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卷02(考試版)【測試范圍:八上全冊】(統編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卷02(考試版)【測試范圍:八上全冊】(統編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卷02(考試版)【測試范圍:八上全冊】(統編版)_第3頁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卷02(考試版)【測試范圍:八上全冊】(統編版)_第4頁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卷02(考試版)【測試范圍:八上全冊】(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1717頁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模擬卷02(統編版)(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統編版八上歷史全冊。5.難度系數:0.7。6.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中國古代統治者常常認為世界秩序如下面同心圓一樣,但這一認知卻在19世紀中期被一個“化外之國”打破。這一國家是(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朝鮮2.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闖進了圓明園:掠奪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并火燒圓明園。以下證據最能證明英法曾犯下的罪行的是(

)A.1860年《泰晤士報》的報道 B.文學作品里的相關描述C.法國楓丹白露宮的中國藏品 D.親歷該事件士兵回憶錄3.武漢的漢口里是濃縮了百年前大漢口歷史文化風貌的仿古街區,是老漢口的縮影。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中國出現了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主要是由于(

)A.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B.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C.清末庚子事變的爆發 D.洋務運動的客觀推動4.“曾國藩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軍在敵人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于瓦解。7月19日,湘軍轟塌天京城墻10余丈,蜂擁入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材料說明該運動失敗的原因是(

)A.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B.領導集團的腐敗和內訌C.革命綱領不切合中國實際 D.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5.某學者這樣評價近代史上的某次運動:“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的六道輪回。反封建的人沒有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因此,他們悲壯的事業中又有著一種歷史的悲哀。”該運動(

)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 B.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C.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D.帶有盲目排外落后性6.19世紀60~90年代,為了洋務的需要,洋務派興辦新式學校;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書籍,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等。洋務派的這一系列措施(

)A.目的是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B.實現了教育全盤西方化C.促進當時中國教育近代化 D.促使義務教育普及全國7.清末有詩云:“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這首詩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設置伊犁將軍 B.土爾扈特東歸 C.左宗棠收復新疆 D.新疆建省8.下表中的近代仁人志士認為制度變革的最初使命是(

)人物著作觀點康有為《請定立憲開國會折》“東西各國,皆行此政體,故人君與千百萬之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梁啟超《立憲會議》“中國究竟必與地球文明國同歸于立憲,無可疑也”張謇《張謇全集》“亦以為非此(憲法)不可救亡也”A.依法治國 B.完善法治體系 C.立憲強國 D.實行民主共和9.在近代中國,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師夷長技以自強”,從“洋務”到“維新”,這一系列變化主要是由于(

)A.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 B.“西學東漸”的深入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思想解放的推動10.課堂上,同學們討論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的相同之處,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圖說歷史”是解讀歷史的一種方式。如圖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反抗外來侵略 B.推翻清朝統治C.近代化的探索 D.發動二次革命12.如下圖反映的軍事行動取得勝利后,引發各省紛紛響應,清廷土崩瓦解。該軍事行動是(

)A.廣州起義 B.武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南昌起義13.1913年的春節有一點和往年不同,這已是這一年里的第二個“新年”了。一個多月前,中華民國剛剛慶祝了成立后的第一個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元旦被稱為“新新年”,以區別于傳統春節的“舊新年”。這反映了(

)A.辛亥革命缺乏群眾基礎 B.普通民眾對西學的全盤接受C.傳統習俗受到猛烈沖擊 D.社會轉型期間新舊思想并存14.《建國方略?自序》寫道:“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政,其為毒之烈,較之前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作者強調的是(

)A.清政府的腐敗統治 B.袁世凱的倒行逆施C.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D.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15.坐標軸是數學學科建立圖形與數之間對應聯系的有效工具。下圖坐標軸中呈現的是中國某一學派思想的地位變化,據此可知該思想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6.下表是某歷史公眾號推送的研究性學習資源包。據此推斷,其研究的主題是(

