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CCSN9314IDB14/T2826—2023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總體要求 5地下水監測站 6地下水信息系統 7文檔管理 附錄A(規范性)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報告提綱 附錄B(規范性)地下水監測站維護記錄表 8附錄C(規范性)地下水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記錄表 DB14/T2826—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廳提出、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標準的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總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明斌、茹哲敏、王宏、范銳謙、孫文、何向楠、郭天宇、康彩琴、盧建斌、申強、張瑞峰、張壘、張宇乾、張嬌嬌、崔軍明、李博、王帥、陳志軍、柴茂。1DB14/T2826—2023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規范本文件規定了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的總體要求以及地下水監測站、地下水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內容和文檔管理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地下水監測系統的運行維護。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2223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50296管井技術規范GB/T51040地下水監測工程技術規范SL360地下水監測站建設技術規范SL502水文測站代碼編制導則SL715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規范SL/T415水文基礎設施及技術裝備管理規范SL/T426水量計量設備基本技術條件DZ/T0270地下水監測井建設規范DZ/T0307地下水監測網運行維護規范3術語和定義GB/T51040-2014、DZ/T0307-2017、SL360-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地下水監測站為獲取地下水水位、水溫、水質和水量等監測數據而設置的監測設施設備,包括:監測井、監測儀器設備及附屬設施等。3.2地下水信息系統由接收、存儲、處理、傳輸及管理地下水監測信息的軟硬件組成。3.3地下水監測系統2DB14/T2826—2023由地下水監測站和地下水信息系統構成的監測系統。3.4運行維護為保障地下水監測系統正常運行而開展的巡檢、維修保養等工作。3.5到報率統計時段內實際接收到數據的監測站數量與應接收到數據的監測站數量的百分比例。3.6交換率統計時段內成功交換到其他信息系統的數據量與實際接收到數據量的百分比例。3.7完整率統計時段內實際接收到數據量與應接收到數據量的百分比例。4總體要求4.1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對象應為地下水監測站和地下水信息系統。4.2運行維護工作內容應包括對地下水監測站的巡檢、校測、維修和更換,對地下水信息系統的維護和巡檢以及對發現問題的及時處置等。4.3年度運行維護完成后應編寫運行維護工作報告,報告提綱見附錄A。4.4應對運行維護文檔進行全程和集中管理。5地下水監測站5.1一般要求5.1.1應對地下水監測站進行看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置。5.1.2每年應對地下水監測站至少巡檢一次,并填寫地下水監測站巡檢記錄表(見附錄B表B.1)。5.1.3地下水監測站應根據巡檢情況及時進行維修保養,無法修復時應進行報廢、更換。5.1.4水位、水溫和水質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每半年應至少校測一次。水量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校測頻次應符合SL/T426相關要求。如出現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穩定性與可靠性較差、自動監測設備更換或監測井抽水等情況,應增加校測頻次。5.1.5應儲備儀器設備的備品備件,備品備件數量不應低于設備總數的10%,當低于10%時,應及時補5.2監測井5.2.1巡檢監測井巡檢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檢查監測井外觀、井口是否有損壞、塌陷狀況;3DB14/T2826—2023——檢查井管是否有損壞、漏水狀況;——測量井深,檢查監測井是否有淤積或堵塞情況。5.2.2監測井洗井清淤5.2.2.1監測井出現井底深度小于濾水管頂部以下5m或井內水深小于2m時,應通過洗井進行清淤,并填寫地下水監測井洗井記錄表(見附錄B表B.2)。5.2.2.2宜每年對監測井進行一次透水靈敏度試驗,并填寫地下水監測井透水靈敏度(注水)試驗記錄表(見附錄B表B.3)。試驗中當向井內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積的水量,水位復原時間超過15min時,應進行維護性洗井抽水,洗井抽水時間應避開每日監測數據采集時間。5.2.2.3應根據井孔結構與井管材料、含水層類型確定洗井方法,并符合GB50296相關要求。在同一井中,宜采用多種方法聯合洗井。5.2.2.4洗井后應進行抽水試驗和井深測量,同時滿足以下要求時,洗井合格:——連續兩次單位出水量之差小于其中任何一次單位出水量的10%;——洗井出水的含砂量的體積比小于1/20000;——監測井管內壁光滑無銹垢,且井管無損害。