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_第1頁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_第2頁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_第3頁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_第4頁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入新課一奇妙的水學生活動說明物質?這種物質在自然界中還有什么樣的存在形態?只是形態各異罷了。水不僅可以變成云、二水之旅水是怎樣變化的呢?請同學們觀看課(教師協助學生)聽講2三科學探究:冰的熔點與水的沸點熔化?水在什么情況下沸騰?在熔化和沸騰四常見晶體的熔點猜想題盡量少講發現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小結作業:同步學習與探究九年級上冊P?第二節物態變化中的吸熱過程3學生兩人一組,每組:海波、石蠟、試管(2支)、燒杯(2個)、熱水、溫度計(2化過程就會停止,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課本圖10-15及課本上的解釋細觀察、記錄(從海波、石蠟熔化時開始),能用分子動理論作出解釋嗎?請閱讀課本圖問: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請你問:課本圖10-19中包含了哪些科學道理?題的能力理論與生活密切聯系題的能力4請同學們完成圖10—21實驗,實驗的結論問蒸發和沸騰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演示圖10-23所示的實驗。著廣泛的應用,圖10-24就形象地描述了這第三節物態變化中的放熱過程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引言:物態變化的過程,不僅有吸熱過程,也有放熱過程,前面我們學習了物態變化中的吸熱過程,今天咱們學習物態變化中的放熱過程。新課講述: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稱為凝固,在通常的情況下,冰的熔點為0℃,在0℃時,冰,水,水蒸氣共存,高于熔點,冰變為水,低于熔點,水變為冰。水的低于熔點,水變為冰。問:同學們思考:冰的熔點和水的凝固點有什么關系呢?認真聽講思考、回答看書、思考觀察、思考引入新課培養學生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5所以也沒有凝固點。引導:請同學們觀看課本第13面信息窗的演示實驗:教師演示課本圖10-28所示的實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問:這個實驗里面有幾個物態變化過程?你體驗到哪個過程吸熱?哪個過程放熱?問:生活、生產中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學生回答舉例將知識與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二)霧與液化講述: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問:生產和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液化現象?在學生回答時老師補充完善。演示實驗:演示課本圖10-31所示的實回答:在什么條件下這種尾氣才容易制成?為什么水蒸氣剛噴出時不是白色霧狀?聽講思考、回答觀看實驗學生回答、(三)霜與凝華講述:深秋或初春,當夜間氣溫低于0℃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不導熱的葉子和木、瓦等物體上凝成白色晶狀的小冰粒,這就是霜,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的固體冰晶,那么,什么是凝華呢?講述:凝華是升華的相反過程,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問: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凝華現象嗎?討論:冰箱經常結霜,以致有時關不了冰箱問:冰箱內的霜出現的位置在哪里?形狀如何?為什么冰箱內會結霜?問:當冰箱內出現霜后,怎樣操作化霜?為什么這樣操作?學生聽講學生回答學生聽講學生思考、學生討論、從現象中歸納物理概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看課本圖10-34問:從圖10-34中你發現哪幾個物態變化過程吸熱?哪幾個物態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討論圖10-35中,AB、BC、CD、DE、EF、FG各段的含義是什么?如何知道該晶體的熔點與凝固點?問;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放熱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有哪些應用?教師補充完善引導學生學習信息窗的內容學生看圖學生回答學生思考、學生舉例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結學生小結6教學目標教學準備:實驗器材:學生用器材,每兩人一組,每組鐵架臺一個、小燒杯2只、漏斗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課前安排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有關信息,從電影,電視錄像、教師用多種方式展示學生從多個方面獲取的信息,并安排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教師播放有關水資源危機的VCD光盤。問:大量的事實說明了什么?教師總結:缺水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在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乏獲得安全用水的渠道。我國的水資源匱乏問題也很嚴重,西北、東北、華北等北方城市已經被迫每日定量、定時供水。中國的飲用水源污染嚴重,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呢?問:造成水嚴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師播放有關水污染的VCD光盤.問:面對嚴峻的缺水、污染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教師總結:珍惜每一滴水,采取節水技術,防治水污染,植樹造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學生討論、交流學生觀看、討論學生回答學生聽講學生討論、回答學生回答:水污染學生回答學生觀看、討論學生回答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安排、組織學生完成課本圖10-45的實驗問:水的凈化有幾種方法?水凈化后水質有什么變化?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20面圖表。問我們學生應該為防止水污染作出哪些貢獻?學生實驗學生回答學生討論7教師總結小結:組織學生小結學生小結第十二章內能與熱機溫度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熱現象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我們生活中都用哪些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思考探究認同所研究的問題引入新課81、引出溫度的概念2、提出自學要求,看第一框題,在課本上劃出溫度的概念,常用單位及單位符號。3、梳理總結,能說出生活中和自然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并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象。1、回憶生活,氣溫高了覺得熱,氣溫低了覺得冷,得出溫度的概念。2、按要求看書自學,對溫度的概念、單位等形成進一步的認識。進行新課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參與探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二、溫度計1、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的感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3、液體溫度計的原理是什么?4、溫度有哪些種類?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怎樣正確使用6、巡視學生測出半杯冷水的溫度,并不斷向7、強調使用溫度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8、說明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符合“K”1、一同學上前面來操作,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兩手指的感覺,說明了什么?2、按要求看書,對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及溫度計的種類有初步的認識。