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接傳統,振興詩畫美育,是新時代美育應有的題中之義。課題組在仔細研讀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之一馬克思、美學之父鮑姆嘉通和美育之父席勒的美育論,以及北宋詩人蘇軾和近代學者宗白華、錢鐘書、徐復觀等人的詩畫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少兒“詩畫共生美育”新概念。“詩畫共生美育”是一種通過詩與畫的共推互融,助力少兒生發(fā)審美趣味、生長意象靈感、生成個性創(chuàng)意的美育范式,以此達成“放飛學生美的心靈”這一美育課改目的。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形成了以下理論和實踐成果。一、少兒“詩畫共生美育”新路徑的理論成果詩畫美育緊扣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課程綜合與資源整合、藝術素養(yǎng)和品格塑造三大共生點,架構了“詩畫共生美育”理論體系。(一)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共生“詩畫共生美育”將美育的觸角伸入中華傳統詩畫藝術深厚的土壤中,引導學生在極富當代審美特質的品讀、賞析、想象、體驗、表達詩畫的過程中感悟其間的人文內涵、精神追求和品格意趣,實現情感的共鳴、人文的涵養(yǎng)和價值觀的形成。(二)課程綜合與資源整合共生“詩畫共生美育”將“語文”和“美術”這兩門不同而又有共通之處的課程綜合起來,賦予了畫面深厚的文學意味,給予了詩詞獨特的視覺美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共生,協同發(fā)力,實現“1+1>2”的美育新發(fā)展,充實了“詩畫共生美育”資源庫。(三)藝術素養(yǎng)與品格塑造共生千百年來,詩與畫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基因,并轉化為國人自我修煉、豐富意趣、塑造品格的獨特方式。“詩畫共生”主要通過挖掘“詩”“畫”中的文字之美、音律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精神之美等多種美育資源,在提升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美好心靈的成長、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產生影響,達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目標。二、少兒“詩畫共生美育”新路徑的實踐成果學什么、怎么學和學得怎么樣是深度課改必須聚焦的研究點。據此,我們在聯內容、變學法、創(chuàng)評價的立體推進過程中,形成了“詩畫共生美育”的實施路徑(圖1)。圖1三創(chuàng)三助:少兒“詩畫共生美育”新路徑探索實踐成果框架(一)激發(fā)聯想的內容創(chuàng)生:助審美趣味生發(fā)將詩畫的課程內容轉化成學生課堂生成的學習內容,需要通過點、線、面多維的聯想激發(fā)來達成。1.點狀發(fā)散聯想:助審美趣味原初生發(fā)(1)覓點發(fā)散聯想:學生找一找詩文中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字詞,說說自己聯想到的畫面,在詩畫的自覺互換中激發(fā)審美趣味,于是便生成了新的學習內容。如《次實君溪邊步月韻》中的“繁星”“螢火”“蛙聲”,學生透過字詞想象生活中的美好畫面,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興趣。(2)畫點發(fā)散聯想: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最想表現的詩文內容和感受最深的詩文意境,初次實現詩畫的顯性互換。如《天凈沙·秋思》,有的用線條勾勒的方法表現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清新畫面,而有的則用灰藍色調表現出了全詩的蒼涼意境,個性學習內容隨學生而生。(3)析點發(fā)散聯想:學生聚焦某個趣味點、疑惑點或者特色點,通過品讀賞析來獲得新的學習內容。如學習《錢塘江的海潮》,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一字白練”“卷起暴風雪”“雄獅咆哮”“一回頭、再回頭”等一系列描寫錢江潮造型的詞展開豐富的聯想,從不同角度引發(fā)學生對潮水千姿百態(tài)的關注。2.線型流變聯想:助審美趣味連環(huán)生發(fā)(1)逆線流變聯想:改變原有思維習慣,在反向的聯想推進過程中進一步發(fā)現內容獨特的審美趣味。如在《綠》一課中,教師變“由詩入畫”為“由畫入詩”,先出示畫作《綠》,再請學生根據畫的意境賦詩一首:“綠是小草,綠是嫩葉,綠是春天里最明媚的色彩……”“綠還可以是什么呢?”教師在追問中讓學生獲得了詩意澎湃的高峰體驗。(2)旋線流變聯想:此聯想方式能幫助學生在回旋反復中發(fā)現新的學習內容生長點。