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上海中考化學終極押題密卷(3)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近段時間,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對國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豬肉的新鮮度可以通過測試pH來判
斷。由下表可知:新鮮肉在變質過程中酸性強弱的變化為()
名稱新鮮肉次鮮肉變質肉
pH5.8?6.26.3?6.6>6.7
A.變強B.變弱C.不變D.無法確定
2.牡丹開花期間特別需要磷肥和鉀肥。下列符合條件的一種化肥是()
A.NH4NO3B.KC1C.Ca3(PO4)2D.KH2PO4
3.各圖中O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4.能造成酸雨的物質是()
A.CO2B.02C.SO2D.H2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及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
A.氧化鋁B.硫酸鐵C.硝酸鋁D.硝酸鈉
6.下列凈化水的操作中,中要是夫除不溶性雜質的是()
A.過濾B.吸附C.消毒D.蒸窗
7.下列生活中的常用飲品,其中屬于溶液的是()
A.“永和”豆漿B.“美汁源”果粒橙
C.“農夫山泉”礦泉水D.“蒙牛”純牛奶
8.和氧氣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A.液氧B.臭氧C.水D.過氧化氫
9.我國宋代《夢溪筆談》中有“熬膽磯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記載,其化學反應原理為Fe+CuS04-
Cu+FeSO4,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B.置換反應C.分解反應D.氧化反應
10.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其目的是()
A.減少煤的浪費B.減少氧氣的消耗
C.減緩溫室效應D.減少酸雨的形成
11.比較1g氫氣和1g氯氣,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數相同
B.物質的量相同
C.氫原子數,氧原子數
D.氧元素質最,氫元素質量
12.CO還原CuO的實驗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玻璃管中的現象是:黑色氧化銅粉末變紅
B.NaOH溶液的作用是檢驗CO2
C.可用熟石灰吸收尾氣
D.結束實驗時,先熄滅酒精燈然后立即夾緊彈簧夾Ki、K2
13.如圖所示,圖1是電解水的裝置,圖2是甲、乙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若甲試管
中生成氣體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生
成4
,氣體M
氣
體
1081
的
體
6
積氣體N
/mL4
0246810
時間s
圖1圖2
A.a應接電源正極
B.氣體M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該實驗可以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0?3s內甲、乙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和8s時的體積比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得
多
14.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檢驗、制備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荒試液中,溶液變為藍色
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
D.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某種氣體是不是二氧化碳
15.科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包含關系并列關系交叉關系
A.動能和勢能屬于交叉關系
B.化合物和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C.酸和堿屬于包含關系
D,單質和金屬單質屬于包含關系
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6.現有l(X)mL溶質質量分數20%的稀硫酸,密度為1.14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溶液含溶質20g
B.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6
C.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5
D.溶液質量:溶劑質量=5:4
(多選)17.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工具。關于化學方程式CH4+H2O二S4^CO+3比的認識正確
的是()
A.反應前后各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
B.48g甲烷完全反應能生成18g氫氣
C.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改變
D.每1個甲烷分子和1個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1個一氧化碳分子和3個氫分子
三.實驗題(共3小題)
18.早在明朝末期出版的《天工開物》中就有關「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記載。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鎂帶燃燒鐵絲燃燒煙婆
AB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1)實驗一:實驗表明,鎂和鐵都能與發生反應,但反應的和劇烈程度是不同
的,從上述實驗事實可以看出鎂比鐵活潑。
(2)實驗二:A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3)實驗三: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o
(4)綜合.上述實驗,可以得出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是o
19.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氧化鐳是常見的催化劑。
(1)實驗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氣,常用MnO2作催化劑。用如圖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若在裝置中