3、分組討論、交流,并實驗探究后歸納使用溫4、讀“加油站”熱力學三、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目標小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9復習提問:1、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什么?分子動理論告訴我們,組成物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所以每個分子都有動能。物體的分子之間有引力和斥力。且分子間有間隙,因此,物體的分子之間還具有勢能,引入新課學思考作答思考認同所研究的問題鞏固鋪墊引入新課一、內能1、概念出示自學提綱:①什么是物體的內能?②內能的單位是什么?符號是什么?③內能和機械能一樣嗎?④物體內能的大小跟什么有關?⑤物體的內能會為零嗎?演示:三只燒杯分別倒入冷水、溫水、熱水,緩慢地滴入幾滴墨汁。1、根據提綱看書自學,對內能的概念、單位、決定因素等形成初步的認識。2、一生上前面來演示,同學們仔細觀察擴散情況。3、討論分析得結論:物體的進行新課實驗探究二、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1、按教材設問提出問題: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2、實驗探究探究1如圖063所示,在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璃筒中放一小團硝一?;扪杆傧蛳聣夯钊ㄈ紵饋砹?。1002空氣玻壓縮,內能物加3、觀察探究實驗,并按老師要求做反復彎折鐵絲實驗。向下壓活塞,壓縮玻璃筒內空氣,對筒內空氣做了功。棉花燃燒是因為筒內的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了。將一根鐵絲反復彎折數十次,鐵絲被彎折處發熱(圖064)。鐵絲內能的改變是由于人對鐵絲做了功。實驗再次說明--------_可以改變物體的內b錢絲皮望光新處會發熱能。3、投影探究2觀察分析圖065和圖066中的現象,思考使圖中物體溫度升高的原因。生活事例說明-_---_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提出問題:鐵鍋熱得燙手,棉被曬得暖乎乎,它們是靠什么途徑改變物的內能的?4、熱傳遞有哪幾種形式?熱傳遞的條件是什么?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4、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得結論,熱傳遞也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法。5、讀“加油站”熱傳遞。也可看書。1、概念出示自學提綱:①什么是熱量?用什么符號表示?②熱量的單位是什么?用什么符號來表示?2、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要吸收(或放了)熱量是多少?四、出示目標、小結依目標小結課要所學知識可投影展示目標五、鞏固練習1、摩擦生熱的實質是利用__---_改變物體內2、熱傳遞的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就是-------_,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是高溫物體將能量向------傳遞,直至各物體(1)冷天用熱水袋取暖,人體感以暖和-_---(2)比賽中,從竿的頂端滑到底端時手感到發熱__-------;(3)密封的空氣被壓縮時溫度升高--_----_;(4)火爐上烤餅子,餅子變熱___-__-__;(5)用挫刀挫鐵塊,鐵塊變熱_-------;(6)把燒熱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會涼下來練習鞏固反饋矯正么?六、作業:課本P443、4題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復習提問1、什么叫熱量?2、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多少熱量?思考作答鞏固鋪墊那么,所有的物質,在質量相等、溫度升高的思考認同所研究的問題引入新課1、按教材設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猜想,并2、組織討論:怎樣探知物體溫度變化時,吸不同種物質溫度變化時吸收(或放出)熱量的4、巡視學生實驗進行情況。二、比熱容1、概念出示自學提綱:(1)什么是物質的比熱容?符號是什么?單位是什么?(2)比熱容的計算公式是什么?意義是什么?3、水的比熱較大在生生產中有哪些應用?1、猜想吸收熱量的多少知道用控制變量法進行2、討論交流:得方法選3、討論交流后,展示所制定的方案:a.不同質量的水(或煤油)吸收相等的熱量后,看溫度升高的大小。b.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熱量后看溫度升高的大4、分組實驗探究5、分析得結論看書掌握比熱容的定義、符號、單位及比熱的計算公式由猜想到制定探究方案實驗探究板書結論三、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目標小結所學知識可投影目標四、鞏固練習1、鋁的比熱是0.88×103J/(kg·℃),表示的2、一般的溫度計用水銀做工作物質,是因為水銀的比熱容--_------_,當溫度變化時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熱量-__----_,這樣對被測物體的溫度影響較小,并且水銀的熱膨脹性能強,溫度改變時,體積變化大,容易觀察。3、狀態一定的物質的比熱容()A.跟它吸收的熱量成正比B.跟它的質量成反比C.跟它的溫度變化成反比D.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大小與上述因素無關4、某同學從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幾個結論,其中錯誤的是()B.液體的比熱容都比固體大C.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比熱容值不同D.質量相等的銅和鉛,升高相同的溫度銅吸收的熱量多水4.2×103干泥土0.84×103酒精2.4×103銅0.39×103冰2.1×103鋁0.88×103煤油2.1×103鉛0.13×103水銀0.14×103砂石0.92×103五、作業:課本P491題完成練習反饋矯正熱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1、什么是比熱容?單位是什么?以鋁的比熱容為例:1千克的鋁溫度升高1℃需要吸收0.88×103J的熱量,那么質量為千思考回答認同所研究的問題鞏固鋪墊引入新課一、熱量計算公式推導1、從鋁的比熱容入手,逐步深入地引導學生歸(1)1千克鋁溫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熱量?(2)1千克鋁溫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熱量?(3)1千克鋁溫度升高100℃—30℃時,需要吸收多少熱量?(4)1千克鋁溫度升高t-t?=△t℃時,需要吸收多少熱量?(5)2千克鋁溫度升高t-t?=△t℃時,需要吸收多少熱量?(6)m千克鋁溫度升高t-t?=△t℃時,需要吸收多少熱量?2、我們已總結出物體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如果物體降溫低,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呢?二、例題:課本P49例1例2三、出示目標,學生小結做后討論,進一步鞏固熱量的計算依目標小結所學內容也可從課本例題得結論可投影目標四、鞏固練習1、質量為2kg的水,溫度從20℃升高到95℃,水吸收了-----__J熱量,水的內能增加了__2、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鐵塊,當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再將鐵塊投入水中,這時()A.熱量由鐵傳給水B.熱量由水傳給鐵C.鐵與水之間無熱傳遞D.溫度由鐵傳給水完成練習反饋矯正可當堂完成第三節內燃機6.知道內燃機工作時有廢氣污染,樹立環保意識。(1)熱機是把燃料燃燒時釋放的內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裝置,它利用內能做功,蒸汽汽機(3)內燃機的工作原理,它的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四個沖程組成,四沖程的汽油機和柴油機在吸氣沖程中,進氣門開,排氣門關閉,吸入工作物質;在壓縮沖程中,兩個氣門都關閉,活塞壓縮氣體做功,飛輪的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汽缸內氣體的內能;在做功程中,兩個氣門仍關閉,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做功,把燃氣的一部分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排氣沖程,進氣門閉,排氣閥(門)開,排出廢氣.在一個工作循環中,活塞往復兩次,曲軸(飛輪)轉動兩周,只有做功沖程對外做功一次,其他三個沖程在飛輪的慣性完成2、汽油機和柴油機構造及工作過程比較不同點汽油機柴油機構造有火花塞無噴油嘴無火花塞有噴油嘴燃料汽油柴油吸氣沖程吸進的物質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空氣壓縮沖程末汽缸內的溫度較高更高點火方式點燃式壓燃式做功沖程燃氣的壓強較大更大優缺點效率低,燃點低;功率一般不大,較輕巧,工作平穩效率較高,燃點較高;功率很大,較笨重,工作時震動較劇烈。