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100
CCSC65
團體標準
T/EERT***—2024
環保設備設施安全管理設計診斷
Environmentalprotectionequipmentandfacilitiessafetymanagement
Designanddiagnosis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4-XX-XX發布2024-XX-XX實施
浙江省生態與環境修復技術協會??發布
T/EERT***—2024
環保設備設施安全管理設計診斷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環保設備設施設計診斷的總體要求、診斷程序、診斷內容和診斷結論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未經正規設計的已建成的環保設備設施的設計診斷。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15577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50017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5027城市排水工程項目規范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規范
GB50153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
GB5018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
HJ1093蓄熱燃燒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2000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
HJ2015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
NB/T47003.1常壓容器第1部分:鋼制焊接常壓容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未經正規設計
指環保設備設施未經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或原設計單位資質條件不符。
4總體要求
4.1已建成的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回收、污(廢)水處理、粉塵治理、蓄熱燃燒裝置等5類重點
環保設備設施,且未經正規設計的,應委托具有住建部門或其他環保專項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開展設計
診斷,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4.2其他應開展設計診斷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
——雖經正規設計但未組織環保和安全生產有關專家參與設計審查,出具審查報告的;
——采用廢水、廢氣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未經安全論證的;
——變更廢水、廢氣處理工藝、設備設施、處理藥劑后未經安全論證的;
——危險廢物貯存設施;
——環保設備設施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的;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發生重大變化的;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或生態環境管理部門要求開展設計診斷的。
1
T/EERT***—2024
4.3設計單位應組建設計診斷小組開展工作,小組人員專業應至少包括環境工程、安全、設備、電氣、
儀表、建筑結構等專業。
4.4企業應根據設計診斷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和安全風險隱患,完成整改。
5診斷程序
5.1確定范圍
應根據企業環保設施設備實際情況,明確設計診斷的范圍和內容。
5.2收集資料
按照設計范圍和內容,收集企業基本情況、環保設施設備設計方案、設計圖紙、設計單位資質等資
料。
5.3設計診斷
從總平面布置、工藝技術及流程、設備、管道及建(構)筑物、儀表與控制系統和安全設施五個方
面開展設計診開展現場檢查。設計診斷檢查表參見附錄A。
5.4編制報告
根據診斷結果,編制設計診斷報告,對不符合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要求的,提出整改措施。
5.5組織評審
應組織環保、安全等專業的專家對設計診斷報告進行評審。設計單位應根據專家意見修改設計診斷
報告,企業應按照設計診斷報告中提出的整改措施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設計診斷單位評估整改效果。
圖1診斷程序流程圖
2
T/EERT***—2024
6診斷內容
6.1總平面布置
6.1.1環保設備設施的選址和總平面布置應符合GB50016、GB55037、GB50187的要求,還應符合
以下要求:
——蓄熱燃燒裝置、揮發性有機物回收是否符合HJ1093和HJ2000的要求;
——污(廢)水處理站(廠)是否符合HJ2015和相應的工藝技術規范或污染源控制技術規范的要
求;
——粉塵治理設施是否符合GB15577和相應的工藝技術規范或污染源控制技術規范的要求;
——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選址和總平面布置是否符合GB18597的要求;
——脫硫脫硝的選址和總平面布置是否符合HJ2000和相應的工藝技術規范或污染源控制技術規
范的要求。
6.1.2功能區劃分是否明確、合理,是否符合GB55037和GB50187的要求;與其他建(構)筑物之
間的安全間距和豎向布置是否符合GB50187的要求。
6.1.3防火間距、防火分區、消防道路、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的設置情況等是否符合GB50016、GB
55037的要求。
6.2工藝技術及流程
6.2.1廢水、廢氣處理工藝技術是否成熟、可靠。新工藝、新技術是否經過安全論證。
6.2.2工藝流程的組成,主要包括:廢水/廢氣收集、預處理、處理、排放等環節。每個環節的單元操
