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專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1頁
高等專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2頁
高等專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3頁
高等專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4頁
高等專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名稱: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代碼:現代教育技術(570115K)入學要求:普通高級中學畢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或具備同等學歷一、培養目標本專業適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師德高尚、教育情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人文與自然科學素養,系統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具備扎實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從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各級各類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管理與維護,各種數字化文化產品設計與制作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培訓與管理的應用型人才。預期學生畢業五年后能實現以下目標:目標1.師德修養和教師信念方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立德樹人,勤于學習,善于反思,注重專業持續發展。目標2.專業素養方面。獲得系統的專業教育實踐體驗,進一步鞏固現代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知識體系、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具有較強的專業思維和專業技術能力;掌握教育技術與其它學科、相關社會實踐活動的聯系,具備運用系統思維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目標3.育人水平方面。掌握小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結合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結合學校的相關課程的需求,配合專業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掌握班級有效管理的方法,有較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能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指導學生心理、學業、信息素養等全面發展。目標4.終身學習和自我反思方面。熟練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優質教育教學內容的基本方法;持續關注信息時代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斷提高人文與自然科學素養,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以教學系統設計理論指導,進行教學反思,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能夠與學生、同事、家長等進行有效溝通。二、畢業要求學生在畢業時應達到以下具體要求:1.師德規范有堅定的思想政治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秉承“德學思行,智真善美”的校訓精神,具有依法執教意識,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社會道德規范,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立志成為有堅定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情操、有淵博扎實學識、有仁愛樂教之心的好老師。2.教育情懷熱愛教育事業,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正確認識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具有積極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理想與敬業精神;具有正確的青少年教育觀、教師觀和師生觀,了解小學生身心成長與發展的規律,以生為本,尊重、理解、保護、平等對待每一位小學生,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作為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學底蘊、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自知自省自尊自重,做到為人師表。3.學科素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現代教育技術學科知識體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了解現代教育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能夠結合相關專業知識,分析和探討教學及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問題,擁有良好、健康的信息素養和一定的創新意識。4.教學能力在教育實踐中,能夠依據義務教育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運用學科教學知識和信息技術,基于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獲得教學體驗;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結合學校的相關課程的需求,配合專業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能夠勝任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多元化課程內容的教學與研究工作。5.班級指導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小學德育原理與方法。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有較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能夠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發揮專業優勢,結合信息技術參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指導學生心理、學業、信息素養等全面發展。6.綜合育人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和養成教育規律。理解信息技術育人價值,能夠有機結合信息技術教學進行育人活動。理解小學校園文化和教育活動的育人內涵和方法,參與組織小學主題教育和相關活動,能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達成綜合育人目標。7.