裝滿水,氣體應從口進入(填"a”或"b");若在裝置中充滿空氣,氣體應從口進入
(填“a”或"b”)。
(2)FcCh對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MnO2和FcQ3對H2O2分解快慢的不同影響,用如圖裝
①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為0,原因是o
②寫出使H2O2分解較快的催化劑是,判斷依據:o
③反應結束后,圓底燒瓶底部催化劑的質量0.03g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b
20.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在完成了木炭和氧化銅實驗后,對試管內的已部分變紅固體粉末產生了興趣,大家
對固體成分進行了猜想:
猜想I.銅和炭粉;猜想H.銅和氧化銅;猜想III.銅、氧化銅、炭粉。
探究一:固體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
(I)固體粉末部分溶解,溶液變藍,證明固體中存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2)試管內混合物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充分灼燒,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說明猜想
成立。
探究二:固體粉末中銅元素的質量。
如圖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在A中裝入鋅粒和稀硫酸,取固體粉末40.0g放入如圖所示的硬質玻璃管
中,打開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在球形干燥管出口處檢驗氫氣純凈后,點燃酒精燈,待充分反應后,熄
滅酒精燈,冷卻至室溫,其它裝置中試劑均足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B的作用是。
(2)實驗前先打開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
(3)某同學用以上氣體和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無污染性氣體生成,且實驗結束,硬質玻璃管中
剩余固體僅為金屬,并測得以下幾組數據:
反應前完全反應后
D裝置的質量為180.2gD裝置的質量為183.8g
E裝置的質量為160.0gE裝置?的質量為164.4g
則固體粉末中銅元素的質量是。
四,工藝流程題(共1小題)
21.興趣小組測定某石灰石粉末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12.5g該粉末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①石灰石煨燒的化學方程式是o
②固體B的成分(除雜質外)是°
③根據上述實驗,測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④小紅用石灰石粉末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如圖中最適宜的發生裝置(填裝置序號),
理由是o
裝置一裝置二裝置三
2024年菁優上海中考化學終極押題密卷(3)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近段時間,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對國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豬肉的新鮮度可以通過測試pH來判
斷。由下衣可知:新鮮肉在變質過程中酸性強弱的變化為()
名稱新鮮肉次鮮肉變質肉
PH5.8?6.26.3?6.6>6.7
A.變強B.變弱C.不變D.無法確定
【考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V7時,隨著pH的減小酸性增強。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新鮮肉在變質過程中,pH逐漸升高,酸性減弱。
故選:Bo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堿性與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
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2.牡丹開花期間特別需要磷肥和鉀肥。下列符合條件的一種化肥是()
A.NH4NO3B.KC1C.Ca3(PO4)2D.KH2PO4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D
【分析】根據題意,牡丹開花期間特別需要磷肥和鉀肥,可施用含磷元素和鉀元素的復合肥,進行分析
判斷。
【解答】解:牡丹開花期間特別需要磷肥和鉀肥,可施用含璘元素和鉀元素的復合肥。
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
B、KC1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
C、Ca2(PO4)3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
D、KH2P04中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要求,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類方面的知識,確定化肥中營養元素的種類、化肥的分類方
法是止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3.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A.AB.BC.CD.D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答案】A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
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圖A中表示純凈物中的化合物,故選項正價;
B、圖B中表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C、圖C中表示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D、圖D中表示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和微觀圖示的辨別,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
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4.能造成酸雨的物質是()
A.CO2B.02C.SO2D.H2
【考點】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
【專題】化學與能源.
