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用測量電纜》_第1頁
《核電站用測量電纜》_第2頁
《核電站用測量電纜》_第3頁
《核電站用測量電纜》_第4頁
《核電站用測量電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目次TOC\o"1-1"\h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使用特性 24型號、規格與標志 25要求 56鑒定試驗方法 127成品電纜試驗項目 148檢驗規則 159包裝、標志、運輸及貯存 1510產品驗收 1611供貨范圍 1612質量保證 17附錄A(規范性)電纜抗震性試驗 18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質量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核電站用測量電纜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用于核電站核島安全殼外,在正常情況下和在地震荷載下執行其規定功能的額定電壓300/1000V低煙低腐蝕無鹵聚合物絕緣和護套阻燃測量電纜(K2、K3類)的型號、規格、技術要求、試驗和包裝、保管、運輸和交貨。本文件適用于核電站核島反應堆安全殼外及反應堆廠房外部控制系統中傳感器與電氣機柜、計算機以及數據處理系統的1E級K2、K3類無鹵低煙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和護套阻燃A、B類測量電纜。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951.11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機械性能試驗GB/T2951.12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2部分:通用試驗方法熱老化試驗方法GB/T2951.13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3部分:通用試驗方法--密度測定方法--吸水試驗--收縮試驗GB/T2951.21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21部分:彈性體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耐臭氧試驗--熱延伸試驗--浸礦物油試驗GB/T2951.31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高溫壓力試驗--抗開裂試驗GB/T2952.1電纜外護層第1部分:總則GB/T2952.2電纜外護層第2部分:金屬套電纜外護層GB/T2952.3電纜外護層第3部分:非金屬套電纜通用外護層GB/T3048.4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4部分:導體直流電阻試驗GB/T3048.5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5部分:絕緣電阻試驗GB/T3048.8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8部分:交流電壓試驗GB/T6995.1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規定GB/T6995.2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2部分:標準顏色GB/T6995.3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3部分:電線電纜識別標志GB/T6995.4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4部分:電氣裝備電線