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8單元第6課時免疫調節新人教版_第1頁
新高考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8單元第6課時免疫調節新人教版_第2頁
新高考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8單元第6課時免疫調節新人教版_第3頁
新高考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8單元第6課時免疫調節新人教版_第4頁
新高考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8單元第6課時免疫調節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6課時免疫調整課標要求1.舉例說明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是免疫調整的結構與物質基礎。2.概述人體的免疫包括生來就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和后天獲得的特異性免疫。3.闡明特異性免疫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方式,針對特定病原體發生的免疫應答。考點一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1.免疫系統的組成2.免疫細胞(1)種類(2)抗原呈遞細胞①抗原:病原體在進入機體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引發免疫反應。②抗原呈遞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3.免疫系統的功能(1)保衛人體的三道防線易錯提示①溶菌酶殺菌肯定是非特異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為第一道防線,血漿中的溶菌酶為其次道防線。②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既參加非特異性免疫,也參加特異性免疫。(2)免疫系統的三大功能(1)源于選擇性必修1P68“相關信息”:抗原都是蛋白質嗎?抗原都是外來異物嗎?提示抗原不肯定都是蛋白質,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質,如纖維素、多糖等。抗原一般是外來異物,如病原體、移植的組織或細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組織或細胞,如癌變的細胞。(2)源于選擇性必修1P70“擴展應用”:某人右足底被刺傷后,局部感染,為什么右側腹股溝淋巴結出現腫大、難受?提示淋巴結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組織構成,并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相互聯系。該人右足底被刺傷后,病原體進入體內,不斷繁殖,并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機體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溝等處,產生免疫反應,誘發淋巴結發炎等;右側腹股溝與右足底相對較近,因此,該人右足底被刺傷后,局部感染也能引發右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難受。歸納總結免疫細胞的來源和功能細胞名稱來源功能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造血干細胞攝取處理、呈遞抗原,吞噬抗體—抗原結合物B淋巴細胞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成熟攝取處理、呈遞抗原,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T淋巴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并分化成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漿細胞B淋巴細胞或記憶B細胞分泌抗體記憶細胞B淋巴細胞或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為相應的細胞,發揮免疫效應考向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2024·威海高三模擬)斯坦曼因發覺樹突狀細胞(DC)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樹突狀細胞因其表面具有樹枝狀突起而得名,廣泛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能夠吞噬、攝取和處理病原體,并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樹突狀細胞屬于淋巴細胞B.樹突狀細胞來源于神經干細胞C.樹突狀細胞可參加構成人體的第一道防線D.樹突狀細胞可參加特異性免疫答案D解析樹突狀細胞屬于吞噬細胞,A錯誤;樹突狀細胞來源于造血干細胞,B錯誤;樹突狀細胞可參加人體的其次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黏膜構成的,C錯誤。2.免疫調整是人體生命活動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病從口入”是因為消化道沒有第一道防線,病原體干脆進入人體引起疾病B.結核分枝桿菌侵染人體后只能引起體液免疫,不能引起細胞免疫C.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細胞和T細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場所D.溶菌酶能溶解細菌的細胞壁從而殺死細菌,此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答案D解析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消化道中的黏膜和殺菌物質屬于第一道防線,A錯誤;結核分枝桿菌屬于胞內寄生菌,進入人體后先由體液免疫發揮作用,阻擋寄生菌的散播感染,當寄生菌進入細胞后,引起細胞免疫,細胞免疫發揮作用將其釋放,再由體液免疫最終清除,B錯誤;B細胞和T細胞是在骨髓中生成,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C錯誤;其次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溶菌酶可以溶解細菌的細胞壁,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正確。考向二抗原和抗體的分析3.(2024·全國Ⅲ,4)下列有關人體免疫調整的敘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體不具有細胞結構,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B.病原體裂解后再注射到人體,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C.