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GXDSL00—2024乘用車輛車內空氣管理系統技術規范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用車的數量急劇增加。然而,車內空氣污染問題逐漸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新車內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其他有害物質的釋放,對乘客健康構成了潛在威脅。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乘用車輛的車內空氣質量的要求也需要控制和監測以及處理,因此,制定《乘用車輛車內空氣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顯得尤為必要。本標準旨在規范乘用車車內空氣管理系統的設計、制造、檢測及維護,確保車內空氣質量達到或超過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保障乘員的健康與舒適。通過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和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國情和技術發展現狀,制定了詳細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本標準的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不同車型和技術條件的差異,提供了科學的檢測方法和評價體系,為乘用車制造商、檢測機構和消費者提供了明確的指導依據。希望通過本標準的實施,推動汽車行業向更加環保、健康的方向發展。接下來,將詳細介紹規范的具體內容,包括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操作指南等各個方面。第一部分范圍與規范性引用文件第一章范圍第一條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M1類汽車的設計和制造,主要針對車內空氣質量管理系統的技術要求。具體包括但不限于:1.零部件和材料的選用;2.車內空氣管理系統的設計、安裝及維護;3.整車及零部件的檢驗和測試方法。第二條相關規范性引用文件為確保標準的統一性和科學性,以下文件也構成本標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GB/T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HJ/T400—2007《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3.ISO12219-1:2010《公路車輛內空氣質量測量方法》。2T/GXDSL00—2024第二章術語和定義第一條術語和定義1.*乘用車(PassengerCar設計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的汽車,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2.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在常溫常壓下具有較高蒸汽壓的有機化學物質,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3.車內空氣管理系統(In-carAirManagementSystem用于控制和改善車輛內部空氣質量的系統,包括空氣過濾、通風、溫濕度控制等子系統。4.顆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固體或液體顆粒,通常以PM2.5和PM10表示。5.外部空氣導入模式(ExternalAirIntakeMode通過車輛空調系統從車外吸入新鮮空氣的工作模式。6.內循環模式(RecirculationMode空調系統循環使用車內已過濾空氣的工作模式。7.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能夠有效過濾空氣中至少99.97%的0.3微米以上顆粒物的過濾器。8.活性炭過濾器(ActivatedCarbonFilter利用活性炭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異味,凈化空氣的過濾器。9.負離子體發生器(AnionGenerator通過釋放負離子來改善空氣質量的裝置,負離子可以附著在空氣中的顆粒物上,使其沉降。10.等離子體發生器(plasmagenerator采用非平衡正負氧離子技術,通過釋放一定比例的正、負氧離子到車內,來改善空氣質量,增加氧氣活性。第二部分車內空氣質量限值及技術要求第四章車內空氣中有機物濃度限值第一條車內空氣中有機物濃度限值根據GB/T27630—2011《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車內空氣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種主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濃度應符合以下限值:1苯≤0.112≤1.103二甲苯≤1.504≤1.505苯乙烯≤0.2667≤0.103T/GXDSL00—2024第二條車內空氣中細菌總數限值根據GB/T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車內空氣中的細菌總數應符合以下限值:這些限值需在車輛處于靜態條件下,即燃油車發動機熄火,新能源車電機斷電)、車門和車窗關閉、空調系統處于最大風量運行狀態時進行測量。這些限值需在車輛處于靜態條件下,車窗和車門保持關閉狀態,空調系統處于最大風量運行狀態時進行測量。第三條定期檢測要求車輛生產企業需在車輛出廠前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并保證每輛新車的車內空氣質量符合上述限值要求。