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甘肅省金昌市高考語文第二次聯考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6分)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今譯是古籍整理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百多年來,成果豐碩,取得了很大成績,已成為普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手段。對今譯的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上升為理論,反過來指導今天的古籍今譯工作,是有重要意義的。關于翻譯,學界歷來有直譯意譯之說,有人主張直譯,有人主張意譯,雙方進行了長期的爭論。主張直譯的人批評意譯隨意胡譯、亂譯。主張意譯的人批評直譯逐字呆譯、死譯。我認為沒有必要將二者絕對地對立起來。實踐證明,直譯意譯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譯方法。有些文體宜于直譯,有些文體宜于意譯;有些語句宜于直譯,有些語句宜于意譯。最好是“應文制宜”:該直譯的直譯,該意譯的意譯。魯迅是主張直譯的。他說:“文句仍然是直譯,和我歷來所取的方法一樣;也竭力想保存原書的口吻,大抵連語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顛倒。”所謂直譯,是基本上按照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的方法,但并不絕對排斥為了符合現代漢語表達方式,有些句子的語序也可作適當的調整。如果說由于中外語言結構相差懸殊難以進行逐字對譯,而古今漢語語言結構基本相似,許多句子是可以進行逐字對譯的。這是學術界公認的事實。郭沫若是主張意譯的。他說:“我們相信理想的翻譯對于原文的字句,對于原文的意義,自然不許走轉,而對于原文的氣韻尤其不許走轉,而對于原文的字句應該應有盡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譯,或先或后,或綜或析,在不損及意義的范圍以內,為氣韻起見,可以自由移易。”所謂意譯,要求譯者先把原文的意義正確地領會,然后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重新表達出來,意譯同樣要求忠實于原文,同樣要求譯者了解原文中的每一個字的含義。與直譯不同的是,它忠實的不是原文中的一個個的字,而是由字組成的語意,它所強調的是要求傳達原作的風格、神韻。意譯之所以必要,第一,由于古今漢語表達方式存在差異等十分復雜的原因,有些句子,至今還不能從理論上說明為什么要這樣譯,只能憑譯者的水平,領會其含意,把原文的意思翻譯出來。第二,一些文藝作品,如賦、詩、詞、曲之類,講究韻律、平仄,用詞造句更為靈活,如果采用直譯,往往字到意不到,死的字面顧到了,活的神采反而失落了。郭沫若把意譯稱作“譯詩的正宗”。他在1953年今譯《屈原賦》時又強調:“原作是詩,他的譯文也應是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允許譯者有部分的自由。有時候他不能逐字逐句的硬譯。他可以統攝原意,另鑄新辭。”直譯與意譯具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共同性是:都把“信”放在第一位,都要求忠實于原作。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方法上,前者強調按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其優點在內容上易于忠實地、準確地傳達出原文的意義,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語氣及語言上的特色。后者強調反映原文的風格神韻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譯。其優點,在內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風格神韻,在形式上易于再現原文的體裁、風貌。需要指出的是,與直譯相比,意譯帶有更大的主觀性。對于這一點,譯者應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異性,所以各自都有它們的適應性。就文體來說,直譯適宜于用來翻譯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意譯適宜于用來翻譯文藝作品,如詩、詞、賦、曲等。就具體語句來說,直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意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不相同的句子。當然,用直譯還是用意譯,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有些句子,一般譯者覺得無法直譯,而高手卻直譯得很好。這說明關鍵在于譯者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二者各自易于出現的偏向。直譯要防止過于拘泥于原文的結構、語序,不可譯得生硬、死板、味同嚼蠟;不然,就成了呆譯死譯。意譯由于帶有某種主觀性,易犯隨心所欲的錯誤,譯者一定要嚴格遵守忠實于原作的原則,切不可為“達”而達、為“雅”而雅;否則,就成了胡譯、亂譯。(摘編自管敏義《略論古籍今譯》)(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今譯是整理古籍的一種方法,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益于普及優秀傳統文化。B.魯迅在翻譯中堅持直譯,連語句的前后次序都不顛倒,以保存原書的口吻。C.郭沫若認為翻譯要兼顧原文的意義和氣韻,為了氣韻,有時可以偏離原意。D.譯者的水平決定了其選用翻譯的方法,高水平的譯者采用直譯就能翻譯好。(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在肯定古籍今譯的價值的基礎上,對今譯的方法展開論述,以指導今譯工作。B.文章從直譯派和意譯派的爭論引出論點,即古籍今譯“該直譯的直譯,該意譯的意譯”。C.第三段和第四段采用引用論證等方法,分別論證直譯和意譯的內涵及其合理性。D.第五段根據“信達雅”的翻譯三原則,對直譯和意譯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展開論述。(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直譯和意譯是翻譯的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各有其所適用的文體。B.中外作品翻譯,由于兩種語言結構差異較大,很難做到逐字逐句的對譯。C.以詩譯詩是郭沫若對翻譯詩的要求,在翻譯中意譯比直譯更能滿足此要求。D.古今漢語有一致處,也有差異處,因此古籍今譯不可能單一采用直譯或意譯。材料類文本閱讀(12分)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分領域制定實施方案。建設優質節水高產穩產飼草料生產基地,加快苜蓿等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青貯飼料,加快推進秸稈養畜。發展林下種養。深入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合理利用草地資源,推進劃區輪牧。科學劃定限養區,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加大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摘編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這為新時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國民營養提供了遵循與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過去30年,全球擺脫饑餓的人口中有2/3在中國,中國是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二(零饑餓)的發展中國家。2020年,我國營養不良率下降到2.5%以下,居民食品支出總額占居民總消費支出的比重下降至30.2%;蔬菜、水果、肉類消費量增長迅速,居民膳食結構向高能量、高蛋白轉變。與此同時,我國在進一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國民營養健康水平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我國農業生產增速減慢,未來農產品增產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貢獻的增速在放緩。同時,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我國面臨越來越大的水土資源短缺的現實約束,高肥力耕地比重低,農田土壤污染率上升,加上由于氣候變化引致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風險的增加,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產量面臨的限制越來越多。我國仍面臨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問題,與膳食相關的疾病發生率不斷增加。大量居民存在維生素A、鐵、鋅和鈣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的情況,尤其是城鄉低收入家庭、嬰幼兒、育齡婦女和高齡老年人。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有所上升。這些與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相關的疾病帶來了高額的健康和經濟成本。