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_第1頁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_第2頁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_第3頁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_第4頁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手冊TOC\o"1-2"\h\u24676第1章幼兒園衛生保健基本理念 381971.1兒童健康與衛生保健的關系 310931.2衛生保健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 413519第2章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體系 4305292.1衛生保健組織架構 4122632.1.1衛生保健領導小組 4208502.1.2衛生保健部門 5266372.1.3班級衛生保健小組 5229012.2衛生保健管理制度 5124822.2.1健康檢查制度 517252.2.2疾病預防制度 555922.2.3衛生消毒制度 518762.2.4食品安全制度 583612.2.5應急預案 5278382.3衛生保健工作人員職責 5235412.3.1園長 52202.3.2衛生保健部門負責人 5132342.3.3班主任 528172.3.4保育員 5308012.3.5生活老師 6201202.3.6食堂工作人員 618764第3章幼兒園環境衛生與設施 661533.1環境衛生要求 622913.2生活設施衛生管理 645473.3玩教具衛生管理 719411第4章幼兒健康管理 7109004.1幼兒入園健康檢查 720964.1.1檢查項目 7244974.1.2檢查時間 7118744.1.3檢查機構 741294.1.4檢查結果處理 7228144.2幼兒健康檔案管理 7277554.2.1建立健康檔案 7319774.2.2健康檔案保管 7278244.2.3健康檔案更新 8307954.3常見病預防與處理 8185864.3.1傳染病預防 8129274.3.2常見病防治 819934.3.3疾病處理 893904.3.4健康教育 813990第5章幼兒營養與飲食衛生 8189375.1幼兒飲食衛生管理 8273275.1.1水源管理 853415.1.2食品采購與儲存 8233265.1.3餐飲用具衛生 8155475.1.4飲食環境與設施衛生 9133665.1.5從業人員健康管理 932015.2幼兒營養配餐 9195475.2.1膳食結構 9255505.2.2膳食營養素供給 9176355.2.3膳食烹調 9261195.3食品安全與預防 9177605.3.1食品安全監測 9284675.3.2食品加工與烹飪 9106435.3.3食品應急預案 9257535.3.4食品安全教育 105第6章幼兒個人衛生習慣培養 10264876.1個人衛生習慣教育 10262236.1.1教育內容 10251656.1.2教育方法 10313176.2衛生行為訓練 10280406.2.1訓練內容 1019186.2.2訓練方法 10119326.3傳染病預防與控制 11110606.3.1預防措施 11114636.3.2控制措施 116763第7章幼兒園衛生保健活動設計 11125657.1衛生保健教育活動 11272057.1.1健康洗手教育活動 11131507.1.2預防感冒教育活動 11300897.1.3愛眼護齒教育活動 1292987.2保健主題活動設計 1238507.2.1“健康飲食”主題活動 1294287.2.2“快樂運動”主題活動 12286927.3家庭與社區衛生保健協作 12320447.3.1家庭衛生保健指導 1228937.3.2社區衛生保健合作 1231455第8章幼兒心理健康與輔導 13286028.1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13210358.2心理健康輔導方法 1312158.3心理問題識別與干預 1318553第9章突發事件與應急處理 14285059.1突發事件預防與應對 14223369.1.1突發事件預防 14127689.1.2突發事件應對 14131099.2常見意外傷害處理 15253559.2.1跌倒、碰撞 15168239.2.2燒傷、燙傷 15322869.3疫情防控與應急處置 1558449.3.1疫情防控 1575209.3.2疫情應急處置 1510343第10章幼兒園衛生保健質量評價與改進 151465710.1衛生保健質量評價標準 15181110.1.1健康教育:評估幼兒園是否定期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兒童及教職工的健康素養。 16663410.1.2衛生管理:評價幼兒園衛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衛生設施是否完善,衛生操作是否規范。 161335610.1.3食品安全:考察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包括食品采購、加工、儲存、配送等環節。 162202210.1.4傳染病防控:評估幼兒園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及應對方面的措施是否得當。 16916010.1.5健康監測:檢查幼兒園是否定期進行兒童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等健康監測,并做好檔案管理。 162073510.1.6應急處置:評價幼兒園在突發衛生事件中的應急處置能力。 161346310.2衛生保健質量改進策略 163175410.2.1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兒童及教職工的健康素養,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62948510.2.2完善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保證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163090610.2.3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保證兒童飲食安全。 162787510.2.4強化傳染病防控:加強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提高教職工的防控能力。 162890610.2.5優化健康監測:加強兒童健康監測,關注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及時干預。 