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上學期期中模擬卷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
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蘇科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1?3章。
5.難度系數:0.75
6.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
A.水稻B.智能機器人
C.北極熊D.乙肝病毒
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反映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B.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
C.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3.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并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的科學家是()
A.鄧稼先B.錢學森C.錢三強D.袁隆平
4.若想要了解兔子的身體結構,可以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推測法B.調查法C.比較法D.觀察法
5.避役隨環境改變體色,瓢蟲鞘翅的鮮艷色斑,蜂蘭的唇形花瓣酷似黃蜂的形態,這三種適應現象依次
屬于()
A.保護色,保護色,警戒色
B.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C.警戒色,擬態,保護色
D.警戒色,保護色,擬態
6.如果房間里的光線較暗,在使用顯微鏡時,應該選用()
A.較小光圈、凹面鏡B.較大光圈、凹面鏡
C.較小光圈、平面鏡D.較大光圈、平面鏡
1
7.在顯微鏡操作時,要讓鏡筒快速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轉動的結構及視線的位置應該是
()
眼睛看著目鏡
9.天蒼蒼水茫茫,深耕藍海牧牛羊!煙臺的養殖業由近海走向遠洋。技術人員發現,越往大海深處,這
給養殖帶來一定的困難。大海深處藻類植物分布較少,影響藻類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溫度B.陽光C.水分D.無機鹽
10.“沙暖睡鴛鴦”,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這種非生物因素是()
A.水B.空氣C.溫度D.陽光
11.某同學為探究環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濕土干土
-----------------------
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
B.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度是否影響鼠婦生活
C.在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
D.該實驗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確結論
12.某同學設計實驗“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方案如下表。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是()
組別鼠婦數量實驗盒底部溫度光照
甲15只濕潤土壤5℃明亮
乙15只濕潤土壤25℃陰暗
A.都放干燥土壤B.鼠婦各3只
C.溫度均為25°CD.保持光照相同
13.在高山草甸中,影響草生活的生態因素有()
①陽光②藏原羚③水分④土壤⑤赤狐⑥空氣
2
A.①②⑤⑥B.②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14.“田鼠吃土蜂幼蟲”體現出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A.競爭B.合作C.捕食D.寄生
15.蜂蠅是節肢動物門食魴蠅科的一種動物,它在外形上頗似雄性蜜蜂,可以有效地嚇退入侵者,這種現
象體現了()
A.生物適應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影響環境D.生物影響生物
16.下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實例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炎熱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
B.蓮藕的莖和葉柄內有相通的氣腔
C.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
D.南極企鵝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17.在學校不同環境中多次測量后獲得下表所示平均值。據表分析,不合理的是()
時間裸地濕度(%)草地濕度(%)灌叢濕度(%)
早晨45.660.778.9
中午29.549.661.3
晚上35.255.973.5
A.不同環境中,中午的濕度均為最低值
B.單位空間中灌叢的植物種類更豐富,增加周圍環境的濕度的作用更明顯
C.實驗應在水源豐富的地方進行
D.適當綠化有助于增加校園的空氣濕度
18.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黃河中的鯉魚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內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青嶂山林區
19.塔賓曲霉菌能分解塑料這種難降解的復雜有機物,它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A.生產者B.分解者C.消費者D.非生物部分
20.學習完生態系統的內容后,小南同學自制了一個生態瓶,水草在該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是()
3
玻璃板
小魚
水草
河沙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消費者和分解者
2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以下位置不包含在生物圈內的是()
A.珠穆朗瑪峰B.中國空間站
C.中國南極考察站D.馬里亞納海溝
22.食物鏈是指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
()
A.草一蛇一>老鼠一>鷹B.草一老鼠一蛇一>鷹
C.太陽一草一老鼠一蛇D.草一蛇—老鼠一細菌
23.當你沒吃早飯,上課饑腸轆轆,全身無力的時候,你正缺少能量,人類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A.地球B.植物C.太陽D.食物
