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選修1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49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在血紅蛋白分離過程中如果紅色帶區歪曲、散亂、變寬,與其有關的是()A.電泳B.色譜柱的裝填C.洗脫過程D.樣品的處理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以土壤中的細菌為研究對象;要達到的目的。

①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夠分解尿素的細菌。

②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夠分解氨的細菌。

③統計每克土壤樣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細菌。

④統計所取土壤樣品中究竟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細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下列關于果膠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果膠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脫水縮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B.葡萄糖異構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都是果膠酶C.影響果膠酶催化反應速度的因素都能影響果膠酶的活性D.霉菌發酵生產的果膠酶是果汁生產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劑之一4、果酒果醋發酵的實質是細胞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轉化過程,如圖是傳統果酒和果醋發酵過程中的物質轉化(①~⑤表示物質轉化過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與①③相比較,①②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不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的過程只有①③C.醋酸菌細胞含有催化④⑤⑥過程所需的酶D.④⑤過程與⑥過程的區別是糖類和氧氣是否充足5、下列關于果酒制作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留有2/3空間B.應控制發酵溫度維持在20℃左右,變化不能太大C.發酵過程中應該不斷從充氣孔進行通氣,以維持發酵的需氧環境D.酵母菌存在廣泛、生命力強,因此果酒制作時不需對所用器具消毒滅菌6、下列實驗探究活動中;有關酒精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B.BC.CD.D7、某科學興趣小組計劃從血紅蛋白的成分是否變化來開展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研究性學習。下列是該小組成員獲得純度很高的血紅蛋白的實驗過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紅細胞進行洗滌,在加入蒸餾水和甲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后,將混合液靜置于一段時間后分層獲得血紅蛋白溶液B.將血紅蛋白溶液裝入透析袋中透析,可達到粗分離的目的C.利用凝膠色譜操作對血紅蛋白進行純化D.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進行純度鑒定,以獲得純度很高的血紅蛋白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8、下列關于加酶洗衣粉的敘述,錯誤的是A.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通常是由微生物發酵生產而來B.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會將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C.在50℃熱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時,其中的酶會迅速失活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會影響其中酶的活性9、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同一土壤樣品中的細菌數,在對應稀釋倍數為106的培養基中,對該實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涂布了三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B.涂布了一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是230C.設置對照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實驗組中非測試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D.統計某一稀釋度的5個平板的菌落數依次為M1、M2、M3、M4、M5,以M3作為該樣品菌落數估計值10、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酶對蘋果出汁率的影響;進行了四組實驗,根據實驗結果畫出了如下曲線(曲線序號同實驗組號),其中②曲線是在10g果肉+8mg果膠酶所得到的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①組中加入的酶量和果肉質量都一定大于②B.若實驗②④組研究的自變量是果肉的質量,則每組實驗中加入的酶量要相同C.②③兩組對比研究的自變量可能是溫度或者pHD.若④組和②③兩組加入的果肉質量一致,則其可能是沒有加果膠酶11、黃粉蟲可以吞食;降解塑料;利用黃粉蟲腸道微生物對白色污染進行生物降解,是一種綠色環保的處理工藝。下圖是從黃粉蟲腸道中分離、純化目的微生物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富集培養基中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瓊脂等,蛋白胨能提供所需的碳源、氮源和維生素B.分離、純化目的微生物的選擇培養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為唯一碳源C.將轉接至固體斜面培養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長期保存D.與傳統填埋、焚燒相比,黃粉蟲腸道微生物對白色污染的降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12、金黃色葡萄球菌(SAU)是細菌性肺炎的病原體之一,A、B、C、D四種抗生素均可治療SAU引起的肺炎,為選出最佳療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將分別含等劑量抗生素A、B、C、D的四張大小相同的濾紙片a、b、c、d置于SAU均勻分布的平板培養基上,在適宜條件下培養48h,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可采用干熱滅菌的方法對該實驗使用的培養皿進行滅菌B.抗生素D治療SAU感染的效果最好C.接種涂布后的培養培養皿正向放置于37°C的恒溫箱中培養D.濾紙片b周圍抑菌圈中出現一個菌落,可能是形成該菌落的SAU發生了基因突變13、啤酒是以麥芽汁為原料,經釀酒酵母發酵制得。傳統啤酒釀造過程中,發酵在敞開式發酵池中進行,麥芽汁中接入酵母后通入大量無菌空氣,之后會產生大量氣體翻騰逸出,在麥芽汁表面形成25~30cm厚的氣泡層(泡蓋),然后停止通氣,進入靜止發酵階段。一段時間后可得啤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麥種子可以有效促進α-淀粉酶合成,增加麥芽汁中可發酵糖的含量B.可將釀酒酵母接種到試管固體斜面培養基后立即放入4℃冰箱中臨時保藏菌種C.泡蓋的形成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CO2,能將麥芽汁與空氣隔絕D.麥芽汁僅能為釀酒酵母的發酵過程提供碳源和水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4、在將樣品稀釋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基之前,可以通過選擇培養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___________,以確保能夠_____________。15、棉花是自然界中纖維素含量_______的天然產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稈等也富含纖維素。許多商品纖維素都是由天然纖維素制得的,如水溶性的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不溶于水的微晶纖維素等。16、樣品的處理和粗分離的四個步驟分別是紅細胞的洗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除去樣品中分質量較小的雜質。)17、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菌種,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裝入_________后滅菌。將1mL培養的____________轉移至甘油瓶中,與甘油充分混勻后,放在___________中保存。18、分離血紅蛋白溶液時,從上往下數,第___層血紅蛋白水溶液。19、(1)________混合物上柱。

