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18臺州市椒江區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期末試題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在以下每小題中,僅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椒江正全面推進“撤桶并點、兩定四分”模式,提倡垃圾分類。喝完飲料的鋁制易拉罐,應投放到印有以下哪種標志的垃圾桶?A. B.C. D.【答案】C【詳解】鋁制易拉罐屬于可回收垃圾,應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內。故選:C。2.下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A.測溶液的酸堿性 B.稀釋濃硫酸C.制作血涂片 D.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答案】D【詳解】A.測溶液的酸堿性時,不能在原試劑瓶內進行檢驗,應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此選項錯誤;B.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是,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地攪拌,此選項錯誤;C.為了得到薄而均勻且不損傷血細胞的血膜,應以推片的下部接觸血滴,血滴沿推片散開,推片與玻片保持角,平穩向載玻片的另一端推制而成薄層血膜,此選項錯誤;D.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導管應伸入藥品的正上方,以利于排凈試管內的空氣且能使氫氣與氧化銅充分反應,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此選項正確。故選D。3.下圖為常見幾種水果的近似pH值,其中酸性最強的是A.西瓜pH=6.6B葡萄pH=5.1C.檸檬pH=2.3D.桔子pH=3.6【答案】C【詳解】pH越小,酸性越強,則該幾種水果酸性最強的是檸檬。故選C。4.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A.有酸味的物質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答案】B【分析】酸的定義: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詳解】A、有酸味的物質不一定是酸,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該選項符合題意;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鹽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種類很多,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5.小科將未經砂布打磨的鋁條放入盛有稀鹽酸溫的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A.密閉容器內物質反應后質量減少B.50秒時,溶液中的溶質為C.0~50秒內,發生的反應是D.100秒~150秒內,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已停止【答案】D【詳解】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空氣中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將未經砂布打磨的鋁條放入盛有稀鹽酸的密閉容器中,氧化鋁先和稀鹽酸反應,沒有氣體生產,所以溫度幾乎不變;氧化鋁反應完,當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明顯;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密閉容器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故A錯誤;B、50s時,氧化鋁已完全發生,溶液中溶質為AlCl3、HCl,故B錯誤;C、0-50s,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鋁和鹽酸反應,故C錯誤;D、100-150s,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停止并逐漸冷卻,故D正確。故選:D。6.《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制取氫氧化鉀漂洗絲帛的工藝,流程是:將木頭燒成灰,用其灰汁浸泡絲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漂洗絲帛的液體可使酚酞顯紅色C.“石灰”常用于改良堿性土壤 D.高溫煅燒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答案】C【詳解】A、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A正確。B、將木頭燒成灰,用其灰汁浸泡絲帛,再加入石灰會生成氫氧化鉀,顯堿性,漂洗絲帛的液體可使酚酞顯紅色,B正確。C、題中“石灰”是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錯誤。D、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高溫煅燒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D正確。故選:C。7.小強同學為了區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組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是A. B. C. D.【答案】D【詳解】A、向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都無明顯現象,不能達到目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向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氯化銅溶液時,都產生藍色沉淀,不能達到目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向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時,石蕊試液都變藍色,不能達到目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時,無明顯現象,而向氫氧化鈣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時,溶液變渾濁,能達到目的,此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8.用圖象表示化學變化能提升思維方式,以下四個圖象對應的變化過程正確的是A.向稀鹽酸中滴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B濃硫酸長時間露置于空氣中C.向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向足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和鎂固體混合物【答案】D【詳解】A、向稀鹽酸中滴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開始鹽酸溶液呈酸性,小于7,隨著反應的進行,酸性越來越弱,當酸恰好反應完了,溶液呈中性,等于7,酸反應完了,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呈堿性,大于7;故A圖像錯誤;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濃硫酸長時間露置在空氣中,溶液質量越會增大;故B圖錯誤;C、向氫氧化鈉和氯化鋇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硫酸根離子能與鋇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產生沉淀,故C圖錯誤;D、鎂、鐵、銅的活動性順序為,所以向足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和鎂固體混合物時,鎂先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鎂,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24份質量的鎂參加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的質量減少;當鎂完全反應后,鐵再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參加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的質量減少,但減少的幅度變小,當加入的鎂和鐵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不再減少,圖示正確;故選:D。