電纜絕緣線芯識別標志GB/T3956電纜的導體GB/T4909.1裸電線試驗方法第1部分:總則GB/T4909.2裸電線試驗方法第2部分:尺寸測量GB/T4909.3裸電線試驗方法第3部分:拉力試驗GB/T4989熱電偶用補償導線GB/T4990熱電偶用補償導線合金絲GB/T5023.2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第2部分:試驗方法GB/T5441.2通信電纜試驗方法工作電容試驗電橋法GB/T9330.1塑料絕緣控制電纜第1部分:一般規定GB/T9330.2塑料絕緣控制電纜第2部分: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控制電纜GB/T9330.3塑料絕緣控制電纜第3部分:交聯聚乙烯絕緣控制電纜GB/T12706.1額定電壓1kV(Um=1.2kV)到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1部分:額定電壓1kV(Um=1.2kV)和3kV(Um=3.6kV)電纜GB/T17650.2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第2部分:用測量pH值和電導率來測定氣體的酸度GB/T17651.2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第2部分:試驗步驟和要求GB/T18380.1電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1部分:單根絕緣電線或電纜的垂直燃燒試驗方法GB/T18380.3電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3部分:成束電線或電纜燃燒試驗方法GB/T19666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通則JB/T8137.1電線電纜交貨盤第1部分:一般規定JB/T8137.2電線電纜交貨盤第2部分:全木結構交貨盤JB/T8137.3電線電纜交貨盤第3部分:全鋼瓦楞結構交貨盤JB/T8137.4電線電纜交貨盤第4部分:型鋼復合結構交貨IEC60754-2電纜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第2部分:用測量pH值和電導率來測定取自電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酸度NES713英國海軍工程的線纜毒性標準IEC61034在規定條件下燃燒的電纜的煙密度的測量IEC60216電氣絕緣材料耐熱性能IEC60811-1-3電纜與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3部分:通用試驗方法密度測定方法吸水試驗收縮試驗IEEE3831E級電纜型式試驗核電站的現場拼接和聯接使用特性3.1額定電壓額定工頻電壓:300/500V。3.2額定工作溫度電纜導體的長期允許工作溫度為90℃。3.3阻燃燃燒性能電纜絕緣線芯應能經受住GB/T19666-2019規定的B類絕緣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品電纜應能經受住GB/T19666-2019規定的B類成束燃燒試驗。3.4敷設溫度電纜的敷設溫度應不低于0℃。3.5彎曲半徑(安裝后)電纜允許彎曲半徑:電纜外徑(D)小于25mm者應不小于6D;電纜外徑(D)為25mm及以上者應不小于8D。型號、規格與標志4.1代號4.1.1系列代號核電站用……………NP無鹵低煙A類阻燃…………………WDZA測量電纜……………DJ補償電纜……………見表1表1補償電纜系列代號熱電偶分度號補償導線型號代號等級絕緣材料及護套材料使用溫度范圍℃S或RSC或RCSC-GS精密級YJ.EJE0~700~100KKCBKCB-GSKXKX-GSNNCNC-GSNXNX-GSEEXEX-GSTTXTX-GS4.1.2材料代號銅導體………………省略交聯聚烯烴絕緣……………………YJ交聯聚烯烴熱固性護套……………EJ交聯聚烯烴熱塑性護套……………E雙鍍鋅鋼帶鎧裝無鹵低煙阻燃交聯聚烯烴外護套………………25雙不銹鋼帶鎧裝無鹵低煙阻燃交聯聚烯烴外護套………………65雙鍍鋅鋼帶鎧裝無鹵低煙阻燃熱塑性聚烯烴外護套……………26雙不銹鋼帶鎧裝無鹵低煙阻燃熱塑性聚烯烴外護套……………664.1.3結構代號銅絲編織屏蔽………………………P銅(塑)帶屏蔽……………………P2鋁(塑)帶屏蔽……………………P3軟結構………………R4.1.4安全分級代號安全分級代號為K1、K2、K3。