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8課外文言文閱讀(一)(2022·浙江杭州·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齊奄家畜一貓,自奇之,號于人曰:“虎貓。”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為‘龍貓’。”又客說之曰:“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又客說之曰:“云靄蔽天,風倏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貓’。”又客說之曰“。”又客說之曰:“維墻雖固,維鼠穴之,斯墻圮①矣,墻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東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選自《應諧錄》)【注】①圮(pǐ):倒塌學校要舉行故事會,小文想為大家講述以上這則寓言故事,但對講述的內容和形式還有些苦惱,你能幫助她嗎?【故事會文本設計】1.小文對文章中個別字詞的意思有困惑,請你借助各位“老師”的力量為她答疑。《古代漢語詞典》“誠”釋義:①真誠,誠實;②真實的;③實在,確實。語文老師:“穴”字與“一狼洞其中”的“洞”字,有異曲同工的活用之處。語文課本《<論語>十二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1)虎誠猛:__________(請填序號)
(2)維鼠穴之:__________
(3)斯墻圮矣:__________2.小文的筆記本不小心被弄臟了,請你根據她的求助內容補全筆記。(1)小文:“之前的翻譯內容看不清了。你能告訴我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嗎?”云靄蔽天,風倏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貓”。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文:“文章中少了一句話,你能結合文章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幫我補全嗎?”又客說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會演講設計】3.小文要對下句作停頓設計,請你幫她選擇最合理的一項(
)A.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B.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C.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D.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4.本文末句中有諸多語氣詞,小文講故事時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講故事結尾,以突出寓意?請你提出建議并說明理由。東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答案】1.③
打洞
這2.云霧遮蔽了天空,大風猛地吹散了它,因此云也無法與風匹敵,請改名叫“風貓”。
大風刮起來,墻足可擋住它,風不及墻,改名“墻貓”吧。3.B4.“噫嘻!”嘲諷奚落,感嘆語氣;“……者……也”,表示判斷語氣;“……耳……哉”,表示“……罷了……啊”,嘲諷感嘆語氣。東里老人認為貓只是貓罷了,捕鼠的本來就是貓,為什么要自己失去本來和真實啊!諷刺那些舍本逐末,失去本真之人,強調看待事物要抓住本質。【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句意為:虎的確很猛。誠,確實,實在;故選③(2)“一狼洞其中”句意為: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洞,打洞;故“穴”意思是打洞;(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句意為: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斯,這。故“斯墻圮矣”的“斯”意思是:這。2.(1)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時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重點詞語:云靄,云霧;蔽,遮蔽;倏,急速;故,所以;更,更改。(2)本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補寫語句。根據“維墻雖固,維鼠穴之,斯墻圮矣”可知,此處的客人勸他的話應該與“墻”有關,再結合上句“云靄蔽天,風倏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貓’”可知,補寫句子應該圍繞“墻”和“風”來寫,注意題干要求用自己的話來補寫。示例:大風狂起,用墻就足夠擋蔽了,風和墻比如何?給它取名叫“墻貓”好了。3.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句意為:龍確實比虎更神通,龍升天必須浮在云上,云比龍更高級吧?不如叫云貓。“龍”是名詞,做主語;“固”意思是確實;“也”放在句末,表陳述;停頓節奏: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貓。故選B。4.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噫嘻”是嘆詞,表示悲痛或嘆息,用感嘆的語氣來讀;“捕鼠者固貓也”意思是捕鼠的本來就是貓。“……者……也”,表示判斷語氣,應該用肯定的語氣來讀;“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意思是貓就是貓,干什么要自己失去本來和真實啊?“耳”的意思是“罷了”,“哉”句末語氣詞,翻譯成“啊”,應該用嘲諷感嘆的語氣來讀。