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作業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作業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作業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作業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作業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第1節自然地理要素改變與環境變遷(建議用時:45分鐘)1.在生命出現以前,地球表層的發展主要是()A.物理演化過程 B.化學演化過程C.大氣演化過程 D.生物演化過程B[在生命出現以前,地球表層的發展主要是化學演化過程;大氣的演化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實現的。]地球有悠久的過去,還有著漫長的將來。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的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據此回答2~4題。2.原始魚類出現在()A.元古代 B.古生代中期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3.含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是()A.古生代地層 B.元古代地層C.中生代地層 D.新生代地層4.和恐龍同時代滅亡的生物物種是()A.原始魚類B.古老的兩棲類C.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D.蕨類植物2.B3.A4.C[第2題,古生代早期是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的時期;古生代中期時,出現了脊椎動物——魚類;到了古生代后期,魚類漸漸演化為兩棲類。第3題,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葉蟲是古生代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在古生代末期滅亡,故只有古生代地層中含有三葉蟲化石。第4題,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亡時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龍和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滅亡了。]5.讀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誕生在有氧環境中B.原核生物能通過遺傳變異以適應改變的環境C.自由氧原子汲取紫外線,使太陽紫外線輻射強度減弱D.生物進化能促使環境變遷,環境變遷則不行能促進生物進化C[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核細胞生物,誕生在無氧環境中;原核生物不能通過遺傳變異以適應改變的環境;自由氧原子汲取紫外線,使太陽紫外線輻射強度減弱;生物進化促使環境變遷,環境變遷促進了生物進化。]6.人類對待環境的正確看法是()A.停止或減退人類的發展,使環境復原原始面貌B.最大限度地擴大自然愛護區C.不加限制地開發資源,促進社會發展D.留意協調社會經濟建設與環境生態愛護的關系D[人類對待環境要留意構建和諧的人地關系,留意協調社會經濟建設與環境生態愛護的關系。]人類活動會導致某些自然要素的改變,進而帶動其他要素的改變,其中水是比較簡單受人類影響的自然要素。結合下圖完成7~8題。7.推斷方框Ⅰ、Ⅱ、Ⅲ、Ⅳ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庫區蒸發量增大③蒸騰加強④植被覆蓋率增加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8.阿斯旺大壩修建以后,對尼羅河河口地帶產生的負面影響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產生土壤鹽堿化③洪澇災難加?、軡O業產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積擴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④7.C8.D[第7題,修建水庫一方面導致土壤水增多,給植被生長供應更多水分,植被覆蓋率增加,進一步導致蒸騰作用加強,水庫四周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導致庫區蒸發量增大,水庫四周降水增多。第8題,阿斯旺大壩修建之后,可以調整河流徑流的季節改變,削減洪澇災難的發生;同時大壩修建之后,徑流趨緩,攜帶的泥沙削減,下游土壤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積有削減的趨勢,徑流趨緩,地下水位上升產生土地鹽堿化。]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暗靥幥嗖馗咴忘S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縣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日彌足寶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探討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笨吹竭@個消息,上海某中學地理小組的同學特殊感愛好,他們確定利用暑假前去實地考察探討一番。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給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質上、學問上的打算工作。(1)考察名稱:________與地質年頭、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2)考察工具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相關材料,他們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圖,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①按成因分類,該地區的地下巖層多屬于________巖;按地質年頭,該區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②三葉蟲生活時期該地應為________環境;恐龍繁盛時期,該地應為________環境,氣候、植被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考察結論:依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①地理環境經驗了________環境向________環境的演化;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對位置關系可知,地殼經驗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運動。[解析]解答該題的關鍵應抓住以下幾點:①圖中古生物新老關系:三葉蟲(古生代)、恐龍(中生代)、哺乳動物(新生代);②利用巖層的新老關系推斷地質構造及地殼的運動過程;③化石形成的巖層——沉積巖;④古生物的生存環境——三葉蟲(海洋)、恐龍(陸地)。[答案](1)生物化石(2)該區巖層等資料、指南針、地質錘、筆、紙(只要合理即可)(3)①沉積古生②海洋陸地氣候暖和潮濕,植被茂密(4)①海洋陸地②抬升在我國膠東半島的威海、煙臺、青島等近海邊緣,至今仍存在著大量的民居村落——海草房。它是在原始石塊或磚石塊混合壘起的屋墻上,建有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有50度角),上面是質感蓬松、繃著漁網的奇異屋頂。苫蓋的海草最厚處達4米,海草是生長在5~10米淺海的藻類。讀圖,完成10~11題。10.當地居民幾百年以來都修建海草房作為住房,民居從氣候因素考慮的是()A.冬季保暖避寒,夏季避雨防曬B.終年高溫少雨C.終年多雪寒冷D.年溫差很大11.近三十年來,海草的產量在大幅度削減,主要緣由是()A.大量海草被作為魚類餌料B.當地居民改善了住房條件,以修建磚混樓房為主,對海草的用量在大幅度削減C.近海環境受到嚴峻污染,不利于海草的生長D.淺海地區已經被人們全部填海造陸10.A11.C[第10題,膠東半島旁邊為溫帶季風氣候,且受海洋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草房用石塊或磚石塊混合壘起的屋墻,冬季可以保暖;有著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有50度角),上面是質感蓬松、繃著漁網的奇異屋頂,夏季可以避雨防曬。第11題,由于城市和工業的發展,沿海地區大量生活、生產廢水排放到海洋,加之人類不合理開發,導致海水污染嚴峻,不利于海草的生長。]12.讀某島嶼的文明生態湖區規劃圖,該圖顯示人類活動順應自然規律的有()①將林地、草地都開墾為耕地②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③廢棄物排放后再利用④培育優良品種,發展高效農業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D[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應做到因地制宜。在人類生產活動中盡可能地削減廢棄物的產生。]13.讀瑪雅社會的農業生產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1)將下列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相應的空白處。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農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從圖中可以看出,瑪雅文明的農業用地是采納砍伐和焚燒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這種方式在土地生產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年地力才能復原重新運用。(3)從圖中還可得到另一信息,在雨林地區,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行避開地產生,這說明在熱帶雨林地區________(外力作用)特別嚴峻。(4)當前亞馬孫河流域破壞雨林的主要的干脆緣由有哪些?[解析]第(1)題,依據框內內容的內在聯系進行填寫。第(2)題,通過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