(2)洗脫開始;______________的蛋白質______進入凝膠顆粒內;相對分子質量______的蛋白質則被排阻于凝膠顆粒之外。

(3)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質被滯留;__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質向下移動。

(4)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分子完全分開。

(5)____________的蛋白質行程較短,已從________中洗脫出來,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質還在行進中。20、分離血紅蛋白溶液:將攪拌好的混合液離心后可觀察到試管中溶液分為4層(從上往下):

第1層:________的甲苯層。

第2層:脂溶性物質的沉淀層——______薄層固體。

第3層:________的水溶液——紅色透明液體。

第4層:其他雜質的________沉淀物。

將液體用______過濾,除去________________,于分液漏斗中靜置片刻后,分出下層的________液體。評卷人得分四、實驗題(共2題,共18分)21、下圖1~3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裝置圖。

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強的______性;其組成比較復雜,主要包括_________及其衍生物。

(2)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_______裝置。對初步獲得的提取液還要進行_______;離心、靜置等一系列復雜處理;才能成為最終的橘皮精油。

(3)提取玫瑰精油通常采用圖中的___________裝置。使用該裝置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工業上提取胡蘿卜素的生產原料主要有三種,即植物(主要是胡蘿卜)、巖藻和_____。為了檢測提取物是不是胡蘿卜素,實驗人員將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提取物和菠菜葉片研磨液的濾液依次點樣在濾紙的1、2、3、4、5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后進行分離,當濾紙條上各色素帶的位置為_______(填字母)時,即可說明該提取物是胡蘿卜素。22、學校開展以“利用傳統發酵技術制作食品”為主題的相關活動。小余同學興致勃勃地回家;發現冰箱中可用的原材料有草莓;豆腐、白蘿卜、牛奶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傳統發酵技術一般是指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或前一次發酵保存下來的發酵物中的______進行發酵;制作食品的技術。

(2)小余同學將草莓洗凈、切塊,裝入瓶中。加入原漿醋(經糧食直接釀制,不經勾兌)少許、白糖兩勺,置于保溫箱中,每隔一段時間擰開瓶蓋換氣,兩周后得到草莓醋。小余同學加入原漿醋的目的是接種更多的______,加入糖并經常開蓋換氣的目的是保證______都充足。保溫箱溫度應保持在______℃。

(3)小余同學還打算制作一些腐乳和蘿卜泡菜給住宿生作早餐。從豆腐到腐乳,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屬于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豆腐中的成分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其中蛋白質被分解成______,脂肪被分解成______;用白蘿卜制作泡菜的過程中,能達到縮短腌制時間的操作有______(填下面的序號)。

①將白蘿卜切成小塊②用沸水短時間處理白蘿卜塊。

③添加陳泡菜汁④向容器中通入無菌空氣。

(4)小余同學欲從泡菜汁中分離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對陳泡菜汁進行過濾,然后取濾液用無菌水進行充分______,再用涂布器接種到特定的______培養基中進行初步篩選。評卷人得分五、非選擇題(共3題,共21分)23、根據植物芳香油提取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如圖所示裝置;這種方法叫__________;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______(填“是”或“不是”)純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進水口是圖中的_______(填圖中的編號).

