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_第1頁
《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_第2頁
《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_第3頁
《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_第4頁
《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像創意基礎》教學大綱適用范圍:202X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課程代碼:08130371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學分:2學分學時:64學時(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先修課程:數字圖像處理、色彩與構成后續課程:數字視頻編輯適用專業:數字媒體技術開課單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一、課程說明本課程是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學生的學科基礎必修課程。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圖像創意的基礎理論、圖像設計語言的演進過程、圖像創意的表現方法、圖像創意的思維方法與設計實踐幾個方面的內容。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圖像造型的形式美和構圖本身的形式美法則,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思維的跳躍感與嚴謹性,使學生開拓思維想象力,培養設計觀念、創造多元的構形設計方法;使學生有意識觀察客觀世界,從生活中積累知識,發現創意元素,在學習和創造中構建廣泛的知識結構,加深對圖像語言重要性的認知;運出視覺語言形式要求學生了解設計以及設計學,明確圖像設計的創新本質,理解圖像設計創新的重要性,掌握圖像創意設計創造性思維及創新方法的基本原理與技巧。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視野,讓學生在了解創新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基本要求的同時,理解和掌握創新設計的步驟與方法。二、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達到如下目標:課程目標1:了解設計學的研究范圍及現狀,設計的多重性特征,設計與藝術、設計與科技、設計與經濟的關系,為后續圖像創意學習打下堅實理論基礎。課程目標2:能利用圖像設計中的手法、重復、交替、協調、漸變、對比、主導、統一和平衡等圖像創意理論運用圖像創意設計中,運用各種圖像訓練的方法完成創意創新的設計。課程目標3:理解現代圖像設計的原則功能性、技術性、經濟性和文化性,引起學生對圖像創意思維訓練的重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設計思維和方法。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通過作業等考核形式樹立科學勞動價值取向,養成積極勞動精神面貌。三、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圖像創意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畢業要求的支撐見表1。表1課程教學目標與畢業要求關系畢業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支撐強度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3.1能夠針對用戶對數字媒體技術領域相關系統的功能及技術指標要求,根據所學專業知識,確定設計目標。課程目標1:了解設計學的研究范圍及現狀,設計的多重性特征,設計與藝術、設計與科技、設計與經濟的關系,為后續圖像創意學習打下堅實理論基礎。H12.終身學習:12.1能夠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認識到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思維和意識。課程目標2:能利用圖像設計中的手法、重復、交替、協調、漸變、對比、主導、統一和平衡等圖像創意理論運用圖像創意設計中,運用各種圖像訓練的方法完成創意創新的設計。課程目標3:理解現代圖像設計的原則功能性、技術性、經濟性和文化性,引起學生對圖像創意思維訓練的重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設計思維和方法。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通過作業等考核形式樹立科學勞動價值取向,養成積極勞動精神面貌。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課程與相關畢業要求的關聯度。四、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理論部分的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見表2。表2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重點難點理論學時實驗對應的課程目標1何謂“設計基礎”

1.1何謂“設計”

1.2“設計”內涵的擴展1.3設計基礎的內涵與外延1.課程教學要求掌握(1)設計史;(2)設計理論;(3)設計批評。2.課程重點難點重點:對當代西方設計思潮的一般看法。難點: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概述。401、22設計語言的演進過程2.1“初發芙蓉”與“鏤金錯彩”2.2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前后的審美特征

2.3現代主義及其之后的審美特征教學要求:掌握(1)設計的藝術淵源;(2)設計的藝術指向;(3)設計中的藝術手法;(4)科技進步對設計的影響。重點:科學理論與設計,作為科技商品化載體的設計,設計與經濟發展規劃的關系。難點:作為產品附加值的設計,作為經濟體管理手段的設計,生產和消費中的設計。601、23設計語言的感知對象