作者采用借事喻理的方法,告訴人們:事物的本來面貌是怎樣就是怎樣,要看中其本質,不要失去本真。為人處世亦是如此。【點睛】參考譯文:齊奄養了一只貓,自認為它很奇特,告訴別人說它的大名是“虎貓”。客人勸他道:“虎的確很猛,(但)不如龍的神通,請改名為‘龍貓’。”另一個客人勸他道:“龍確實比虎更神通,龍升天必須浮在云上,云比龍更高級吧?不如叫‘云貓’。”另一個客人勸他道:“云霧遮蔽天空,風突然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敵風啊,請改名‘風貓’。”另一個客人勸他說:“大風狂起,用墻就足夠擋蔽了,風和墻比如何?給它取名叫‘墻貓’好了。”另一個客人勸說他道:“墻雖然牢固,老鼠在它里面打洞,墻全都倒塌啦。墻和老鼠比如何?給它取名叫‘鼠貓’好了?”東里老人不屑的說道:“捕鼠的本來就是貓,貓就是貓,干什么要自己失去本來和真實啊?”(二)(2022·浙江紹興·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______犬周村有賈某,貿易蕪湖,獲重資。賃舟將歸,見堤上有屠人縛犬,倍價贖之,養豢①舟上。舟人固積寇②也,窺客裝,蕩舟入莽③,操刀欲殺。賈哀賜以全尸,盜乃以氈裹置江中。犬見之,哀嗥投水,口銜裏具,與共浮沉。流蕩不知幾里,達淺擱④乃止。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⑤。或以為異,從之而往,見氈束水中,引出斷其繩。客固未死,始言其情。(節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注釋】①養豢(huàn):喂養。②積寇:積年盜匪,即慣匪。③蕩舟入莽:把船劃到蒹葭、蘆葦叢生的僻處。蕩舟,劃船。④淺擱:即擱淺。船或他物阻滯于淺灘,不能進退。⑤狺狺(yínyín):犬吠聲。5.根據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方法積累聯系內容釋義課內遷移去后,乃至(《陳太丘與友期行》)達淺擱乃止(1)______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引出其斷繩(2)______字典查閱賃:①租稅;稅收。②租借。③受雇,當雇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賃舟將歸(3)______(填序號)6.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為漫畫排序。(填字母)A
B
C
D_______________7.請用“/”給文中劃線句斷句。(限斷兩處)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8.根據故事內容,在橫線處填上一個字,將標題補充完整,并說說這樣擬題的理由。《______犬》,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才
拉,牽拉
②6.CADB7.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8.示例:義
文中的犬被賈某救下后知恩圖報,在賈某遇險時奮力相救,全心報答。賈某被丟棄到江里以后它一路相隨,不離不棄,最終憑借自己的智慧為他找來救援,可謂重情重義。(填“智”“忠”“靈”等,言之有理亦可)【解析】5.此題考查文言文實詞含義的理解。此題可根據題干提示的方法推測詞語意義。(1)采用課內遷移法,“去后,乃至”譯為:(陳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乃,才。可遷移到此文句中,“達淺擱乃止”,意思是:到達淺水處擱淺了才停下。乃,才。(2)采用課內遷移法,“下車引之”譯為:友人下了馬車拉元方。引:牽,拉。可遷移到此文句中,“引出其斷繩”譯為:把它拉上岸來,割斷繩子。引:拉。(3)用字典查閱法,可嘗試帶入每一個釋義,看是否通順,再結合上下文,“貿易蕪湖,獲重資。賃舟將歸”可譯為:在蕪湖做生意賺了大錢,雇了一艘小船將要回家。賃:租借。故選擇釋義②。6.此題考查文章內容的梳理。根據原文“見堤上有屠人縛犬,倍價贖之”,屠夫要殺狗,商人買了下來。再到“蕩舟入莽,操刀欲殺”,船夫把船劃到荒僻出,拿起刀要殺商人。再到“盜乃以氈裹置江中”,強盜于是用毛氈把他裹起來,拋入江中。最后是“犬見之,哀嗥投水,口銜裏具,與共浮沉”,用口咬著裹著賈某的毛氈,和它一起浮沉。A.畫面是兩人行船在江面上;B.畫面是一人在灘上,一人在水里,且有拿竹竿推的姿勢;C.畫面是一人要準備殺被綁在地上的狗,另一人在商量;D.畫面是狗向被淹的人那里游去。故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序為:CADB。7.此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做簡單翻譯,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據基本的古文語法規則進行句讀,同時善于利用虛詞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語氣詞,句中的助詞等。句意:狗從水里爬出來,來到有人的地方,不停的哀叫。此句主語是“犬”,后面的“泅出”“至有人處”“哀吠”分別是狗發出的動作,其中“狺狺”是狀語,形容狗叫的聲音,修飾“哀吠”。故分別在狗的每個動作后斷句,斷句為: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8.此題考查文章主旨和內容的理解,以及標題的擬定。根據題干設置的標題后有一個“犬”字,可知需擬定的標題要具有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作用。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商人救下狗,后商人被船夫謀財害命丟人江中,狗有報答之心,就游入江中,先是不讓商人沉下去,后又將商人拖拽到岸上,吸引人們的注意,商人最后得救的故事。可知這個狗具有知恩圖報的心,它重情重義,故可以填“義”“智”“忠”“靈”等。理由就是簡述情節和狗的品質。示例:靈