(2)檸檬芳香油的提取常用_________.

(3)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薄荷油時,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離出的油層中加入無水硫酸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除去固體硫酸鈉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24、測定水樣是否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常用濾膜法測定大腸桿菌的數目。流程如圖所示,濾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濾膜過濾待測水樣→水樣中的細菌留在濾膜上→將濾膜轉移到伊紅美藍的培養基(EMB培養基)上培養→統計菌落數目。據圖回答問題:

(1)過濾待測水樣需要用到濾杯;濾膜和濾瓶;其中需要進行滅菌處理的是___________。與過濾有關的操作都要在_______________旁進行。

(2)將完成過濾之后的濾膜緊貼在EMB培養基上;這屬于微生物培養中的_________操作。從物理狀態角度分析,EMB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培養基。

(3)某生物興趣小組的某同學嘗試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測定;無菌操作下將10ml待測水樣加入到90ml無菌水中,稀釋后的菌液通過濾膜法測得EMB培養基上的菌落數平均為124,黑色菌落數平均為31,則推測1升待測水樣中的大腸桿菌數目為________個。

(4)該同學進一步思考,利用濾膜法也可能用于測定待測水樣中其他微生物的數目。他取了兩份水樣,一份待測水樣來自變酸的果酒,從中檢測到兩種微生物,它們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來自明德中學屈子湖,若要通過測量藍藻的數目來研究水華,應更換上述過濾裝置中的濾膜,選擇孔徑________(填“更小”或“不變”或“更大”)的濾膜,而培養基配方中則必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無機鹽、碳源、氮源)。25、豆漿是深受中國百姓喜愛的飲品;但易變質,保質期較短??蒲腥藛T對變質豆漿中的腐敗細菌進行分離,并研究了乳酸鏈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劑)對腐敗細菌的抑制效果,為生產豆漿時優化保質方法提供依據。主要研究過程如下:

①豆漿變質處理:將2種市售豆漿A;B和自制豆漿在無菌操作臺上分別裝入已滅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條件下放置7d后,豆漿發生變質。

②腐敗細菌的初步分離和計數:取變質的豆漿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細菌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統計各培養基上菌落種類和數量。結果如表:

③比較乳酸鏈球菌素添加量對腐敗細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鮮豆漿為材料;經相應處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統計豆漿中腐敗細菌數量,結果如圖: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驟②中培養基的滅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驟②中適宜采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體培養基制備的步驟為________。培養中統計菌落種類和數量時要每隔24h觀察統計一次,直到各類菌落數目穩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天然食品防腐劑,它是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步驟③結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鏈球菌素的細菌是_______,為有效防止豆漿腐敗,在生產中乳酸鏈球菌素的添加量應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與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鏈球菌素防腐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1題,共3分)26、貴州知名品牌“老干媽”系列產品一直沿用傳統工藝精心釀造;其中風味豆豉深受大眾喜愛,遠銷國內外。風味豆豉的主要工藝流程是:黃豆→洗凈浸泡→煮熟→加適量鹽→發酵→加入配料→裝壇密封→成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黃豆煮熟的目的主要是破壞黃豆內部結構,使蛋白質變性,同時起到__________作用;如果發現發酵裝置內上層黃豆的發酵效果比底層好,推測該發酵菌的新陳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____。

(2)制作豆豉前期發酵的目的是讓霉菌產生相應的酶,如蛋白質轉變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轉變為______________,使豆豉營養更加豐富,有利于健康。發酵過程中需采用人工培養純凈菌種,接種前隨機選取若干滅菌后的平板,先培養一段時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適宜條件下,24h內豆豉發酵效果與時間成正比,但無法確定發酵最佳時間,若要確定最佳發酵時間,還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豉制成成品后,需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_____________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染料。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B【分析】【分析】

血紅蛋白分離過程中如果出現均勻一致地移動;說明說明色譜柱制作成功,否則色譜柱制作不成功。

【詳解】

色譜柱裝填時不得有氣泡的存在;氣泡會攪亂洗脫液中蛋白質的洗脫次序,如果色譜柱裝填得很成功,分離操作也正確的能清楚的看到紅色區帶均勻;狹窄、平整,隨著洗脫液緩緩流出,如果出現紅色帶區域歪曲、散亂、變寬的現象,說明分離的效果不好,這與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有關,B正確。