9.甲、乙、丙三種物質有如下轉化關系:。在不斷攪拌下,往裝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鹽酸依次發生①、②反應,同時測定容器中液體的透光強度(液體越渾濁,透光強度越小),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乙難溶于水B.甲可能是NaOHC.QM段對應反應②D.E、F對應的液體組成不同【答案】B【詳解】A、,由圖可知:透光強度先減小后增大,說明甲與稀鹽酸反應有沉淀乙生成,繼續加入稀鹽酸,沉淀溶解,則乙難溶于水,分析正確;B、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沒有沉淀生成,透光強度不會變小,甲不可能是氫氧化鈉,分析錯誤;C、QM段透光強度逐漸變大,說明生成的沉淀慢慢溶解,對應反應②,分析正確;D、E、F兩點透光強度相等,說明液體渾濁程度一樣,但液體組成不同,分析正確;答案:B10.杭紹臺高速鐵路通車后,可實現1小時從臺州到杭州。(1)鐵路建設中的列車軌道由錳鋼制成,錳鋼屬于___________(選填“金屬”或“有機合成”)材料。(2)錳鋼中含有鐵、錳、鎳、碳等元素,把一小塊錳鋼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會殘留黑色固體,則錳鋼屬于____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3)鐵路隧道中常用氫氧化鎂作為阻燃材料,其阻燃原理是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生成耐高溫的氧化鎂和另一種常見的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答案】(1)金屬(2)混合物(3)Mg(OH)2=MgO+H2O【小問1詳解】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錳鋼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小問2詳解】錳鋼中含有鐵、錳、鎳、碳等元素,把一小塊錳鋼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會殘留黑色固體,說明錳鋼中含有不與酸反應的黑色固體,和與酸反應的物質,則錳鋼屬于混合物。【小問3詳解】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生成耐高溫的氧化鎂和另一種常見的氧化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常見的氧化物是水,即氫氧化鎂受熱分解成氧化鎂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OH)2=MgO+H2O。11.2021年12月9日,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上展示了“水中泡騰片”等太空科學實驗。(1)泡騰片是利用有機酸和碳酸鹽反應做泡騰崩解劑,當其置入水中時,立刻發生泡騰反應,生成并釋放大量的___________氣體,狀如沸騰,故名泡騰片。(2)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極易解離而釋放出___________(填寫離子符號),故具有酸的性質。(3)長久使用的水杯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經多次維生素C泡騰片溶液浸泡后,水杯內水垢會消失,說明碳酸的酸性比維生素C的酸性___________。【答案】(1)二氧化碳(2)H+(3)弱【小問1詳解】碳酸鹽和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當其置入水中時,立刻發生泡騰反應,生成并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狀如沸騰,故名泡騰片;【小問2詳解】酸在水溶液中會解離出氫離子,所以維生素C具有酸的性質是因為維生素C極易解離而釋放出氫離子;符號是:H+。【小問3詳解】強酸會與弱酸鹽反應生成新鹽和弱酸,所以長久使用的水杯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經多次維生素C泡騰片溶液浸泡后,水杯內水垢會消失,說明碳酸的酸性比維生素C的酸性酸弱。12.思維模型的建構既方便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促進深度學習。某科學研究小組同學,在研究了氣體檢驗專題內容后,認為氣體檢驗的關鍵是干擾氣體的界定,判斷標準是對后續實驗是否會產生干擾。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解決“氣體檢驗”類問題建構了如圖思維模型:【模型應用】同學們為檢驗天然氣燃燒后的氣體產物成分,應用思維模型設計了如圖甲實驗方案固定裝置未畫出,將天然氣在氧氣中燃燒后得到的混合氣體通過A→G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B、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1)實驗方案中,裝置A和B歸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___________環節。【改進創新】小金同學認為原氣體產物中的CO2對CO的檢驗不會產生干擾,于是從簡約裝置、節約實驗藥品的角度出發,對方案進行了改進與創新,去掉B、C、D裝置,替換F、G裝置,改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對該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探究。在實驗中,小金先從A處通一段時間混合氣體,再點燃E處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也實現了氣體產物成分的檢驗。(2)在E裝置中,能確定氣體產物中含有CO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3)實驗中,小金在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的混合氣體,其目的是___________(寫出兩點)。【答案】(1)氣體檢驗(2)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3)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同時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小問1詳解】實驗方案中,裝置A是檢驗是否有水,裝置B是檢驗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所以歸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氣體檢驗環節。【小問2詳解】加熱時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則實驗中,能確定氣體產物中含有CO的實驗現象是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小問3詳解】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或混合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遇明火或加熱時會發生爆炸。實驗中,加熱時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小金在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的混合氣體,其目的是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同時檢驗二氧化碳氣體。13.為了探究Fe、Cu、Ag、R(R為未知金屬)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如下實驗:如圖甲所示,將四根金屬絲同時插入燒杯中的溶液里,只觀察到①中鐵絲表面出現氣泡,②中鐵絲表面有紫紅色物質;如圖乙所示,一段時間后,將燒杯中鐵絲替換為R絲進行實驗,觀察到①中R絲表面出現氣泡,②中R絲表面無明顯現象。“”“”””為相應金屬絲插入燒杯前,燒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陽離子。(1)圖乙所示的②中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從“”“”“”中選填)。(2)Fe、Cu、Ag、R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依次為___________。