理由:狗被商人救下,能夠一路相隨,見到恩人有難,不顧危險去救,且很機智地吸引來人們,最后商人得以保命。這是一只有靈性的狗。【點睛】參考譯文:周村有個姓賈的人,在蕪湖做生意賺了大錢,雇了一艘小船將要回家。在渡口時看到堤上有個屠夫綁著一只狗(準備殺它),賈某于是出雙倍價錢把那只狗買了下來,把那只狗養在船上。(豈知)那船夫本來是個慣匪,暗中看到賈某身上的財物(起了貪念),就把船劃到蒹葭、蘆葦叢生的荒僻處,拿起刀要殺他。賈某哀求他賜自己一個全尸,強盜于是用毛氈把他裹起來,拋入江中。賈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見了,哀叫著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著裹著賈某的毛氈,和它一起浮沉。這樣也不知漂流了多遠,到達淺水處擱淺了才停下。狗從水里爬出來,來到有人的地方,不停的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著狗一起走,看見了毛氈擱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來,割斷繩子。賈某居然沒死,(他)把當時的情形告訴了救他上來的那些人。(三)(2022·浙江麗水·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八月槎(西晉)張華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查②上,多貴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③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④。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⑤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為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選自《黑暗中的猜謎》)【注釋】①渚:水中的小塊陸地。②查:同“槎”。③奄:忽然。④嚴:整齊。⑤渚次:水邊。9.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文言語句方法解釋多赍糧查閱詞典法:①拿東西給人,送給;②攜帶,持;③懷抱著。(1)_____(填序號)去十余日課內遷移法:太丘舍去(2)_____竟不上岸參考成語法:有志者事竟成(3)_____有客星犯牽牛宿語境推測法:聯系上下文推斷(4)_____1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11.在《天上的街市》中詩人想象縹緲的空中有一個繁華美麗的街市,在《八月槎》中,作者又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天上景象呢?請結合文章語句進行描述。12.《天上的街市》與《八月槎》都描寫了牛郎織女的生活,請分析它們的異同。【答案】9.②
離開
最終,終于
星宿10.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11.示例:這里云霧繚繞,朦朦朧朧處,許多房屋排列得整整齊齊,儼然是一個城市模樣,房屋內有許多年輕的女子在織著彩錦,不遠處有一條寬闊的河流,河邊有個男子牽著老牛,老牛在悠閑地喝水。12.相同點:《天上的街市》和《八月槎》中作者都改變了牛郎織女的悲劇結局,讓他們過上了美好的生活。不同點:《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織女的生活更為浪漫,他們提著燈籠,悠閑地在美麗的繁華街市上游逛,欣賞著珍奇古玩,自由幸福。《八月槎》中牛郎織女的生活更為現實,仿佛是一對平常夫妻,織女在織布,牛郎在放牛,有著人間的煙火氣。【解析】9.(1)選②。驗證:“多赍糧”句意:又帶足了干糧。正確。(2)“太丘舍去”句意: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去:離開。驗證:“去十余日”句意:離開了十多天。正確。(3)“竟不上岸”句意:有志向的人,做事最終一定會成功;竟:最終、終于。驗證:“竟不上岸”句意:最終他沒有上岸。正確。(4)“有客星犯牽牛宿”句意:有位客人的星象遇到了牽牛星宿。宿:星宿。1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近代有個住在海島上的人,年年八月會看到海上有一只漂浮著的木筏,來來去去從不錯過預定的時間。根據句意斷為: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11.本題考查畫面描繪。“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展現的是天上的景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即可。如:這里云霧繚繞,分不清白天黑夜,茫茫一片,朦朧中許多房屋整齊地排列在眼前,猶如城市一樣,房屋內有很多年輕的女子織著錦緞,遠處一位男子牽著悠閑的飲著河水的牛兒。12.本題考查對比閱讀。相同點:聯系《天上的街市》原文“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與本文中的“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可知,《天上的街市》和《八月槎》中作者都改變了牛郎織女的分離悲劇結局,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同點:聯系《天上的街市》原文“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可知詩歌中的牛郎織女過著浪漫幸福的生活,他們提著燈籠,悠閑地在繁華街市上欣賞著珍奇古玩;本文“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寫牛郎放牛,織女屋中織布,描繪的場景貼近現實生活,仿佛就是生活中能遇到的平常夫妻,有著煙火氣息。【點睛】參考譯文:舊時傳說天河與大海相連,近代有個住在海島上的人,年年八月會看到海上有一只漂浮著的木筏,來來去去,從不錯過預定的時間。有人忽發奇想,他在木筏上建造了一座閣樓,又帶足了干糧,于是乘木筏而去。