應用適于輕便快速工作,常在飛機、小汽車、摩托車上采用適宜長途負荷大的工作,常在拖拉機。艦艇。坦克等上使用相同點1、都有進氣門、排氣門。活塞、汽缸。曲軸、連桿2、都分為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一樣的.下面對內燃機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第四節熱機的效率和環境的保護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認同所研究的問題引入新課燒哪種燃料?燃料有哪些共同特點?為什么同樣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后放出的熱量不同?2、提出自學要求:①什么是燃料的熱值?符號是什么?單位是什么?②酒精的熱值是3.0×10'J/kg,其物理意義是什么?1、討論交流,歸納得結論:①能夠燃燒②燃燒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2、按要求看書自學回答問題進行新課可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燃料的燃燒二、熱值的計算1、熱值的計算公式是什么?2、強調熱值的計算中“燃料完全燃燒”3、例題1、針對問題看書自學得公式2、討論交流的計算三、出示目標,學生小結依目標,小結所學內容可投用目標完成練習2、有一種天然氣的熱值是8.4×107J/m3,完全燃燒2m3這種天然氣可放出J的熱量,相當于熱值為1.2×10'J/kg的干木柴_kg完反饋矯正3、有關熱值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熱值越大D、燃料的熱值與燃燒情況無關4、無煙煤的熱值大于干木柴的熱值,則A、燒無煙煤比燒干木柴產生的熱量多B、要使它們放出同樣多的熱量,完全燃燒的無煙煤的質量小于完全燃燒的干木柴的質量C、燒無煙煤比燒干木柴產生的煙塵多D、煤比木柴含有的熱量多五、作業:課本P581、2題社會關系說明復習提問:什么是機械效率?思考回答鞏固輔墊樣,也有效率的問題。熱機的產生和發展,推動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的問題。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熱機效率和引入新課認同所研究的問題引入新課二、熱機的能量損失1、提出問題,熱機把燃料所蘊藏的化學能除了做有用2、梳理總結,說出熱機燃料釋放能量的主要走向。1、針對問題看書,熱機燃料燃燒能量走向示意圖。2、歸納總結熱機能量的損失①燃料未完全燃燒②廢氣排出帶走能量量進行新課三、熱機效率1、引出熱機效率的概念,提出自學要求,看課本相關內容畫出熱機效率2、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提高熱機效率1、對著要求看書、自學,得熱機效率概念討論交流,得結論四、環境保護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通過學生的展示予以1、按要求看書,對環境的污染有初步的認識2、分組討論交流,歸納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引導學生參流,促進學習,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五、出示目標,學生小結可投影目標2、如何提高熱機效率,是減少能源消耗的重要問要提高熱機效率,其主要途徑是減少熱機工作中的完成練習反饋矯正當堂可完成課下完成43、為節約能源,需提高熱機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效率的是題B、盡量增加熱機的工作時間C、盡量減少廢氣帶走的熱量4、目前,社會上有一些舊的被淘汰的內燃機,從長遠看,你認為有必要修一修再使用嗎?說明原因?第十三章了解電路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電?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上圖13-1至圖引出課題:既然電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電呢?板書課題:第十三章了解電路第一節電是什么觀察課本彩圖,思考電的用途積極思考回答聯系實際使學生在頭腦中對“電”有初步認識(1)提出問題:電是什么?通常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使物體帶電?(2)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磨擦起電現象(3)教師巡視觀察指導(4)教師歸納總結各小組實驗情況,并引導了電荷。(5)教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體會到磨擦起電現象嗎?請舉例說明。學生思考、回答學生以組為單位,動手做實驗回答實驗情況,并歸納結論思考回答?求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目標小結可以投投影目標完成《同步學習與探究》P64-P65開放性完成練習,反饋矯正作業:課后練習第二節讓電燈發光讓學生會連接簡單電路圖和學會畫電路圖,在實驗探究學生經歷以實驗中歸納結論的過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識。①提出問題: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樣可以使小燈泡發光?③鼓勵學生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④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要使燈泡發光需要哪板書課題:第二節讓電燈發光(電源:蓄電池、發電機等;用電器:電風扇、電視機等;開關:聲控開關、光控開關等;導線:鉛、合金、鋁等)⑥指導學生閱讀“加油站”然后歸納電流與電流方向的定義。(展示蓄電池)◆結論:電流是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二、通路、開路和短路③課下思考題:短路時電路中電流為什么會很大?三、電路圖①教師引導: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猜想動手做實驗思考、回答識記思考、回答鼓勵學生積極實驗閱讀思考動手做實驗認識短路危害而用國家統一現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無件出示示教版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②每組挑出一名學生到黑板前進行畫電路元件符號比賽,看誰畫的準確,規范,及時給予表揚。其他學生在下邊畫。③教師演示電路圖的畫法。然后讓學生根④組織學生討論電路圖的畫法,糾正錯誤的畫法,總結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識記電路元件符號積極動手畫圖畫圖思考、回答培養學生從認識實物到畫出電路圖的能力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目標小結鞏固練習:完成同步學習與探究P?8-69練習完成練習,反饋矯正作業:課后作業教學設計:(教材插圖)1提出問題:在實際電路中,用電器常常不止一個,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也不盡相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種連接方式各有什么特點?觀察思考充分讓學生發表自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回答己的見解電路叫串聯電路叫并聯電路(板書課題,引入新課)4讓學生根據展示的實物連接圖畫出其相認真聽講辨別時矯正出現的錯誤6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所畫電路圖連接實物認真觀察一定的順序;注意避免電源短路。特別是對并聯電路要重點講解、示范8提出問題:哪種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哪種電路電流有多條路徑?實驗探究: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1實驗探究的目的:用你想到的各種連接方式把燈泡和開關接入電路,使燈泡都可以發光,讓開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控制電燈泡的工作。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進行實驗。思考討論畫圖連接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3教師把學生設計的可行電路圖進行匯總,分成三類:第一類:1只開關同時控制兩盞電燈的通斷。第二類:電路中有兩只開關,每只開關控制一盞燈的通斷而不影響另一盞燈的通斷。圖0844組織學生討論回答教材“交流與討論”串聯電路特點:電流路徑只有一條,開關歸納5教師投影教室的照明燈泡連接方式,讓學生先判斷連接方式,再畫出其相應電路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目標小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一、電流流”,與此類似,導體中的電荷向一定方向移動,就會形成電流。電流同水流一樣也有大小,物理學中用每秒通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荷的量來表示電流的強弱?;貞?,回答思考、回答認真聽講、領會閱讀、思考電流定義的引出不必太復雜,用水流類比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接受。