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_第1頁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_第2頁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_第3頁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_第4頁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1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增加了空調通風系統的基本要求(見4.1););——增加新風機組設置能量回收裝置的,應設有旁通閥要求(見4.3.2););——將原標準中風管內表面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和送風中不得檢出β-溶血性鏈球菌的要求,調);););——增加對公共建筑設置的冷卻塔實施軍團菌病風險評估和分級管理要求(見6.5——增加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宜進行風險調查和衛生學評估要求(見6.6);——增加綜合醫院門診區和病區的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見6.7););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北京市疾病預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本標準適用于公共建筑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和居住建筑中公共使用部分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為使房間或者封閉空間空氣溫度、濕度、潔凈度和氣流速度等參數達到設定的要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所有權人或者所有權人委托的專業一臺(組)空氣(水)源制冷或熱泵機組配置多臺室內機,通過改4.1.1空調通風的送風、排風系統和設備應合理配置,保4.1.2空調通風系統的設備機房內應清潔干燥,專室專用,不得堆放與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并符合——進風口應遠離冷卻塔,當距離較近時應增設有效隔擋,以降低吸入冷卻水氣霧。——空調機組應設置應急關閉回風裝置,宜設置中效級別過濾裝置;不能關閉回風的應增設中效——冷凝水排水管末端出口,不宜設在衛生間等公共區——風機盤管、表冷器的回風過濾網宜增加空氣凈化或消毒4.3.4空調通風系統加濕過程中應有控制軍團菌繁殖措施4.3.5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空氣凈化或消毒裝置,不4.4.1冷卻塔的設置應遠離人員聚集區域、建筑物新風口和自然通風口,遠離高溫商場、餐廳、咖啡廳、酒吧、影劇院、音樂廳、體育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檢測常規項目同5.1衛生質量要求的項目;呼吸道傳對性的檢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致病微生物,必要時進5.2.4.6冷卻(凝)水中嗜肺軍團菌5.2.4.7在大型活動期間,承擔大5.2.5.5當冷卻(凝)水和加濕用水中檢6.1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管理責任人應建立衛生檔案、衛生管6.2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啟用前應做好衛生檢查,對于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應進行相應6.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期間,管理責任人應定期進行檢查并做記錄,對存在問6.4冷卻塔運行期間,應對冷卻水持續消毒,冷卻水消毒宜采用含氯制劑,其余氯應符合GB/T29044——冷卻水、冷凝水、空調加濕水檢出嗜肺軍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維護人員應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做好——做好疫情常態防控期間運行方案;——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工況,應為復合通風方式;——全空氣系統在滿足室內溫度、相對濕度基本要求下,應最大新風模式運行;——高層建筑、有內區的建筑和地下建筑的空調區,應加強對送風、排風管理。7.2.2在疫情暴發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除應符合7.1的要求,還應符合——復合通風模式下,應增加自然通風的時間——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系統,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Kp=0.99±0.01,或S型皮托管Kp=0.84±0.01。A.1.3.1檢測斷面應選在氣流平穩的直管段,避——圓形風管:將風管分成適當數量的等面積同心環,測點選在各環面積中心線與垂直的兩條直——矩形風管:將風管斷面分成適當數量的等面積小塊,各塊中心即為測點。等面積小塊的數量個>1~2>2~3個個>1~4>4~9>9~16),A.1.5.1準備工作:檢查微壓計顯示,A.1.5.2動壓(Pd)的測量:將皮托管全壓入口與微壓計正壓端連接,靜壓管入口與微壓計負壓端連計插入風管中心測點處,封閉測孔,待溫度穩A.1.5.4新風量(Q)的計算:`Q=3600′A′0.076Kp273+t′Pd(1)A.1.6.4新風量(Q)的計算: Q=3600′A′V(2)A.2.1.1采樣點:采樣點應在所測空調通風系統的供風區域內,分別在該系統送風管0%時所對應的顆粒物空氣動力學直徑。sg儀器捕集效率的幾何標準差。B.1.6檢測儀器示值不是質量濃度B.4.1對于非質量濃度示值的測定值,按儀器說明書要求R——儀器有效示值(扣除本底值、基底值用儀器法采集空調系統送風中的細菌,計數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經35℃~37℃、48h培養所形成的C.1.3.2將蛋白胨、氯化鈉、肉膏溶于蒸餾水中,校正pH值為7.2~7.6,加入瓊脂,121℃、20minC.1.3.3將采集細菌后的營養瓊脂平皿置35℃~37℃培養48h,計數菌落數,記錄結果換算成cfu/m3。記錄室內裝修狀況、人員數量、溫濕度與天C.2.3.3將采集真菌后的沙氏瓊脂培養基平皿置于28℃用儀器法采集空調系統送風中的b-溶血性鏈球菌,經35℃~37℃,24h~48h培養,在血平皿平板C.3.2.2采樣時空調系統應在正常運轉條件下,關閉門窗,減少人員活動幅C.3.3.3采樣后的血瓊脂平板在35℃~37℃下培養24h~48h。清洗后確定檢測的每套空調系統的空調部件選擇至少5個取各個采樣點殘留灰塵量的平均值為空調部件清潔程度在確定檢測的每套空調系統的空調部件選擇至少5空調部件污染程度檢驗中積塵量的檢驗器材、檢驗分析方法與空調部件清洗后的清潔程度檢驗相F.1.1待測水樣經過濾膜或離心濃縮后,一部分樣品經酸處理與熱處理,以減F.1.2將上述處理與未處理樣品分別接種BCYE瓊脂平板并——35℃~37℃的二氧化碳培養箱;F.3.1采樣容器:可選擇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沉積物與軟泥需養法。觀察到有培養物生成時,反轉平板,孵育落整齊,表面光滑,呈典型毛玻璃狀,在紫外燈下從每一個平皿上挑取2個可疑菌落,接種B膠體金免疫層析法,以膠體金作為示蹤標志物,運用抗原抗體反應原理對冷卻水中LP1進行析。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LP1抗原,當樣品中的LP1含量等于抗體(Ab-Au)形成反應復合物Ag-Ab-Au。檢測區(T)包被的抗LP1抗體時,形成Ab-時結果為陽性;相反,當樣品不含LP1抗原或者抗原濃度低于最低檢測限時,則檢測區無紅色現,此時結果為陰性。質控區(C)包被無關控制抗體,與膠體金標記的相關抗原反應形成紅色反應線G.3.1.1采樣點的選擇:觀察待檢測的水系統,確保取樣點具有代表性;儲水槽或冷卻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