故選B。2、A【分析】【詳解】

由實驗名稱可以推知;該實驗的目的是①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夠分解尿素的細菌;③統計每克土壤樣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細菌,故①③正確;

氨氣是氣體;不能存在于固體培養基中,因此不能土壤中分離出能夠分解氨的細菌,②錯誤;

可以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根據公式估算出每克土壤樣品中的菌落數;即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數=(C/V)M,但不是所取土壤樣品細菌數,④錯誤。

因此;A項正確,B;C、D項錯誤。

故選A。3、D【分析】【分析】

果膠酶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果膠酯酶。

【詳解】

AB;果膠酶是由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能夠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等,AB錯誤;

C;影響果膠酶催化反應速度的因素不一定影響果膠酶的活性;如果膠濃度、果膠酶濃度等,C錯誤;

D;由霉菌發酵生產的果膠酶是食品加工業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劑之一;被廣泛地應用于果汁加工業,D正確。

故選D。4、C【分析】【分析】

有氧呼吸消耗有機物;氧氣、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釋放大量能量;無氧呼吸消耗有機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釋放少量能量。

【詳解】

A;①②過程是無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乙醇,①③過程是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個體,A錯誤;

B;不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的過程只有③;③過程是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線粒體,B錯誤;

C;醋酸菌既能利用糖類進行醋酸發酵;也能利用乙醇進行醋酸發酵,推測醋酸菌細胞內含有催化④⑤⑥過程所需的酶,C正確;

D;④⑤過程與⑥過程均需要充足的氧氣;氧氣是否充足不是④⑤過程與⑥過程的區別,D錯誤。

故選C。5、B【分析】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留有1/3空間,既保證酵母菌大量繁殖對氧的需求,又防止發酵旺盛時汁液溢出,A錯誤;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適宜溫度為18~25℃,因此果酒制作應控制發酵溫度維持在20℃左右,變化不能太大,B正確;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發酵過程應保持無氧環境,不能通入空氣,C錯誤;果酒制作時,需要對所用器具進行消毒滅菌,D錯誤。6、C【分析】【分析】

酒精是生物實驗常用試劑之一;如檢測脂肪實驗中需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實驗中都需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對材料進行解離;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需用無水乙醇來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實驗中可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進行消毒等。

【詳解】

A.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時;在染色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確;

B.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用無水酒精提取綠葉中的色素,B正確;

C.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中的有絲分裂的變化的實驗中;酒精和鹽酸配制成解離液,對組織細胞進行解離,不是漂洗,C錯誤;

D.DNA的粗提取和鑒定,用酒精析出DNA,D正確。7、A【分析】【分析】

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1;樣品處理:洗滌;用生理鹽水洗滌,低速離心,直至上清液中沒有黃色;

2;血紅蛋白釋放:加入蒸餾水和甲苯;細胞破碎釋放血紅蛋白;

3;分離:低速離心;分成4層,第三層紅色透明液體為血紅蛋白水溶液層,分出該層;

4;透析:放入透析袋;出去分子量較小的雜質;

5;過凝膠色譜柱收集純蛋白;

6;SDS檢測。

【詳解】

A;蒸餾水可以使細胞吸水膨脹破裂;甲苯可以溶解細胞膜,有利于血紅蛋白的釋放,對紅細胞進行洗滌,在加入蒸餾水和甲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后,混合液中需要離心分層才能獲得血紅蛋白溶液,A錯誤;

B;透析的原理是分子量小的物質自由出入透析袋;而大分子的血紅蛋白留在袋內,這樣出去分子量小的雜質,將血紅蛋白溶液進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雜質,達到粗分離的目的,B正確;

C;在凝膠色譜柱內;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不能進入凝膠內,路程短,移動速度快;而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會進入凝膠內,路程長,移動速度慢,最后洗脫出來的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可以對血紅蛋白進行純化,C正確;

D;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是蛋白質純化鑒定使用最多的方法;SDS消除了凈電荷對遷移率的影響,加入SDS可以使蛋白質在聚丙烯酰胺凝膠中的遷移率完全取決于分子的大小,D正確。