24.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表述,錯誤的是()
A.生物種類越豐富,食物網就越復雜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草原生態系統
C.森林生態系統比草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強
D.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
25.某森林公園中有大片松樹林,松樹林中生活著松毛蟲、灰喜鵲等動物,灰喜鵲以松毛蟲為食,松毛蟲
以松樹的葉子為食。某年松樹林中發生蟲災,灰喜鵲大量捕食松毛蟲,使蟲災得到了控制,松樹林又
變得茂盛起來。這一實例說明該生態系統()
A.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量相等
B.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C.食物鏈中的生物種類越多越好
D.必將維持永恒不變的狀態
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25分。
26.(9分)顯微鏡是一種具有放大功能的儀器,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夠幫助我們觀察
到用肉眼無法看清楚的生物體及其細微結構。下圖是顯微鏡結構和顯微鏡下的視野圖。請據圖回答問
題:
4
(1)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要進行對光。具體操作是: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轉動甲圖中的
[],從目鏡中看到明亮的視野。
(2)若甲圖中第一級的放大鏡頭[b]的標識是10x,第二級的放大鏡頭[a]的標識是10x,則顯微鏡的放大
倍數是0
(3)若使鏡筒大幅度升降,應該調節甲圖中的[]。若使視野由乙圖的①變為②,應該使標本向_
方向移動。
(4)視野由②變為③后,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變化是:變o若使視野③變為視野④,應轉動
[]。
27.(6分)“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有些同學提出了上面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完成探究。
木板玻璃板木板玻璃板
濕土干土
(1)根據所探究的問題,該實驗的變量是—。
(2)根據你所學的生物知識和經驗,你作出的假設是:—o
(3)制定計劃:將硬紙盒一分為二,紙盒兩側內的條件應如圖—所示,其他條件都相同。
(4)實施計劃:然后在紙盒中央放入10只鼠婦,10分鐘內,每隔2分鐘統計硬紙盒兩側鼠婦的數量按上
述實驗計劃進行多次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并計算出硬紙盒兩側鼠婦的—o實驗時能不能只用一只鼠
婦?為什么o
實驗現象:硬紙盒潮濕一側鼠婦的數量大于干燥一側鼠婦的數量。
(5)分析現象,得出結論:―o
28.(5分)為打造“花園式學?!?,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校園內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同學們定期給花草樹
木澆水、施肥、治蟲和清除雜草。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1)校園內影響花草樹木生活的生態因素有兩類,其中野草、害蟲、人屬于_______因素。
5
(2)校園內,向陽處花草比背陰的花草生長旺盛,體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
(3)炎熱的夏天,同學們在高大的樹木下乘涼讀書。大樹下涼爽體現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
(4)校園中母貓生下了小貓,“一貓生九仔,連母十個樣”是生物的現象。
(5)樹下一群螞蟻在一起搬運食物,體現了螞蟻之間關系。
29.(5分)寶豐濕地公園位于昆明市官渡區滇池北岸寶象河入湖口,園內生態環境非常好,培育了昆明
裂腹魚、云南光唇魚、滇池金線杷、大果棗、牛氏學芳等大量的云南特有的動植物。研究人員說“我
們用花、魚、螺、蚌、鳥這些滇池原有生物來識別云南高原湖泊濕地,這里就是滇池水生態的一個縮
影,是一個放大的,生態缸‘。"社團同學調查了寶豐濕地的生物后,繪制了部分生物的食物網,據圖回
答問題:
大白鷺
(1)圖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物部分還缺少。
(2)圖中共有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一條是。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為了保護該濕地公園,同學們去游
玩時應該怎么做?請你提出一條具體建議:=
6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上學期期中模擬卷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
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蘇科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1?3章。
5.難度系數:0.75
6.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
A.水稻B.智能機器人
C.北極熊D.乙肝病毒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
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
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解答此題要掌握生物特征的知識。
【詳解】ACD.水稻、北極熊、乙肝病毒都具備生物的特征,屬于生物,因此ACD不符合題;
B.智能機器人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不屬于生物,B符合題意。
故選B。
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反映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B.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
C.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答案】D
【分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了生物的遺傳現象,即親子間的相似性;“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
樣”體現了生物的變異現象,即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