同時,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車內空氣質量檢測,以確保車輛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內空氣質量持續達標。第五章車內空氣管理系統的技術要求第一條空氣過濾系統1.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所有乘用車應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其顆粒物過濾效率應≥99.97%,對0.3微米以上顆粒物的過濾效率應符合ISO16890標準。此外,過濾器的材料和設計應滿足環保要求,不得釋放二次污染物。2.活性炭過濾器:車輛應配備活性炭過濾器,用于吸附和去除車內空氣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氣體。活性炭過濾器的碘值應≥900mg/g,以確保高效的吸附能力。第二條I/O模式切換功能1.外部空氣導入模式:車輛空調系統應具備外部空氣導入模式,當車外空氣質量良好時,優先使用外部空氣進行通風,以減少車內污染物的累積。此模式應在車輛啟動初期默認開啟,持續時間不少于5分鐘。2.內循環模式:車輛應具備內循環模式,以便在外部環境空氣質量較差時切斷外部空氣導入,通過循環使用車內已過濾的空氣來保持車內空氣質量。在內循環模式下,空調系統應與高效空氣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協同工作。第三條空氣監測與反饋系統1.實時監測設備:車輛應安裝空氣質量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車內空氣中PM2.5、PM10、二氧化4T/GXDSL00—2024碳(CO2)、甲醛(HCHO)tvoc等污染物的濃度,以及氧氣濃度。監測數據應實時顯示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fotainmentSystem)屏幕上,以便駕駛員及時了解車內空氣質量狀況。2.反饋與控制機制:當空氣質量傳感器檢測到車內污染物濃度超過限值時,車輛應自動切換至內循環模式,并增大空調風量,以快速降低車內污染物濃度,同時可以通過非平衡正負氧離子釋放技術實現車內空氣的潔凈),同時,如室外空氣質量良好時,應提示駕駛員采取進一步措施,如開窗通風或更換空氣過濾器。第四條空氣凈化裝置1.負離子發生器:車輛應配備負離子發生器,負離子濃度應控制在每秒每立方厘米3000到30000個之間;確保不會產生靜電效應,避免對車機系統產生干擾;負離子發生器放電位置應該具有自清潔裝置,以確保使用壽命;2.等離子(體)發生器:等離子體發生器應采用表面接地的介質阻擋放電技術,確保電氣安全;放電電壓需控制在相應裝置的氧氣電離電位以內,確保不產生臭氧、羥基自由基、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質;正負氧離子的比例保持在1:2或以上,確保能中和城市環境正負氧離子失衡的情況。3.對于配備負離子和等離子體發生器的車型,臭氧濃度應控制在國家允許的安全范圍內,一般建議第三部分車內空氣管理系統檢驗方法第六章試驗方法概述第一條受檢車輛準備在進行車內空氣管理系統的檢驗之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車輛狀態確認:確保受檢車輛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所有與車內空氣管理系統相關的設備均能正常運行。2.預處理階段:車輛在檢驗前應在環境溫度25±1°C,相對濕度50±10%的條件下靜置16至24小時,車窗和車門保持關閉狀態,空調系統設定為最大風量,使用外部空氣導入模式運行至少30分鐘。3.設備校準:所有檢測儀器必須在檢驗前進行校準,確保其準確性和穩定性。第二條采樣點的設置為了準確反映車內空氣質量,應合理設置采樣點:1.采樣點數量:根據車輛的大小和內部布局,確定采樣點的數量和位置。一般情況下,每個座位附近應設置一個采樣點,且總數不得少于四個。2.采樣點位置:采樣點應布置在呼吸區域,通常距離座椅表面20厘米,水平距離車廂內側壁10厘米處。對于有特殊通風設計的車輛,應根據實際通風效果適當調整采樣點的位置。3.采樣頻率:每個采樣點至少進行三次采樣,每次采樣間隔不少于5分鐘,取平均值作為該點的檢測結果。5T/GXDSL00—2024第七章車內空氣中有機物濃度檢測方法第一條檢測步驟1.采樣準備:按照HJ/T400—2007標準的規定準備采樣設備和材料,包括吸附管、采樣泵、流量計等。2.樣品采集:在受檢車輛的每個采樣點連續采集空氣樣本,每個采樣點至少采集三個樣品,每個樣品的采樣體積不少于6升。采樣過程中應避免人員活動對車內空氣造成擾動。3.樣品分析:將采集的空氣樣品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采用氣相色譜法或其他適當的方法測定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VOCs的濃度。第二條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1.數據處理:計算每個采樣點的三次采樣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得到該點的平均污染物濃度。如果某個采樣點的一次檢測結果與其他兩次結果的偏差超過20%,則該次結果無效,重新進行采樣和分析。2.結果判定:將所有有效采樣點的平均污染物濃度與表1中的限值進行比較,判斷受檢車輛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如果所有采樣點的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限值,則判定該車輛車內空氣質量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第八章車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檢測方法第一條檢測步驟1.采樣準備:GB/T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規定準備采樣設備和材料,包括生物采樣器、采樣泵、流量計等。2.樣品采集:按GB/T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附錄G細菌總數的測定規定,用撞擊法進行樣品采集。