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內容: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它們的展開圖。2.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3.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4.探索某些事物體積的測量方法。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教學難點:建立空間觀念。教法:創設情境、操作演示、質疑引導。學法:操作實踐、思考交流。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實物課時安排:課時。1.長、正方體的認識第一課時課題: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內容:第27-29頁例1、例2。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寬是多少教學準備:教師:長方體模型、長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學生:長方體形狀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學具、用學具做的長方體紙盒。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1、師:畫面上是什么圖形?(長方形)現在請你們認真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課件演示由6個長方形圍成一個長方體的過程)2、師:同學們在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是不是由6個任意的長方形都能像這樣圍成一個長方體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究和長方體有關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3、師:周圍有很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從主題圖中找一找。(電腦抽象出長方體的圖)師:你帶來了哪些長方體形狀的物品?二、探究新知(一)整體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1、請你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師介紹長方體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長方體的面。2、師邊指邊說: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長方體的棱。請你找出長方體的棱。3、指導學生觀察: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長方體的頂點。用手摸摸看。4、師: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1、獨立觀察、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特征。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現在請你拿出長方體的物品,仔細觀察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看看有什么發現?小組里說一說,然后把你們的發現填在數學書中的表格里。提示:同學們在數面、棱、頂點的數目時拿著長方體的手不要來回轉動,要想一想怎樣數比較好,不重復也不遺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2、匯報交流,歸納長方體的特征。在匯報交流時注意:(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數面、棱、頂點的個數。在數棱的數目時,如果學生不理解相對的棱,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相對的棱。(2)學生介紹長方體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師分別再用課件演示加深理解。(3)讓學生指一指特殊的長方體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長度相等。3、拿出學具按照表格中的問題完整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探究,我們知道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1、動手操作,深化認識。(1)拿出學具動手插一個長方體的框架,想想應該選用哪些小棒,怎樣插比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2)師:在制作中你發現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每一組棱的長度怎么樣?2、認識長、寬、高。(1)師:我想知道做這個長方體的框架共需要多長的鐵絲(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幾條棱的長度,為什么?師: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怎樣求總棱長?(2)師:像這樣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認識立體圖形中長方體的長、寬、高。3、認識不同位置放置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橫著、豎著、側著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三、練習鞏固1、深化理解長、寬、高。拿出自己做的長方體,擺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長、寬、高。(匯報后板書)小結: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都可以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因此由于長方體擺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長、寬、高的長度也不同,但是長、寬、高的和是不變的。2、填空并口答。3、書練習五第一題。(略)(如有學生回答困難,教師可讓學生拿出實物如圖中那樣擺放后再回答)4、判斷。(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都相等。(
)(3)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5、若分別改變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形狀會怎么樣改變?四.作業:1、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從生活中找一個長方聽或正方體包裝箱,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五、課后小結:由學生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同容。教師吧它編成兒歌: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12棱;棱分長、寬、高,每組4條要記號;6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五、板書設計:長方體的認識面棱頂點6個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12條8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教學內容:教材第27-2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2.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3.培養學生觀察和探何能力,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4.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教學難點:建立長正方體的空間觀念。教法: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學法:操作實踐、思考交流。教學準備:長方體紙盒,學生準備長、方體實物。
教學過程:一、初步感知,導入新課。1.引導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磚塊等,它們的形狀都是長方體。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長方體實物。并說明:“像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2.誰還能說出生活中的長方體實物?