【答案】C
【分析1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率,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據此分所判斷即可。
【解答】解: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多,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會造成酸雨,二氧化硫
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而C02、02、H2不會造成酸雨。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酸雨是工業發展出現的副產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
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及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
A.氧化鋁B.硫酸鐵C.硝酸鋁D.硝酸鈉
【考點】物質的元素組成.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答案】C
【分析】根據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為氧元素,空氣中含
量最多的物質為氮氣,則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為氮元素分析。
【解答】解: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為氧元素,空氣中含
量最多的物質為氮氣,則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為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硝酸鋁;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之最,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下列凈化水的操作中,主要是去除不溶性雜質的是()
A.過濾B.吸附C.消毒D.蒸儲
【考點】水的凈化.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A
【分析】對于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和蒸儲等凈化水的操作,只能去除不溶性雜質的是過濾。
【解答】解: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消毒是除去細菌等有害物質;蒸
餛得到的水不含雜質,是凈化程度最高的凈水方法,蒸儲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故選:Ao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凈化水的方法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凈化水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
判斷。
7.下列生活中的常用飲品,其中屬于溶液的是()
A.“永和”豆漿B.“美汁源”果粒橙
C.“農夫山泉”礦泉水D.“蒙牛”純牛奶
【考點】溶液的概念、組成及其特點.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條件下溶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永和”豆漿,是不溶性的液體和水組成的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
故A錯;
B、“美汁源”果粒橙,是不溶性的固體顆粒與水形成的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故B
錯;
C、“農夫山泉”礦泉水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C正確;
D、“蒙牛”純牛奶,是不溶性的液體和水組成的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故口錯工
故選:Co
【點評】應熟悉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不改變條件時,溶液的組成和濃度都不會發生變化,
要與懸濁液和乳濁液區分。
8.和氧氣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A.液氧B.臭氧C.水D.過氧化氫
【考點】同素異形體和同素異形現象.
【專題】物質的分類.
【答案】B
【分析】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物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同
種元素形成,不同單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判斷同素異形體的關鍵把握兩點;①同種元素形成,②不同單質。
A、氧氣和液氧是同一種單質的不同狀態,是同一種單質,不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選項錯誤。
B、臭氧和氧氣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故選項正確。
C、水是化合物,和氧氣不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選項錯誤。
D、過氧化氫是化合物,和氧氣不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不入,判斷是否互為同素異形體的關鍵要把握兩點:①同種元素形成,②不同單質,
這是解決此類題的關鍵之所在。
9.我國宋代《夢溪筆談》中有“熬膽研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記載,其化學反應原理為Fe+CuS04-
Cu+FeS04,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B.置換反應C.分解反應D.氧化反應
【考點】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答案】B
【分析】初中化學基本反應的類型有四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是
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特征是:多變一。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
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特征是:一變多;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
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Fe4-CuSO4=Cu+FeSO4屬于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
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
【解答】解:A、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故選項錯誤;
B、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Fe+CuS04-
Cu+FeSO4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
C、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故選項錯誤;
D、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不是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故選項錯誤;
故選: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基本反應類型的判斷,要牢記四個基本反應類型的概念,并會理解應用。本考點
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10.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其目的是()
A.減少煤的浪費B.減少氧氣的消耗
C.減緩溫室效應D.減少酸雨的形成
【考點】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專題】化學與能源;化學知識生活化學.
【答案】A
【分析】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據此進行分析判
斷.
【解答】解:A、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使煤充分燃燒,減少煤的浪費,
故選項正確。
B、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使煤充分燃燒,而不是減少氧點的消耗,故
選項錯誤。
C、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使煤充分燃燒,而不是減少CO?的排放、減
緩溫室效應,故選項錯誤。
D、工業上常把煤塊粉碎,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使煤充分燃燒,而不是減少酸雨的形成,故
選項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
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1.比較1g氫氣和1g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數相同
B.物質的量相同
C.氫原子數〉氧原子數
D.氧元素質量>氫元素質量
【考點】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阿伏伽德羅常數.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
【答案】C
【分析】根據N=IINA及m=nM進行分析。
【解答】解:A.lg氫氣和1g氧氣的物質的量分別為:一四—=0.5mol,一垣一=」-mol;根據N
2g/mol32g/mol32