4.2型號與規格4.2.1補償電纜的型號見表2。表2補償電纜的型號和產品品種產品名稱型號配用熱電偶熱電偶分度號銅-銅鎳0.6補償型導線SC或RC鉑銠10-鉑熱電偶鉑銠13-鉑熱電偶S或R銅-銅鎳40補償型導線鎳鉻10鎳硅3延長型導線KCBKX鎳鉻-鎳硅熱電偶K鐵-鎳硅18補償型導線鎳鉻14硅-鎳硅4鎂延長型導線NCNX鎳鉻硅-鎳硅鎂熱電偶N鎳鉻10銅鎳45延長型導線EX鎳鉻-鎳硅熱電偶E銅-銅鎳45延長型導線TX銅-康銅熱電偶T4.2.2電纜導體的規格見表3。表3電纜規格導體標稱截面mm2成纜元件結構芯數對數導體類別0.50.751.01.52.51-24234第五類或第二類推薦系列對數:1、2、3、4、5、7、8、10、12、14、16、19、24。4.3電纜標志4.3.1產地標志和電纜識別4.3.1.1電纜護套表面應有下列識別:產品型號、額定電壓、質量鑒定類別“K1、K2、K3”芯數、標稱截面;制造廠名;批號(一串數字);連續計米標志。前三個標識(a,b,c)連成一串字符。批號可以并入前三個標識組成的字符串或并入記米標志行。記米標志行應與前三個標識組成的字符串有明顯的間隔。4.3.1.2標志連續性一個完整標志的末端與下一個標志的始端之間的距離:護套應不超過500mm。4.3.1.3耐擦性油墨印字標志應耐擦,按GB/T5023.2中規定的試驗檢查是否符合要求。4.3.1.4清晰度所有標志應字跡清楚。4.4產品表示方法產品應用型號、規格、標準號表示,規格包括額定電壓,芯數和導體標稱截面等。交聯聚烯烴絕緣(YJ),銅絲編織分屏蔽(P)、銅絲編織總屏蔽(P),無鹵低煙阻燃交聯聚烯烴護套(EJ),無鹵低煙B類阻燃型測量軟電纜,額定電壓300/500V,安全等級K3,3芯2對,導體截面積1.0mm2表示為:NP1E-WDZB-DJYJPEJRP-K33×2×1.0300/500VT/JSQAXXX—2023。鎳鉻-鎳硅多股補償導線軟線,交聯聚烯烴絕緣(YJ),鋁箔分屏(P3)、銅絲編織總屏蔽(P),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護套(E),無鹵低煙B類阻燃型補償軟電纜,額定電壓300/500V,安全等級K3,4芯3對,導體截面積1.0mm2表示為:NP1E-WDZB-KX-GS-YJP3ERP-K34×3×1.0300/500VT/JSQAXXX—2023。4.5電纜的顏色識別測量電纜的外護層采用白色識別;KCB型補償電纜外護層采用紅色識別;KX型補償電纜外護層采用黃色識別(客戶有規定要求時,按客戶要求執行,顏色的規定下同)。4.6絕緣線芯的識別4.6.1絕緣線芯的顏色識別方法4.6.1.1一般要求電纜的絕緣線芯應用著色絕緣、數字或其它合適的方法進行識別,電纜的每一絕緣線芯應只用一種顏色。4.6.1.2顏色識別方法及顏色色譜4.6.1.2.1電纜線對優先選用的色譜:—對測量電纜兩芯線對:紅色,象牙白色三芯線對:紅色,象牙白色,紫色四芯線對:紅色,象牙白色,紫色,綠色—對補償電纜KCB型:正極:黃色負極:褐色KX型:正極:黃色負極:紫色4.6.1.2.2各種顏色應能清楚地識別,并耐擦,耐擦性能應按GB/T5023.2中規定的試驗進行檢查。4.6.2絕緣線芯的數字識別方法4.6.2.1一般要求4.6.2.1.12個線對組以上的應采用數字標識,數字編號應從內層由1開始,同一線對組應為同一編號。4.6.2.1.2數字應用阿拉伯數字印在絕緣線芯的外表面上,數字顏色相同并與絕緣顏色有明顯反差。阿拉伯數字必須字跡清楚。4.6.2.2標志的優先排列方法4.6.2.2.1數字標志應沿著絕緣線芯以相等的間隔重復出現,相鄰兩組數字標志應彼此顛倒。4.6.2.2.2當標志由單個數字組成時,則破折號應放置在數字的下面;如果標志是由兩數字組成時,則應上、下排列,并在下面數字的下方放置破折號。