(摘編自龍文進馮曉龍《為什么大食物觀如此重要》)材料三:我國大水面資源豐富,通過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和深遠海魚類養殖,可以獲得數量可觀的優質蛋白食物資源。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一些沿海省份正積極探索。山東海岸線3500多公里,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海洋資源豐富。作為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山東依托這些“藍色糧倉”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類野生養殖。踐行大食物觀,一些地方向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在廣袤的東北黑土地上,堅果、野生漿果、優質食用菌等資源豐富。如今,木耳等食用菌類成了大產業,當地多家企業專門從事食用菌種植、菌種研發,有效滿足市場對食用菌的多樣化需求。設施農業是利用工業化生產理念和工程技術手段,為作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也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說,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農業設施技術的發展和融合,可以有效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在蔬菜總產量居全國首位的省份山東,以“中國蔬菜之鄉”壽光為代表的生產基地,近年來利用物聯網和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山東還提出,要著重推動日光溫室宜機化、塑料大棚標準化、連棟溫室規模化、菇房與培養房智慧化。(摘編自《樹立食物消費新觀念,因地制宜踐行大食物觀》,新華網2023年2月10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共中央國務院樹立大食物觀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B.農產品產量增加居民膳食結構居民營養健康C.居民飲食營養不均衡部分營養素缺乏或肥胖健康和經濟成本D.我國豐富的大水面資源生態漁業和深遠海魚類養殖蛋白食物資源(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發展現代畜牧業、大水面生態漁業、食用菌和藻類產業等都是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的有效舉措。B.我國糧食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也面臨諸多挑戰,樹立大食物觀具有現實必要性。C.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優質食用菌資源,當地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向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D.發展設施農業,為作物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可以擺脫農業發展依賴自然資源的限制,保障糧食安全。(3)材料一“大食物觀”的相關內容摘編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為什么踐行大食物觀能促進鄉村振興?請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文學類閱讀(15分)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桃園廢名王老大只有一個女孩兒,一十三歲。病了差不多半個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種桃為業,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園,——桃園簡直是王老大的另一個名字。在這小小的縣城里,再沒有別個種了這么多的桃子。桃園的籬墻的一邊是城墻,城上的游人可以隨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還替城墻栽了一些牽牛花,花開的時候,許多女孩子跑來玩,兜了花回去。上城看得見紅日頭,——這是指西山的落日,這里正是西城。阿毛每每因了這一個日頭再看一看照墻上畫的那天狗要吃的一個,也是紅的。當那春天,桃花遍樹,阿毛高高的望著園里的爸爸道:“爸爸,我們桃園兩個日頭。”秋深的黃昏。阿毛病了也坐在門檻上玩,望著爸爸取水。桃園里面有一口井。桃樹,長大了的不算,又栽了小桃,阿毛真是愛極了,愛得覺著自己是一個小姑娘,清早起來辮子也沒有梳!桃樹仿佛也知道了,阿毛姑娘今天一天不想端碗扒飯吃哩。爸爸擔著水桶在林子里穿來穿去,不是把背弓了一弓就要挨到樹葉子。阿毛用了她的小手摸過這許多的樹,不,這一棵一棵的樹是阿毛一手抱大的!——是爸爸拿水澆得這么大嗎?她記起城外山上滿山的墳,她的媽媽也有一個,——媽媽的墳就在這園里不好嗎?爸爸為什么同媽媽打架呢?有一回一籮桃子都踢翻了,阿毛一個一個的朝籮里揀!天狗真個把日頭吃了怎么辦呢?……阿毛看見天上的半個月亮了。天狗的日頭,吃不掉的,到了這個時分格外的照徹她的天,——這是說她的心兒。秋天的天實在是高哩。這個地方太空曠嗎?不,阿毛睜大了的眼睛叫月亮裝滿了,連爸爸已經走到了園的盡頭她也沒有去理會。月亮這么早就出來!有的時候清早也有月亮!古舊的城墻同瓦一般黑,墻磚上青苔陰陰的綠,——這個也逗引阿毛。阿毛似乎看見自己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她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黑了豈不連苔也看不見?——她的桃園倘若是種橘子才好,苔還不如橘子的葉子是真綠!她曾經在一個人家的院子旁邊走過,一棵大橘露到院子外,——橘樹的濃蔭儼然就遮映了阿毛了!但小姑娘的眼睛里立刻又是一園的桃葉。阿毛如果道得出她的意思,這時她要說不稱意罷。桃樹已經不大經得起風,葉子吹落不少,無有精神。阿毛低聲地說了一句:“桃樹你又不是害病哩。”她站在樹下,抱著籮筐,看爸爸摘桃,林子外不像再有天,天就是桃,就是桃葉,——是這個樹嗎?這個樹,到明年又是那么茂盛嗎?那時她可不要害病才好!桃花她不見得怎樣的喜歡,風吹到井里去了她喜歡!她還丟了一塊石頭到井里去了哩,爸爸不曉得!……“阿毛,進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風很涼。”“阿毛,今天一天沒有看見你吃點什么,老是喝茶,茶飽得了肚子嗎?”“不要什么東西吃。”慢慢又一句:“爸爸,我們來年也買一些橘子來栽一栽。”“買一些橘子來栽一栽!你曉得你爸爸活得幾年?等橘子結起橘子來爸爸進了棺材!”王老大向他的阿毛這樣說嗎?問他他自己也不答應哩。但阿毛的橘子連根拔掉了。阿毛只有一雙瘦手。剛才,她的病色是橘子的顏色。這時月亮才真個明起來,就在桃樹之上,屋子里也鋪了一地。王老大坐下板凳脫草鞋,——阿毛伏在桌上睡哩。“阿毛,到床上去睡。”“我睡不著。”“你想橘子吃嗎?”“不。”阿毛雖然說栽橘子,其實她不是想到橘子樹上長橘,一棵橘樹罷了。她還沒有吃過橘子。“阿毛,你手也是熱的哩!”阿毛——心里曉得爸爸摸她的腦殼又捏一捏手,枕著眼睛真在哭。王老大一門閂把月光都閂出去了。文本二:三三沈從文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彎里,溪水沿到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處筑了這一座石頭碾坊,這碾坊,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叫楊家碾坊了。一個堡子里只有這樣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歸這碾坊包辦,成天有人輪流挑了倉谷來,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閘的板,石槽里水沖動了下面的暗輪,石磨盤帶著動情的聲音,即刻就轉動起來了。于是主人一面談著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籮篩子,到后頭上包了一塊白布,拿著個長把的掃帚,追逐著磨盤,跟著打圈兒,掃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到米碾好了,篩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個滾到豆粉里的湯圓。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許多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凡是到楊家碾坊碾過谷子的,都知道楊家三三。媽媽十年前嫁給守碾坊的楊,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生活毫無什么不同處。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來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地長大了。媽媽隨著碾槽轉,提著小小油瓶,為碾盤的木軸鐵心上油,或者很興奮地坐在屋角拉動架上的篩子時,三三總很安靜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熱天坐到有風涼處吹風,用包谷稈子作小籠,冬天則伴同貓兒蹲到火桶里,剝灰煨栗子吃。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樹覆蔭,六月里陽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這潭中養得有幾只白鴨子,水里的魚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習慣,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財產的一份。