作過程或工序組成,每個單元操作過程或工序的設備構成和連接(含設備設施、構筑物、管道、自控聯
鎖裝置、監測報警設施、泄壓止逆設施、阻火設施、防靜電設施等),是否合理。
6.2.3操作方式、工藝參數、主要控制指標(溫度、壓力、流量、配比、液位等)的設置是否符合安
全操作條件要求。
6.2.4各污染物和藥劑所流經工藝設備的順序、去向、步驟等是否符合工藝安全要求,藥劑的使用是
否安全,禁忌物料是否混合儲存。
6.2.5是否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藝、設備。
6.3設備、管道及建(構)筑物
6.3.1設備、管道及建(構)筑物設計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6.3.2定型設備的選型,如設備類型、型號、功率、能力、材質等,是否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要求
和企業實際需要。
6.3.3非標常壓設備的制作和選用是否符合NB/T47003.1等相關標準的規定和處理工藝安全要求。
6.3.4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選用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法規標準的要求和實際處理工藝安全要
求。
6.3.5設備、管材、管道附件、構(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的選材是否符合物料性質(有毒、腐蝕、易
燃、易爆等)、作業環境(高溫、高壓、低溫等)要求;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6.3.6承重鋼結構的設計是否符合GB50153和GB50017的要求,根據結構破壞可能產生后果的嚴重
性,確定采用的安全等級;對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的結構,其設計安全等級不得低于二級。
6.3.7建(構)筑物的設計是否符合GB55027、《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等標準規范要求,
是否考慮所在地的地震、臺風、洪水、雷擊、地形和地質構造等因素。
6.3.8建(構)筑物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防爆、抗震、層數、面積、防火分區、安全出口及
安全疏散距離等是否符合GB50016、GB55037和GB50187的要求。
6.4儀表與控制系統
6.4.1主要控制參數(溫度、壓力、濃度、流量、pH等)是否設置了可靠的檢測儀表、自動報警和安
3
T/EERT***—2024
全聯鎖系統,是否設置了緊急切斷裝置。
6.4.2自控檢測點位置及安全聯鎖回路設置是否合理。
6.4.3揮發性有機物回收、蓄熱燃燒裝置及其他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廠房、場所和儲存場所等爆炸危險
區域內電氣設備,是否按符合防爆要求。
6.4.4涉及除塵器、收塵倉等劃分為20區的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6.4.5自控系統應急電源及儀表風供應、儀表選型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6.5安全設施
6.5.1工藝過程、設備、管道及建(構)筑物是否采取防泄漏、防火、防爆、防塵、防毒、防腐蝕、
防墜落等主要安全措施。
6.5.2可能散發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的場所是否設置了相應的可燃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
6.5.3污水收集處理池(井、罐)、污泥處理設施、污水泵房、涉及含硫的污染物或藥劑的廢氣處理
設備及可能突然逸出、積聚大量硫化氫、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質、易造成急性中毒或者易燃易爆的室內作
業場所及其他有限空間,是否設置固定式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和設置事故通風裝置,濃度報警裝置和
通風裝置之間是否設置了連鎖裝置。
6.5.4蓄熱燃燒裝置如使用煤氣(天然氣)作為燃料,燃氣總管是否設置管道壓力監測報警裝置,監
測報警裝置是否與緊急自動切斷裝置聯鎖,燃燒裝置是否設置火焰監測和熄火保護系統。
6.5.5干式除塵系統是否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種爆炸防控措施,
6.5.6涉及蓄熱燃燒裝置、污水處理設施有限空間、粉塵爆炸危險等有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崗位是
否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7診斷結論
7.1設計單位應在開展設計診斷后應向企業提交設計診斷報告,并組織專家對設計診斷報告進行評審。
7.2設計診斷報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設計診斷單位相關設計資質證書;
——設計診斷參檢人員表;
——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名稱、地址、歷史沿革和安全許可證取證情況等,企業生產儲存規
模、工藝技術、裝置、設施等;
——企業安全設計情況:在役裝置是否進行了設計、原設計單位資質是否符合要求、設備設施是
否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是否進行了施工圖設計、是否存在擅自變更設計等;
——診斷內容及所發現的安全隱患;
——整改方案;
——相應的設計圖表:包括總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工藝管道及儀表流程圖、設備布置圖、
自動化控制監控系統平面布置圖、主要設備設施一覽表等;
——設計診斷所引用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目錄。
4
T/EERT***—2024
附錄A
(規范性)
部分重點環保設備設施安全設計診斷要求
部分重點環保設備設施安全設計診斷要求見表A.1~A.5。
表A.1煙氣脫硫處理設施設計診斷檢查表
