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_第1頁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_第2頁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_第3頁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_第4頁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開實驗平臺《基礎寫作》形考作業第1-4單元測試答案第一單元測驗1.寫作應遵循文有大法,無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無,體現的是()的寫作基本規律。單選題(2分)A.寫作化生律B.寫作整合律C.寫作通變律D.2.生活實踐是確立寫作主客體關系的根本途徑,閱讀實踐是感悟積累寫作經驗的重要途徑,寫作實踐是將寫作理論轉化為寫作能力的唯一途徑,體現的是寫作的()特征。單選題(2分)A.個體性B.實踐性C.創造性D.通變律3.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寫作的特殊屬性()。單選題(2分)A.化生性特征B.書面性特征C.參與性特征D.交流性特征4.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寫作材料的作用()。單選題(2分)A.在寫作之前,廣博的原始材料的積累是形成觀點、提煉思想的基礎。B.在寫作中,有效地選擇和組織材料是準確表達思想的支柱。C.在寫作后,材料可以來用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完全客觀的,不帶了作者的主觀發揮。D.5.創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創新意識,創造的基礎在于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創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靈感的能力,體現的是寫作的()特征。單選題(2分)A.個體性B.實踐性C.創造性D.通變律6.寫作是寫作主體的個體心靈對寫作客體的一種對象性限定,寫作是寫作主體的個性心靈對寫作意義的一種生氣灌注,寫作是寫作主體的個性心靈對寫作載體的匠心獨運,體現的是寫作的()特征。單選題(2分)A.個體性B.實踐性C.創造性D.通變律7.結構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主要體現在()。多選題(2分)A.結構安排應當做到完整勻稱B.結構安排應當做到周嚴縝密C.結構安排應當做到錯綜變化D.結構安排應該做到隨心所欲8.層次與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則包括()。多選題(2分)A.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B.組合次序的不可調換性C.組合部分的可替代性D.組合部分的可調換性9.文本的結構安排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多選題(2分)A.結構安排要符合人類思維活動規律B.結構安排要服從文章內容表現需要C.結構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D.結構安排必須服從一定的寫作模式10.常見的照應方式有()。多選題(2分)A.首尾照應B.照應標題C.行文中的前后照應D.11.常見的過渡方式有()。多選題(2分)A.過渡詞B.過渡句C.過渡段D.12.寫作思想提煉的基本途徑包括()。多選題(2分)A.在盡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礎上提煉思想B.在向事物內在縱深層面的開掘中提煉思想C.在對多種結論的比較選擇中提煉思想D.通過與他人辯論,采用辯論勝方的觀點13.寫作思想的基本要求包括()。多選題(2分)A.真實B.深刻C.新穎D.平常14.對材料進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多選題(2分)A.部分分析B.階段分析C.層次分析D.邏輯分析15.廣義材料的選擇要求包括()。多選題(2分)A.應當選擇感受深刻的材料B.應當選擇內涵豐富的材料C.應當選擇新穎生動的材料D.應當選擇大家耳熟能詳的材料16.在寫作中,結構安排處于使寫作實現由“隱”到“顯”的中介轉化的關鍵地位。()A.對B.錯17.真正的辭藻美來源于語詞的恰當使用與文本的整體表達效果的相互融合。()A.對B.錯18.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層次組成的,而不是若干段落組成。()A.對B.錯19.寫作作為人類精神文化創造的一種重要方式,其鮮明特點在于強烈的個體性。()A.對B.錯20.寫作的特殊規律,是指在寫作活動中的某個因素、某個階段、某個方面的特定范圍之內起作用的具體規律。()A.對B.錯21.閱讀實踐是感悟積累寫作經驗的重要途徑。