=I】NA可知,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不相同,故錯誤:
B.lg氫氣和1g氧氣的物質的量分別為:一年一=0.5mol,—"一=J-mol;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
2g/mol32g/mol32
不相同,故錯誤;
C.lg氫氣的物質的量為一返—=0.5mol,含有氫原子個數為N=0.5NA;血氧氣的物質的量為一冬一
2g/mcl32g/mol
=AmoL含有氧原子個數為也;因此氫原子數>氯原子數
3232
,故正確;
D.lg氫氣的物質的量為一輯一=0.5mol,含有氫元素的質量m=0.5molX2g/mol=lg;1g氧氣的物質
2g/mol
的量為---"——=—mol,含有氧元素質量m=—molX32g/mol=1g;所以氧元素質量=氫元素質量,
32g/mol3232
故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等相關知識掌握有關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公式即可解答。
12.CO還原CuO的實驗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NaOH溶液的作用是檢驗CO2
C.可用熟石灰吸收尾氣
D.結束實驗時,先熄滅泗精燈然后立即央緊彈簧央Ki、K2
【考點】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答案】A
【分析】加熱時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氟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解答】解?:A、加熱時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中的現象是:黑色氧化
銅粉末變紅,故選項正確。
B、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碳酸鈉和水,無現象,該實驗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故選
項不正確。
C、熟石灰不能與一氧化碳反應,不能用來處理尾氣,故選項不正確。
D、結束實驗時,為了防止液體倒流炸裂玻璃管,先夾緊彈簧夾Ki、K2,后熄滅酒精燈,故選項不正
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氧化峽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
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3.如圖所示,圖1是電解水的裝置.,圖2是甲、乙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若甲試管
中生成氣體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成
生/
氣體M
氣
體
1081
的
體
6
積:氣體N
/mL4
2
0246810
時間s
圖1圖2
A.a應接電源正極
B.氣體M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該實驗可以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0?3s內甲、乙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和8s時的體積比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得
【考點】電解水實驗.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B
【分析】A、根據電解水時兩電極產生的氣體來推斷;
B、根據氣體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據實驗誤差產生的原因來分析。
【解答】解:A、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氫二氧一”,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由圖
2可知,相同時間內,生成的氣體N體積少,為氧氣,甲試管中生成氣體N,故a應接電源正極,故A
正確;
B、氣體M為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能燃燒,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B不正
確;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
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得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C正確;
D、氧氣不易溶于水,氫氣難溶于水,相同條件下,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的多,氧氣具有氧化性,大
多數金屬都能與氯氣反應,部分氯氣與電極發生了反應,故。?3s內甲、乙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和8s
時的體積比不同,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較為全面地考有了電解水的實驗,難度不入,了解電解水的現象、結論、注意事項和生成
氣體的性質等知識即可分析解答。
14.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檢驗、制備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為藍色
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
D.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某種氣體是不是二氧化碳
【考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答案】D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說明該氣體無能支持燃燒.
C、根據實驗室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
試液變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說明該氣體不能支持燃燒,不能支持燃燒的氣體不一定
是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C.石灰石與H2SO4反應生成微溶的CaSCM覆蓋在塊狀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繼續進行,不能用于
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中的溶質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某種氣體是
不是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科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包含關系并列關系交叉關系
A.動能和勢能屬于交叉關系
B.化合物和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C.酸和堿屬于包含關系
D.單質和金屬單質屬于包含關系
【考點】氧化物、酸、堿和鹽的概念;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專題】概念關系型.
【答案】D
【分析】A、動能和勢能屬于并列關系,因為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B、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堿、
鹽;C、酸和堿屬于并列關系;D、單質包括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
【解答】解:A、動能和勢能屬于并列關系,因為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故A錯;
B、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喊、鹽,所以化合物和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故B錯;
C、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堿、鹽,酸和堿屬于并列關系,故C錯;
D、單質包括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故D正確。
故選:Do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中和反應等,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綜合性強,要加強記憶,理解
應用。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6.現有100mL溶質質量分數20%的稀硫酸,密度為l.Mg/cn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溶液含溶質20g
R.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6
C.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5
D.溶液質量:溶劑質量=5:4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答案】CD
[分析]A、利用溶液中溶質質最為溶液質呆與溶液質后分數的乘積,由20%的硫酸溶液的質顯計算溶
液中溶質質量;
B、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數值含義,可判斷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關系;
C、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數值含義,可判斷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關系;
D、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數值含義,可求出溶液中溶液與溶劑的質量關系.