水壩既然全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鄉公約不許毒魚下網,所以這小溪里魚極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來釣魚,看到潭邊幽靜,想蹲一會兒,三三見到了時,總向人說:“不行,這魚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人若頑皮一點,聽到這個話等于不聽到,仍然拿著長長的竿子,擱到水面上去安閑的吸著煙管,望到這小姑娘發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媽,高聲地說:“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釣我們的魚,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母親就從沒有照到女兒意思折斷過誰的竿子,照例將說:“三三,魚多咧,讓別人釣吧。魚是會走路的,上面總爺家塘里的魚,因為歡喜我們這里的水,都跑來了。”三三照例應當還記得夜間做夢,夢到大魚從水里躍起來吃鴨子,聽到這個話,也就沒有什么可說了,只靜靜地看著,看這不講規矩的人,究竟釣了多少魚去。她心里記著數目,回頭好告給媽媽。有時因為魚太大了一點,上了釣,拉得不合式,撮斷了釣竿,三三可樂極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魚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氣,那時就應當輪到三三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了。但三三卻常常急忙跑回去,把這事告給母親,母女兩人同笑。有時釣魚的人是熟人,人家來釣魚時,見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氣,就照例不忘記問:“三三,許我釣魚吧。”三三便說:“魚是各處走動的,又不是我們養的,怎么不能釣。”同一件事情,對待不同,原來是來人講禮,三三也講禮。三三如一般小孩,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看幾回獅子龍燈,就長大了。(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一開篇交代阿毛生病了很長時間,后文王老大叮囑阿毛回屋,讓阿毛上床睡覺等,表現了父親對女兒健康的擔憂。B.文本一第四段用了較多的筆墨描繪了阿毛的心理活動,寫出了阿毛感情細膩、敏感的特點以及對母親的深切思念。C.文本二中楊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閑,因此成長在此地的三三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可以制作小籠,看魚等等。D.“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去了”,文本二用平淡的筆觸敘述三三父親去世之事,哀而不傷。(2)阿毛和三三都生活在田園之中,她們的形象有很多共同之處,請就此作簡要分析。(3)兩篇小說都呈現出散文化的特點,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賢者之事也,雖貴不茍為,雖聽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動,必當義然后舉,此忠臣之行也。賢主之所說,而不肖主雖不肖其說,非惡其聲也。人主雖不肖,其說忠臣之聲與賢主同,行其實則與賢主有異。異,故其功名禍福亦異。異,故子胥見說于闔閭而惡乎夫差,比干生而惡于商,死而見說乎周。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孔子聞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勝細民者,天下有不勝千乘者。秦繆公相百里奚,晉使叔虎、齊使東郭蹇如秦,公孫枝請見之。公曰:“請見客,子之事歟?”對曰:“非也。”“相國使子乎?”對曰:“不也。”公曰:“然則子事非子之事也。秦國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猶懼為諸侯笑。今子為非子之事,退,將論而罪。”公孫枝出,自敷于百里氏。百里奚請之。公曰:“此所聞于相國歟。枝無罪奚請?有罪奚請焉?”百里奚歸,辭公孫枝。公孫枝徙,自敷于街。百里奚令吏行其罪。定分官,此古人之所以為法也。今繆公鄉之矣,其霸西戎,豈不宜哉?晉文公將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之術,文公用之,果勝。還,將行賞。衰曰:“君將賞其本乎?賞其末乎?賞其末則騎乘者存,賞其本則臣聞之郤子虎。”文公召郤子虎曰:“衰言所以勝鄴,鄴既勝,將賞之,曰:“蓋聞之于子虎,請賞子虎。”子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者也。”公曰:“子無辭。”郤子虎不敢固辭,乃受矣。凡行賞欲其博也,博則多助。今虎非親言者也,而賞猶及之,此疏遠者之所以盡能竭智者也。晉文公亡久矣,歸而因大亂之余,猶能以霸,其由此歟?(節選自《呂氏春秋?不茍》)(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B.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C.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D.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必中理然后動”與“其曲中規”(《勸學》)兩句中的“中”字含義相同。B.“死而見說乎周”與“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見”字含義不同。C.“晉使叔虎、齊使東郭蹇如秦”與“沛公起如廁”(《鴻門宴》)兩句中的“如”字含義相同。D.“歸而因大亂之余”與“因遺策”(《過秦論》)兩句中的“因”字含義不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忠臣的操行為賢明的君主所喜歡,為不肖的君主所厭惡,但忠臣這一名聲,無論什么君主都喜歡。B.公孫枝請求會見晉齊兩國的使者,秦繆公認為會見使者不是他的職責,也非相國的命令,于是拒絕了他。C.通過確定官員職分來管理官員,這是秦繆公所向往的法度,因此他治國有政績,能夠稱霸西戎。D.趙衰建議晉文公獎勵提出良策的郤子虎,來激勵那些遠離君主的人能夠為君主竭盡智慧,成就霸業。(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秦國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猶懼為諸侯笑。②晉文公將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之術,文公用之,果勝。還,將行賞。(二)古詩詞鑒賞(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①辛棄疾九畹芳菲蘭佩好②,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③,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④。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⑤,石龍舞罷松風曉。【注】①雨巖:地名,在江西永豐縣西博山中。石浪:雨巖的一塊巨石,長三十余丈,篇末“石龍”即指此。②本句化用《離騷》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和“紉秋蘭以為佩”。③泠泠:指瑟音清越如流水。千古調:高山流水之調。④此句化用了《離騷》中“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⑤湘累:指屈原。(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標題中“月下”交代寫作的時間和環境,“醉”寫出詞人寫作時的狀態。B.“寶瑟”兩句化用典故,表達了詞人滿腔熱忱無人可訴、無人理解的苦悶心情。C.“水滿”兩句描繪眼前景色,運用反問意在突出雨巖石浪水高浪急的特點。D.詞人想要喚起屈原高歌,寫出了詞人因壯志難酬而對屈原產生惺惺相惜之感。(2)有學者評此詞“深得屈原《離騷》精髓”,請結合詞作對此作簡要評述。?(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一句寫秦國將珍寶到處丟棄,盡顯其“奢”,“”一句譴責其掠奪的“貪”,為后文寫“族秦者,秦也”蓄勢。(2)杜甫《登高》中,從空間之廣、時間之長兩個方面敘寫自己的生活狀況,同時抒發深沉的悲秋之感的兩句是“,”。(3)古代詩詞中常常出現“馬”,如“寶馬雕車香滿路”,以“寶馬”代表優渥的生活;如“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以“班馬”表達別離的不舍之情;如“,”,以“鐵馬”描繪戰爭場面。三、語言文字運用(7分)7.(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紅樓夢》中詩詞數量大,樣式多,內容豐富,在當時前無古人,即使在今天①。這些詩詞歌賦為小說中的人物量身定制,他們所引用的、吟誦的詩詞滿足他們身份地位和學識修養。這些詩詞也推動著故事情節發展,暗示著人物的命運,預示著家族的命運。不能想象,《紅樓夢》如果沒有了這些詩詞,會是怎樣一副蒼白面孔!林妹妹不會是那個才思敏捷的林妹妹,湘云不會是那個出口成章的貴族少女,寶玉只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不學無術的②。曹雪芹不僅讓詩詞的作用發揮得③,而且讓大觀園中的群芳成立詩社,將寫詩填詞由個人抒情上升到群體詠嘆。詩社將《紅樓夢》的詩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將其悲劇性演繹到了極致。紅樓詩社的六次活動.經歷了成立、興盛、衰亡的過程。詩社的興亡不僅是大觀園興亡的縮影,而且是整個賈府興亡的縮影,更寓示著曹雪芹尋求出路希望的破滅,從而寄托了他物我合一、物極必反、人生如夢的哲學思想。(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語言文字運用(13分)8.