()A.對B.錯22.從寫作表達的角度來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說的文本內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兩方面因素。()A.對B.錯23.從寫作的角度來要求,對材料進行分析主要是為了對材料進行真偽辨別。從寫作的角度來要求,對材料進行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為實現對材料的意義與價值的全面認識和深入把握奠定了基礎;為實現對不同材料之間意義與價值關系的整合奠定了基礎。()A.對B.錯24.寫作主體的創造性,表現在寫作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及寫作成果的各種構成因素之中。()A.對B.錯25.狹義的“材料”概念,則是專指經過寫作者的選擇,已經被或者將要寫入文本中,因而成為文本的構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資料的事實現象、理論依據和各種數據。()A.對B.錯26.寫作活動的主體性特征表現在主體精神活動的個體性、實踐性和創造性三個方面。()A.對B.錯27.過渡與照應是使文本內容前后連貫的一種重要結構手段。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和轉換。照應,是指前后內容上的彼此配合、關照和呼應。()A.對B.錯28.寫作客體的意義通過寫作,可以直接轉化為寫作意義。寫作客體的意義并不能直接轉化為寫作意義,寫作意義是在寫作主客體遇合的基礎之上,經過寫作主體個性心靈的生氣灌注,使客體主體化的結果。()A.對B.錯29.寫作化生律是指構成寫作活動的那些基本因素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進入,相互轉化,相互融合,以致最終生成具有新質的寫作成果的關系。()A.對B.錯30.廣義的“材料”概念適用于寫作準備,狹義的“材料”概念適用于文本分析。()A.對B.錯31.認識寫作本質的目的在于懂得寫作是什么。()A.對B.錯32.廣義的“材料”概念,是泛指已經被寫作者關注并意識到具有某種寫作價值而予以搜集積累以備選用的一切原始資料,包括事實形態的、理論形態的和數據形態的等等。()A.對B.錯33.第三人稱,我們通常稱之為“萬能人稱”。()A.對B.錯34.說明主要應達到兩個要求:首先是內容的科學性,其次是語言的準確性。()A.對B.錯35.歸納是從一般原理中推論出個別事理的一種論證結構方式。()A.對B.錯36.實用性文體的寫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A.對B.錯37.評論和學術論文是析理性問題的兩種基本類型。()A.對B.錯38.對疏密含義的理解要全面,要認識到兩者的含義是相對而言的,不應當把它們絕對化,以致詳寫時不分巨細令人生厭,略寫時任意刪削令人費解。()A.對B.錯39.結構布局上的疏密安排有助于文本內容的有效表達,吸引讀者,因此在文本結構安排上要盡可能多進行疏密變化。盡管結構布局上的疏密安排有助于文本內容的有效表達,吸引讀者,但在使用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處理。()A.對B.錯40.疏密與虛實是使文本內容的表現具有錯綜變化效果的基本結構藝術手法。()A.對B.錯41.散文的“形散”是指散文內容的表現不拘泥于事件過程的完整敘述,“神不散”指要能將這些興之所到的內容聚合到寫作者所要表達的特定的思想情感上來,使作品具有集中、鮮明的整體表達效果。()A.對B.錯42.結構是寫作者按照思想表達的要求而將所選定的材料妥善地組織成一個符合語言表達要求的有機整體過程中所進行的謀劃與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方法。()A.對B.錯43.層次與段落,是結構安排的核心問題。()A.對B.錯44.議論類文體寫作的基本結構方式,鮮明地體現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般認識過程和基本方式。()A.對B.錯45.李白《靜夜思》結構安排手法上,應用的是總分法。采用的是平直之筆。()A.對B.錯46.常見的開頭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概括為兩種基本類型:直接入題、間接入題。()A.對B.錯47.分合與曲直是使文勢發展具有曲折變幻之美的基本結構藝術手法。()A.對B.錯48.董其昌所說的“文章最忌排行,貴在錯綜其勢”,就主要是針對寫作者要“散能合之,合能散之”而言的。()A.對B.錯49.有時,為了使文章結構勻稱美觀,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弱對文本思想的體現,可改變文本思想的內容。結構安排與思想內容相互依存,是一個融合的整體,兩者達到統一才是成功的結構安排。()A.對B.錯50.結構安排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使文本思想內容能夠獲得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A.