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第五片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下列動物與其結構、功能、特點匹配正確的說法有幾個()①水螅——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刺細胞②渦蟲——身體呈兩側對稱,有口有肛門③蛔蟲——寄生、體表有角質層、消化結構發達④蚯蚓——節肢動物,腹面有剛毛輔助運動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鰓呼吸⑥蝗蟲——胸部有足和翅,需要依靠氣門進行呼吸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B【分析】刺胞動物(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線蟲動物(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詳解】①水螅屬于刺胞動物,刺胞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身體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有刺細胞,①正確。②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②錯誤。③蛔蟲屬于線蟲動物,寄生、體表有角質層、消化器官簡單,無專門的運動器官,③錯誤。④蚯蚓屬于環節動物,靠濕潤的體壁呼吸,靠剛毛輔助運動,④錯誤。⑤河蚌屬于軟體動物,有外套膜、靠鰓呼吸,⑤正確。⑥蝗蟲屬于節肢動物中的昆蟲,有外骨骼、靠氣管進行氣體交換,胸腹部的氣門是氣體進出身體的門戶。可見,蝗蟲是依靠氣管呼吸,⑥錯誤。由此可見,B正確,ACD錯誤。故選B。2.2024年是中國農歷“龍年”。傳說中的“龍”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有四肢和牙齒,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根據對“龍”的描述,你認為與其相似度最高的動物類群是()A.節肢動物 B.哺乳動物 C.兩棲動物 D.爬行動物【答案】D【分析】爬行動物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詳解】A.節肢動物的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體表有外骨骼(不是鱗片),足和觸角也分節,與題干描述不符合,A錯誤。B.哺乳動物的體表被毛(不是覆蓋角質鱗片),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與題干描述不符合,B錯誤。C.兩棲動物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在水里產卵,與題干描述不符合,C錯誤。D.“龍”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有四肢和牙齒,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與爬行動物的特征符合。故龍屬于爬行動物,D正確。故選D。3.動畫片《葫蘆娃》伴隨了兩代人的成長,片中有許多典型“人物”。下列對其描述錯誤的是(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屬節肢動物B.②蝙蝠精體表被毛,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C.③蛇精成為了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在陸地產卵,用肺呼吸D.⑥蛤蟆精幼體用鰓呼吸,成體只用肺呼吸【答案】D【分析】(1)節肢動物的身體許多體節構成的,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2)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3)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心臟只有三個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體內受精,卵生或少數卵胎生。(4)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發育為變態發育,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詳解】A.蜘蛛、蝎子、蜈蚣的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同屬節肢動物,故A正確。B.蝙蝠體表被毛,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故B正確。C.蛇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其生殖和和發育完全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故C正確。D.蛤蟆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但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故D錯誤。【點睛】掌握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題的關鍵。4.小孫同學家養了五條漂亮的金魚。在觀察金魚時,他注意到金魚的口在水中有節奏地張開、閉合,鰓蓋也一張一合的,這是怎么回事呢?請你幫小孫同學解釋,魚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從鰓蓋后緣排水的意義是()A.讓食物隨水進入口中,完成攝食和消化作用B.吞水排水,調節身體重量,有助于游泳C.吞入新鮮水,保持體內外水分的平衡D.使水中溶解的氧滲入鰓絲的毛細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鰓絲排放到水中,進行氣體交換【答案】D【分析】鰓是魚的呼吸器官,包括鰓絲、鰓弓、鰓耙三部分。魚口與鰓蓋的交替張合,與魚的呼吸有關,當水由口流入,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入鰓絲內的毛細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隨著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詳解】魚類生活在水中,觀察活魚,可以看到魚的口和鰓蓋后緣有交替閉合的現象,這是魚在呼吸。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所以魚類不停地吞水實際上是在呼吸,進行氣體交換,因此ABC錯誤,D正確。故選D。5.運動護膝可依靠堅實的包裹增加膝關節的牢固性,避免膝關節受傷。護膝的作用類似關節結構中的(