【答案】(1)(2)【小問1詳解】由于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和氫氣,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和銅。若將鐵絲替換為R絲進行實驗,觀察到①中R絲表面出現氣泡,說明了R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的前邊,由于乙中無明顯現象,說明了燒杯乙中的溶質是硫酸亞鐵,沒有硫酸銅,所以②中存在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應是:【小問2詳解】由①中鐵絲表面出現氣泡,說明了鐵位于氫的前邊,銅位于氫的后邊;由②中鐵絲表面有紫紅色物質;說明了鐵的活動性大于銅,銅的活動性大于銀;一段時間后,將燒杯中鐵絲替換為進行實驗,由于甲中出現氣泡,說明了R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的前邊;由于乙中無明顯現象,燒杯乙中的溶質是硫酸亞鐵,說明R的活潑性小于鐵,可得出它們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為14.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1)探究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根據如圖所示實驗,當看到燒杯中溶液由___________色變為無色,可確定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2)探究上述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燒杯中的硫酸是否過量:根據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他們又分別選取氯化鋇溶液,紫色石蕊試液設計實驗方案,如表: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稀硫酸過量方案二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稀硫酸過量①上述實驗方案中,方案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②請你再設計一個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的實驗方案,寫出選用的藥品、預期實驗現象及結論:___________。【答案】(1)紅(2)①.硫酸鈉也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②.藥品:鋅粒;實驗步驟:把鋅粒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溶液;實驗現象:鋅粒表面產生氣泡;實驗結論:稀硫酸過量【小問1詳解】根據如圖所示實驗,當看到燒杯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可確定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故填:紅;【小問2詳解】上述實驗方案中,方案一不合理,理由是硫酸鈉也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故填:酸鈉也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實驗方案:藥品:鋅粒;實驗步驟:把鋅粒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溶液;實驗現象:鋅粒表面產生氣泡;實驗結論:稀硫酸過量。15.暖寶寶的主要成分是:鐵粉、碳粉、水、食鹽等,它的產熱原理與鐵生銹相同,但卻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小金認為是食鹽改變了反應的速度,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按圖甲裝置進行如圖實驗。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將浸有飽和食鹽水的棉花平鋪在容器底部,接上氧氣含量測量儀。③稱取一定量鐵粉和碳粉混合均勻后快速加入錐形瓶中,馬上塞上橡皮塞。④觀察實驗現象,獲取數據如圖乙。(1)小金得出“食鹽能使鐵快速生銹”這一結論,他的依據是___________。(2)實驗后,小金與另一個學校的小余同學進行交流,小余認為應該增加對照實驗,她利用實驗室現有器材按圖丙裝置再次實驗。她推測:U型管左側紅墨水水位先上升。但實際上她觀察到反應開始后左側水位反而先下降。請解釋U型管左側紅墨水先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①.在較短的時間內,氧氣的含量迅速降低②.鐵粉在跟水、氧氣的反應過程中,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使瓶內壓強迅速增大【詳解】(1)因為鐵生銹需要氧氣參與,由圖乙可知氧氣含量測量儀測得的圖甲裝置內氧氣濃度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降低,所以可以得出“食鹽能使鐵快速生銹”這一結論。(2)因為食鹽能使鐵快速生銹,鐵粉在跟水、氧氣的反應過程中,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使瓶內壓強迅速增大,所以實際上她觀察到反應開始后左側水位反而下降。16.“脫貧攻堅,致富奔小康”。近年來,果農在農技部門指導幫助下,在葡萄架下種植比較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經濟作物,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葡萄園中所有的生物構成___________。(2)在葡萄架下種植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___利用率。(3)鉀肥能促進糖類的合成與運輸,提高葡萄品質。下列屬于鉀肥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①K2SO4②CO(NH2)2③NH4HCO3【答案】(1)群落(2)能量(3)①【小問1詳解】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不包括無機環境,因此,該葡萄園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構成了群落,故答案為:群落;【小問2詳解】為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在葡萄架下種植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作物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故答案為:能量;【小問3詳解】含有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故答案為:③。17.在一定量的氫氧化鈉稀溶液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0.73%的稀鹽酸,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并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量不同時刻溶液的溫度與pH,記錄數據如下表: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細胞抗衰課程介紹
- 2025年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7341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創意福字課程介紹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4、5單元比例廣角-鴿巢問題測試題含答案
- 華東交通大學《鋼琴伴奏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5G知識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年江蘇蘇北四市高三一模高考地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石油化工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23版》
- 2024年度餐廳與旅行社旅游服務定制化合同3篇
- 腸梗阻業務學習
- 電梯故障代碼表
-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電子教案 專題七 學習情境三 寧夏回族自治區課時教案
- 景區旅游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 中科曙光公司在線測評題
- 消防演練課件教學課件
- 桂圓(2023年廣東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復習:“人工智能”(含練習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