板電⑤正義:母杪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何量流閱讀“信息窗”,了解常見電器的電流大小,并選擇其中幾個進行單位換算。二、怎樣使用電流表①教師展示電流表實物,告知學生通常用電流表測量電②讓學生觀察學生用電流表,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回答教材P72探究電流表的使用方法(1)—(5)條。③教師檢查探究結果,然后利用電流表活動掛圖再次演④提出問題:怎樣才能把電流表正確接入電路呢?⑤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電流表使用說明”和觀察教⑥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電流表的連接,并畫出相應觀察、討論、回答觀察、回答閱讀、思考動手實驗鼓勵學生多動手連接電路,提高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目標小結鞏固練習:完成同步學習與探究P77,開放性作業1—3題。完成練習,矯對答案作業:課后練習課時教案(二)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么1圖091一、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有什關系?么1圖091①提出問題:如圖091所示,a、三處的電流大小是什么關系?③讓學生按電路圖進行實驗,分別測出a、b、C三點④將電流表分別串聯在a、b、C三處,合上開關將電流表的示數記錄在下表中電流表的位置電流表的示數I/Aa處b處c處教師板書結論: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即觀察、思考大膽猜想、回答分組實驗、記錄數據思考、歸納交流、討論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力。二、并聯電路的干路和支路電流①提出問題:請猜想一下在并聯中,干路電流和支路電流有什么系?圖09間的電路關大膽猜想思考、設計并聯設計電路圖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讓學生圖。例如圖092所示。④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讓學生按設計的電路圖進行電流表的位置電流表的示數I/Aa處(干路中)b處(支路中)c處(支路中)⑤指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歸納結論,不同組間進行交流。⑥教師板書結論:在并聯電流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I=I?+I?+….…+I電路圖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分析歸納結論教師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為以后電學實驗打下堅實基礎。認真聽講鞏固練習:完成《同步學習與探究》P78開放性作業4—11題完成練習,校正答案板書設計:第四節科學探究: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二)實驗探究(一)實驗探究(二)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關系2.實驗結論:I?=I?=I?=….…=In并聯電路中干路和支路電流間關系2.實驗結論:I=I?+I?+..+In第五節測量電壓1.知道電源的作用、電壓的單位及其換算。了解一些常見電壓及我國家庭電路電3.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在探究過程中,能選擇實驗探究需要的器材,經歷從物理實驗中探索出科學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重點是實驗探究得出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學會電壓表的使用及其讀數。難點是演示用器材:教學電壓表一只,電源一個,開關一個,實驗室用電壓表一只,小燈泡兩只,1號電池三節,5號、7號電池各一節,紐扣電池一個,導線若干,學生用電流表。學生用器材:1號干電池三節,小燈泡兩只,5號、7號電池各一節,實驗室用電壓表一只、開關一個,導線若干,紐扣電池一個,學生用電流表。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水從左管教師歸納。移動形成位高,由于演示:教師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在示教板上串成最簡單的電路。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然后取下電路中的干電池,閉合開關,燈泡不發光。么?方法來研究電流的形成。管水面高從左管向右管流動管水面高從左管向不發生流動,而在左管水面高時,動?水流的原因。水流動的動態過程。水管兩端總保持一定的水壓,于是水管內有持續的水流。觀察思考仔細觀察思考回答討論回答觀察領會認真聽講閱讀、識記用水流來類比電壓,一定結合實驗示,增強直觀性類比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邏輯性。的情況。電流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圖正電荷,在這個電壓了電流,而1、電壓⑦指導種常見的電壓值。學生閱讀“信息窗”,了解幾二、電壓表閱讀、歸納練習電壓表讀數讀數方法:①明確所使用電壓表的量程;②認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針所指的位置,讀出電壓表的示三、用電壓表測電壓①提出問題:如何用電壓表測電池兩端電壓?②讓學生根據教材圖13—47測一節1號干電池電壓、1節5號電池電壓、1節7號電池和一個電子表上用的紐扣電池的電動手實驗,記錄數據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大膽猜想進行實驗討論、回答大膽猜想進行實驗對比、識記測電池兩端電壓時注意量程的選擇加強前后知識總結。電池1號5號7號鈕扣電池電壓/V③讓學生再分別測兩節干電池串聯,3節干電池串聯后的總電壓,填入下表:電池1節干電池兩節串聯三節串聯電壓/V結論: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干電池電壓之測串聯電路的電壓:①提出問題:串聯電路兩端的電壓和它的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是什么?②組織學生猜想,并歸納猜想。③讓學生根據教材圖13—48實物國家連接圖進行實驗,用電壓表分別沒出UAB、Uco、UA,填入下表中:結論: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測并聯電路的電壓:①提出問題: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之間是什么關系?②組織學生猜想,并歸納猜想。③讓學生根據教材圖13—49進行實驗,并把實驗數據填入下表中:結論: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U=U?=U?=U?=……=U?電康電施花號U1義向移動形成電流的愿因ls內通導伴成截面的電決量單位及并號要(A)屬量僅表電壓表電流點A申聯電路U?-U?-……-t7.第十四探究電路動);各種電阻器實物;演示的燈絲(如圖102所示)、酒橫截面積為上述導線的2倍。)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提出問題:將燈泡、演示電流表、電源、教師將另一個不同規格的燈泡取代上述實驗中的燈泡,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產生疑問:電路中電流大小為什么不同呢?它的變化遵循怎樣的規律?引入“第十四章探究電路”一位同學走到前面來連接電路,其他同學審查連接過程是否正確,做出評價比較兩次燈泡的亮度及電流表的示數,說出發現的問題。認同所研究問題引入新課一、電阻1、引出電阻的概念:出示自制掛圖1、以“水在水管中流動受阻力”的生活經驗類比“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也會2、提出自學要求:看第一框題,在課本上劃出電阻的概念、符號、單位及其換算,電阻器的圖形符號,常見用電器的電阻阻值等。受到阻力”。2、按要求看書自學,對電阻的概念、單位等形成初步的認識。3、歸納鞏固進行新課3、梳理總結,并強調“Ω”的讀法,展示幾種電阻器二、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按教材的設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猜想并整理學生的猜想,問用什么法研究每一個因素對電阻大小的影響。2、先組織討論“怎樣探知電阻的大小”1、猜想電阻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知道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探究。2、討論、交流得出結論:“電流大表示電阻小”。選錳銅線AB和鎳鉻線CD,它們的長度、“怎樣探究導體材料與導體電阻的關系?”填寫表1,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導線材料電壓電流3、提出問題:如何制定“探究長度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方案?