病原體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質分子,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D.病原體經巨噬細胞處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體產生抗體答案D解析病原體是指可造成人或動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蟲或其他媒介,如細菌、病毒,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但也能使人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A錯誤;病原體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抗原物質,因此會使人體產生抗體,B錯誤;抗原不肯定是蛋白質,病原體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異性化學物質,也能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C錯誤。4.血清中含有多種白蛋白和球蛋白,為確定血清中何種成分是抗體,試驗將同一動物的正常血清和免疫后的血清進行蛋白質分別并測定含量,其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高爾基體參加抗體的加工B.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C.抗體由漿細胞產生D.結果說明抗體主要成分是α、β球蛋白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與正常血清相比,免疫后的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明顯增多,而白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的含量基本不變,說明抗體主要成分是γ球蛋白,D錯誤。歸納總結抗原、抗體及細胞因子的比較項目抗原抗體細胞因子來源大分子“非己”成分、自身蒼老或病變的細胞由漿細胞產生并分泌由協助性T細胞等產生并分泌本質蛋白質或其他蛋白質蛋白質作用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或效應細胞,并和相應的抗體或效應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識別抗原,對抗原起作用促進B淋巴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舉例外毒素、凝集原抗毒素、凝集素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考向三免疫系統的功能5.CDeq\o\al(+,4)T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是HIV攻擊的對象。HIV通過性接觸、母嬰和血液傳播。目前暫未研發出HIV的有效疫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通過上述傳播途徑,HIV突破人體第一道防線B.感染HIV后人體能產生徹底清除病毒的抗體C.HIV增殖會引起人體CDeq\o\al(+,4)T細胞數量下降D.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更易患癌癥答案B解析感染HIV后人體能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抗體與相應的病毒結合形成細胞集團或沉淀,最終通過吞噬細胞的作用徹底清除病毒,B錯誤;HIV增殖后,數量增多,會在人體的CDeq\o\al(+,4)T細胞中寄生,從而會引起人體CDeq\o\al(+,4)T細胞數量下降,導致免疫功能下降,C正確;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功能減弱,導致艾滋病患者更易患癌癥,D正確。6.某些T細胞在癌組織環境中能合成膜蛋白CTLA-4,這種膜蛋白對T細胞的殺傷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這個蛋白被稱作“剎車分子”。科學家發覺,只要運用CTLA-4抗體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T細胞,使T細胞持續攻擊癌細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T細胞增殖分化前需接受癌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刺激B.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細胞免疫功能將增加C.CTLA-4抗體抑制CTLA-4蛋白的作用過程屬于體液免疫D.細胞毒性T細胞裂解癌細胞的過程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功能答案B解析由于膜蛋白CTLA-4對細胞免疫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細胞免疫功能將降低,B錯誤。考點二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1.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1)分子標簽:一般為蛋白質。(2)識別:依靠細胞表面的受體。2.體液免疫(1)圖解(2)B細胞活化的條件源于選擇性必修1P73“相關信息”:通常狀況下,一個B細胞只針對一種特異的病原體,活化、增殖后只產生一種特異性的抗體。3.細胞免疫(1)圖解(2)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需靶細胞、協助性T細胞等細胞的參加。4.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比較項目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源頭B細胞T細胞作用對象侵入內環境中的病原體被病原體侵入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自身突變細胞和來自異體的組織、器官等作用方式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細胞毒性T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聯系兩者相互協作,共同發揮免疫效應,詳細表現:(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過體液免疫阻擋病原體通過血液循環散布,再通過細胞免疫予以徹底殲滅;(2)細胞免疫使靶細胞裂解死亡,病原體暴露,再由體液免疫發揮作用5.二次免疫及其特點(1)含義: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很快作出反應,即很快分裂分化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前者產生抗體殲滅抗原,此為二次免疫反應。