3.要判斷一個個物體是不是長方體,要用長方體的特征來進行分析、判斷。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長方體的特征(教師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二、啟發引導,探索新知。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教師板書:面、棱、頂點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討論提綱: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小組討論,然后完成p28的表格。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頂點:8個。3.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5.剪下附頁1的圖樣。把圖樣中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涂上同樣的顏色。用這個圖樣做一個長方體。量一量所作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三、鞏固深化,培養能力。
1、填空。
(1)長方體有——個面,6個面都是——(也可能2個相對的面是——),相對的面的面積——,長方體有——條棱,每組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都——,長方體有——個頂點。
2.判斷。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2)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3)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都相等的物體一定是長方體。()四.作業:1、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從生活中找一個長方聽或正方體包裝箱,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五、課后小結:由學生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同容。教師吧它編成兒歌: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12棱;棱分長、寬、高,每組4條要記號;6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板書:長方體的認識長方體的特征;面: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是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棱:兩個面相交的邊叫棱,有12條棱,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有8個頂點。第二課時課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內容:教材第30頁及做一做。教學目標:1.認識并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點: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建立立體空間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法:創設情境,引導觀察,指導操作。學法:觀察思考,實踐操作,討論交流。教學用具:正方體和長方體實物。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請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長方體,邊觀察邊填寫下表:形體
面棱頂點面的形狀面積棱長長方體
2、填好表后請回答:(1)什么叫做棱?(2)什么叫做頂點?(3)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什么?以上是長方體的特征及有關知識,(拿出一個正方體)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并板書課題。二、操作實踐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小組合作學習。(1)觀察并回答:①它們的形狀都是什么體?(正方體)②正方體還有一個名稱你知道嗎?(立方體)(2)小組討論。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正方體,觀察和討論一下正方體有什么特征。然后選一個代表說出你們觀察討論的結果,最后將學生的發言歸納在下表中。形體
面棱頂點面的形狀面積棱長正方體
(3)用填空的形式小結。正方體是由個的正方形圍成的圖形。正方體也有條棱,它們的長度。正方體也有個頂點。(4)做30頁的“做一做”。剪下附頁2的圖樣做一個正方體,再量出它的棱長是多少厘米?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點。首先將復習與新課的兩張表合在一起如下圖:形體相同點不同點面棱頂點面對形狀面積棱長長方體6128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時有兩個相對的正方形)。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每組互相平行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正方體6128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的面積相等。所有的棱長相等(1)請你觀察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看它們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2)想一想: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關系?揭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小組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正方體長方體正方體長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我們可以用圖來表示它們的關系。三、鞏固深化,培養能力。
1.填空:(1)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也叫——),正方體是——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6個面的面積都——,12條棱的長度都——
(2)到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的物體不是長方體就是正方體。()
2.判斷:(1)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2)、12條棱都相待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3)、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4)、長方體中有時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四、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些什么收獲和體會呢?1.正方體的特征。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作業:練習五的部分練習。五、板書設計:正方體的認識6個面(都是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正方體長方體正方體長方體8個頂點第三課時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練習課教學內容:教材31-32頁教學目標: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研究棱長和的計算。教學重點:1、長正方體的特征。2、棱長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棱長和計算方法。教法:練習法教學用具:模型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1、判斷:(復習相應的概念)(1)、長方體中至少有四條棱的長度相等。()(2)、長方體中有時最多有8條棱的長度相待。