(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天氣炎熱,多喝水;氣候干燥,多喝水;感冒咳嗽,多喝水……一個人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網上流傳一個說法,即每天喝8杯水(約2升)。①_____?一項新的科學研究顯示,每天8杯水的飲水建議可能超過大多數人真正的需水量。人體每天的水周轉量,包括了我們攝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需水量。研究發現,20~35歲男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4.2升,30~60歲女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3.3升,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到了90多歲,都下降到2.5升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水的周轉量并不等于飲用水的需求量,例如,一名20多歲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4.2升,但是,②_____,因為人體代謝和體表水交換可提供其中的15%,其余85%的需水量來自食物和飲水。在這之中,③_____,也就是說對于一名20歲的成年男性來說,每天的飲水量在1.5到1.8升左右,另外一半從食物中獲取。(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請概述文段內容,要求使用因果關系的句子,保留關鍵信息,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3)下列選項中,與文中畫橫線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A.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B.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C.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D.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四、寫作(60分)9.(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結合你的實際生活,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甘肅省金昌市高考語文第二次聯考試卷·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6分)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今譯是古籍整理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百多年來,成果豐碩,取得了很大成績,已成為普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手段。對今譯的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上升為理論,反過來指導今天的古籍今譯工作,是有重要意義的。關于翻譯,學界歷來有直譯意譯之說,有人主張直譯,有人主張意譯,雙方進行了長期的爭論。主張直譯的人批評意譯隨意胡譯、亂譯。主張意譯的人批評直譯逐字呆譯、死譯。我認為沒有必要將二者絕對地對立起來。實踐證明,直譯意譯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譯方法。有些文體宜于直譯,有些文體宜于意譯;有些語句宜于直譯,有些語句宜于意譯。最好是“應文制宜”:該直譯的直譯,該意譯的意譯。魯迅是主張直譯的。他說:“文句仍然是直譯,和我歷來所取的方法一樣;也竭力想保存原書的口吻,大抵連語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顛倒。”所謂直譯,是基本上按照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的方法,但并不絕對排斥為了符合現代漢語表達方式,有些句子的語序也可作適當的調整。如果說由于中外語言結構相差懸殊難以進行逐字對譯,而古今漢語語言結構基本相似,許多句子是可以進行逐字對譯的。這是學術界公認的事實。郭沫若是主張意譯的。他說:“我們相信理想的翻譯對于原文的字句,對于原文的意義,自然不許走轉,而對于原文的氣韻尤其不許走轉,而對于原文的字句應該應有盡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譯,或先或后,或綜或析,在不損及意義的范圍以內,為氣韻起見,可以自由移易。”所謂意譯,要求譯者先把原文的意義正確地領會,然后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重新表達出來,意譯同樣要求忠實于原文,同樣要求譯者了解原文中的每一個字的含義。與直譯不同的是,它忠實的不是原文中的一個個的字,而是由字組成的語意,它所強調的是要求傳達原作的風格、神韻。意譯之所以必要,第一,由于古今漢語表達方式存在差異等十分復雜的原因,有些句子,至今還不能從理論上說明為什么要這樣譯,只能憑譯者的水平,領會其含意,把原文的意思翻譯出來。第二,一些文藝作品,如賦、詩、詞、曲之類,講究韻律、平仄,用詞造句更為靈活,如果采用直譯,往往字到意不到,死的字面顧到了,活的神采反而失落了。郭沫若把意譯稱作“譯詩的正宗”。他在1953年今譯《屈原賦》時又強調:“原作是詩,他的譯文也應是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允許譯者有部分的自由。有時候他不能逐字逐句的硬譯。他可以統攝原意,另鑄新辭。”直譯與意譯具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共同性是:都把“信”放在第一位,都要求忠實于原作。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方法上,前者強調按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其優點在內容上易于忠實地、準確地傳達出原文的意義,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語氣及語言上的特色。后者強調反映原文的風格神韻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譯。其優點,在內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風格神韻,在形式上易于再現原文的體裁、風貌。需要指出的是,與直譯相比,意譯帶有更大的主觀性。對于這一點,譯者應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異性,所以各自都有它們的適應性。就文體來說,直譯適宜于用來翻譯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意譯適宜于用來翻譯文藝作品,如詩、詞、賦、曲等。就具體語句來說,直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意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不相同的句子。當然,用直譯還是用意譯,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有些句子,一般譯者覺得無法直譯,而高手卻直譯得很好。這說明關鍵在于譯者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二者各自易于出現的偏向。直譯要防止過于拘泥于原文的結構、語序,不可譯得生硬、死板、味同嚼蠟;不然,就成了呆譯死譯。意譯由于帶有某種主觀性,易犯隨心所欲的錯誤,譯者一定要嚴格遵守忠實于原作的原則,切不可為“達”而達、為“雅”而雅;否則,就成了胡譯、亂譯。(摘編自管敏義《略論古籍今譯》)(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今譯是整理古籍的一種方法,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益于普及優秀傳統文化。B.魯迅在翻譯中堅持直譯,連語句的前后次序都不顛倒,以保存原書的口吻。C.郭沫若認為翻譯要兼顧原文的意義和氣韻,為了氣韻,有時可以偏離原意。D.譯者的水平決定了其選用翻譯的方法,高水平的譯者采用直譯就能翻譯好。(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文章在肯定古籍今譯的價值的基礎上,對今譯的方法展開論述,以指導今譯工作。B.文章從直譯派和意譯派的爭論引出論點,即古籍今譯“該直譯的直譯,該意譯的意譯”。C.第三段和第四段采用引用論證等方法,分別論證直譯和意譯的內涵及其合理性。D.第五段根據“信達雅”的翻譯三原則,對直譯和意譯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展開論述。(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直譯和意譯是翻譯的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各有其所適用的文體。B.中外作品翻譯,由于兩種語言結構差異較大,很難做到逐字逐句的對譯。C.以詩譯詩是郭沫若對翻譯詩的要求,在翻譯中意譯比直譯更能滿足此要求。D.古今漢語有一致處,也有差異處,因此古籍今譯不可能單一采用直譯或意譯。【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論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解答】(1)A.正確。B.“連語句的前后次序都不顛倒”錯,根據原文“大抵連語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顛倒”,可知選項過于絕對。C.“為了氣韻,有時可以偏離原意”錯,根據原文“在不損及意義的范圍以內,為氣韻起見,可以自由移易”,可知選項缺少前提條件“在不損及意義的范圍以內”。D.“高水平的譯者采用直譯就能翻譯好”錯。