學會反思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具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和研究能力,具有應對未來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變化的能力;積極關注國內外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改革發展動態,不斷加強自我學習、終身學習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反思、創新意識,養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并能在實踐中分析和解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問題。8.溝通合作能夠根據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具有互動性、情境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課內外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互助探究的方式,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表達個人觀點、意圖和情感態度,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培養團隊精神,學會交往、學會生活。表1畢業要求對應培養目標支持表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目標1目標2目標3目標4踐行師德1.師德規范√√2.教育情懷√√學會教學3.學科素養√√4.教學能力√√學會育人5.班級指導√√6.綜合育人√√√學會發展7.學會反思√√8.溝通合作√√√備注:本表僅做為參考,表中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的支撐用“√”表示。三、職業面向表2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主要職業面向表所屬專業大類(代碼)所屬專業類(代碼)對應行業類(代碼)主要職業類別(代碼)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舉例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舉例教育與體育大類(67)教育類(6701)教育(83)小學教育教師(2-08-03)其他教學人員(2-08-99)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育管理或服務工作者,教育媒體編導攝影攝像師,內容編輯小學教師資格證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一級、二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程序員、網絡管理員、多媒體應用設計師等)四、修業年限與時間安排基本學制為3年,同時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前或延長畢業年限(在2.5~5年內)。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基本學制(3學年)教育教學時間安排表如下:表3基本學制(3學年)教育教學時間安排表(單位:周)項目第一學年第二學年第三學年合計備注一二三四五六入學教育1周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軍訓)*按學生處安排執行軍事理論*勞動教育**課內理論+課外實踐教育見習(課堂教學)1周1周2教育見習(班主任工作)1周1周2教育研習*****與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同步安排教育實習18周18同步結合進行教育調查2周2畢業論文(設計)10周10第四學期選題、開題專業實踐*在假期或課外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科研訓練10周10學科競賽*課外進行考試9課堂教學(授課)16181818878機動2111128教育周數(小計)202020202120121寒暑假5757529學年周數525246150五、畢業標準1.思想政治合格2.修完本專業計劃規定的所有課程,獲得相應的學分且所獲學分符合要求3.體育測試達標4.普通話達到規定要求六、核心課程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攝影攝像技術、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FLASH多媒體課件制作、計算機應用基礎、圖形圖像處理、微課制作、AI圖形設計。七、主要實驗(踐)及其教學要求(一)主要實踐表4主要實踐內容及方式表序號課程名稱學分實踐學分實踐學時主要實踐內容實踐方式1思想道德與法治3120“八個一”(一封家書、一份規劃、一次分享、一次聆聽、一次活動、一次自省、一次提升、一份報告)分主題開展課堂集中+課外分散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4120圍繞“六個一”(一次社團活動、一次分享、一次反思、一次閱讀體驗、一個總結、一次校外實踐活動)分主題開展課外集中+分散3公共外語4240緬甸語或泰國語發音訓練;朗讀聽說訓練;閱讀與寫作訓練。課堂集中+課外分散4體育健康(必修)32.448開展基礎體育課程訓練,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組織體育競賽活動。課堂集中+校外分散5勞動教育1132選擇適當的勞動項目和內容,以實際體驗的方式開展校內或校外集中6國防教育及軍事訓練222周圍繞軍事技能學習要求,以訓練場教員示范和實際訓練的方式開展校內或校外集中7書寫技能2264圍繞三筆字(毛筆、鋼筆、粉筆)教學基本功要求開展訓練;三筆字教學基本功競賽。課堂集中+課外分散8教師語言2120開展普通話語音、朗讀及表達訓練;開展一般交際語音及教育教學用語訓練課堂集中+課外分散9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120幫助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校內集中+分散10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10.612結合專業特點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設計、模擬和演練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1教育研究方法10.510基本教育研究方法的介紹、操作和應用校內或校外集中12班級管理與班隊活動設計2120典型小學班隊管理案例分析討論;小學班隊活動視頻觀摩與評價;模擬開展學生或家長訪談校內或校外集中+分散13教師教學技能競賽2264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技能競賽,包括課件制作、教學設計、教學展示校內集中14計算機專業基礎31.530Word排版、電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5攝影技術基礎31.530引導和帶領學生進行產品攝影、風光攝影、人像攝影、室內人像攝影、建筑攝影、舞臺攝影以及數碼影像的后期處理。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6教學系統設計3120教學目標設計案例分析;多媒體軟件設計、網絡課程設計;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教學評價。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7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31.530整型數據、實型數據、字符型數據的使用;指針的應用;if、switch、while、do-while、for語句的使用;一位數組、二位數組的應用;函數、宏、結構體的應用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8數據庫原理與應用31.530數據庫基本操作;添加、更新、刪除數據;單表查詢、分組聚合查詢、連接查詢,子查詢、聯合查詢;創建、修改、更新視圖;數據備份與還原。課堂集中+課外分散19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31.530劇本創作、分鏡頭稿本創作、作品鏡頭畫面拍攝創作、作品剪輯創作課堂集中+課外分散20計算機網絡2120交換機、RIP路由協議、DHCPServer、PPP、基本ACL配置;配置通過Telnet登錄系統、配置通過STelnet登錄系統、配置通過FTP進行文件操作。