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_第1頁
2005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_第2頁
2005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_第3頁
2005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_第4頁
2005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云南省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筆試《申論》試題申論二、給定資料:1.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的一次報道里,記者對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的一個勞務市場進行了拍攝。這是該鎮最大的一個勞務市場,這一天恰好是周末,有許多企業到市場來現場招聘,而這也吸引了不少求職者。但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記者發現一個以招普工為主的展位前卻顯得有些冷清。“珠水流金耀日月,客囊萬千下廣東”,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成千上萬外來民工南下廣東的盛況已成往昔。2004年夏天,珠三角令人意外地出現了大面積用工短缺。深圳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秋聲說,人不知到哪里去了,幾乎每個臺資廠都在喊缺工,普遍缺工在30%至40%左右,一些企業生產線開工不足,訂單也不敢接了。2.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人士介紹,工資缺乏吸引力和勞動條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12年來,農民工月工資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業外來工,月工資在10年前就已達到600~1000元,但現在還是這個水平,而這些年來消費物價總體水平已明顯上升。目前,廣東民工的月平均工資比江蘇低160多元。珠三角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廣州為510元,甚至低于山西、江西520元的標準;東莞為450元;深圳特區外最低工資扣除個人應承擔的社會保險費后為388元;福建莆田和泉州的最低工資是350元。而不少企業,特別是“三來一補”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常常以最低工資作為員工的底薪,加班也不按標準支付加班工資。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企業工資和農業比較收益有所提高,與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差距在縮小,導致外出務工人員對打工收入的預期提高,對勞動條件、工資待遇更為敏感。3.近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記者對廣東東莞市勞務市場問題進行了采訪。據當地兩家知名度比較高,也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介紹說,以前像他們這種規模的企業如果要招聘的話,只要在廠門口貼一張招聘啟事,很快就會吸引來大量的工人,但是現在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根本招不夠人,他們要通過很多其他的方式,或者是主動跟內地的一些城市的勞動局要人。小企業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有一家小企業,也接到了訂單,但是就是因為招不到人,所以這個訂單不得不放棄。現在很多企業招聘啟事上的用詞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強調企業能給員工提供什么,有的企業說我可以每周或者每月定期給員工放電影,或者是給員工提供一些娛樂設施,有的企業甚至還說可以給員工提供夫妻房。4.在對一些民工的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了目前打工者的心態與以往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位打工者說,自己之所以出來打工,就是想找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趁著年輕的時候學一點技術最好了。單純做勞力,五六百塊錢一個月還要加班,一般加到十一點多,一兩點,也有時通宵干活。這種工作實際比在農村時還苦。而且更讓這位打工者耿耿于懷的是,日復一日簡單而機械的重復勞動、微薄的卻又經常被拖欠的工資,這樣的日子讓他看不到希望。有關專家認為,上世紀90年代初形成民工潮的時候,絕大多數工人第一位的目的就是掙錢,因為他們的生存壓力是很大的。而現在的這批工人,大部分都是在我們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后出生的,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希望對自己職業有一個長久的發展的考慮,在職業方面的自我保護意識上也大大增強了。一位廠長說,現在他們廠里有的員工有時候會拿著法律書來跟他討價還價,就是跟他講條件,工人這方面的保護意識大大增強了。5.據河北省農調隊對千戶農民家庭的問卷調查表明,目前外出務工農民最關注和最想解決的問題有四個方面:一是關注工資報酬及兌現情況。有外出務工意向的729戶農戶中,對此問題表示“最關注”和“比較關注”的有665戶,占91.2%,其中,“最關注”的占70.8%,“比較關注”的占20.4%。二是關注法律保障和合法權益問題。對此問題表示“最關注”和“比較關注”的有652戶,占89.4%,其中,“最關注”的占49.8%,“比較關注”的占39.6%。三是關注就醫和社會保障。對此問題表示“最關注”和“比較關注”的有613戶,占84.0%,其中,“最關注”的占49.2%,“比較關注”的占34.8%。四是關注簽訂勞動合同。對此問題表示“最關注”和“比較關注”的有587戶,占80.5%,其中,“最關注”的占48.4%,“比較關注”的占32.1%。另外,對于勞動環境、生活條件和子女教育問題,農民雖然也比較關注和想得到較好解決,但與上述四方面問題相比,顯得不是太強烈。6.自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現,20多年來,“民工潮”已成為中國社會一種常態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國數量龐大的農民群體的社會流動軌跡,折射出傳統的農業大國向工業化邁進的歷程。但從2003年起,一種被媒體稱之為“民工荒”的現象卻開始在東南沿海部分地區出現。進入2004年,“民工荒”現象進一步蔓延,福建、廣東、浙江等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同叫“缺工”。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進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貫是農民工輸出地的內陸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現了“民工荒”,江西、湖南等地都出現了企業招工難的現象。由“民工潮”到“民工荒”,在這一重大變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發揮作用,這一轉變說明了什么?7.一些專家學者提出:所謂的“民工荒”是個偽命題,“技工荒”才是事情的真相。在福建、廣東等一些缺工嚴重的地區。當地的地方官員也極力堅持這樣的觀點:我們并不缺工,我們缺少的是技術工,普通勞工仍是供過于求。據報道,廣東勞動力市場仍是供大于求,就業難與個別企業招工難并存,“有人沒事干”和“有事沒人干”同時并存。,記者在福建沿海一些地方采訪時,當地的官員也認為,缺工是結構性的,而且只是那些管理不規范、不善待民工的小企業。記者調查也發現,當地企業確實普遍存在技術工短缺的問題,招技術工遠比招普通工難。同時,一些條件好、管理規范的企業還是“門庭若市”,吸引了大批求職的農民工,并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管理不規范、勞動條件差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而它們恰恰是最大的用工者。