【解答】解:A、由20%的硫酸溶液100mL中含溶質質量=IOOmLX1.14g/cm3><2O%W2Og,故A錯誤;
B、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質質量20g,溶質質量:溶液質量=20:100=1:5,故B
錯誤;
C、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質質量20g,溶質質量:溶劑質量=20:(100-20)=1:4
XI:5,故C正確;
D、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質質量20g,溶液質量:溶劑質量=100:(100-20)=5:
4;故D正確。
故選:CDo
【點評】根據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值c%,可知該溶液的質量為100g時,其中含有eg溶質,含
有(100-c)g溶劑.
(多選)17.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工具。關于化學方程式CH4+H2O二的認識正確
的是()
A.反應前后各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
B.48g甲烷完全反應能生成18g氫氣
C.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改變
D.每I個甲烷分子和I個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1個一氧化碳分子和3個氫分子
【考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ABD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表示的意義、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優點進行分析。
【解答】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保持不變,故該選項正確:
B、設48g甲烷完全反應能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
=一無條件二
166
48gx
弛,x=18g
6x
故48g甲烷完全反應能生成氫氣的質量為18g;
故該選項正確;
C、反應前含有2個分子,反應后含有4個分子,故對于該反應而言,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數目發生
變化;故該選項正確;
D、化學方程式能夠表示構成.各物質的微粒之間的數量關系,故該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了每1個甲烷分子
和1個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1個一氧化碳分子和3個氫分子;故該選項正確。
故選:AB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重點考查學生對「化學反應的深刻理解,學生需要從分子、原子層面對化學反
應的實質進行分析,然后作答。
三.實驗題(共3小題)
18.早在明朝末期出版的《天工開物》中就有關于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記載。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1)實驗一:實驗表明,鎂和鐵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但反應的條件和劇烈程度是不同的,
從上述實驗事實可以看出鎂比鐵活潑。
(2)實驗二:A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12+H2t。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3)實驗二: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銅片表面、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面色°
(4)綜合上述實驗,可以得出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是鎂〉鐵>銅>銀。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氯氣:條件。
(2)Fe+2HCl=FeCh+H2t。
(3)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4)鎂〉鐵>銅>銀。
【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徘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
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和鹽反應,
【解答】解:(1)鎂和鐵絲均能燃燒,則說明鎂和鐵都能與氧氣反應,但鎂在空氣中能燃燒,而鐵在空
氣中不能燃燒,只能在氧氣中燃燒,則說明反應的條件和劇烈程度不同。
(2)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I=FeC12+H2t<.
(3)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則現象為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4)鐵能和鹽酸反應,銅不能和鹽酸反應,則說明鐵比銅活潑,且銅能將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
則說明銅比銀活潑,鎂比快活潑,則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鎂,鐵>銅>銀。
故答案為:(1)氧氣;條件。
(2)Fe+2HCl=FcC12+H2t。
(3)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4)鎂〉鐵>銅>銀。
【點評】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分析實驗,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后邊的金屬不會
與稀硫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后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9.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氧化鋅是常見的催化劑。
(1)實驗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氣,常用MnCh作催化劑。用如圖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若在裝置中
裝滿水,氣體應從口進入(填"a”或"b");若在裝置中充滿空氣,氣體應從一口進入(填
“a”或"b”)。
(2)FeC13對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MnO2和FeQ3對H2O2分解快慢的不同影響,用如圖裝
置進行實驗:啟動傳感器,注入H2O2溶液。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情況如下:
3mL、5%的I
H◎溶港,箴器
彈簧夾嚕
/\0.03g
催化劑
①初始時氧氣的體枳分數不為0,原因是裝置中含有空體,空氣中約含體積分數約為21%的氧氣。
②寫出使H2O2分解較快的催化劑是MnQ2,判斷依據:用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
需的時間比FeC13更短。
③反應結束后,圓底燒瓶底部催化劑的質量等于0.0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b
【考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氧氣的收集方法.
【專題】科學探究.