根據原文“用直譯是用意譯,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有些句子,一般譯者覺得無法直譯,而高手卻直譯得很好。這說明關鍵在于譯者的水平”,可知譯方法的選擇,是由譯者水平和原文語句特點決定的,也不能由這句話推出“高水平的譯者采用直譯就能翻譯好”。故選A。(2)D.“第五段根據‘信達雅’的翻譯三原則”錯,第五段“共同性是:都把‘信’放在第一位,都要求忠實于原作”,只從“信”的角度對直譯和意譯展開論述。故選D。(3)D.“古籍今譯不能完全單一直譯或意譯”錯,根據原文“就文體來說,直譯適宜于用來翻譯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議文、記敘文、說明文……直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意譯適宜于翻譯古今漢語表達方式不相同的句子“有些句子,一般譯者覺得無法直譯,而高手卻直譯得很好”等內容,可以推知,古籍今譯是有“單一采用直譯或意譯”的可能性。故選D。答案:(1)A(2)D(3)D材料類文本閱讀(12分)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分領域制定實施方案。建設優質節水高產穩產飼草料生產基地,加快苜蓿等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青貯飼料,加快推進秸稈養畜。發展林下種養。深入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合理利用草地資源,推進劃區輪牧。科學劃定限養區,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加大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摘編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這為新時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國民營養提供了遵循與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過去30年,全球擺脫饑餓的人口中有2/3在中國,中國是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二(零饑餓)的發展中國家。2020年,我國營養不良率下降到2.5%以下,居民食品支出總額占居民總消費支出的比重下降至30.2%;蔬菜、水果、肉類消費量增長迅速,居民膳食結構向高能量、高蛋白轉變。與此同時,我國在進一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國民營養健康水平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我國農業生產增速減慢,未來農產品增產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貢獻的增速在放緩。同時,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我國面臨越來越大的水土資源短缺的現實約束,高肥力耕地比重低,農田土壤污染率上升,加上由于氣候變化引致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風險的增加,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產量面臨的限制越來越多。我國仍面臨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問題,與膳食相關的疾病發生率不斷增加。大量居民存在維生素A、鐵、鋅和鈣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的情況,尤其是城鄉低收入家庭、嬰幼兒、育齡婦女和高齡老年人。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有所上升。這些與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相關的疾病帶來了高額的健康和經濟成本。(摘編自龍文進馮曉龍《為什么大食物觀如此重要》)材料三:我國大水面資源豐富,通過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和深遠海魚類養殖,可以獲得數量可觀的優質蛋白食物資源。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一些沿海省份正積極探索。山東海岸線3500多公里,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海洋資源豐富。作為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山東依托這些“藍色糧倉”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類野生養殖。踐行大食物觀,一些地方向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在廣袤的東北黑土地上,堅果、野生漿果、優質食用菌等資源豐富。如今,木耳等食用菌類成了大產業,當地多家企業專門從事食用菌種植、菌種研發,有效滿足市場對食用菌的多樣化需求。設施農業是利用工業化生產理念和工程技術手段,為作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也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說,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農業設施技術的發展和融合,可以有效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在蔬菜總產量居全國首位的省份山東,以“中國蔬菜之鄉”壽光為代表的生產基地,近年來利用物聯網和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山東還提出,要著重推動日光溫室宜機化、塑料大棚標準化、連棟溫室規模化、菇房與培養房智慧化。(摘編自《樹立食物消費新觀念,因地制宜踐行大食物觀》,新華網2023年2月10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BA.中共中央國務院樹立大食物觀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B.農產品產量增加居民膳食結構居民營養健康C.居民飲食營養不均衡部分營養素缺乏或肥胖健康和經濟成本D.我國豐富的大水面資源生態漁業和深遠海魚類養殖蛋白食物資源(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發展現代畜牧業、大水面生態漁業、食用菌和藻類產業等都是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的有效舉措。B.我國糧食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也面臨諸多挑戰,樹立大食物觀具有現實必要性。C.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優質食用菌資源,當地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向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D.發展設施農業,為作物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可以擺脫農業發展依賴自然資源的限制,保障糧食安全。(3)材料一“大食物觀”的相關內容摘編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為什么踐行大食物觀能促進鄉村振興?請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答題時找出選項對應的原文,然后比較得出正誤。(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3)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學生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在進行合理邏輯分析與判斷,得出自己的見解。【解答】(1)B.“改善居民膳食結構”錯誤,根據材料二的內容,我國農產品產量持續增加,而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仍不合理,表明農產品產量增加并不必然改善居民膳食結構。故選:B。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D.“可以擺脫農業發展依賴自然資源的限制”錯,根據材料三“可以有效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可知,是“緩解”,不是“依賴”。故選:D。(3)根據“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可知,踐行大食物觀,需要農林牧漁等諸多農業生產部門全面協調發展,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根據“設施農業是利用工業化生產理念和工程技術手段,為作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也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說,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農業設施技術的發展和融合,可以有效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可知,踐行大食物觀,需要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有利于推動農業科技現代化,促進農村科技進步。根據“我國仍面臨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問題,與膳食相關的疾病發生率不斷增加。