故選A。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8、B:C:D【分析】【分析】

閱讀題干可知;該題的知識點是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劑,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意義,影響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因素,先梳理相關的教材知識點,然后分析選項進行解答。

【詳解】

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酶多是微生物發酵產生的,其本質與生物體內的酶無明顯差異;A正確;

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不會將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這是因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經過了特殊的化學物質的包裹,使之與其他成分隔離,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層分解,酶才能發揮作用,B錯誤;

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一般在40℃左右適宜;50℃熱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時,酶沒有迅速失活,C錯誤;

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會導致其中酶的活性降低,D錯誤。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了解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劑的種類以及作用機理,明確酶的來源、酶的特殊處理以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9、B:D【分析】【分析】

據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統計菌落數目的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詳解】

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同一樣品中的細菌數時,為了保證結果準確,在每一個梯度濃度內,至少要涂布3個平板,確定對照組無菌后,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記數,求其平均值,再通過計算得出土壤中的細菌總數,A正確,B、D錯誤;設置對照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實驗組中非測試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C正確。10、B:C:D【分析】【分析】

分析圖示可知;①組反應速度最快,最終的果汁體積最大,可能是酶的量多以及底物最多。②③組最終的果汁體積相同,說明底物相同,但二者達到最大值的時間不同,說明二者酶的活性不同或酶量不同。④的果汁體積最少,可能是底物最少或沒有加果膠酶。

【詳解】

A;①中酶量不一定大于②中的;也可能是①中酶的活性更大,A錯誤;

B;若實驗②④組研究的自變量是果肉的質量;則酶的量為無關變量,每組實驗中加入的酶量要相同,B正確;

C;不同溫度或pH時酶的活性不同;催化反應的速率不同,但最終產物的量相同,因此②③兩組對比研究的自變量可能是溫度或者pH,C正確;

D;果膠酶能分解果膠;提高出汁率,若④組和②③兩組加入的果肉質量一致,則其可能是沒有加果膠酶,使出汁率降低,D正確。

故選BCD。11、B:D【分析】【分析】

1;分離菌株的思路:

(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篩選:

①依據:根據它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到相應的環境中去尋找。

②實例:PCR技術過程中用到的耐高溫的TaqDNA聚合酶;就是從熱泉中篩選出來的Taq細菌中提取出來的。

(2)實驗室中目的菌株的篩選:

①原理:人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包括營養;溫度、pH等);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

2;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

(1)稀釋涂布平板法(間接):

①當樣品的稀釋庋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

②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來推測樣品中大約含有的活菌數。

(2)利用顯微鏡直接計數。

【詳解】

A;富集培養基為液體培養基;不應含有瓊脂,A錯誤;

B;分離、純化能降解PVC塑料膜的微生物的選擇培養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為唯一碳源;B正確;

C;轉接至固體斜面培養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臨時保存;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菌種,可用甘油管藏的方法,C錯誤;

D;如果對白色污染進行傳統填埋、焚燒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黃粉蟲腸道微生物對白色污染的降解不會,D正確。

故選BD。12、B:C【分析】【分析】

1;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

(1)灼燒滅菌:將微生物的接種工具;如接種環;接種針或其他金屬工具,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充分燃燒層灼燒,可以迅速徹底地滅菌,此外,在接種過程中,試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過火焰燃燒來滅菌。

(2)干熱滅菌:能耐高溫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養皿)和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滅菌。

(3)高壓蒸汽滅菌:將滅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適量水的高壓蒸汽滅菌鍋內;為達到良好的滅菌效果,一般在壓力為100kPa,溫度為121℃的條件下,維持15~30min。

2;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菌對此藥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無抑菌圈,則說明該菌對此藥具有耐藥性。

【詳解】

A;由分析可知;實驗使用的培養皿可采用干熱滅菌的方法進行滅菌,A正確;

B;由題圖和分析可知;抗生素A治療SAU感染的效果最好,B錯誤;

C;接種涂布后的培養培養皿應倒置于37°C的恒溫箱中培養;C錯誤;

D、濾紙片b周圍抑菌圈中出現一個菌落;可能是形成該菌落的SAU發生了抗藥性基因的突變而得以存活,D正確。

故選BC。13、B:D【分析】【分析】

啤酒發酵利用的菌種是酵母菌;其無氧呼吸可以產生酒精,有氧呼吸可以大量繁殖;題干信息顯示,在發酵過程中,并沒有做隔絕空氣處理,而是先通入大量的無菌空氣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該過程產生了大量的氣體形成了較厚的氣泡層(泡蓋),隔絕了空氣,因此停止通氣后酵母菌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了。