161394810.2.6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演練,提高幼兒園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 162233910.3家庭與社會的參與與監督 161156310.3.1家長參與: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共同關注兒童健康。 17733710.3.2社會監督: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提高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透明度。 172783610.3.3定期溝通:幼兒園應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兒童在家的健康狀況,共同解決衛生保健問題。 17264010.3.4互動平臺:建立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互動平臺,及時反饋兒童健康信息,促進衛生保健工作的持續改進。 17第1章幼兒園衛生保健基本理念1.1兒童健康與衛生保健的關系兒童時期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也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健康對于兒童來說,不僅意味著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良好狀態。衛生保健作為維護和促進兒童健康的重要手段,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的作用。兒童健康與衛生保健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良好的衛生保健措施能有效保障兒童健康成長,預防疾病的發生,降低兒童因病致殘、致貧的風險。1.2衛生保健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幼兒園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培養兒童良好衛生習慣、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的重任。衛生保健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預防為主,保障兒童身體健康。幼兒園通過開展定期的健康檢查、疫苗接種、疾病預防等工作,及時發覺和解決兒童健康問題,降低疾病發生率,保證兒童在園內的身體健康。(2)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幼兒園通過衛生保健教育,引導兒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兒童自我服務能力,為兒童終身發展奠定基礎。(3)營造健康環境,保障兒童身心愉悅。幼兒園通過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衛生保健工作,為兒童創造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成長環境。(4)增強家園合作,提高家庭衛生保健意識。幼兒園通過開展家長衛生保健知識講座、親子衛生活動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提高家庭衛生保健水平,共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5)提升幼兒園整體教育質量。衛生保健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幼兒園的整體教育水平。通過加強衛生保健工作,有利于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為兒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衛生保健在幼兒園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保障兒童身心健康、促進幼兒園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第2章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體系2.1衛生保健組織架構幼兒園衛生保健組織架構是保證幼兒健康的基礎。本節主要闡述幼兒園衛生保健組織的構建及各部門的職能。2.1.1衛生保健領導小組成立以園長為組長的衛生保健領導小組,負責全園衛生保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2.1.2衛生保健部門設立專門的衛生保健部門,負責日常衛生保健工作的實施,包括疾病預防、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等。2.1.3班級衛生保健小組各班級設立衛生保健小組,由班主任、保育員和生活老師組成,負責本班級的衛生保健工作。2.2衛生保健管理制度為保障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有序進行,制定以下管理制度:2.2.1健康檢查制度定期對幼兒進行健康檢查,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2.2.2疾病預防制度做好季節性、常見病的預防工作,加強疫苗接種,提高幼兒的免疫力。2.2.3衛生消毒制度定期對幼兒園環境、設施、餐具等進行衛生消毒,防止病菌傳播。2.2.4食品安全制度嚴格把控食品采購、加工、儲存等環節,保證幼兒飲食安全。2.2.5應急預案制定各類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2.3衛生保健工作人員職責2.3.1園長負責全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領導,監督衛生保健制度的落實,協調各部門工作。2.3.2衛生保健部門負責人負責衛生保健部門的日常工作,組織實施衛生保健計劃,對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2.3.3班主任負責本班級的衛生保健工作,關注幼兒的健康狀況,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2.3.4保育員負責本班級的日常衛生保健工作,包括環境清潔、餐具消毒、幼兒個人衛生等。