(2)反應特點:與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應快、反應劇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導致機體患病之前將它們殲滅。(3)圖中表示抗體濃度的是曲線a,表示患病程度的是曲線b。6.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相互調整(1)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通過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精神焦慮、驚慌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體免疫功能;免疫系統產生的細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腦,導致體溫上升,代謝加快,有利于免疫過程中的能量供應。(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的信號分子類型及不同與共性源于選擇性必修1P76“生物科技進展”: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與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一旦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不觸發免疫反應。腫瘤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躲避開疫系統的“追殺”。基于此,科學家運用PD-1或PD-L1抗體來阻斷這一信號通路,從而使T細胞能有效應付癌細胞。考向一特異性免疫過程分析7.(2024·重慶市高三質量檢測)下圖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引發的部分免疫反應(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a能特異性識別新冠病毒,并能攝取、處理、暴露抗原B.物質甲屬于免疫活性物質,作用于細胞c,使其細胞周期變長C.當流感病毒再次入侵人體時,物質乙能與其特異性結合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發生⑨時,會發生⑦過程,⑦過程存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答案D解析細胞a能識別新冠病毒,并能攝取、處理、暴露抗原,但是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A錯誤;物質甲細胞因子屬于免疫活性物質,可作用于B細胞促進其增殖分化,細胞周期變短,B錯誤;物質乙是抗體,具有特異性,只能與新冠病毒結合,不能與流感病毒結合,C錯誤;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有記憶B細胞,可以發生二次免疫,在這個過程中,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D正確。8.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均在胸腺中發育成熟,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圖為細胞免疫過程的部分圖解,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抗原的識別與呈遞依靠于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B.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參加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C.記憶T細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會快速增殖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D.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裂解靶細胞并殲滅病原體答案D解析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裂解靶細胞并釋放病原體,釋放出的病原體與抗體結合凝合,隨后被巨噬細胞降解和清除,D錯誤。方法技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判定(1)“三看法”辨別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2)依據圖像識別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考向二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較9.雞霍亂病原菌易致雞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群進行注射,意外發覺全部雞存活。再次培育簇新病原菌,并擴大雞的注射范圍,結果僅有部分雞存活。進一步調查發覺,存活雞均接受過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相當于抗原B.第一次注射后,雞霍亂病原菌誘導存活雞產生抗性變異C.其次次注射后,存活雞體內相應記憶細胞參加了免疫反應D.其次次注射后,死亡雞體內發生了特異性免疫反應答案B解析注射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的抗性進行選擇,而變異是不定向的,B錯誤;由“巴斯德用久置的……全部雞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雞體內有特異性免疫反應發生,但由于其次次注射的是簇新病原菌,沒有經過初次免疫的雞的反抗力比較弱,會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但死亡雞體內發生了特異性反應,D正確。10.嚴峻燒傷會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繼而發生傷后嚴峻感染,臨床上運用抗生素治療前一般會對病人做過敏試驗和細菌耐藥試驗。結合所學生物學學問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因子、抗體、溶菌酶等都是由細胞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B.在二次免疫中,抗體可由漿細胞與記憶B細胞合成并分泌C.過敏體質的病人,只要運用抗生素,就會發生過敏反應D.用藥前做耐藥試驗的緣由是抗生素濫用誘導細菌發生耐藥突變答案A解析抗體只能由漿細胞合成并分泌,B錯誤;過敏體質的病人,初次運用抗生素時不會發生過敏反應,C錯誤;用藥前做耐藥試驗的緣由是用抗生素篩選耐藥細菌,以確定用藥的劑量及預期治療效果,D錯誤。方法技巧“三看法”推斷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考向三有關特異性免疫的探究試驗分析11.下圖為科學家探討不同純種品系小鼠的皮膚移植試驗,發覺了小鼠的組織相容性及限制這一特性的H-2基因。通常把器官移植中引起急而快排斥反應的抗原稱為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其主要存在于白細胞中。