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重要字詞八(上)(解析版)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與朱元思書、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周亞夫軍細柳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則素湍綠潭2.沉鯪競躍3.欣然起行4.念無與為樂者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6.從流飄蕩7.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8.父命之9.與民由之10.舜發于畎畝之中11.行拂亂其所為12.而后作13.方七百里14.年且九十15.懲山北之塞16.寒暑易節17.上自勞軍18.居無何19.使人稱謝20.其將固可襲而虜也【答案】1.白色2.潛游在水中的魚兒3.高興的樣子4.想到5.只是6.隨著7.真正,確實8.教導9.遵循10.啟用11.違背,阻礙12.有所作為13.方圓14.將近15.苦于16.更替17.慰勞18.過了19.致意20.一定【解析】注意一些詞類活用的現象,嚴格的按照課下注釋。二、解釋下列多義詞。1.絕(1)沿溯阻絕(2)絕巘多生怪柏(3)哀轉久絕(4)天下獨絕(5)猿則百叫無絕2.自(1)自三峽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3.其(1)其妻獻疑曰(2)其如土石頭何(3)懼其不已也(4)獨行其道4.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河曲智叟亡以應(3)以宗正劉禮為將軍(4)以軍禮見【答案】1.動詞,阻斷/副詞,極,最/動詞,消失/絕妙/斷,停止;2.介詞,于,文中是“在”的意思/連詞,如果;3.代詞,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代詞,他,指愚公/代詞,在這指自己;4.憑借/連詞,來/任命/用【解析】注意根據句意來進行解釋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1.略無闕處2.蟬則千轉不窮3.窺谷忘反4.曾益其所不能5.衡于慮6.入則無法家拂士7.甚矣,汝之不惠8.軍士吏被甲9.改容式車【答案】1.“闕”同“缺”,空隙,缺口2.“轉”同“囀”,鳥鳴,文中指蟬鳴3.“反”同“返”,返回4.“曾”同“增”,增加5.“衡”同“橫”,梗塞、不順6.“拂”同“弼”,輔佐7.“惠”同“慧”,聰明8.“被”同“披”,穿著9.“式”同“軾”,車前橫木,文中用作動詞,指扶軾【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進行一定的解釋。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雖乘奔御風古義:今義:2.良多趣味古義:今義:3.曉霧將歇古義:今義:4.所以動心忍性古義:今義:5.念無與為樂者古義:今義:【答案】1.即使/雖然,與但是相連用2.確實/好,良善3.消散/休息4.用來/表因果關系的連詞5.考慮,想到/思念【解析】古意與今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希望同學們注意區分五、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1.雖乘奔御風2.夕日欲頹3.負勢競上4.軍霸上5.富貴不能淫6.任意東西7.互相軒邈8.餓其體膚9.箕畚運于渤海之尾10.介胄之士不拜【答案】1.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駿馬2.形容詞作動詞,墜落,落下3.名詞作動詞,向上4.名詞用作動詞,駐軍5.使動用法,使......迷惑,惑亂6.名詞作狀語,向東向西7.形容詞作動詞,爭著向高處遠處伸展8.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饑餓9.名詞作狀語,用箕畚10.名詞作動詞,披甲戴盔【解析】里面的詞類活用現象,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錯了,另外要加以解釋。六、用現代文翻譯下列文言句子。1.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已而之細柳君,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答案】1.在春、冬兩個季節,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綠色的潭水中有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重重疊疊的)山巒各自憑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務的人也會流連忘返。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干。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張開弓弩并拉滿。文言文重要字詞八(下)(解析版)桃花潭記、小石潭記、《核舟記》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緣溪行2.欲窮其林3.屋舍儼然4.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屬5.阡陌交通6.悉如外人7.具答之8.便扶向路9.欣然規往10.詣太守11.卷石底以出12.潭中魚可百許頭13.日光下澈14.俶爾遠逝15.往來翕忽16.悄愴幽邃17.隸而從者18.其船背稍夷19.嘗貽余核舟一20.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21.如有所語22.佛印絕類彌勒23.矯首昂視24.珠可歷歷數也25.而計其長曾不盈寸26.詘右臂支船27.罔不因勢象形28.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答案】1.沿著,順著;2.盡;3.整齊的樣子;4.類;5.田間小路;6.全,都;7.詳細;8.先前的;9.打算,計劃;10.拜訪;11.翻卷;12.表示約數;13.穿透;14.忽然;15.輕快迅疾的樣子;16.深;17.跟隨;18.平;19.贈;20.高;21.說話;22.像;23.舉;24.分明的樣子;25.滿;26.彎曲;27.無不,全都;28.男子美稱,多于字之后【解析】注意一些詞類活用的現象,嚴格的按照課下注釋。二、解釋下列詞。1.乃(1)見漁人乃大驚(2)乃不知有漢2.之(1)忘路之遠近(2)具答之(3)漁人甚異之(4)處處志之(5)聞之,欣然規往3.尋(1)尋向所志(2)尋病終4.可(1)潭中魚可百許頭(2)不可久居5.以(1)全石以為底(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過清6.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7.為(1)為宮室、器皿、人物(2)中軒敞者為艙【答案】1.于是,就/副詞,竟然,居然;2.結構助詞,的/代詞,指桃花源人提出的問題/代詞,指見到的景象/助詞,起補充音節的作用,不譯/代詞,指漁人去過桃花源這件事;3.尋找/不久,隨即;4.大約/可以,能夠;5.介詞,可譯為“用(來)”/連詞,表修飾,不譯/連詞,表示原因,因為;6.奇妙/零數,余數;7.做,文中指雕刻/是【解析】注意根據句意來進行解釋。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1.便要還家2.左手倚一衡木【答案】1.“要”同“邀”,邀請;2、“衡”同“橫”,跟地面平行的(與“豎”相對)【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進行一定的解釋。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芳草鮮美古義:今義:2.阡陌交通古義:今義: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今義:古義:今義:4.無論魏晉古義:今義:5.崔氏二小生古義:今義:6.其兩膝相比者古義:今義:7.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古義:今義:8.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古義:今義:【答案】1.