課堂集中+課外分散24教育見習與研習2267周教育環境認知實踐;課堂教學觀摩;小學班隊活動及其他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研習;專題教研活動研習。校外集中+分散25教育調查112周小學教育教學專題調查校外集中+分散26教育實習6618周小學信息技術及相關學科教學實踐;學生管理工作實習;教育教學研究實習。校外集中+分散27畢業論文(設計)3396根據學生具體實際,以學術論文形式完成。校外分散(二)實踐教學要求1.提高教師基本素養,養成師范生“三字一話”從教基本功。2.掌握教師教學技能,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3.在教學實踐中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強化相關信息技術及媒體類課程的實驗,注重學生計算機、數字媒體及網絡技術應用技能培養。4.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八、課程設置及要求(一)課程類型1.按課程性質設置必修課、選修課。必修課是指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學生必須修讀的課程;選修課分為限選課和任選課。2.按課程類型設置純理論課(A)、(理論+實踐)課(B)、純實踐課(C)。課程結構及學分比例表5學分結構表平臺名稱學分及比例畢業學分小計占畢業總學分比例小計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必修公共基礎必修課程273719.29%26.43%選修公共基礎選修課程21.43%限選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85.71%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必修專業基礎課程298420.71%60.00%專業核心課程2316.43%教師教育類課程1913.57教育實踐(集中安排)128.57%其它實踐環節10.71個性化發展選修專業選修課程5193.57%13.57%教師教育類課程107.14%實踐類選修課程21.43%創新創業類選修課程21.43%合計140100%(三)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表6專業核心課程描述序號課程名稱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1教育技術學導論理解和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思想,了解教育技術發展的歷史、基本內容及理論框架,掌握教學系統、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及教學資源與課程開發的相關知識。2教學系統設計了解教學設計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趨勢,掌握教學設計的學科性質,研究領域與核心概念;掌握系統能夠分析的思維方法,能用績效分析、教學需求分析的方法節約教學問題的方案,初步具有應用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掌握分析、設計、評價教學流程,在給定的條件下,能勝任前期分析、中期設計和后期評估的工作;初步具有教學設計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能借助信息技術對不同層次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和評價。3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電視教材編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電視教材評價和運用的基本方法。具體為:描述電視教材的概念,編制的理論基礎,編制過程及人員配置;能夠寫出電視教材編制的文字稿本、分鏡頭稿本和完成稿本;具有攝像、編輯、配音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具有電視教材評價的基本方法4攝影技術基礎掌握數碼照相機、攝像機操作技術、簡單故障排除;了解電視構圖藝術、光線處理和色彩運用;熟練使用各種高清及標清攝影設備,具備燈光操作能力;熟悉影視拍攝制作流程;富有鏡頭感,可駕御復雜的拍攝現場,實現創作意圖;對構圖和光線有敏銳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畫面語言敘事能力,對畫面和聲音具有較強的判斷力和領悟力;勤奮、敬業、吃苦耐勞,能適應各種拍攝條件,有團隊合作精神;具備良好的審美感、鏡頭節奏感和音樂感;有較強的溝通能力。5計算機應用基礎掌握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與計算機有關的相關基礎等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Windows操作,辦公自動化軟件包的使用;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6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能夠掌握數據庫技術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獨立并正確掌握數據庫的高級應用技術,對數據庫系統進行維護計算和分析,對數據庫系統設計軟件進行設計管理。熟知數據庫設計的一個最基本過程。7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和運用計算機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C語言的編程思想、培養學生對程序設計的興趣、學會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問題的求解,同時對算法及其在計算機內的實現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為以后學習《數據結構》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8計算機網絡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已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原理等基礎上,對網絡技術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協議簇和IEEE802系列,培養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充分運用并掌握科學的現代化網絡管理方法和手段,為本專業服務,為今后能夠迅速地適應社會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務,為Internet開發與管理和局域網的組建、規劃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礎。