目前已經發覺了小鼠幾十種組織相容性抗原,為免疫系統供應了識別的標記。異體器官移植能否勝利,關鍵是組織相容性抗原的相像程度。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試驗一中初次移植后的B品系小鼠對移植的A品系小鼠皮膚細胞產生了特異性免疫B.試驗一和試驗二表明初次免疫的B品系小鼠特異性T細胞在免疫過程中起了主要作用C.術前給B品系小鼠注射特異性T細胞使移植皮膚6天后壞死,說明甲組B品系小鼠產生了記憶細胞D.臨床上運用免疫抑制劑抑制H-2基因的表達從而提高器官移植的勝利率答案D解析免疫抑制劑不能抑制H-2基因的表達,而是通過抑制T細胞的增殖,從而降低機體的免疫實力,提高器官移植的勝利率,D錯誤。12.將某小鼠的皮膚移植給多只同種小鼠后,將受皮鼠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小鼠注射肯定劑量的環孢霉素A,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并每天統計植皮的存活率,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受皮鼠與供皮鼠的細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B.甲組小鼠對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強度大于乙組小鼠C.環孢霉素A可能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從而減弱免疫應答D.運用環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存活率答案B解析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其細胞表面抗原不會完全不同,故受皮鼠與供皮鼠細胞表面的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確;由曲線可知,甲組小鼠植皮存活時間比乙組小鼠長,說明甲組小鼠對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強度小于乙組小鼠,B錯誤;由曲線可知,環孢霉素A可能反抗機體的免疫排斥,可能是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從而減弱免疫應答,C正確;由動物試驗證明,環孢霉素A能提高植皮存活率,故運用環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存活率,D正確。重溫高考真題演練1.(2024·山東,18改編)吞噬細胞內相應核酸受體能識別病毒的核酸組分,引起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干擾素幾乎能反抗全部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B.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分解病毒與細胞毒性T細胞反抗病毒的機制相同C.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吞噬細胞參加免疫反應的速度明顯加快D.上述過程中吞噬細胞產生的干擾素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干擾素幾乎能反抗全部病毒引起的感染”,說明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不具有特異性,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溶酶體分解病毒,是將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而細胞毒性T細胞反抗病毒的機制是細胞毒性T細胞將靶細胞裂解,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B錯誤;吞噬細胞對病毒的識別作用不具有特異性,所以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吞噬細胞參加免疫反應的速度不會加快,C錯誤;干擾素是免疫細胞產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質,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正確。2.(2024·湖南,6)雞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峻萎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B.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C.將孵出當日的雛雞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該雛雞B淋巴細胞的產生D.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注射IBDV滅活疫苗能阻擋其法氏囊萎縮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可推知法氏囊相當于人體的骨髓造血組織,是B淋巴細胞產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雞的免疫器官,A正確;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峻萎縮,進而影響B淋巴細胞的產生,B淋巴細胞主要參加體液免疫,所以會導致體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確;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孵出當日摘除,會影響雛雞B淋巴細胞的產生,C正確;IBDV滅活疫苗相當于抗原,應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預防,發病后再運用不會阻擋其法氏囊萎縮,D錯誤。3.(2024·山東,22)科研人員在轉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腦中埋置光纖,通過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腦CRH神經元,在脾神經纖維上記錄到相應的電信號,從而發覺下丘腦CRH神經元與脾臟之間存在神經聯系,即腦-脾神經通路。該腦-脾神經通路可調整體液免疫,調整過程如圖1所示,圖2為該小鼠CRH神經元細胞膜相關結構示意圖。(1)圖1中,興奮由下丘腦CRH神經元傳遞到脾神經元的過程中,興奮在相鄰神經元間傳遞須要通過的結構是________,去甲腎上腺素能作用于T細胞的緣由是T細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體液免疫中,T細胞可分泌____________作用于B細胞。B細胞可增殖分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圖2寫出光刺激使CRH神經元產生興奮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切斷脾神經可以破壞腦-脾神經通路,請利用以下試驗材料及用具,設計試驗驗證破壞腦-脾神經通路可降低小鼠的體液免疫實力。