2.3.5生活老師協助班主任和保育員開展衛生保健工作,關注幼兒的生活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意識。2.3.6食堂工作人員負責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保證幼兒飲食衛生、營養均衡。第3章幼兒園環境衛生與設施3.1環境衛生要求幼兒園環境衛生是保障幼兒健康的重要環節。為了營造一個清潔、舒適、安全的環境,以下環境衛生要求務必嚴格執行。(1)保持室內外環境整潔,每日進行清掃、拖地,定期進行消毒。(2)保證室內外通風良好,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以上。(3)室內空氣質量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避免空氣污染。(4)室外活動場地應保持平整、干燥,避免積水、泥濘。(5)綠化植物應選擇無毒、無害、無刺激性種類,定期進行修剪、澆水、施肥。(6)垃圾要及時清理,分類投放,垃圾桶應保持清潔,避免滋生細菌。3.2生活設施衛生管理生活設施衛生管理關系到幼兒的生活質量和健康,以下是生活設施衛生管理的具體要求。(1)食堂衛生:保持食堂環境衛生,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規,保證食品加工、儲存、運輸過程的安全衛生。(2)餐具衛生:餐具應定期消毒,使用前保證干凈、無菌。(3)飲用水衛生:保證幼兒飲用水的安全,定期檢測水質,保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4)衛生間衛生:保持衛生間清潔、干燥、通風,定期消毒,避免細菌滋生。(5)床鋪衛生:定期清洗、晾曬被褥,保持床鋪整潔、舒適。(6)空調衛生:定期清洗空調濾網,保證空氣質量。3.3玩教具衛生管理玩教具是幼兒日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衛生管理對幼兒的健康。(1)玩教具應選擇無毒、無害、無異味的材料,避免對幼兒造成過敏等不良反應。(2)定期對玩教具進行清潔、消毒,保證幼兒接觸的玩教具干凈、衛生。(3)對于易滋生細菌的玩教具,如布絨玩具、海綿等,應加大消毒頻次。(4)發覺玩教具有損壞、污染等情況,應及時修復或更換,保證幼兒安全。(5)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玩教具使用習慣,不將玩教具放入口中,避免交叉感染。(6)對玩教具進行分類、分區管理,避免不同年齡段幼兒使用同一玩教具,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第4章幼兒健康管理4.1幼兒入園健康檢查4.1.1檢查項目幼兒入園健康檢查應包括以下項目:生長發育、五官、內科、外科、皮膚、神經系統、心理行為等方面的檢查。4.1.2檢查時間幼兒入園前應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入園后每學期進行一次常規健康檢查。4.1.3檢查機構幼兒入園健康檢查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承擔。4.1.4檢查結果處理對檢查結果異常的幼兒,應及時通知家長,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治療建議。對患有傳染病的幼兒,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隔離治療,直至痊愈。4.2幼兒健康檔案管理4.2.1建立健康檔案為每位幼兒建立健康檔案,包括入園健康檢查報告、生長發育記錄、預防接種記錄、疾病診療記錄等。4.2.2健康檔案保管健康檔案應妥善保管,避免遺失或泄露幼兒隱私。4.2.3健康檔案更新定期更新幼兒健康檔案,保證檔案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4.3常見病預防與處理4.3.1傳染病預防加強傳染病預防措施,嚴格執行疫苗接種規定,定期開展消毒工作,提高幼兒個人衛生意識。4.3.2常見病防治針對幼兒常見病如感冒、咳嗽、腹瀉等,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和教師的防治意識。4.3.3疾病處理發覺幼兒患病,應及時就醫,并按照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對病情較重的幼兒,應及時通知家長,并采取相應措施。4.3.4健康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第5章幼兒營養與飲食衛生5.1幼兒飲食衛生管理為保證幼兒飲食衛生,本章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水源管理、食品采購與儲存、餐飲具衛生、飲食環境與設施衛生以及從業人員健康管理。5.1.1水源管理保障幼兒飲用的水源質量,定期進行水質檢測,保證水質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同時加強對水源設施的維護與管理,防止污染。5.1.2食品采購與儲存食品采購應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保證食品來源安全、新鮮。食品儲存要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合理規劃倉庫,防止食品變質、霉變。5.1.3餐飲用具衛生加強餐飲具的清潔和消毒工作,保證幼兒用餐具的衛生。定期檢查餐飲具的完整性和衛生狀況,及時更換破損或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餐飲具。5.1.4飲食環境與設施衛生保持飲食環境整潔,定期進行衛生清掃和消毒。加強飲食設施的管理,保證設施安全、衛生、適用。5.1.5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保證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同時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識。5.2幼兒營養配餐幼兒營養配餐應根據幼兒生長發育需求、季節變化及當地飲食特點進行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均衡。5.2.1膳食結構合理搭配主食、副食,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攝入。注重粗細搭配、動植物蛋白搭配、蔬菜水果搭配,提高幼兒食欲。5.2.2膳食營養素供給參照國家相關標準,保證幼兒膳食中營養素的供給量,滿足幼兒生長發育需求。