如《小小的船》,此童謠朗朗上口,學生易懂易表現,在誦讀的基礎上迫不及待地想畫一畫。于是教師讓學生大膽表現一番。“我的打扮”“我的坐姿”“我的伙伴”“我的心情”……一幅幅“我在小小船里坐”的新作品不斷誕生,由此提升了學習內容的鮮活度。(3)豎線流變聯想:此聯想方式能幫助學生在深入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內隱其間的學習內容拓展點。如對于《蛙聲十里出山泉》,教師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詩是無聲畫,畫是有形詩”的魅力,通過“你有沒有聽到蛙聲?”“你除了聽到蛙聲,還聽到了什么?”等一連串的縱深提問,導引學生圍繞一個點展開思考和聯想,獲得“詩畫轉換”的學習體驗。3.面式遷移聯想:助審美趣味延展生發(fā)(1)平面遷移聯想:學生因詩生畫或因畫成詩,要及時引導其總結從這個面遷移到那個面的詩畫創(chuàng)作智慧。如通過《幾人相憶在江樓》,學生學習了豐子愷“無臉勝有臉”的藝術表現技法,將其運用到其他詩詞的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實現了舉一反三的平面化遷移。(2)多面遷移聯想:學生大膽突破原有畫面,并配以富有童趣的詩文,實現學習內容的多面遷移。如《蟬》,學生大膽對其進行改編:“我準備將三四片翅膀交叉重疊在一起表現,以此刻畫出蟬鳴叫時翅膀振動的感覺。”“我想重點刻畫蟬鳴叫時修長而有力度的腿,而身體只畫一半,以此來引發(fā)人的聯想。”……學生們多個層面的遷移聯想,促進了詩和畫兩方面學習內容的延展。(3)破面遷移聯想:鼓勵學生突破原有詩文的束縛,另辟蹊徑,找到凸顯時代特色、對接未來發(fā)展的學習內容。如對于《錢塘觀潮圖卷》,教師問:“我們有不同于名畫的其他畫潮法嗎?”學生思考后,馬上就有了想法:“我可以通過刻畫人群翹首期盼的模樣來表現。”“我可以通過刻畫漁民的生活來表現。”一個個新點子迸發(fā),學習的天地也因此而變得更加開闊。(二)推動體驗的學法創(chuàng)新:助意象靈感生長詩畫共生美育主要通過學法創(chuàng)新,助力學生獲得以藝術體驗為核心的豐富實踐歷練,從而喚醒學生原初意象,構創(chuàng)審美意象,進而表達個性意象。下面以《小老鼠上燈臺》一課為例進行闡述。1.對接體驗:助原初意象喚醒(1)詩文吟誦:意象觸發(fā)。吟誦詩文是感悟詩文韻律之美、獲得意象觸發(fā)的有效途徑。上課伊始,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自由讀”“表演讀”“競賽讀”等不同方式大聲吟誦童謠,在誦讀中了解童謠內容,理解童謠寓意,感悟童謠輕松愉悅的文學特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吟誦觸發(fā)了腦海中已有的意象,為下一階段學習奠定基礎。(2)圖像辨析:意象生發(fā)。圖像辨析是將腦中意象可視化,并在與其他相關圖像的觀察比較中生發(fā)出新意象的一種視覺閱讀方法。教師出示了一組圖片—一只奸詐的老鼠和一只可愛的老鼠,問學生:“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鼠?”學生馬上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見:“雖然小老鼠在偷油吃,但從‘下不來’‘嘰里咕嚕滾下來’等詞語中看,我認為小老鼠還是很可愛的。”圖像辨析,成功地支持學生在腦海中萌生了新的意象。2.改造體驗:助審美意象構創(chuàng)(1)動態(tài)增量:意象引爆。學生的體驗存在淺層性、普適化的特點,需要教師搭建支架,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和豐富自己的體驗。在教學中,為解決學生畫面大同小異的問題,教師通過“燈臺這么高,小老鼠會怎樣偷油吃?小老鼠吃飽了之后又會是怎樣一副模樣?”等一系列追問,引發(fā)了學生的新想法:“小老鼠可能會像猴子撈月亮一樣將油運送到地面。”“小老鼠吃飽了,可能會像八戒一樣,敞開衣服在燈臺上睡覺。”……一個個有趣的意象在學生腦中迅速迸發(fā)。同時,“小老鼠,大肚子”“喵喵喵與吱吱吱”等新的題畫詩,也隨之生成。(2)美感迭代:意象優(yōu)化。學生表現的意象容易受生活意象的束縛,缺少藝術張力。如何引導學生將生活意象轉變?yōu)樗囆g意象呢?課題組嘗試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讓美感迭代可視化。學生表現時習慣平均用力,導致畫面意象缺少主次的變化。于是,教師利用白板功能對其試創(chuàng)畫面進行了大小處理,以“老鼠”或者“貓”為主體進行放大,其他配角縮小,再和原作品進行比較,使學生感受夸張帶來的極致美感。(3)增刪重組:意象構創(chuàng)。學生習慣將畫面的角角落落都畫得滿滿的,導致意象組合上缺少了節(jié)奏美感。教師通過動態(tài)演示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構創(chuàng)。教師看到滿滿的畫面,問:“還要加嗎?這樣的畫面美嗎?”學生們搖搖頭:“密密麻麻,一點都不好看。”學生悟到畫面過滿的問題,就知道了如何去表現一種更簡約的美,反之亦然。3.