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1頁
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2頁
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3頁
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4頁
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職(社會人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中醫養生保健

專業代碼:520417

二、入學要求

符合高技能人力學歷提升計劃人員。

三、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三年,最長五年。

三、修業年限

表12-1-1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職業面向分析表

社會認

所屬專所屬專對應主要職

可度高

業大類業類行業業類別主要崗位類別(或技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

的行業

(代(代(代(代術領域)等級證書舉例

企業標

碼)碼)碼)碼)

8040理發及美容服

美容師

80居805洗8051洗浴服務保健調理師

民服浴和養8052足浴服務足療師

務業生服務保健調理師、健康管

5204520417

8053養生保健服務理師、中醫藥膳制作

中醫藥中醫養

類生保健

841醫

8416療養院

院保健調理師、健康管

84衛

842基8421社區衛生服務理師、中醫藥膳制作

層醫療中心師

衛生服8422街道衛生院

務8423鄉鎮衛生院

8424村衛生室

8425門診部(所)

8511干部休養所

8512護理機構服務

8513精神康復服務

8514老年人、殘疾

851提

保健調理師、健康管

人養護服務

供住宿

理師、中醫藥膳制作

社會工8515臨終關懷服務

8516孤殘兒童收養

85和庇護服務

會工

8519其他提供住宿

社會救助

保健調理師、健康管

8521社會看護與幫

理師、中醫藥膳制作

852不助服務

提供住

8522康復輔具適配

宿社會康復矯形師

服務

工作

8529其他不提供住保健調理師、健康管

宿社會工作理師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理想信念堅定,德、

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

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中醫養

生保健及現代康復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面向保健調理師、健康管理師、中醫藥膳制作

師等行業的職業群或崗位群,能夠從事康復理療、推拿按摩、健康養生等工作的“厚德、

勵志、博學、創新”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

(二)培養規格

1.思想品德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

品質和法制觀念,愛崗敬業,事業心強、責任感強。對本專業的性質、作用和價值有較明

確和深刻的認識,愿意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人民服務,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患者康

復C

2.科學文化

追求自我發展和完善、有求知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

藝術鑒賞水平,具有較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文化修養。具有人文關懷精神,遵守行業

的道德行為規范,有良好的醫患關系。

3.技術技能

具有扎實的中醫養生保健基礎知識、方藥知識、針灸推拿技能、傳統養生法、臨床辨

證能力等,掌握必要的中西醫康復治療知識和技能;具備將中醫養生理論和各種非藥物療

法的技術應用到廣大亞健康人群,能科學的、正確的做好參謀、顧問、咨詢工作,以及滿

足消費者的養生保健需求;掌握傳統養生保健方法、技巧,開展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養

生分析、評估、調理,并提供個性化的養生綜合服務。具有對常見疾病進行問病薦藥和從

事中藥保健品營銷等基本技能;具備對新技術及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力、職業適應能力,以

適應社區、農村、養老院、康復中心等各類養生保健康復類單位的需求。

4.創新創業

首先,中醫養生保健專業需與養生保健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并積極實施現代學徒制,

讓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真正參與工作實踐,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又

能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從而達到校企合作共贏的目的;也可以吸引大型養生保健企業積

極參與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尋求專業的養生保健技術指導;還可嘗試面向行業企業自主招

生,或根據不同企業的用人特點,設立各種不同的人才培養訂單班,使培養的人才更好地

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和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其次,以實踐育人為目標,將行業企業實體店引入大學校園,借助行業企業先進的養

生保健設備,開設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項目,實現以行業企業實體店為支撐和引領,

打造融“教學、實訓、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五位于一體的養生保健人才培訓中心

3

及創新創業基地,以促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整合。校內實體店可實行學校教師

和企業師父雙重指導,學生自主經營管理的運營模式,在保證學生實訓技能需求的基礎上,

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店務管理能力,為今后學生的創新創業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我

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5.身體心理

具有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有一

定的自我心理調整能力,對挫折和失敗有承受力,對勝利和成功有自制力;對患者有同情

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難,設法幫助改善;新生患者,鼓勵其充分發揮潛能,

促進康復;對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有創新精神。有健康的體魄,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術技能)課程兩類。

(一)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內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由公共基礎課與公共選

修課組成的通識教育平臺支撐的專業基礎與專業核心課組成的專業模塊、校內活動與校外

活動組成的課外模塊、專業拓展與個性選修課組成的拓展模塊而構成的“一平臺三模塊”

的課程體系。

專業模塊:課外模塊:拓展模塊:

專業基礎與專業核心課校內活動與校外活動專業拓展與創新創業選修課

通識教育平臺:公共基礎課與公共選修課

通識教育平臺。主要由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公共必修專題講座等組成,重在進行人文

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的教育。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式與攻策、體育、計算機基礎、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傳統文化、信息技術、統計學、高職英語(實用英語)、創新創業基

礎、PPT設計與制作、應用文寫作等課程。

專業模塊。主要由專業基礎與專業課組成。設有人體解剖學、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

學、中醫營養學、生理病理基礎、臨床診斷技術、臨床疾病用藥、養生學概要、中藥學、

方劑學、經絡腌穴學、針灸推拿技術、中醫食療學、常見疾病防治學、養生保健調理技術、

4

養生保健實體店運營實訓、畢業論文等課程。

課外模塊。主要由校內技術技能競賽、科技文化節、創新創業競賽等課外活動與假期

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校外課外活動組成。設有軍事課、專業見習及專業教育、企業特色

技術技能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項目等。

拓展模塊。由專業方向課、專業拓展課、自主學習、創新創業與公共選修課組成。設

有運動養生、康復評定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骨科康復、康復心理學、醫學論文寫作、老

年康復、中醫美容技術、健康管理咨詢、創新創業選修與公共選修課等。

(-)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由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

創業教育、語文、數學、外語、美育課程等公共基礎必修課程。(詳見附錄1)