十多天時間里,他還能見到日月星辰,后來則茫茫一片,分不清白天黑夜。離開了十多天,忽然到達某一個地方,有城市的樣子,房屋整齊。遠遠望去,只見宮里有許多織女,又看到一男子牽著牛在小島上讓它飲水。牽牛的人吃驚地問:“你怎么來到此處的?”這個人詳細的說明來意,并問這是什么地方。那人告訴說:“你回去后到蜀郡,尋訪嚴君平便知道了。”最終他沒有上岸,于是按時回來。后來此人到蜀郡,找到嚴君平問起這件事,嚴君平回答說:“某年某月,有位客人的星象遇到了牽牛星宿。”計算年月,正是他到銀河見到牽牛人的時間。(三)(2022·浙江金華·七年級期末)讀文言故事,悟人物智慧練氏愿保全城性命章太傅夫人練氏,智識過人。太傅嘗用兵,有二將后期,欲斬之。夫人置酒,飾美姬①進之。太傅歡甚迨②夜飲醉夫人密釋二將使亡去。二將奔南唐,后為南唐③將攻建州④。時太傅已死,夫人居建州,二將遣使,厚以金帛遺夫人,且以一白旗授之,曰:“吾且屠城,夫人可植旗為識,吾戒士卒令勿犯。”夫人反其金帛,曰:“君幸思舊德,愿全合城性命,必欲屠之,吾家與眾俱死,不愿獨生也。”二將感其言,遂止不屠。(選自《智囊》)【注釋】①姬:侍女。②迨:直到。③南唐:建都金陵的小王朝。④建州:今福建建區瓦市。13.請結合語境與小貼士,為下面兩處的“且”寫出恰當的意思。小貼士:“且”在《古漢語常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將要,就要;②接近,將近。③姑且,暫且;④尚且,還;⑤連接兩個形容詞或動詞,表示并列關系,可譯為“一邊……一邊……”“又……又……”等;⑥連接兩個分句,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而且”“并且”;⑦表示選擇關系,可譯為“還是”;⑧表示讓步關系,可譯為“況且”。(1)且以一白旗授之_________(2)吾且屠城,夫人可植旗為識_________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太傅歡甚迨夜飲醉夫人密釋二將使亡去。15.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傅嘗用兵,有二將后期,欲斬之。16.選文中的“練氏”與《詠雪》中的“謝道韞”都是智慧女性,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分別對她兩人進行評價?【答案】13.并且
將要,就要14.太傅歡甚/迨夜飲醉/夫人密釋二將/使亡去。15.曾經(有一次)太傅率兵出征,有兩名將領在約定時間之后到達,太傅想把他們斬首。16.示例:章太傅準備對兩位將領用軍法處置,練氏設計灌醉太傅,仗義救護兩位將領,最終保護一城安全。體現了練氏從大局出發,用大愛解救無辜的性命的善良的特點。《詠雪》中謝道韞把雪比作柳絮,“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輕舞飛揚,瀟灑飄逸,傳神有形,為人稱道,體現了謝道韞聰明智慧,富有想象力,才華出眾的特點。【解析】1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文言詞語的考察要從句子翻譯出發,關注詞語的多種用法,結合語境判斷。(1)句意:并且交給夫人一面白旗。且:并且。(2)句意:我們將要攻城屠殺,夫人可以高掛白旗為標志。且:將要,就要。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斷句。要結合句意及句子結構進行劃分。句意為:太傅非常高興,徹夜飲酒喝醉,夫人暗中放了那兩名將領,使他們逃走。“太傅歡甚”寫出了太傅高興的狀態,“迨夜飲醉”是“太傅歡甚”的具體表現,兩句之間應劃分停頓;“夫人密釋二將”主語為“夫人”,應領起一句,其前應劃分停頓,同時該句滿足主謂賓結構,成分完整,其后應劃分停頓。故應斷句為:太傅歡甚/迨夜飲醉/夫人密釋二將/使亡去。15.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要注意句中重點字詞的解釋。句意為:曾經(有一次)太傅率兵出征,有兩名將領在約定時間之后到達,太傅想把他們斬首。嘗:曾經。后:在……之后。期:約定的時間。欲:想要。斬:斬首。1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本文中練氏趁著太傅醉酒,放走兩名將領,可以看出其善良;將金帛退還可以看出其不慕富貴;愿意和全城百姓同生死,體現其心系百姓。謝道韞將雪比作隨風飛舞的柳絮,富有詩情畫意,體現其聰穎智慧。據此綜合作答即可。【點睛】參考譯文章太傅的夫人練氏智慧過人。曾經(有一次)太傅率兵出征,有兩名將領在約定時間之后到達,太傅想把他們斬首。夫人準備酒菜,讓美麗的侍女陪太傅喝酒,太傅非常高興,徹夜飲酒喝醉,夫人暗中放了那兩名將領,使他們逃走。這兩名將領投奔了南唐,后來成了南唐大將,并率軍圍攻建州。那時太傅已去世,夫人住在建州,兩名大將派人送給夫人很多金帛,并且交給夫人一面白旗,對夫人說:“我們將要攻城屠殺,夫人可以高掛白旗為標志,我們會命令士兵不可侵犯夫人。”夫人退還金帛說:“將軍幸而還記得往日救命之恩,希望將軍能保全城內百姓性命。如果一定要屠殺,那我寧可與大家一起死,也不愿獨自活下來。”兩位將軍被練氏這番話所感動,于是決定不屠城。(四)(2022·浙江麗水·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罵鴨[清]蒲松齡邑①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②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于聲色。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異史氏曰:“甚矣,攘③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選自《聊齋志異》)【注釋】①邑:縣。作者蒲松齡家鄉淄川縣(今山東省淄博市)。②茸(róng絨)生:細毛叢生。③攘:竊取。17.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①大懼()
②某益窘()
③卒不罵()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鴨乃某甲所盜
去后乃至B.一攘而鴨毛生!