相鄰兩組數字標志的間距d應不大于50mm。4.6.2.2.3標志排列如下圖1所示:標志排列圖4.6.2.3耐擦性油墨印字標志應耐擦,并按GB/T5023.2中規定的試驗檢查是否符合要求。要求5.1導體5.1.1材料測量電纜導體應是退火銅線,導體中的單線可以不鍍錫或鍍錫。補償電纜用導體必須符合GB/T4989標準的規定使用鎳鉻、鎳硅、銅鎳等合金材料。5.1.2結構5.1.2.1測量電纜導體中單線最少根數應符合GB/T3956第二類或第五類要求,優先采用五類導體。5.1.2.2補償電纜導體中單線最少根數應符合GB/T4989的要求和客戶要求。5.1.2.3電纜的導體應是圓形絞合或束合導體,結構尺寸按表4、表5的要求。表4一般測量電纜導體結構尺寸標稱截面mm2導體結構根數/直徑mm導體直徑最大mm20℃時直流電阻Ω/km最大值不鍍錫鍍錫0.57/0.30.93636.716/0.200.93940.10.757/0.371.224.524.824/0.201.32626.71.07/0.431.418.118.232/0.201.519.520.01.57/0.531.712.112.230/0.251.813.313.72.57/0.682.17.417.5649/0.252.27.988.21表5補償電纜導體結構尺寸標稱截面mm2導體結構根數/直徑mm導體直徑最大mm20℃時往復電阻Ω/mKCBKX1.014/0.31.30.521.101.521/0.31.60.350.735.1.3導體電阻電纜每芯導體在20℃時的電阻應符合GB/T3956及表4、表5各種導體規定的要求,并按GB/T3048.4規定的試驗方法檢查是否符合要求。5.2絕緣5.2.1材料5.2.1.1絕緣分為內絕緣和外絕緣。內絕緣材料應是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料,外絕緣材料應是阻燃型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料,絕緣機械物理性能應符合表6規定的要求。5.2.1.2成品電纜絕緣考核一律按外絕緣性能進行。內絕緣性能只對原材料考核。表6絕緣機械物理性能要求序號測試項目單位內絕緣外絕緣試驗標準機械試驗1老化前GB/T2951.111.1拉伸強度MPa≥12.5≥7斷裂伸長率%≥200≥1601.2GB/T2951.12老化條件——溫度℃135±2135±2——時間h168168老化后的抗張強度MPa變化率%≤±25±25老化后的斷裂伸長率%變化率%≤±25≤±252熱延伸200×15200×15GB/T2951.21試驗條件:——溫度℃200200——負荷時間min1515——機械應力MPa0.20.22.1負荷下伸長率%≤175≤1752.2冷卻永久變形率%≤15≤153熱收縮GB/T2951.13標志間長度Lmm200200試驗條件:——溫度℃130±3130±3——持續時間h11允許收縮率%≤4≤44抗開裂試驗GB/T2951.31試驗條件:——溫度℃-150±3——時間h1試驗結果評定--無裂紋5高溫壓力試驗GB/T2951.31試驗條件:——溫度℃--80±2試驗結果評定%--壓痕深度/標稱厚度≤50%5低溫試驗GB/T2951.14未經老化前試驗5.1冷彎曲試驗(直徑<12.5mm)試驗條件:——溫度℃150±2試驗結果評定無裂紋5.2啞鈴片的低溫拉伸試驗試驗條件:——溫度℃150±3試驗結果評定%≥205吸水試驗GB/T2951.13試驗條件:——溫度℃8585——持續時間h336336重量最大增量Mg/cm2≤1≤56酸氣含量試驗GB/T17650.1溴和氯含量試驗條件:——溫度℃800±10800±10——持續時間min2020試驗結果評定%≤0.5≤0.57氟含量試驗IEC60684氟含量%≤0.1≤0.18PH值GB/T17650.2試驗條件:——溫度℃≥935≥935——持續時間min3030試驗結果評定%≥4.3≥4.39電導率試驗條件:——溫度℃≥935≥935——持續時間min3030試驗結果評定μs/mm≤10≤1010毒性指數-≤2.5≤2.5NES71311氧指數%--29GB/T2406.15.2.2厚度絕緣平均厚度必須不小于表7規定值,任一點厚度不小于規定值的90%~0.1mm。