【詳解】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是指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題干
中的兩句話未體現該特征,故A錯誤。
1
B.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是指生物能夠由小長大、發育成熟并繁殖后代,題干中的兩句話未體現該
特征,故B錯誤。
C.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是指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體內會不斷產生多種廢物,并且能將廢物排出
體外,題干中的兩句話未體現該特征,故C錯誤。
D.“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了遺傳特性;“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體現了變異特性,故D正確。
故選D。
3.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并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的科學家是()
A.鄧稼先B.錢學森C.錢三強D.袁隆平
【答案】D
【分析】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并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詳解】A.鄧稼先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
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A錯誤。
B.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B錯誤。
C.錢三強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
院士,C錯誤
D.袁隆平,北京人,漢族,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在育種中利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培育的雜交水稻
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組合培育出的新品種,從而利用其雜交優勢,大大提高了水稻的
產量。因此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在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國勛章”,D正確。
故選D。
4.若想要了解兔子的身體結構,可以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推測法B.調查法C.比較法D.觀察法
【答案】D
【分析】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詳解】A.科學的推測需要有確鑿的證據,憑空想像是站不住腳的;還需要有嚴密的邏輯;也需要有
豐富的聯想和想像,A不符合題意。
B.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
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
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B不符合題意。
C.比較法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
過對各個事物特征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C不符合題意。
D.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
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想了解兔子的形態結構,就可以用觀察,D符
合題意。
2
5.避役隨環境改變體色,瓢蟲鞘翅的鮮艷色斑,蜂蘭的唇形花瓣酷似黃蜂的形態,這三種適應現象依次
屬于()
A.保護色,保護色,警戒色
B.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C.警戒色,擬態,保護色
D.警戒色,保護色,擬態
【答案】B
【分析】(1)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這是動物在進化
過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
(2)保護色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體色隨環境而改變,目的是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
發現,屬于保護色。
(3)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
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
【詳解】避役的體色隨環境而改變,目的是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瓢蟲鞘翅
具有鮮艷的色斑,目的是威懾、警告其它動物,不要靠近我,屬于警戒色;蜂蘭的唇形花瓣酷似黃蜂,
(蜜蜂蘭開的花,形狀酷似雌性蜜蜂,有頭、有翅、有腹不說,身上還有許多短毛,簡直可以亂真。
更不可思議的是,它居然還能發出一種雌蜂準備交配的氣味,以迷惑雄蜂。)目的是引誘雄性黃蜂,
前來幫助蜂蘭花傳粉,屬于擬態。
故選B。
6.如果房間里的光線較暗,在使用顯微鏡時,應該選用()
A.較小光圈、凹面鏡B.較大光圈、凹面鏡
C.較小光圈、平面鏡D.較大光圈、平面鏡
【答案】B
【分析】在顯微鏡的結構中,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要想使視野亮度變強,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線進入;反光鏡有凹面鏡和平面鏡,凹面鏡能夠聚
光,可以使視野變亮。
【詳解】光圈用于控制進入顯微鏡的光線量,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就越多,視野就越亮;反之,光
圈越小,進入的光線就越少,視野就越暗。而反光鏡則用于反射光線,它有兩種類型:平面鏡和凹面
鏡。平面鏡反射的光線較弱,適用于光線較強的情況;凹面鏡則能會聚光線,反射的光線較強,適用
于光線較弱的情況。由于房間里的光線較暗,為了在使用顯微鏡時獲得清晰的視野,我們需要增加進
入顯微鏡的光線量。因此,我們應該選擇較大的光圈來讓更多的光線進入顯微鏡。同時,為了進一步
增強光線的反射效果,我們應該選擇凹面鏡來匯聚光線,B符合題意。
故選B。
7.在顯微鏡操作時,要讓鏡筒快速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轉動的結構及視線的位置應該是
