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測評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40分)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0分)1、下列可稱為生態系統的是()A.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B.臥龍自然保護區C.渠江河里的魚 D.西雙版納的所有生物2、某海洋被DDT(一種難以分解的化學農藥)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它們體內的DDT相對含量如右圖所示。由此推測,位于食物鏈最頂端(營養級別最高)的生物是()A.甲 B.乙 C.丙 D.丁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該詩句描述的生命現象主要體現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C.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 D.生物能夠長大4、某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該圖顯示的食物鏈條數是A.一條 B.兩條 C.三條 D.四條5、在討論“探究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實驗方案時,同學們的下列發言中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水分B.多次重復實驗,可提高實驗結論的可信度C.實驗數據與其他人不一致時,可以修改數據D.實驗結束后,將鼠婦放歸適合其生存的環境中6、下面四組中,全是生物的一組()A.太陽、玉米、山羊 B.蝗蟲、蛇、鐘乳石C.新冠病毒、銀耳、山茶 D.蝦、魚、機器人7、下列關于環境因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環境因素是指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B.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大類C.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溫度、水、空氣和礦物質等D.生物因素是指以某種生物為食的其他生物8、根瘤菌和大豆的關系是()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競爭9、2021年4月日本正式決定將福島核電站內儲存的核廢水排放人海,核廢水最終會污染()A.海洋生態系統 B.日本本土 C.城市生態系統 D.整個生物圈10、把兩種草履蟲放在一起培養,它們會因爭奪食物而導致其中一種逐漸死亡。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是()A.競爭 B.捕食 C.合作 D.共生第Ⅱ卷(非選擇題60分)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2、除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3、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4、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所有生物和____________之間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5、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這就是________。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斷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小明在調查校園里的生物時,發現天空中飛過一只蝴蝶也應該記錄。(____)2、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非生物因素。3、植物不進行呼吸,只有動物才需要呼吸。(____)4、能夠運動的物體就一定是生物。(____)5、一個池塘中的所有的魚是一個生態系統。(_________)四、實驗探究(2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1、影響鼠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溫度、土壤的潮濕程度等。下圖中的甲、乙、丙是生物興趣小組探究某非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所設計的裝置。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如果要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實驗中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__?作出假設。(2)制訂并實施計劃:該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_。進行本實驗時你應該選擇上圖中的哪一個實驗裝置?______(填甲、乙或丙)。該實驗只用一只鼠婦是不能得出準確結論的,因為______。(3)分析結果:若將10只鼠婦放入該實驗裝置的鐵盤中央,重復進行5組實驗,都經過10分鐘后,及時統計鼠婦數量。如果在明亮處的鼠婦數量分別是1只、2只、0只、1只、0只,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做出怎樣的處理?______表達和交流。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4)實驗結束后應對鼠婦怎樣處理?______。2、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學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實驗中,選擇生長狀況相同的4株青菜幼苗并編上序號,分別放在不同的條件下培養(見下表),每天定時觀察這4株青菜幼苗的生長狀況。青菜幼苗①號②號③號④號環境條件光照充足,適量澆水遮光,適量澆水光照充足,不澆水光照充足,大量澆水請進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問題:(1)當探究光照對植物生存的影響時,可選擇______(填序號)兩組青菜幼苗進行比較,其中試驗變量是______,起對照作用的是______號青菜幼苗。(2)當探究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時,可選擇______(填序號)三組青菜幼苗進行比較,其中試驗變量是_____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B【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態系統,只有環境也不叫生態系統,據此可以解答本題。【詳解】A.草原上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臥龍自然保護區既包括了公園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渠江河里的魚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動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D.西雙版納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故選B。2、B【分析】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驹斀狻可锔患饔檬侵腑h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DDT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網的最高級消費者。題圖中,可反映的食物鏈是丁→甲→丙→乙。所以,位于食物鏈最頂端(營養級別最高)的生物是乙。故選B。3、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驹斀狻可锂a生后代的過程,叫做繁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描述的生命現象主要體現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夠生長發育、繁殖后代,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4、A【分析】食物鏈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起點是生產者、依次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終點是最高級消費者,中間用箭頭連接,箭頭總是指向捕食者?!驹斀狻繄D中只有一條食物鏈:樹→蟲→鳥,故選A。5、C【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驹斀狻緼.“探究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說明濕度(水分)是唯一變量,故除濕度外,其他實驗條件應相同且適宜,A正確。B.只做一次實驗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誤差。為了盡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該設置重復實驗(或重復組),多做幾次,然后取平均值,從而可以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B正確。C.實驗數據要實事求是,不能任意修改,C錯誤。D.要愛護好動物,實驗結束后,將鼠婦放歸適合其生存的環境中,D正確。故選C。6、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詳解】A.B.D.太陽、鐘乳石和機器人都不具有繁殖、遺傳和變異等生物的特征,故不屬于生物,ABD不符合題意。C.新冠病毒、銀耳和山茶都具有繁殖、遺傳和變異等生物的特征,故屬于生物,C符合題意。