序號診斷項目診斷要求診斷依據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程
脫硫工程的布置應符合工廠總體規劃。設計文件應按規定的內容和深度完成報批、批準和備案。脫硫工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程建設應按國家工程項目建設規定的程序進行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脫硫工程區域內的道路宜與廠內道路形成環形路網。根據生產、消防和檢修的需要應設置行車道路、消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防車通道和人行道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脫硫工程管線布置應根據總平面布置、管道輸送介質、施工維護和檢修等因素確定,在平面及空間上應
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與主體工程相協調。管道集中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含有腐蝕性介質的管道布置在管架最下層,公用管道、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1布局電纜橋架依次在上層布置
吸收塔宜布置在煙囪附近,漿液循環泵應緊鄰吸收塔布置。事故漿池或事故漿液箱的位置應便于多套裝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置共用;吸收劑料倉、石音倉或石膏貯存間的布置應靠近主要運輸通道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吸收劑制備系統及儲存場地,應布置在人流相對集中區域的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或主導風向的下
—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風側。GB512842018
脫硫場地的標高應不受洪水危害。脫硫工程若在主廠房區環形道路內,防洪標準與主廠房區一致;若在主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廠房區環形道路外,防洪標準與其他場地一致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脫硫工藝設計應采用成熟可靠、運行安全穩定、技術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脫硫工藝參數應根據排放要求、煙氣特性、運行要求、燃料原料品質、吸收劑供應水質情況、脫硫副產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物綜合利用、廠址場地布置等因素,經全面分析優化后確定。脫硫工藝設計應采用成熟可靠、運行安HJ179—2018/
6.1.1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全穩定、技術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
工藝技術及新建項目原煙氣設計溫度應采用主體工程提供的設計數值。改擴建項目原煙氣設計溫度宜采用吸收塔前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2流程煙氣系統實測溫度最大值并留有一定裕量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脫硫吸收塔入口煙道可能接觸漿液的區域,以及脫硫吸收塔出口至煙囪入口之間的凈煙道應采用防腐措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施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煙道設計應滿足煙道的強度、剛度和振動在允許范圍內,防腐煙道應盡量減少內撐桿數量;脫硫煙道與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連接設備應使用補償器連接,補償器宜采用非金屬材質;兩臺及以上吸收塔合用一個煙氣排放口時,每座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吸收塔出口應設置檢修隔離擋板門
5
T/EERT***—2024
序號診斷項目診斷要求診斷依據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吸收塔宜采用一體化結構,一體化吸收塔應同時具有漿液儲存、副產物氧化、煙氣吸收和除霧的功能;HJ179—2018/
SO,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當壓縮空氣從主體工程引接時,應在脫硫工程區域內設置穩壓儲氣罐,并在儲氣罐壓縮空氣入口管道上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設置止回閥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輸送腐蝕性、易爆、有毒介質的管道在橫跨人行通道、運輸通道上方敷設時,橫跨段不得有法蘭和管道
—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連接件GB512842018
吸收塔宜采用鋼結構,內部結構應根據煙氣流動和防磨、防腐技術要求進行設計,可參照HG/T20678和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JB4710執行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漿液噴淋管材質可采用纖維增強復合塑料(FRP)、碳鋼襯膠或鎳基合金鋼管,合金等級至少為1.4529或等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同材料。漿液噴嘴宜采用碳化硅材質,設計選型應能避免快速磨損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脫硫工程應設置供操作、測試、巡檢、維護用的平臺和扶梯,并符合的要求HJ179—2018/