【詳解】

A;赤霉素能促進種子萌發;制作麥芽汁之前用含有赤霉素的溶液浸泡大麥種子,可以有效促進α-淀粉酶合成,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進而增加麥芽汁中可發酵糖的含量,A正確;

B;對于頻繁使用的菌種;可以采用臨時保藏的方法,一般是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等到菌落長成后,放入冰箱低溫保藏,B錯誤;

C;泡蓋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形成的;較厚,可以將麥芽汁與空氣隔絕,C正確;

D;麥芽汁不僅能為釀酒酵母的發酵過程提供碳源和水;還能提供氮源、無機鹽,D錯誤。

故選BD。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濃度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要的微生物1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最高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血紅蛋白的釋放分離血紅蛋白溶液以及透析17、略

【解析】①.甘油管藏②.1mL甘油③.菌液④.-20℃的冷凍箱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319、略

【分析】【詳解】

凝膠色譜法純化蛋白質的原理是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通過凝膠柱時移動的速度不同;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無法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膠外移動,路程短,移動速度快,先被洗脫出來,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擴散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通過凝膠柱的路程長,移動速度慢,洗脫的次序靠后。

(1)蛋白質混合物上柱。

(2)洗脫開始;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擴散進入凝膠顆粒內;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則被排阻于凝膠顆粒之外。

(3)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被滯留;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向下移動。

(4)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分子完全分開。

(5)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行程較短,已從層析柱中洗脫出來,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還在行進中?!窘馕觥康鞍踪|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擴散較大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層析柱相對分子質量較小2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分離血紅蛋白溶液:將攪拌好的混合液離心后可觀察到試管中溶液分為4層(從上往下):

第1層:甲苯密度最小;故最上層為無色透明的甲苯層。

第2層:脂溶性物質的沉淀層——白色薄層固體。

第3層:血紅蛋白的水溶液——紅色透明液體。

第4層:其他雜質的暗紅色沉淀物。

將液體用濾紙過濾;除去溶性沉淀層,于分液漏斗中靜置片刻后,分出下層的紅色透明的液體即為血紅蛋白溶液。

【點睛】【解析】無色透明白色血紅蛋白暗紅色濾紙脂溶性沉淀層紅色透明四、實驗題(共2題,共18分)21、略

【分析】【分析】

圖1為蒸餾裝置圖;圖2為壓榨法、圖3為萃取裝置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餾法;壓榨法和萃取等。

(1)蒸餾法:芳香油具有揮發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葉等放入水中加熱:水蒸氣能將揮發性較強的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油水混合物又會重新分成油層和水層,除去水層便得到芳香油,這種提取方法叫蒸餾法。

根據蒸餾過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標準,將水蒸氣蒸餾法劃分為水中蒸餾;水上蒸餾和水氣蒸餾。

(2)萃取法:這種方法需要將新鮮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點的有機溶劑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點的溶劑,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壓榨法:在橘子;檸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較多,可以用機械壓力直接榨出,這種提取方法叫壓榨法。

【詳解】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強的揮發;其組成比較復雜,主要包括萜類化合物性及其衍生物。

(2)據分析可知因為橘皮中精油含量比較多因此其提取一般采用壓榨法圖2裝置。對初步獲得的提取液還要進行過濾;離心、靜置等一系列復雜處理;才能成為最終的橘皮精油。

(3)分析題圖1可知;該裝置是水中蒸餾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裝置,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如圖所示裝置,這種提取方法叫水蒸氣蒸餾法,使用該裝置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氣將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混合物又會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

(4)工業上提取胡蘿卜素的生產原料主要有三種;除了從植物(主要是胡蘿卜);巖藻中獲取外,還可以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根據題干說明5中肯定含有胡蘿卜素,而萃取物中要含有胡蘿卜素.在樣品1,2,3不應該有,而4和5應該有色素帶,根據圖形分析如果出現B中所示的色素帶時,說明萃取物中最可能含有胡蘿卜素。

【點睛】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識,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和原理、胡蘿卜素的提取及鑒定方法的記憶和理解是解題的關鍵?!窘馕觥繐]發萜類化合物圖2過濾圖1利用水蒸氣將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混合物又會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微生物B22、略