表7絕緣壁厚標稱值導體標稱截面mm2導體結構根數/數量mm絕緣厚度(標稱值)mm測量電纜補償電纜0.57/0.30.60.616/0.200.757/0.370.60.624/0.201.07/0.430.70.732/0.201.57/0.530.70.730/0.252.57/0.680.70.749/0.255.2.3火花試驗5.2.3.1測量電纜絕緣應經受工頻火花試驗電壓50Hz,電壓6kV的火花試驗不擊穿。5.2.3.2補償電纜的絕緣應經受工頻火花試驗電壓50Hz,電壓4kV的火花試驗不擊穿。5.3成纜及屏蔽5.3.1電纜元件5.3.1.1測量電纜的成纜元件應由兩根或三根、四根不同顏色的線芯組成,顏色的選用應符合4.6.1.2條規定,絞合時允許采用非吸濕性材料填充圓整。電纜的成纜元件排列,按從內層到外層從1開始按自然順序順時針方向排列。5.3.1.2任一線芯對絞絞合節距不大于120mm,相鄰的絞合節距不相同。5.3.1.3絞合線芯允許重疊繞包一層以上塑料帶或其它非吸濕性帶。5.3.1.4所有填充及非金屬繞包材料必須是無鹵的,且不應對絕緣產生有害的相互作用。5.3.1.5所有繞包或擠包的隔氧層材料必須是無鹵的,且不應對絕緣有不良的影響。擠包隔氧層(如有的話)標稱厚度應符合GB/T2952標準的內護層厚度執行,最小值不小于標稱值的80%-0.2。5.3.2分屏蔽和總屏蔽5.3.2.1分屏蔽5.3.2.1.1分屏蔽可采用銅帶、銅塑帶、鋁塑復合帶或圓銅線編織構成的屏蔽層。5.3.2.1.2重疊繞包屏蔽用金屬帶厚度不小于0.03mm,重疊率不小于25%,其金屬面應向內與泄流線良好接觸。5.3.2.1.3圓銅線編織屏蔽允許用軟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其編織密度不小于80%。編織用圓銅線標稱直徑應不小于0.12mm。5.3.2.1.4對絞線組屏蔽層內應繞包一層或以上塑料帶或其他非吸濕性帶,屏蔽層外應重疊繞包二層0.05mm的聚脂帶或其他材料。繞包材料必須是無鹵的,且不應對絕緣或銅芯導體產生有害的相互作用。5.3.2.2總屏蔽5.3.2.2.1總屏蔽形式分銅帶、銅塑帶、鋁塑帶繞包構成的屏蔽層,且應符合5.3.2.1.2條規定。5.3.2.2.2圓銅線編織編織密度不小于80%,其標稱直徑應符合表8要求。表8圓銅編織銅線直徑編織前假定直徑d/mm圓銅線標稱直徑/mm編織前假定直徑d/mm圓銅線標稱直徑/mmd≤100.1520<d≤300.2510<d≤200.2030<d0.305.3.2.2.3纜芯總屏蔽外層允許繞包一層或以上無鹵塑料帶,繞包帶不應對絕緣或同心導體產生有害的相互作用。擠包隔氧層(如有的話)標稱厚度應符合GB/T2952標準規定的內護層厚度要求,其最小值不小于標稱值的80%-0.2。5.3.2.3泄流線繞包屏蔽層內應縱向放置一根絞合軟銅線或鍍錫銅線作泄流線。分屏蔽泄流線截面不小于0.2mm2,總屏蔽泄流線截面不小于0.5mm2。5.3.3屏蔽絕緣性能5.3.3.1成品電纜線芯間及線芯對屏蔽之間絕緣電阻,使用100-500V直流電壓測試,20℃時應不小于50MΩ·km。5.3.3.2測量線對(組)屏蔽間絕緣性能時,應先把電纜兩端護層至少去掉50mm,將各對(組)分開,然后用萬用表測量應不短路。5.3.4總成纜5.3.4.1多組屏蔽線芯應絞合成纜,每組絞線顏色應符合相關規定,并為同心正規絞合分層排列。允許以其它方式加以區分,但標志必須清晰易辯。5.3.4.2成纜最外層絞合方向為右向,各相鄰層方向相反。5.3.4.3成纜時應采用非吸濕性材料填充圓整,成纜纜芯上允許繞包一層非吸濕性帶子。5.3.4.4所有填充及非金屬性繞包材料必須是無鹵的,且不應對絕緣產生有害的相互作用。5.3.4.5所有繞包或擠包的隔氧層材料必須是無鹵的,且不應對絕緣有不良的影響。擠包隔氧層(如有的話)標稱厚度為:電纜外徑小于等于20mm,標稱厚度為1.0mm,電纜外徑大于20mm,標稱厚度為1.2mm。厚度的最小值不小于標稱值的80%-0.2。5.4內護層5.4.1結構金屬鎧裝電纜應采用內護層,內護層采用擠包工藝。5.4.2材料用于內護層的材料必須是無鹵低煙材料,并應適合電纜的運行溫度并與電纜絕緣材料相兼容。5.4.3內護層最小厚度應不小于表9規定標稱值的80%。