GB4053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煙氣換熱器采用熱媒水煙氣換熱器及管式氣氣換熱器時,與煙氣接觸的設備及部件均應充分考慮防磨、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防堵、防腐措施,換熱管材質應考慮優良可靠的換熱、防磨和防腐蝕性能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管道材料應滿足管道介質的要求。對于腐蝕性漿液介質管道,管道宜選用碳鋼襯膠襯塑管道或非金屬管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道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設備、管道閥門閥板材質應選用滿足介質要求的合金材料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3及建(構)
金屬材料宜以碳鋼材料為主。對金屬材料表面可能接觸腐蝕性介質的區域,應根據脫硫工藝不同部位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筑物HJ179—2018/
實際情況,襯抗腐蝕性和磨損性強的非金屬材料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當以金屬材料作為承壓部件、襯非金屬材料作為防腐部件時,應充分考慮非金屬材料與金屬材料之間的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粘結強度。承壓部件的自身設計應確保非金屬材料能夠長期穩定地附著在承壓部件上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采用碳鋼襯非金屬材料難以達到工程實際應用要求時,應根據介質的腐蝕性和磨損性,采用以鎳基材料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為主的不銹鋼。具體選用要求要符合HJ179的要求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建筑防腐蝕設計應符合GB50046的有關規定;建筑物的防火設計應符合GB50016的規定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土建結構的設計應符合GB50009、GB50011及相關行業規范的要求。樓(屋)面均布活荷載的標準值及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其組合值、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系數應符合HJ179的要求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石膏庫和石灰石儲料棚上部結構設計和基礎設計應考慮地面堆載的影響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脫硫建構筑物抗震設防類別按丙類考慮,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4儀表與控制脫硫工程檢測與過程控制的設計應滿足安全、環保、經濟、運行和啟停的要求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6
T/EERT***—2024
序號診斷項目診斷要求診斷依據
系統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脫硫工程宜設置集中控制室,也可將其納入主體工程的集中控制室統籌考慮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脫硫工程應設置檢測儀表,以反映主要設備及工藝系統在正常運行、啟停、異常及事故工況下安全、經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濟運行的參數。運行中需要進行監視和控制的參數應設置遠傳儀表,供運行人員現場檢查和就地操作所必HJ179—2018/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需的參數應設置就地儀表
脫硫裝置應根據工藝要求對主要工藝參數實施在線監測,并應對關鍵參數進行聯鎖、控制和報警GB51284—2018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儲存或可能產生有毒、危險類氣體的儲罐區、設備、管道應設置具有聲光報警功能的固定式檢測儀。泄
漏檢測報警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和《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GB51284—2018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的有關規定
HJ179—2018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脫硫工程的建(構)筑物的消防系統應符合GB50084、GB50016及GB50222的有關規定
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安全設施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
5脫硫工程的安全標志設計應符合、、等規范的有關規定HJ179—2018/
GB2894GB2893GB7231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對涉及安全、環保等的關鍵參數應采取監測、報警、聯鎖控制等措施,確保安全生產GB51284—2018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
脫硫工程的布置應符合工廠總體規劃。設計文件應按規定的內容和深度完成報批、批準和備案。脫硫工
程建設應按國家工程項目建設規定的程序進行
吸收劑制備系統及儲存場地,應布置在人流相對集中區域的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或主導風向的下
—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風側GB512842018
脫硫工程區域內的道路宜與廠內道路形成環形路網。根據生產、消防和檢修的需要應設置行車道路、消
布局
1防車通道和人行道
當吸收劑為液氨時總平面布置還應符合GB50160、GB50351、GB1821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及相應行業的相關規定規范