以其提供的低廉的勞動待遇、惡劣的勞動環境,根本無法留住有一定技能的熟練技工。即使有再多的技工,這些企業也無法吸引到他們。8.中國經濟盡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目前面臨的一個最大障礙就是缺少熟練技術工人。與國際上制造業大國相比,中國工人的技術構成非常低。在一些制造業大國,高級工人占30%~35%,中級工人占50%,初級工人只占15%~20%。而在中國,高級工人只占5%,中級工人占30%一35%,初級工人所占比例高達60%,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9.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人士介紹,用工不規范、勞工權益受侵害也是產生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沿海打工的民工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打工五六年,每天加班到兩點,年底只剩車費錢,買件衣服沒了錢。”種種惡劣境遇和待遇,令民工們無法忍受,紛紛離去。實際上,“民工荒”的背后,是中國民工長期遭受歧視和不公平待遇的結果。農民進城打工,不僅從事最骯臟、最危險、最繁重的工作,而且領取最低廉的工資,甚至領不到工資,全國1億民工被拖欠工資高達1000億,一些民工不得不以種種極端方式來為自己討薪水。有人說,“民工荒”的出現,是對企業主無視民工權益的“懲罰”。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出現“民工荒”,是一件好事,它促使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企業,不得不正視廣大民工的合法權益。10.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民工荒的原因關鍵在于東南沿海多年來的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轉變。長期以來,部分沿海地區主要靠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高速增長。企業只賺一點“人工錢”,也就是靠壓低工資、減少改善勞動條件的必要投入實現低成本,以獲得訂單,賺取利潤。而今低工資難以為繼,但企業利潤空間狹小,無力提高工資,有的加工企業加工費已到底限。提高工資,將出現虧損,而不提高工資又面臨嚴重缺工,無法生產,從而陷入兩難境地。面對缺工,企業一方面心急如火,也開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人的待遇,但作出提高工資的決策卻十分困難,這正是這種深層矛盾的反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出現“民工荒”的沿海發達地區,實際上陷入了一個低技術的陷阱。這是目前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中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過分倚重廉價勞動力,而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上少有作為。企業發展需要技工,需要工人,但大量的農民工卻無法變成真正的工人,所以“技工荒”也就順理成章,“技工荒”其實是“民工荒”的另一面。11.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研究員趙千鈞認為,“民工荒”的問題看上去十分簡單,但仔細分析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它是社會歷史背景變化,經濟發展、文環境改變等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但不能簡單對待。從政府層面、地方層面,特別是企業制度層面都應該引起反思,應該有相應的政策引導,使“民工荒”這樣一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件“壞事”的事情,轉化為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制度建設,促進人文環境進步的契機和力量。三、申論要求:第1題、根據上述資料,概括當前我國“民工荒”出現的各種原因并進行簡要分析。要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簡明扼要,總字數400字左右。(30分)_____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該材料反映的是沿海發達地區由原先的“民工潮”轉變為“民工荒”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用工企業用工不規范、勞工權益受侵害是產生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中小企業是最大的用工者,而恰恰是這些企業管理不規范,勞動條件差。農民工在繁重勞動后,得到的是微薄的工資,甚至被拖欠工資。隨著中西部地區企業工資和農民收益的增多和農民工維權意識的加強,沿海城市招工困難日益顯現。(2)“民工荒”的背后凸顯出技術工人缺乏的結構性矛盾,在福建、廣東等一些缺工嚴重的地區普通勞工仍是供過于求,而技術工普遍短缺存在“有人沒事干”和“有事沒人干”的現象。中國工人的低技術構成極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3)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模式面臨“瓶頸”制約是“民工荒”現象的深層原因。有的企業過分依賴廉價勞動力,提高工資必然使得企業面臨虧損。低工資、低成本、低技術的模式難以為繼,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上少有作為。這一現象普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答案解析:第2題、請以“關于解決當前我國‘民工荒’問題的對策建議”為題,從給定資料中任選一個角度,向勞動或教育等上級有關部門提交一份調查報告。要求:觀點鮮明,論證合理,條理清晰,語言簡潔順暢。對策建議具體,可行,避免抽象或空泛,總字數1000字左右。(70分)_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關于解決當前我國“民工荒”問題的對策建議目前,沿海大多數城市存在“民工荒”的現象。尤其是大量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因用工短缺而放棄訂單的現象。經過調查,“民工荒”現象的背后存在以下幾項原因:一是用工不規范,農民工工資待遇低,勞動權益得不到保障;二是技術工短缺而普通工仍是供過于求;三是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面臨“瓶頸”制約是“民工荒”現象的深層原因。“民工荒”現象制約了我國經濟發展,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沿海城市“民工荒”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建立和健全勞動力流動服務體系,實行政府搭臺、市場推動,促進就業服務組織、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多層次、跨地域的合作,使勞動力流動正規化、有序化。幫助建立一個具體的進城務工人員組織,通過正確的組織、引導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問題。第二,建立完善法律援助體系,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農民工的權益保障問題不是一個立法問題,而是執法問題,是法律在執行中是否失靈的問題。農民工是一個特殊群體,由于文化素質不高,缺乏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問題是當務之急。政府部門持之以恒地監督、打擊、懲辦,勞動部門牽頭,專門成立學習培訓中心。首先應對雇傭者進行勞動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使雇傭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權責和所要承擔的義務。同時對農民工定期舉行勞動法等法律學習活動,逐步提高農民工的法律維權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