【分析】【分析】

醋酸菌是好氧性細菌;當缺少糖源和有氧條件下,可將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這些小分子物質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和吸收。

【詳解】

(1)傳統發酵技術一般是指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或前一次發酵保存下來的發酵物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制作食品的技術;一般不需要嚴格滅菌。

(2)原漿醋中含有發酵產生醋酸的醋酸菌;加入原漿醋的目的是接種更多的醋酸菌,加入糖并經常開蓋換氣的目的是保證糖源;氧氣都充足,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適宜的發酵溫度為30~35℃,故保溫箱溫度應保持在30~35℃。

(3)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毛霉屬于真核生物,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這些小分子物質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和吸收。①將白蘿卜切成小塊可以擴大白蘿卜與腌料的接觸面積,縮短腌制時間,①正確;②用沸水短時處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繁殖,提高泡菜品質,也可縮短腌制時間,②正確;③泡菜汁中含有一定量的發酵菌種,所以在腌制過程中,加入一些已經腌制過泡菜汁可縮短腌制時間,③正確;④泡菜制作所需菌種為乳酸菌,制作過程中應保持無氧環境,向容器中通入無菌空氣不利于腌制,④錯誤;綜上分析,①②③操作能達到縮短腌制時間。

(4)從泡菜汁中可分離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對經多次發酵的泡菜汁進行過濾,然后取濾液用無菌水進行稀釋,再用涂布分離的方法在特定的熱選擇培養基中進行初步篩選乳酸菌。

【點睛】

本題考查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對發酵原理、發酵過程的識記和應用能力?!窘馕觥课⑸锎姿峋窃础⒀鯕?0~35毛霉真核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①②③稀釋選擇五、非選擇題(共3題,共21分)23、略

【分析】【分析】

1;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常用的方法有蒸餾法、壓榨法和萃取法:①蒸餾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分離油層和水層,獲得芳香油;②壓榨法是利用機械壓力將原料壓緊,將原料中的芳香油擠壓出來;③萃取法是將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機溶劑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然后蒸發掉有機溶劑、獲得芳香油的方法。

?2;具體選擇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時應根據產品的性質和原料特點而選取不同的提取方法。

【詳解】

(1)分析題圖裝置可知;該圖是蒸餾裝置,用該裝置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叫水蒸氣蒸餾法;錐形瓶中收集到的液體不是純凈的玫瑰精油,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圖中冷凝管中的水是由下到上流動的,故進水口為下端③。

(2)檸檬精油主要貯存在檸檬皮部分;用水中蒸餾法提取檸檬精油時容易導致原料焦糊,水蒸氣蒸餾還會導致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部分分解,因此不適宜用蒸餾法,通常采用壓榨法。

(3)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薄荷油時;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鈉的作用是可以增加水的密度,便于油水分離。分離出的油層中加入無水硫酸鈉的作用是吸收薄荷油中殘留的水分,除去固體硫酸鈉的常用方法是過濾。

【點睛】

本題考查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知識,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方法、選擇不同的提取方法的依據的識記和理解是解題的關鍵。【解析】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1)水蒸氣蒸餾法不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③(3)壓榨(4)增加水的密度,便于油水分離(2分)吸收殘留的水分過濾24、略

【分析】【分析】由題意和實驗流程圖呈現的信息可知;該題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果酒與果醋的制作等相關基礎知識。

【詳解】(1)為了防止雜菌的污染;過濾待測水樣所用的濾杯;濾膜和濾瓶都需要經過滅菌處理,與過濾有關的操作均需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

(2)將完成過濾之后的濾膜緊貼在EMB培養基上;這屬于微生物培養中的接種操作。伊紅美藍培養基(EMB培養基)是專一鑒別大腸桿菌的培養基,因其含有凝固劑瓊脂,所以從物理狀態角度分析,EMB培養基屬于固體培養基。

(3)無菌操作下將10ml待測水樣加入到90ml無菌水中;將待測水樣稀釋10倍。依據大腸桿菌鑒定的原理可知,EMB培養基上的菌落數平均為31的黑色菌落為大腸桿菌菌落,因此1升待測水樣中的大腸桿菌數目=31×(1000÷10)=3100個。

(4)從變酸的果酒中檢測到的兩種微生物分別是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是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由原核細胞構成的原核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