3.1美與設計

3.2功能之美3.3技術之美

3.4文化之美

3.5設計之美的視覺語言教學要求:掌握(1)美與設計的關系;(2)功能之美;(3)技術之美;(4)文化之美。重點: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進程。難點:工藝設計手法的運用。422、34視覺“語素”與規律4.1認識視覺“語素”4.2點4.3線4.4面4.5面:視覺形式規律4.7形的分割與組合4.8形的轉化與視覺“語義”4.9面的分割:視覺形式規律三4.10除非必要,勿加形式教學要求:掌握(1)點、線、面;(2)形的分割與組合;(4)形的轉化與視覺“語義”。重點:19世紀設計教育和設計改革,現代主義運動。難點:視覺形式規律。822、35.設計語言中的組織規則5.1熟悉原則5.2簡化原則5.3簡潔且豐富原則5.4引力的作用5.5力的大小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5.6力的相互作用趨于對稱或均衡5.7“主題”是統御全局的核心5.8“主題”與“素材”5.9視覺語言的修辭方式教學要求:掌握(1)熟悉原則、簡化原則、簡潔且豐富原則;(2)“主題”與“素材”。重點:視覺傳達設計的構成要素。難點:設計語言中的組織規則。6237.設計語言的色彩關系7.1光、色、眼7.2色彩體系7.3色彩的心理聯想與文化屬性7.4視錯覺7.5色彩的提煉與重構教學要求:(1)色彩體系;(2)色彩的心理聯想與文化屬性;(3)色彩的提煉與重構。重點:視錯覺。難點:設計語言的色彩關系。642、38.設計語言的體積特征8.1體的類型:自然形態與人工形態8.2體的類型:幾何形態8.3體的類型:有機形態、仿生形態8.4體的性質:線-體8.5體的性質:面-體8.6體的性質:塊-體8.7體的材質:材料與肌理8.8體的材質:常見的材料教學要求:(1)形式語言訓練;(2)創意方法訓練;(3)技巧表現訓練。重點:體的類型、體的性質。難點:設計語言的體積特征。842、3合計48162.實驗部分實驗部分的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見表3。表3實驗項目、實驗內容與學時實驗項目實驗內容和要求實驗學時對應的課程目標1.形式語言訓練實驗內容:設計元素之間的構成關系和邏輯關系,通過點、線、面、肌理等形態元素進行設計。實驗要求:閱讀視覺形式、形態學相關書籍,設計有趣的點線面圖形。41、22.創意方法訓練實驗內容:要求學習者掌握圖像設計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實驗要求:運用圖形創意的方法,完成圖形創意訓練。41、2、3.技巧表現訓練實驗內容:提高綜合運用表現形式與技巧創作圖形的能力,掌握二維造型、三維造型、攝影與數碼技術表現。實驗要求:設計圖形應用于現代商業設計。42、34.圖像創意訓練實驗內容:經過創意思考產生靈感能夠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方法進行圖像創意設計,大膽的綜合運用與創新。實驗要求:從規律上、方法上、技巧上運用圖形創意的理論方法,完成圖像創意作品。42、3合計16五、教學方法及手段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等,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少而精”為原則,精選教學內容,精講多練;安排習題課,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供靈活的自主學習平臺和拓展資源。六、課程資源1.推薦教材:(1)張焱,《設計基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2年8月第1版2.參考書:(1)RafaelC.Gonzalez,數字圖像處理(MATLAB版)(第二版)(本科教學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社,2014.01(2)阮秋琦.數字圖像處理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3)朱虹.數字圖像處理基礎.科學出版社,2005.(4)阮秋琦.數字圖像處理學.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5)叢玉良.數字信號處理原理及其MATLAB實現.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6)劉衍琦,詹福宇.MATLAB圖像與視頻處理實用案例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3.期刊:(1) SullivanGJ,OhmJR,HanWJ,etal.Overviewofthe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HEVC)Standard[J].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SystemsforVideoTechnology,2013,22(12):1649-1668.(2)KnollF,MurrellT,SriramA,etal.AdvancingmachinelearningforMRimagereconstructionwithanopencompetition:Overviewofthe2019fastMRIchallenge[J].MagneticResonanceinMedicine,2020.(3)FarsiuS,Robinson,M.D,EladM,etal.Fastandrobustmultiframesuperresolution[J].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2004,13(10):1327-1344.(4)Yang,J.Wright,J.Huang,T.Ma,Y.ImageSuper-ResolutionViaSparseRepresentation[J].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2010,19(11):2861-2873.(5)EladM,AharonM.ImageDenoisingViaSparseandRedundantRepresentationsOverLearnedDictionaries[J].IEEETip,2006,15:3736-3745.七、課程考核對課程目標的支撐課程成績由過程性考核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具體考核/評價細則及對課程目標的支撐關系見表3。表3課程考核對課程目標的支撐考核環節占比考核/評價細則課程目標123過程性考核課堂表現16(1)根據課堂出勤情況和課堂回答問題情況進行考核,滿分40分。(2)以平時考核成績乘以其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計入課程總評成績。√√√565實驗10(1)根據每個實驗的實驗操作完成情況和實驗報告質量單獨評分,滿分25分;(2)每次實驗單獨評分,取各次實驗成績的平均值作為此環節的最終成績。(3)以實驗成績乘以其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計入課程總評成績。√√√424作業14(1)主要考核學生對各章節知識點的復習、理解和掌握程度,滿分35分;(2)每次作業單獨評分,取各次成績的平均值作為此環節的最終成績。(3)以作業成績乘以其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計入課程總評成績。√√√554期末考核60(1)大作業成績100分,以卷面成績乘以其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計入課程總評成績。(2)考試題型為:大作業類型為綜合應用等。√√√252510合計:100分393823八、考核與成績評定1.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考核方式:本課程主要以課堂表現、實驗、作業、期末考試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考核基本要求:考核總成績由期末大作業成績和過程性考核成績組成。其中:期末大作業試卷成績為100分(權重60%),試題類型綜合應用等;課堂表現、實驗、作業等過程性考核成績為100分(權重40%);過程性考核和考試試題分值分配應與教學大綱各章節的學時基本成比例。2.過程性考核成績的標準過程性考核方式重點考核內容、評價標準、所占比重見表4。表4過程性考核方式評價標準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90>x≥8080>x≥7070>x≥60x<60課堂表現40筆記完整,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踴躍回答問題,準確率大于90%。筆記完整,認真參與教學活動,回答問題準確率大于80%。筆記不完整,偶爾參與教學活動,回答問題準確率大于70%。上課不認真,上課不記筆記,偶爾參與教學活動。上課不認真,上課不記筆記,不參與教學活動。作業35作業完整,思路清晰,準確率大于90%,字跡工整。作業完整,準確率大于80%,字跡工整。不交作業2次以內,準確率大于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