對B.錯第二單元測驗1.描寫的表現類型包括()。多選題(2分)A.人物描寫B.行動描寫C.景物描寫D.場面描寫2.文體意識與寫作之間,存在著以下幾種基本聯系()。多選題(2分)A.通過培養和強化文體意識,可以更有效地指導寫作實踐。B.通過培養和強化文體意識,可以更準確、恰當地批評、分析、研究寫作成果。C.加強讀者的文體意識,可以更好地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潛在價值。D.寫作實踐與勤加練習聯系緊密,文體意識對寫作的提高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3.調查報告的特點不包括()單選題(2分)A.針對性B.真實性C.典型性D.審美性4.說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它的()上。多選題(2分)A.知識性B.抒情性C.解說性D.客觀性5.根據表達的目的和語氣的不同,可以把句子劃分為()種基本類型。多選題(2分)A.陳述句B.祈使句C.感嘆句D.疑問句6.語句通順流暢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多選題(2分)A.應當做到句子結構完整B.應當選用日常口語常用的語句C.應當正確選用適當的句式D.7.書面語言表達的文采之美不包括()。單選題(2分)A.聲韻美與辭藻美B.感性美與理性美C.樸素美與華麗美D.講究對仗平仄8.要做到書面語言表達準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多選題(2分)A.要注意辨析詞義B.要注意區詞的褒貶色彩C.要注意掌握詞的搭配關系D.要注意和口語相結合9.進行文體分類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前提條件:()。多選題(2分)A.文體分類必須建立在對各類文體最深刻本質特征的把握基礎之上。B.文體分類就當具有統一的科學依據。C.文體分類應當盡可能尊重前人的成果。D.文體分類應當側重主觀的判斷和感受。10.科學的文體分類的依據,應當是人的意識功能。這是因為()。多選題(2分)A.寫作從本質上來說是人類意識活動的表現形成之一。B.在從生活形態轉變為文本、文體形態的整個寫作過程中,人的意識功能擔負著統攝雙方的重要作用。C.寫作是為人的意識服務的D.沒有意識的寫作不是寫作11.以人掌握世界的三種基本方式為依據進行文體分類,可以將全部文體現象概括為()。多選題(2分)A.實用(認知)性文體B.析理性文體C.審美性文體D.說明性文體12.行文暢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文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被和諧一致地統一成一個有機整體,二是語句通順流暢,讀起來沒有滯塞感。()A.對B.錯13.簡潔就是使文章的字數盡可能的少。()A.對B.錯14.從語言表達的媒介手段而言,文采表現為聲韻美與辭藻美。()A.對B.錯15.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后次序進行的敘述,是平敘法。()A.對B.錯16.書面語言表達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準確、暢達和簡潔。()A.對B.錯17.一個完整的議論,應該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三個組成因素。()A.對B.錯18.傳統章回小說,在張恨水創作中的現代化轉型,體現的就是文體意識的發展變化。()A.對B.錯19.析理性文體是寫作者直接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形式,對客觀事物或事理進行分析、評論或理論探討的一種基本文體類型。()A.對B.錯20.任何一種文體,都是在人類寫作實踐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有如語法一樣,是“約寫俗成”的結果。()A.對B.錯21.析理性文體的寫作內容是寫作者對客觀世界的體認。()A.對B.錯22.藝術總是以形象的方式訴諸我們的感性把握。()A.對B.錯23.例證,就是采用事實作論據,通過舉例的方式來證明論點。()A.對B.錯24.不同文體對文本的結構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其中有些往往可以從文本的結構形態上直觀地表現出來。()A.對B.錯25.文體意識,指的是寫作者和閱讀者對文體現象及其本質特征的規律性認識與自學運用。()A.對B.錯26.文本材料中的文體差異,即強調在寫作中對材料的選用要注意不同文體的具體要求。()A.對B.錯27.在新聞寫作中,除了特別強調材料的真實性之外,還特別強調材料的時效性。()A.對B.錯28.理論寫作中的語言生動,是指語言的通俗化或形象化。()A.對B.錯29.實用(認知)性文體的寫作內容是寫作者依據已有知識對客觀事實的一種確認。()A.對B.錯30.不同的文體具有相應的、不同的語言風格。但在共同要求準確、簡潔、生動上的要求是完全一樣。()A.