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14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14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14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14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試卷云南省昆明市2014年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word版)(本試卷共4大題25小題,共6頁。考試用時l0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及姓名在規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2.考生必須把所有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3.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選項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選項框,不要填涂和勾劃無關選項。其他試題用黑色碳素筆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給定的答題框。4.考生必須按規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題,不按要求答題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負。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考生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下列關于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A.超聲波是電磁波B.電磁波在真空中不能傳播C.手機不能接收電磁波D.紅外線是電磁波2.如圖1所示的自然現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C.秋天,枝頭掛滿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3.下列體育運動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B.打習毛球時握緊球拍C.對賽車的軸承添加潤滑油D.體操運動員上單杠前往手上涂抹鎂粉4.如圖2是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其中表示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沖程是5草原發生大面積蝗災時農業部門利用飛機噴灑農藥消滅蝗蟲當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時,它的A.動能不變,勢能不變B.動能減少,勢能增加C.動能增加,勢能減少D.動能減少,勢能減少6.圖3所示的四種電器中,利用電動機原理工作的是A.電爐B.電風扇C.電飯煲D.電鈴7.當一個電阻的阻值為R時,將它接在電路中通電一段時間,產生的熱量為Q。如果要使它產生的熱量為2Q,下列辦法中可行的是A.將電壓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B.將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C.將電阻變為原來的,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2倍D.將電壓變為原來的,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8.某實驗小組連接了如圖4所示的串聯電路,電源電壓為3V恒定不變。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兩燈都不亮,他們用電壓表先后測得Uab=Ubc=Ucd=0,Uad=3V。為進一步確認電路故障,他們先用導線將a、b連接起來,先后測得己Ubc=Ucd=0;再用導線將b、c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cd似等于3V;最后用導線將c、d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bc近似等于3V。則故障原因可能是A.燈Ll和燈L2都發生了斷路B.燈L2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C.燈Ll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D.燈Ll、燈L2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20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不要求寫出解答過程。9.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通信英雄牛寶才,在電話線被炸飛一段而無法聯絡的緊要關頭,他將電話線的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捏在手里,不惜將自己的身體作為__________(填“導體”或“絕緣體”)連接被炸斷的電話線,保證了指揮聯絡關鍵的3分鐘,譜寫一曲英雄主義的詩篇。今天,我們隨時隨地要注意人身安全,如若遇到斷落地面的電線,我們__________用手直接去撿拾(填“能”或“不能”)。10.冰的密度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體積為2m3的冰的質量為_____kg。11.經常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觀眾,只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在播音,這是觀眾根據聲音的__________進行判斷的;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__________Hz~20000Hz:靠近居民區的高速公路兩旁一般都安裝有隔音墻,這是在聲音__________減弱噪聲。12.端午節吃粽子,會聞到粽子的清香,說明分子發生了__________現象;兩塊表面干凈的鉛互相壓緊能夠吊住重物,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13.小明帶著弟弟去翠湖看海鷗,湖面如鏡映出海鷗的__________像(填“虛”或“實”),隨著海鷗飛離湖面,它們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將__________(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14.如圖5是昆明環湖路兩側安裝的“風光互補”新能源景觀節能燈,它“頭頂”小風扇,“肩扛”太陽能電池板,其中小風扇是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它們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__________能的裝置,風力發電機的發電原理是__________。15.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O×l07J/m3,完全燃燒2.1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__________J的熱量,不計熱量損失,這些熱量可以使500kg的水,溫度升高__________℃。[c水=4.2×103J/(kg·℃)]16.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費站,一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緊急剎車停車交費時,車廂內約70噸鋼筋瞬間刺穿駕駛室并將其掀翻。這是因為緊急剎車后,車雖然__________,但鋼筋由于__________仍然向前運動,才發生了事故。最終鋼筋還是停了下來,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鋼筋的__________發生了改變。17.