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題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課型新授課時1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遼與西夏的興起及其政治制度,聯系宋朝的政治制度,比較他們的異同,會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對遼、西夏的影響。2.運用聯系、比較的方法認識遼、西夏、金與宋朝的關系。3.通過學習元朝對邊疆的成功統治,認識行省制度的重要意義4.理性分析元朝的“四等人制”,理解當今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原則的正確性。教學內容與過程教師備課學生反思一、遼與西夏1.遼朝的統治(1)建立政權:916年,契丹首領在建立契丹國,后改國號為。(2)遼宋關系:遼與北宋長期對峙,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局面,通使頻繁,貿易活躍。(3)政治制度①官僚體制:遼朝的職官設置分為__________,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②保持草原習俗,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判斷正誤(1)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農耕、漁獵生活。()()深化理解正確認識遼朝的雙軌政治制度契丹征服者一時尚不能適應被征服地區先進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實行雙軌政治制度分別管理。這種承認漢法、設立南面官的做法,實際上肯定和保護了先進封建文明,并促進了契丹向封建文明過渡,有利于民族融合。2.西夏的統治(1)建立政權:時間____、人物_____、地點______(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職。判斷正誤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脫離宋朝稱帝,國號西夏,建立起與宋朝相同的政治制度。(3)夏金關系: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二、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的建立:時間_____、建立者_____、民族______、興起地域_______、定都__2.發展:年,金滅遼;年金滅北宋;1153年金遷都,改名為。3.金朝的制度:(1)基本沿襲唐宋制度。(2)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統。其特點是__。4.鼎盛:(1)時間12世紀后期在位期間。(2)表現:,。史稱““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1.蒙古崛起:(1)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2)此后半個世紀,蒙古軍隊先后滅掉、和,收服諸部,兼并云南的政權,還遠征到、、地區。2.元朝的建立:(1)年繼位推行,定都。(2)年,改國號為。忽必烈就是。3.元朝的統一: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年,元軍在海域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4.鞏固統一:(1)修筑,設立作用_______-。分設負責。(2)在地方管理上,實行。設立: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由中書省直轄外,全國共設10個行省。影響: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較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3)其他地區的管理(1)吐蕃地區: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2)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3)臺灣:在隸屬福建晉江的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以經略臺灣。歷史解釋元朝的行省制與郡縣制的不同(1)郡縣是地方機構,郡縣長官是地方官員。中央政令直達郡縣,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縣,直線行政。(2)行省是中央機構的派出機構,行省長官是中央官員。行省行使權力時受中央的節制,是分區統治,不是直線統治。四、元朝的民族關系1.新民族的形成(1)蒙古:①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②元朝時,很多蒙古人遷入中原,同漢族雜居相處。(2)回族:中亞、西亞的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判斷正誤(1)蒙古民族是統一草原后融入其他民族而形成的新民族。()提示:蒙古原為一個游牧部落,統一草原后,融入了其他部落而不是其他“民族”。(2)移居中國的中亞人、西亞人在元朝被稱為回回人,是回族的前身。()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________________,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2)措施:元朝在很多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_________政策,被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3)內容: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漢人主要指北方的漢族,也包括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判斷正誤元朝時期的漢人指的是黃河流域的漢族人。()元朝時期由于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所以民族交融沒有發展()3.元朝的滅亡:時間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當堂檢測: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功解決了港澳問題,其實在歷史上就有這樣的先例,如遼朝的藩漢分治制度,其積極意義不包括:A是契丹各部得以統一B有利于緩和契丹與漢族的矛盾C適用了契丹控制不同地區的需要D有利于鞏固遼朝的統治2、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的主要貢獻有:①稱帝建立政權②推行猛安謀克制度③起兵抗遼不斷勝利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元朝的特點包括:①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封建王朝②存在時間不足百年卻給后世留下深遠影響③民族交融達到新的階段④建立新的地方行政制度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宋金紹興和議后,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其主要目的是()A.防范南宋抗戰派收復故土B.學習漢族先進生產方式C.促進與南方先進民族融合D.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5、遼、西夏、金三個政權的相似之處是:①受漢族文化的影響②與宋有戰有和③曾與北宋并立④實行藩漢分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吐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這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B中書省C理藩院D行中書省7、《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怯烈氏……(至元)二十三年,拜……云南諸路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大德二年,遷湖廣行省平章.……八年,遷平章河南行省……九年,進拜……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其他行省平章遷任亦然.對材料理解準確的是A.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機構B.行省長官獨立負責地方軍政事務C.行省長官由蒙古族人擔任D.元朝通過省官互遷加強中央集權8、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這表明元朝:A.君主專制得以加強.B.地方缺乏實際權力C.行省權力集中專斷D.地方擁有適度權力9、在寧夏發現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時期)的一本佛經殘本有以下特點:各字字形大小不等,筆畫粗細不一;有一部分字排列歪斜,每行左右不齊;印出的字墨色濃淡不均等。據此可以推斷出A.西夏已經出現活字印刷術B.西夏的印刷技術落后于宋朝C.佛經的活字印刷版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