5.2.3監測井修復監測井存在異物掉落、井管破損或堵塞時應按照下列要求進行修復:——監測井內有掉落異物時,對異物進行打撈;——井管損壞時,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原位修補、套補、局部注漿等方法進行修復,并填寫地下水監測井維護記錄表(見附錄B表B.4)。5.2.4監測井報廢與更換監測井無法修復或修復后無法實現監測功能時,應按照下列要求及時進行報廢和更換:a)報廢處理時應用黏土和水泥封孔,具體應按照DZ/T0270中相關要求執行,并填寫地下水監測井維護記錄表(見附錄B表B.4);b)更換監測井應在原監測井位置附近,結構、監測層位應與原監測井一致;c)監測層位相同、監測資料能連續使用,且與報廢監測井位置接近時,更換后的地下水監測站可用原站名。其他情況,應對地下水監測站重新命名。地下水監測站編碼如需調整,應按照SL502中相關要求執行;d)更換完成應填寫地下水監測站更換信息記錄表(見附錄B表B.5)。5.3監測儀器設備5.3.1巡檢監測儀器設備巡檢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檢查監測儀器設備工作狀態,包括檢查測量功能、通訊功能、供電電壓、存儲功能、信號強度、藍牙模塊運行等參數是否正常;——檢查監測儀器設備通信電纜狀態,確保通信電纜無破損、擠壓、斷裂、電纜位置無變動。5.3.2自動監測儀器設備5.3.2.1校測5.3.2.1.1水位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校測應采用現場人工監測和自動監測比對的方式進行:4DB14/T2826—2023a)人工水位監測應按下列要求進行:1)地下水水位監測數值以m為單位,精確至0.01m;2)每次監測應測量井口固定點至地下水面距離兩次,間隔時間不應少于1min,取兩次測量數值平均值作為監測值,當兩次測量數值之差超過2cm時,應重新測量;3)當井口固定點有高程值時,井口固定點高程值減去監測值,記錄為水位值;人工監測值減去井口固定點到地面高度后,記錄為埋深值;4)當井口固定點無高程值時,只記錄埋深,埋深值為人工監測值減去井口固定點到地面高度。b)將水位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現場監測的埋深值與現場人工監測埋深值進行對比,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1)埋深大于0m不大于10m,誤差絕對值不應大于2cm;2)埋深大于10m不大于30m,誤差絕對值不應大于3cm;3)埋深大于30m不大于50m,誤差絕對值不應大于4cm;4)埋深大于50m,誤差絕對值不應大于5cm。a)對比誤差不符合上述b)規定時,應對水位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調試或維修;b)校測完成應填寫地下水監測站水位(埋深)校測記錄表(見附錄B表B.6)。5.3.2.1.2水溫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校測應采用現場人工監測和自動監測比對的方式進行:a)人工水溫監測應按照下列要求進行:1)監測水溫的測具,分度值不應小于0.1℃;2)水溫測具應放置在水面以下1m處,也可放置在生產井出水水流中心處,應靜置5min后讀3)同一次水溫監測應連續兩次測量,兩次測量數值差不應大于0.2℃,應將兩次測量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本次監測的水溫值;4)兩次測量數值差大于0.2℃時,應重新監測。b)將水溫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現場監測的水溫值與現場人工監測水溫值進行對比,誤差應小于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的額定允許誤差;c)對比誤差不符合上述b)規定時,應對水溫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調試或維修;d)校測完成應填寫地下水監測站水溫校測記錄表(見附錄B表B.7)。5.3.2.1.3水質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校測應采用具備CMA資質的實驗室水質檢測結果和自動監測比對的方式進行:a)地下水樣品采集、保存、運送、水質檢測及分析方法應符合GB/T14848相關要求;b)水質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檢測結果與實驗室檢測結果比對誤差應小于等于±15%;c)比對誤差不符合上述b)的要求時,應對水質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調試或維修;d)校測完成應填寫地下水監測站水質校測記錄表(見附錄B表B.8)。5.3.2.1.4水量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校測應符合以下要求:a)水量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應送到國家認可的檢定機構檢定,或申請檢定機構進行現場比測;b)校測采用的檢測方法和精度要求應符合SL/T426相關規定;c)應根據檢定或比測結果,對水量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必要的調試或維修,并做好相關記錄。5.3.2.2更換5.3.2.2.1經巡檢或校測,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存在故障的,應及時進行維修。維修后仍不能工作的,應對相應部件或該儀器設備進行更換。5.3.2.2.2自動監測儀器設備使用年限應符合SL/T415相關要求,達到使用年限后應進行更換。5.3.2.2.3更換后設備技術指標應不低于原設備技術指標。5DB14/T2826—20235.3.2.2.4更換后應完成新舊設備的數據備份和對接。5.3.3巡測設備及人工監測設備5.3.3.1巡測設備應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及使用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維護保養完成后應填寫巡測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見附錄B表B.9)。