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32℉(℉,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將32~212℉之間劃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__________℉。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__________℃。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4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索筆在答題卡上作圖和解答,答題中需要文字說明的應簡明扼要。18.(4分)完成下列作圖(每小題2分)(1)一個物體重10N,請在圖6中作出該物體的重力的示意圖。(2)根據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請在圖7中標出螺線管的北極和電源的正極。19.(4分)請記錄下列量具所測物理量的數值(每小題2分)(1)如圖8所示,所測物體的質量是__________g。(2)如圖9所示,所測電流是__________A。20.(8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10所示的實驗裝置。(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根據圖示杠桿所處的位置,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調整(填“右”或“左”)。(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__________,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__________。(3)某小組同學在杠桿左右兩側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同時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你認為他們的做法是__________。(4)實驗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366325524224369234264428甲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乙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兩個同學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誤的.那么你認為他們中正確的應該是__________同學。原因是__________同學的結論部分僅從部分實驗數據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實驗數據都滿足他總結的結論。(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桿:用鑷子取砝碼、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屬于費力的杠桿是__________。21.(8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三班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個小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最后,老師將各組實驗的結果畫在了圖ll中。圖中1和1’,、2和2’…7和7’分別表示實驗時各組的物和對應像的位置。請你根據實驗的要求和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時,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應該處于__________。(2)從__________兩組可以看出,當物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的實像:(3)從6、7兩組可以看出,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與物在__________側,且像是__________立的;(4)由圖可知成實像時,當物遠離凸透鏡,則像__________凸透鏡(填“遠離”或“靠近”),且像的大小變__________(填“大”或“小”)。22.(10分)我們知道導體都能導電,那么導體對電流是否有阻礙作用呢?不同導體導電本領一樣嗎?怎樣衡量導體的導電本領呢?小明設計了如圖l2所示的電路來回答上面的問題。(1)小明先后將a、b兩根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電路中的__________。實驗中,將a換成b后,應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與接a時的示數__________,分別觀察先后接a和b后電流表的示數,結果發現其示數__________,說明導體對電流__________阻礙作用;把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后,觀察到__________不同,還說明不同導體導電的本領是__________的。(2)為進一步研究導體的導電本領,小明又先后將a、b兩根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并改變合金絲兩端的電壓,分別獲得多組電壓和對應的電流如下表所示:合金絲a電壓/V123456電流/A電流/A0.10.10.20.20.30.30.40.40.50.50.60.6合金絲b電壓/Vl2345-6電流/A0.20.40.60.81,01.2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對同一根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__________的;對不同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__________的。于是,我們就用電壓與電流的比來衡量導體的導電本領。(3)一根合金絲,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是9V時,通過它的電流是3A,則該合金絲的阻值是__________Ω;當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它的阻值是__________Ω。四、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作答,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公式并代數值和單位計算,文字說明應簡明扼要。23.(8分)用如圖13所示的滑輪,使一個鐵塊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了1m,已知鐵塊的體積為10-3m3,求(1)鐵塊的重力;(2)若不計滑輪、繩子的重和摩擦,繩子受到的拉力F;(3)拉力F的功率。(4)若實際作用于繩子的拉力為50N,這個滑輪的機械效率。(其中ρ鐵=7.9×103kg/m3、g=10N/kg)24.(8分)如圖l4所示,電源電壓為6V恒定不變。燈泡上標有“6V4W”的字樣。當S2閉合,Sl、S3斷開時,燈泡的實際功率為0.25W。求:(l)電阻R兩端的電壓;(2)電阻R的阻值。(3)當Sl、S3閉合時,S2斷開,通電2min,電流通過電阻R做的功。25.(6分)如圖l5所示,一個半徑為r的實心球體處于某種液體中,球體最上端距離液面的距離為h,求液體對球體向下的壓力。(已知液體的密度為ρ,球體的體積為)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考生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3分)(2014?昆明)下列關于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超聲波是電磁波 B. 電磁波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C. 手機不能接收電磁波 D. 紅外線是電磁波考點: 電磁波的傳播.專題: 信息的傳遞.分析: (1)聲音和電磁波都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屬于聲音的一種.