大量居民存在維生素A、鐵、鋅和鈣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的情況,尤其是城鄉低收入家庭、嬰幼兒、育齡婦女和高齡老年人。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有所上升。這些與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相關的疾病帶來了高額的健康和經濟成本”可知,踐行大食物觀,不斷改善包括農村在內的各地區居民膳食結構,有利于促進農村人口的健康發展。答案:(1)B(2)D(3)①踐行大食物觀,需要農林牧漁等諸多農業生產部門全面協調發展,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②踐行大食物觀,需要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有利于推動農業科技現代化,促進農村科技進步。③踐行大食物觀,不斷改善包括農村在內的各地區居民膳食結構,有利于促進農村人口的健康發展。文學類閱讀(15分)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桃園廢名王老大只有一個女孩兒,一十三歲。病了差不多半個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種桃為業,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園,——桃園簡直是王老大的另一個名字。在這小小的縣城里,再沒有別個種了這么多的桃子。桃園的籬墻的一邊是城墻,城上的游人可以隨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還替城墻栽了一些牽牛花,花開的時候,許多女孩子跑來玩,兜了花回去。上城看得見紅日頭,——這是指西山的落日,這里正是西城。阿毛每每因了這一個日頭再看一看照墻上畫的那天狗要吃的一個,也是紅的。當那春天,桃花遍樹,阿毛高高的望著園里的爸爸道:“爸爸,我們桃園兩個日頭。”秋深的黃昏。阿毛病了也坐在門檻上玩,望著爸爸取水。桃園里面有一口井。桃樹,長大了的不算,又栽了小桃,阿毛真是愛極了,愛得覺著自己是一個小姑娘,清早起來辮子也沒有梳!桃樹仿佛也知道了,阿毛姑娘今天一天不想端碗扒飯吃哩。爸爸擔著水桶在林子里穿來穿去,不是把背弓了一弓就要挨到樹葉子。阿毛用了她的小手摸過這許多的樹,不,這一棵一棵的樹是阿毛一手抱大的!——是爸爸拿水澆得這么大嗎?她記起城外山上滿山的墳,她的媽媽也有一個,——媽媽的墳就在這園里不好嗎?爸爸為什么同媽媽打架呢?有一回一籮桃子都踢翻了,阿毛一個一個的朝籮里揀!天狗真個把日頭吃了怎么辦呢?……阿毛看見天上的半個月亮了。天狗的日頭,吃不掉的,到了這個時分格外的照徹她的天,——這是說她的心兒。秋天的天實在是高哩。這個地方太空曠嗎?不,阿毛睜大了的眼睛叫月亮裝滿了,連爸爸已經走到了園的盡頭她也沒有去理會。月亮這么早就出來!有的時候清早也有月亮!古舊的城墻同瓦一般黑,墻磚上青苔陰陰的綠,——這個也逗引阿毛。阿毛似乎看見自己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她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黑了豈不連苔也看不見?——她的桃園倘若是種橘子才好,苔還不如橘子的葉子是真綠!她曾經在一個人家的院子旁邊走過,一棵大橘露到院子外,——橘樹的濃蔭儼然就遮映了阿毛了!但小姑娘的眼睛里立刻又是一園的桃葉。阿毛如果道得出她的意思,這時她要說不稱意罷。桃樹已經不大經得起風,葉子吹落不少,無有精神。阿毛低聲地說了一句:“桃樹你又不是害病哩。”她站在樹下,抱著籮筐,看爸爸摘桃,林子外不像再有天,天就是桃,就是桃葉,——是這個樹嗎?這個樹,到明年又是那么茂盛嗎?那時她可不要害病才好!桃花她不見得怎樣的喜歡,風吹到井里去了她喜歡!她還丟了一塊石頭到井里去了哩,爸爸不曉得!……“阿毛,進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風很涼。”“阿毛,今天一天沒有看見你吃點什么,老是喝茶,茶飽得了肚子嗎?”“不要什么東西吃。”慢慢又一句:“爸爸,我們來年也買一些橘子來栽一栽。”“買一些橘子來栽一栽!你曉得你爸爸活得幾年?等橘子結起橘子來爸爸進了棺材!”王老大向他的阿毛這樣說嗎?問他他自己也不答應哩。但阿毛的橘子連根拔掉了。阿毛只有一雙瘦手。剛才,她的病色是橘子的顏色。這時月亮才真個明起來,就在桃樹之上,屋子里也鋪了一地。王老大坐下板凳脫草鞋,——阿毛伏在桌上睡哩。“阿毛,到床上去睡。”“我睡不著。”“你想橘子吃嗎?”“不。”阿毛雖然說栽橘子,其實她不是想到橘子樹上長橘,一棵橘樹罷了。她還沒有吃過橘子。“阿毛,你手也是熱的哩!”阿毛——心里曉得爸爸摸她的腦殼又捏一捏手,枕著眼睛真在哭。王老大一門閂把月光都閂出去了。文本二:三三沈從文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彎里,溪水沿到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處筑了這一座石頭碾坊,這碾坊,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叫楊家碾坊了。一個堡子里只有這樣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歸這碾坊包辦,成天有人輪流挑了倉谷來,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閘的板,石槽里水沖動了下面的暗輪,石磨盤帶著動情的聲音,即刻就轉動起來了。于是主人一面談著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籮篩子,到后頭上包了一塊白布,拿著個長把的掃帚,追逐著磨盤,跟著打圈兒,掃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到米碾好了,篩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個滾到豆粉里的湯圓。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許多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凡是到楊家碾坊碾過谷子的,都知道楊家三三。媽媽十年前嫁給守碾坊的楊,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生活毫無什么不同處。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來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地長大了。媽媽隨著碾槽轉,提著小小油瓶,為碾盤的木軸鐵心上油,或者很興奮地坐在屋角拉動架上的篩子時,三三總很安靜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熱天坐到有風涼處吹風,用包谷稈子作小籠,冬天則伴同貓兒蹲到火桶里,剝灰煨栗子吃。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樹覆蔭,六月里陽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這潭中養得有幾只白鴨子,水里的魚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習慣,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財產的一份。水壩既然全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鄉公約不許毒魚下網,所以這小溪里魚極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來釣魚,看到潭邊幽靜,想蹲一會兒,三三見到了時,總向人說:“不行,這魚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人若頑皮一點,聽到這個話等于不聽到,仍然拿著長長的竿子,擱到水面上去安閑的吸著煙管,望到這小姑娘發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媽,高聲地說:“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釣我們的魚,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母親就從沒有照到女兒意思折斷過誰的竿子,照例將說:“三三,魚多咧,讓別人釣吧。魚是會走路的,上面總爺家塘里的魚,因為歡喜我們這里的水,都跑來了。”三三照例應當還記得夜間做夢,夢到大魚從水里躍起來吃鴨子,聽到這個話,也就沒有什么可說了,只靜靜地看著,看這不講規矩的人,究竟釣了多少魚去。她心里記著數目,回頭好告給媽媽。有時因為魚太大了一點,上了釣,拉得不合式,撮斷了釣竿,三三可樂極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魚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氣,那時就應當輪到三三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了。但三三卻常常急忙跑回去,把這事告給母親,母女兩人同笑。有時釣魚的人是熟人,人家來釣魚時,見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氣,就照例不忘記問:“三三,許我釣魚吧。”三三便說:“魚是各處走動的,又不是我們養的,怎么不能釣。”同一件事情,對待不同,原來是來人講禮,三三也講禮。三三如一般小孩,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看幾回獅子龍燈,就長大了。(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文本一開篇交代阿毛生病了很長時間,后文王老大叮囑阿毛回屋,讓阿毛上床睡覺等,表現了父親對女兒健康的擔憂。B.文本一第四段用了較多的筆墨描繪了阿毛的心理活動,寫出了阿毛感情細膩、敏感的特點以及對母親的深切思念。C.文本二中楊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閑,因此成長在此地的三三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可以制作小籠,看魚等等。