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的力氣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貴州梵凈山的“蘑菇石”由層狀變質巖(主要為板巖、片巖)堆疊而成。圖1為“蘑菇石”景觀圖,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圖1圖21.圖1所示“蘑菇石”的巖石類型對應圖2中的()A.a B.bC.c D.d2.“蘑菇石”形成的地質過程為()A.積累作用——固結成巖——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B.積累作用——固結成巖——巖漿活動——冷卻凝固——地殼抬升C.巖漿活動——冷卻凝固——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D.巖漿活動——變質作用——積累作用——固結成巖——地殼抬升解析:第1題,外力作用指向沉積巖,故d為沉積巖,沉積巖與變質巖可以相互轉化,故c為變質巖,b為巖漿巖,a為巖漿。依據材料,“蘑菇石”由層狀變質巖堆疊而形成,對應c。選C。第2題,依據材料,“蘑菇石”由層狀變質巖堆疊而成,變質巖是高溫高壓下形成的,一般伴隨巖漿活動,故巖漿活動并發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之后因積累作用,這些變質巖堆疊,在困難的地質作用下固結成巖,之后地殼運動發生抬升使埋于地下的變質巖堆疊體出露地表,久經外力作用,形成今日的“蘑菇石”。選D。答案:1.C2.D下圖為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地質剖面示意圖。地幔中的巖漿具有劇烈上升趨勢的位置,稱為熱點,黃石湖通過黃石河與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讀圖,回答3~4題。3.黃石湖是()A.火山湖B.內流湖C.冰蝕湖D.咸水湖4.圖中()A.黃石熱點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B.黃石湖參加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C.黃石火山口地表主要巖石為花崗巖D.黃石熱點的上升巖漿來自地球軟流層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黃石湖是在火山口旁邊形成的湖泊,不是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湖泊;黃石湖通過黃石河與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說明黃石湖是外流湖,屬于淡水湖,不是咸水湖。故選A。第4題,圖中黃石熱點位于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黃石湖參加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能;黃石火山口地表主要巖石是噴出巖,多為玄武巖;黃石熱點的上升巖漿來自于地球軟流層。故選D。答案:3.A4.D風沙運動是造成流淌沙丘土壤風蝕量在不同坡向上差異的緣由。下圖是某年6月份雅魯藏布江山南寬谷流淌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風蝕狀況統計圖。沙丘呈南北走向,與河谷主導風向垂直,風向改變是流淌沙丘由風蝕作用向風積作用改變的主要緣由,風蝕記為負值,風積記為正值。讀圖,完成5~6題。5.圖示沙丘風蝕、風積的改變說明()A.沙丘頂的高度不斷上升B.6月11日沙丘東坡是迎風坡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風坡D.6月21~26日風向發生改變6.6月5~21日,該地沙丘的移動趨勢是()A.向東 B.向西C.向南 D.向北解析:第5題,圖示6月21~26日,東坡風蝕深度由正值變為負值,說明東坡由風積作用變為風蝕作用;同時西坡風蝕深度由負值變為正值,說明西坡由風蝕作用變為風積作用。又因“風向改變是流淌沙丘由風蝕作用向風積作用改變的主要緣由”,則說明這期間風向發生了改變,故D正確。第6題,圖示6月5~21日,沙丘東坡風蝕深度為正值、西坡風蝕深度為負值,說明東坡為風積作用、西坡為風蝕作用,則該時間段內盛行西風,則沙丘向東移動。答案:5.D6.A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有一些驚奇的柱子,這些柱子頂部有一塊巨石,看起來像某種神奇的祭祀場景(如圖)。這就是自然奇觀——“粘土塔”。據此完成7~8題。7.關于“粘土塔”景觀巖層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說法正確的是()A.冰川搬運、積累形成的冰磧土B.流水攜帶泥沙固結形成C.大規模的巖漿噴出冷卻形成D.風力攜帶泥沙沉積8.當地有利于“粘土塔”長期保存的條件是()A.巖性堅硬,抗侵蝕實力強B.頂部巨石,阻擋雨水侵蝕C.氣候干旱,降水稀有D.植被茂密,阻擋風力侵蝕解析:第7題,由圖文材料可知,該粘土塔巖層中含有粘土和石塊,應當是冰川搬運、積累形成的冰磧土,A正確。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形成的巖層往往顆粒較勻稱,B、D錯誤。巖漿噴出冷卻形成的巖層有氣孔,C錯誤。