超越體驗:助個性意象表達(1)色彩烘托:意象融情。色彩是意象情感表達的有力推動器。類似色柔和溫馨,對比色強烈跳躍。想表達怎樣的情感,想突出怎樣的畫面,就可以采用相應的色調和對比處理方法。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看著冷暖不同的畫面,說:“紅黃色調的小老鼠和大貓都好可愛好溫暖。藍色調整體帶給我安靜的感覺,但小老鼠卻讓寧靜的夜晚變得熱鬧起來。”……正是這些引導,讓學生領悟到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融入意象,賦予意象不一樣的生命力。(2)媒材創(chuàng)新:意象表達。媒材是藝術意象表達的有效載體,能讓意象多元化的氣質發(fā)揮到極致。在本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各式媒材,展示了不同媒材表現的不同藝術畫面。學生興致勃勃,馬上就投入了個性化創(chuàng)作之中。可見,不同的媒材能滿足有不同創(chuàng)作專長的學生的需求。(三)放飛心靈的評價創(chuàng)構:助個性創(chuàng)意生成1.亮點挖掘式評價:助詩畫創(chuàng)作成就感獲得亮點是光,能給予學生動力,指引其更好地前行。課題組借助評價量規(guī),引導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之間實現其亮點的可視化。如在《惠崇春江晚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詩朗讀”“畫構思”及“表現”制定了如下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亮點放大式”評價,讓小亮點變成大亮點。“增補亮點式”評價,讓沒有亮點變成有亮點。“拋光亮點式評價”,讓潛藏的亮點變成看得見的亮點。2.強項展示式測評:助詩畫表現獨特感彰顯學生有的長于賦詩,有的長于作畫,所以測評時采用自選方式,可激勵學生進行詩畫創(chuàng)作。其一,借畫吟詩式展評。學生根據教師或者伙伴提供的畫,即興進行賦詩,比一比誰賦的詩更切合主題、更朗朗上口、更有意境之美。同學們還在老師的幫助下將這些詩文編成了舞臺劇,在視覺化演繹中升華對詩文的理解。其二,據詩作畫式展評。學生根據詩文大膽展開豐富的想象,并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現,這對于擅長畫畫但不太會寫詩的學生來說很有成就感。當然,我們還可以為詩畫創(chuàng)作全能的學生提供展示機會。3.作品視覺化展評:助詩畫作品藝術感提升其一,線下裝置式展評。其主要采用裝置藝術的形式,將不同主題、形式的作品加以視覺化展示。如課題組盧老師輔導的《飛鳥集》(圖2)這件作品就很震撼。何韻蘭、黃俊嫻、李力加等美育名家紛紛稱贊,“少兒詩意水墨”展為兒童詩畫美育吹來了一股清風。圖2《飛鳥集》其二,線上互聯網展評。線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XX年醫(yī)院戰(zhàn)略規(guī)劃
- 快遞培訓之職業(yè)銷售實戰(zhàn)訓練營
- 2025年新疆省昌吉回族自治州小升初模擬數學測試卷含解析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中級語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曉莊學院《英語視聽說(四)》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岳陽現代服務職業(yè)學院《影視制作基礎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纖支鏡檢查的護理配合
- 上海建橋學院《輿情分析與應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佛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游泳運動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人文學院《舞臺表演創(chuàng)新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關于“小篆”歷史的研究報告作文
- 外來文件一覽表
- 聯鎖投運、切除申請表
- 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及計分方式 胡月琴版
- 2022中學思政課教案《同心抗疫 我在行動》教學設計2篇
- 增材制造產業(yè)調研報告
- 以刀代筆——手工橡皮章課件
- 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排查表
- 西師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 常見化驗指標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完整版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