【答案】(1)b;a:
(2)①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體積分數約為21%的氧氣;
②MnCh:用MnO2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h更短:
③等于。
【分析】(1)根據收集氣體的方法來分析;
(2)根據空氣中含有氧氣、圖像信息、催化劑的概念來分析。
【解答】解:(1)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用如圖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若在裝置中裝滿水,
氣體應從b口進入;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若在裝置中充滿空氣,氣體應從a口進入:故答案為:b;a:
(2)①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體積分數約為21%的氧氣,因此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為0;
故答案為: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約含體積分數約為21%的氧氣;
②由圖像可知,用MMh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FeC13更短,因此使H2O2分解較快
的催化劑是MnCh;故答案為:MnO2;用MMh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病的時間比FeC13更短;
③由催化劑的概念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與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因此反應結束后,圓底
燒瓶底部催化劑的質量等于0.03g;故答案為:等于。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
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20.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在完成了木炭和氧化銅實驗后,對試管內的已部分變紅固體粉末產生了興趣,大家
對固體成分進行了猜想:
猜想I.銅和炭粉;猜想II.銅和氧化銅;猜想III.銅、氧化銅、炭粉。
探究一:固體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
(1)固體粉末部分溶解,溶液變藍,證明固體中存在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04
=CUSC)4+H2O。
(2)試管內混合物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充分灼燒,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說明猜想HI
成立。
探究二:固體粉末中銅元素的質量。
如圖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在A中裝入鋅粒和稀硫酸,取固體粉末40.0g放入如圖所示的硬質玻璃管
中,打開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在球形干燥管出口處檢驗氫氣純凈后,點燃酒精燈,待充分反應后,熄
火酒精燈,冷卻至室溫,其它裝置中試劑均足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固體粉末
石灰
三三FaOH溶液
BEF
(1)裝置中B的作用是干燥氫氣。
(2)實驗前先打開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加熱時發
生爆炸.
(3)某同學用以上氣體和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無污染性氣體生成,且實驗結束,硬質玻璃管中
剩余固體僅為金屬,并測得以下幾組數據:
反應前完全反應后
D裝置的質量為180.2gD裝置的質量為183.8g
E裝置的質量為160.0gE裝置的質量為164.4g
則固體粉末中銅元素的質量是32.4go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
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答案】探究一:(1)CuO;CuO+H2so4=CUSO4+H2O;
(2)III:
探究二:(1)干燥氫氣;
(2)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3)32.4go
【分析】探究一:(1)根據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和炭粉與稀硫酸不反應進行分析:
(2)根據炭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分析;
探究二:(1)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氫氣不反應進行分析;
(2)根據氫氣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氣,遇到明火,容易發生爆炸進行分析;
(3)根據D裝置增加的質量為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水的質量;E裝置中增加的質量為碳和氧化銅反
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行分析。
【解答】解:探究一:(1)向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
水,溶液變藍,銅和炭粉與稀硫酸均不反應,故固體中存在氧化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
=CUSO4+H2O;故答案為:CuO;CUO+H2SO4=CUSO4+H2O;
(2)木炭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可以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試管內混合物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充
分灼燒,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說明濾渣中含炭粉,炭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黛化碳能使澄
清石灰水變渾濁,故固體中含炭粉、氧化銅、銅,說明猜想:H成立;故答案為:川;
探究二:(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氫氣不反應,故裝置中B的作用是:干燥氫氣;故答案為:干
燥氫氣;
(2)氫氣具有可燃性,若混有空氣,遇到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故實驗前先打開分液漏斗滴入稀硫
酸,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故答案為:將裝置內空氣排盡,
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3)D裝置增加的質量為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生成水的質量為:183.8g-180.2g=3.6g;
E裝置中增加的質量為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64.4g-160.0g
=4.4go氫氣和氧化銅反應:H2+CUO△C11+H2O,氧億銅中的氟元素完全轉化到了水中,則氯元
素的質量為:3.6g><T£xiOO%=3.2g,碳和氧化銅反應:素2CuO向溫2Cu+CO23氧化銅中的氧
元素完全轉化到了二氧化碳中,碳單質的碳元素也完全轉化到了二氧化碳中,則固體粉末中銅元素的質
量為:40.0g-3.2g-4.4g=32.4go故答案為:32.4g。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后,首先檢查化學式,再檢查
是否配平、反應條件和沉淀、氣體符號的標注。
四.工藝流程題(共1小題)
21.興趣小組測定某石灰石粉末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12.5g該粉末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51inn
①石灰石煨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aCChCaO+CChf
②固體B的成分(除雜質外)是氧化鈣、碳酸鈣。
③根據上述實驗,測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o
④小紅用石灰石粉末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如圖中最適宜的發生裝置二(填裝置序號),理
由是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裝置一裝置二裝置三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
