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5《誡子書》文學常識+重點注釋+重點譯句+課后問題+中考預測-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之課內文言文考點清查(學案含解析)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之課內文言文考點清查
專題25《誡子書》
(考點:文學
識)
(1)《誡子書》選自《諸葛亮集文集》,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是蜀國政治家、軍事家。
(2)文題解讀:誡,告誡、勸勉。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罢]子書"即諸葛,旨在告誡、勸勉的書信。標題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考點:課后注釋)
⑴[夫]: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端。
⑵[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⑶[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⑷[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⑸[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
⑹[明志]明確志向。
⑺[明]明確堅定.
⑻[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⑼[致]達到。
(10)[廣]增長。
(11)[淫慢]放縱懈怠。
(12)[淫]放縱。
(13)[慢]懈怠。
(14)[勵精]振奮精神。
(15)[勵]振奮。
(16)[險躁]輕薄浮躁。
(17)[險]輕薄。
(18)[治性]修養性情。
(19)[治]修養。
(20)[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
(21)[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22)[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23)[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
(25)[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6)[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
(考點:重點譯句)
⑴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答案】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來修養身心,以節儉來培養品德。
⑵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答案】不能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⑶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答案】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定下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
⑷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答案】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⑸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答案】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最終人老志衰,大多對社會沒有什么貢獻。
⑹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答案】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考點:課后習題)
一、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文意,互相質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
二、說說你對以下兩句話的理解。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
四、課文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試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02
4
:中考預測)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②險躁則不能治性()
③年與時馳()④非學無以廣才()
2.選出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意與日去/呼爾而與之B.非志無以成學/可以為師矣
C.夫君子之行/夫專諸之刺王僚也D.淫慢則不能勵精/入則無法家拂士
3.下治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寧靜/無以/致遠B.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C.險躁/則/不能/治性D.非學/無以/廣才
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髙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ā抖Y記·雖有佳肴》)
(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ā墩]子書》)
1.下列括號內對加點詞語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雖有佳肴(即使)___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然)
B.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用作名詞)斗折蛇行(名詞用作狀語)
C.非學無以廣才(增長)___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勉勵)
D.其此之謂乎(表推測)___其真無馬也(表反問)
2.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甲文先通過類比引入,層層推論得出“教學相長"的論點。
B.乙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待。
C.兩文都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又使文章節奏鮮明、朗朗上口。
D.兩文都圍繞“學”這個中心論題,提出并充分論證各自與“學"相關的中心論點。
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換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吾欲汝曹①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③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⑤;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⑥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⑧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選自馬援《誡兄子嚴敦書》有刪節)
【注釋】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結縭:父母送女兒出嫁,給她結好帶子,戴好佩巾。③龍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濁無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惡。⑥謹敕:謹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遠:鵠:天鵝:鶩:鴨子。⑧郡將下車:指郡守初到任。
1.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一處)
申父母之戒
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非學無以廣才________②意與日去________
③樂人之樂________④數郡畢至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_______________
②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_______________
③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
_______________
4.“靜"對于做人與學習有挪些意義?請根據【甲】文內容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這兩篇誡勉子侄的書信有不少說理技巧,請說說你從學到了哪些。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單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夫君子之行已而之細柳軍(《周亞夫軍細柳》)
B.非寧靜無以致遠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D.蒙乃始就學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B.孤,古代王侯的自稱。成語“孤芳自賞"的“孤”與此義同。
C.經,儒家經典,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
