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18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比較我國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數量和速度特點,圖中數字代表的運輸方式為A.①水運②鐵路③空運④公路B.①公路②鐵路③空運④水運C.①鐵路②水運③空運④公路D.①公路②水運③空運④鐵路2、下列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的連線組合,正確的是()A.青藏高原—雪峰連綿B.內蒙古高原—地面崎嶇C.云貴高原—地勢平坦D.黃土高原—平坦開闊3、斷層處易發育河流;主要因為巖石破碎,易被侵蝕成河谷,利于地表水匯集。()

A.正確B.錯誤4、田納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發達、支流眾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③流量穩定④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關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及其北水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將北部的科羅拉多河水調到缺水的南部,以緩解南部水資源的嚴重不足②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光熱條件好、污染少,是美國著名的“陽光地帶”③加利福尼亞州最大的城市是洛杉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④北水南調工程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部成為風光秀麗、旅游業發達的地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①地球自身不發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體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公轉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讀非洲某區域圖,E為納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該沙漠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狹處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線延伸的原因是()A.地形B.降水C.大氣環流D.洋流8、旅游愛好者王曉民在旅游日記中繪制了祖國的輪廓圖和地形剖面圖;試判斷他所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是按照祖國輪廓圖中的()

A.a-b線B.c-d線C.e-f線D.g-h線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8題,共16分)9、下圖為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關系示意圖。讀圖,圖中箭頭所示的生產要素及其流動方向,符合區際關系的是A.①為資金B.②為技術C.③為勞動力D.④為原料10、下圖為我國某綠洲示意圖。話合該地農業持續發展的措施是A.開發山地,擴大耕地面積B.大量開采地下水,灌溉田術C.修建防滲灌渠,推廣節水灌溉技術D.營造防護林網,保護田11、圖是“地球自轉等線速度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R地自轉速度()A.線速度高于T地,可能是海拔較高B.線速度低于T地,可能是海拔較低C.角速度低于T地D.角速度與T地相同12、下列有關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B.太陽活動產生流星雨現象C.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太陽風D.耀斑出現在色球層13、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回答25—26題。1.圖中甲乙丙丁含義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表示資源B.乙表示環境C.丙表示人口D.丁表示經濟系統2.P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A.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B.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C.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D.資源開采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14、。

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圖為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城市中經濟發展滯后,民生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壓力大的是(2)伊春市今后林業發展的方向是A.大慶市B.黑河市C.鶴崗市D.雙鴨山市15、廣西龍江曾出現嚴重的重金屬鎘污染事件,并波及下游柳江。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江水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1)對圖示區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2)針對此類污染事件,應釆取的合理措施是()A.有色金屬資源豐富B.巖溶地貌廣布C.落葉闊葉林廣泛分布D.以種植小麥為主16、圖為秦漢時期和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土地利用方式變化的原因可能有(2)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變化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有A.氣候濕潤B.人口增加C.過度開墾D.開礦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7、【題文】農業文明階段,人類開始主動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18、遙感圖像的目視判讀中的景物特征有:____、____和時間特征。19、【題文】高原區和平原區屬于均質區20、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發展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____是環境環保的生力軍,環保志愿者進行科學考察、____、植樹造林、____、對貧困地區獻愛心等事件。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4分)22、城市是人類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最大的地區,城市發展可不考慮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23、“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反映的是人類中心論思想。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本題考查交通方式的判斷,從運量和運速二方面比較。運速最快,運量小的是空運;運速慢,運量最大的是水運;運速較快,運量較大的是鐵路,運量小,運速慢的公路。選擇C項。【解析】【答案】C2、A【分析】本題考查我國的主要地形區。A項青藏高原,地勢高,故氣候寒冷,雪峰連綿;B項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錯誤;C項云貴高原,地勢起伏大;錯誤;D項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錯誤。【解析】【答案】A3、A【分析】本題考查斷層構造地貌。巖隙水易沿斷層線出露;巖石破碎,斷層易被侵蝕為洼地,利于地表水匯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故斷層處易發育河流。本題敘述正確。故選A。【解析】A4、A【分析】田納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支流多,水能資源豐富,但降水有明顯的季節差異,礦產資源豐富不是水系、水文特征。【解析】A5、D【分析】本題考查世界區域地理。科羅拉多河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從科羅拉多河調水不屬于北水南調。洛杉磯市地處30°N~40°N之間的大陸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解析】【答案】D6、A【分析】本題考查晝夜交替現象。由于地球自身不發光也不透明,故在太陽光照射下產生晝夜現象,而由于地球始終自西向東自轉而形成晝夜交替現象。【解析】【答案】A7、D【分析】【分析】根據圖中的E的位置分析;此地是熱帶荒漠帶,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但是東西方向很狹窄,原因是附近的本格拉寒流的降溫減濕的作用影響,故D正確.

