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系統技術規格書1.1. 總則4.1.1. 說明A.本章說明吸氣式感煙探測系統的供應和安裝所需之各項技術要求。B.系統施工應完全符合中國消防部門要求和中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等規范。F.本承建商須提供本系統的所有的采樣孔、毛細采樣套件、采樣管、消防電源、吸氣式感煙探測器、監視或控制模塊等具體要求,并負責本系統所有采樣管之安裝及整個系統之布線;G.本承包單位需提供監視或控制模塊并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網。4.1.2. 質量保證參與投標的設備制造商必須取得有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必須為具有至少五年生產本產品歷史的廠商制造、滿足根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年第23號公告的要求,使用消防產品類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的火災報警設備。本系統必須取得有UL或FM認證證書。4.2. 需報送之文件4.2.1. 經中國消防產品質量認證委員會頒發的消防產品質量認證書及當地消防局的準消證,或中國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頒發的有效檢驗報告。4.2.2. 詳細產品說明書、設備和部件表、制造廠商的數據和產品樣品。4.2.3. 詳細的系統圖和消防聯動控制圖及說明。4.2.4. 控制/指示屏之詳細結構圖、屏面布置和標簽之名稱。4.2.5. 對建筑及結構等預留預埋之要求。4.2.6. 建議的工地試驗步驟和報告格式。4.2.7. 竣工圖。4.2.8. 完整的調試和試運轉報告。4.2.9. 制造商印制的安裝、運行和維修說明包括所有設備之安裝和操作程序、接線詳圖、回路接線詳圖、用作診斷的波形/電壓詳請、零件清單、建議的零配件清單、所提供之配件清單、維修和建議的維修內容和頻率。4.3. 系統說明4.3.1. 總則A. 應采用較為先進的紅外光和藍光雙激光作為探測光源。對高濃度灰塵或機房其它揮發性氣體環境不敏感。B. 應具備火災發生時對微小煙霧濃度的探測能力,能夠在火災產生初期發出報警。報警靈敏度(真實報警靈敏度)為≤20%OBS/m。C. 選用設備需要提供針對現場不同煙霧濃度的報警級別,并應在現場煙霧達到預先設置的報警級別時,發出相應的警報。D. 選用設備需有能夠有效避免灰塵引起探測器誤報和造成探測器污染的空氣過濾裝置(可過濾20um以上灰塵粒子)。E. 管網長度:采樣管單根需大于50米。F. 在高靈敏度模式下,每臺探測器需要大于20個采樣孔。G. 具備現場煙霧的實時采集功能:實時探測和采集現場各保護區內的火警信息,并偵測系統運行狀況。H. 告警功能:當告警產生,系統可以通過各種傳輸手段向集中監控中心告警,并觸發本地的聲光報警裝置。I. 故障自檢:系統定時全面檢查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況以及線路情況,發現有故障時,會實時發出故障告警。J. 報警確認:報警發生后,值班人員可進行確認。系統自動記錄確認時間。K. 報警復位:報警發生后,允許用戶對自動報警系統進行復位,并關閉聲光報警。但只要火災報警條件仍滿足,系統還會再次報警。L. 系統配置:高級用戶通過口令后可以在現場對系統進行編程配置,包括配置報警閾值,報警延時等參數。M. 歷史事件查詢:系統詳細記錄所有的報警事件、控制操作及其發生時間和其他信息,可供以后查詢。N. 事件記錄:自動記錄10000個事件,包括時間、性質、操作O.集中監控接入功能。能夠將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招標方動環監控中心,數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各管路煙霧濃度值、運行狀態、氣流值、告警信息、故障信息等。P. 應能夠提供各種傳輸條件下的組網監控功能,每個網絡支持探測器的最大數量不少于64臺。應能夠對報警點以圖文方式顯示,要求在圖中明確顯示報警地點,報警位置,報警級別等信息。Q.極早期報警裝置應避免干擾保護區內其它設備或被其他設備所干擾。即應具有抗電磁干擾性能,并且不釋放電磁干擾。空氣采樣探測報警裝置應符合EMC電磁兼容性標準并通過相關認證。R. 采樣管網的材料及其附件必須采用阻燃材料,使用ABS或PVC管材,供電線路、通訊線路必須采取防火處理。S. 采樣管網轉彎處必須使用合適彎頭,不得強行彎曲采樣管;4.3.2. 系統組成系統應由采樣孔、毛細采樣套件、采樣管、消防電源、吸氣式感煙探測器、等組成。4.4. 設備規格4.4.1. 探測器及吸氣管1.極早期報警探測器聯結成網絡。2.極早期報警探測裝置主要技術要求供電電壓:DC16~30V3.采用空氣溫度:-20~+60攝氏度4.相對濕度:5~95%(無凝露)5.靈敏度:≤20%OBS/m6.聲場(蜂鳴器):≥50dBA7.最大管長≥50米8.吸氣管徑:外徑:25mm,內徑:15~21mm9.報警:1-2(行動和火警報警)10.運行時的最大電流消耗:≤500mA11.工作電流:≤500mA12.報警級別:應具備多級報警功能,報警靈敏度應根據保護區環境狀況進行編程,設置多級報警閾值。13.保護面積:500~2000m2。14.信號輸出:應具備繼電器輸出功能,以提供報警設備的聯動和與其他系統聯接。15.電源供應:現場末端設備供電,由附近消防應急電源提供AC220V,由本系統承包商提供帶蓄電池的專用電源模塊(盤)4.5. 實施4.5.1. 安裝本系統內及分界面所需之一切配件如采樣管、接頭、探測器各類模塊須由本承包商負責。4.6. 系統編程、調試和驗收本承包單位應積極配合消防施工單位的工作,確保系統編程、調試和驗收順利進行,共同保證本系統達到本技術要求和消防規范要求。4.6.1. 系統的編程和調試4.6.1.1. 系統編程調試前的準備A.本系統的編程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編程,并提任調試負責人,所有參加調試的人員應明確職責,并應嚴格按照調試程序工作。B.本系統的編程調試前,應具備與消防相關的全部圖紙、資料、技術文件、及編程調試所必須的其他的資料和文件。C.本系統的編程調試前,應按照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的分包協商處理,并有文字記錄。