學而不思則罔C.夜夢一人告之曰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D.觸之則痛
淫慢則不能勵精19.翻譯文中畫線句子。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于聲色。20.郭沫若贊美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請你仿照示例,結合下面句子中的語氣詞分析作者的諷刺藝術。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示例: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矣”相當于“了”,“哉”相當于“呢”,表反問語氣。“耳”是“罷了”的意思,表否定、輕視、諷刺的語氣。這兩個語氣詞表現作者對狡猾貪婪的狼頃刻間都死在屠戶刀下的諷刺,告訴讀者“面對惡勢力,不要心存幻想,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惡勢力終將自取滅亡”的道理。【答案】17.害怕,恐懼
更加,越來越
最后,最終18.D19.可是鄰居家的老人向來寬宏大量,生平中丟東西,不曾表現在聲音和臉色上。20.前兩個“也”相當于“了”,與前面的“甚矣”呼應,表示感嘆語氣,表現作者對偷盜者和罵人者的警告,偷盜鴨子居然渾身長出鴨毛!罵一聲竟然會把盜賊的罪孽減輕!作者用語氣詞加強了諷刺的效果。第三個“也”相當于“啊”表示贊賞的語氣,表明作者對鄰翁用罵人的方式來幫助人的行為的贊賞,老人的仁慈善良和偷盜者的貪婪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諷刺偷盜者的可笑結局告誡世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惡人總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同時也勸誡受害者,對待惡人惡事要絕不姑息、縱容,一定要檢舉揭發,只有恰當的懲罰,才能讓這些人醒悟、棄惡從善。【解析】1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非常害怕。懼:害怕,恐懼;(2)句意:偷鴨人更難為情。益:更加,越來越;(3)句意:最終不肯罵。卒:最后,最終。1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動詞,是/副詞,才;B.表順承,無實義/表轉折,卻;C.代詞,他/結構助詞,的;D.連詞,就/連詞,就;故選D。1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而,表轉折,但是;素,向來;雅量,寬宏的氣量;未嘗,不曾;征:征驗,表現;聲色,言談臉色。20.本題考查語氣詞的作用。根據示例可知,應該先解釋加點詞的意思,通過語句內容感悟其中蘊涵的道理。“攘者之可懼也”與“罵者之宜戒也”中的“也”字相當于“了”,與譯為“太嚴重了”的“甚矣”相呼應,表示強調、感嘆的語氣;“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意思是“偷盜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盜然后渾身就長出鴨毛!罵人的人真的應該小心啊:一聲罵竟然會把盜賊的罪孽減輕!”用語氣詞加強諷刺效果,體現了沒有想到作惡會有報應,沒想到辱罵可以減輕惡人的罪孽;“是以罵行其慈者也”中的“也”字相當于“啊”這個詞;“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意思是“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鄰居老人,這是在用罵的方法行善事啊”,可見“也”字在此是表示贊賞的語氣;寫鄰翁用罵人的方式來幫助偷鴨子的人減輕痛苦,將鄰翁仁慈善良的形象與偷盜者貪婪的形象進行對比,表現了作者對鄰翁舉動的贊美;聯系第一段“翁乃罵,其病良已”可知,寫偷鴨人在鄰翁的辱罵下,鴨毛逐漸掉落,以偷盜者可笑的結局收尾;從偷盜者的角度來看,啟發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壞事的人終究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從鄰翁的角度來看,啟發我們莫要容忍作惡的行為,要敢于揭發檢舉,一味縱容永遠也無法使人醒悟,應該讓作惡者受到相應的懲罰,及時醒悟、悔改。【點睛】譯文:縣城城西面白家莊的某人,偷鄰居的一只鴨子煮著吃了。夜里,覺得全身發癢。天亮后一看,身上長滿了一層細細的鴨絨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沒有辦法醫治。夜里,他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說:“你的病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必須得到丟失鴨子的主人的一頓痛罵,這鴨毛才能脫落。”而鄰居老人向來心慈仁善,心胸寬闊,生平丟東西,從來不曾怒形于色,大發脾氣。偷鴨人很奸滑,便撒謊告訴老翁說:“鴨子是鄰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別人罵,罵他可以警示他將來(再來偷鴨子)。”老翁笑道:“誰有那么多工夫生閑氣,去罵這種品行惡劣的人。”最終不肯罵。偷鴨人更難為情,于是就把實情告訴了鄰居老翁;老翁這才肯罵,那人身上的鴨毛果然褪去。寫怪異故事的人說:“偷盜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盜然后渾身就長出鴨毛!罵人的人真的應該小心啊:一聲罵竟然會把盜賊的罪孽減輕!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鄰居老人,這是在用罵的方法行善事。”(五)(2021·浙江杭州·七年級期末)“溫情我來講”環節中,小力打算選下文作為論據,請你幫忙理解。太守髡①陳仲弓潁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注釋】①髡[kūn]:古代一種把頭發剃光的刑罰。21.根據全文推測陳仲弓和元方的關系是________(父子/臣子)。22.請根據提示,寫出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提示示例課內聯系法(1)請選出與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并解釋其義。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意思:__________A.溫故而知新
B.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C.非親非故
D.而兩狼之并驅如故語境猜讀法(2)“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可根據“故不相答”和“而不能答”推測“但”意為__________A.只,僅
B.徒然
C.只管,盡管23.客人引用“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的目的是(
)A.贊同元方對“府君”“家君”的評價。B.反駁元方對“府君”“家君”的評價。C.讓元方明白“府君”“家君”應同心同德。24.“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客人這句話的潛在含義是(
)A.元方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B.元方態度太傲慢了才不回答問題。C.元方太謙虛了不愿回答問題。25.在《陳太丘與友期行》中,面對元方的話,“友人慚”;此文中,客人聽了元方的話也“客慚而退”。請結合兩文內容,分別分析兩人“慚愧”的原因。附: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漸。——《陳太丘與友期行》【答案】21.父子22.B