簡要寫出試驗設計思路并預期試驗結果。試驗材料及用具: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體定量檢測儀器等。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突觸去甲腎上腺素受體(2)細胞因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3)光刺激光敏蛋白導致Na+通道開放,Na+內流產生興奮(4)取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隨機均分為兩組,將其中一組小鼠的脾神經切斷作為試驗組,另一組作為比照組;分別給兩組小鼠注射相同劑量的N抗原;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小鼠抗N抗體的產生量試驗組小鼠的抗N抗體產生量低于比照組的產生量解析(1)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依靠于相鄰神經元間的突觸。去甲腎上腺素能作用于T細胞,事實上是細胞間的信息傳遞過程,細胞間的信息傳遞須要通過信息分子(去甲腎上腺素)與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的識別來完成。(3)神經元產生興奮的過程即動作電位的形成過程,也就是Na+內流,形成神經元膜內正外負的電位差的過程。結合題圖Na+通道蛋白上含有光敏蛋白,可知光刺激使CRH神經元產生興奮的過程是光敏蛋白接受光刺激后,Na+通道開放,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產生興奮。(4)試驗設計類題目的基本解題思路就是依據試驗目的確定自變量進行分組處理(設置比照組和試驗組),然后依據題干信息預料試驗結果。由題干信息“驗證破壞腦-脾神經通路可降低小鼠的體液免疫實力”可知,本試驗為驗證性試驗。依據試驗目的確定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破壞腦-脾神經通路。依據題干信息確定因變量即檢測方法:注射N抗原,檢測抗N抗體的產生量。依據題干信息“破壞腦-脾神經通路可降低小鼠的體液免疫實力”來預期試驗結果:試驗組小鼠的抗N抗體產生量低于比照組的產生量。4.(2024·河北,21)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為全身出現丘疹、水皰。接種VZV減毒活疫苗(VarV)是預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24年,探討者對某地2007~2015年誕生兒童的VarV接種率及水痘發病率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感染初期患者皮膚表面形成透亮的水皰,其中的液體主要來自內環境中的____________。(2)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更易被VZV感染,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發機體的______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被感染的細胞統稱為______________。(3)水痘臨床診斷時,須留意與蕁麻疹相區分。與水痘的發病機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______________反應,是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功能過強的表現。(4)圖中統計結果顯示,隨VarV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呈下降趨勢。接種VarV后,B淋巴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4年、2015年誕生兒童的接種率與發病率數據提示,應剛好接種其次劑VarV,緣由是第一劑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組織液(2)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被破壞,防衛功能減弱特異性靶細胞(3)過敏免疫防衛(4)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5)如不剛好接種其次劑,記憶細胞、抗體可能會消逝解析(1)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等,也稱為內環境。水皰中的液體應當為滲透壓失衡造成的組織液聚集在皮膚下形成的,主要還是來自組織液。(2)呼吸道黏膜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具有清掃、阻擋異物等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當VZV從呼吸道侵入人體時,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會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阻擋和黏液的吸附作用,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被破壞,防衛功能減弱,故更易被VZV感染。VZV侵入人體后會引起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在免疫學上被稱為抗原,被其感染的細胞被稱為靶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可以與靶細胞親密接觸并使其裂解死亡。(3)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起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過敏反應。(4)易感人群接種VarV疫苗后,該疫苗作為抗原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從而起到預防VZV的作用。(5)初次接種疫苗后,體內能產生相應記憶細胞和抗體。抗體的含量先增加后削減,由于記憶細胞的存在,追加其次劑時,抗原干脆刺激記憶細胞,使記憶細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因此與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過程產生抗體的數量多、速度快。一、易錯辨析1.病毒侵入機體后,能被內環境中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漿細胞特異性識別(×)2.人體內的吞噬細胞只參加非特異性免疫過程(×)3.抗體可以進入細胞殲滅寄生在其中的結核分枝桿菌(×)4.內環境中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5.在特異性免疫中,只有B細胞能增殖、分化產生記憶細胞(×)6.協助性T細胞能將抗原呈遞給B細胞,從而為B細胞的活化供應信號(×)二、填空默寫1.(選擇性必修1P67)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結、扁桃體等(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2.