3
【答案】A
【分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包括取鏡與安放、對光、觀察、收鏡和整理。
【詳解】在顯微鏡操作時,要讓鏡筒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
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防止壓碎玻片和損壞鏡頭。因此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8.用顯微鏡觀察寫有“abc”二字的玻片,顯微鏡視野內看到的圖像應該是()
【答案】B
【分析】顯微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而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經過兩
次放大后,上下左右都顛倒,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詳解】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實際上物像的上下是顛倒的。右左也是顛倒的。使用顯微
鏡觀察寫有正方向“abc”字的玻片時,視野中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顛倒,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9.天蒼蒼水茫茫,深耕藍海牧牛羊!煙臺的養殖業由近海走向遠洋。技術人員發現,越往大海深處,這
給養殖帶來一定的困難。大海深處藻類植物分布較少,影響藻類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溫度B.陽光C.水分D.無機鹽
【答案】B
【分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淺到深越來越弱,最淺處光最強,深處幾乎沒有光線。
【詳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淺到深越來越弱,最淺處光最強,有紅光也有藍紫光,有利于綠藻利
用,所以是綠藻;往下一些紅光穿透性不強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來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藍紫光,褐
藻有利于吸收藍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藍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紅藻;最深處沒有光,因此沒有
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0.“沙暖睡鴛鴦”,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這種非生物因素是()
A.水B.空氣C.溫度D.陽光
【答案】C
4
【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稱為生態因素,可以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
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
【詳解】“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意思是春天暖烘烘的太陽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麗景象,春風吹
送著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發出的芳香。凍土融化,土地濕潤,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
日麗沙暖,鴛鴦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描述的場景主要是非生物因素一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
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1.某同學為探究環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濕土干土
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
B.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度是否影響鼠婦生活
C.在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
D.該實驗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確結論
【答案】B
【分析】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中要探究的條件必須是唯一的變量才行,而該生
物小組探究水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所以變量應該是水。因此在設計對照組時必須遵照光是唯一的變量
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
【詳解】A.根據如圖實驗裝置:該實驗的變量是水分,除變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
有利于控制變量,A錯誤。
B.實驗裝置可知,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實驗的變量是土壤的潮濕度,因此探究的問題是土
壤的潮濕度對鼠婦生活有影響嗎?B正確。
C.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具有偶然性,為了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該隨機挑選
10個鼠婦,C錯誤。
D.為了避免偶然,減小實驗誤差,可以多做幾次實驗計算平均值,D錯誤。
故選B。
12.某同學設計實驗“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方案如下表。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是()
組別鼠婦數量實驗盒底部?反光照
甲15只濕潤土壤5℃明亮
乙15只濕潤土壤25℃陰暗
A.都放干燥土壤B.鼠婦各3只
5
C.溫度均為25°CD.保持光照相同
【答案】C
【分析】在設計探究實驗時,大多為對照實驗,這就要求實驗中探究條件的變量必須是唯一的,否則
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
【詳解】設置對照實驗時,根據所要探究的條件,要設置以探究的條件為唯一變量的對照組。探究
“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變量是光,因此在此題設計對照組時必須遵照光是唯一的變量這一原