)資料類型名稱圖片孫中山等走出國民黨一大會場(1924年1月)文獻《革命軍將以鐵甲車猛攻武昌城》(《民國日報》1926年9月)實物“鐵軍”盾牌(民國十六年一月)A.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B.開辟井岡山道路C.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D.全民族抗戰17.下圖是2024年4月3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在黃埔軍校建校百年之際,來到黃埔軍校舊址參觀。這所學校創立的歷史背景是(

)A.辛亥革命取得了勝利 B.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C.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 D.國民大革命走向勝利18.由于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錯誤指揮,紅軍英勇奮戰一年,付出了重大犧牲,也沒能打破敵人的“圍剿”,反而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中共中央被迫采取軍事行動。下列圖片符合這一行動的是(

)A. B.C. D.19.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了江蘇南通博物苑B.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C.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20.觀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時間軸,關于②階段表述正確的是(

)A.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 B.國共正式合作進行北伐戰爭C.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21.“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材料的主旨是(

)A.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B.持久抗戰是奪取勝利的必由之路C.民眾支持紅軍抵抗侵略的家國情懷 D.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22.1946年1月至5月,國民黨軍隊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周圍修筑碉堡2104座,在中原解放區周圍的豫南鄂修筑碉堡6000座以上。其目的是(

)A.增強抗日實力 B.開始戰略反攻C.計劃和平建國 D.為內戰作準備23.“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民謠反映了人民解放戰爭的(

)A.歷史背景 B.基本過程 C.作戰方針 D.勝利原因24.徐悲鴻,20世紀中國美術的先驅,是功垂后世、影響深遠的藝術巨匠和一代宗師。作為繪畫大師,他其實也是位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者。下圖所示是他的一幅愛國題材的成名巨作,也是國家一級文物的《田橫五百士》,這幅畫創作于20世紀“……日寇入侵,蔣介石妥協不抵抗,許多人媚敵求榮之時”,作者旨在向國民凸顯(

)A.我國漢代著名義士——田橫 B.田橫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C.五百士不屈激情與悲壯結局 D.歷史畫卷中的寧死不屈精神25.某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要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們選擇展示新民主主義革命內容的一組是()A.虎門銷煙遺跡——圓明園遺址——威海衛戰役紀念館B.大沽炮臺遺址——天津義和團遺跡——武昌起義紀念館C.詹天佑故居——張謇故居——徐悲鴻故居D.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遵義會議會址——革命圣地延安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近代西方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①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③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④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1)請將材料一中“近代西方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與侵華戰爭正確對應。(只填序號)(4分)中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材料二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各階級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尋求變革,推動了社會進步。(2)結合材料二,填充完整思維導圖,并概括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8分)材料三張海鵬教授在《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描述:“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示意圖(3)結合材料,試分析“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示意圖”中造成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推動中國歷史進程從B段到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主要因素。(4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1895至1900年間,列強在華設廠總數激增到933家……它們憑借雄厚的資本,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料,節省了運費,又享有免納種種苛捐雜稅的特權,不僅獲得巨額利潤,而且迅速發展為具有壟斷性的企業,嚴重排擠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品。——李侃《中國近代史(1840-1919)》材料二通州之設紗廠,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通(通州)產之棉,力耕絲長,冠絕亞洲,為日廠之所必需。花往紗來,日盛一日,捐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于我之貨以售我,無異于瀝血肥虎,而袒肉以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于何賴?(大意:損害自己,利于他人)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廠工已畢,紗機已開,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專責成。(大意:自己辦廠,和日商競爭)——摘自《大生紗廠廠約》材料三圖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歷程行業企業名稱創辦人創辦地點面粉業福新面粉公司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上海火柴鴻生火米柴公司劉鴻生江蘇蘇州釀酒張裕釀酒公司張弼士山東煙臺表1912-1921年民族工業名牌產品(1)根據材料一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列強在華設廠總數激增”的原因是什么?指出它們對中國民族工業產生的影響。(4分)(2)材料二中“大生紗廠”創辦者是誰?說明該實業家創辦“大生紗廠”的主要動機。(6分)(3)據材料三,概括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史中,你收獲了什么啟示?(提示:從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和重要條件作答)(6分)28.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材料二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最大限度地動員和團結全國軍民共同抗戰,開辟廣大的敵后戰場,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