教學進程見附表表7課程計劃對畢業要求支撐的矩陣圖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科素養教學能力班級指導綜合育人學會反思溝通合作公共基礎課程思想道德與法治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黨史國史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公共外語LLM體育健康LH大學語文HL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HMMLH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LL國防教育及軍事理論訓練HL勞動教育健康教育課程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科素養教學能力班級指導綜合育人學會反思溝通合作專業必修課程專業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圖形圖像處理處理Flash多媒體課件制作Office高級應用非線性編輯技術AI圖形設計微課制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專業核心課程教育技術學導論M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攝影技術基礎教學系統設計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HHM數據庫原理與應用HM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HHMM計算機網絡HHM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科素養教學能力班級指導綜合育人學會反思溝通合作教師教育課程小學教育學HHHL小學心理學HHHHHHL教師語言(普通話)HHHL書寫技能HHH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法規HHHHHL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HHMM教師教學技能訓練MMMHLH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HHMM班級管理與班隊活動設計HMHHHH小學生心理輔導ML教育研究方法HHHHMM教育心理學MHMML教育實踐課程教育實習HHHHHHHM畢業設計HMHHHH教育見習與研習HMHHHH教育調查MMMMHHH其它實踐環節實踐及實踐選修勞動教育HHLLH專業選修課程平面設計高級應用HMM數據結構HM實踐選修課程專業技能訓練HHLLH證書考試訓練H科研訓練HHLML創新創業素質拓展選修第二課堂活動MHLH十、實施保障(一)師資隊伍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15名,其中,具有碩士學位13人,雙師素質教師10人,在年齡、學歷、職稱等結構方面比例基本合理,為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具體見表7所示。表8專兼職教師信息表序號姓名性別專業技術職稱最后學歷畢業學校、專業、學位是否雙師/是否專職于珊珊女教授云南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碩士雙師/兼職楊群林女副教授云南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碩士雙師/專職陳潤榮男副教授云南師大電化教育學士專職劉丹女講師云南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碩士雙師/專職張玲燕女講師昆明理工大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雙師/專職尹明福男講師華東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碩士雙師/專職郭艷華女助教云南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雙師/專職夏明錦男講師昆明理工大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雙師/專職李國朝男未定級云南財大數字媒體藝術本科專職方明英女副教授云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兼職劉應芬女講師云南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雙師/兼職龍貴江男講師云南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雙師/兼職黃艷芳女講師云南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兼職江海涵女講師云南師大教育技術學碩士雙師/兼職金慕鑫女助理館員東北師大教育技術學碩士兼職(二)教學設施1.基礎教學實驗室和教學設備要求學校建有開設實踐課程所需的4個專業實驗室及1個工作室,分別是非線性編輯實驗室,攝影實驗室、融媒體演播實驗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及平面設計工作室,此外還學校建有多間微格教室、多媒體投影教室、計算機公共機房,可以滿足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教學的需要。2.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標準表9校內實訓室實訓室名稱開展項目基本設施設備微格教室教師技能訓練微格教室19間,192個工位非線性編輯實驗室視音頻的編輯處理計算機60臺、相關軟件、多媒體教學設備攝影實驗室人物攝影、風光攝影、運動攝影等佳能5DMARKⅢ2臺,佳能80D10臺,佳能60D7臺融媒體演播實訓室室內電視攝像技術練、攝像機配套設備應用與維護訓練、電視采訪技術訓練、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訓練、演播室燈光系統調控訓練、小型電視節目錄制技術訓練、多訊道電視節目現場切換錄制訓練、虛擬演播系統的使用虛擬演播系統、便攜式一體化演播系統、攝像機、切換臺、信號監視系統、導播通話系統、調音臺及音響設備、調光臺及燈光系統等。平面設計工作室主要應用PS、CorelDraw,Adobe、illustrator等軟件進行包裝設計、海報宣傳設計、網頁設計等。高配臺式電腦24臺、商用彩色噴墨打印機1臺、商用彩色激光打印機1臺、廣告雕刻機1臺、刻字機1臺、商用高速掃描儀1臺、商用激光彩色復合機1臺、噴繪機1臺、絲網印刷機1臺、熱轉印條幅機1臺、覆膜機1臺、智能塑封機1臺、裁紙機1臺、交互式智能平板1臺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操作系統安裝、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計算機36臺3.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學校積極與德宏州各縣市的小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將其作為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滿足學生專業頂崗實習及教育見習要求。(三)教學資源1.教材選用教材選用從適應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出發,本著“選優選新”原則,堅持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標準,教材內容要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盡量選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獲獎教材。2.圖書文獻配備學校圖書館擁有包括中國知網、維普期刊在內的中文數據庫5個、外文數據庫3個,有圖書66.6886萬冊,電子圖書20余萬冊。開通試用相關數據庫5個,能滿足本專業師生閱讀、教學與科研的需求。(四)教學方法倡導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探索、實踐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建議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五)學習評價根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加大過程考核、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進一步明確過程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的實施細節和量化評價指標,嚴格考試紀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學生學習過程檢測、評價與反饋機制。強化實習、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全過程管理與考核評價。(六)質量管理1.