[C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rojinn
【答案】①CaCO3CaO+CO?t
②氧化鈣、碳酸鈣;
③80%;
④二;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分析】①根據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②根據固體B和水反應生成的溶液C會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沉淀,固體D會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
碳進行分析;
③根據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進行計算:
④根據用石灰石粉末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裝置三會從多孔隔板漏下,裝置二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進
行分析。
Fo]inn
【解答】解:①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氟化鈣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CaC03-CaO+CO2
②固體B和水反應生成的溶液C會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沉淀,固體D會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所以固體B的成分(除雜質外)是:氧化彷、碳酸鈣;
③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1molX44g/mol=4.4g
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
CaCO3------------C02
10044
12.5gXx4.4g
100=」2.5gX\
444.4g
x=8O%
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
④小紅用石灰石粉末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如圖中最適宜的發生裝置二,理由是:可以控制反應
的速率。
故答案為:①CaCO3向CaO+CO21;
②氧化鈣、碳酸鈣;
③80%:
④二;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考點卡片
1.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知識點的認識】該探究是為了研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而進行實驗探究和計算.具體來說,可分為
兩塊.一塊是根據問題情景,結合可能含有的某物質的特性,利用所稱取的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分析推斷
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并分析得出用未計算所取樣品中某物質質量的氣體、沉淀等特殊物質的質量.另?
塊是根據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和該物質的組成成分,進行綜合計算.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以實驗探究兼計算題的形式,給出有關的信息提示和相關數據,讓
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分析推斷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然后讓學生根據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和該物質的組成成
分,進行綜合計算.題型主要是實驗探究題兼計算題的綜合題型.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
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研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能力.
【解題力法點撥】解答這類題目時,苜先,賞析問題情景,找到實驗探究的反應原理,以及計匏所要用到
的數據;再根據實驗的反應原理,利用所稱取的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分析推斷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然后,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樣品中某一成分的質量;然后,將所求的該成分的質量除以所取樣品的質量,再
乘以100%,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質中該成分的含量;進而推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
2.氧氣的收集方法
【知識點的認識】氧氣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兩種.選取的原因(即理論依
據)分別是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和密度比空氣的大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具體操
作如圖所示:向上排空氣法
其中,還需要注意的有:
I.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要先將集氣瓶裝滿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氣泡;當氣泡連續、均勻冒
出時,再把導管口放在瓶口內開始收集;導管口一開始冒氣泡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此時的氧氣中混有
空氣.當瓶內收集滿氧氣(瓶內的水全部排凈)時,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蓋好后取出;將集氣瓶正放在桌
面上備用即可.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一定要將導管伸到集氣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時間要稍微延長一點(以
防瓶:內的空氣排不干凈),還要注意用毛玻璃片蓋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氣體進入瓶內);否則,會
使收集的氧氣的純度不高.不過,這樣收集的氧氣的純度確實不如用排水法收集的高,但是比較干燥.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實驗、問題情景,讓學生來探究氧氣的收集方法、裝置、
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東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重點中學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
- 青島航空科技職業學院《醫用細胞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貿單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政策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巿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邵陽市洞口一中、隆回一中、武岡二中高三高考考前指導卷(1)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陵城一中高三適應性練習語文試題含解析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翻譯實踐報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交通大學《英語基礎口語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一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投標專員轉正述職報告
- 2025年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往年題考
- DBJ50-052-2020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 2025年眼藥水項目投資分析及可行性報告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及答案詳解
- 無人機培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墨子的《非攻》課件
- 民事起訴狀(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示范文本
- 不動產登記中心服務行為規范辦法(試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