5.2.3膳食烹調烹調方法要科學合理,盡量保留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避免使用過多的油脂、鹽分和糖分,以防攝入過多能量。5.3食品安全與預防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預防食品安全的發生,保障幼兒飲食安全。5.3.1食品安全監測定期對食品進行抽檢,保證食品質量。對疑似問題食品,要及時進行排查和處理。5.3.2食品加工與烹飪食品加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污染。烹飪過程中,保證食物煮熟煮透,避免食物中毒的發生。5.3.3食品應急預案制定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理流程和責任人。一旦發生食品安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幼兒生命安全。5.3.4食品安全教育加強幼兒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幼兒食品安全意識。同時對家長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共同保障幼兒飲食安全。第6章幼兒個人衛生習慣培養6.1個人衛生習慣教育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是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教育引導,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有助于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6.1.1教育內容(1)培養幼兒飯前便后洗手、每日刷牙、勤剪指甲等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衛生習慣。(2)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整潔。(3)引導幼兒養成正確的咳嗽、打噴嚏姿勢,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4)培養幼兒定期洗澡、換洗衣物、曬被褥等良好衛生習慣。6.1.2教育方法(1)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兒歌、游戲等形式,引導幼兒認識個人衛生的重要性。(2)利用實際操作、示范教學等方式,讓幼兒學會正確的衛生行為。(3)教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強化幼兒的衛生意識。6.2衛生行為訓練衛生行為訓練是培養幼兒個人衛生習慣的關鍵環節。通過反復訓練,使幼兒形成自覺的衛生行為。6.2.1訓練內容(1)培養幼兒在園內及家庭中飯前便后洗手、每日刷牙等基本衛生行為。(2)訓練幼兒在園內外保持環境整潔,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3)指導幼兒正確使用紙巾、手帕等衛生用品。6.2.2訓練方法(1)制定合理的衛生行為訓練計劃,保證訓練的持續性和有效性。(2)采用鼓勵、表揚等積極的激勵措施,激發幼兒參與衛生行為訓練的積極性。(3)定期組織衛生行為競賽,提高幼兒的衛生行為水平。6.3傳染病預防與控制預防傳染病是幼兒個人衛生習慣培養的重要目標。通過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降低傳染病在幼兒園的傳播風險。6.3.1預防措施(1)加強幼兒個人衛生習慣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防護意識。(2)做好幼兒園環境衛生工作,定期消毒、通風,保持室內外環境整潔。(3)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提高幼兒的免疫力。6.3.2控制措施(1)發覺疑似傳染病病例,及時隔離治療,避免交叉感染。(2)加強幼兒園晨午檢工作,發覺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家長。(3)建立傳染病預防控制制度,定期對幼兒進行健康檢查,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第7章幼兒園衛生保健活動設計7.1衛生保健教育活動幼兒園衛生保健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衛生習慣、增強健康意識的重要途徑。以下活動設計旨在讓幼兒在參與中學習,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7.1.1健康洗手教育活動目的: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活動內容:(1)教師演示正確的洗手步驟,講解洗手的重要性。(2)幼兒分組練習洗手,互相監督,保證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3)設計洗手歌謠,幫助幼兒記憶洗手步驟。7.1.2預防感冒教育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提高免疫力。活動內容:(1)教師講解感冒的原因和預防措施。(2)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鍛煉,增強體質。(3)學習制作簡單的口罩,提高幼兒動手能力。7.1.3愛眼護齒教育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眼睛和牙齒的重要性,培養保護意識。活動內容:(1)教師講解眼睛和牙齒的保護方法。(2)組織幼兒進行視力檢查和口腔檢查。(3)設計相關游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用眼和刷牙習慣。7.2保健主題活動設計保健主題活動是提高幼兒健康素養的有效手段,以下設計旨在讓幼兒在參與活動中,增強保健意識。7.2.1“健康飲食”主題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活動內容:(1)教師講解健康飲食的知識。(2)組織幼兒參觀食堂,了解食物的來源和制作過程。(3)設計飲食搭配游戲,讓幼兒學會科學搭配食物。7.2.2“快樂運動”主題活動目的:讓幼兒熱愛運動,提高身體素質。活動內容:(1)教師組織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2)開展親子運動活動,增進家庭親子關系。(3)舉辦小型運動會,激發幼兒運動興趣。