3.樣品分析:將采集的空氣樣品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采用營養瓊脂培養后得到細菌菌落數的測定方法。第二條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1.數據處理:按采樣點中細菌總數測定值的最大值給出檢測結果,單位CFU/m3。2.結果判定:將有效采樣點的檢測數據與規定中對微生物細菌總數的限值進行比較,判斷受檢車輛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如果所有采樣點的細菌總數均未超過限值,則判定該車輛車內空氣質量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第九章車內空氣管理系統性能驗證第一條空氣過濾系統性能測試1.HEPA過濾器效率測試:使用標準粉塵源(如DEHS球狀微粒)挑戰HEPA過濾器,通過上下游粒6T/GXDSL00—2024子計數器的讀數計算過濾效率。要求過濾效率不低于99.97%。2.活性炭過濾器吸附效率測試:將活性炭過濾器置于環境艙中,通入一定濃度的甲醛和苯蒸氣,測定過濾器上下游的濃度變化,計算吸附效率。要求甲醛吸附效率不低于80%,苯吸附效率不低于75%。第二條I/O模式切換功能測試1.外部空氣導入模式測試:在環境空氣質量良好的條件下,啟動外部空氣導入模式,連續運行1小時,記錄空調系統風量和車內CO2濃度的變化。要求CO2濃度下降幅度不低于初始值的30%。2.內循環模式測試:在環境空氣質量較差的條件下,啟動內循環模式,連續運行1小時,記錄空調系統風量和車內PM2.5濃度的變化。要求PM2.5濃度下降幅度不低于初始值的50%。第三條空氣監測與反饋系統測試1.傳感器精度測試:使用標準氣體對車內空氣質量傳感器進行校準,檢查其準確性和響應速度。要求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超過±10%,響應時間不超過3分鐘。2.反饋控制機制測試:模擬車內污染物濃度超標的情況,觀察空調系統是否能夠自動切換至內循環模式并增大風量。要求系統在污染物濃度超標后的5分鐘內完成切換動作。第四條空氣凈化裝置性能測試1.負離子發生器:使用負離子測試儀在車內不同位置測量負離子濃度,檢查其均勻性和穩定性。要求負離子濃度在每秒每立方厘米3000到30000個之間。2.非平衡正負氧離子發生器:使用離子測試儀在車內不同位置測量離子濃度,檢查其均勻性和穩定性:要求負離子濃度在每秒每立方厘米1000到30000個之間,正負離子的比例≥1:2。第四部分附錄與資料性附錄第十章附錄A單位換算與科學計數法第一條單位換算關系為了確保本標準中使用的各個單位之間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單位換算關系:1.長度單位:-1米(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00,000微米(μm)=1,000,000,000納米(nm)-1英寸(inch)≈2.54厘米(cm)-1英尺(ft)≈30.48厘米(cm)-1英里(mile)≈1,609,344厘米(cm)2.面積單位:-1平方米(m2)=10,000平方厘米(cm2)=1,000,000平方毫米(mm2)=1,000,000,000平方微米(μm2)=1,000,000,000,000平方納米(nm2)7T/GXDSL00—2024-1平方千米(km2)=1,000,000平方米(m2)=1,000,000,000,000平方厘米(cm2)3.體積單位:-1立方米(m3)=1,000升(L)=1,000,000毫升(mL)=1,000,000,000微升(μL)=1,000,000,000,000納升(nL)-1立方厘米(cm3)=1毫升(mL)=1,000立方毫米(mm3)=1,000,000立方微米(μm3)=1,000,000,000,000立方納米(nm3)4.質量單位:-1千克(kg)=1,000克(g)=1,000,000毫克(mg)=1,000,000,000微克(μg)=1,000,000,000,000納克(ng)-1噸(t)=1,000千克(kg)=1,000,000克(g)5.溫度單位:-攝氏溫度(°C)與華氏溫度(°F)之間的換算公式為:°C=(°F-32)/1.8-開爾文溫度(K)與攝氏溫度(°C)之間的換算公式為:K=°C+273.156.壓力單位:-1標準大氣壓(atm)=101,325帕斯卡(Pa)=1,013.25毫巴(mbar)=760毫米汞柱(mmHg)=14.696磅力/平方英寸(psi)-1帕斯卡(Pa)=1牛頓/平方米(N/m2)=1,000,毫巴(mbar)=1,0^-3毫巴(mbar)=1,巴(bar)7.濃度單位:-質量濃度(m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物質的質量,單位為毫克/立方米(mg/m3)。例如,1ppm(百萬分之一)的苯在空氣中的濃度可以轉換為質量濃度進行比較。-體積濃度(ppm,ppb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廠保安合同范本
- 2025屆河北省滄州市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運作管理供應鏈案例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骨科真題庫-31
- 法人轉讓協議合同范本
- 通信行業消防安全培訓
- 個人運輸簡易合同范本
- 豬場出售合同范本
- 財務管理規定及報銷流程
- 二零二五版公司擔保協議書公司擔保承諾書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含新增和修訂部分)
- 色譜、質譜、聯用
- 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獎勵審批1
- 鋁合金窗陜西銀杉節能門窗有限責任公司鋁合金制作及安裝工藝流程圖
-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旋轉》練習題
- 燒結普通磚、多孔磚回彈計算
- 2022年度英語希望之星風采大賽即興問答題庫小學組
- 結構化面試技巧(完整版).ppt
- 抗病毒藥物在豬病臨床生產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