(選擇性必修1P68)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它們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3.(選擇性必修1P68)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4.(選擇性必修1P68)機體產生的特地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5.(選擇性必修1P69)免疫系統包括免疫防衛、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三大基本功能。6.(選擇性必修1P72~73)B細胞活化須要兩個信號的刺激,第一個信號是病原體和B細胞的接觸,其次個信號是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改變并與B細胞結合,此外,還須要細胞因子的作用。7.(選擇性必修1P73)當再接觸同種抗原時,記憶B細胞能快速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并快速產生大量抗體。8.(選擇性必修1P74)在細胞免疫過程中,靶細胞、協助性T細胞等參加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過程。9.皮膚感染后會發炎化膿,從傷口流出的膿液其主要成分是死亡的白細胞(免疫細胞)。10.免疫活性物質不是(填“是”或“不是”)都由免疫細胞產生的,例如唾液腺和淚腺細胞可產生溶菌酶。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組成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等組成人體的特異性免疫B.免疫活性物質都是由淋巴細胞產生的,并且都具有特異性C.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D.吞噬細胞不只參加非特異性免疫,而淋巴細胞只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其次道防線組成非特異性免疫,主要是皮膚、黏膜和吞噬細胞及體液中的殺菌物質,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借助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完成,A正確;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溶菌酶、抗體和細胞因子,并不都是由淋巴細胞產生的,也不都具有特異性,B錯誤;吞噬細胞既參加非特異性免疫,又參加特異性免疫,淋巴細胞只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D正確。2.(2024·浙江寧波高三期末)下圖是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的細胞④無識別功能B.圖中物質Ⅰ為抗原,物質Ⅱ為抗體C.若同種病菌再次侵入,則細胞④的周期縮短D.圖中細胞①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答案A解析圖中的細胞④為漿細胞,無識別功能,A正確;物質Ⅰ為細胞因子,B錯誤;細胞④為漿細胞,不能增殖,沒有細胞周期,C錯誤;細胞①是吞噬細胞,沒有特異性識別功能,D錯誤。3.新冠病毒是2024年發覺的冠狀病毒新毒株,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后,免疫系統會快速作出反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免疫系統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B.該病毒侵入人體后,T細胞的周期可能會變長C.B細胞分泌的抗體可與該病毒特異性結合D.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的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答案D解析人體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A錯誤;該病毒侵入人體后,激發人體的特異性免疫,T細胞能增殖和分化,所以T細胞周期會變短,B錯誤;B細胞能增殖和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能分泌抗體,抗體可與該病毒特異性結合,C錯誤。4.(2024·遼寧撫順市高三一模)協助性T細胞(Th)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心調控作用。激活的Th能夠分泌多種細胞因子,有的細胞因子可以啟動細胞免疫,有的可以促進B細胞的增殖與抗體的生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Th能夠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B.Th被激活后分泌細胞因子調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C.Th分泌的細胞因子是免疫系統組成中的免疫活性物質D.Th和吞噬細胞的功能是相同的,具有識別、吞噬病原體的作用答案D解析Th能識別病原體,但不能吞噬病原體,D錯誤。5.如圖所示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時期采血所測得的抗體效價(濃度)表現。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甲與丁時期所注射的不是同一種疫苗B.參加圖中免疫反應的細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識別、呈遞抗原的功能C.丙時期抗體上升的緣由是接觸了相同的抗原,引起了二次免疫D.識別甲與丁時期所注射疫苗的B細胞的專一性不同答案B解析注射甲和丁產生的抗體不同,甲與丁時間所注射的為不同種疫苗,A正確;圖中免疫反應主要是體液免疫,須要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都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B錯誤;二次免疫更快、更強,丙時期抗體上升快、量大,應當是二次免疫,C正確;注射甲與丁分別引起了不同的體液免疫,產生了不同的抗體,故B細胞的專一性不同,D正確。6.母親的親吻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最溫馨、最隆重的歡迎禮。事實上,當母親親吻嬰兒時,就會對嬰兒臉部的病原體進行“取樣”,這些病原體正是嬰兒即將攝入的。母親的免疫器官接納了這些病原體,相應的記憶B細胞就會被刺激,快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抗體進入母親的乳汁,而這些抗體恰好是嬰兒所須要的。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對于母親而言,該免疫過程屬于二次免疫B.對于嬰兒而言,抗體能阻擋病原體對機體的感染C.嬰兒通過母乳獲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維持較長時間D.