對B.錯31.在不同文體的寫作中,文本思想具有鮮明的文體差異。如在理論寫作中,文本思想主要是某種理性認識,文學寫作中,文本思想被稱作主題。()A.對B.錯32.實用(認知)性文體的寫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A.對B.錯33.文體意識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無論是讀者和作者都要有強烈的文體意識。()A.對B.錯34.從語言表達與思維內容表里相融、渾然同一而言,文采表現為感性美與理性美。()A.對B.錯35.生活實踐是確立寫作主客體關系的根本途徑。()A.對B.錯36.寫作的一般規律,是指在寫作活動中的某個因素、某個階段、某個方面的特定范圍之內起作用的具體規律。()A.對B.錯37.文本思想即指通過文本寫作的主要內容所表達出來的某種總體性、基本的意旨或者傾向。()A.對B.錯38.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組成的,而不是若干層次組成。()A.對B.錯39.真正的辭藻美來源于語詞的恰當使用。()A.對B.錯40.第一人稱,我們通常稱之為“萬能人稱”。()A.對B.錯41.抒情具有兩個特點:首先是依附性,其次是語言性。()A.對B.錯42.演繹是從個別事理中推論出一般原理的一種論證結構方式。()A.對B.錯43.議論技法主要有例證法、引證法和反證法。()A.對B.錯44.消息和通訊是析理性文體的兩種基本類型。()A.對B.錯45.說明,是寫作者運用解說性語言,對事物的形狀、結構、功能、用途、成因、性質、特征、關系、意義等進行客觀地介紹和解釋的一種表達方式。()A.對B.錯46.從語言表達的風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現為樸素美與華麗美。()A.對B.錯47.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從動態的角度寫靜物,即“化靜為動”,可以將描寫對象內在的生命感謝蓬勃地表現出來。()A.對B.錯48.描寫,是寫作者運用描繪性的語言,把人物、景物或場面的狀態或特征具體、形象和生動地表現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A.對B.錯49.敘述是寫作者運用陳述性的語言,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所作的介紹和交代。()A.對B.錯50.從根本上講,行文暢達的邏輯前提與準確表達的邏輯前提一樣,都要求寫作者首先要“想清楚”。()A.對B.錯第三單元測驗1.從寫作的一般屬性來看,其主要特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多選題(2分)A.寫作的個體性特征。B.寫作的實踐性特征。C.寫作的創造性特征。D.2.描寫的表現類型有()。多選題(2分)A.人物描寫B.事件描寫C.景物描寫D.場面描寫3.下列不屬于說明的主要特點的表現方面的是()。單選題(2分)A.知識性B.解說性C.客觀性D.主觀性4.說明要達到的基本要求有()。多選題(2分)A.說明的科學性B.說明的條理性C.說明的邏輯性D.語言準確,簡潔明了5.在議論中,對論點的要求有()多選題(2分)A.正確B.深刻C.鮮明D.新穎6.論證的表現角度有()多選題(2分)A.立論B.申論C.駁論D.討論7.抒情的表現方式有()多選題(2分)A.直接抒情;B.間接抒情C.體驗抒情D.象征抒情8.描寫技法包括()多選題(2分)A.烘托法B.白描法C.對比法D.錯綜法9.說明技法包括()多選題(2分)A.定義說明B.詮釋說明C.分類說明D.類比說明10.狹義的材料選擇中,什么樣的材料可以稱之為典型材料()多選題(2分)A.材料要最具代表性B.材料要最有說服力C.材料要具有可讀性D.材料要最有精神啟迪效果11.文本思想提煉應達到的要求有()多選題(2分)A.文本思想要真實B.文本思想要深刻C.文本思想要新穎D.文本思想要動人12.追求書面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特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多選題(2分)A.要注意辨析詞義。B.要注意區分詞語的褒貶色彩。C.要注意掌握詞語的搭配關系。D.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13.文本構成的幾個方面有()多選題(2分)A.“言之有物”B.“言之有序”C.“言之有理”D.“言之有文”14.結構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以下不準確的是?()單選題(2分)A.結構安排應當完整勻稱;B.結構安排應當做到周嚴縝密;C.結構安排應當做到錯綜變化;D.結構安排應當做到隨心所欲;15.寫作的表現技法當中包括()。多選題(2分)A.順敘法;B.倒敘法;C.插敘法;D.平敘法;16.一個完整的議論,應該包括論點、論據和()三個組成因素單選題(2分)A.論述B.論衡C.論證D.論辯17.結構的藝術手法包括()多選題(2分)A.創意與構思B.分合與曲直C.疏密與虛實D.抑揚與張弛18.