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何以中國——從“遼夏金元的統治”看“政權并立到多元統一”何以中國?何以中國?宅茲中國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我們的中國正從遠古混沌中漸漸清晰。何以中國?文明守望,雙向奔赴愛之深切,思之遠長大江東去,日月西沉,疾風地北,煙雨江南,是我們所熟悉的中國。何以中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自雪域發源,宕落高原蜿蜒于群山與莽原之間,向東匯入大海,古老的中國文明在大江大河之間生長。
8000年前興隆洼農人將中華文明以農為本的基因滲透在我們的思維和血液里。
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證明了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遼河流域等地的人們已經存在遠距離的交流。何以中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自雪域發源,宕落高原蜿蜒于群山與莽原之間,向東匯入大海,古老的中國文明在大江大河之間生長。
8000年前興隆洼農人將中華文明以農為本的基因滲透在我們的思維和血液里。
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證明了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遼河流域等地的人們已經存在遠距離的交流。《契丹人引馬圖》遼一、遼的制度建設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遼史·百官志一》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遼朝什么官職制度?有何特點?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因俗而治胡漢分治保持草原習俗,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四時捺缽制度四時捺缽主要地點時間活動內容春捺缽長春州魚兒濼正月上旬捕鵝、鉤魚夏捺缽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至七月中旬避暑、議政、放鷹秋捺缽慶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缽永州廣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議政、獵虎特點:在因俗而治的基礎上,保留民族特色。一、遼的制度建設皇帝和宮廷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為國家政治中心。遼、北宋、西夏形勢圖(1111年)西夏以和為主古羌人分支邊疆藩鎮半獨立起
源唐
末宋
初思考2:結合教材說說黨項族有著怎樣的發展歷史?①學宋制②返胡俗一制兩稱“禿發”令創文字李、趙嵬氏改漢姓番號(音譯)漢號兀卒皇帝烏尼太后令令大王領盧樞密材料二:其官分文武班,曰中書,曰樞密,曰三司,曰御史臺,曰開封府……皆分命蕃漢人為之。——《宋史·夏國傳上》二、西夏的制度建設特點:因俗而治;胡漢雜糅;在繼承中創新發展;二、西夏的制度建設思考3:材料反映了西夏官職制度有何特點?產生了什么影響?影響:維護政治形勢的穩定,促進民族交流和融合。金
金政權發展滅北宋,與南宋對峙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稱帝建金,定都會寧府(上京)滅遼朝1114年1115年1125年1127年1153年建國前后定居于遼朝境內,游牧特征猛安謀克內容每三百戶編為一謀克,十謀克編為一猛安,平時耕作,戰時出征特點兵農合一,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影響胡漢勸相,推動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材料四
“與漢人錯居......農作時令相助濟,此亦勸相(勉勵)之道也。--《金史》卷46志第27《食貨一》材料三
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以三百戶為謀克,謀克十為猛安……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猛安、謀克征兵。--《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三、金的制度建設補充:“大定之治”2.不數年間,倉庫充實,民物殷富,四夷賓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
——(金)趙秉文《淦水集》卷20
3.他能遵行堯舜之道。
——朱熹《朱子語類》卷1331.世宗問公:“朕讀《貞觀政要》,見魏征忠諫,恨不能與之同時。”公上言曰:“愿陛下懲艾前弊,開忠諫之路,以同下情,則天下幸甚!”
——《故金尚書右丞耶律公神道碑
》認同與被認同思考4:對于金世宗,你能判斷哪些說法是正確描述“大定之治”的嗎?南北講好,與民休息海內用兵,寧歲無幾政治穩定“小堯舜”重農桑家給人足,倉廩有余——以上史料均摘編自《金史》卷8《世宗紀下》經濟繁榮高度評價三、金的制度建設合作探究1
材料五
在這一時期(遼夏金等民族政權并立時期),北方游牧文化區的各民族不斷南下進入中原漢族農耕文化區,促進了各游牧民族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轉型,并通過與漢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經濟上的互通有無、政治上的相互借鑒、文化上的相互交融,推動了中國各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的一體化進程,對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段紅云《略論遼宋夏金對峙時期中國民族的一體化進程》
思考5:根據材料,思考遼宋夏金政權從哪些方面促進中華民族的一體化進程?政治上,制度具有趨同性;經濟上,經濟交往密切;文化上,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民族關系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奠定基礎。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定都大都。1279年,元軍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疆域遼闊民族眾多1234年滅金朝1253年,兼并大理1247年,涼州會談征服吐蕃1218年滅西遼1219-1260年三次西征1206年建蒙古汗國元大哉乾元,何以為治?地方管理郵傳系統民族關系邊疆管轄設置行省澎湖巡檢司西域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西藏宣政院臺灣思考6:中書省四、元的制度建設西域地區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管理軍政事務宣政院管理政軍教事務澎湖巡檢司行政管理思考7:結合教材62頁“歷史縱橫”談談元朝對邊疆統治有何成就?版圖擴大、疆域更為廣闊;出現邊疆與內地一體化管理趨勢;實現長時間和比較穩定的統治。四、元的制度建設補充1:邊疆治理補充2:民族關系等級名稱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西夏、畏兀兒、回回等第三等漢人北方漢族,契丹、女真人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兒蒙古人漢人回回導致民族矛盾尖銳,加速元朝滅亡;但不同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加強。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科學分析元朝的民族政策的影響唯物史觀四、元的制度建設
遼夏金元的少數民族政權在推動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作用?合作探究2
材料六
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屬于“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張帆:《元朝開啟了“大中國”時代》
材料七遼人自稱炎黃子孫,稱自己為“中國”,同時也稱宋朝為“中國”。金人進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國”“懂禮即中國”等漢儒學說和理論,自稱中國,金人并沒有將宋人排除于中國之外,宋也有承認金人占據的中原地區是中國,并引申金朝為中國。——摘編自趙永春《“中國多元一體”與遼金史研究》
材料八元朝實現了全中國的統一,“中國”一詞的地域意義突破九州而演變為十一行省,人民意義突破漢人而演變為漢、蒙、色目等眾多民族,其文化意義演變為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變化,乃是“中國”主權行使,可以是漢族政權,也可以是少數民族和漢人的聯合政權。元朝同時承認了遼、宋、金“各與正統”的地位。
——摘編自何志虎《“中國觀”在元代的轉換》豐富“中國”的內涵,從“小中國”到“大中國”“中國”成為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共同認同促進中國“多元一體”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何以中國?華夷同風,共造中華從“遼夏金元的統治”看到了“胡漢分治-胡漢雜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力機械的流體動力特性分析考核試卷
- 3-9數據選擇器2電子課件教學版
- 筆的制造業國際市場拓展與貿易實務考核試卷
- 皮革物理性能測試方法與設備考核試卷
- 教案新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訓練卷
- 煤炭直接燃燒與污染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一年級數學上冊《常考試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與治療 2
- 山東省平原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答案】
- 臨床骨折救治應急預案
- 植被恢復安全施工方案
- 2024年員工考勤表(通用版)
- 2024年高考作文熱點新聞素材積累與運用
- 《公共裝置藝術》課件
- 個稅贍養老人專項扣除協定書
- 消化道畸形課件
- 自來水過戶轉讓協議
- 精神科診療常規及技術操作規范
- 2023年湖北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醫學課件)SOAP的規范書寫及練習
- 【行業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