內護層應不粘連絕緣。表9內護層厚度擠包前假定直徑/mm內護層厚度mmd≤20.01.020>d1.25.5鎧裝除本部分另規定外,金屬鎧裝應符合GB/T2952.1和GB/T9330的規定。金屬帶鎧裝由雙層金屬帶左向螺旋狀間隙繞包在內護層上。外層金屬帶的中間大致在內層金屬帶間隙上方,間隙應不大于金屬帶寬度的50%。金屬帶的層數、厚度和寬度應符合表10的規定。表10鎧裝金屬帶標稱厚度和寬度鎧裝前假定直徑d/mm金屬帶層數×標稱厚度/mm寬度/mm≤11.02×0.21511<d≤152×0.22015<d≤252×0.22525<d≤302×0.23030<d≤352×0.53035<d≤502×0.53550<d2×0.5455.6護套5.6.1材料護套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11中的要求。表11護套物理機械性能試驗序號測試項目單位熱固性熱塑性隔氧層試驗標準機械試驗1老化前GB/T2951.111.1拉伸強度MPa≥7.0≥7.04.0斷裂伸長率%≥160≥160≥801.2GB/T2951.12老化條件——溫度℃135±2135±2--——時間h240240--老化后的抗張強度MPa變化率%≤±25≤±25--老化后的斷裂伸長率%≥100≥100--變化率%≤±25≤±25--2熱延伸GB/T2951.21試驗條件:——溫度℃200±3——負荷時間min15——機械應力MPa0.22.1負荷下伸長率%≤1752.2冷卻永久變形率%≤153熱收縮GB/T2951.13標志間長度Lmm200試驗條件:——溫度℃130±3——持續時間h1允許收縮率%≤44抗開裂試驗GB/T2951.31試驗條件:——溫度℃130±3130±3--——時間h11--試驗結果評定無裂紋無裂紋--5高溫壓力試驗GB/T2951.31試驗條件:——溫度℃80±280±2--試驗結果評定%壓痕深度/標稱厚度≤50%--6護套耐油試驗GB/T2951.21試驗條件:——油溫℃130±3——時間h24最大允許變化率抗張強度%±40±40斷裂伸長率%±40±407低溫試驗--GB/T2951.14未經老化前試驗--7.1冷彎曲試驗(直徑<12.5mm)--試驗條件:——溫度℃-15±2-15±2--試驗結果評定無裂紋無裂紋--7.2啞鈴片的低溫拉伸試驗--試驗條件:——溫度℃-15±3-15±3--試驗結果評定%≥20≥20--7.3低溫沖擊試驗試驗條件:——溫度℃-15±2-15±2--試驗結果評定無裂紋無裂紋--8吸水試驗85×33685×336--GB/T2951.13試驗條件:——溫度℃8585--——持續時間h336336--重量最大增量Mg/cm2≤5≤5--9酸氣含量試驗GB/T17650.1溴和氯含量試驗條件:——溫度℃800±10800±10800±10——持續時間min202020試驗結果評定%≤0.5≤0.5≤0.510氟含量試驗IEC60684氟含量%≤0.1≤0.1≤0.111PH值GB/T17650.2試驗條件:——溫度℃≥935≥935≥935——持續時間min303030試驗結果評定%≥4.3≥4.3≥4.312電導率試驗條件:——溫度℃≥935≥935≥935——持續時間min303030試驗結果評定μs/mm≤10≤10≤1013毒性指數-≤2.5≤2.5≤2.5NES71314氧指數%303040GB/T2406.15.6.2厚度護套厚度的平均值應不小于表12規定值。任一點的厚度應不小于規定值的85%-0.1mm。表12測量電纜護套標稱厚度擠包護套前假定直徑d/㎜護套標稱厚度㎜擠包護套前假定直徑d/㎜護套標稱厚度㎜≤161.530<d≤402.216<d≤251.740<d≤602.525<d≤302.05.7成品電纜5.7.1機械特性絕緣與護套的機械性能皆應滿足5.2和5.6中要求。5.7.2電纜電壓試驗電纜絕緣應能在室溫下,經受下述電壓試驗而不發生擊穿:導體間:交流2500V5min;導體與屏蔽之間:交流1500V5min。5.7.3絕緣電阻電纜的絕緣電阻應在經受5.7.7條規定的電壓試驗后的絕緣線芯上按表12規定進行。電纜每一根導體相對于其余連在一起的導體/屏蔽/鎧裝的絕緣電阻,XLPE/WJ1混合絕緣20℃和90℃時測得的絕緣電阻換算成絕緣電阻常數每公里應不小于以下數值,試驗電壓為直流500V,穩定充電1分鐘后測量。