貝限而表格中光照不同、溫度也不同,有兩個變量,不符合對照實驗的要求。因此應該保持溫度一致
(都保持25。0,只有變量光不同,C正確。
故選C。
13.在高山草甸中,影響草生活的生態因素有()
①陽光②藏原羚③水分④土壤⑤赤狐⑥空氣
A.①②⑤⑥B.②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和分布的各種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詳解】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
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所以在高山草甸中,影響草生活的生態因素有①陽光、②
藏原羚、③水分、④土壤、⑤赤狐、⑥空氣,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4.“田鼠吃土蜂幼蟲”體現出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A.競爭B.合作C.捕食D.寄生
【答案】C
【分析】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分互利共生、競爭、捕食和寄生?;ダ采侵竿菜赖膬蓚€物種之
間的關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競爭是指由于爭奪同一食物、棲息地等兩物種之間的爭斗關系,如
雜草和水稻;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關系,如貓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
體內或體表,如T2噬菌體與大腸桿菌。螞蟻、蜜蜂等昆蟲之間的分工合作。
【詳解】“田鼠吃土蜂幼蟲”是指田鼠以土蜂幼蟲為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關系,屬于捕食。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蜂蠅是節肢動物門食魴蠅科的一種動物,它在外形上頗似雄性蜜蜂,可以有效地嚇退入侵者,這種現
象體現了()
A.生物適應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影響環境D.生物影響生物
【答案】A
6
【分析】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繁衍,所以自然界中的每種生物對環境都有一定的適應性。
【詳解】A.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繁衍,蜂蠅在外形上頗似雄性蜜蜂,可以有效地嚇退入侵者,
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故A正確。
B.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溫度、水、空氣、土壤等,故B錯誤。
C.不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不同,例如植物、動物、微生物對環境都有著不同的作用,故C錯誤。
D.生物之間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互相影響,故D錯誤。
故選A。
16.下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實例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炎熱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
B.蓮藕的莖和葉柄內有相通的氣腔
C.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
D.南極企鵝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答案】C
【分析】生物影響環境指的是原有的環境條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發生變化;生物適應環境指的是生物
在某種環境條件下為了趨利避害而主動對自身進行的調節或改變;環境影響生物指的是由于環境條件
的變化而導致生物的生存狀態發生改變。
【詳解】A.炎熱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是對干旱環境的適應,故A不符合題意。
B.藕的莖和葉柄內都有相通的氣腔,可輸送氧氣,彼此相通形成了氣體通道,適應水下缺少空氣的
環境,B不符合題意。
C.豆科植物根部有能夠固氮的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從而可以通過種植豆科植物來提高土壤肥力,
體現了生物影響環境,故C符合題意。
D.南極地區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南極的企鵝,皮下脂肪特別厚,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體
溫,維持正常的生長,這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7.在學校不同環境中多次測量后獲得下表所示平均值。據表分析,不合理的是()
時間裸地濕度(%)草地濕度(%)灌叢濕度(%)
早晨45.660.778.9
中午29.549.661.3
晚上35.255.973.5
A.不同環境中,中午的濕度均為最低值
7
B.單位空間中灌叢的植物種類更豐富,增加周圍環境的濕度的作用更明顯
C.實驗應在水源豐富的地方進行
D.適當綠化有助于增加校園的空氣濕度
【答案】C
【分析】根據數據可以看出,空氣濕度最大的地點是樹林,而濕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這種差異的
原因則是:在不同的地點,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樹林最多,植物多蒸騰作用大,
空氣濕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時間里,早晨溫度低,夜間蒸騰作用釋放的水多,空氣含水量大,
空氣濕度最大的時間是早晨,中午溫度高,氣孔關閉,蒸騰作用小,空氣含水量小,最小的時間是中
午。
【詳解】A.根據數據可以看出,不同環境中,中午的濕度均為最低值,A正確。
B.據數據可知,單位空間中灌叢的植物種類更豐富,增加周圍環境的濕度的作用更明顯,B正確。
C.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發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應選擇在沒有水源的地方進行實驗,C錯誤。
D.通過實驗可以看出,適當綠化有助于增加校園的空氣濕度,D正確。
故選C。
18.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黃河中的鯉魚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內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青嶂山林區
