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_第1頁
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_第2頁
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_第3頁
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_第4頁
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鴻尾中心小學二胡興趣小組活動教案2013—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指導老師:王斌二胡簡介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樂器歷史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后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歷史起源\o"編輯本段"編輯據《中國文化史三百題》提供資料:宋代是外來樂器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第二階段。宋元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弦琴),經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志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后來,由于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調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晚于胡琴。所以說“二胡”始于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于唐朝。二胡簡介2九個部分二胡的構造比較簡單,由九個主要部分組成:琴筒、琴桿、琴皮、弦軸、琴弦、弓桿、千斤、琴碼和弓毛。其功能分別介紹如下: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后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制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后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o"查看圖片"

琴筒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一般用烏木,紅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后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琴皮\o"查看圖片"

琴皮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一般是莽皮,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并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并且性能穩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為常態。它是二胡重要的發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蟒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琴桿它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制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現在已經很少了)、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厘米,直徑約為0.55寸。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音純凈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系,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制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琴軸共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膠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后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若制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松動、滑動等現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大多采用金屬弦。\o"查看圖片"

弓子弓子由弓桿和弓毛構成,全長76厘米,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2.4尺,用江葦竹(又名幼竹)制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系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于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音。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制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選擇弓桿要注意長度符合標準,還要兼顧到質地堅實、老化、粗細協調、勻稱、中段不呈弧形,與弓毛相互平行等情況。這樣的弓子彈性適中,操縱順手,易于控制。有的初學者把京胡的弓子拿來換在二胡上,這是不合適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較短,在二胡上拉奏沒有回旋余地,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的弓子多為松緊調節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裝有機械螺旋裝置,可根據演奏需要把弓毛調節到合適的松緊程度。但不可調得過松過緊,過松使弓子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不易于操作;過緊則發音生硬,缺乏含蓄內在的成份,同時還容易使弓桿變形。千斤又稱千金,對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固定千斤、線繞千斤、金屬千斤等。較常用的是線繞千斤。\o"查看圖片"

千斤是琴弦與琴皮之間振動的媒介體,對發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常用的有木松節馬、楓木馬。木松節馬木質柔軟,發音圓潤、淳厚,楓木馬軟硬適中,發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著裝飾、穩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還裝有可調底托,用尼龍扣調節,演奏時更為方便。琴馬雖小,但它卻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馬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胡的音質。\o"查看圖片"

琴碼為了求得二胡聲音的改善,發音沙啞的二胡采用紙馬(即用牛皮紙或其它硬紙卷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柔和一些:發音沉悶的二胡改用竹馬,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為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音單調的二胡采用金屬彈簧馬,就可使發音變得較有共鳴。音墊琴碼的下面,還須在琴弦與皮膜之間塞一小塊用絨布或氈子做的叫做音墊,它能解決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曠音,使之集中、豐滿,制音墊的薄厚、大小要適中,過厚則影響音量,過薄則不起作用,作成音墊的材料常有白色海綿、呢子、羊絨、棉布、麂皮、絨布等,用的最廣泛的是海綿和呢子,效果最好的是天然麂皮,不能小看了它,它還有能快速的改變音色的本事:它貼近琴碼,音色就很潤,同時要失去一部分音量;遠離琴碼,音色就會變的眀亮,要根據曲子需要調整。音響來源二胡的聲源來自于琴弦的振動。過去二胡大多用絲弦,由于絲弦具有伸縮性大、壽命短、發音不夠清\o"查看圖片"

琴皮越細膩等缺點,它已逐漸被鋼弦所淘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鋼絲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二胡鋼弦應是一粗一細,粗的一根稱作內弦(也叫老弦),細的一根稱作外弦(也叫子弦)。內外弦分別系在相應的琴軸上,一般是先上內弦,再上外弦。選購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兩根弦都為內弦或外弦,弦徑也不可懸差過大,更不可用其它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松香作用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以經過提煉的透明色塊狀松香為最好,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結晶松脂也可代用。\o"查看圖片"

二胡專用松香民間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將一竹片劈一裂縫,接著把松香夾于當中。然后用火點燃竹片,使松香燙化后滴在琴筒上。這種方法稱為"燙香"。燙香對于拉奏雖然較為方便、省事,但有礙于某些運弓技法的性能發揮,同時琴筒琴皮也顯得不夠清潔。\o"查看圖片"