()(3)、12條棱都相待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4)、長方體的6個面中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5)、相交于一個點的三條棱中任意一條棱都可以看作是長方體的長,其余兩條棱的某一條看作寬,另一條可以看作高。()(6)、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等。()(7)、長方體中有時四個面是完全相等的長方形。()(8)、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9)、長方體是特殊的正方體。()(10)、長方體中有時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二、計算:1、小賣部要做一個長2.2米,寬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臺,先要在柜臺各邊都安上角鐵,這個柜臺需要多少米角鐵?獨立思考,列式計算,小組交流方法。匯報:你是怎樣想的?長方體12條棱,分成3組,4個長、4個寬、4條高。40厘米=0.4米80厘米=0.8米2.2×4+0.4×4+0.8×4還可以(2.2+0.4+0.8)×4問:根據是什么?2、為迎接五一國際勞動節,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樂部的四周裝上彩燈(地面的四邊不裝)。已知工人俱樂部的長90厘米,寬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長的彩燈線?問:地面的四邊不裝,是指哪四條邊不裝?計算至少需要多長的彩燈線,是求幾條邊的長度和?獨立計算練一練:1一個長方體的長是8厘米,寬是1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長和是多少厘米?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和是48厘米,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厘米?48÷12=4(厘米)答: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4厘米。三、鞏固練習:1一個長方體的所有棱長和72厘米,已知長是8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2思考:(1)、在下面的硬紙板中,按虛線折疊,哪一個能圍成一個表面完整的正方體?為什么?(2)、這是長方體的三條棱:(單位:厘米)132=1\*GB3①后面的面積是()=2\*GB3②哪兩個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3\*GB3③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和是()=4\*GB3④棱長之和是()4、學雷鋒小組為班里做一個節約箱,箱長5分米,寬長4分米,高長3分米。想一想應該怎樣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紙板?作業:探究練習一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第一課時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第33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在操作、觀察活動中,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2、能根據現實情景和信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初步培養學生的探求意識和探求能力。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體驗。教學重點:建立表面積的概念以及理解。教學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教法:情境設問,探索歸納。學法:觀察思考、實踐操作。教學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一個,剪刀、尺子,一個放有各種立方體物體的魔袋。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1、摸一摸、猜一猜,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2、小結:我們同學啊,分別是從面,角,邊來找感覺。所以一摸就成功。他們摸的時候,這些感覺換句話說,他們抓著了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某些特征。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呢,正方體呢?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一)、動手操作,探索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分組操作(1)每個學生拿一個長方體紙盒,沿著上面與前面相交的棱、左面與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與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將紙盒剪開,再展開,看一看,展開后的形狀。(2)在展開后的圖形中,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六個面。(3)你有什么發現{生的發現如果不在點上,師可提示思考:a這六個面與原來的長方體的六個面有什么關系?b這個平鋪的面的總面積與原來長方體的什么有關系?}(4)在生獨立操作思考之后,可以將自己的發現,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注意:聽的同學要邊聽邊思考你的同學說的哪些與你不一樣。(預設:一部分學生能很清楚地表達。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應該是比較茫然的。)[如果生有不同的剪法,老師的做法:展示同學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展開圖。在展示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展開的圖形不同,但是都是六個面。并且都是相對的面相等。](5)再次將這個平鋪的圖形,折起來還原成長方體。在折的過程中,注意觀察那些面是長方體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6)為了區別,我們可以給相對的面涂上相同的顏色(畫成相同的陰影)。再展開,觀察自己所圖的顏色,想象中折成一個長方體。(7)通過這個過程,師生共同小結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注:(4)(5)(6)環節可視學情增刪】(8)出示正方體。提問: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將這個正方體剪開,展開,然后找到它的面積與這個正方體的六個面的關系嗎?每個面的邊長是原正方體的什么?(9)教師歸納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三、鞏固練習: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幾個面?2.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我知道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四、作業:預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五、板書設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棱長(a)(高(h)(棱長(a)(高(h)(寬(b)長(a)(?第二課時課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教學內容:教材34頁。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寬是多少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三、探究新知:1.探索長方體的面積計算方法(1)觀察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注意,手中的長方體不能隨意轉動)認準,然后展開,在展開圖上用不同顏色標出長、寬、高。①思考討論: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與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聯系?②填一填a上、下每個面,長=長方體的﹙﹚,寬=長方體的﹙﹚;b前、后每個面,長=長方體的﹙﹚,寬=長方體的﹙﹚;c左、右每個面,長=長方體的﹙﹚,寬=長方體的﹙﹚。