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包括()。多選題(2分)A.塑造藝術形象的間接性B.反映社會生活的靈活性C.表現人生哲思的深刻性D.揭示心靈世界的具體性19.散文的主要特點是()。多選題(2分)A.選材自由,題材廣闊;B.手法靈活,形式多變;C.結構獨特,形散神聚D.文筆優美,個性鮮明20.書面語言表達的文采之美包括()多選題(2分)A.聲韻美與辭藻美B.感性美育理性美C.樸素美與華麗美D.自然美與修飾美21.寫作實踐是將寫作理論轉化為寫作能力的唯一途徑。()A.對B.錯22.實用寫作中語言表述的準確性要求是以概念使用上的科學性為基礎的,同時還包括釋義上的唯一性。()A.對B.錯23.生活實踐是確立寫作主客體關系的根本途徑。閱讀實踐是感悟積累寫作經驗的重要途徑。()A.對B.錯24.寫作的普遍規律,是指在寫作活動中的某個因素、某個階段、某個方面的特定范圍之內起作用的具體規律。()A.對B.錯25.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層次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段落組成的。()A.對B.錯26.文本思想即指通過文本寫作的主要內容所表達出來的某種片面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傾向。()A.對B.錯27.照應,是指前后內容上的彼此配合、關照和呼應。如果說過渡體現的是上下文之間的直接聯系,那么照應體現的則是前后文之間的間接聯系。()A.對B.錯28.語言具有簡單性和單一性的思維與交際功能。()A.對B.錯29.第三人稱敘述,我們稱為主觀敘述。()A.對B.錯30.抒情具有兩個特點:首先是依附性,其次是非語言性。()A.對B.錯31.評論和散文是析理性文體的兩種基本類型。()A.對B.錯32.寫作的一般規律,是指在寫作活動整體范圍之內起作用的基本規律。()A.對B.錯33.演繹是從一般原理中推論出個別事理的一種論證結構方式。()A.對B.錯34.寫作作為人類精神文化創造的一種重要方式,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它的通用性,二是它的群體性。()A.對B.錯35.寫作實踐與寫作理論相聯系,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升。()A.對B.錯36.材料的綜合,是指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或者把整體事物的個別特征、個別方面區分出來的心理過程。()A.對B.錯37.常見的照應方式主要有:首尾照應、照應標題和行文中的前后照應。()A.對B.錯38.真正的辭藻美來源于語詞的恰當使用與文本的整體表達效果的相互對立。()A.對B.錯39.理論寫作中對語言的準確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學性。()A.對B.錯40.描寫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簡要描寫和詳細描寫兩種。前者通常稱為“白描”,后者通常稱為“工筆”。()A.對B.錯41.在文學寫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稱作主題。()A.對B.錯42.論證是寫作者用來支持論點成立的材料。()A.對B.錯43.從寫作表達的角度看來,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說的文本形式,包括文本材料和語言兩方面的因素。()A.對B.錯44.消息與通訊、說明書與解說詞、調查報告與總結屬于實用性文體。()A.對B.錯45.從寫作者的主觀角度來看,文本思想體現著寫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目的。()A.對B.錯46.記敘類文體的寫作,最基本的結構方式總是表現為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這樣一種邏輯發展關系。()A.對B.錯47.照應,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和轉換,它在文本結構安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A.對B.錯48.真正的辭藻美來源于文本的整體表達效果。()A.對B.錯49.敘述,是寫作者運用描繪性的語言,把人物、景物或場面的狀態或特征具體、形象和生動地表現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A.對B.錯50.論據是寫作者用來支持論點成立的材料。()A.對B.錯第四單元測驗1.議論技法包括()多選題(2分)A.實證法B.例證法C.引證法D.反證法2.描寫常用的筆法有()。多選題(2分)A.粗筆;B.插敘與補敘;C.總敘與分敘;D.工筆與白描;3.插敘的要求有()多選題(2分)A.插敘部分應與主要敘述的內容有機地組合在一起;B.插敘部分應是片斷式的,篇幅不宜太長;C.插敘部分應與上下文連接得自然、緊密;D.插敘部分應出其不意,引人入勝;4.