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2節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學案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2節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學案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2節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學案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2節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學案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2節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學案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其次節自然愛護區與生態平安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實例,說明設立自然愛護區對生態平安的意義1.運用實例,了解自然愛護區設立的依據和類型。(區域認知)2.運用實例,相識自然愛護區設立的意義,提高愛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綜合思維、可持續發展觀)3.結合實例資料,說出自然愛護區對生態平安的意義。(地理實踐力)自然愛護區的概念:是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自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愛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疆,依法劃出肯定面積予以特殊愛護和管理的區域。廣義的自然愛護區是指受國家法律特殊愛護的各種自然區域的總稱,不僅包括自然愛護區,還包括國家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遺跡地等各種愛護地。一、自然愛護區設立的依據和意義(一)自然愛護區的設立1.我國自然愛護區設立的條件(1)典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以及已經遭遇破壞但經愛護能夠復原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2)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自然集中分布區域。(3)具有特殊愛護價值的海疆、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4)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聞名溶洞、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5)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須要予以特殊愛護的其他自然區域。2.我國自然愛護區設立狀況我國自1956年建立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自然愛護區——廣東肇慶鼎湖山自然愛護區以來,已經建成以自然愛護區為骨干,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愛護地在內的自然愛護區網絡體系。我國有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和國家重點愛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都在自然愛護區內得到愛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種群逐步得到復原。(二)自然愛護區的類型和級別1.類型(1)依據自然愛護區內主要愛護對象的不同,我國自然愛護區一般分為三大類別九個類型。其中,自然生態系統類愛護區主要愛護具有肯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類愛護區以野生生物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為愛護對象。自然遺跡類愛護區主要愛護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遺跡和古生物遺跡。(2)依據愛護區的性質來劃分,自然愛護區可以分為科研愛護區、國家公園、管理區和資源管理愛護區四類。2.級別依據自然愛護區管理的級別不同,我國的自然愛護區又分為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和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四級。(三)自然愛護區設立的意義自然愛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以愛護為主,在不影響愛護的前提下,將科學探討、宣揚教化、生產和旅游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然愛護區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主要意義體現如下:1.自然愛護區保留了肯定面積的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為子孫后代留下自然的“本底”。2.自然愛護區是生物物種的庇護所、貯備地,保存了很多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以及它們的遺傳基因和棲息地。3.自然愛護區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抵擋自然災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自然愛護區是志向的科學探討基地、宣揚教化場所和生態旅游目的地。5.自然愛護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美麗的自然景觀,可以滿意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類健康、靈感和創作的源泉。[特殊提示]自然愛護區是自然基因庫,能夠保存很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進行科學探討的自然試驗室,為進行各種生物學探討供應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學問、宣揚愛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二、自然愛護區與生態平安1.