所以
A23.B24.B25.《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友人聽了元方的話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是自己不守信用,而且沒禮貌,所以慚愧;本文中,元方借用典故,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反駁,巧妙地維護了父親的人格和自己的尊嚴,由此可見陳元方博學多才、聰敏機智應變,說話不卑不亢,使得客人慚愧。【解析】21.本題考查對人物關系的理解。“潁川太守髡陳仲弓”此句為背景;“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此句中府君為太守,家君是元方的父親;“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這句話表明太守所判髭刑的陳仲弓是元方的父親,故陳仲弓和元方是父子關系。22.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的翻譯。答題空一、二。例句句意為: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故,所以;A.句意為: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故,舊知識;B.句意為:聽說使君你要來,(我們)很高興,所以出來迎接你。故,所以;與例句相同;C.句意為:不是親屬,也不是朋友。故,朋友;D.句意為: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故,原來;故選B。答題空三。“故不相答”的意思是:所以我不回答你;“而不能答”的意思是:其實是不能回答。根據語境猜讀法,“足下但因傴為恭”的意思是:你只是因為駝背裝作恭敬。“但”的意思是“只”;故選A。23.本題考查對語句內涵的理解。B.根據前方客與元方的問答“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分析,客引用的這句話再結合“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可知,客并不贊同元方對“府君”“家君”的評價;故選B。24.本題考查對語句內涵的理解。B.客人說元方“因傴為恭”,言外之意是說元方態度傲慢,沒有誠意,回答盡是敷衍之詞;故選B。25.本題考查對課文的理解和拓展能力。《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元方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無禮”二語為全篇核心,“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句話表明客人是“無信”“無禮”之人,從側面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因此友人聽了元方的話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是自己不守信用,而且沒禮貌,所以慚愧;本文中,元方面對客人質問“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的時候,元方用“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進行回答,列舉了殷高宗、尹吉甫、董仲舒三位高明之君分別放逐孝子的例子,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反駁客人,從中可以看出元方博學多才、聰敏機智應變,說話不卑不亢,客人聽后,自感慚愧。【點睛】譯文:潁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髭刑。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么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又問:“你父親怎么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客人說:“《易經》上說:‘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那么,怎么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說:“你只是因為駝背裝作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六)(2021·浙江溫州·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黠鼠賦蘇軾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④而不得去者也。”發⑤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⑥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耶?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注:①〔拊〕拍。②〔橐〕袋子。③〔嘐嘐聱聱〕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聲音。④〔見閉〕被關閉。⑤〔發〕打開。⑥〔索〕搜索。26.結合語境,解釋加點詞的意思。(1)拊床而止之()(2)既止復作()(3)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4)是鼠之黠也()27.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2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29.結合文章內容,完成表格。狼鼠相同評價狼亦黠矣異哉!是鼠之黠也不同方法假寐(1)結局斃命逃脫(2)從“狼”和“鼠”的不同結局中,你有什么發現?【答案】26.使……停止
已經
離開
狡猾27.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28.(童子)翻過(袋子)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跑了,即使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29.(1)裝死(2)同樣是“狡猾”,兩狼斃于屠戶刀下,是因為屠戶的謹慎觀察,果斷勇敢;老鼠得以順利逃脫困境,是因為童子只看到表面現象就妄下定論。由此可見,在與狡猾之人對峙時,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表象迷惑。【解析】2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止:使動用法,使……停止。(2)句意:停止了又響起一次。既:已經。(3)句意:這只老鼠被關住就不能離開了。去:離開。(4)句意:這是老鼠的狡猾呀。黠:狡猾。27.