故選C。7、D【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詳解】A.環境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和分布的因素,故A不符合題意。B.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大類,故B不符合題意。C.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溫度、水、空氣和礦物質等,故C不符合題意。D.生物因素是不僅指以生物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還包括影響其生長、形態、發育和分布的任何其他生物,故D符合題意。故選D。8、B【分析】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一般有:寄生、共生、捕食和競爭關系?!驹斀狻扛鼍钤诙箍浦参锏母?,它為植物固定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機物是豆科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儲存的有機物。所以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關系是共生關系,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9、D【分析】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詳解】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來好像毫不相干,但實際上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河流連通著海洋;森林通過強大的蒸騰作用增加降雨,又通過茂密的枝葉和根系來保持水土,因此,森林也影響著河流;海洋蒸發的水蒸汽,隨著大氣飄向陸地上空,又能變成雨或雪。在寒溫帶的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幾乎完全停止,但是那里的人們并沒有感到缺氧,這是因為其他溫暖地區的植物在不斷釋放出大量的氧,氧能夠隨著大氣的流動而流向四方。由此可見,整個生物圈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因此,核廢水直接污染海洋生態系統,但最終會污染整個生物圈,D符合題意。故選D。10、A【分析】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種間競爭幾種方式?!驹斀狻俊鞍汛笮煞N草履蟲放在一起培養,它們會爭奪食物,其中一種會死亡”。原因是大小兩種的草履蟲之間相互爭奪氧氣、有機物和生存的空間,在競爭中弱勢的一方得不到足夠的有機物,發育不良,最終導致死亡,因此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是競爭關系,A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1、數量比例【詳解】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內,生物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它依賴于生態系統的自動(自我)調節能力。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就越穩定。2、病毒結構功能【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驹斀狻砍《就饧毎巧矬w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組織、器官、系統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的細胞有細胞膜,可以保護細胞,同時控制物質的進出,使之從結構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細胞內有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里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把有機物分解并釋放出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使之從功能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因此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3、陽光溫度水【分析】生物適應一定環境的同時,又受到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生物必須依賴一定的環境而生存?!驹斀狻凯h境中的陽光、空氣、水、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活都會有影響。比如:生命起源于水,對陸地生物而言,一個地區的降雨量、濕度及地面水是限制動物、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影響著生物群落的構成。陽光不僅影響植物的生存,還影響植物的分布,同時還影響動物的分布和生長發育。再如地球上溫度變化范圍較大,真正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范圍較小,過熱或過冷的環境都會影響生物的生存和發育,故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溫度、水等。4、環境【詳解】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細菌、真菌)組成。5、調查樣本【詳解】調查法的步驟首先要明確調查問題,確定調查范圍及對象。調查法包括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選擇普查還是抽樣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普查、普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普查。所以,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這就是調查。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這叫抽樣調查。三、判斷題1、正確【詳解】調查法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盡可能全面或比較全面的收集研究對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種材料,并作出分析、綜合,得到某一結論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當前的狀況。樣本的選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隨機性。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因此,小明在調查校園里的生物時,發現天空中飛過一只蝴蝶并如實記錄是正確的。2、錯誤【詳解】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故題干觀點錯誤。3、錯誤【分析】植物、動物都能進行呼吸。【詳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細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進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動物都能進行呼吸,故題干觀點錯誤。4、錯誤【詳解】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營養;能進行呼吸;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能生長和繁殖;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能夠運動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為判斷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據,故題干觀點錯誤。5、錯誤【分析】生態系統概念是指由生物以及生活的環境組成的,包括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而某種動物、植物、或者其他生物是不能單獨構成生態系統的,還需要有其他非生物因素?!驹斀狻恳粋€池塘中的所有魚只是組成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而缺少魚生存的水分、土壤、溫度、空氣以及生存的空間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看作一個生態系統,故題干說法錯誤。四、實驗探究1、(1)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2)光照甲用一只鼠婦進行實驗偶然性較大(3)求平均值(4)放回適合它們生活的大自然【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設計原則是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1)提出問題是探究實驗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要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是光對鼠婦的生活會有影響嗎?(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設計原則是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所以,如果要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變量是光照,應選擇甲實驗裝置,因為乙裝置有兩個變量——水分與光,丙裝置沒有變量,只有甲裝置設置了一個變量光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