如何制定“探究橫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通過學生的展示予以確定。4、巡視學生實驗進行情況。6、演示導體的電阻與溫度有關,如圖104所示。7、強調“電阻率”的概念。三、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橫截面積及所加電壓都相等,組成電路3、討論交流后,展示所制定方案。表2,探究電阻與長度的關系導線材料橫截面積/電阻1表3,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橫導材長截電電電線料度面壓流阻積相相S4、分組進行實驗探究。5、分析得出結論。6、觀察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電流表示數隨著不斷加熱越來越小,說7、讀信息窗“幾種長1m,橫截面積1mm2依據目標小結由猜想到制定實驗方案實驗探究板書結論回扣目標可以投影目標四、練習鞏固1、完成《同步學習與探究》P89——P90開放性作業的1題、4題、5題、6題。2、完成下列單位換算0.2MQ=_____-_-___0作業:完成練習,并反饋矯正練習鞏固可分為兩部分,當堂完成單位換算及P89練習。課時教案(二)變阻器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復習提問:思考作答:1、導線電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1、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的?度。鞏固鋪墊2、“長導線比短導線電阻大”的說法對2、不對,應該加上前提,即相同材料嗎?應該怎么說?和橫截面積的兩導線,長的比短的電阻大。引入新課學習,閉合開關,移動滑片,做演示實驗觀察觀察:在電源電壓不變的情況下,怎也可用課本語樣改變小燈泡的亮度,確認滑動變阻言直接引入一、滑動變阻器1、原理:提出問題,根據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減小導體的電阻?哪種方法簡便?出示活動掛圖演示改變電阻的原理,板1、針對問題,思考作答,減少導體的長度、增大導體橫截面積,選用電阻率更小的材料,降低導體的溫度,其也可用圖105實驗演示2、構造、結構示意圖、符號、銘牌出示自學提要:①滑動變阻器的符號是電阻線為什么繞成電阻圈?為什么涂有絕緣漆?③畫出其結構示意圖。④銘牌上所標數值的含義是什么?電阻。2、結合滑動變阻器實物,對照自學提要,閱讀課文思考解答有關問題。3、連接方法四種正確接法,即“一上、一下”3、連接方法展開討論,并將結果進行展示,進而指出每種接法中當滑片P左右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化情況。4、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安排學生做實驗,并強調滑動變阻器使用時應注意的幾點:(1)串聯在電路中。(2)弄清滑片移動時,變阻器接入電阻線長度怎樣變化,電阻怎樣改變,電路中電流怎樣變化?不能起到改變電阻的接法(3)使用前應將滑片放在變阻器阻值最大位置。(4)使用前要了解銘牌。銘牌上標有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值和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1)滑片向右移動時,觀察電流表示數和燈的亮度的變化。先分析再動手實驗、觀察。(2)移動滑片使電流表示數變大,燈(3)移動滑片使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先分析再做實驗。二、電阻箱提出問題:滑動變阻器不能表示出連入電路的電阻值,能否有一種可以表示出阻值的變阻器呢?引出電阻箱,出示掛圖,說明電阻箱的構造和讀數方法,同用投影幻燈片練習電阻箱讀數三次。2、讀數:各旋扭對應的指示點的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的總和,即為電阻箱連入電路的阻值。演示實驗器材:干電池2節,演示電流表、燈座、開關各一個,3.8V和2.5V燈泡各一分組實驗每組干電池2節,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一個,50、100、15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引入:電流有方向、有大小,電流的大小由什么決定?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教師歸納綜合,板題: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展示教學目標:找一名學生領讀學習目標確認本節課的學習課題,猜想并發表見解認知目標投影教學目標演示實驗:1、將2.5V的小燈泡、電流表、2節電池開關、導線等組成電路,讓學生觀察。2、將上述實驗1中的兩節電池改為一節,引導學生觀察。觀察燈泡的亮度及電流表的越高,導體中的電流就越大;如若學生基礎較好,此演示實驗可以省去,直奔定量的實驗探究。3、將上述實驗1中的燈泡,改換為3.8V的燈泡,交待給學生3.8V燈泡電阻比2.5V的燈泡電阻大,引導學生觀察。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中通過的電流越小。一、猜想與假設二、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想?找一名學生表述。三、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1)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2)開始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排除故障。(3)實驗完畢,找幾組學生代表匯報實驗數據填入表內。大膽猜想電壓不變時,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阻不變時,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設計電路圖應測量記錄的數據及應注意大膽動手實驗整理收集數據明確實驗的條件,電路圖,步驟積極動手實驗整理收集數據分析得出結論:1、保持電阻不變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2、保持電壓不變時,電流跟第1組第2組2、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數據收集表格第1組第2組四、分析與論證變化規律歸納實驗結論,進行交流。由圖像確認電流與電壓的正比關系,與電阻的反比關系。五、評估總結:讓學生對照目標小結鞏固練習:1、導體事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的條件是__-2、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__3、通過某導體的電流是0.2A,此時它兩端的電壓是4V,當電壓增大到12V時,導體中的電流為-布置作業:1、《同步學習與探究》P931、22、預習歐姆定律。電阻成反比,利用圖像分析實驗數據。先組內集思廣益,再推薦代表發方,互相交流,聽取別人的意見,對照目標對本節學習進行小結。做題并反饋矯正第2課時歐姆定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引入新課找一生回答上節實驗的兩個結論。啟發學生將這個結論用一句話概括思考回答也可以通過具體的題目回顧上節的結論。(一)歐姆定律(板書)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此規律首先由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得出,所以叫歐姆定律,讓學生熟練掌握定律的內容,并閱讀信息窗內的內容,學習歐姆執著的探究精神。(二)歐姆定律的公式:I=U/R(板教師強調(1)公式中的I、U、R必須針對同一(2)單位要統一:I—A,U—V,R—Q(3)對變形式U=IR,R=U/I的理(三)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熟記定律內容,閱讀《歐姆》的事跡認知并領會。讀題,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未知量的符號數值,并根據公式計算已知:R=807Ω,U=220V,求:I。(板書)例1一盞白熾電燈,其電阻為807Ω,接在220V的電源上,求通過這盞燈的電流。練習1有一種指示燈,其電阻為6.3Ω,通過的電流為0.45A時才能正常發光,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光,應加多大的電壓?練習2用電壓表測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V,用電流表測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4A,求這段導體的電阻。通過練習2引導學生總結出測電阻的方法,由于用電流表測電流,用電壓表測電壓,利用區姆定律就可以求出電阻大小,所以歐姆定律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測定電阻的方法,這種方法叫做伏安法。例2并聯在電源上的紅、綠兩盞電燈,它們兩端的電壓都是220V,電阻分別為1210Ω、484Ω。教師啟發引導(1)學生讀題后根據題意畫出電路(2)I、U、R必須對應同一段電路,電路中有兩個電阻時,要給“同一段電路”的I、U、R加上“同一腳標”,如本題中的紅燈用I?、U?、R?來表示,綠燈用I?、U?、R?來表示。