【答案】D
【分析】生態系統指的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系
統包括此生態系統內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環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環境都不叫一個生態系統。
【詳解】A.只有生物鯉魚,沒有其他生物以及環境,不能構成生態系統,A不符合題意。
B.只有所有的生物,沒有環境,也不能構成生態系統,B不符合題意。
C.只有生物羊,沒有其他生物以及環境,不能構成生態系統,C不符合題意。
D.既包括了青嶂山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態系統的概念,D符合題意。
故選D。
19.塔賓曲霉菌能分解塑料這種難降解的復雜有機物,它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A.生產者B.分解者C.消費者D.非生物部分
【答案】B
【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
部分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一方面供自身,另
一方面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來源)、消費者(絕大多數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綠
色植物為食)和分解者(主要是營腐生的細菌和真菌,還包括蚯蚓、蛻螂等腐蝕性動物),非生物部
分包括陽光、空氣、土壤、水等。
【詳解】A.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或化能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
8
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來源,A不符合題意。
B.分解者則是指那些以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為食的生物,它們能夠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從而完成物質的循環。題目中提到,塔賓曲霉菌能分解塑料這種難降解的復雜有機物。這明顯符合分
解者的特征,即它們能夠分解有機物,將其轉化為無機物。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塔賓曲霉菌在生態系
統中屬于分解者,B符合題意。
C.消費者則主要是指各種動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攝取植物或其他動物來獲取能
量和營養物質,C不符合題意。
D.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土壤、水等,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學習完生態系統的內容后,小南同學自制了一個生態瓶,水草在該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是()
A.生產者B.消費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答案】A
【分析】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構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和細菌、真菌等,非生物
部分包括陽光、空氣、土壤等。
【詳解】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和細菌、真菌等。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消費者主
要是指各種動物,分解者主要包括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由此可見,水草在生態瓶中的角色是生產者,
因此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2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以下位置不包含在生物圈內的是()
A.珠穆朗瑪峰B.中國空間站
C.中國南極考察站D.馬里亞納海溝
【答案】B
【分析】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詳解】A.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但它仍然位于地球表面,即巖石圈的表面。因此,珠穆
朗瑪峰是包含在生物圈內的,A不符合題意。
B.中國空間站是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人造衛星設施,它并不位于地球表面,也不屬于大氣圈的底部
或水圈的大部??臻g站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其運行環境是地球的外太空,遠遠超
出了生物圈的范圍,B符合題意。
9
C.南極考察站是人類在南極地區建立的科研設施,它位于南極大陸的巖石圈表面。雖然環境極端,
但仍然屬于生物圈的一部分,因為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適合生物生存(或曾經生存過)的地方,
C不符合題意。
D.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它位于海洋的水圈大部。雖然深度極大,但仍然屬于生物圈
的范圍,因為水圈是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食物鏈是指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
()
A.草T蛇一老鼠一鷹B.草T老鼠一蛇一鷹
C.太陽一草一老鼠一蛇D.草一蛇—老鼠一細菌
【答案】B
【分析】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所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正確書寫
食物鏈關鍵是明確食物鏈中各種生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系,箭頭指向的是捕食者而不是被捕食者。
【詳解】A.蛇和老鼠之間是蛇吃老鼠,故A錯誤。
B.該食物鏈符合食物鏈的書寫規則,故B正確。
C.太陽是非生物,不能寫到食物鏈中,故C錯誤。
D.細菌是分解者,不能寫到食物鏈中,故D錯誤。
故選B。
23.當你沒吃早飯,上課饑腸轆轆,全身無力的時候,你正缺少能量,人類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A.地球B.植物C.太陽D.食物
【答案】C
【分析】能量是生態系統正常運行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在生態系統中,能量開始于太陽