(2)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3)手機既能接收電磁波,也可以發射電磁波.(4)紅外線屬于電磁波的一種.然后再根據每個選項分別作出判斷.解答: 解:A、超聲波屬于聲音的一種,不是電磁波.故A錯誤;B、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手機既能接收電磁波.故C錯誤;D、紅外線屬于電磁波.故D正確.故選D.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聲波和電磁波的了解和認識,基礎性題目,要分清區別和聯系.2.(3分)(2014?昆明)如圖所示的自然現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C.秋天,枝頭上掛滿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考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析:熔化是指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它需要吸熱;液化是指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它需要放熱.凝華是指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它需要放熱;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它需要放吸熱.解答:解:A、雪是固態,溫度升高時可以變成液態的水,發生的是熔化現象,不符合題意;B、露珠是液體,它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后形成的,符合題意.C、霜是固體,是由水蒸氣放熱凝華形成的,不合題意.D、冰是固體,它是由液態的水放熱凝固后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要判斷各選項的物態變化是否相對應,首先要弄清楚各選項的物態變化特點,然后根據變化前后的物態特征來判斷屬于哪種物態變化.3.(3分)(2014?昆明)下列體育運動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B.打習毛球時握緊球拍C.對賽車的軸承添加潤滑油D.體操運動員上單杠前往手上涂抹鎂粉考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分析: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解答:解:A、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題意;B、打習毛球時握緊球拍,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不合題意;C、對賽車的軸承添加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使接觸面脫離,屬于減小摩擦,符合題意.D、體操運動員上單杠前往手上涂抹鎂粉,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問題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解答此題類問題時要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4.(3分)(2014?昆明)如圖是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其中表示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沖程是()A.B.C.D.考點:內燃機的四個沖程.專題:比熱容、熱機、熱值.分析: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有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四個沖程組成,其中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成內能,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成機械能.解答:解: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沖程是壓縮沖程:A圖: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行,氣缸容積減小,是壓縮沖程,符合題意;B圖:進氣門打開,活塞向下運行,氣缸容積增大,是吸氣沖程,不符合題意;C圖: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氣缸容積減小,是排氣沖程,不符合題意;D圖: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下運行,氣缸容積增大,是做功沖程,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內燃機的四個沖程:吸氣、壓縮、做功、排氣沖程,以及壓縮沖程的能量轉化,是中考的熱點內容.5.(3分)(2014?昆明)草原發生大面積蝗災時,農業部門利用飛機噴灑農藥消滅蝗蟲.當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時,它的()A.動能不變,勢能不變B.動能減少,勢能增加C.動能增加,勢能減少D.動能減少,勢能減少考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專題:機械能及其轉化.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和高度,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據此結合題目描述可做出判斷.解答:解:當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時,其質量在不斷減小,高度和速度不變,因此,由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可知,其動能和重力勢能均減少.故只有選項D的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本題中注意飛行噴灑農藥時其質量在不斷減小是解答中的易錯點.6.(3分)(2014?昆明)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器中,利用電動機原理工作的是()A.電爐B.電風扇C.電飯煲D.電鈴考點:直流電動機的原理.專題:電動機、磁生電.分析:解決本題應掌握:常用家電的工作原理,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解答:解:電風扇是利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運動而使扇葉轉動的;電爐、電飯煲均為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電鈴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家電的工作原理,在生活中應注意掌握.7.(3分)(2014?昆明)當一個電阻的阻值為R時,將它接在電路中通電一段時間,產生的熱量為Q.如果要使它產生的熱量為2Q,下列辦法中可行的是()A.將電壓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B.將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C.將電阻變為原來的,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2倍D.將電壓變為原來的,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考點: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及其應用.專題:電與熱、生活用電.分析:根據焦耳定律Q=I2Rt=分析答題.解答:解:A、將電壓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由Q=可知,產生的熱量變為2Q,故A正確;B、將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由Q=可知,熱量變為原來的四分之一,故B錯誤;C、將電阻變為原來的,通電時間變為原來的2倍,由Q=可知,熱量變為原來的4倍,故C錯誤;D、將電壓變為原來的,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由Q=可知,熱量變為原來的,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判斷電阻產生熱量的變化,根據題意,應用Q=即可正確解題.8.