在多層管廊上布置液氨管道時,宜與蒸汽管道、電纜等分層布置。單層管廊布置時,液氨管道與蒸汽管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道、電纜的布置間距應符合安全、檢修等規范。雙層或多層管廊布置時,宜將液氨管道布置在下層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脫硫工藝設計應采用成熟可靠、運行安全穩定、技術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HJ20012018
規范
脫硫工藝參數應根據排放要求、煙氣特性、運行要求、燃料原料品質、吸收劑供應、水質情況脫硫副產
工藝技術及/—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物綜合利用等因素,經全面分析優化后確定。脫硫工藝設計應采用成熟可靠、運行安全穩定、技術經濟合HJ20012018
2流程規范
理的工藝技術
新建項目原煙氣設計溫度應采用主體工程提供的設計數值。改擴建項目原煙氣設計溫度宜采用吸收塔前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煙氣系統實測溫度最大值并留有一定裕量規范
7
T/EERT***—2024
序號診斷項目診斷要求診斷依據
脫硫吸收塔入口煙道可能接觸漿液的區域,以及脫硫吸收塔出口至煙囪入口之間的凈煙道應采用防腐措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施規范
氨儲存區設計應符合GB/T12801、GB/T536、GB50016、、GB55037、GB50160、GB50219、GB50338、
GB51284—2018煙氣脫硫工藝設計標準
GB50974的有關規定
.吸收劑可用液氨、氨水等氨基物質。液氨應符合GB/T536標準,氨水應符合HG1-88要求,采用副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產氨水時,宜采取預處理措施,其主要雜質含量應符合HJ2001要求規范
液氨的儲存、使用應按GB50160、GB50351、GB1821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執行規范
煙道設計應滿足煙道的強度、剛度和振動在允許范圍內,防腐煙道應盡量減少內撐桿數量。煙道與連接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設備應使用補償器連接,補償器宜采用非金屬材質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液氨儲罐應符合、等標準的規定。液氨槽車運輸應滿足等標準的相關規定HJ20012018
GB/T150TSG21JT617規范
儲存氨水的常壓容器的設計應符合NB/T47003.1等規定。按規范設置圍堰,圍堰容積至少滿足最大單罐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的有效容積規范
吸收塔的設計應符合NB/T47041和HG20652的有關規定,吸收塔宜根據煙氣條件、可靠性要求等選
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設備、管道擇合適的材質,一般采用碳鋼防腐。吸收塔內部結構應根據煙氣流動和防磨、防腐技術要求進行設計,一
規范
3及建(構)般宜采用非金屬耐腐耐磨材料、不銹鋼或高鎳合金材料
筑物—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玻璃鋼設備的設計應按的有關規定執行HJ20012018
HG/T20696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與吸收劑、吸收液接觸的設備、材料應有防腐措施,不應采用含銅材料HJ20012018
規范
建筑防腐蝕設計應符合GB50046的有關規定,土建結構的設計應符合GB50009、GB50011及相關行HJ2001—2018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業規范的要求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建筑物的抗震設計應符合等標準的要求HJ20012018
GB50011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脫硫工程檢測與過程控制的設計應滿足安全、環保、經濟、運行和啟停的要求HJ20012018
規范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
脫硫工程宜設置集中控制室,也可將其納入主體工程的集中控制室統籌考慮HJ20012018
儀表與控制規范
4
系統脫硫工程應設置檢測儀表,以反映主要設備及工藝系統在正常運行、啟停、異常及事故工況下安全、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間工具捐贈協議書
- 學校專業共建協議書
- 員工車輛安全協議書
- 空調火災免責協議書
- 無故辭退調解協議書
- 加盟和解協議書模板
- 租地建房辦學協議書
- 技術期權入股協議書
- 浸水事件賠償協議書
- 教師簽約協議書范文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蕭山城區八校期中考試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手術工作流程課件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
- 2025年遼寧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2023-2024學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綜合練習題
- 慢性腎病5期護理查房
- 常務副總經理職責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題含解析
- 后勤崗位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
- 完整初一歷史上學期記憶時間軸
- 《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5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