生態平安(1)概念:生態平安是指國家的生態環境處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壞與威逼的狀態。(2)特點:生態平安具有整體性、不行逆性和戰略性。(3)生態破壞的影響局部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導致區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受損的生態環境復原正常的功能,須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生態環境遭遇的破壞超過了其自身修復實力時,往往會造成不行逆轉的后果。(4)重要性:生態平安與經濟平安、軍事平安和國防平安同樣重要,是國家平安的重要基石。2.自然愛護區對生態平安的重要性自然愛護區是我國構筑生態平安空間格局的關鍵節點,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國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類型齊全、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愛護區網絡體系,為愛護生物多樣性、筑牢生態平安屏障、確保生態系統平安穩定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供應了重要保障[特殊提示]對生物的愛護措施有遷地愛護和就地愛護。就地愛護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愛護區;人們還把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愛護和管理,這叫遷地愛護。1.自然遺跡不是自然愛護區。 ()2.已經遭遇破壞的生態系統不在設為自然愛護區。 ()3.野生生物類愛護區全部以珍稀瀕危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為愛護對象。 ()4.自然愛護區內可以發展旅游業。 ()5.遷地愛護是對就地愛護的補充,有利于愛護生物多樣性。 ()提示:1.×廣義的自然愛護區是指受國家法律特殊愛護的各種自然區域的總稱,不僅包括自然愛護區,還包括國家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遺跡地等各種愛護地。2.×已經遭遇破壞但經愛護能夠復原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可設為自然愛護區。3.×野生生物類愛護區以野生生物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為愛護對象。4.√自然愛護區是生態旅游目的地,可以發展生態旅游。5.√遷地愛護是對就地愛護的補充,是愛護物種的重要手段。我國自然愛護區的設立自然愛護區是近代人類為愛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面對生態破壞挑戰的一大創舉,是人類進步文明的象征。中國是世界自然資源和生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愛護對世界生物多樣性愛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在自然愛護區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目前中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殊是國家重點愛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絕大多數都在自然愛護區里得到較好的愛護。自然愛護區作為宣揚教化的基地,通過對國家有關自然愛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及自然愛護科普學問的宣揚,使中國公民的自然愛護意識得到很大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建立2750個各類自然愛護區,總面積147.17萬平方千米,其中自然愛護區陸域面積為142.7萬平方千米,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4.8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國463個國家級自然愛護區,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愛護區網”的有33個;全國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都建有代表性的自然愛護區,89%的國家重點愛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在自然愛護區內得到愛護。問題1(綜合思維)我國的自然愛護區有哪些類型?提示:自然生態系統類、野生生物類、自然遺跡類。問題2(地理實踐力)九寨溝設立自然愛護區的依據有哪些?提示:九寨溝國家級自然愛護區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家愛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家愛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eq\a\vs4\al([歸納提升])1.自然愛護區設立依據(1)典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以及已經遭遇破壞但經愛護能夠復原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2)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自然集中分布區域。(3)具有特殊愛護價值的海疆、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4)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聞名溶洞、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5)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須要予以特殊愛護的其他自然區域。2.自然愛護區的意義(1)自然愛護區保留了肯定面積的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今后利用、改造自然時應遵循的途徑,為人們供應評價標準以及預料人類活動將會引起的后果。(2)自然愛護區是生物物種的庇護所、貯備地,保存了很多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以及它們的遺傳基因和棲息地。(3)自然愛護區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抵擋自然災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自然愛護區是志向的科學探討基地、宣揚教化場所和生態旅游目的地。