(3)找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簡明(4)大家討論補充,最后的簡明電路圖如圖114:學生答出根據的公式I=U/R引導學生答出通過紅燈的電流為I?=U?/R?=U/R?通過綠燈的電流為I?=U?/R?=U/R?解題步驟已知U?=U?=U=220V,R?=1210Ω,R?=484答:通過紅燈和綠燈的電流分別為0.18A和0.45A。依據目標,歸納總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1、提問,引入新課問:我們教室里各盞燈是怎樣連接的?學生做出判斷——并聯問:我們家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由哪些部分組成?根據通斷電后出現的現象進行判斷2、進行新課(1)家庭電路的組成及連接方法觀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每個器材的出示家庭電路示教板。引導學生觀察說出每個器材的名稱,當學生說到插座時,出名稱示燈座實物和掛圖,對照掛圖講解。觀察思考,回答問題:組成: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讓學生觀察燈與開關的連接方法,燈與燈關、保險盒、插座、燈座、開關連接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家庭電路的組成及連接(2)家庭電路的幾個重要部分明確各組成部分的作用可結合投影,介紹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掛圖及演示介險盒、電燈、開關、插座的作用(3)測電筆紹展示掛圖,介紹構造、作用及使用,讓學明確測電筆的構造及使用方法,用測可在實驗室進生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并在“交流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行,每個實驗針對“交流與討論”中的問題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桌上都有插座(4)電燈先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后分組做實也可以課外組①為什么熔斷器只安在火線上?②開關驗成學生安裝,接在了哪里?③電燈與插座是怎樣連接無條件安裝的可用演示代替對學生實驗進行評價后讓學生讀信息窗《燈光輝煌的世界》閱讀信息窗(5)注意用電安全①引導學生看圖14—19家庭電路中常見壓c.觸事故的原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④觸電急救3、鞏固(2)練習:《同步學習與探究》P97開放性作業4、布置作業:課本課后作業1、2、3讀圖,并看書歸納①觸電;②安全電觀察圖示的有關現象后,明確電路安總結本節所學內容課堂練習作業不能完成的課外完成第十五章從測算家庭電費說起第一節科學探究: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溫度計(2只)、相同的廣口瓶(2只)、煤油、電能表實物及掛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引入新課,板書課題1.電流通過日光燈,燈亮了,這個過程消耗了電而得到了光,從能量的角度看,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什日光燈發光,消耗了么能?生回答后,強調這一過程就是電流做功的過程,讓學討論并交流圖15—1生分析討論課本圖15—1中的能量轉化。總結并板書: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怎樣測量消耗電能的多少?找一生回答:電能表2.電能表觀察后確認電能表上(1)出示掛圖、實物,對照掛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注意(2)讓學生根據圖15—2測算家庭電費(3)介紹1度電的作用:電爐煉鋼1.6kg;生產化肥0.7kg;采掘原煤105kg;灌溉麥田0.5畝次;電車行駛0.85km??戳恕?度電的作用”,你受到什么啟示?二、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1.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實驗中如何來反映電流做功的大小,可以根據能量的轉化,通常選擇電流的熱效應來探究問題,即通過對內能的測量來反映電流做功的大小。讓學生看課本“探究點撥”給出實驗電路圖15—3(a)、15—4(a),引導學生體2.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按圖15—3(b)、15—4(b)組裝器材進3.電功公式:W=UIt三、鞏固小結展示目標,讓學生依據小結讓學生當堂完成《新課程同步學習與探究》P105“開課外作業:課本課后作業1、2、3據圖15—2,學會測算家庭電費明確研究問題的方法參與實驗過程,收集相關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將課本上結據標總結做題鞏固當堂完不成的,上課上做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2、怎樣比呢?電流做功的快慢僅從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定義,采取“比值定義法”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時間里哪個做的功思考討論:電流通過電扇電動機,通電半小時,電流做功7200J:電流通過起重機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工4000J。問①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多?②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快?新課教學:①師板書出:1、意義。2、定義。3、公式。4、單位。讓學生看書后逐項明確。②根據上節的探究結果(W=UIT),讓學生猜想電功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猜想后,幫助學生理解實驗設計方案板書:Q=W而Q吸=cm(t?-t?)③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④分析與論證: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論證。引根據能量轉化的觀點,確定出電流做的功W,U、I的關系。(進行誤差分析)①引導學生學習額定功率部分,弄清額定②出示實物和投影圖片,使學生辨認幾種①明確概念②例題講解:投影例題:例題:將“PZ220—60”的燈泡分別接入220V和200V的電路中,求燈泡工作時的電阻以展示目標:引導學生小結本節所學1——3題由學生口頭回答。通過思考討論:區分開“做功多”和“做功快”這兩個概念??凑n本后,歸納出:1、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2、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3、公式:P=W/t4、單位:瓦特(W)進行猜想,結合課本圖15—5理解實驗的設計思想。按圖15—5(b)實物圖組裝器材,遵循正確的步驟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Q=cm(t?-t?)算出煤油吸收的熱量,確定出W,由P=W/t確定出電功率,分析論證P弄清額定電壓、額定電流、知道加在用電器上實際電壓所對應的功率叫做用電聽講,掌握解答過程依標小結若器材不示。第三節測量電功率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是本節的重點;自己設計電路測量小燈泡的功率和各種故障的排除實驗器材:干電池2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只,“2.5V”的小燈泡1個(附燈座),導線若干(以上器材每實驗小組一套)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復習引入:出示課前測評①是電功率,電功率的大小表示是電流做功的②電功率的計算式P==④一只燈泡標有“220V40W”,它的含義是____常用的小燈泡標有額定電壓(如1.5V,2.5V,3.8V) 而未標明額定功率,那么它的額定功率如何知道呢?引入新課教學,板書課題,并出示學習目標。新課教學1.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1)點撥思路:電功率的計算公式是?由P=UI可以看出,要測小燈泡的功率需測量的物理量有?如何使小燈泡兩端電壓正好等于其額定電壓呢?(2)讓學生畫出實驗電路圖并讓學生指出根據電路圖需選擇的器材、儀器有哪(3)為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應設計怎樣的記錄表?師強調學生要觀察各種情況下燈的發光情況。2.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1)找一生試述實驗的步驟②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此時注意觀察電壓的示數,當電壓表的示數等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時,停止滑動,并記下電流表的示數,代入P=UI公式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③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2倍,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并記下電壓表和做題思考認標回答:P=UI回答:燈泡兩端的電壓U與燈泡中的電流I思考回答:電路中串聯滑動變阻器畫實驗電路圖并交流,說出應選擇的器材,畫出裝置思考確認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的確定。