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蘇爭鋒》(同步訓練)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1頁
《一 美蘇爭鋒》(同步訓練)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2頁
《一 美蘇爭鋒》(同步訓練)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3頁
《一 美蘇爭鋒》(同步訓練)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4頁
《一 美蘇爭鋒》(同步訓練)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美蘇爭鋒》同步訓練(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美蘇冷戰開始的標志是哪一年的“杜魯門主義”的提出?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2、美蘇冷戰期間,哪一個事件是美蘇爭奪亞洲影響力的重要轉折點,標志著美蘇冷戰從歐洲擴展到了亞洲?A、朝鮮戰爭B、古巴導彈危機C、越南戰爭D、柏林危機3、下列關于蘇聯和美國在冷戰時期的核競賽,說法不正確的是:A.蘇聯秘密發展核武器,成功進行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B.美國在冷戰期間大力研發洲際彈道導彈,首次在太空實現洲際打擊能力。C.冷戰期間,蘇聯在核武器技術上遠落后于美國,發展速度較慢。D.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核武器數量差距,一度使美國保持優勢。4、冷戰期間,下列哪種事件標志著美蘇對抗的高潮?A.????????????????????????????????????????????????????????????????.古巴導彈危機C.美蘇兩國在越南戰爭的對抗D.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題干:在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遏制”政策中,以下哪項措施不屬于這一政策范疇?A.馬歇爾計劃B.杜魯門主義C.美蘇簽訂《華沙條約》D.北約組織的建立6、題干:以下哪項事件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A.希特勒德國的投降B.前蘇聯解體C.柏林墻的建立D.杜魯門主義的提出7、1947年,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咨文,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標志著:A、冷戰的正式開始B、華約組織的成立C、北約組織的建立D、朝鮮戰爭的爆發8、1955年,蘇聯在歐洲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這既是北約東擴的直接反應,也是為了對抗北約,加強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到1968年,東歐七國都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A、美蘇冷戰全面爆發B、東歐劇變C、兩極格局最終形成D、北約的絕對優勢9、20世紀50年代美國實行的“冷戰”政策中,以下選項不屬于這一政策的具體表現的是:A.洛克菲勒計劃B.援助歐洲的經濟計劃(馬歇爾計劃)C.北約組織建立D.麥卡錫主義10、以下關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的敘述,正確的是:A.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美國長期對抗共產主義的具體實施策略B.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重要手段,而杜魯門主義是為基礎意識形態上的反共C.兩者是美國為了爭奪全球領導地位而實施的戰略舉措D.杜魯門主義是馬歇爾計劃的理論基礎,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實踐體現11、《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什么?A.美蘇冷戰的開始B.歐洲聯合的開始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D.朝鮮戰爭的爆發12、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主要對立是什么?A.民主與極權B.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C.科學與宗教D.自由與保守13、標志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歷史事件是:A、馬歇爾計劃的提出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北約組織的成立D、華約組織的成立14、美蘇冷戰時期,美國采取的對蘇聯實施遏制政策的戰略指的是: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B、馬歇爾計劃C、杜魯門主義D、門戶開放政策15、題干:在冷戰初期,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的擴張,采取了哪種政策?A.鐵幕政策B.星際航行政策C.馬歇爾計劃D.杜魯門主義16、題干:下列關于冷戰期間美蘇對抗中的“冷戰”一詞,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冷戰”首先是指美蘇兩國之間的對抗B.“冷戰”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軍備競賽C.“冷戰”期間美國對蘇聯實行經濟封鎖D.“冷戰”實質上是雙方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全面競爭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遏制蘇聯。材料二:美國在亞洲發動侵朝戰爭,在拉丁美洲支持反動獨裁政權。材料三: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1)根據材料一,簡述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目的。(2)結合材料二,分析美國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侵略行為及其影響。(3)根據材料三,概括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遏制手段。第二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致杜魯門總統的備忘錄中提到,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核心分歧在于意識形態,即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同時,美蘇之間的“鐵幕”開始下落,雙方在歐洲的控制范圍逐漸清晰化,進而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進入新的階段。