(5)自然愛護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美麗的自然景觀,可以滿意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類健康、靈感和創作的源泉。3.自然愛護區對生態平安的重要性自然愛護區是我國構筑生態平安空間格局的關鍵節點,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1.建立自然愛護區的目的是()A.愛護生物的多樣性B.發展當地的旅游業C.愛護當地古建筑D.只是為了愛護瀕危的生物A[建立自然愛護區是愛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自然愛護區能夠保存很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2.我國接連建立了數百個自然愛護區,其目的是()A.愛護自然環境B.愛護野生動植物資源C.禁止采伐樹木和捕獵動物D.愛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環境D[我國接連建立了數百個自然愛護區,其目的是愛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題組1自然愛護區設立的依據和意義1.為了愛護大熊貓,我國建立的自然愛護區是()A.四川臥龍東省 B.青海可可西里C.廣西花坪 D.東北長白山A[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為了愛護大熊貓,國家劃定了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愛護區等十多個愛護區。]2.愛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遷地愛護 B.建立自然愛護區C.克隆 D.法制管理B[愛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愛護區,建立自然愛護區是指把包含愛護對象在內的肯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愛護和管理,又叫就地愛護。故答案為B。]題組2自然愛護區與生態平安3.當前,有不少專家認為:“華南虎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可自我持續與復原實力,人工繁育華南虎進行野化訓練和放歸自然,促進其種群復壯,是挽救華南虎的必定途徑”。為此,在韶關市國家森林公園里建立了華南虎繁育探討中心,用以愛護華南虎該措施屬于()A.建立自然愛護區 B.遷地愛護C.就地愛護和遷地愛護 D.法制教化和管理B[愛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愛護區,建立自然愛護區是指把包含愛護對象在內的肯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愛護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愛護區之外,人們還把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愛護和管理,又叫遷地愛護。結合以上可知,在韶關市國家森林公園里建立華南虎繁育探討中心,愛護華南虎,該措施屬于遷地愛護。]4.建立自然愛護區是愛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因為自然愛護區是()A.自然基因庫 B.自然試驗室C.活的自然博物館 D.以上三者都對D[自然愛護區是“自然基因庫”,能夠保存很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進行科學探討的自然試驗室,為進行各種生物學探討供應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學問,宣揚愛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因此建立自然愛護區是愛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選D。]如何強化對自然愛護區的愛護和管理我國自1956年建立第一處自然愛護區以來,愛護區類型從單一到全面,數量從無到有,面積從小到大,已基本形成類型比較齊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愛護區體系。在自然愛護區內,全國典型的生態系統類型,包括大熊貓、金絲猴、朱鹮、丹頂鶴、銀杉、水杉、珙桐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以及重要的自然遺跡及景觀均得到了有效愛護,自然生態系統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如今,生物多樣性愛護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法規制度逐步完善,實力建設持續增加,自然愛護區為維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筑牢國家生態平安屏障打下了堅實基礎。一、部分自然愛護區仍存在突出問題盡管我國的自然愛護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自然愛護區建設和管理尚面臨多重挑戰。“十二五”期間,原環保部聯合中科院開展了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更(2000~2010年)調查預評估。結果顯示:89.7%的國家級自然愛護區生態環境狀況有所改善或維持不變;10.3%的自然愛護區有所退化,生態愛護與經濟發展沖突突出,存在一些自然愛護區被經濟開發破壞的逆境。另外,依據現有統計結果,仍有約10%至15%的重要生態系統和愛護物種未納入愛護區體系。從近兩年的中心生態環保督察和“綠盾”專項行動中也不難看出,有些地方盲目開發,不斷蠶食愛護區土地,造成生境破裂、物種數量和種類銳減;一些愛護區管理機構“責權利”不對等,弱化了愛護管理職能;現有愛護管理體系不完善,部分國家級自然愛護區沒有獨立的管理機構,或者雖然成立了管理機構,但編制偏少,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和經費保障,野外巡護、資源監測等工作不規范。此外,我國的自然愛護區大多位于“老少邊窮”地區,它們同時也是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地區。生態補償制度的不完善和自然愛護區的愛護優先,與區域內貧困人口的扶貧開發和脫貧要求產生了很大沖突,大大增加了地方工作的壓力,也給愛護區的將來長遠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二、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完善管理機制1.國家層面。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依據2024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各部門“三定方案”已確定。