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_第1頁
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_第2頁
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_第3頁
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_第4頁
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洞口工程本著“早進晚出、保護環境”的原則進行,在隧道開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溝、洞口土石方及邊仰坡防護施工。洞口土石方采用挖掘機配合裝載機自上而下分層施工,大型自卸汽車運輸,并及時做好坡面防護,開挖一層防護一層。斜切類整體結構洞門采用整體式澆注結構。端墻類洞門施工時先施作洞門端墻,然后施作洞門翼墻。混凝土施作完成拆摸養護后,施作洞門附屬工程。明洞施工明洞墻頂起坡防護采用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防護。明洞襯砌由洞內向洞外進行施作,先施工仰拱及墻腳部鋼筋混凝土(包括仰拱回填),然后施工邊墻及拱部鋼筋混凝土。仰拱及墻腳部混凝土采用組合鋼模板人工立模澆注,邊墻及拱部混凝土采用全斷面液壓模板臺車,兩側對稱灌注。明洞襯砌與洞門連接處應預留與端墻的連接鋼筋,用以加強襯砌與洞門的整體性。防水層施工嚴格按有關規范,止水帶安裝固定牢固。應注意做好明暗洞交界處的防水層的搭接,使之與暗洞有效連接。拱背回填嚴格按規范執行,回填每層厚度、壓實度符合規范要求。進洞方案各隧道進出口段圍巖穩定性較差,隧道洞口大管棚超前預支護進洞,具體作法如下:洞口開挖至起拱線,采用兩榀型鋼鋼架緊貼仰坡放置,預埋管棚導向管,其環向間距及傾角同設計的管棚環向間距及外插角,與仰坡錨桿焊接固定,澆注掛板砼固結,然后施做長管棚,形成洞室輪廓。洞口應加強防排水,防止積水長時間浸泡墻腳和隧底,造成邊墻圍巖失穩。開挖方案⑴隧道V、W級圍巖采用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和六步 CD法施工,采用多功能作業臺架,采用機械配合人工開挖。⑵隧道施工嚴格按照“嚴控水、強支護、短進尺、勤量測、早襯砌”的原則組織施工,應該特別注意破碎帶、塌方、突水等,要加強調查和處理。提前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并有應急預案。開挖中密切注意圍巖及地下水等的變化情況,當施工方法或支護結構不適應于實際圍巖狀態時,必須采取應急措施。⑶隧道開挖按新奧法原理組織施工,根據不同圍巖級別及周邊環境選擇相應工法。開挖斷面的中線和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拱腳和墻角以上的 1m內斷面嚴禁欠挖,開挖過程中要核對地質情況,判斷圍堰穩定性,每開挖一段檢查一次。運輸出碴方案隧道出碴均采用無軌運輸方式,臺階法施工采用挖掘機扒碴至下部,再用裝載機裝碴。雷家隧道棄碴根據設計要求運至DK134+700右側600m山坳,此棄渣場占地56畝,耕地約15畝,運距約1.1km,容渣量約21.5萬方。洞塘隧道棄碴根據設計要求運至DK101+000左側250m山坳,此棄渣場占地28.7畝,運距約1.0km,容渣量約5萬方。碴場配推土機進行平整。支護方案初期支護緊跟隧道開挖,采用鑿巖臺車、輔助多功能臺架風鉆造錨桿孔,安裝錨桿,人工鋪設鋼筋網,采用濕噴法施工噴射混凝土。對于淺埋地段、圍巖富水、斷層軟弱帶等不良地段,采取超前砂漿錨桿、超前小導管、超前大管棚。仰拱填充、結構防排水、二次襯砌施工方案仰拱及隧底填充施工在隧道底部開挖支護完成后,及時全幅分段施工,為確保洞內交通不中斷,采用仰拱棧橋方式,二次襯砌距掌子面的安全距離,W級圍巖不得大于90mv級圍巖不得大于70m排水盲管和防水板采用專用作業臺架配合人工鋪設;拱墻襯砌采用12m液壓模板臺車全斷面整體襯砌;混凝土由洞外自動計量混凝土拌和站生產,專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至工作面,泵送入模。輔助施工方案⑴防排水方案順坡開挖隧道,排水主要采用順坡自然排水,只在開挖面與仰拱區間設抽水設備,將施工廢水抽至成形的水溝內自然順坡排出到洞外污水處理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⑵高壓供風方案雷家隧道及洞塘隧道均采用壓入式通風。