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魯曉夫上臺后,提出了與美國實現和平競爭的戰略。然而,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大大提升了蘇聯的地位,也使得美國感受到來自太空的競爭壓力。雙方在核武器領域的競爭也愈演愈烈,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成為了冷戰史上具有標志性和震撼性的一次危機。材料三: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蘇聯以“維護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團結”為由,出兵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解散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迫害布拉格的改組派領導人,這表明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后并沒有改變其對蘇聯周邊的高壓政策。—《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蘇冷戰的起因、表現及其對世界局勢的影響。第三題題目:結合所學,分析冷戰中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遏制”政策的主要內容,并闡述其影響。第四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聲稱“自由制度正受到威脅”,宣稱美國有責任領導“自由世界”反對“極權政體”。此后,美國開始了對蘇聯及其盟友實施“遏制”政策的時期。材料二: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展開激烈競爭。例如,美國發起了“馬歇爾計劃”,旨在幫助歐洲恢復戰后經濟;蘇聯則成立了華約組織,以對抗北約。(1)根據材料一,概括杜魯門主義的要點。(2)結合材料二,分析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的競爭特點。《一美蘇爭鋒》同步訓練及答案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美蘇冷戰開始的標志是哪一年的“杜魯門主義”的提出?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答案:B解析: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辯論關于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議案時提出了“杜魯門主義”,這是美蘇冷戰開始的標志。2、美蘇冷戰期間,哪一個事件是美蘇爭奪亞洲影響力的重要轉折點,標志著美蘇冷戰從歐洲擴展到了亞洲?A、朝鮮戰爭B、古巴導彈危機C、越南戰爭D、柏林危機答案:A解析:朝鮮戰爭發生在1950年至1953年期間,當時美國和蘇聯都支持朝鮮戰爭中的不同陣營,這使得戰爭成為美蘇冷戰從歐洲擴展到亞洲的重要轉折點。3、下列關于蘇聯和美國在冷戰時期的核競賽,說法不正確的是:A.蘇聯秘密發展核武器,成功進行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B.美國在冷戰期間大力研發洲際彈道導彈,首次在太空實現洲際打擊能力。C.冷戰期間,蘇聯在核武器技術上遠落后于美國,發展速度較慢。D.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核武器數量差距,一度使美國保持優勢。答案:C解析:C選項說法不正確。冷戰期間,蘇聯在核武器技術上的發展同樣迅速,例如,在1949年蘇聯成功進行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標志著其在核技術上的突破。在隨后的幾年里,蘇聯不斷研發新型核武器,并且在1953年試爆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氫彈。因此,C選項與歷史事實不符。4、冷戰期間,下列哪種事件標志著美蘇對抗的高潮?A.????????????????????????????????????????????????????????????????.古巴導彈危機C.美蘇兩國在越南戰爭的對抗D.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B選項標志著冷戰期間美蘇對抗的高潮。古巴導彈危機發生在1962年,當時蘇聯在古巴部署了導彈,這一舉動引發了美國的強烈反應,導致美蘇兩國在加勒比海地區陷入了極具風險的對抗。這次事件幾乎導致了核戰爭的爆發,是冷戰期間最為緊張的時刻之一。其他選項均未在這種級別的對抗中出現。5、題干:在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遏制”政策中,以下哪項措施不屬于這一政策范疇?A.馬歇爾計劃B.杜魯門主義C.美蘇簽訂《華沙條約》D.北約組織的建立答案:C解析:A選項的馬歇爾計劃旨在通過經濟援助幫助歐洲恢復戰后經濟,以遏制蘇聯的擴張;B選項的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在冷戰初期對外政策的核心,強調遏制共產主義;D選項的北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西方國家為了對抗蘇聯而成立的軍事同盟。C選項的美蘇簽訂《華沙條約》實際上是蘇聯為了對抗北約而建立的軍事同盟,不屬于美國的“遏制”政策范疇。因此,正確答案是C。6、題干:以下哪項事件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A.希特勒德國的投降B.前蘇聯解體C.柏林墻的建立D.杜魯門主義的提出答案:D解析:A選項的希特勒德國投降是二戰結束的標志,而非冷戰的開始;B選項的前蘇聯解體是冷戰結束的標志;C選項的柏林墻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的重要事件,但并非冷戰的開始。D選項的杜魯門主義在1947年提出,標志著美國對蘇聯采取明確遏制政策的開始,因此,正確答案是D。7、1947年,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咨文,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標志著:A、冷戰的正式開始B、華約組織的成立C、北約組織的建立D、朝鮮戰爭的爆發答案:A解析: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咨文,即杜魯門主義,旨在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不僅適用于歐洲,也適用于世界其他地區,這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因此,正確答案是A。