(3分)(2014?昆明)某實驗小組連接了如圖所示的串聯電路,電源電壓為3V恒定不變.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兩燈都不亮,他們用電壓表先后測得Uab=Ubc=Ucd=0,Uad=3V.為進一步確認電路故障,他們先用導線將a、b連接起來,先后測得己Ubc=Ucd=0;再用導線將b、c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cd近似等于3V;最后用導線將c、d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bc近似等于3V.則故障原因可能是()A.燈Ll和燈L2都發生了斷路B.燈L2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C.燈Ll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D.燈Ll、燈L2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考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專題:歐姆定律.分析:電路發生斷路時,當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與電源兩極相連時,電壓表有示數,否則無示數.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閉合開關后兩燈都不亮,并且Uab=Ubc=Ucd=0,Uad=3V,說明電源有電壓,則電路其它部分出現斷路;(2)用導線將a、b連接起來,先后測得己Ubc=Ucd=0,說明斷路部分在bd之間;用導線將b、c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cd近似等于3V,說明電壓表并聯在cd之間時,與電源兩極相連,因此cd間存在斷路;用導線將c、d連接起來,先后測得Uab=0,Ubc近似等于3V,說明電壓表并聯在bc之間時,與電源兩極相連,因此bc間也存在斷路;綜合上述分析可得,燈L2和開關S都發生了斷路.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用電壓表檢測電路的故障.當電壓表所測的那部分電路斷路,電壓表與電路串聯,分擔電源電壓,要注意辨別.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20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不要求寫出解答過程.9.(2分)(2014?昆明)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通信英雄牛寶才,在電話線被炸飛一段而無法聯絡的緊要關頭,他將電話線的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捏在手里,不惜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導體(填“導體”或“絕緣體”)連接被炸斷的電話線,保證了指揮聯絡關鍵的3分鐘,譜寫一曲英雄主義的詩篇.今天,我們隨時隨地要注意人身安全,如若遇到斷落地面的電線,我們不能用手直接去撿拾(填“能”或“不能”).考點:安全用電原則.專題:電與熱、生活用電.分析:(1)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石墨等.常見的絕緣體包括:橡膠、陶瓷、塑料、玻璃等;(2)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解答:解:人體屬于導體,所以可以連接被炸斷的電話線;用手撿拾斷落到地面的電先容易造成觸電事故.故答案為:導體;不能.點評:本題考查了人體屬于導體和安全用電的原則.10.(2分)(2014?昆明)冰的密度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體積是1m3的冰,質量為0.9×103kg,那么體積為2m3的冰的質量為1800kg.考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專題:密度及其應用.分析:(1)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冰的密度的意義根據密度的定義說明;(2)已知冰的密度和體積,利用公式m=ρV得到冰的質量.解答:解:冰的密度是0.9×103kg/m3,物理意義為:體積是1m3的冰,質量為0.9×103kg;∵ρ=,∴冰塊的質量為:m=ρV=0.9×103kg/m3×2m3=1800kg.故答案為:體積是1m3的冰,質量為0.9×103kg;1800.點評:此題考查了密度的特點、物質密度數值的物理意義和密度公式變形的簡單應用,都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11.(3分)(2014?昆明)經常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觀眾,只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在播音,這是觀眾根據聲音的音色進行判斷的;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靠近居民區的高速公路兩旁一般都安裝有隔音墻,這是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及聽到聲音的條件;音色.專題:應用題;聲現象.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2)人耳朵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之間;(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解答:解: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故經常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觀眾,只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在播音,這是根據音色判斷的;同時據課本可知,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之間,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聲波;靠近居民區的高速公路兩旁一般都安裝有隔音墻,這是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答案為:音色;20;傳播過程.點評:該題考查了聲音的特性的理解、人耳朵聽到頻率范圍的判斷和減弱噪聲的三個途徑的應用.12.(2分)(2014?昆明)端午節吃粽子,會聞到粽子的清香,說明分子發生了擴散現象;兩塊表面干凈的鉛互相壓緊能夠吊住重物,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考點:擴散現象;分子間的作用力.專題:分子熱運動、內能.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的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1)我們能聞到煮粽子時發出的陣陣清香,這是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兩塊表面干凈的鉛互相壓緊能夠吊住重物,說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故答案為:擴散;引力.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原理與現象,屬基礎知識,難度不大.13.(2分)(2014?昆明)小明帶著弟弟去翠湖看海鷗,湖面如鏡映出海鷗的虛像(填“虛”或“實”),隨著海鷗飛離湖面,它們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將不變(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實驗方案.