能的固定,結束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該多數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因
止匕,生態系統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或光能)。
【詳解】A.雖然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基石,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各種環境和資源,但地球本身并不直接
提供生物體所需的能量,A不符合題意。
B.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并儲存能量。然而,這些能量最
初并不是來源于植物本身,而是來源于太陽,B不符合題意。
C.在生態系統中,幾乎所有的能量都來源于太陽。太陽通過輻射將光能傳遞到地球上,植物利用這
些光能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隨后成為食物鏈中其他生物的能
量來源。因此,太陽是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也是人類能量的最終來源,C符合題意。
D.食物是生物體獲取能量的直接途徑,但食物中的能量并不是食物本身產生的,而是來源于食物鏈
中的上一級生物,最終追溯到植物,再追溯到太陽。因此,食物不是能量的最終來源,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
24.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表述,錯誤的是()
A.生物種類越豐富,食物網就越復雜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草原生態系統
C.森林生態系統比草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強
D.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
【答案】B
【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詳解】A.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食物網就越復雜,A正確。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錯誤。
C.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比草原生態系統更復雜,故森林生態系統比草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
相對較強,C正確。
D.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最重要聯系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聯成一個整體,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D正確。
故選B。
25.某森林公園中有大片松樹林,松樹林中生活著松毛蟲、灰喜鵲等動物,灰喜鵲以松毛蟲為食,松毛蟲
以松樹的葉子為食。某年松樹林中發生蟲災,灰喜鵲大量捕食松毛蟲,使蟲災得到了控制,松樹林又
變得茂盛起來。這一實例說明該生態系統()
A.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量相等
B.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C.食物鏈中的生物種類越多越好
D.必將維持永恒不變的狀態
【答案】B
【分析】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能夠通過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來維持生態平衡。
【詳解】A.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量不一定相等,生產者多于消費者,A錯誤。
B.該實例中,松樹林發生蟲災后,灰喜鵲大量捕食松毛蟲,使蟲災得到了控制,松樹林又變得茂盛
起來。這說明該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能夠通過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來維持生態平衡,
B正確。
C.食物鏈中的生物種類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適當的平衡,C錯誤。
D.因為生態系統是動態的,不會維持永恒不變的狀態,D錯誤。
故選B。
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25分。
26.(9分)顯微鏡是一種具有放大功能的儀器,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夠幫助我們觀察
到用肉眼無法看清楚的生物體及其細微結構。下圖是顯微鏡結構和顯微鏡下的視野圖。請據圖回答問
題:
11
(1)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要進行對光。具體操作是: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轉動甲圖中的
[],從目鏡中看到明亮的視野。
(2)若甲圖中第一級的放大鏡頭[b]的標識是10x,第二級的放大鏡頭[a]的標識是10x,則顯微鏡的放大
倍數是0
(3)若使鏡筒大幅度升降,應該調節甲圖中的[]。若使視野由乙圖的①變為②,應該使標本向_
方向移動。
(4)視野由②變為③后,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變化是:變o若使視野③變為視野④,應轉動
[]。
【答案】(每空1分)(l)[c]反光鏡
(2)100
(3)[d]粗準焦螺旋右下
(4)少[e]細準焦螺旋
【分析】觀圖可知: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粗準焦螺旋、e細準焦螺旋。
【詳解】(1)顯微鏡對光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的物鏡對準通光孔,
然后選擇遮光器上較大的光圈,左眼注視目鏡,并轉動c反光鏡,直到看到一個明亮的視野。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圖中b物鏡為10x,a目鏡為10x,則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0x10=100(倍)。
(3)d粗準焦螺旋是較大幅度的升降鏡筒;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
反。若使視野由乙圖的①(位于視野右下方)變為②(視野中央),應該使標本向右下方向移動。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大,數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