第8題,巨石為它們下方的冰磧土阻擋了雨水侵蝕,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周的土壤被侵蝕殆盡,形成這種奇妙的地貌,B正確。巖性堅硬,抗侵蝕實力強不會只留下一根柱狀巖層,A錯誤。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候較潮濕,風力侵蝕作用小,C、D錯誤。答案:7.A8.B壺穴又稱“甌穴”,是指流水對基巖表面侵蝕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渦流或水流攜帶礫石或粗沉積物研磨基巖河床形成。下圖為貴州綏陽陰河洞壺穴的演化過程圖,從發育階段看,其形成演化分為三個階段:“碟”型壺穴形成階段;“倒Ω”型壺穴發育階段;“鍋”型壺穴發育階段。據此完成9~11題。9.壺穴形成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0.圖中壺穴形成的過程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11.壺穴形成過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A.氣溫 B.降水量C.地勢 D.基巖性質解析:第9題,壺穴主要是由流水侵蝕而成,圖示大水潭的枯水期水位低于壺穴分布區,不行能對壺穴產生影響,則壺穴形成的季節應當是河流的豐水期,即夏季。第10題,材料顯示壺穴形成演化分為“碟”型、“倒Ω”型、“鍋”型三個階段,結合圖示形態,可推斷C正確。第11題,壺穴成因為“流水對基巖表面侵蝕”,而侵蝕程度與流量、地勢、巖石硬度等因素有關,與氣溫關系不大,故作用最小的因素是氣溫。答案:9.B10.C11.A二、非選擇題(共56分)12.下圖是新疆和田區位略圖。和田是聞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為變質巖,其礦體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侖山高山地區,乙處河灘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節。讀圖,回答問題。(24分)(1)結合地形條件,說明甲處狹長區域沒有冰川分布的緣由。(8分)(2)說明乙處河灘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形成過程。(8分)(3)分析秋季成為乙處最佳拾玉季節的自然緣由。(8分)解析:第(1)題,冰川是由終年積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條件是:有降水(降雪)、氣溫低;結合甲地等高線分布狀況,從地形入手分析該地氣溫、降水少的緣由。第(2)題,玉石為變質巖,出露地表必定經過巖體的破壞(風化、侵蝕)過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侖山的玉石,到達乙所在河灘,必定經驗了河流的搬運與沉積過程。第(3)題,秋季成為最佳拾玉季節,說明秋季此處玉多且出露河灘;結合河流夏季汛期搬運實力強,但此時河水水位高不易發覺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地勢相對較低,氣溫偏高;地形封閉,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巖體經過風化(侵蝕或外力破壞)再經過河流搬運(向下游運動),到達地形平緩處(乙處),(玉石)發生沉積。(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運實力強,玉石沉積的時間相對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量超過3000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圖所示)。探討發覺,湖泊水由深部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旁邊出現鈣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溢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濕。(1)推斷該地的主導風向,并說明理由。(9分)(2)分析該地湖泊旁邊形成高大沙山的緣由。(12分)(3)推斷沙山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改變,并分析緣由。(11分)解析:第(1)題,由圖示可知,該地沙丘呈東北—西南走向且沙丘的緩坡是迎風坡,故圖示區域盛行風為西北風。第(2)題,該地風力強勁,沙源豐富,結合圖示可知,地表鈣華及鈣質膠結層對風沙起阻擋作用,湖泊旁邊水汽含量增多,由于水及水汽對沙的吸附,使風力對沙山的侵蝕減弱,沙山不斷增高。第(3)題,迎風坡隨著坡面上升,風的搬運實力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背風坡一側,顆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簡單向坡底滑落,故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均由大到小改變。答案:(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沙山(鏈)東北—西南延長;沙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