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分析:平靜的湖面相當于平面鏡,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與距離無關.解答:解:水面上出現的海鷗的倒影就是海鷗在水面上成的虛像,隨著海鷗飛離湖面,它們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將始終不改變,與海鷗大小相等.故答案為:虛;不變.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理和掌握,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去分析即可比較容易地做出解答,學生容易被“海鷗飛離湖面”迷惑,誤認為像變小.14.(2分)(2014?昆明)如圖是昆明環湖路兩側安裝的“風光互補”新能源景觀節能燈,它“頭頂”小風扇,“肩扛”太陽能電池板,其中小風扇是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它們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風力發電機的發電原理是電磁感應.考點: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專題:電動機、磁生電.分析:風能和太陽能是能量巨大的資源,風扇式發電機原理也是電磁感應,可以通過風吹動扇片轉動,把風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電池可以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解答:解:太陽能電池可以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小風扇是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工作的.故答案為:電;電磁感應.點評:這套設備工作時,包括了兩次能量轉化:發電機發電,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然后電能轉化為電池的化學能.15.(2分)(2014?昆明)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O×107J/m3,完全燃燒2.1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8.4×107J的熱量,不計熱量損失,這些熱量可以使500kg的水,溫度升高40℃.[c水=4.2×103J/(kg?℃)].考點:熱量的計算;熱平衡方程的應用.專題:比熱容、熱機、熱值.分析:(1)根據Q=Vq求出完全燃燒2.1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2)不計熱量損失,Q吸=Q放,根據Q=cm△t求出水升高的溫度.解答:解:(1)完全燃燒2.1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Q放=Vq=2.1m3×4.0×107J/m3=8.4×107J;(2)不計熱量損失,Q吸=Q放=8.4×107J,∵Q=cm△t,∴水升高的溫度△t===40℃.故答案為:8.4×107;40.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熱量和熱值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16.(3分)(2014?昆明)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費站,一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緊急剎車停車交費時,車廂內約70噸鋼筋瞬間刺穿駕駛室并將其掀翻.這是因為緊急剎車后,車雖然停下來,但鋼筋由于慣性仍然向前運動,才發生了事故.最終鋼筋還是停了下來,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鋼筋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考點:慣性;力的作用效果.專題:運動和力.分析:一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二是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解答:解:由題意知,當緊急剎車時,車雖然停下來,但鋼筋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因此才發生了事故.最終鋼筋還是停了下來,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鋼筋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答案為:停下來;慣性;運動狀態.點評:本題考查了慣性現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實例,難度不大,屬基礎知識的考查.17.(2分)(2014?昆明)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32℉(℉,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將32~212℉之間劃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1.8t+32℉.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考點:攝氏溫度及其計算.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分析:(1)由題意可知: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華氏溫度起點為32度等于攝氏溫度的0度,華氏溫度的212度等于攝氏溫度的100度;據此即可求出2攝氏度等于多少華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攝氏度與華氏度之間的關系.(2)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解答:解:(1)∵華氏溫標規定: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212華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32華氏度,中間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華氏度;∴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即1攝氏度=華氏度=1.8華氏度;又知:華氏溫度起點為32華氏度等于攝氏溫度的0度;所以,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T=1.8t+32.(2)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故答案為:T=1.8t+32;37.點評: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的關系T=t+273;華氏溫標跟它們的最大區別就是分度值不同.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4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索筆在答題卡上作圖和解答,答題中需要文字說明的應簡明扼要.18.(4分)(2014?昆明)完成下列作圖(1)一個物體重10N,請在圖1中作出該物體的重力的示意圖;(2)根據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請在圖2中標出螺線管的北極和電源的正極.考點:重力示意圖;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專題:圖像綜合題.分析:(1)物體受重力作用點(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在重力的方向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點和方向.(2)根據磁極間的作用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根據安培定則,由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判斷電流方向,由電流方向判斷電源的正極.