(三)專業(技術技能)課程

一般包括專業基礎、專業核心、專業拓展、專業實習(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

習)等課程。

1.專業基礎課程。由人體解剖學、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生理病理基礎、臨床診

斷技術、臨床疾病用藥、養生學概要、中藥學、方劑學等課程組成。

2.專業核心課程。由中醫營養學、經絡腦穴學、針灸推拿技術、中醫食療學、常見疾

病防治學、養生保健調理技術等課程組成。

表12-1-2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核心課程一覽表

專業核

序號課程目標主要內容教學要求

心課程

1.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掌握中醫藥膳的基

本理論、性能理論、飲本理論原則;掌握生

講授中醫飲食營養學

食的宜忌。活及臨床長用的中

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

2.分項闡述有關食物的醫藥膳的性味、歸經

中醫營能,為其他專業基礎課

1性味、歸經、功效、應屬性的中醫特點;熟

養學和后期臨床課奠定中

用、現代作用研究等。悉常見疾病及各類

醫食養與食療方面的

3.中醫保健醫療食品中醫體質分型的中

理論以及應用基礎。

(生活與臨床中常用的醫藥膳的應用;了解

傳統食養與食療食品)中醫保健醫療食品

5

的功效。

經絡系統的組成、十四

1.經絡的概念、經絡系

經脈的循行規律、十二熟悉經絡系統的組

統的組成。

經脈的分布、走向規律成;了解十二經脈的

經絡腌2.十四經脈的循行路

2及十二經脈的表里屬關系、分布、走向規

穴學線。

絡關系;常用腌穴的定律;掌握常用腌穴定

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歸

位、歸經、主治和取穴位、歸經、主治操作。

經、主治和操作。

方法。

針灸推拿的基本原理、1.常見病癥與多發病癥

治療原則及適應范疇;診治的基本知識、基本

熟悉針灸推拿的基

針灸推拿手法及常見技能;2.常用養生保健

本原理、治療原則及

傷科疾病、內傷雜病、的自然及物理療法如刮

針灸推適應范疇;掌握常用

3兒科疾病、其他病癥、麻、火罐、藥浴等的基

拿技術養生保健的自然及

康復病癥具體診治內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

物理療法;了解預防

容;養生保健的自然及本技能。

保健基本施治方法。

物理療法基本知識及3.預防保健基本施治方

基本技能C法。

藥膳的特點、藥膳原料1.常用中藥的性味歸

了解中藥性味歸經、

中食物類原料、畜禽肉經、功效、應用、用法

功效、應用;熟悉藥

類等常用食物性能、功用量、使用注意等。

膳的組成、效用基本

效、主治以及應用方面2.藥膳的特點、藥膳制

中醫食理論、基本知識;掌

4的注意事項;藥膳制作作的基本技能、各種常

療學握藥膳基本制作方

的原則,能根據常見癥用食物的功效和應用、

式方法,能根據常見

狀、疾病的不同,選擇以及常見藥膳方的組

癥狀、疾病選擇藥膳

藥膳食療方法并能制成、效用等基本理論、

食療并制作。

作。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1.高血壓、糖尿病等常了解常見疾病的基

常見疾

病、肥胖、血脂紊亂、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本知識、中西醫診斷

5病防治

中風、亞健康、痛經、診斷標準、病因病機認標準;熟悉辯證施養

月經不調常見疾病的識、基本藥物治療及調規律及基本藥物治

6

基本知識、診斷要點、理方法。療方法。

病因病機、及辨證施養

規律。

以病證為項目,綜

熟悉了解常見

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所

養常見病證及亞健疾病及亞健康狀態

學習的所有操作技能,

生保健康狀態的診斷、養生調的診斷、評定;掌握

6包括疾病及亞健康狀態

調理技整方案及具體操作。傳統養生保健技能

診斷、評定、傳統養生

術及現代治療技術并

保健技能及現代治療技

熟練運用。

術的綜合應用。

3.專業拓展課程。由康復評定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康復心理學、運動養生、骨科康

復、醫學論文寫作、老年康復、中醫美容技術、健康管理咨詢等課程組成。

4.專業實習課程。由專業見習及專業認知教育、企業特色技術技能跟崗實習、頂崗實

習等課程組成。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一)學時學分安排

基本學制三年,總學時數不低于2600,集中授課課時占比應不少于40%,周學時一般

在22-26,每學時不少于45分鐘。整周集中實訓單獨設置,學時按24學時計算。公共基

礎課程學時占總學時28.4%,選修課教學時數占總學時7.6樂一股以18學時或一周計為

1個學分。

1.教學時間安排

每學年教學時間不少于40周,三年總教學周數120周,課堂教學原則上85周(見下

表)。

表12-1-3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學時間安排表

教學運行周

學年學期入學教育(含

授課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考試機動共計

軍訓)

7

115周221

40

218周2

318周2

二40

418周2

518周2

三40

620周0

合計108102120

2.學分

學生三年制學習,總學分原則上為136學分。專業見習與專業教育、社會實踐等以1

周為1學分。頂崗實習為20學分c校內課外活動4學分。

3.學分績點

學分績點按下列課程績點公式計算:

課程績點二(分數/10)-5

課程學分績點二學分X績點

平均學分績點;各門課程學分績點之和/各門課程學分數之和

4.學分轉換

(1)《計算機基礎》課程成績不合格,但獲得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的,可轉換為《計

算機基礎》學分。

(2)《高職英語》或《實用英語》課程成績不合格,但獲得英語等級考試證書的,

可轉換為《高職英語》或《實用英語》學分。

(3)獲得本行業或專業初級工證書的,可轉換折算為本專業實踐課時30%;獲得本

行業或專業中級工證書的,可轉換折算為本專業實踐課時50%;獲得本行業或專業高級工

證書的,可轉換折算為本專業實踐課時78%。

(4)參加競賽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的,可以申請免修相關專業課程一門,直接獲得

課程學分及績點。

(5)退役軍人的入伍經歷可作為畢業實習經歷。

(6)在崗職工、農民工及其他社會人員與本專業相關或相近的工作經歷(比如任職

班組長、主管、經理等職位及獲得技術能手、優秀標兵等榮譽的)納入實踐環節,經認定

可轉換為本專業實踐課時學分,不得超過相關專業畢業總學分的25%。

8

(7)新型職業農民典型業務樣本、跨專業工作流程或操作規范、下崗職工從事社區

居民服務業或從事個體經營或開辦私營企業等再就業的相關證明,經認定可轉換為本專業

實踐課時學分,不得超過相關專業畢業總學分的25%。

(8)在其他網絡學習平臺修完課程的,可以申請免修相同或相近課程,直接獲得課

程學分及績點。

(9)認定和轉換的全部學分最高不超過相關專業畢業總學分的40%。

(10)未盡事宜,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實踐教學安排

實踐性教學學時占總學時數52.4%,學生軍訓(含入學教育)2周,專業見習與專業

教育1周,跟崗實習不超過3個月。學生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按20周核算為480

學對,可集中或分階段安排。

(三)教學進程安排

各類課程學時學分比例、專業教學進程安排、專業集中實踐安排、專業課外活動安排

等見下表。

1.各類課程學時學分比例表

表12-1-4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各類課程學時學分比例表

小計小計

課程結構課程類別課程性質

學時占總學時比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平臺公共課必修77829.83%1028.78%