學校和二級學院建立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健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完善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實習實訓、畢業設計以及專業調研、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資源建設等方面質量標準建設,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2.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定期開展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建立健全巡課、聽課、評教、評學等制度,定期開展公開課、示范課等教研活動。3.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社會評價機制,對生源情況、在校學業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等進行分析,定期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目標的達成情況。4.專業教研組充分利用評價分析結果有效改進專業教學,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十一、修讀要求和說明(一)修讀要求學生修讀總學分為140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程37學分,專業教育課程103學分。1.公共基礎課程(1)必須修讀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共27學分;(2)鼓勵學生自主選修公共基礎選修課程2學分、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8學分,共計10學分。2.專業教育課程(1)專業教育必修課程共計84學分,包括專業基礎課程29學分,專業核心課程23學分,教師教育課程19學分,教育實踐12學分,其它實踐環節1學分。(2)個性化發展選修課程共計19學分,包括專業選修課程5學分,教師教育選修課程10學分,實踐選修課程2學分,創新創業選修2學分。(二)說明1.本次培養方案執行對象:信息學院2021級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三年制專科學生。2.本次修訂方案的負責人和參加人員負責人:濮永仙(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院長)、夏明錦(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副院長)、楊群林(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副教授)、陳潤榮(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副教授)、張玲燕(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現代教育技術教研室主任)。參加人員:尹明福、郭艷華、邵轉芝。十二、附錄附件1:教學進程安排表;附件2: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組成;附件3: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意見。附件1:2021級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教學計劃表一、公共基礎課程計劃表課程體系課程代碼課程名稱課程類型學分學時開課學期考核方式先修課程開課學院備注公共基礎必修課程軍事課程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軍訓)C2641考查校武裝部組織軍事理論A2321考試線上線下同步課。線下3次專題,每次3學時。小計496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入學教育A081學院組織:入學教學8學時,包含專業教育4學時,安全教育2學時,校情教育2學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B3+1682考試馬克思主義學院6次課外實訓思想道德與法治B2+1521考試形勢與政策ⅠA0.241考查2次專題形勢與政策ⅡA0.242考查形勢與政策Ⅰ2次專題形勢與政策ⅢA0.243考查形勢與政策Ⅱ2次專題形勢與政策ⅣA0.244考查形勢與政策Ⅲ2次專題形勢與政策ⅤA0.246考試形勢與政策Ⅳ2次專題小計8148體育健康課程大學體育Ⅰ(基礎課)B0.2+0.8201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體育舞蹈)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學生在所列選項中任選一個選項必修,體育學院免修。大學體育Ⅱ(選項-籃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排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足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羽毛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乒乓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太極拳)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長拳)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健美操)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瑜伽)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民族健身操)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定向越野)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網球)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Ⅱ(選項-無器械健身)B0.2+0.8202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體育舞蹈)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學生在所列選項中任選一個選項必修,體育學院免修。大學體育Ⅲ(選項-籃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排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足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羽毛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乒乓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太極拳)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長拳)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健美操)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瑜伽)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民族健身操)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定向越野)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網球)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大學體育Ⅲ(選項-無器械健身)B0.2+0.8203考試體育學院小計360綜合素養課程大學語文A2321/2考試人文學院小學語文教育、小學教育(綜合文科教育)專業免修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IB0.5+0.5181考查職業發展內容,6次講座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IIB0.5+0.5186考試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I就業指導內容,6次講座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ⅠB0.2+0.392考查3次專題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IIB0.2+0.393考試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Ⅰ3次專題小計586高職專業增修課程《職業素養(高職)》健康教育課程禁毒防艾B0.5+0.5181考查農生院網絡同步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B1+1361考查教育學院小計354公共外語課程大學英語ⅠB1+1361考試外國語學院同語種專業免修,從其他二種語言中選一類修習。