7.3家庭與社區衛生保健協作家庭與社區衛生保健協作對提高幼兒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措施旨在加強家庭、幼兒園與社區衛生保健之間的合作。7.3.1家庭衛生保健指導(1)定期向家長宣傳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家長的健康意識。(2)開展親子衛生保健活動,讓家長參與幼兒的衛生保健教育。(3)提供家庭衛生保健咨詢服務,解答家長在衛生保健方面的疑問。7.3.2社區衛生保健合作(1)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幼兒進行健康檢查。(2)開展社區衛生保健宣傳活動,提高幼兒及家長的健康素養。(3)積極參與社區衛生保健項目,共同提高幼兒健康水平。第8章幼兒心理健康與輔導8.1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幼兒時期是人生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具有以下特點:(1)快速性:幼兒心理發展速度較快,短時間內可出現顯著變化。(2)連續性:幼兒心理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各階段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3)階段性:幼兒心理發展可分為若干階段,每個階段具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征。(4)個體差異性:幼兒心理發展受遺傳、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存在個體差異。(5)可塑性:幼兒時期心理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通過早期教育可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8.2心理健康輔導方法針對幼兒心理發展特點,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心理健康輔導:(1)情感支持:給予幼兒充分的關愛、尊重和安全感,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2)行為引導:通過模仿、游戲等途徑,引導幼兒學習積極向上的行為模式。(3)認知啟發:根據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提供適當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4)情緒管理:教授幼兒識別和表達情緒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5)人際交往: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幫助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和溝通。8.3心理問題識別與干預及時發覺并解決幼兒心理問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心理問題識別與干預的方法:(1)觀察法:通過觀察幼兒在園內的行為表現,了解其心理狀態。(2)訪談法:與家長、教師等密切接觸者溝通,了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和心理需求。(3)問卷調查:采用專業問卷,對幼兒心理狀況進行評估。(4)心理測試:運用心理量表等工具,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進行定量評估。發覺心理問題后,采取以下干預措施:(1)個性化輔導:針對幼兒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輔導方案。(2)家庭指導:指導家長參與幼兒心理輔導,形成家園共育的良好氛圍。(3)教師培訓: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提高教師心理輔導能力。(4)專業支持:對于嚴重心理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支持和協助。第9章突發事件與應急處理9.1突發事件預防與應對為保證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幼兒園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本章將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對措施進行詳細闡述。幼兒園應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保證教職工及幼兒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地采取應對措施。9.1.1突發事件預防(1)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對教職工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其對突發事件的認識和防范意識。(2)定期檢查設施設備:保證幼兒園設施設備安全,消除潛在安全隱患。(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幼兒在園內的安全。9.1.2突發事件應對(1)成立應急指揮部:設立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突發事件應對工作。(2)明確應急職責:明確各崗位在突發事件中的職責,保證應急工作有序開展。(3)建立應急通訊網絡:保證應急情況下通訊暢通,及時傳遞相關信息。(4)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教職工及幼兒的應急反應能力,檢驗應急預案的實際效果。9.2常見意外傷害處理幼兒園內常見的意外傷害包括跌倒、碰撞、燒傷、燙傷等,以下為各類傷害的處理方法。9.2.1跌倒、碰撞(1)立即檢查傷勢,判斷有無骨折、脫臼等情況。(2)如有開放性傷口,應及時止血、消毒,并視情況包扎。(3)如有骨折、脫臼等嚴重情況,應立即就醫。9.2.2燒傷、燙傷(1)迅速將受傷部位放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降低受傷部位溫度。(2)用干凈紗布或毛巾覆蓋傷口,避免感染。(3)及時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