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對于單句:句首關聯詞和語氣詞(如:夫、蓋、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頓;幾個特殊的古今異義詞朗讀時必須分開;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需要著重強調的地方,一般要停頓;“也”用在句中時表停頓語氣,朗讀時應作停頓;省略句中句內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頓;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總領性詞語后面要停頓。如果是幾個句子的組合,則要在句與句間要停頓。根據句意“(童子)打開袋子來看里面(句子一),里面靜悄悄的什么聲音也沒有(句子二)。(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句子三),發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句子四)”知,這是四個句子構成的,根據“句與句間要停頓”的原則,則可停頓為: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2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翻譯,注意下列重點詞語的意思:覆:翻過(袋子);出之:倒出老鼠;墮地:落地;走:跑;雖:即使;莫措其手:措手不及。29.本題考查信息梳理與概括提煉。需根據相關內容概括。(1)從文中“是方嚙也,而遽死耶?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知,面對困境,老鼠采用的方法是“裝死”。(2)從《狼》一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知,面對“狡猾”的兩狼,屠戶因為屠戶的謹慎觀察,沒有被狼的假想迷惑住,果斷勇敢,最終化險為夷;從《黠鼠賦》“是方嚙也,而遽死耶?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知,老鼠得以順利逃脫困境,是因為童子只看到表面現象就妄下定論,最終打開的袋子,讓它贏得逃生的機會。故可得:凡事要仔細觀察,不要被表象迷惑而釀成大錯。【點睛】參考譯文:蘇子在夜里坐著,有只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響起一次。(蘇子)命令童子拿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袋子,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從里面發出。童子說“啊,這只老鼠被關住就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袋子來看里面,里面靜悄悄的什么聲音也沒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發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是在叫的,怎么會突然死了呢?那剛才是什么聲音,難道是鬼嗎?”(童子)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蘇子嘆了口氣說:“真是奇怪啊,這是老鼠的狡猾!”(七)(2021·浙江麗水·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世說新語》節選羊綏第二子孚,少有俊才,與謝益壽①相好,嘗早往謝許,未食。俄而王齊、王睹②來。既先不相識,王向席有不說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③,唯腳委幾上,詠矚自若。謝與王敘寒溫數語畢,還與羊談賞,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語。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④羊不暇。羊不大應對之,而盛進食,食畢便退。遂苦相留,羊義不住,直云:“向者不得從命,中國⑤尚虛。”二王是孝伯⑥兩弟。【注釋】①謝益壽:即謝混。②王齊、王睹均為王恭的弟弟。③眄(miǎn):斜視,形容不在意的樣子。④屬:同“囑”,招呼。⑤中國:指腹部、肚子。⑥孝伯:即王恭。3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王向席有不說色______(2)羊不大應對之______(3)遂苦相留_______(4)嘗早往謝許________31.用“/”給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3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的意思。謝與王敘寒溫數語畢,還與羊談賞,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語。33.《世說新語》按內容可分為“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類,請你判斷本篇文章選自以上四類中的哪一類,并結合內容談談理由。【答案】30.同“悅”,愉快
回答
于是,就
曾經31.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32.謝益壽和王奇、王睹寒暄了幾句完后,回頭仍舊和羊孚談論、品評;王奇、王睹才領悟到他奇特的才華,于是和他一起說話。33.雅量。羊孚“少有俊才”,別人對他不敬,他也不怪。他去謝益壽家時,不理會王齊、王睹的不悅,神色自若;后來王齊、王睹領悟到羊孚的才華,挽留羊孚留下,羊孚也不肯留下(結合內容)。羊孚遇事不改常態、處變不驚,表現出來的是寬宏、從容、平和的氣量和率直的性格(分析人物性格)。【解析】3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為:二王對著坐席露出不高興的神色。說:同“悅”,愉快;(2)句意為:羊孚不怎么回答他們。對:回答;(3)句意為:二王于是拼命挽留。遂:于是,就;(4)句意為:曾經有一次,早晨到謝益壽那兒去。嘗:曾經;31.本題考查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句”的現象。本句話的意思:一會兒飯食端上來了,二王一點兒也沒吃,只是一個勁地忙著勸羊孚吃。“須臾食下”是“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前提條件。“下”后需停頓。“二王都不得餐”和“唯屬羊不暇”在時間上是并列進行的。在“唯”前應停頓。故斷句為: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32.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字詞:畢,完畢;與,和;方,才;悟,領悟;乃,于是,就。33.本題考查人物個性的把握。政事:記述了魏晉時期官員處理政事的故事,表達了以仁德治國的政治主張。文學:專門記述了文章博學的故事。文學包括辭章修養、學識淵博等內容;方正:指人行為品行正直,合乎道義。雅量:寬宏的氣量。根據“少有俊才”“王方悟其奇”從正面和側面寫出了羊孚才華橫溢;根據“既先不相識,王向席有不說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唯腳委幾上,詠矚自若”“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羊不大應對之,而盛進食,食畢便退”“向者不得從命中國尚虛”得出:羊孚遇事不改常態、處變不驚,率性坦誠,做事從容。據此可以看出羊孚是一個寬宏、從容、大氣量和率直的性格的人。故本文應出自“雅量”類。【點睛】參考譯文:羊綏的第二個兒子羊孚,年輕的時候就有杰出的才智,和謝益壽是好朋友。曾經有一次,早晨到謝益壽那兒去,還沒吃早飯。到那兒不久,王齊,王睹也來了,他們原先本來不認識,二王對著坐席露出不高興的神色,想讓羊孚離開。羊孚瞧也瞧他們一眼,只是把腳架在幾案上,自顧自地吟誦、注目。