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2"\h\u44261施工圍堰 1270701.1圍堰設計防洪標準 141481.2導流方式 1231811.3圍堰設計 168481.4圍堰工程量計算 2130861.5圍堰的穩定 2315071.6圍堰施工 3236121.7圍堰防護 423281.8圍堰拆除 4243632施工降排水 676563度汛措施 71施工圍堰1.1圍堰設計防洪標準設計洪水位為226.99m。1.2導流方式利用溢洪道自身導流。上游圍堰采用土石圍堰,遇10年一遇設計洪水時,不允許圍堰漫水。遇超標準洪水時,可扒開圍堰過流,洪水過后,再將圍堰修復。1.3圍堰設計⑴圍堰堰頂高程確定堰頂高程H=H1+H2+H3+H4式中:H1—設計洪水位,上游圍堰取226.99m;H2—安全超高,取0.5m;H3—沉陷量,取0.3m;H4—浪高及波浪爬高,計算得0.5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H=228.29m,堰頂有交通要求,再加20cm泥結碎石路面,取H=228.50m。⑵圍堰上下游坡度確定圍堰的上下游坡是由土石圍堰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決定的。土石圍堰堰坡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是根據標準SDJ12—78及標準SDJ217—87對壩的規定標準確定的。四級圍堰可采用:上游圍堰的上下游坡均按1:3。為防止洪水期間風浪對圍堰的沖刷,上游圍堰的迎水面采取袋裝碎石及一層土工膜護坡,并將土工膜延伸到上游2250m平臺,土工膜下邊用10cm×15cm混凝土埂壓封。⑶圍堰堰頂寬度的確定閘上游圍堰將作為連接左右岸和進入基坑的交通通道,堰頂寬度為5m。上游圍堰斷面圖1.4圍堰工程量計算圍堰工程量計算表單位:m3分項項目堰頂寬(m)上游坡下游坡堰高度(m)斷面積(m2)堰長度(m)工程量(m3)上游圍堰清基0.42(清理)9.662001932填筑51:31:33.042.02008400預留堰體271:0.751:0.7550173.075129801.5圍堰的穩定⑴抗滑穩定本工程土圍堰填筑高度只有3.0m,預留巖體高度5m,上下游堰腳基巖面(2250m)留2.0m的平臺,填筑堰體上下游邊坡均為1∶3,基巖面以下上下游開挖邊坡為1∶0.75,根據類似工程經驗,本工程土石圍堰高度較低,邊坡較緩,基礎巖體較穩定,因此,本工程的土石圍堰是穩定的,不再進行抗滑穩定計算。⑵抗滲穩定圍堰上游側采用2.0m寬的粘土斜墻防滲,并用土工膜(一布一膜)加以保護,同時,土工膜一直鋪至上游平臺邊,并用混凝土埂封頭,最后用編織袋壓蓋。圍堰下部預留巖體較厚(27m~35m),故認為本工程的施工圍堰抗滲是穩定的。1.6圍堰施工⑴清基在圍堰填筑之前,要進行圍堰基礎的清理。采用88kw推土機將填筑區的樹根、草皮、腐植土等表層有礙物進行清理攏堆,再由1.0m3挖掘機裝車,10T自卸汽車運至溢洪道下游棄料場。計劃清基至基巖面,平均深度0.42m,局部可根據具體情況加深清理。圍堰清基完畢,需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進行圍堰的填筑。⑵土方填筑圍堰共需粘土約1300m3,土料來自下游土料場,運距3.0km,由1臺1.0m3挖掘機開挖裝車,3臺10T自卸汽車運輸,分層上土,用振動碾壓實,層間刨毛。用1臺88kw推土機配合修路、整坡及平整工作面。⑶石渣填筑圍堰共需石渣約7500m3,就近利用溢洪道引渠段開挖的棄料,運距200m以內,由1.0m3挖掘機裝車,10T自卸汽車運輸。石渣和粘土同時分層填筑,用振動碾壓實,并用88kw推土機配合修路、整坡及平整工作面。1.7圍堰防護在圍堰填筑到設計高程后,上游迎水面采用一層袋裝碎石鎖砌,厚度0.8m,護砌層和壩坡之間鋪一層防滲土工膜,防止洪水沖刷圍堰。圍堰防護工程由人工完成。1.8圍堰拆除⑴填筑體拆除2004年汛后,閘室土建工程已完成,上游圍堰已不再承擔擋洪水任務。2004年10月1日圍堰開始拆除,采用2臺1m3挖掘機開挖,1臺88KW推土機配合,6臺10T自卸汽車運輸。石渣用于溢洪道兩岸石渣填筑,廢料運至棄渣場。⑵預留巖體拆除填筑的土石圍堰跨溢洪道部分坐落在預留梯形巖體上,巖體頂面面積為27.0m×80.50m=2173.5m2,底面積325m×72.25m=2546.81m2,高度50m,體積約為12980m3。采用深孔爆破和預裂爆破開挖方式,爆破采用“自上而下”法。鉆孔爆破分為:中部大方量石方爆破、邊坡預裂爆破和保護層控制爆破。中部石方爆破初擬參數如下(施工參數由試驗確定):采用潛孔鉆造孔,孔經D=90mm,孔深L=3.50m~4.0m,孔距=3.75m,排距=3.0m,堵塞長度=0.5m~0.8m,用粉巖或土堵塞,單孔裝藥量=23.5kg/孔,炸藥單耗值=0.42kg/m3,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孔深和裝藥量,采用非電毫秒微差起爆系統,由前排向后逐排分段毫秒延時,順序起爆,以達到減少炸藥對保留巖體的破壞作用,實現最佳爆破效果。