抗體可以分布在內環境,也可以通過外分泌液進入外界環境答案C解析題中顯示,母親的免疫器官接納了這些病原體,相應的記憶B細胞就會被刺激,明顯對于母親而言,該免疫過程屬于二次免疫,A正確;對于嬰兒而言,抗體能與相應的病原體發生特異性結合,進而阻擋這些病原體對機體的感染,B正確;嬰兒通過母乳獲得抗體,進而能快速地提高對相應病原體的免疫力,但不能維持較長時間,C錯誤;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組織液和外分泌液中,即抗體可以分布在內環境,也可以通過外分泌液進入外界環境,D正確。7.(2024·大同市高三調研)據某學術期刊報道,記憶T細胞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下圖是探討人員進行的有關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抗原刺激下,小鼠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記憶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B.接受脂肪組織移植前的試驗鼠B應接種相應的病原體C.該鼠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使之裂解D.該試驗沒有比照試驗,不足以證明脂肪組織中有記憶T細胞答案B解析為了解除自身記憶細胞的影響,接受脂肪組織移植前的試驗鼠B不應接種相應的病原體,B錯誤;僅圖示試驗還不足以證明移植的脂肪組織中有記憶T細胞,還應另設一組不移植脂肪組織干脆感染病原體的比照組,D正確。8.神經肽Y是交感神經釋放的一種神經遞質,經常與去甲腎上腺素一起釋放,神經肽Y還能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交感神經釋放兩種神經遞質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生理效應B.神經肽Y的分泌可增加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C.神經肽Y的分泌可降低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D.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共同調整機體的穩態答案C解析依據神經遞質的生理功能,可把神經遞質分為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所以兩種遞質可能有不同生理效應,A正確;如圖所示,神經肽的分泌可以抑制T細胞的分化,但神經肽還可以促進吞噬細胞釋放細胞因子,促進T細胞分化,因此不能認為神經肽Y的分泌降低了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C錯誤。9.如圖表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實線表示細胞免疫,虛線表示體液免疫B.圖中甲、乙細胞均能特異性識別抗原C.記憶細胞能識別抗原與記憶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有關D.當抗原再次侵入機體后,會引起記憶細胞、漿細胞的細胞周期變短答案C解析圖中物質戊可與抗原結合,應當為抗體,故實線表示體液免疫;虛線代表的免疫結果為丙細胞裂解死亡,故虛線表示細胞免疫,A錯誤。圖中甲細胞為協助性T細胞,協助性T細胞可特異性識別抗原;乙細胞為漿細胞,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B錯誤。漿細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實力,不具有細胞周期,D錯誤。10.T細胞包括協助性T細胞(Th細胞)與細胞毒性T細胞(Tc細胞),兩種細胞參加的部分免疫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吞噬細胞可將病原體殺死并暴露抗原B.抗原能激活Th細胞中某些基因的表達C.圖中的Tc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D.圖中細胞間的信息溝通均依靠膜的緊密接觸答案D解析抗原進入細胞首先被吞噬細胞攝取、處理暴露出抗原,然后被免疫細胞識別,A正確;受到抗原刺激后,Th細胞中細胞因子基因表達,釋放出細胞因子,B正確;Th和Tc細胞通過細胞因子傳遞信息,不依靠膜的緊密接觸傳遞信息,D錯誤。11.某病毒結構由外部囊膜和內部核心組成,囊膜上有病毒編碼的多種蛋白質。下列有關該病毒侵入人體后的說法,正確的是()A.病毒侵入人體后經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B.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毒侵染的細胞親密接觸,能使病毒裂解死亡C.漿細胞可特異性識別病毒編碼的多種蛋白質,并產生相應的抗體D.記憶B細胞可與再次入侵的同種病毒相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繁殖答案A解析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毒侵染的靶細胞親密接觸,使被侵染細胞裂解死亡釋放病毒,B錯誤;漿細胞不能識別病毒編碼的多種蛋白質等抗原,C錯誤;記憶B細胞受到相同的病毒刺激后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病毒相結合,從而抑制病毒繁殖,D錯誤。12.下圖曲線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特異性IgM和IgG抗體的改變狀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新冠病毒的多種抗原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為一種漿細胞產生多種抗體B.因免疫過程產生記憶細胞的作用,所以無需每年再進行預防接種C.核酸檢測陽性且IgG抗體檢測陽性表明檢測對象近期感染了新冠病毒D.核酸檢測的特異性強于抗原—抗體檢測的特異性,兩種檢測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因新冠病毒結構簡潔,簡潔變異,故每年都應再進行預防接種,B錯誤;核酸檢測是利用分子雜交技術,抗原—抗體檢測是利用了抗原—抗體結合的特性,故兩種檢測原理不同,D錯誤。二、非選擇題13.科學家探討發覺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在免疫反應中有強大的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下圖為DC細胞參加免疫的過程,請回答問題:(1)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物質能與T細胞外具有________作用的受體相結合,激活信號分子(S1、S2),從而激發T細胞出現免疫效應,此過程稱為細胞間的____________。具有攝取、處理及呈遞抗原實力的細胞,除樹突狀細胞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T細胞發生免疫效應時,它產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作用于已被雙重抗原刺激的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