明確實驗的具體步驟電流表的示數,代入公式P=UI,算出小燈泡此時的實電壓(V)電流(A)電功率燈泡發光情況(2)學生進行實驗,師巡回指導3.交流與合作4.利用家用電能表測算家用電器電功率本實驗安排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課外完成,課內強調(2)在時間t內表盤轉n圈所做的功:(3)電吹風的電功率1.給你電源、變阻器、開關、電流表和一只定值電組及導線若干,如何粗略地沒出一小燈泡上額定功率?(如電流表換成電壓表呢?)注:額定電壓已知不清),為了確定該燈泡的額定功率,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方案是()A、接入12V電源,使之正常發光,再與有標記的燈泡比亮度來判斷用P=U2/R計算C、接入12V的電源本上,用①測出燈泡中的電流,再用P=UI計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完成實驗及數據處理后,再對課本上的兩個問題進行討論閱讀“迷你實驗室”后展開討論:1.測一只電吹鳳的電功率的方法?2.如何測算?討論交流,理清解答過第十六章從指南針到磁懸浮列車第一節磁是什么五、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一、簡單的磁現象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及至高科技領域里,用到磁的地方多不勝數,磁體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質,以至于得到如此廣泛的應用呢?一、提出問題:磁鐵具有哪些性質?它只吸引鐵嗎?請學生自己通過實驗探究進行探索,歸納后回答:1、磁性與磁體認同所研究的問題實驗探究、交流、回答引入新課進行新課二、磁場2、磁極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4、磁化二、你知道磁體為什么能吸引鐵性物質嗎?磁場的基本性質是什么?磁場中某點方向是怎樣的?猜想、假設、自主探究、討論、交流、回答學生自主探究三、地磁鐵三、靜止的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北方向呢?探究、交流、回答四、磁感線四、磁場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如何對磁場進行形象的描述,對于解決磁場的有關問題有很大的影響。結合我們前面所學的物理知識想一想,如果要形象的描述出磁場的大小、方向等要素,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請你和周圍的同學們討論,看哪一種方法最探究、交流、回答學生積極參入討論交流回答五、課堂練習名磁極互相_,異名磁極互2、在磁場中,小磁針北極所受磁A磁感線是磁場中實際存在的曲線B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體北極出發,回到磁體南極C小磁針南極在某處受磁場力的方向,跟該處磁感線方向相同在磁體內A.錄音機的錄音帶B.計算機的存儲軟盤C.電話用的IC卡D.VCD播放器用的光碟完成練習、反饋矯正五、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帶電體和磁體有一些相似的性質,這些相似是一種巧合呢?還是它們之間存在著某些聯系呢?科學家們基于這種想法,一次認同所研究的引入新課一、實驗磁場則(又叫旋定則)又一次地尋找電與磁的聯系。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終于用實驗證實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著磁場。這一重大發現轟動了科學界,使電磁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F2、改變電流方向再觀察小磁針N極的指向有什么變化?講述:奧斯實驗的物理意義在于,揭示了電現象與磁現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密切聯系的,這一發現激發了各國科學家探索電磁本質的熱情,有力推動了電磁學的深1、將一根粗導線繞在圓棒上,定型后取下來,我們把導線彎成這樣的螺線管,給它通電,它周圍也會有磁場存在嗎?(1)觀察通電螺線管外部鐵屑分布的(2)觀察通電螺線管兩端對小磁針的(3)改變電流方向,檢驗通電螺線管(4)對比條形磁鐵周圍磁感線的分布情況,得到什么啟示?仔細觀察課本16-11圖后思考、回答:1、安培定則作用是什么?2、安培定則的內容是什么?3、利用安培定則的判斷方法如何?講述:判斷方法:(2)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電流的方向。(3)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北極。你知道什么是電磁鐵嗎?電磁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特點?講述:(1)可以通過電流的通斷,來控制其磁性的有無。(2)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方向,來改變其磁極的極性。(3)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或匝數問題實驗探究、歸(1)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2)電流磁場的方向與導線上電流的方向有關。(1)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2)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決定于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觀察思考、歸納得出:1、作用:可以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進行新課電磁鐵課堂練習:1、電磁鐵的優點是:它的---有無可以由通斷電流來控制,它的_大小2、奧斯特實驗說明了()A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著磁場。B導體的周圍存在著磁場。C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D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3、一個通電螺線管兩端磁極的極性決定于()A螺線管的匝數。B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C螺線管內有無鐵芯。D通電螺線管的電流強度。學生小結課外作業:查閱有關資料(有條件的可拆開舊電鈴,試說明電鈴的工作原理)2、內容: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磿⒂洃洝w納、回答:1、定義:內部插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做電磁鐵。2、工作原理: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和通電螺線管中插入鐵芯后磁場大大增強的原理工作的。完成練習,反饋矯正。學生可動手制一個電磁鐵來研鋁箔自制圓筒一根(代替課本圖16-20中自由滾動的金屬桿)支架(支起金屬軌道),課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一、電動機的構造電動機轉動。觀察思考引入新課電動機的軸就轉動起來,電動機的原理是什么?我們要想解決這個問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一、電動機的構造認同所研究的問題1、按教材設問提出問1、將一臺直流電動機模題:電動機內部結構怎樣?型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各觀察電動機的轉動。起什么作用?電動機是怎2、拆開這臺直流電動機啟發和引導學生樣轉起來的?模型,觀察它由哪幾部仔細觀察實驗探二、磁場對電流的作用2、引導學生圍繞探究活分組成,每個部件的作究,有些問題先動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將有用是什么?助于探究活動有目的的進想,并整理學生行。的猜想二、磁場對電流的作用1、演示課本圖16-20觀察、思考、回答中:“研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實驗,向學生滲透科學研究的方法。并提出問題:當接通電源時,我們看分析、討論、交流得結到錫箔筒(金屬桿)運動起論來,這說明了什么?磁場與電流2、引導學生分析總結磁本節課的教學用場對電流產生作用的兩個演示直觀為主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是什么?利用控制變量法,a、當綜合啟發式進行保持磁場方向不變,看比較好。目的是否能想出讓錫箔筒(金屬錫箔筒的運動方向怎樣不僅讓學生主動桿)反向運動的方法?獲取知識,而且4、教師演示錫箔筒的反讓學生學習獲取向運動扯并提問題:以上實驗說明了什么?你能否通觀察、思考、填寫知識的方法。過觀察比較,以及分析得出的結論填寫下列內容:三、電動機是怎樣轉動的的作用,其作用有關。三、電動機是怎樣轉動的?