5.3.3.2人工監測設備應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及校準檢驗,校準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4附屬設施5.4.1巡檢附屬設施巡檢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檢查監測站周圍環境變化對監測站的影響;——檢查水準點、保護桶(箱)、太陽能供電設施、標識牌、站房等設施狀況。5.4.2維修保養附屬設施維修保養應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水準點高程、固定點高程和地面高程宜5年校測一次;——水準點發生變動或損毀時,應按原設計要求修復并重新引測高程;——保護筒(箱)、太陽能供電設施、標識牌等設施損壞時應按原設計方案制作并安裝;——保護筒(箱)銹蝕時應進行打磨、防腐處理并重新噴漆,并保持保護筒(箱)內干燥、無冷凝水;——站房損壞時應及時維修。6地下水信息系統6.1一般要求6.1.1應對地下水信息系統進行維護和巡檢。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完成故障處置,并填寫地下水信息系統檢查記錄表(見附錄C表C.1)。6.1.2應急響應和安全管理等要求應按SL715的規定執行。6.1.3應按GB/T22239有關規定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日常運維。6.1.4數據月到報率和交換率應不低于95%、完整率應不低于90%。6.2基礎設施6.2.1應每周巡檢機房及其輔助設施、通信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主機、存儲備份、安全設施等設施的運行狀況,如有異常應進行及時處理。6.2.2應每周巡檢操作系統、應用服務器中間件、數據庫管理軟件、地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管理中間件等基礎軟件的運行狀態,如有異常應進行及時處理。6.2.3應每日檢查地下水信息系統業務應用軟件,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6.2.4應每周進行數據庫備份,并填寫數據庫備份詳情記錄表(見附錄C表C.2)。6.3業務應用6.3.1應設定地下水監測數據合理閾值范圍,定期對閾值進行優化。6.3.2應每日檢查記錄各監測站數據到報、缺失、異常、設備工況和數據共享情況。6DB14/T2826—20236.3.3監測數據存在不定時缺報現象時,應對缺測數據進行召測。6.3.4監測站數據連續5日缺報、召測無結果時,應及時對監測儀器設備進行維護和維修,并進行人工補測。人工補測宜在3日內按五日監測站頻次要求完成。6.3.5應及時做好異常數據分析處理,確保上傳、入庫和交換的監測數據準確無誤。7文檔管理7.1文檔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監測系統的基礎資料、使用記錄以及巡檢、維修保養、檢驗校測、報廢變更記錄和運行維護報告等。7.2應按檔案資料管理相關要求歸檔,確保文檔資料齊全。7DB14/T2826—2023(規范性)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報告提綱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報告包括運行維護概況、監測井維護、監測站附屬設施維護、監測儀器設備校測與維護、地下水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和附圖附表8部分內容:a)運行維護概況:2)地下水監測系統運行維護主要內容;3)監測站運行情況;4)地下水監測站信息報送情況。b)監測井維護:1)監測井檢查情況;2)監測井洗井情況;3)監測井修復情況;4)監測井報廢與更換情況等。c)監測站附屬設施維護:水準點、保護筒(箱)、站房、標識牌等的維護情況。d)監測儀器設備校測與維護:1)監測儀器設備檢查、檢測和維修更換情況;2)監測儀器設備校測情況;3)巡測設備及人工監測設備維修保養情況。e)地下水信息系統運行維護:1)基礎設備設施維護情況;2)業務應用維護情況。f)結論與建議:2)建議。g)參考文獻;h)附圖附表。8DB14/T2826—2023地下水監測站運行維護記錄表B.1地下水監測站巡檢記錄表表B.1地下水監測站巡檢記錄表原井深:淤積厚度:9DB14/T2826—2023B.2地下水監測井洗井記錄表表B.2地下水監測井洗井記錄表B.3地下水監測井透水靈敏度(注水)試驗記錄表表B.3地下水監測井透水靈敏度(注水)試驗記錄表10213345576789DB14/T2826—2023B.4地下水監測井維護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間音樂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第1篇-全面剖析
- 粉末設備管理員工培訓
- 幾千幾百數加減整百數綜合考核題
- 馬巷馬路施工方案
- 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第3篇-全面剖析
- 竹桿大棚施工方案
- 煉焦行業節能減排-全面剖析
- 常見擋墻施工方案
- 金融科技產品廣告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數字銀行轉型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GA/T 1163-2014人類DNA熒光標記STR分型結果的分析及應用
- 鋼棧橋施工監理細則
- 骨轉移瘤課件
- 護士注冊健康體檢表下載【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專業發展課件
- 污水處理培訓課件
-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
- 中國十大階層的劃分課件
- 高中英語各種教材詞組匯總大全(超級實用)
- 內燃機機油泵轉子系列參數
- 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方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