D.“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去了”,文本二用平淡的筆觸敘述三三父親去世之事,哀而不傷。(2)阿毛和三三都生活在田園之中,她們的形象有很多共同之處,請就此作簡要分析。(3)兩篇小說都呈現出散文化的特點,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兩篇文本,結合對人物的相關描寫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指定的某種寫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根據題干中相關寫作特色的提示,準確理解藝術特色含義,結合兩篇文本具體內容進行分析。【解答】(1)C.“楊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閑”錯,湯家碾坊的生活只是鄉村的日常,談不上富庶,從“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糖灰”,可以看出楊家碾坊的生活并不悠閑。故選C。(2)①兩人都淳樸善良、天真活潑。文本一中“桃園的籬墻的一邊是城墻,城上的游人可以隨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還替城墻栽了一些牽牛花,花開的時候,許多女孩子跑來玩,兜了花回去”“阿毛看見天上的半個月亮了。天狗的日頭,吃不掉的,到了這個時分格外的照徹她的天”“古舊的城墻同瓦一般黑,墻磚上青苔陰陰的綠,——這個也逗引阿毛。阿毛似乎看見自己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她的桃園倘若是種橘子才好,苔還不如橘子的葉子是真綠!她曾經在一個人家的院子旁邊走過,一棵大橘露到院子外,——橘樹的濃蔭儼然就遮映了阿毛了!”,阿毛不在意桃子被城上的人摘走,想象著各種事物,憧憬著美好。文本二中“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來釣魚,看到潭邊幽靜,想蹲一會兒,三三見到了時,總向人說:‘不行,這魚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人若頑皮一點,聽到這個話等于不聽到,仍然拿著長長的竿子,擱到水面上去安閑的吸著煙管,望到這小姑娘發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媽,高聲地說:‘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釣我們的魚,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有時釣魚的人是熟人,人家來釣魚時,見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氣,就照例不忘記問:‘三三,許我釣魚吧。’三三便說:‘魚是各處走動的,又不是我們養的,怎么不能釣。’”,三三憨態掬,她呵斥別人釣魚,看似吝嗇,實則透露出天真稚氣和坦率,與人的交往中表現出慷慨和友好。②兩人的命運中都有悲情的底色,但她們都生活在關愛之中。文本一中“她記起城外山上滿山的墳,她的媽媽也有一個”阿毛失去了母親,但是父親悉心關懷著她“阿毛,進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風很涼”“阿毛,今天一天沒有看見你吃點什么,老是喝茶,茶飽得了肚子嗎?”。文本二中三失去了父親“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去了”,在母親的撫養下,她能無憂無慮地生活“爸爸死去后,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生活毫無什么不同處”。(3)①淡化故事情節。兩篇小說都沒有完整曲折的情節,只有片段式日常生活的敘寫。如文本一中寫阿毛種牽牛花、畫日頭、看月亮、喜歡青苔、橘樹等,都是片段式的情節,很簡短;文本二中寫三三的父親去世后母親和她相依為命的生活,寫看到釣魚的人來三三不同的態度等,都是日常生活,并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②弱化人物。文本一用了較多筆墨描繪了阿的心理活動,極少用故事來表現人物形象。如“秋天的天實在是高哩。這個地方太空曠嗎?”“她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黑了豈不連苔也看不見?——她的桃園倘若是種橘子才好,苔還不如橘子的葉子是真綠!”等,都是阿毛的心理活動。文本二中人物的形象都只有簡單描繪,除了三三和母親,其他次要人物形象模糊、人描繪類型化。如“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來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地長大了”,對釣魚人,也只分兩種,一種是“不甚面熟的人”,一種是“熟人”。③語言詩化。兩篇小說使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農家田園,人物淳樸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富有詩情畫意。如文本一“桃園的籬墻的一邊是城墻,城上的游人可以隨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還替城墻栽了一些牽牛花,花開的時候,許多女孩子跑來玩,兜了花回去。上城看得見紅日頭,——這是指西山的落日,這里正是西城”“爸爸擔著水桶在林子里穿來穿去,不是把背弓了一弓就要挨到樹葉子”,城墻、籬笆、桃樹、牽牛花、落日和阿毛父女,十分和諧。文本二“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彎里,溪水沿到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處筑了這一座石頭碾坊”,寫景富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優美而自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長出三三這樣淳樸美好的人物。答案:(1)C(2)①兩人都淳樸善良、天真活潑。文本一中阿毛不在意桃子被城上的人摘走,想象著各種事物,憧憬著美好。文本二中三三憨態掬,她呵斥別人釣魚,看似吝嗇,實則透露出天真稚氣和坦率,與人的交往中表現出慷慨和友好。②兩人的命運中都有悲情的底色,但她們都生活在關愛之中。文本一中阿毛失去了母親,但是父親悉心關懷著她。文本二中三失去了父親,在母親的撫養下,她能無憂無慮地生活。(3)①淡化故事情節。兩篇小說都沒有完整曲折的情節,只有片段式日常生活的敘寫。②弱化人物。文本一用了較多筆墨描繪了阿毛的心理活動,極少用故事來表現人物形象。文本二中人物的形象都只有簡單描繪,除了三三和母親,其他次要人物形象模糊、人物描繪類型化。③語言詩化。兩篇小說使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農家田園,人物淳樸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富有詩情畫意。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賢者之事也,雖貴不茍為,雖聽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動,必當義然后舉,此忠臣之行也。賢主之所說,而不肖主雖不肖其說,非惡其聲也。人主雖不肖,其說忠臣之聲與賢主同,行其實則與賢主有異。異,故其功名禍福亦異。異,故子胥見說于闔閭而惡乎夫差,比干生而惡于商,死而見說乎周。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孔子聞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勝細民者,天下有不勝千乘者。秦繆公相百里奚,晉使叔虎、齊使東郭蹇如秦,公孫枝請見之。公曰:“請見客,子之事歟?”對曰:“非也。”“相國使子乎?”對曰:“不也。”公曰:“然則子事非子之事也。秦國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猶懼為諸侯笑。今子為非子之事,退,將論而罪。”公孫枝出,自敷于百里氏。百里奚請之。公曰:“此所聞于相國歟。枝無罪奚請?有罪奚請焉?”百里奚歸,辭公孫枝。公孫枝徙,自敷于街。百里奚令吏行其罪。定分官,此古人之所以為法也。今繆公鄉之矣,其霸西戎,豈不宜哉?晉文公將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之術,文公用之,果勝。還,將行賞。衰曰:“君將賞其本乎?賞其末乎?賞其末則騎乘者存,賞其本則臣聞之郤子虎。”文公召郤子虎曰:“衰言所以勝鄴,鄴既勝,將賞之,曰:“蓋聞之于子虎,請賞子虎。”子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者也。”公曰:“子無辭。”郤子虎不敢固辭,乃受矣。凡行賞欲其博也,博則多助。今虎非親言者也,而賞猶及之,此疏遠者之所以盡能竭智者也。晉文公亡久矣,歸而因大亂之余,猶能以霸,其由此歟?(節選自《呂氏春秋?不茍》)(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B.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C.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D.武王至殷郊/系墮五人/御于前/莫肯之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必中理然后動”與“其曲中規”(《勸學》)兩句中的“中”字含義相同。B.“死而見說乎周”與“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見”字含義不同。C.“晉使叔虎、齊使東郭蹇如秦”與“沛公起如廁”(《鴻門宴》)兩句中的“如”字含義相同。D.“歸而因大亂之余”與“因遺策”(《過秦論》)兩句中的“因”字含義不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A.忠臣的操行為賢明的君主所喜歡,為不肖的君主所厭惡,但忠臣這一名聲,無論什么君主都喜歡。