討論、交流、回答配合教學,可放映教學錄像帶直流電動機四、制作簡單的直流電動機1、你是否有辦法讓錫箔筒(金屬桿)在軌道上持續往復運動?3、講述:不斷改變電流方向或磁方向,比較兩種辦法,自然是改變電流方向比較容易。4、提出問題:如果把直導線彎成線圈,放入磁場中并通電,它的受力情況是怎樣的呢?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6、教師出示課本圖16-21的掛圖,引導學生分(1)通電時圖(a)中AB邊和CD邊都在磁場中,都要受力,因為電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力方向也肯定相反。(2)仔細觀察課本圖16-21中(a)、(b)、(c)、(d)四圖后你能說出電動機是怎樣轉動的嗎?換向器的作用是什么?四、制作簡單的直流電動機1、同學們理解了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后,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制作簡單的電動機”這一有挑戰性和刺激性的問題。3、教師巡視學生進行制作并通過學生展示給予肯定。1、通過導體和通電線圈能,得到了能轉化為能。針對問題看書、自學、并討論、交流觀察、分析、討論、交流、回答分組制作分組討論、交流完成練習反饋矯正小結本節課外調查2、要使直流電動機的線圈能連接轉動,必須設法使電線圈剛轉過平衡位置時就自動改變方向,完成這一任務的裝置叫做3、利用磁場對通電導體產生力的作用來制造的電器是()A.電動機B.發電機C.電鈴D.電磁鐵學生小結:課外作業:調查一下,你家中有哪些用電器,用到了電動機?第一節電能的產生課標要求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源而電壓形成電流,你知道常見的電源有哪些嗎?回答:干電池、本堂課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討論、交流、回答,所有板書由學生完成池1.你見過的干電池有哪些?請列舉出來。并說2.教師結合學生回答出示各種電池的模型、實3.請說出干電池、蓄電池、太陽電池及燃料電4.你聽說過水果電池嗎?怎樣可以制成水果5.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在使用時應注意什么問題?6.直流電與交流電有什么區別?教師通過示討論、交流、回答討論、交流、回答動手、動腦、交流討論、交流、回答討論、交流、回答三、發電機8.請說出常用發電方式中的能量轉化是怎樣的?9.從對環境的影響來看,分析常用發電方式的討論、交流、回答討論、交流、回答討論、交流、回答討論、交流、回答課堂練習1.下列電池:(1)鋅錳電池(2)鎳鎘電池(3)鋰電池(4)銀鋅電池,其中屬于干電池的電和核能發電等,請從中選出一種,分析其能發電方式能轉化為能轉化為能。(只填能量的形式)做練習題章第二節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體周圍可以產生磁場,那么反過來在磁場中能否產生電流呢?引導學生進行計劃的制定與實驗的設計,教師進行提問并讓1.如何選擇實驗器材?2.怎樣證明電流的存在?3.實驗中分幾步進行?(將一根導體的兩端用細導線懸掛起來,并與靈敏電流計、開關組成串聯閉合電路。將導體放在U形磁鐵的磁場中。)觀察學生實驗過程,進行巡視,并對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并就實驗探究中發現的問題進1.如果導體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的夾角是銳角,導體中也能產生電流嗎?2.如果導體不動,移動U形磁鐵,導體中也能產生電流嗎?3.導體在磁場中產生的電流在大小至少與哪個因素有關?4.電磁感應現象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設做實驗并記錄實驗表格討論、交與,教調動極性,論、交流、回答。應現象教師板書(1.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電流的現象稱為電磁感應現象。電磁感應中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感線的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1.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發電機在工作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3.電磁感應現象還就應用在哪些地方?(教師演示發電機模型并提問)識記固1.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于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A.牛頓B.歐姆C.法拉第D.奧斯特2.關于電磁感應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閉合電C.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D.電磁鐵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制成的3.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A.只跟導體運動方向有關B.只跟磁感線方向有關C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D.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無關完成練習結小結本節業課外調查電站通過發電機把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發電功率可達271.5要輸到用電的地方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和輸送電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電機工作原理一.發電機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二.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了解交流發電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1.交流發電機的主要構造有哪些?2.線圈何時切割磁感線?3.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何時改變?4.線圈轉動一周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幾次?三、教師展示交流發電機的活動掛圖并通過閉合線圈來演示交流發電機的工作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和理解交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本堂課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討論、交流、回答。二、電能的輸送四、發電站發出的電能通過怎樣的途徑輸送到用電單位?五、為什么要采用高壓輸送電能?教師演示高壓電能輸送器,讓學生觀察并領會高壓輸送電能的原因。三、高壓觸電及防護六、用電器為會么不能直接使用高壓呢?七、什么叫電弧觸電?八、什么叫跨步電壓觸電?九、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什么?教師演示電弧發生器和跨步電壓演示器,讓學生領會這兩種觸電方式的原因。一、固練鞏十、課堂練習2.手搖發電機的線圈轉一圈,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3.遠距離輸電應采用,因為這樣可以減小電能在_上的損失。4.高壓輸電線都架得很高,原因是()A.防止高壓電弧觸電B.防止跨步電壓觸電礙交通D.減小電能損失完成練習五、學生小結引導學生對本節進行總結,歸納知識。小結本節六、課外作業上網或查閱有關資料了解電能輸送及發電機的知識。課外調查第十八章走進信息時代章第一節感受信息到發現電腦網絡通信的奧秘,尋找人類社會走向信息時代的腳印….傳播傳播七、信息的概念提出問題:當今世界的三大產業是能回答:信息就是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經過加工的數嗎?據,簡單的說就你知道古代人們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嗎?早期的信息傳遞具有哪些特點?你知道信息的記錄的發展歷史嗎?中華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記錄上作出過答答電報的發明者是誰?信息是怎樣傳播討論、交流、回答答答出示電話的掛圖和實物,問:電話的發明者是誰?它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學生一起分析講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波和因特網的相繼出現,使人類的信息1.下列記錄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術最進步的是()甲骨文B金文C.木牘D.紙2.電話機話筒里的金屬盒、碳粒和膜片構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當于()本堂課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交流、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