建議盡快推動自然愛護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各類自然愛護地由國家林業草原局牽頭統一管理,由生態環境部負責監督執法。二是主動推動立法工作。抓緊開展生態環境愛護法規、規章、司法說明和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對不符合不連接不適應中心精神、時代要求、法律規定的,應剛好廢止或修改。在自然愛護地立法的大框架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愛護區條例》進行全面修訂,對不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或有愛護空缺,涉及自然愛護區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廢改立,并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有效連接。三是嚴格自然愛護區監督管理和執法。加強涉及自然愛護區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肅穆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接著以“天地一體化”的遙感監測管控體系和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為手段,持續深化開展“綠盾”專項行動,提高監管和執法實力,為國土空間生態平安和生態環境質量提升供應堅實保障。四是優化自然愛護區空間布局。依法依規、科學合理調整自然愛護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避開“帶病”調整,確保全國自然愛護地總風光 積不削減、功能不降低。五是科學合理劃分自然愛護區功能分區。依據管理目標修訂完善自然愛護區的科學分區、分類管理制度,切實強化對自然愛護區的愛護和管理。六是強化自然愛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完善自然愛護區網絡空間布局,加快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愛護地體系,加大典型生態系統、物種、基因和景觀多樣性愛護力度,全面提高自然愛護區管理系統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七是建立健全自然愛護區生態補償和轉移支付機制。建議盡快制定生態環境補償條例,使當前分散于各領域實施的生態補償性政策文件統一為國家級別的綜合性法律規章制度。推動跨部門、跨行政區域、跨流域的生態補償機制,讓須要大力愛護的地方做到嚴格愛護,讓因愛護生態環境而犧牲經濟發展的區域生活水平不降低、脫貧攻堅任務不受阻。八是完善自然愛護區劃定、晉升方式。依據近兩年的狀況來看,申請晉升國家級自然愛護區的數量越來越低,再加上新形勢下自然愛護區的嚴格監督執法,今后各地申請晉升國家級自然愛護區的主動性會更低。為了避開愛護空缺,建議成立專家委員會向國家和地方提出建議,將的確須要愛護的區域劃建為新的愛護區,或者提高愛護級別。2.地方層面。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各地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自然愛護區管理機構要進一步提高生態愛護意識,避開違規撤銷、調整自然愛護區,嚴格限制涉及自然愛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做到“不欠新賬,快還舊賬”。二是加快做好自然愛護區的生態修復。部分自然愛護區存在違法違規的開發建設活動和歷史遺留問題,已對自然愛護區的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壞,須要盡快開展生態復原,但應因地制宜、以自然復原為主,避開不當人工干預對生境造成二次破壞。三是全面落實勘界立標,明晰自然資源產權。盡快完善自然愛護區土地用途和權屬的規定,在補充完善埋設界碑界樁的同時,探討劃定自然愛護區界線。在這方面,湖北南河國家級自然愛護區創新管理方式,在進出愛護區的道路上劃定愛護區邊界線,并在地面標注明顯的文字提示。四是加強社區共建。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單位應主動引導周邊社區綠色發展,優先支配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主動宣揚生態產品并提升其附加值。五是加強自然愛護區的建設管理。地方政府在資金支配、人員編制等方面應賜予自然愛護區更多支持,科學優化其功能分區,補充完善其空間布局。我國的自然愛護區建設已經走過了搶救性建立、數量和面積快速增長的階段,現階段應加強科學調整和嚴格管理。信任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將來我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愛護地體系建設必將取得輝煌成果,自然愛護區作為推動生態文明、構建國家生態平安屏障、建設漂亮中國的重要載體將長期發揮主動作用。(來源于《光明日報》,作者羅建武、全占軍,有刪改)教材P92活動1.國家公園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的有效愛護,達到愛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是一種能夠合理處理生態環境愛護與資源開發利用關系的行之有效的愛護和管理模式。2.都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意義和價值:愛護生態系統,實現自然資源科學愛護和合理利用的特點。教材P93~94活動1.朱鹮因受到生存環境惡化、天敵威逼和自身生物學性質的影響而瀕危。由于適合朱鹮筑巢的高大喬木遭砍伐,以及適合朱鹮覓食的水田大面積改造為旱田,該物種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收縮,越來越廣泛運用的農藥也威逼了它們的平安。2.朱鹮種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個野外種群,一旦爆發疫情很簡單造成種群滅亡。另外,自身繁殖實力低下與抵擋天敵的實力較弱也是造成該物種瀕危的重要緣由。3.贊成。愛護區開展旅游必需以愛護為前提,在愛護的基礎上發展生態旅游。愛護是愛護區的首要任務,是開展旅游的基礎,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動力,沒有愛護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就沒有了生態旅游,也就是說愛護區的旅游必需聽從愛護。在愛護區內開展旅游,必需是生態旅游,必需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聽從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長遠利益(可持續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