8、1955年,蘇聯在歐洲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這既是北約東擴的直接反應,也是為了對抗北約,加強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到1968年,東歐七國都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A、美蘇冷戰全面爆發B、東歐劇變C、兩極格局最終形成D、北約的絕對優勢答案:C解析:1955年,蘇聯為了應對北約組織的建立而在東歐國家的支持下建立華沙條約組織,這是美蘇冷戰期間兩極格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8年,東歐七國加入華沙條約組織,進一步加強了這一格局,因此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最終形成。正確答案是C。9、20世紀50年代美國實行的“冷戰”政策中,以下選項不屬于這一政策的具體表現的是:A.洛克菲勒計劃B.援助歐洲的經濟計劃(馬歇爾計劃)C.北約組織建立D.麥卡錫主義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冷戰”政策的認識。洛克菲勒計劃是美國為改善國內勞動力市場的做法,與“冷戰”政策無關。馬歇爾計劃是美國援助歐洲經濟的計劃,北約組織建立是美國及其盟國為了對抗蘇聯而建立的軍事組織,麥卡錫主義是美國國內反共高潮時期的政治恐怖主義。因此,A項是錯誤選項。10、以下關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的敘述,正確的是:A.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美國長期對抗共產主義的具體實施策略B.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重要手段,而杜魯門主義是為基礎意識形態上的反共C.兩者是美國為了爭奪全球領導地位而實施的戰略舉措D.杜魯門主義是馬歇爾計劃的理論基礎,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實踐體現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的認識。杜魯門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推行的全球性反共政策,強調意識形態上的反共;馬歇爾計劃是美國為了復興戰后的歐洲,同時對抗蘇聯的經濟援助計劃。兩者雖然不同,但都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重要手段。故選B項。A、C兩項表述不確切,D項則顛倒了因果關系。11、《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什么?A.美蘇冷戰的開始B.歐洲聯合的開始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D.朝鮮戰爭的爆發答案:A解析:《杜魯門主義》是美國總統杜魯門于1947年提出的外交政策,它標志著美蘇冷戰的正式開始。這一政策的核心是反對蘇聯的擴張,通過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持來支持受共產主義威脅的各國政府。因此,A選項正確。12、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主要對立是什么?A.民主與極權B.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C.科學與宗教D.自由與保守答案:B解析:在冷戰時期,美國代表資本主義,而蘇聯代表社會主義。兩國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主要對立就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因此,B選項正確。其他選項并不是冷戰時期美蘇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主要對立。13、標志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歷史事件是:A、馬歇爾計劃的提出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北約組織的成立D、華約組織的成立答案:B解析: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之間由戰時同盟轉向冷戰的新階段,正式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14、美蘇冷戰時期,美國采取的對蘇聯實施遏制政策的戰略指的是: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B、馬歇爾計劃C、杜魯門主義D、門戶開放政策答案:C解析:杜魯門主義主張通過政治、經濟手段,遏制社會主義擴張,是美國冷戰政策的理論基礎,明確表明了美國要對蘇聯采取遏制政策的立場。15、題干:在冷戰初期,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的擴張,采取了哪種政策?A.鐵幕政策B.星際航行政策C.馬歇爾計劃D.杜魯門主義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冷戰中美國的對蘇政策。選項A的鐵幕政策是指英國首相丘吉爾提出的,不是美國政策;選項B的星際航行政策與冷戰無關;選項C的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出資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計劃,雖然是對抗蘇聯的一種手段,但不是答案所指的政策。選項D的杜魯門主義是指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對抗蘇聯擴張的政策,即“遏制共產主義”,因此答案是D。16、題干:下列關于冷戰期間美蘇對抗中的“冷戰”一詞,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冷戰”首先是指美蘇兩國之間的對抗B.“冷戰”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軍備競賽C.“冷戰”期間美國對蘇聯實行經濟封鎖D.“冷戰”實質上是雙方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全面競爭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冷戰的特點。選項A、B和D都是對冷戰特點的準確描述:冷戰確實是指美蘇之間的長期對抗,軍備競賽是冷戰的重要表現形式,冷戰期間美國對蘇聯實行了經濟封鎖,也是冷戰的一種手段。但是,選項C的說法有誤,冷戰期間美國對蘇聯實行了“遏制政策”,但并不限定于經濟封鎖,還包括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對抗。因此答案是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遏制蘇聯。材料二:美國在亞洲發動侵朝戰爭,在拉丁美洲支持反動獨裁政權。材料三: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1)根據材料一,簡述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目的。