3670MΩ·km在20℃時36.7MΩ·km在60℃時3.67MΩ·km在90℃時5.7.4測量電纜的工作電容及電容不平衡在1kHz下,工作電容和電感電阻比L/R應不超過表13的規定。應不大于120nF/km。表13電容及電容電感比序號電氣特性單位導體截面mm20.50.751.01.52.51最大工作電容pF/m1.1無屏蔽電纜2502502501.2只有總屏蔽電纜(除1成纜元件與2成纜元件外)2502502501.3有總屏蔽的1成纜元件和2成纜元件的電纜以及所有帶單獨屏蔽對的電纜2802802802最大的L/R比Υh/Ω254040屏蔽電纜線對對地的最大電容不平衡值,長度為250m,頻率為1kHz時,應不超過500pF。長度不是250m的,測量值應做如下修正:測量值應乘以250/L,L是試驗電纜的長度(m),長度小于100m的按100%計算。5.7.5補償電纜的20℃時的往復電阻應符合GB/T4989附錄A的規定。5.7.6補償電纜熱電特性及允差當參考溫度為0℃時,補償電纜的熱電動勢與溫度的關系應分別符合GB/T4989-2013的要求,其允差符合表14規定。表14補償電纜熱電特性及允差型號導線溫度范圍℃使用分類允差,μV熱電偶測量端溫度,℃精密級普通級KCB0~100G±60(±1.5℃)±100(±2.5℃)900KX-20~100G±60(±1.5℃)±100(±2.5℃)900KX-20~100H±60(±1.5℃)±100(±2.5℃)900鑒定試驗方法6.1合格壽命試驗電纜樣品鑒定的合格壽命目標值為60年。決定電纜合格壽命的直接因素是電纜中非金屬材料的老化,而影響老化的因素包括溫度、輻射、氣壓、濕度、鹽霧和地震等,所以根據標準IEEE383要求,必須通過熱老化試驗和輻射老化試驗(試驗條件見表15)來驗證1E級電纜的合格壽命。序號試驗項目單位性能要求1熱老化(GB/T2951.2第8.1.4)溫度(偏差±2)℃150持續時間d根據絕緣和護套長期耐熱性的試驗數據確定2輻照老化(IEEE383)輻照速率Gy/h≤1.0×104輻照總劑量Gy2.5×1053試驗結果不開裂、不擊穿3.140D彎曲試驗不開裂3.2浸水耐壓試驗*1500V/mm5min不擊穿浸水耐壓試驗為1500V的交流電壓或4500V的直流電壓5min表15熱老化試驗及輻照老化試驗條件6.2絕緣和護套材料的長期耐熱型評定試驗6.2.1根據IEC60216和IEEE383推薦用于非金屬材料加速老化規律的數學模型為阿倫紐斯(Arrhenius)經驗推算公式(1): lnτ=a+b/T (SEQ標準自動公式\*ARABIC1)式中:τ─產品在溫度條件下工作的壽命(h);T─工作溫度(K);a、b─待定系數。在設定的工作溫度下,通過試驗和推導,可計算出待定系數a和b,并利用此公式算出壽命τ。6.2.2試驗溫度和時間的確定試驗溫度確定為:135℃、150℃、165℃和180℃四個溫度點。溫度150℃試驗時間為2352小時,最高溫度180℃試驗時間不低于100小時。6.2.3壽命終止參數的選擇6.2.3.1在反映交聯聚乙烯老化過程的抗拉強度和斷裂延伸率兩個重要參數中,取下降速率較快的斷裂延伸率作為壽命終止的參數。設定斷裂延伸率保留率為50%時,作為壽命終止點。6.2.3.2本文件規定絕緣材料的最低斷裂延伸率是150%,當判定失效的保留率為50%時,斷裂延伸率的絕對值為75%,還具有充足的安全裕度。6.2.3.3數據處理及壽命推算按IEC60216導則及相關數學原理處理,先應用作圖法,根據假設的壽命終止點繪出Arrhenius曲線圖。同時計算出5.1.2.1中公式的待定系數a、b,確定試驗材料的溫度與壽命關系式,當90℃時計算壽命值不小于60年時,材料即判定為具有60年合格壽命。6.3成品電纜樣品等效60年運行的熱老化模擬試驗6.3.1根據IEEE383,成品電纜樣品的熱老化模擬試驗使用Arrhenius標準制定的數據,在一定溫度和時間內將線圈放置于空氣循環烤箱內以模擬其安裝壽命。6.3.2絕緣和護套材料熱特性數據應建立在熱壽命評定結果的基礎之上。所選擇的材料具有60年合格鑒定壽命時的Arrhenius曲線圖和溫度與壽命關系式,即作為確定成品電纜樣品運行老化模擬試驗數據的依據。