謝益壽和二王說了幾句問候的話以后,又和羊孚交談、評論,二王這才發現他的不凡,于是和他一起交談。一會兒飯食端上來了,二王一點兒也沒吃,只是一個勁地忙著勸羊孚吃。羊孚不怎么回答他們,只是盡情吃飯,吃完了就走。二王拼命挽留,羊孚決意不留,只是說:“先前無法遵命走開,是因為肚皮還是空的。”二王就是王孝伯的兩個弟弟。(八)(2021·浙江麗水·七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張助種李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反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眾犬吠聲②,盲者得視,遠近翕赫③。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選自《搜神記》卷五)【注釋】①豚:小豬。②眾犬吠聲: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比喻眾人隨聲附和。③翕赫:轟動、驚動。3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⑴顧見空桑
⑵因植種
⑶間一歲余
⑷因就斫之35.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6.“桑中生李”這場鬧劇,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答案】34.⑴回頭看⑵于是,就⑶間隔⑷砍35.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36.示例一:要客觀冷靜地看待事物,不應該不加思考就盲目相信傳聞。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會成為笑柄。示例二:謠言止于智者。【解析】34.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再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1)大意:回頭看見根部枯空的桑樹。顧:回頭看。(2)大意:于是就把李核種了進去。因:于是、就。(3)大意:過了一年多。間:間隔。(4)大意:于是就跑去砍了那棵李樹。斫:砍。35.考查劃分文言停頓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這句話的大意是:看見了驚訝地說:“這算什么神跡呀,這李子只是我種的罷了。”故停頓是: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36.考查閱讀感悟。通讀文段,根據“眾犬吠聲,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可知,“桑中生李”這場鬧劇批評了那些不進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們,以及這種不正常的隨波逐流的社會心理、社會現象。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從客觀角度出發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事實,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根據“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也可以得到啟示:謠言止于智者。【點睛】譯文:南頓人張助在田里種莊稼,看見一個李核,想把它帶回去,回頭看見根部枯空的桑樹里有土,于是就把李核種了進去,用剩下的水澆灌。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反而長出了李子,就奔走相告(這個神跡)。有一個患了眼痛的病人在樹下乘涼,說:“李樹使我的眼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豬祭謝。”眼痛的小病,自己也會逐漸痊愈。(但是)眾人盲目附和,說是失明的人重見了光明,遠近轟動,樹下的車馬的常有數千,樹旁擺滿了酒肉。過了一年多,張助遠行歸來,看見了驚訝地說:“這算什么神跡呀,這李子只是我種的罷了。”于是就跑去砍了那棵李樹。(九)(2021·浙江杭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鴝鵒①有養八哥者,教以語言,出游必與之俱,相將數年矣。一日,將過絳州②,而資財已盡,其人愁苦無策。鳥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③,當得善價,不愁歸路無資也。”其人云:“我安忍。”鳥言:“不妨。主人得價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樹下。”其人從之。攜至城,相問答,觀者漸眾。有中貴④見之,聞諸王。王召入,欲買之。其人曰:“小人相依為命,不愿賣。”王問鳥:“汝愿住否?”言:“愿住。”王喜,鳥又言:“給價十金,勿多予。”王益喜,立畀十金,其人故作懊悔狀而去。王與鳥言,應對便捷。呼肉啖之。食已,鳥曰:“臣要浴。”王命金盆貯水,開籠令浴。浴已梳翎抖羽尚與王喋喋不休。頃之,羽燥,翩躚而起,操晉聲曰:“臣去呀!”顧盼已失所在。王及內侍,仰面咨嗟⑤,急覓其人,則已渺矣。后有往秦中⑥者,見其人攜鳥在西安市上。(選自《聊齋志異》,有刪改)注釋:①鴝鵒(qúyù):鳥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與秋天有關的成語課件
- 不等式課件教學課件
- 云南師范大學《環境導視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聲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向量微積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2025年初三年級校內模擬物理試題試卷(最后一卷)含解析
- 下載馬工程配套課件
-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從分子觀點了解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簡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分析化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人教版】《勞動教育》五上 勞動項目三《制作扇子》 課件
-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
- 高速公路路基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形形色色的分子、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名師課件1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簡介
-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帶公式)20240301更新
- 3貨物接取送達運輸協議
- 海洋牧場原理與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魯東大學
- 商業綜合體物業管理服務標準
- 公司個人現實表現材料
- 2024年浙江杭州市林水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人員招聘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