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_第1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_第2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_第3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_第4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跟蹤訓練38石油資源及戰略意義(2022·陜西咸陽模擬)讀2012—2019年中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圖,完成1~2題。中國能源生產結構(2012—2019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2012—2019年)1.讀中國能源生產結構圖可知()A.2012—2019年我國能源產量持續增長B.2018—2019年我國能源產量增幅最小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產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產量持續減少2.2012—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表明我國 ()A.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減少,能源消費結構優化B.能源運輸量減少,能源消費價格降低C.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抑制全球溫室效應D.能源進口量減少,保障能源消費安全答案:1.C2.A解析:第1題,2012—2019年我國能源產量沒有持續增長,2016年能源產量減少,A項錯誤。2018—2019年我國能源產量增幅不是最小,B項錯誤。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產量增幅最大,C項正確。2012—2019年化石能源產量沒有持續減少,D項錯誤。故選C項。第2題,2012—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表明我國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減少,能源消費結構優化,A項正確。材料中信息無法反映出能源運輸量和能源進口量,B、D兩項錯誤。圖中煤炭消費減少,但是石油、天然氣的使用依然會產生溫室氣體,C項錯誤。故選A項。(2022·貴州貴陽模擬)同比變化率=(某年產量上年產量)/上年產量×100%,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及石油自給率統計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2015—2017年我國石油產量變化的原因是 ()A.我國石油資源枯竭,開采難度增大B.海外石油進口穩定可靠,價格持續降低C.我國石油勘探技術提高,油田數量增加D.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4.2016—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而自給率無明顯變化,主要原因是()A.汽車逐漸增多,石油使用量增加B.石油發電量所占比率大幅度降低C.新能源占比提高,燃油效率提升D.煤炭資源價格下降,使用量增加答案:3.D4.C解析:第3題,據圖中同比變化率可知,2015—2017年我國石油產量下降,隨著勘探技術的提高,探明的石油儲量在增加,但不會導致石油產量下降,A、C兩項錯誤;我國海外石油進口不穩定,進口渠道多元化,石油價格也不會持續降低,B項錯誤;因石油進口不穩定,為保障石油供給安全,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石油開采量降低,D項正確。第4題,石油自給率=我國石油產量÷石油總使用量,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自給率無明顯變化說明我國石油總體使用量也在降低,A項錯誤;我國發電以火力發電為主,石油發電在我國所占比率一直非常低,B項錯誤;新能源發展,燃油效率提升,能夠減少石油的消耗,提高對石油的利用率,C項正確;煤炭資源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使用量逐漸減少,D項錯誤。下圖表示我國五個省級行政區的煤、石油和天然氣三種礦物能源占全國總儲量的比例。讀圖,完成5~7題。5.A、B、C代表的礦物能源分別是()A.煤、石油和天然氣B.煤、天然氣和石油C.天然氣、石油和煤D.石油、天然氣和煤6.圖中①②③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分別可能是()A.山西、黑龍江、新疆B.黑龍江、山西、新疆C.黑龍江、新疆、山西D.新疆、山西、黑龍江7.③省級行政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木材超采嚴重D.草場退化答案:5.C6.C7.A解析:第5題,根據材料分析,四川省是天然氣大省,A為天然氣;內蒙古煤炭資源豐富,C為煤炭;B則為石油。第6題,黑龍江、新疆、山西三省中,新疆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故②為新疆;三種資源里黑龍江石油資源最豐富,故①為黑龍江;山西是煤炭大省,煤炭資源豐富,故為③山西。第7題,由上題可知,③代表山西省,山西省突出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與動力。若各國政府的能源政策不變,則未來世界對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經加工原始狀態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圖(含預測)所示。據此完成8~10題。8.目前世界能源消費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燃燒效率低,能源資源浪費嚴重B.機械化大生產,就業機會少C.大氣污染加重,并導致全球變暖D.煤炭、石油運量大,運力不足9.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總趨勢為()A.煤炭、石油、天然氣不再作為能源B.多元化、低碳化、新能源比重上升C.煤炭、石油、天然氣仍然為主要能源D.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比重變化不大10.大力發展太陽能的原因有()①清潔能源,減輕環境污染②可再生能源,儲量大③有利于能源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④技術難度小,投資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8.C9.B10.A解析:第8題,燃燒效率低,能源資源浪費嚴重,機械化大生產,就業機會少,煤炭、石油運量大,運力不足均不屬于環境問題,A、B、D三項錯誤。大氣污染加重,并導致全球變暖屬于環境問題,且煤炭燃燒要排放大量的煙塵、酸性氣體、二氧化碳等,會引起大氣污染和全球變暖,C項正確。第9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氣雖然占比越來越少,但仍為能源,A項錯誤;隨著科技發展,新能源越來越多,占比越來越大,煤炭、石油、天然氣不再是主要能源,C項錯誤。圖中顯示能源的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低碳化,且新能源比重上升,B項正確。核能為新能源,水能為常規能源,D項錯誤。故選B項。第10題,太陽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且儲量大,①②正確。開發利用太陽能,有利于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③正確。太陽能發電具有占地廣、效率低、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的特點,④錯誤。故選A項。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石油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一般認為,一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9%是一個重要的風險警戒線。推進中國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建立必要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以防止石油供應中斷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中國石油、天然氣分布簡圖2010—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與消費量變化(1)分別概括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分布特征。(2)簡述我國石油產量和消費量的變化情況,并判斷我國石油安全風險的高低。(3)進口渠道多元化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舉措,寫出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區和國家。(4)從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分析西氣東輸對西部地區的積極影響。答案:(1)石油分布特征:北方多,南方少。天然氣分布特征:中西部多,東部少。(2)石油消費量持續增長,石油產量基本穩定,需求缺口逐漸增大;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遠高于49%的警戒線,石油安全的風險較高。(3)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斯灣沿岸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和伊拉克,南美洲委內瑞拉等。(4)經濟方面: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帶動天然氣生產、加工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社會方面: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城鎮化。生態方面:天然氣的使用能減少薪柴的使用,減少森林植被的破壞;經濟收入的提高利于促進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緩解當地的生態問題。解析:第(1)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少,因此石油資源北方多、南方少;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青海和新疆等地,東部地區少,因此天然氣資源中西部多,東部少。第(2)題,根據2010—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與消費量變化圖可知,2010—2018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由52.7%升高至70.5%,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且超過49%的石油安全警戒線;2010—2018年產量呈下降趨勢,但消費量不斷增加,且消費量大于產量。據此判斷,我國石油安全的風險較高。第(3)題,根據我國石油產量與消費量之間的關系判斷,我國目前大量的石油需要進口。目前,我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自俄羅斯以及西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進口來源比較多,這樣能更好地保障我國能源的安全。第(4)題,結合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分析思路進行分析即可。經濟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