解答:解:(1)過物體的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符號G表示,G=10N,如圖所示:(2)如圖,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通電螺線管的左端是N極,右端是S極;根據安培定則,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可以判斷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電源的右端是負極,左端是正極.如圖.點評:(1)畫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條帶箭頭線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確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根據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圖.(2)電流的方向、小磁針的磁極、螺線管的磁極,知道其中的一者,都能根據磁極間的作用和安培定則判斷另外兩者.19.(4分)(2014?昆明)請記錄下列量具所測物理量的數值(1)如圖1所示,所測物體的質量是104.5g.(2)如圖2所示,所測電流是1.4A.考點:質量的測量與天平;電流表的讀數方法.專題:基本儀器的使用專題.分析:(1)天平是測質量的儀器,在讀數時應將砝碼的質量與游碼的示數相加.(2)讀取電流表的示數前,首先要認清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看指針在什么位置,得出示數.解答:解:(1)天平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圖中的示數=50g+20g+20g+10g+4.5=104.5g;(2)圖中電流表接的是“﹣”和“3A”兩個接線柱,量程為0~3A,應該看上方的刻度盤,分度值是0.1A,指針在1A后4格處,示數為1.4V;故答案為:(1)104.5;(2)1.4.點評:本題考查常見測量儀器的讀數,考查學生對實驗儀器的熟悉程度,是一項技能的考查.20.(8分)(2014?昆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圖示杠桿所處的位置,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整(填“右”或“左”).(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垂直,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3)某小組同學在杠桿左右兩側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同時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你認為他們的做法是錯誤.(4)實驗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366325524224369234264428甲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乙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兩個同學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誤的.那么你認為他們中正確的應該是乙同學.原因是甲同學的結論部分僅從部分實驗數據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實驗數據都滿足他總結的結論.(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桿:用鑷子取砝碼、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屬于費力的杠桿是鑷子.考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4)實驗結論必須要具有合理性、科學性,要符合物理規律;同時要多做幾次實驗,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2)根據杠桿的特點,結合力臂的概念分析解答,知道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3)“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步驟:a.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把杠桿調節平衡;b.把鉤碼掛在杠桿的兩邊,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c.記下兩邊的鉤碼的重,用尺量出它們的力臂,記下實驗數據;d.每次實驗前,把杠桿調節平衡,改變力和力臂數值,做三次實驗;e.求出各次實驗的動力乘以動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數值.(5)聯系生活經驗,要判斷杠桿的類型,可依據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大小關系: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則是省力杠桿;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則是費力杠桿;若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則為等臂杠桿.解答:解:(1)杠桿左端上翹,右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左邊移動一些,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垂直,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3)在做“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在杠桿O點位置兩邊分別掛上數目不等的鉤碼,通過移動懸掛鉤碼的滑片的位置,并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重新保持水平,是錯誤的,掛上鉤碼后,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4)甲組只通過三組特殊的數據,即動力和動力臂與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結論,過于片面;實驗應該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數據不要是幾個特殊的數字,這樣才能分析確定出實驗現象中的普遍規律.而且甲組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類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間相加,是沒有意義的.乙同學分析所有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確的,科學的.(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能用較小的動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因而它們屬于省力杠桿;而在使用用鑷子取砝碼時,杠桿受到的阻力較小,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而是費力杠桿.故答案為:(1)水平;左;(2)垂直;力臂;(3)錯誤;(4)乙;甲.(5)鑷子.點評:初中物理實驗進行多次測量有些是為了求平均值,使測得的數據更準確,有些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就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同時注意測得的數據應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物理量之間不能相加減.21.(8分)(2014?昆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三班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個小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最后,老師將各組實驗的結果畫在了圖中.