【點評】自然帶的非地帶性分布。8、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的地勢特點。圖中剖面線自西向東經過了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e—f線經過西部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然后經過地勢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然后到達第三級階梯的華北平原。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二、雙選題(共8題,共16分)9、A,C【分析】【分析】直接根據圖示;并結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區域發展中的優勢和不足條件比較分析,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輸送資金和技術,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輸送勞動力和原料。

【點評】本題組考查產業轉移。10、C,D【分析】【分析】該區域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開發山地,擴大耕地面積,會導致土地荒漠化,A錯;大量開采地下水,灌溉田地,會導致水資源短缺,B錯;適合修建防滲灌渠,推廣節水灌溉技術,C對;適合營造防護林網,保護田地,D對。答案選CD。

【點評】區域可持續發展措施。11、B,D【分析】【分析】同一緯度線速度相等;海拔高的同緯地區線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區;R地自轉速度線低于T地;可能是海拔較低;地球上各地角速度相等。選BD正確。

【點評】考查地球自轉速度。12、AD【分析】本題考查太陽活動。太陽活動的類型較多,主要是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流星雨是流星體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發光、發熱現象。AD正確,BC錯誤,故選AD。【解析】AD13、略

【分析】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1.結合廢棄物排放到甲,故甲表示環境;而人口利用環境中的資源發展產業活動、產品消費,故乙表示資源;丙表示人口;丁表示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系統(生態、社會、經濟)中的經濟系統。2.P表示資源的開發過程,故屬于資源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A、D符合。【解析】【答案】1.CD2.AD14、【小題1】CD【小題2】B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工業化和城市化推經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讀圖結合圖例可知,鶴崗、伊春和雙鴨山市為衰退型城市,經濟發展滯后,民生問題突出,且鶴崗、雙鴨山市以煤炭工業為主,生態環境壓力大。故選CD。

本題考查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禁止采伐,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影響經濟發展,A錯;可以延長產業鏈,進行木材深加工,發展新興產業,建立木材儲備基地,BC對;當地沒有煤炭資源,不能開展煤化工工業,D錯。故選BC。【解析】。【小題1】CD【小題2】BC15、【小題1】AB【小題2】BD【分析】

本題考查廣西地理環境特征。圖示區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我國亞熱帶地區,有色金屬資源豐富,當地巖溶地貌廣布,AB對;該地植被為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地區主要種植水稻,CD錯。故選AB。

本題考查環境污染應采取的措施。根據題意可知,該地重金屬污染嚴重,防治措施主要從減少污染物排放及加大治理與宣傳,比如適度開采和冶煉有色金屬,實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對排放污染企業實行達標排放,加強環境管理,提高環保意識,BD對;禁止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A錯;污染企業向河流下游轉移會導致下游水污染嚴重,C錯。故選BD。

【解析】。【小題1】AB【小題2】BD16、【小題1】BC【小題2】C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讀圖可以看出,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草原面積的縮小和耕地面積的擴大,且出現了沙漠,可推斷出現了明顯的過度開墾等問題,主要是因為明清時期人口劇增,對糧食的需求急劇增加所致。古代對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量非常少,主要原因不是開礦,該區域西北地區出現了沙漠景觀,推斷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也不是因為降水增加。故選BC。

本題主要考查區域的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明清時期由于過度開墾,勢必會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地表裸露,荒漠化加重,局部地區的氣候更加干燥。故選CD。【解析】。【小題1】BC【小題2】C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7、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人地關系的發展。農業文明階段,人類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生產勞動改變局部的自然環境而發展農業生產,體現了改造自然的人地關系。【解析】【答案】對18、光譜特征空間特征【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遙感圖象的判讀的相關知識。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遙感圖象的判讀的知識,在做此題時要注意緊緊結合所學知識,認真進行分析。1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均質區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性的區域。可以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劃分出自然區域;如高原區與平原區,也可以按照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劃分出人文區域,如方言區,城市經濟區等。

考點:本題考查區域的類型。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均質區與功能區的區別。【解析】【答案】A20、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良好的區位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分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擁有良好的區位;是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資;恰逢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又有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承接了很好產業,促使了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發展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這是本節的重點知識之一,需要學生牢記。21、青年保護野生動物凈化環境【分析】【分析】青年勇于實際;用于走向最基層;最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