二胡的鑒別主要部位尺寸要達到要求。琴桿不能過長,否則演奏時不易掌握琴的重心。桿體圓滑、光潤而正直,將二胡仰放于桌上,不得有過分的偏歪現象。琴筒外表應光滑、整潔、美觀。筒內壁不得粗糙。厚薄要一致,膠合處緊密無隙。圓形琴筒圓度準確,裝飾線條寬窄一致,六方形琴筒的邊和角須勻稱。蒙皮要松緊適度,過緊發音硬,過松發音悶。蟒皮的厚薄是關鍵,以厚薄、鱗花以花紋色澤鮮明的蟒皮為佳。皮質表面處理應顯得干凈,不應有過多臘,蟒皮表面看上去有一種透亮的感覺,皮質后面應顯均勻白色,特別是高檔二胡,是至關重要的,直接會影響到二胡的出聲和“前途擦琴就可以使琴保持清潔了。有時間的話可以在琴身木質表面上些車臘或家具用臘,但一定要擦干凈,避免粘手。學習演奏二胡坐姿1、身體中線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體的左側。2、兩肩高低懸殊,通常是左肩高、右肩低。3、過份地踮左腳,甚至左腳掌完全懸離地面。4、過于低頭,使觀眾只能看到演奏者的頭頂心。持弓1、持弓位置過于靠近弓頭或過于靠近中弓。2、弓子過于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靈活運動。3、持弓時手指過于向下“耷拉”,使弓桿緊壓琴筒磨擦,弓毛反而離開琴筒向上偏移。4、演奏外弦時,中指和無名指從弓桿與弓毛之間拿出來,到演奏內弦時再伸進去。5、持弓時拇指的位置不正確。6、持弓時中指過于伸入弓桿與弓毛之間,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勁。7、握弓過緊,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關節內側、以及中指第一關節外側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有人誤認為這是“功夫”,而實際是持弓方法上的錯誤。8、拉二胡時,弓不可向上翹起,這樣會導致音色不好。持琴1、琴筒錯誤地放于左腿中間,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緊小腹的位置上。2、琴桿過于左斜或右斜;過于前傾或內收。3、第一把位時左手虎口離千斤過遠。4、左臂缺乏應有的支撐力,靠虎口夾緊而吊掛于琴桿之上。5、拇指下彎勾住琴桿。6、持琴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7、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觸弦。8、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9、手指(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不是從弦的正面(從弦向琴桿方向)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從弦向身體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于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10、演奏時始終讓手指“懸”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11、當一個手指按在弦上時,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12、持琴時大臂過分抬高,使左臂處于緊張而不自然的狀態。二胡學習要點一個二胡演奏者,掌握音準是至關重要的。那么,業余自學二胡的朋友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如何才能過好音準關呢?我的體會是:(一)要培養自己敏銳的、能夠辨別各種音程、音高感覺的“音樂耳朵”。為此,必需加強視唱練耳的訓練,提高辨音的能力,多接觸一些固定音高的樂器(如鋼琴、手風琴、揚琴等)來配合訓練。平時多聽音樂。(二)習奏前要認真校對好內外弦的音準。在校音時,音量放開,拉全弓,使弦、琴碼、琴皮通過琴筒的共鳴,發出合乎二胡音響規則的振動頻率。不可輕浮、急躁、碎弓式地無規則地校音(當然舞臺上例外。但也要迅速、巧妙地運用自然泛音或內外弦的同音來校對)。音校準后,左手應彈性地壓壓琴弦(尤其是剛換的新弦),以防止演奏中途再跑弦。切忌患“恐懼癥”一邊演奏一邊擔心音不準。這樣既影響演奏情緒,也會造成耳朵對音的錯覺。(三)加強各調練習曲的訓練。有的自學者只重視D調(1——5弦)練習曲的練習,一旦轉其它的調音準就成問題了。因此,要加強各種調的音階、琶音、換把等練習曲的訓練,使習慣于半音的中指與無名指,鍛煉成既能按準半音又能按準全音;從有意識的練習,到無意識的自然演奏。(四)樂曲和練習曲的訓練,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時間上的分配。譬如,當精力充沛,有飽滿的練琴情緒,同時又有解決某樂段因技巧而引起音不準現象的信心,這時就可用大部分的時間來訓練它。反之,情緒不佳,或者練琴時間過長已感疲勞,就不能單純為了音準去訓練較枯燥的某樂段。(五)雙手配合對掌握音準具有重要意義。左右兩手是個統一體,兩者在訓練和掌握音準時應互為作用。如果只注重左手訓練,偏廢右手的弓法訓練,忽略雙手配合,也會導致音不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