(2)觀察思考: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3)你能想辦法試著求出你手上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嗎?(用漢字表示出每個面的面積和總面積]注:這個過程,也可以讓學生測量三條棱,再計算出表面積(根據時間和學生的狀況而定)師:那該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你用手中的長方體紙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先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合作完成。師:你們計算的很準確!你們組制作的長方體紙盒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你能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簡捷的計算方法,很值得學習。生活中的長方體確實是各種各樣的,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2.出示例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長0.7米,寬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1)教師:要計算用了多少硬紙板,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求什么?(就是計算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表面積)(2)學生分組研究計算方法。(3)找幾名代表說一說所在小組的意見。解法一:先分別算出上、前、后、左、右面的面積,然后算總和。0.7×0.5×2+0.4×0.5×2+0.7×0.4×2﹦0.7+0.4+0.56﹦1.66(㎡)解法二:先算出上、前、左這三個面的面積總和,在乘2。(0.7×0.5+0.4×0.5+0.7×0.4)×2﹦0.83×2﹦1.66(㎡)(4)分組討論:比較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聯系?哪種解法簡便?不同:第一種方法是先分別算出上、下面的面積和,前后面的面積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積和,然后加起來。第二種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個面的面積和,再乘以2。聯系:根據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個算式改變成第二個算式。第二個算式更簡便些。(5)計算長方體表面積時,最關鍵的是找出什么(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最關鍵的事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6)思考:如果按我們算好的硬紙板的面積去領正合適的紙板,能做出我們需要的募捐箱嗎?為什么?3.、總結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三、鞏固練習:1.做第34頁的“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列式算出后集體訂正。2.我會填(練習六的第一題的前2個圖)。a、兩個長方體中朝著我們的面(前面)的面積分別是_____和______。b、兩個長方體的右側面的面積分別是______和_______。c、兩個長方體向上的面的面積分別是______和_______。四、深化提高綜合運用把一個長10米,寬3米,高2米的長方體木塊分成3個小長方體,它的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五、課堂總結: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六、板書設計: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長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高×寬×2=(長×寬+長×高+高×寬)×2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第三課時課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教學內容:教材第35頁例2教學目標:1.根據正方體的特征,推到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問題。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學重點: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表面積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教法: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學法:合作交流,分析討論。教學用具:一個正方體紙盒和例2的實物模型。。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2.計算下圖長方體的表面積。(圖略。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3.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6個面有什么關系?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如果給你一個正方體一條棱的長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2看看昨天自己剪開的正方體表面展開圖,大家能說出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要想知道包裝這個禮盒至少要多少包裝紙,也就是求什么?“至少”是什么意思?學生列式計算,并說說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知名板演,集體訂正)1.小組合作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①題中的棱長就是每個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③小組合作,尋找計算方法
1.2×1.2×6或者1.2×6
=1.44×6
=1.44×6
=8.64(d㎡)
=8.64(d㎡)
說明:上面兩種做法都對1.2表示2個1.2相乘。
2.教學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時還要根據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
(1)出示練習六第6題①洗衣機的機套是什么體②“上面沒蓋”就是沒有哪一個面?
③要求的問題,實際上是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2)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計算。
(3)學生講所列出的算式的含義,確定正確后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課堂實踐
做第35頁的“做一做”,先讓學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講一講自已是怎樣想的,確定正確后算出結果。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例2:1.2×1.2×6或者1.2×6
=1.4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合同變更申請流程
- 二零二五寵物醫院獸醫聘用合同全文
- 借款反擔保合同樣本
- 國際貿易實務復習重點
- 二零二五版個人貸款服務合同書
- 2025年纖維紡制線、繩、索、纜項目建議書
- 銷售業務員兼職合同二零二五年
- 新編【生態擋墻施工方案】-河岸擋墻施工方案
- 修建院壩合同樣本
- 民營醫院職工勞動合同
- 無人機工藝技術方案
- 從趙紫宸的神學思想看基督教與中國社會之關系
- 專車接送服務租賃合同
- 華為QSA審核報告
- 鋼筋籠(螺旋箍筋)工程量自動計算表
- 標準入庫授權委托書
- 雅駿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應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克雅氏病課件
- 馬原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對外漢語教學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