(2)結合材料二,分析美國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侵略行為及其影響。(3)根據材料三,概括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遏制手段。答案:(1)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目的:遏制共產主義,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維護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2)美國在亞洲發動侵朝戰爭,試圖通過軍事手段遏制共產主義,導致朝鮮半島分裂,加劇了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在拉丁美洲支持反動獨裁政權,維護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加劇了拉美國家的政治不穩定。(3)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遏制手段: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這些手段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加劇了國際局勢的緊張。第二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致杜魯門總統的備忘錄中提到,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核心分歧在于意識形態,即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同時,美蘇之間的“鐵幕”開始下落,雙方在歐洲的控制范圍逐漸清晰化,進而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進入新的階段。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魯曉夫上臺后,提出了與美國實現和平競爭的戰略。然而,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大大提升了蘇聯的地位,也使得美國感受到來自太空的競爭壓力。雙方在核武器領域的競爭也愈演愈烈,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成為了冷戰史上具有標志性和震撼性的一次危機。材料三: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蘇聯以“維護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團結”為由,出兵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解散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迫害布拉格的改組派領導人,這表明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后并沒有改變其對蘇聯周邊的高壓政策。—《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蘇冷戰的起因、表現及其對世界局勢的影響。答案:1.冷戰起因:意識形態差異:美蘇之間的根本矛盾在于意識形態的不同,即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立。這種差異是雙方開展冷戰的深層次原因之一。地緣政治利益:冷戰初期,美國和蘇聯都試圖通過海外擴張來擴大自身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和地緣政治范圍,這導致了兩者的沖突和對抗。2.冷戰表現:軍備競賽:雙方在核武器和其他高科技軍事技術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例如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等。控制范圍和代理戰爭:兩方通過支持不同的政治派別和國家來爭奪地緣政治優勢,特別是在“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及其周邊地區,開赴代理人戰爭,著名例如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冷戰文化:冷戰不僅僅是軍事上的競爭,也體現在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多個領域。雙方通過文化交流、教育項目等形式,各自宣傳其意識形態的優勢。限制性協議和組織建立:美蘇雙方分別建立和發展多個組織以加強自身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例如北約和華約等,這些了力量極大的影響了世界和地區的局勢。3.冷戰影響:地區沖突:冷戰期間,大規模軍事行動雖然避免,但代理人戰爭和局部沖突頻繁。軍事技術進步:軍備競賽推動了許多國家和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航天技術等領域。世界經濟結構變化:美國和蘇聯的經濟體系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和影響。同時促進了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形成,增加了全球化的進程。國際秩序重塑:冷戰使得基于超級大國權力的國際體系形成,通過控制盟友來維持和擴展自己的權力,也構建了新的國際組織,如歐洲聯盟。改善了人民生活條件:在冷戰的背景下,兩個超級大國不斷探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世界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有所改善。解析:本題旨在通過分析冷戰的起因、表現形式以及影響,使學生理解國際關系不僅僅是軍事實力的對抗,也包含意識形態的爭論、地緣政治利益的角逐和文化科技的競爭等多方面的因素。此外,冷戰對世界經濟結構、國際秩序甚至個人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解析本題,學生應能夠全面理解和掌握冷戰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及歷史影響,為深入學習歷史奠定基礎。第三題題目:結合所學,分析冷戰中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遏制”政策的主要內容,并闡述其影響。【答案】1.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遏制”政策主要內容包括:軍事遏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盟國加強軍事合作,對蘇聯實施軍事威懾。經濟遏制:實施馬歇爾計劃,通過經濟援助鞏固西歐勢力,同時削弱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