新鮮美好/(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交錯相通/運輸事業;3.妻子兒女/對已婚男子配偶的稱呼、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絕境;4.不要說,更不必說/連詞,在任何結果下都不會改變;5.年輕人/戲劇中生角的一種,扮演青年男子;6.靠近/比較,較量,能給相比;7.竟然/曾經;8.挑選/簡單【解析】古意與今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希望同學們注意區分。五、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1.漁人甚異之2.復前行3.處處志之4.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5.其岸勢犬牙相互6.凄神寒骨7.心樂之【答案】(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2)名詞作狀語,向前,往前;(3)名詞作動詞,做記號;(4)名詞用作狀語,向西;(5)名詞用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6)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悲傷;(7)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解析】里面的詞類活用現象,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錯了,另外要加以解釋。六、用現代文翻譯下列文言句子。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3.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5.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6.其人事端容寂,若聽茶聲然。【答案】1.芳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起來。聽到了水聲,好像佩環碰撞的聲音,(我的)心里為之高興。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模擬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那個人的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文言文重要字詞八(下)(解析版)《莊子》二則、《禮記》二則、《馬說》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怒而飛2.其翼若垂天之云3.志怪者也4.水擊三千里5.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6.去以六月息者也7.亦若是則已矣8.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9.鰷魚出游從容10.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11.請循其本12.雖有嘉肴13.弗食,不知其旨也14.雖有至道15.不知其善也16.教然后知困17.然后能自反也18.選賢與能19.講信修睦20.矜、寡、孤、獨、廢疾者21.男有分22.是故謀閉而不興23.盜竊亂賊而不作24.駢死于槽櫪之間25.不以千里稱也26.食之不能盡其材27.執策而臨之28.一食或盡粟一石【答案】1.振奮,文中指用力地鼓動翅膀;2.懸掛;3.記載;4.擊水,拍打水面;5.盤旋飛翔;6.離開;7.這樣;8.濠水上的橋;9.一種白色的小魚;10.完全,完備;11.追溯;12.美味;13.味美;14.最好的道理;15.好處;16.困惑;17.自我反思;18.指品德高尚;19.培養;20.幼而無父;21.職分,職守;22.圖謀之心;23.興起;24.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25.著稱;26.才能,才干;27.面對;28.有時【解析】注意一些詞類活用的現象,嚴格的按照課下注釋。二、解釋下列多義詞。1.其(1)其名為鯤(2)其正色邪(3)其視下也2.固(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子固非魚也3.之(1)是魚之樂也(2)子之不知魚之樂(3)馬之千里者(4)雖有千里之能(5)策之不以其道(6)鳴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1)弗食,不知其旨也(2)其此之謂乎(3)策之不以其道(4)其真無馬邪(5)其真不知馬也5.獨(1)故人不獨親其親(2)矜、寡、孤、獨、廢疾者6.能(1)雖有千里之能(2)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1.代詞,指北冥之魚/表示選擇/代詞,指大鵬;2.固然/本來;3.結構助詞,的/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結構助詞,的/代詞,代指千里馬/補充音節,可不譯;4.代詞,它的/副詞,表示推測,大概/代詞,它的/表示加強詰問的語氣/其實;5.只/老而無子;6.能耐/能夠【解析】注意根據句意來進行解釋。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1.北冥有魚2.學學半3.選賢與能4.矜、寡、孤、獨、廢疾者5.祗辱于奴隸人之手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才美不外見【答案】1.“冥”同“溟”,海;2、“(前一個)學”同“敩(xiào)”,教導;3、“與”同“舉”,推舉;4、“矜”同“鰥”,老而無妻;5、“祗”同“衹(只)”,只,僅;6、“(第一個)食”同“飼”,喂;7、“見”同“現”,表現【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進行一定的解釋。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古義:今義:2.教學相長也古義:今義:3.大道之行也古義:今義:4.男有分,女有歸古義:今義:5.盜竊亂賊而不作古義:今義:【答案】1.海水運動/用船舶在海上運輸;2.教與學/教書;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相當于古代漢語中的“教”;3.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寬闊的路;4.女子出嫁/返回;5.作亂害人/亂臣賊子【解析】古意與今意還是有很大的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專票合同協議
- 高層外墻維修團隊合同協議
- 店鋪空轉讓合同協議
- 2025版勘察合同協議
- 合同過期糾紛協議
- 上門餐飲服務合同協議
- 工程車鏟車出售合同協議
- 開發商水電加裝合同協議
- 合同軟著轉讓協議
- 合同期內未簽訂補償協議
- 2025-2030汽車揚聲器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期中考試考后分析總結主題班會《全員出動尋找消失的分數》
-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廣大附中等校聯考中考語文模擬試卷(4月份)
- 民法典課程大綱
- 2025-2030中國數據安全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醫療AI輔助康復管理
- 山東省天一大聯考·齊魯名校教研體2024-2025學年(下)高三年級第六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房地產市場報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島寫字樓和零售物業市場概況報告
- 2025年0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所屬單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幼兒園課程圖景》閱讀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