D.本系統的編程調試前,應對系統線路進行全面的檢查,對錯線、開路、虛焊、短路、接地等問題應進行處理。4.6.1.2. 系統編程調試A.本系統編程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B.本系統通電后,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功能檢查,包括: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載報警功能。C.檢查本系統的主電源和團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三次后,主電源與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D.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檢查,其動作應準確無誤。PAGE40PAGE40/59E.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對系統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和聯動功能。F.本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小時無故障后,按《施工及驗收規范》填寫調試報告。G.合同中提供的所有系統設備,全部應由本承包單位完成現場調試。在此期間所造成的設備損壞,責任均在本承包單位。4.6.2. 系統的檢測、竣工和驗收4.6.2.1. 總體要求A.消防系統施工完成,應首先進行自檢、自測試,保證消防系統的所有點和系統功能符合設計和消防規范的要求。B.自檢通過后,申請進行系統檢測:系統檢測通過后,才能申報系統驗收,由本承包單位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消防系統驗收。系統檢測未通過,不能申報系統驗收。4.6.2.2. 系統檢測驗收A.系統編程、調試完成,通過本承包單位自檢、自測試后,才能申報進行消防檢測驗收,消防檢測驗收由有消防檢測資質的消防檢測單位進行。B.系統檢測驗收方法按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出廠標準的規定執行。管線和設備安裝的驗收按照國家現有的驗收標準進行:系統功能驗收:以是否滿足消防規范為標準。C. 檢測驗收內容1. 調試好的所有設備應通過系統正常運行的考核。2.在安裝驗收期間,本承包單位應負責對消防系統進行操作、調試及維護。3.驗收過程中,若發現設備有不符合本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的情況,本承包單位將負責補齊、更換,由此引起一切費用由本承包單位承擔。其保修期自驗收合格簽署驗收報告之日起開始計算,業主同時具有完全使用權。4.6.2.3. 檢測驗收失敗A.在驗收失敗的情況下,本承包單位應以書面的形式向業主說明驗收失敗的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開始測試驗收。如果測試驗收失敗次數超過三次或測試驗收時間超過合同規定的有關期限,業主有權拒絕驗收,并按消防施工方違約處理。業主有權追索因本承包單位造成工期延誤而給業主造成的經濟損失。B.當業主認為驗收失敗而拒絕驗收后,本承包單位須于業主共同簽署驗收失敗的備忘錄,明確、詳細地寫明驗收失敗的原因、存在的問題、業主的要求以及解決問題重新測試驗收的期限,并由雙方簽字后開始生效。若雙方對驗收結果發生意見分歧,則按合同的相應條款解決,合同條款未能涉及的事宜雙方友好協商解決。該備忘錄是雙方所簽訂合同的正式附件,與合同正本具有同等的約束力。C.凡未安裝調試妥善的設備,應明確未能安裝調試的責任方。由責任方負責盡快完善驗收條件,進行再次驗收。處于此狀態下的設備,業主享有使用權。4.6.2.4. 消防局驗收系統檢測驗收通過后,由本承包單位組織有關單位會同消防局進行消防系統驗收。4.6.2.5. 系統的竣工業主及總承包人確認成功完成之后,本承包單位應與業主和總承包人共同簽署驗收報告,若有未盡事宜可寫入備忘錄中,雙方簽字后開始生效。本承包單位必須向業主提供全套的系統竣工圖紙、調試記錄、檢測記錄、竣工報告等技術資料。4.6.3. 系統的交接和培訓4.6.3.1. 系統現場培訓服務整套系統設備驗收完成后,本承包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對業主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向業主講授說明各種設備的安裝、保養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使業主能夠盡快地熟悉調設備的性能和使用。4.6.3.2. 系統交接整套系統設備驗收完成后,本承包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對業主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向業主講授說明各種設備的安裝、保養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使業主能夠盡快地熟悉調設備的性能和使用。4.6.4. 系統的質量保證與維護保修4.6.4.1.正常質量保證期是合同所列全部系統設備驗收合格,簽署驗收報告,自交付使用之日起開始計算,24個月為免費的正常質量保證期(最終以業主合約以及QS合約中約定為準)。4.6.4.2. 質量保證期內的服務A. 備件更換對由于硬件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壞,本承包單位將到現場免費維修更換損壞的硬件。對其它原因造成的器件損壞,本承包單位有義務對損壞的硬件作有償更換。B. 故障響應在質量保證期內,本承本單位所提供的軟硬件系統發生嚴重的故障后,業主立即通知本承包單位,本承包單位應在接到故障通知后8小時內派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在接到業主的故障通知后,若本承包單位未能在8小時內到達現場,業主有權要求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