隧道施工所需高壓風采用在每個掘進洞口各建一個高壓風站,配電動空壓機供風。高壓風通過 ?150鋼管接至各施工工作面,再由高壓橡膠風管連接風動機具進行施工。電力線未接通前,采用臨時內燃空壓機供風;電力線接通后,采用電動空壓機供風。⑶供水方案利用隧道附近水源或自打井,鋪設水管路至洞口山腰上的高位水池或者直接用泵抽水進入高壓水塔供水。洞內高壓水采取在洞口山腰設高位水池或水塔,設置地點高差滿足施工用水壓力的要求,容量據施工需要修建。洞內高壓水管采用?50??150的無縫鋼管。⑷供電方案洞口至掘進800m左右供電按常規布置,由洞口配電室按“三相四線”供動力及220V(36V)照明用電;當進洞電源超過800m供電范圍時,已不能滿足大功率機械設備起動、運行,采用“高壓電進洞”能較好的解決。施工風、水、電管線布置見下圖6.1-2。隧道棄碴利用和棄置方案本工程隧道棄碴不用于路基填料,直接運至指定棄碴場棄置。本著“就近棄置、利于環保”原則。隧道棄碴的臨時堆放場和棄碴場,按設計要求進行防護,棄碴體的坡腳設置防沖刷攔碴墻或收碴坡腳墻。棄碴過程中,要對棄碴表面進行臨時覆蓋,必要時進行灑水降塵。棄碴完畢后,棄碴表層覆土,撒播草籽綠化或復耕。超前地質預報方案隧道穿越較復雜,發育有一條斷層帶、1處花崗巖侵入帶、泥石流、有害氣體、大變形,特殊巖土等不良地質等不良地質地段,所處的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必須進行系統性的預測預報才能做到預知和評估不良地質,及時制定相應處理方案,避免造成大規模突發性災害,避免造成惡化圍巖狀況,特別是避免造成對工程進度的嚴重影響。

說明:1234供電5軸流風機污水處理:變壓器管線布置平面示意圖、供風用159鋼管、供水用說明:1234供電5軸流風機污水處理:變壓器管線布置平面示意圖、供風用159鋼管、供水用108鋼管、抽排水用、供電線路用導線4根、通風管用 120‘0m拉鏈式軟風管鋼管■「通風管1200排水管200 .n 咼位水池圖6.1-2隧道無軌洞內施工管線布置斷面示意圖隧道掘進過程中,采用地質分析法進行長距離(200米以上)預報,根據預報等級及上一級預報的情況分別采用物探、 深孔水平探法進行中長距離預報。對千枚巖、斷層帶和花崗巖侵入帶等進行預報,并利用HSR水平震動波探測技術)對TSP203的成果進行驗證,利用地質雷達預測千枚巖、斷層帶和花崗巖侵入帶等,利用紅外線探測技術、高密度電法對地下水進行預報。利用超前水平地質鉆孔對掌子面方向進行15?30米的鉆探,驗證不良地質

體的發育范圍,地下水水量、水壓等地質參數。根據預報結果對施工方案進行完善,開挖過程中進行地質素描,對預報結果進行驗證反饋。開挖時利用開挖鉆機,對掌子面進行5?8米的超前鉆孔,可以避免掌子面方向出現突發性坍塌、突泥、涌水涌沙事故的發生。對已開挖的隧洞,周邊使用地質雷達進行2?15米內的連續監測,以發現周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質,以便及時處理,免除后患。施工過程中常規的地質素描、地質調查分析嚴格認真落實。通過以上的系統性不良地質檢測預報及驗證,基本可以達到超前地質預報的目的。但是由于很多檢測資料分析結果及軟件的應用因人而異,因此我單位委派具有豐富經驗的地質預測預報技術人員常駐現場,形成專職的地質預報組。主要地質預報手段及預報預測預報技術人員常駐現場,形成專職的地質預報組。主要地質預報手段及預報范圍見下圖6.1-3充填性溶洞邊新奧法復合式襯砌素描分— 析預報日-疋新充填性溶洞邊新奧法復合式襯砌素描分— 析預報日-疋新設計、丨施工的核心技術之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和監控量測,以信息化施工手段指導施工。按照《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07)及《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標準化管理實施意見》(工管辦函[2014]92號)的有關要求進行監控量測執行。測量精度要符合《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的要求。現場監控量測不僅監測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