其他專業可從三種語言中任意選擇一類學習。大學英語Ⅱ1+1362考試大學英語Ⅰ緬語基礎B0.5+0.5181考試外國語學院緬甸語Ⅰ0.5+0.5182考試緬語基礎緬甸語Ⅱ1+1363考試緬甸語Ⅰ泰國語基礎B0.5+0.5181考試外國語學院泰國語Ⅰ0.5+0.5182考試泰國語基礎泰國語Ⅱ1+1363考試泰國語Ⅰ小計472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合計27516理論15.5學分262學時,實踐實訓11.5學分254學時公共基礎選修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黨史國史課程黨史B0.7+0.3183考試馬克思主義學院6次專題(其中1次實訓),學生從四史中任選一門課程學習.新中國史B0.7+0.3183考試改革開放史B0.7+0.3183考試社會主義發展史B0.7+0.3183考試小計118公共外語選修課程大學英語ⅢB1+1363考試大學英語Ⅱ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免修緬甸語ⅢB1+1364考試緬甸語Ⅱ緬語專業免修泰國語ⅢB1+1364考試泰國語Ⅱ泰國語專業免修體育健康選修課程籃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籃球)體育學院學生在完成大學體育III(選項)的前提下可選對應的選項學習。排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排球)足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足球)乒乓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乒乓球)羽毛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羽毛球)體育舞蹈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體育舞蹈)健美操(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健美操)瑜伽(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瑜伽)太極拳(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太極拳)長拳(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長拳)民族健身操(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民族健身操)定向越野(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定向越野)網球(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網球)無器械健身(公選)C1324考試大學體育Ⅲ(選項-無器械健身)體育保健(理論-公選)C1324考試小計132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選修課程8144公共基礎選修課程合計10194按最低數合計,理論5學分80學時,實訓實踐5學分114學時公共基礎課程合計37710理論學分20.5學分342學時,實訓實驗16.5學分368學時2.專業課程課程體系課程代碼課程名稱課程類型學分學時開課學期考核方式先修課程開課學院備注專業教育必修課程專業基礎課程音樂基礎(1)B1+1361考試藝術學院音樂基礎(2)B1+1362考試音樂基礎(1)藝術學院美術基礎(1)B1+1363考試藝術學院美術基礎(2)B1+1364考試美術基礎(1)藝術學院0902XX01高等數學A3481考試教育學院每周3節,3-18周0502JY02圖形圖像處理B1.5+1.5541考查信息學院3-16周0502XD03Flash多媒體課件制作B1.5+1.5542考查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04office高級應用B1+1362考查信息學院每周2節,上18周0502XD06非線性編輯技術B1.5+1.5543考查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07AI圖形設計B1.5+1.5543考查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21微課制作B1+1364考查信息學院每周2節,上18周0502XD10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B1+1366考試信息學院每周4節,上9周小計29=SUM(ABOVE)516理論16學分,256課時,實訓13學分,260課時專業核心課程0502XD01教育技術學導論A3481考試信息學院每周3節,3-18周0502XD15計算機應用基礎B1.5+1.5541考試信息學院每周4節,3-16周0502XD02攝影技術基礎B1.5+1.5542考查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08教學系統設計B2+1522考試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09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B1.5+1.5543考試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17數據庫原理與應用B1.5+1.5543考試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05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B1.5+1.5543考試信息學院每周3節,上18周0502XD13計算機網絡B1+1366考試信息學院每周4節,上9周小計23406理論13.5學分,216課時,實訓9.5學分,190課時教師教育課程小學心理學A2322考試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學A2323考試教育學院小學生心理輔導B1+1363考試教育學院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法規B1+1364考試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A2323考試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方法B0.5+0.5183/4考試教育學院按專題排課書寫技能(1)C1321考試人文學院書寫技能(2)C1322考試人文學院教師語言B1+1361/2考試人文學院班級管理與班隊活動設計B1+1362考試教育學院教師教學技能訓練(1)C12周3考查學院組織結合主修方向和教師教學技能培養要求,各專業總體規劃訓練方案,分學期實施教師教學技能訓練(2)C12周4考查學院組織小計19482理論10.5學分168學時,實踐實訓8.5學分314學時。教育實踐教育見習(一)C0.2581考查學院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教育見習(二)C0.2582考查學院組織教育見習(三)C0.2583考查學院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