下圖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動作示意圖,以及機械杠桿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骨骼肌都是由[3]____和[4]____兩部分組成的。(2)當[2]____接收到神經傳來的興奮時收縮,這時[1]____舒張,從而產生屈肘動作。(3)肘關節與機械杠桿活動方式有相似之處,在杠桿活動中,支點、杠桿、施力分別相當于肘關節的____、____、____。(4)當完成屈肘動作時,施力的器官是____;完成伸肘動作時,施力的器官是____。【答案】①.肌腹②.肌腱③.肱二頭肌④.肱三頭肌⑤.關節⑥.骨⑦.骨骼肌⑧.肱二頭肌⑨.肱三頭肌【解析】【分析】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縮,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而完成的。圖中1為肱三頭肌,2為肱二頭肌,3肌腹,4肌腱。
【詳解】(1)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4肌腱(屬于結締組織),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間較粗的部分是3肌腹,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屈肘時,2肱二頭肌收縮,1肱三頭肌舒張,一個運動通常是由多塊骨骼肌協調完成的。(3)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4)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施力的器官是肱二頭肌。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施力的器官是肱三頭肌。當前臂骨向上運動時,施力器官是肱二頭肌,向下運動時,施力器官是肱三頭肌。31.下圖為關節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如果[]___從[]___中滑脫出來,稱為脫臼。
(2)[5]是____,可減少運動時兩骨之間的摩擦。
(3)[3]____內與減少關節面之間摩擦有關的是____。
(4)[2]____,由____組織構成。【答案】①.(1)1關節頭②.4關節窩③.(2)關節軟骨④.(3)關節腔⑤.滑液⑥.(4)關節囊⑦.結締【解析】【詳解】圖中的1是關節頭,2是關節囊,3是關節腔,4是關節窩,5是關節軟骨。(1)1關節頭從4關節窩中滑脫出來,這種現象叫做脫臼。
(2)關節面上覆蓋著5關節軟骨,關節軟骨能夠給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緩沖運動時的震蕩。
(3)3關節腔內有2關節囊內壁分泌的滑液,減少關節運動時產生的摩擦。
(4)2是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外面有韌帶,使得關節固。32.當香蕉被掛在高處,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時,它會嘗試著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試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屬于______行為。(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這種行為?_______。(3)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_______而獲得。(4)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_______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_______的基礎上建立的。(5)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_______。【答案】①.學習②.不能③.學習④.遺傳⑤.遺傳⑥.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等,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詳解】(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是在后天的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因此屬于學習行為。
(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因為生活經驗不足,學習能力差,因此不能完成這種行為。
(3)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學習而獲得。
(4)由分析可知: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建立的。
(5)動物通過后天的學習,大大地提高了適應復雜環境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學習是指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經驗的影響,發生行為的改變或形成新行為的過程。【點睛】關鍵知道先天性行為是動物一種本能,而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為后天性行為,會正確的判斷。33.小明觀察了黃蜂的生殖:當黃蜂交尾后,雌黃蜂便在沙土中挖一個穴道,穴道末端擴展成小室。然后,雌黃蜂飛出去獵獲毛蟲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將獵獲物麻醉后帶回穴道內的小室。隨后在小室內產下一個卵,并將穴口用沙土封閉后飛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蟲即以親代貯存的獵獲物為食,直至發育成成蟲后,才掘一下洞口,從穴道中爬出來。子代黃蜂雖然從未見過其親代是如何完成這些程序的,但它發育到一定時候卻能重復親代所完成的同樣程序。(1)黃蜂的生殖行為是_________(填“先天性行為”或“后天學習行為”),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還觀察了一窩蜜蜂,發現蜜蜂有明確的分工,有一只蜂后,____雄蜂和大量的工蜂,這說明蜜蜂是具有____行為的昆蟲。(3)小明研究黃蜂和蜜蜂行為的方法,屬于____法。【答案】①.先天性行為②.生來就會,不需要學習獲得③.少量④.社群⑤.觀察【解析】【詳解】試題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2)社會行為是一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1)黃蜂的生殖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填“先天性行為”或“后天性學習行為”)判斷的依據是生來就有,不需要通過學習獲得;(2)小明還觀察了一窩蜜蜂,發現蜜蜂有明確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數雄蜂和大量的工蜂,體現了蜜蜂有母親\明確的分工,因此這說明蜜蜂是具有社群行為的昆蟲;(3)小明研究黃蜂和蜜蜂行為的方法屬于觀察法。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區別及社會行為的特點。34.34.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態系統中,昆蟲以水稻為食,青蛙以昆蟲為食.三者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圖中各長方形的長度分別表示上述三種生物的數量,長方形越長,表示該生物的數量越多.請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圖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________,消費者是________。(3)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學 第2章 第3節 第1課時 認識氧化還原反應教學設計 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第2課 電話家族 2 電話魅力大》(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安徽大學版
- 2023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習作:我來編童話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淚腺炎診療規范
- 13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冊語文同步備課(統編版)
- 2 小小的船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三章 位置與坐標3 軸對稱與坐標變化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泌尿常規護理操作流程
- 15番茄與番茄醬(教案)一年級下冊科學青島版
- 學校供水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高考歷史總復習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知識點梳理總結
- 2021年5月四級江蘇省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理論知識》真題及答案
- 部編人教版語文小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主講教材解讀(集體備課)
- (完整文本版)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單詞表默寫版1-144
- 籍貫對照表完整版
- 火力發電企業作業活動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參考)
- 北京一心關愛慈善護理院項目說明書
- AD域部署方案完整版
- EN779-2012一般通風過濾器——過濾性能測定(中文版)
- 初一數學趣味競賽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