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認識砌體結構53課件講解_第1頁
69認識砌體結構53課件講解_第2頁
69認識砌體結構53課件講解_第3頁
69認識砌體結構53課件講解_第4頁
69認識砌體結構53課件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9認識砌體結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正確掌握砌體結構的建筑類型2.正確掌握著名砌體結構建筑的形式和材料組成技能目標1.能正確陳述砌體結構的發展階段2.講述其它著名砌體結構建筑的形式和材料組成素質目標1.養成良好的職業品德和崗位素養2.養成嚴謹好學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1.砌體結構的建筑類型2.砌體結構的發展階段

教學難點1.砌體結構的建筑類型2.砌體結構的發展階段認識砌體結構1.砌體結構的建筑類型

砌體:磚、石或砌塊組成,并用砂漿粘結而成的材料稱為砌體。砌體砌筑成的結構稱為砌體結構。砌體結構是磚砌體、砌塊砌體、石砌體建造的結構的統稱。砌體結構的開始應用于土木工程距今有5000多年。公元前2723-2563年,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古薩建成的三座大金字塔,為精確的正方錐體砌體結構。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建造的萬里長城,盤山越嶺,氣勢磅礴,砌體結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人類在地球上留下一大奇觀,是保存完整的砌體結構。公元70-82年建成的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露天競技場),采用石塊結構,它是世界八大名勝古跡之一,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古建筑。位于意大利羅馬的威尼斯廣場南面。平面呈橢圓形,長軸189m、短軸156.4m,該建筑總高413.5m,圍墻高57米,上下共分4層,周長527米,占地約2萬平方米,可容納8萬名觀眾,它是現存最大的羅馬帝國時期的競技場,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隋朝(公元595-605年)李春建造的河北趙縣趙州橋(安濟橋),距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仍完好無損。據考證,該橋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腹式石拱橋,無論在材料的使用上,結構受力上,藝術造型上和經濟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1991年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選為第12個國際歷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這對弘揚我國歷史文物具有重要意義。課堂討論回答:1.同學們,請查閱資料,回答趙州橋(安濟橋)主拱凈跨,拱矢高,全長度,橋寬,主拱的兩端兩個小拱,小拱凈跨為多少米?

趙州橋(安濟橋)主拱凈跨37.02m,拱矢高7.23m,全長為64.4米,橋寬9米,兩端寬9.6米。主拱的兩端各有兩個小拱,小拱凈跨今測量為2.85米和3.81米,主拱結合小拱的設計構造,既滿足了荷載要求,又增大了泄洪能力。主拱采用“切弧”原理,擴大了通水面積,降低了橋面坡度。安濟橋不僅設計精巧、選材精良、結構合理,在選址方面也充分考慮到兩岸地層必須承擔拱券的水平推力。據1955年修繕時測量,橋基沉降僅5厘米左右,人馬車輿往來橋上,洪水、地震沖擊橋身,千余年來仍堅固穩定,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上的巨大成就。

建于公元523年(北魏時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為十二邊,共15層,總高43.5m,為磚砌單筒體結構,是中國“最古密檐式磚塔砌體結構”建筑。

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是我國代表性的“塔體砌體結構”建筑。課堂討論回答:1.同學們,請查閱資料,回答圣·索菲亞教堂通高多少?建筑面積多少?建筑材料、結構承重形式?

圣·索菲亞教堂(英語:SaintSophiaCathedral)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為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筑;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圣·索菲亞教堂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以隨軍教堂為基礎,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1911年,木墻外部砌了一層磚墻,形成了磚木結構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亞教堂第二次重建,歷時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索菲亞教堂是俄國建筑師科亞西科夫設計,富麗堂皇,宏偉壯觀,通高53.25米,建筑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正門頂部為鐘樓,7座銅鑄制的樂鐘恰好是7個音符,要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風格影響,主穹頂、鐘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是保存完好的“磚混砌體結構”建筑。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總干渠墻高4.3米,寬8米,長70.6公里,設計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嶺分為3條干渠,南北縱橫,貫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長39.7公里,二干渠長47.6公里,三干渠長10.9公里。紅旗渠灌區共有干渠、分干渠10條,長304.1公里;支渠51條,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長697.3公里,合計總長1525.6公里,加農渠總長度達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長藤結瓜”式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計興利庫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紅旗渠居高臨下的自然落差,興建小型水力發電站45座,已成為“引、蓄、提、灌、排、電、景”相結合的大型灌區,是一座“石材砌體結構水利建筑”。

2.砌體結構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

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國較大規模開展了有關砌體結構的試驗和理論研究。根據大量的砌體結構試驗資料和調研,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磚石結構設計規范)(GBJ3—73),提出了多系數分析、單系數表達的半經驗半概率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是我國根據自己研究的成果,制定的第一部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二階段:

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在我國砌體結構科研及設計人員的努力下,又完成了許多砌體結構的專題研究,總結了一套具有我國特色、比較先進的砌體結構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應用經驗,并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該規范在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多層砌體結構中考慮房屋的空間工作,以及考慮墻體和梁的共同工作,設計墻梁等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三階段:近年來,我國在砌體結構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結構可靠度與荷載分析、新型結構的開發、結構抗震研究、有限元方法及計算機在砌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科研成果和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在2002年3月1日實施了新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2011年頒布《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這部標準既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