就越小,數目越多。視野由②變為③后,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變少,體積變大。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
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若使視野③變為視野④,應轉動e細準焦螺旋。
27.(6分)“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有些同學提出了上面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完成探究。
12
玻璃板木板手板郃璃號下板玻璃板
1±~T±1I|一-~
BCD
(1)根據所探究的問題,該實驗的變量是—O
(2)根據你所學的生物知識和經驗,你作出的假設是:―0
(3)制定計劃:將硬紙盒一分為二,紙盒兩側內的條件應如圖—所示,其他條件都相同。
(4)實施計劃:然后在紙盒中央放入10只鼠婦,10分鐘內,每隔2分鐘統計硬紙盒兩側鼠婦的數量按上
述實驗計劃進行多次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并計算出硬紙盒兩側鼠婦的--實驗時能不能只用一只鼠
婦?為什么o
實驗現象:硬紙盒潮濕一側鼠婦的數量大于干燥一側鼠婦的數量。
(5)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答案】(每空1分)(1)土壤的濕度
(2)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⑶B
(4)平均數量一只鼠婦的行為可能具有偶然性
(5)土壤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且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分析】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研究生命科學常用的方法,科學探究的過程(基本方法):通過觀察提出
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為了使實驗有說服力,實驗中一定
要設置對照組。在設計對照實驗時,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
【詳解】(1)根據所探究的問題“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我們可以明確該實驗的變量是土壤
的濕度。因為我們要探究的是土壤濕度這一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2)基于所學的生物知識和經驗,我們可以假設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假
設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為許多昆蟲,包括鼠婦,都需要一定的濕度來維持其生理活動和
生存。
(3)在制定計劃時,我們需要將硬紙盒一分為二,以創造兩種不同的濕度條件。為了確保實驗結果
的準確性,除了濕度這一變量外,紙盒兩側內的其他條件(如溫度、光照、食物等)都應保持相同,
即如圖B所示。這樣,我們才能準確地觀察到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4)在實施計劃時,我們在紙盒中央放入10只鼠婦,并在10分鐘內每隔2分鐘統計一次硬紙盒兩側鼠
婦的數量。這樣做是為了獲取足夠的數據來支持我們的結論。同時,我們需要進行多次實驗并計算硬
紙盒兩側鼠婦的平均數量,以減少偶然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止匕外,實驗時不能只用一只鼠婦,因
13
為一只鼠婦的行為可能具有偶然性,無法代表整個群體的行為。使用多只鼠婦可以增加實驗的可靠性
和準確性。
(5)根據實驗現象:硬紙盒濕土一側鼠婦的數量大于干土一側鼠婦的數量,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土
壤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且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這一結論與我們的假設相符,也符合
我們對鼠婦生活習性的了解。
28.(5分)為打造“花園式學校”,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校園內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同學們定期給花草樹
木澆水、施肥、治蟲和清除雜草。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1)校園內影響花草樹木生活的生態因素有兩類,其中野草、害蟲、人屬于因素。
(2)校園內,向陽處花草比背陰的花草生長旺盛,體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
(3)炎熱的夏天,同學們在高大的樹木下乘涼讀書。大樹下涼爽體現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
(4)校園中母貓生下了小貓,“一貓生九仔,連母十個樣”是生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項目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采購供應合同協議
- 信息技術分包合同
-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四單元 通信與生活 3 小窗口大世界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一種羥亞胺下游產品的拆分工藝與技術路線的選擇
- 《低壓電器-項目式教學》教案全套 李璇 單元1-3 認識安全用電及實訓室、電工儀表 - 電氣控制線路
- 高中信息技術浙教版必修 信息技術基礎1.3 信息技術表格教案
- 2025年安置房買賣合同
- 鋼材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2025攝影工作室員工勞動合同模板
- 九年級中考數學復習《分式》專項練習題-附帶答案
- 醫院食堂運營食堂餐飲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幼兒園保育員隊伍現狀及專業化建設探究
- 試產到量產項目轉移清單
- RO裝置操作維護手冊
- 培訓課件 -溝通的方法 -溝通訓練營 脫不花
-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
- 商務職場英語口語900句
- 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外文翻譯
- 英文電影鑒賞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北華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