D.博士,古代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與現代漢語含義不同。
3.下列括號內對加點詞語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雖有佳肴(即使)___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然)
B.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用作名詞)斗折蛇行(名詞用作狀語)
C.非學無以廣才(增長)___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勉勵)
D.其此之謂乎(表推測)___其真無馬也(表反問)
4.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乃始就學一蹴而就就事論事功成名就
B.結友而別別來無恙久別重逢依依惜別
C.無以致遠勤勞致富閑情逸致學以致用
D.意與日去去國懷鄉相去甚遠去粗取精
參考答案
(考點:課后習題)
一、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來修養身心,以節儉來培養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定下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放縱懈怠,就無法振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歲月而消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什么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二、1.以寧靜心緒來涵養德行,以節儉生活來培養品德。(自己的理解從略,能結合文本和現實體驗,言之成理即可)
2.不能夠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能夠平和安靜就不能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自己的理解從略,能結合文本和現實體驗,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中關于“志"的語句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和“非志無以成學"。文章很重視“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寧靜以“明志”,也就是時時將“志”放在眼前,不斷磨礪;一方面強調無“志"則不足以“成學”,意謂沒有志向,則學無目標,必然學習龐雜,不能專一。
四、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02
4
:中考預測)
(一)
1.①明確堅定②修養③疾行,指迅速逝去④增長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①非淡泊無以明志: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②險躁則不能治性: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治:修養。③年與時馳:年華隨時光而飛馳。馳:疾行,指飛速逝去。④非學無以廣才: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廣:增長。
2.C
【解析】本題考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此類題要在平時積累文言詞匯,結合具體語境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在由句子意思辨析推斷詞語的意思。A.介詞,隨著/介詞,給;
B.連詞,來,拿來/介詞,憑借;C.助詞,用在句首,表示發端/助詞,用在句首,表示發端;
D.連詞,就/連詞,如果;故選C。
3.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B選項節奏劃分不正確。“夫君子之行"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品行”,“夫"為句首語氣助詞,“君子之行”為偏正結構,“君子"和“之行”之間沒有停頓,“靜以修身"的意思是“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靜"為主語,其后面應該停頓,所以節奏劃分應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故選B。
4.以寧靜來修養身心,以節儉來培養品德。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注意: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來;修:修養;身:身心;儉:節儉;養:培養;德:品德。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解析】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要讀懂文意,結合相關內容分析?!爸井敶骟{遠”的意思是指人應當懷有遠大的志向。文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即諸葛亮告誡兒子看輕眼前的名利,有明確遠大的志向,心無雜念地學習實現遠大的目標。
【參考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v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二)
1.A
【解析】A.錯誤,雖有佳肴(雖然);雖我之死(即使)。故選A。
2.D
【解析】D.錯誤,甲文集中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教學相長"的道理;乙文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故選D。
3.示例: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節約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此句中重點的詞有“靜(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修養),養(培養)”,注意根據句境確定詞義。
參考譯文:
甲:君子的行為操守,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節約的作風來培養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后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上
說:“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三)1.父母之/戒
【解析】謂賓斷句,從謂語后面劃分開。
2.①使……增長②離開③以……為樂④全,都
【解析】“廣”、“去"源于《誡子書》重點字詞,需要關注“廣”使動,“樂"源于《醉翁亭記》:“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畢"源于《口技》:“群響畢絕”。
3.①心緒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生活節儉來培養高尚的品德。
②學習必須靜下心來,才干須要勤學苦練。
③我常常替他寒心,這就是我不希望子孫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孫效仿他)。
【解析】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注意重點字詞。①“以"需要譯為“來”,注意“修身"與“養德”的翻譯。②注意“夫"句首發語詞可不譯。③“常”譯為“常常、時?!保盀?譯力“替',“是以'按句式譯為“這是……的原因”,“效"譯為“效法、效仿”,以上均能在課內文言《出師表》《送東陽馬生序》《治水必躬親》重點字詞中找到。
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從淡泊和寧靜的自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河南鄭州惠濟區迎賓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筆試真題
- 醫療保險中的倫理與法律問題
- 后勤校長面試題及答案
- 動手實踐的幼兒園數學考題及答案
- 2025年部門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新】
- 2025年腫瘤精準醫療臨床實踐中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報告
- 2024-2025項目管理人員年度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解析答案可打印
- 2025年管理人員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滿分必刷)
- 醫學教育中的色彩搭配與視覺效果
- 共享出行平臺信用評價與用戶信用行為關聯性報告
- 大學生活中的習慣改造
- 江蘇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統編版質量測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青春期異性之間的交往課件高中上學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31-01-03 電工 人社廳發2018145號
- 猩紅熱課件完整版本
- 肌肉骨骼康復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農業保險理賠服務操作流程手冊
- 《交換與路由技術》 課件全套 曹炯清 第1-9部分 學習環境的搭建- 綜合實訓與技能比賽
- 第30屆WMO初測2年級B試卷
- 反訴狀(業主反訴物業)(供參考)
- 10S505 柔性接口給水管道支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