專業技術技能課必修102639.34%5741.01%

專業模塊

崗位能力課必修62423.93%2820.14%

拓展模塊自主學習選修課選修1806.90%107.19%

課外模塊校內外課外活動必修12.88%

合計2608100.00%139100.00%

集中授課105440.41%

理論教學130249.92%勞動教育

實踐教學(實習實訓)130650.08%

2.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

表12-1-5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

9

翎分

課程魅學時分S!各學期同翎八嬲)虹教集中搜

課猩名稱粉承授課方式考核方式

結構麒性質日課翔

總學時麟藏12345€

嬲道德修養與法誨£35442123赳,卵3222領

<72M84虹+耶4428筆耐

腰與麻2404002赳域下328領

9妙主義的■貼酬特蚣劇1202001處唯下184筆試

郡理論課2363802虹唯下288筆試

嫩停3545403統御3024領

計算機基礎3545403牡+耶3024琬

薪英語23636022016領

公牡+耶

大學生心酷麟育2

通識共363802牡+耶2016前

教肓基必班發展出地螭2363602缸+京2016領

平臺礎修豳加副1181801牡+耶108前

課隈馬耨投理論類2363602缸+耶2016前

鼓國史j363802班+京2016領

巾轆統文化1181801赳+耶108領

般娟1181801虹十妍108領

泰劇育(勞動蟠)1160161虹-京106脛璃核

釉林23620162赳域下2016膜考核

體H3108010822如耶8820任務為核

應用文寫作1181801妣?蝦108筆試

M耨與蹄j363602虹?蝦2214領

小計40778618160492286

人體解剖生理學{7236364赳+疑3836筆試

中醫學幽4727204赳+耶3636筆試

中醫漪學35436183缸+京2628筆試

中醫爵學*(7236364牡+耶3636筆試

艇學基電3545403缸+耶2628筆試

懶的技術35426283牡+耶2628筆試

專業臨床赫用藥35436183赳+耶1836筆試

技術心科學瞧3545403虹十妍2628筆試

技能修

中藥學<7254184虹—京3636翁it

課程

專業方劑學3544683赳唯下2628藥it

如耶

模塊經觸醇,{72383643836筆試

及刖蝦

甘灸推拿技術■\72笫3841854筆試

中醫食療學,\7236364如耶3636領

常見解防治和\7236364牡+耶1854筆試

養生保健調理技柢

{7210624赳+疑3636筆試

13

患保敲體店譴實訓3540X等054任務考核

崗位企業管理認知<72072等020任務考核

篦力必修能實假(72072締020任務考核

朝頂歌習2048004802W妍048任務考核

小計051G50G04104G43G670

康復評定技術23618182赳+耶1818筆試

康復治療技術j3612242虹十妍1224liit

自主

醺心爵23624122牡?疥1818觥

學習選

中國美容技術j36432如耶32藥it

拓展選修24

模塊9老年酸23618182吸哪1818筆試

他JW理咨詢23818182赳?妍1818筆試

醫學論文寫作1181081船噬下108筆試

小計(應修10學分)n180801009090

學分/學時/月課時合計1J526081302130610181054

:三:

I:每學期考濾程不超5門,其他颼為考查或考證。蜒為建制性要求,也可以顛者翻取學分

2:專業核心隈程用*表示。

3.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課外活動安排表

表12-1-6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課外活動安排表

10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6人,兼職教師5人,其中副高級專業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有5

人,占教師總數的45.5樂中級專業以上技術職務的本專業“雙師型”專任教師5人,占

教師總數45.5%0

1.本專業專任教師素質要求

(1)具備高校教師資格證書;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愛崗敬業,有較強的工作貢任心;

(3)要求具有康復治療、康復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等專業背景的碩

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如果是其他相關專業教育背景,應通過進修或參加高級培訓班等方

式,學會并具備承擔2至3門涉醫專業主干課程的能力;

(4)專業教師每年到相關行業機構工作的時間不得少于1個月(或每周不少于1天),

每5年期間應有12個月以上專業崗位實踐經歷。

2.本專業兼職(兼課)教師素質要求

(1)來自行業一線的技術能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為充足的理論知識;

(2)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將所從事專業的業務知識、實踐經驗、技能、技巧

用簡練通俗的語言教授給學生。

(二)教學設施

1.校內實訓室

表12-1-7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校內實訓室一覽表

實訓室名稱實訓項目

1、經絡腌穴的取穴定位實操;2、常見疾病針灸治療實操課

1中醫養生實訓室程;3、常見疾病推拿治療實操課程;4、常見疾病刮痛治療

實操課程;5、養生保健調理技術;6、中醫食療

2人體解剖實訓室1、軀干骨;2、顱骨與四肢骨;3、骨連結;4、軀干肌;5、

11

頭頸肌和四肢肌;6、消化系統;7、呼吸系統;8、心、動脈、

靜脈和淋巴系統;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