)A.①④ B.② C.③ D.⑤【答案】B【分析】圖中:①關節軟骨,②關節囊,③關節頭,④關節腔,⑤關節窩。【詳解】運動護膝可依靠緊實的包裹增加膝關節的牢固性,避免膝關節因過度彎曲而受傷。因此,護膝與關節結構中的②關節囊具有相似的作用,因為關節外面有關節囊的包繞,關節囊內側和外側有韌帶,可以牢固地將關節頭固定在關節窩中,不容易脫出,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6.眼保健操中的“腳趾抓地”動作能刺激足部穴位,使眼睛周圍的氣血通暢,有助于預防近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關節囊使腳趾運動更靈活B.關節在抓地過程中起支點作用C.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運動,使腳趾抓地D.抓地動作的完成受神經系統的支配【答案】A【分析】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在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其他系統的輔助下完成的。【詳解】A.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使腳趾運動更靈活,A錯誤。B.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關節(骨連結)和肌肉(骨骼肌),其中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的作用,所以關節在抓地過程中起支點作用,B正確。C.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關節(骨連結)和肌肉(骨骼肌),其中肌肉(骨骼肌)為運動提供動力,所以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運動,使腳趾抓地,C正確。D.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在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其他系統的輔助下完成的,所以抓地動作的完成受神經系統的支配,D正確。故選A。二、資料分析題7.閱讀有關資料,回答下列各題:資料一:“牧雞治蝗”是防治草原上蝗蟲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國研究人員在新疆哈密地區選用善于奔跑、生長發育快的麻花雞,將其調訓后集群放牧,用于防治草原蝗蟲。數據統計顯示,雞群每天捕蝗4~5次,30天后蝗蟲的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不僅如此,長大的雞還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牧雞治蝗”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1)如圖是蝗蟲的示意圖,其運動中心在(寫標號),具有三對足和兩對對翅,因此運動能力強,危害大。(2)將蝗蟲甲的頭部浸入水中,同時將蝗蟲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結果是______(填字母)。A.甲先死 B.乙先死 C.同時死 D.不一定(3)一些國家采用了噴灑農藥的方法消滅蝗蟲,防治效果顯著。資料中提及的“牧雞治蝗”相對于噴灑藥劑消滅蝗蟲,其優點是。【答案】(1)二(2)B(3)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分析】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為感覺中心;胸部為運動中心;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題圖中,一是頭部、二是胸部、三是腹部。生物防治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如:以鳥治蟲、以蟲治蟲、以菌治蟲。【詳解】(1)蝗蟲的運動中心是胸部,其胸部生有足三對,分別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節,后足發達,適于跳躍;另外蝗蟲還有兩對翅,前翅革質、狹長,有保護作用,后翅柔軟寬大,適于飛行。結合題圖可知,蝗蟲的運動中心在二胸部。(2)蝗蟲的呼吸器官是氣管,但外界氣體進入蝗蟲身體的門戶是氣門,位于蝗蟲的胸腹部,所以蝗蟲甲的頭部深深浸入水中,呼吸正常進行,不會短時間內死亡,而蝗蟲乙胸、腹部全部浸沒在水中,只露出頭部,無法進行呼吸而先死。可見,本實驗的結果是乙先死,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3)資料中提及的“牧雞治蝗”屬于生物防治,相對于噴灑藥劑消滅蝗蟲,該方法成本低,具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不污染環境,降低殘毒的遺留量,對人、畜安全等優點。三、綜合題8.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哺乳動物是動物世界形態結構最高等、生理機能最完善的動物。與其他動物相比,哺乳動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崽由母體分泌的乳汁喂養長大。古生物學家認為,生活在三疊紀的犬齒獸類(如圖)是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犬齒獸類是小型到中等體型的肉食性動物,它們與哺乳動物有許多相同點,如它們都有幾種不同類型的牙齒,牙齒特化成為哺乳動物更好的攝食或殺敵的武器。(1)大熊貓所屬的動物類群是哺乳動物,以的方式繁殖后代,以哺乳的方式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2)牙齒是狼的制敵利器,其犬齒可,提高了攝取食物的能力。(3)猜測圖中(填“乙”或“丙”)是犬齒獸的牙齒,你的理由是。【答案】(1)胎生(2)撕裂食物(3)丙犬齒獸有犬齒【分析】題圖中,①③是門齒,②⑤是臼齒,④是犬齒。【詳解】(1)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體子宮里發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這種生殖方式為胎生;剛出生的幼體只能靠母體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所以,大熊貓等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以哺乳的方式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2)狼的犬齒尖銳鋒利,可以用于攻擊、捕食和撕裂食物,提高了其攝取食物的能力。(3)犬齒獸類是小型到中等體型的肉食性動物。所以,圖中丙是犬齒獸的牙齒,理由是犬齒獸具有犬齒。9.據了解,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期間需通過體育鍛煉來保證身體的良好狀態,因此“太空健身房”配備了太空跑臺、太空自行車等健身器材。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當航天員登上太空自行車時,上肢需要先屈肘握住扶手。如圖一所示,當①處于(填“收縮”或“舒張”)狀態,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2)蹬車動作是由骨、關節和協調配合完成的,此項運動除了依賴運動系統的參與外,還依賴于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3)圖二所示為關節結構模式圖,當航天員進行太空設跑時,其中關節腔中的滑液和[