描寫中經常運用的修辭手法有()。多選題(2分)A.擬聲、擬態B.擬人、比喻C.夸張、襯托D.對比5.下列不屬于敘述和描寫的審美要求是()。單選題(2分)A.通暢、明確B.簡潔、傳神C.如畫、蘊籍D.深刻、嚴謹6.對粗筆的要求有()多選題(2分)A.粗筆是勾畫輪廓的,應線條簡潔、明晰,即所使用的語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B.粗筆常用于描寫重點形象,需要具體細致,應盡量做到形神兼備C.描寫對象的特征應鮮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給讀者以總體的印象D.不要過于細碎,更無須面面俱到,要于具體細致中突出重點和特征7.對工筆的要求有()。多選題(2分)A.工筆常用于描寫重點形象,需要具體細致,應盡量做到形神兼備;B.工筆是勾畫輪廓的,應線條簡潔、明晰,即所使用的語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C.不要過于細碎,更無須面面俱到,要于具體細致中突出重點和特征;D.描寫對象的特征應鮮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給讀者以總體的印象;8.對白描的要求是()。多選題(2分)A.不要過于細碎,更無須面面俱到,要于具體細致中突出重點和特征;B.描寫對象的特征應鮮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給讀者以總體的印象;C.文字平實、自然、無須濃墨重彩,無須修辭手法;D.語言要簡潔、洗練,有流水般的節奏和韻律;9.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是()。多選題(2分)A.可化物為人,化靜為動;B.可突出,甚至“扭曲”事物的特征;C.化無情為有情;D.可化抽象為具象;10.對襯托這一修辭手法說法錯誤的是()多選題(2分)A.有正村和反襯,襯是為了托B.可突出,甚至“扭曲”事物的特征C.以托出要表現的事物的特征D.可折射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的活動11.下列不屬于常見的照應方式的是()單選題(2分)A.首尾照應B.照應標題C.行文中的前后照應D.敘述和議論相互照應12.抒情技法包括()多選題(2分)A.主觀法B.客觀法C.主客化合法D.意境法13.常見的結尾方式主要有以下類型()。多選題(2分)A.總括全文,篇末點題B.自然收束,事畢言止C.出其不意,突然結尾D.面向未來,提出希望14.我們可以將全部文體現象概括為()。多選題(2分)A.實用性文體B.析理性文體C.論證性文體D.審美性文體15.下列不屬于審美性文體的有()多選題(2分)A.戲劇B.說明書C.新聞報道D.散文16.文本的思想在寫作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有()。多選題(2分)A.思想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目的;B.思想代表著寫作的意義和價值;C.思想是決定閱讀效果的根本因素;D.思想包含著作者的情感體驗;17.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主要有()。多選題(2分)A.潛移默化法B.歸納概括法C.縱橫比較法D.主客遇合法18.下列不屬于文本的結構安排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的是()。單選題(2分)A.結構安排要符合人類思維活動規律;B.結構安排要服從文本內容表現需要;C.結構安排要隨心所欲,任性而為;D.結構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19.文本思想的提煉,可從以下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多選題(2分)A.在盡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礎上提煉思想B.在向事物內在縱深層面的開掘中提煉思想C.在對多種結論的比較選擇中提煉思想D.在完整深刻的領悟中提煉思想20.敘述常用的筆法有()多選題(2分)A.倒敘B.插敘與補敘C.詳敘與略敘D.工筆與白描21.“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明閱讀對于寫作的作用之重要。()A.對B.錯22.在理論寫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觀念的形態和邏輯推論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現的。()A.對B.錯2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強調閱讀實踐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A.對B.錯24.寫作的一般規律,是指在寫作活動部分范圍之內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