預留底部保護層:由于潛孔鉆鉆孔時預留有保護層,爆破時會在孔底面抬高巖層,形成0.5m厚的底部巖層(即高出炮孔底面0.5m),對下面的巖石起保護作用。底部保護層爆破采用手風鉆小孔經鉆孔把大爆破留下的未爆破部分爆除,可采用毫秒延時起爆或火花起爆,爆破參數孔距=0.5m,排距=0.5m堵塞長度為0.25m。孔深為0.5m左右,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孔深和裝藥量。對于方量較小或巖層較薄或邊角地段則采用手風鉆鉆孔爆破,手風鉆鉆孔孔經為=38mm,孔深小于3米,孔距為1.1m,排距為1.1m,炸藥單耗值為0.42kg/m3,可采用火花起爆或毫秒延時起爆法。上部邊坡預裂爆破:采用潛孔鉆造孔進行預裂爆破,爆破參數為:孔經D=90mm;孔距a=0.8m;不偶合系數Dd=2.8;線裝藥密度QX=450g/m;孔深度(斜孔)H=3m~5m;堵塞長度1.5m;間隔裝藥;藥卷直經φ=32mm;底部1.0m范圍內裝藥量增大3倍。保護層邊坡預裂爆破:開挖深度大于1.0m時,把炸藥(半錠)綁在導爆索上,炸藥間距0.5~0.7m。采用手風鉆鉆孔,參數為:間距a=50cm;孔經D=50mm;不偶合系數Dd=1.56;炸藥單耗125g/m;藥卷直經φ=32mm。開挖深度小于1.0m時,把四根長約0.5~0.7m的導爆索綁在一起,直接放入預裂孔中,直接用導爆索進行預裂爆破。2施工降排水不存在施工排水問題,當水庫處于高水位運行時,基坑內可能有少量巖石裂隙水。基坑的排水主要為降雨匯水、巖石裂隙水、施工廢水等,在基坑內布置簡易排水溝,將坑內積水引到設計的局部深槽內,布置潛水泵抽排。下游為農田,不宜大量排水。如水量較大,將考慮敷設管道向上游圍堰內抽排,盡量避免與當地人產生不必要的糾紛等。雨水經流以開挖截流為主,集中抽排為輔。基坑開挖線上口設置對外泛水,并在上口外3.0m設截水溝(埂),將地面經流拒之“門”外,保護邊坡。在2004年汛期以前,將下游預留的公路開挖至設計高程(214.45m),保證基坑內明水自流排出。進入汛期后,在每個開挖面,都要做好臨時性排水設施的布置,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設置臨時溝槽,有利于抽水機械排除基坑明水和地面積水。為保證已開挖的邊坡及附近建筑物免受沖刷和侵蝕破壞,必要時對坡腳和邊坡進行加固處理;以防邊坡滲透破壞,如出現裂縫或滑坡時,應立即暫停施工和采取應急搶救措施。3度汛措施本工程為全年施工,施工期跨兩個主汛期,10年一遇汛期水位226.99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2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數理方程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2025屆初三3月統一測試(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唐詩和唐宋詞經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廣饒縣2024-2025學年3月初三教學測試(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聊城冠縣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物理試題第一次診斷性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揚州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聯考試題含答案
- 嘉應學院《護理與醫療保健》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棗莊市第三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上陰影的課件
-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高級醫學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38615-2020超聲波物位計通用技術條件
-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課件
- 智慧環衛大數據信息化云平臺建設和運營綜合解決方案
- 2022Z世代洞察報告QuestMobile
- 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
- 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調取銀行資金流水)
- 辦公室事故防范(典型案例分析)
- 三治融合課件講解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機房優化控制系統
- 設計概論重點知識
- 留仙洞總部基地城市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