]能夠讓關節更加靈活,能夠讓關節更牢固的結構是及它外面所包裹的韌帶。【答案】(1)收縮(2)肌肉/骨骼肌(3)⑤關節軟骨關節囊【分析】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圖一中,①肱二頭肌,②肱三頭肌;圖二中,③關節囊,④關節頭,⑤關節軟骨,⑥關節窩,⑦關節腔。【詳解】(1)當航天員登上太空自行車時,上肢需要先屈肘握住扶手。屈肘動作的發生是由于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舒張,這種肌肉的收縮和舒張狀態會牽動骨繞著關節進行活動,從而實現屈肘動作。因此,當①肱二頭肌處于收縮狀態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2)蹬車動作是一個復雜的運動過程,它是由骨、關節和肌肉(骨骼肌)三者協調配合完成的。骨是運動的基礎,關節是運動的支點,而肌肉則是運動的動力來源。這三者相互協調,共同完成了蹬車動作。此外,這項運動除了依賴運動系統的參與外,還依賴于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神經系統能夠接收外界刺激,產生神經沖動,并通過神經纖維將沖動傳導到肌肉,使其產生收縮或舒張,從而完成各種動作。(3)關節是運動的重要結構,它使得運動更加靈活和準確。關節腔中的滑液能夠減少關節面之間的摩擦,使得關節更加靈活。同時,⑤關節軟骨也能夠減少摩擦,并且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緩沖運動時的震動和沖擊。能夠讓關節更牢固的結構是關節囊及它外面所包裹的韌帶。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在關節囊及囊里面和外面還有很多韌帶,使兩骨的連接更加牢固。10.斑頭雁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可以飛越海拔接近9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它飛翔時雙翼用力拍打,振翅頻率高,在低溫的情況下可以承受僅有海平面上30%的氧氣濃度。(1)據圖1所示信息可知,斑頭雁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需要克服的兩個重要環境限制因素為空氣含氧量和。(2)斑頭雁適于長途飛行與其身體結構密切相關。①斑頭雁體表被覆的豐厚羽毛,可以抵御寒冷。②斑頭雁胸骨有高聳突出的龍骨突,其上附著發達的,能牽動兩翼快速飛行。③斑頭雁的身體體形呈,有利于減少空中飛行的阻力。(3)斑頭雁有效率極高的呼吸系統(如圖2所示)。吸氣時,吸進的空氣一部分在b內進行氣體交換,部分可直接進入[c];呼氣時,[c]內的氣體又返回內進行氣體交換,從而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答案】(1)溫度(2)胸肌流線型(3)氣囊肺【分析】1.鳥類的結構特點是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如:前肢變成翼,被覆羽毛,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食量大,心臟四腔,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完成雙重呼吸等。2.圖2中,a氣管,b肺,c氣囊。【詳解】(1)據圖1所示信息可知,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和空氣含氧量都呈下降趨勢。因此,斑頭雁飛越喜馬拉雅山需要克服的兩個重要環境限制因素為空氣含氧量和溫度。(2)②鳥類的前肢特化為翼,胸肌發達,鳥類的胸肌一端連接胸骨的龍骨突上,另一端連接在翅的基部,中部跨越關節,這樣才能揮動翅膀飛行。可見,斑頭雁胸骨有高聳突出的龍骨突,其上附著發達的胸肌,能牽動兩翼快速飛行。③流線型是物體的一種外部形狀,通常表現為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可見,斑頭雁的身體體形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空中飛行的阻力。(3)鳥類的呼吸方式是雙重呼吸,當吸氣時,氣體一部分進入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一部分進入氣囊,在氣囊內儲存。當呼氣時,氣囊內的氣體進入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結合題圖可知,斑頭雁吸氣時,吸進的空氣一部分在b肺內進行氣體交換,部分可直接進入c氣囊;呼氣時,c氣囊內的氣體又返回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從而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四、實驗探究題11.為探究環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小凱同學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取兩個大小一樣的瓶子,貼上甲、乙標簽,在甲瓶中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如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瓶中的蚯蚓蠕動逐漸減弱,直至死亡。(2)這一實驗說明環境中的因素影響蚯蚓的生活。(3)本實驗設置甲瓶的作用是。(4)取一條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①發現蚯蚓在玻璃板上的運動速度比在紙上要。②在實驗的過程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這是因為蚯蚓是靠呼吸的。③在探究實驗后,對蚯蚓的正確處理方法。A.隨手扔掉B.放進垃圾桶中C.放回適宜生存的大自然中D.用作魚餌【答案】(1)乙(2)水分/水(3)對照作用(4)慢濕潤的體壁C【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奇的貨幣高中政治知識點
- 肺鱗狀細胞癌的健康宣教
- 育嬰師中級教育實施課程
- 個人環保培訓
- 酒精性心肌病的健康宣教
- 2024屆四川省資中縣聯考中考二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復習試題及答案
-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四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廣州市從化區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數學模試卷含解析
- 生產車間管理評審報告
- 音樂電臺行業經營模式分析
- HG∕T 3781-2014 同步帶用浸膠玻璃纖維繩
- 【萬向傳動軸設計11000字(論文)】
- DZ∕T 0214-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銅、鉛、鋅、銀、鎳、鉬(正式版)
- 營銷現場作業安全工作規程
- 青少年科普主題活動方案
- 《中華民族大團結》(初中)-第11課-團結奮斗-繁榮發展-教案
- (正式版)QBT 1950-2024 家具表面漆膜耐鹽浴測定法
- 2021年10月自考00567馬列文論選讀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面神經炎課件完整版
- 2024年度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