B.公孫枝請求會見晉齊兩國的使者,秦繆公認為會見使者不是他的職責,也非相國的命令,于是拒絕了他。C.通過確定官員職分來管理官員,這是秦繆公所向往的法度,因此他治國有政績,能夠稱霸西戎。D.趙衰建議晉文公獎勵提出良策的郤子虎,來激勵那些遠離君主的人能夠為君主竭盡智慧,成就霸業。(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秦國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猶懼為諸侯笑。②晉文公將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之術,文公用之,果勝。還,將行賞。【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要結合出處、語境,整體把握語句含意,從易入手,各個突破。(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進行判斷。(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關鍵詞,直譯與意譯相結合。【解答】(1)句意:武王率軍伐紂,到殷商郊外,襪帶掉了下來。當時有五個輔佐大臣在身邊,但沒有誰肯去替他系上抹帶,他們說:“我們是來輔佐國君的,不是來幫他系襪帶的。”武王左手放下白羽旗,右手放下黃鉞,自己費力地把帶子系上。“五人”為“御”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AD;“莫肯之為”賓語前置句,不可斷開,排除C。故選:B。(2)A.都是“符合,合于”的意思。句意:一定要合于理然后才行動/它的弧度符合圓規畫的圓圈。B.被;我。句意:死后卻被周朝稱贊/官吏(代指焦仲卿)再三囑咐我。C.都是“到……去,前往”的意思。句意:晉國派遣叔虎、齊國派遣東郭蹇到秦國/劉邦起身上廁所。D.錯誤,兩個“因”都是承襲的意思。句意:歸國后承襲了大亂以后的局面/承接了先人留下來的策略。故選:D。(2)D.“趙衰建議……來激勵那些遠離君主的人能夠為君主竭盡智慧,以成就霸業”錯誤,不是趙衰的建議,原文“今虎非親言者也,而賞猶及之,此疏遠者之所以盡能竭智者也”,是作者的看法。故選:D。(4)①“服”,執行;“人事其事”中第一個“事”,從事;“為”,表被動。譯文:秦國地處戎夷所居的僻陋之地,凡事應由擔任那一職務的人去執行,每一個人從事他們所負責的事,這樣,仍擔心被諸侯國恥笑。②“所以”,用來……的辦法;“果”,果然;“還”,返回。譯文:晉文公將要伐鄴,趙衰提出了用以戰勝鄴的辦法,晉文公采用了他的意見,果然獲勝。返回后,晉文公將要對趙衰進行賞賜。答案:(1)B(2)D(3)D(4)①秦國地處戎夷所居的僻陋之地,凡事應由擔任那一職務的人去執行,每一個人從事他們所負責的事,這樣,仍擔心被諸侯國恥笑。②晉文公將要伐鄴,趙衰提出了用以戰勝鄴的辦法,晉文公采用了他的意見,果然獲勝。返回后,晉文公將要對趙衰進行賞賜。參考譯文:賢德的人做事,即使地位尊貴也不隨意行事,即使其意見被君主采納,他也不阿諛奉承,一定要合于理然后才行動,一定要合于義然后才去做,這是忠臣的操行。這是賢明君主所喜歡的,不肖君主即使不喜歡,也并不厭惡忠臣這一名聲。君主即使不好,他喜歡忠臣這一名聲與賢明君主是一樣的,只是做起來與賢明君主有區別罷了。有區別,所以功名、禍福也有區別。有區別,所以伍子胥被吳王闔閭所喜歡而為吳王夫差所厭惡,比干活著時被殷紂所厭惡,死后卻被周朝稱贊。武王率軍伐紂,到殷商郊外,襪帶掉了下來。當時有五個輔佐大臣在身邊,但沒有誰肯去替他系上襪帶,他們說:“我們是來輔佐國君的,不是來幫他系襪帶的。”武王左手放下白羽旗,右手放下黃鉞,自己費力地把帶子系上。孔子聽到這件事后說:“這五個人之所以成為君王的輔佐,原因就在這里,這也是不肖君主所不安的。”所以天子有時不能戰勝小民,擁有天下者有時不能戰勝只有千輛兵車的諸侯國。泰繆公任命百里奚為相,晉國派遣叔虎、齊國派遣東郭蹇到秦國,公孫枝請求會見他們。繆公說:“請求會見客人,是你的份內的事嗎?”回答說:“不是。”“是相國百里奚派你去的嗎?”回答說:“不是。”繆公說:“既然這樣,你做的事不是你份內的事。秦國地處戎夷所居的僻陋之地,凡事應由擔任那一職務的人去執行,每一個人從事他們所負責的事,這樣,仍擔心被諸侯國恥笑。現在你做的不是你應做的事,退下去,我將評判你的罪過。”公孫枝出來向百里奚陳說其情況。百里奚請求繆公赦公孫枝的罪。繆公回答說:“這事你也聽到了嗎?公孫枝如果沒有罪又有什么要請求的?如果有了罪請求又有什么用?”百里奚回來后,謝絕了公孫枝的請求。公孫枝離開百里奚處,自己向街市上的人陳說原委。百里奚命令官吏對公孫枝論罪行罰。確定職分管理官吏,這是古人實行法治的方法。現在繆公向往它,他稱霸西戎,難道不應該嗎?晉文公將要伐鄴,趙衰提出了用以戰勝鄴的辦法,晉文公采用了他的意見,果然獲勝。返回后,晉文公將要對趙衰進行賞賜。趙衰說:“您是要賞賜根本呢?還是賞賜末節呢?賞賜末節,那么乘車打仗的將士就該受賞;賞賜根本,那我的意見是從郤子虎那兒聽來的。”文公召郤子虎來說:“趙衰提出了戰勝鄴的辦法,現在已戰勝鄴,將要進行賞賜,他說:‘他的意見是從你那里聽來的,請求獎賞你。’”郤子虎說:“提建議容易,實行起來很難。我只是講講罷了。”文公說:“你不要推辭。”郤子虎不敢堅決推辭,最終接受了賞賜。凡是獎賞希望范圍越大越好,范圍大,那就有更多的人來幫助。如今郤子虎并不是親自向文公提建議的人,而獎賞仍有他,這就是使疏遠的人能盡力為君的原因。晉文公逃亡在外很久了,歸國后承襲了大亂以后的局面,但仍能成就霸業,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二)古詩詞鑒賞(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①辛棄疾九畹芳菲蘭佩好②,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③,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④。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⑤,石龍舞罷松風曉。【注】①雨巖:地名,在江西永豐縣西博山中。石浪:雨巖的一塊巨石,長三十余丈,篇末“石龍”即指此。②本句化用《離騷》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和“紉秋蘭以為佩”。③泠泠:指瑟音清越如流水。千古調:高山流水之調。④此句化用了《離騷》中“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⑤湘累:指屈原。(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詞的標題中“月下”交代寫作的時間和環境,“醉”寫出詞人寫作時的狀態。B.“寶瑟”兩句化用典故,表達了詞人滿腔熱忱無人可訴、無人理解的苦悶心情。C.“水滿”兩句描繪眼前景色,運用反問意在突出雨巖石浪水高浪急的特點。D.詞人想要喚起屈原高歌,寫出了詞人因壯志難酬而對屈原產生惺惺相惜之感。(2)有學者評此詞“深得屈原《離騷》精髓”,請結合詞作對此作簡要評述。【分析】(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藝術手法的能力。要了解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從詩歌的內容呈現、情感表達方式、主題闡述、意境創設等方面進行分析。【解答】(1)C.“意在突出雨巖石浪水高浪急的特點”錯,此句意在表達詩人無處覓知音的孤獨之感。故選:C。(2)開頭“九畹芳菲蘭佩好”化用屈原《離騷》詩意來表達自己與之相類的幽怨之懷。《離騷》云:“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又云:“紉秋蘭以為佩。”作者也滿懷深情地采擷蘭花為佩,以顯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操守;《離騷》云:“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作者也在無人的空谷自怨“蛾眉巧”而招嫉。下闋頭一句,化用《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兩句,意思是年華悄然流逝,我已經衰老。意極沉痛。藝術手法上,“九畹芳菲蘭佩好”,意思是用來作為佩飾是多么美好,使用比興的手法,表明自己雖有高尚的品質和過人的才干,卻遭受南宋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具設計的再利用策略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等級證書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考試常用試題總結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備考技巧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應用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考試的現代科技應用及試題與答案
- 2024年四川省考公務員考試結構化面試鄉鎮崗真題試題試卷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3309∕T 88-2021 皋泄香柚生產技術規程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必看試題及答案
- 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2部分-射線檢測
- 實用版建筑工程工程合同模板
- 新型馬路劃線機設計
-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
- 小學生主題班會 拒絕作弊+誠信考試+宣傳教育 課件(共28張PPT)
- 2023煤炭礦區地質勘查成果總結報告編寫規范
- 職業病危害與防治培訓PPT模板(含完整內容)13
- 新員工入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 《新編藥學實驗教程(上、下)》讀書筆記模板
- 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完整版】
- 浙江省藝術特長生A級基礎樂理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