圖中1和1′,、2和2′…7和7′分別表示實驗時各組的物和對應像的位置.請你根據實驗的要求和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時,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應該處于同一高度.(2)從1、2兩組可以看出,當物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3)從6、7兩組可以看出,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與物在同側,且像是正立的;(4)由圖可知成實像時,當物遠離凸透鏡,則像靠近凸透鏡(填“遠離”或“靠近”),且像的大小變小(填“大”或“小”).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當物體成的像是實像時,像與物位于凸透鏡的兩側.根據這個思路來確定三者的擺放順序.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調整三者的高度關系.(2)凸透鏡成像實驗中,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3)凸透鏡成像實驗中,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同側,應用于放大鏡.(4)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物距離變大時,像距變小,像的大小也變小;當物距變小時,像距變大,像的大小也變大.解答:解:(1)由于物體成實像時,像與物位于凸透鏡的兩側,所以實驗時,要將蠟燭和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凸透鏡放在中間,即依次放好蠟燭、凸透鏡、光屏.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從1、2兩組可以看出,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3)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從6、7兩組可以看出,當物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與物在同側,且像是正立的;(4)當物遠離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即物距變大,像距應該變小,像變變小,則像靠近凸透鏡.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1、2;倒;放大;(3)同;正;(4)靠近;小.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的運用,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和應用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一定要熟練掌握.22.(10分)(2014?昆明)我們知道導體都能導電,那么導體對電流是否有阻礙作用呢?不同導體導電本領一樣嗎?怎樣衡量導體的導電本領呢?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來回答上面的問題.(1)小明先后將a、b兩根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實驗中,將a換成b后,應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與接a時的示數相同,分別觀察先后接a和b后電流表的示數,結果發現其示數變化,說明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把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后,觀察到電流不同,還說明不同導體導電的本領是不同的.(2)為進一步研究導體的導電本領,小明又先后將a、b兩根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并改變合金絲兩端的電壓,分別獲得多組電壓和對應的電流如下表所示:合金絲a電壓/V123456電流/A0.10.20.30.40.50.6合金絲b電壓/V123456電流/A0.20.40.60.81.01.2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對同一根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相同的;對不同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不同的.于是,我們就用電壓與電流的比來衡量導體的導電本領.(3)一根合金絲,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是9V時,通過它的電流是3A,則該合金絲的阻值是3Ω;當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它的阻值是3Ω.考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研究電阻的大小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時,我們首先要知道不同的電阻絲其阻值的大小.這就要用到轉換法:在其兩端電壓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其通過它的電流的大小來體現其電阻的大小;(2)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對同一根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相同的;對不同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不同的;(3)利用R=求出電阻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是否接入電路無關.解答:解:(1)在圖示的電路中,電阻絲的阻值的大小是通過電流表的示數大小來確定的,而決定電路中電流大小的因素不僅有電阻,還有導體兩端的電壓.利用控制變量法的思路,為了讓電流的大小能夠體現導體電阻的大小,必須保證其兩端電壓相同,滑動變阻器在這里的作用就是調節導體兩端電壓的;分別觀察先后接a和b后電流表的示數,結果發現其示數變化,說明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把不同的合金絲接入電路后,觀察到電流不同,還說明不同導體導電的本領是不同的;(2)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對同一根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相同的;對不同合金絲,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比是不同的;(3)根據歐姆定律I=可得R===3Ω;由于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是否接入電路無關,當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它的阻值仍然是3Ω.故答案為:(1)電阻;相同;變化;有;電流;不同;(2)相同;不同;(3)3;3.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探究問題的實驗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題重點考察了影響電阻的因素實驗中控變量法的應用.四、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請考生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作答,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公式并代數值和單位計算,文字說明應簡明扼要.23.(8分)(2014?昆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使一個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