6.3.3已經確立的Arrhenius曲線圖和溫度與壽命關系式,是在材料的斷裂延伸率保留率為50%時的假定壽命終止點。成品電纜樣品等效60年運行熱老化模擬試驗應選擇在90℃時(加速老化可選其它溫度等級),假定壽命終止點前(即材料的斷裂延伸率保留率大于50%)的一個點。在Arrhenius曲線圖中,根據6.1.2.1中的公式和已知的斜率,建立新的曲線和溫度與時間關系式來選擇模擬試驗的溫度和時間。6.4成品電纜樣品等效60年運行的輻射老化模擬試驗輻射試驗的成品電纜樣品應經過等效60年運行的熱老化模擬試驗。以Co60作為放射源進行等效60年運行的輻射老化模擬試驗,輻射的速率每小時不大于1.0×104Gy。輻射劑量為:2.5×105Gy,滿足電纜在核輔助廠房和反應堆廠房中正常輻射劑量環境條件的耐輻射性能要求。6.5地震模擬試驗電纜樣品圍繞直徑為20D的試驗圓柱體至少一整圈,再在相反方向重復此過程,并且在此操作循環進行三次后,將繞在圓柱體上的試樣放入加熱至電纜額定運行溫度的烘箱中24h,冷卻后進行性能檢查試驗。6.6性能檢查試驗6.6.1在成品電纜樣品經過6.1.3、6.1.4和6.1.5三個模擬試驗后,成品電纜樣品應進行性能檢查試驗,試驗包括耐壓試驗和絕緣電阻試驗。6.6.2耐壓試驗經輻射試驗和地震模擬試驗后,樣品應該被撐直并重新彎曲,其內直徑應該是樣品直徑的40倍,然后直接在室溫下浸入水中至少一小時,進行1500V浸水電壓試驗,試驗時間5min,電纜應不擊穿。6.6.3絕緣電阻試驗絕緣電阻常數應符合5.7.8要求。6.6.4電纜燃燒性能試驗電纜成品應符合GB/T19666-2019標準中規定的B類成品電纜絕緣單根垂直燃燒試驗和成品電纜B類成束燃燒試驗要求。6.6.5煙霧發散性能應符合IEC61034標準規定透光率大于60%。成品電纜試驗項目產品按表16規定試驗。表16測量電纜試驗項目序號試驗項目性能要求試驗類型試驗方法1結構和尺寸檢查1.1導體結構符合本文件5.1要求T.S目測和測量1.2絕緣符合本文件5.2要求T.SGB/T2951.111.3成纜符合本文件5.3要求S目測和測量1.4屏蔽(分屏和總屏)符合本文件5.3.2要求S目測和測量1.5隔氧層符合本文件5.3.3的要求SGB/T2951.111.6內護符合本文件5.4要求SGB/T29511.7鎧裝符合本文件5.5要求S目測和測量1.8護套符合本文件5.6要求T.SGB/T29512絕緣機械性能試驗符合表6要求T.SGB/T2951.123護套機械性能試驗符合表11要求T.SGB/T2951.124特殊彎曲試驗電纜沿著直徑為7D±5%圓柱體正反三次,放入烘箱24h,再進行交流2.5kV5min電壓試驗,絕緣不擊穿。TGB/T12706.118.175電纜附加老化試驗(絕緣和護套兼容性試驗)符合GB/T12706.18.5要求T7天老化試驗溫度100±3℃,7d老化前和老化后抗張強度與斷裂伸長率中間值的變化率,絕緣≤±25,護套≤±40GB/T2951.12GB/T12706.118.56印刷標志符合9.2要求TGB/T69957交貨長度協議要求,誤差不超過±0.5%R8電氣性能8.1導體直流電阻符合表4要求T,RGB/T3048.48.2補償電纜往復電阻☆符合表5要求TGB/T49898.3交流電壓試驗RGB/T3048.8導體之間kV/50Hz2.5R試驗時間min5結果要求不擊穿8.4導體與屏蔽之間kV/50Hz1.5R試驗時間min5結果要求不擊穿8.5絕緣電阻常數Ki≥3670MΩ·kmTGB/T12706.18.5.1環境溫度20℃時≥36.7MΩ·km8.5.2環境溫度60℃時≥3.67MΩ·km8.5.3環境溫度90℃時8.6電容☆≤120nF/kmT8.6.1線對工作電容符合表13要求GB/T5441.28.6.2線對電容不平衡頻率為1kHz時,≤500pF/250mGB/T5441.38.7熱電特性及允差符合表14的規定GB/T49896.19鑒定試驗電纜燃燒特性9.1單根絕緣垂直燃燒試驗符合GB/T19666中B類要求TGB/T18380.19.2成束電纜燃燒試驗符合GB/T19666中B類要求TGB/T18380.39.3電纜煙密度試驗透光率大于60%TGB/T17651.29.4酸氣含量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