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學試卷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學試卷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學試卷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學試卷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生物學試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3章~第4章,選擇性必修3第1章。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發現的純種大鯢野生種群為一新種——江西大鯢。這是我國首個遺傳身份明確且在野外穩定繁殖的大鯢純種種群。下列有關野生大鯢的保護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通過建立野生大鯢繁育中心使其達到一定的數量B.保護野生大鯢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野生大鯢動物園C.保護野生大鯢需要加強其棲息環境的管理和保護D.可制定相應的法規,加強宣傳,禁止非法捕撈野生大鯢【答案】B【解析】【分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驹斀狻緼、建立野生大鯢繁育中心為遷地保護,遷地保護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因此可通過建立野生大鯢繁育中心使其達到一定的數量,A正確;B、就地保護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保護野生大鯢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B錯誤;C、保護野生大鯢需要加強其棲息環境的管理和保護,使野生大鯢的環境容納量增加,C正確;D、可制定相應的法規,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禁止非法捕撈野生大鯢,D正確。故選B。2.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會影響其生態足跡的大小。下列生產生活方式中,使生態足跡增大的有幾項?()①減少開車出行的頻率,盡量騎自行車出行;②垃圾的分類回收;③增加化石燃料燃燒;④多食肉類;⑤節約用紙;⑥植樹造林,改造荒山A.兩項 B.三項 C.四項 D.五項【答案】A【解析】【分析】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足跡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驹斀狻竣贉p少開車出行的頻率,盡量騎自行車出行,使生態足跡減小;②垃圾的分類回收,能改善環境,使生態足跡減??;③增加化石燃料燃燒,增加了CO2的排放,使生態足跡增大;④多食肉類,消耗的資源相比食用蔬菜多,使生態足跡增大;⑤節約用紙,可減少資源消耗,使生態足跡減??;⑥植樹造林,改造荒山,能改善環境,使生態足跡減??;使生態足跡增大的有③④兩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某地區嘗試推廣“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以減少化肥的使用。該生態農業模式如圖所示,已知果園中的落葉以及雜草可作為豬的飼料,腐果、落葉和豬產生的糞便等可作為原料生產沼氣和沼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沼渣中的無機鹽可以肥樹,提高了果樹對沼渣中能量的利用率B.進入該果園生態系統的能量為果樹固定的太陽能C.建立沼氣池實現了該果園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D.該生態農業模式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人是主要成員和中心環節。人們建立生態農業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農作物所固定的太陽能(包括身體代謝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時又要降低生產成本和避免環境污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驹斀狻緼、樹無法利用無機鹽中的能量,無法體現提高了果樹對沼渣中能量的利用率,A錯誤;B、進入該果園生態系統的能量為該果園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包括果樹、雜草等,B錯誤;C、能量無法循環利用,C錯誤;D、已知果園中的落葉以及雜草可作為豬的飼料,腐果、落葉和豬產生的糞便等可作為原料生產沼氣和沼肥,故該生態農業模式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正確。故選D。4.某同學繪制的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模型如圖所示,其中甲~戊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序號表示相關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碳循環是指含碳的化合物在甲與戊之間循環B.圖中過程③④⑤⑥⑦均可代表呼吸作用C.乙與丙之間的碳主要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D.鉛等有害物質在圖中乙內的積累量最大【答案】C【解析】【分析】題圖為碳循環模型圖,其中甲~戊表示生態系統成分,數字表示相關過程,故甲為生產者,戊為大氣中的CO2,乙為初級消費者,丙為次級消費者,丁為分解者;①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為呼吸作用,⑤⑥為捕食?!驹斀狻緼、碳循環是指含碳元素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循環,A錯誤;B、題圖為碳循環模型圖,其中甲~戊表示生態系統成分,數字表示相關過程,故甲為生產者,戊為大氣中的CO2,乙為初級消費者,丙為次級消費者,丁為分解者;①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為呼吸作用,⑤⑥為捕食,B錯誤;C、乙(初級消費者)與丙(次級消費者)之間的碳主要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C正確;D、鉛等有害物質在圖中丙(最高營養級)內的積累量最大,D錯誤。故選C。5.茶尺蠖是我國茶區最主要的食葉類害蟲,其成蟲具有趨光性。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EoNPV)是茶尺蠖的優勢病原天敵,茶尺蠖幼蟲取食帶EoNPV的葉片后,EoNPV會侵入茶尺蠖的腸細胞,并在蟲體內不斷增殖,最終導致幼蟲死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茶尺蠖與茶樹之間是寄生關系 B.可以利用物理信息對茶尺蠖成蟲進行誘捕C.可以利用EoNPV對茶尺蠖進行化學防治 D.用EoNPV防治茶尺蠖的效率低且會污染環境【答案】B【解析】【分析】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方法大致有三種: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驹斀狻緼、茶尺蠖是我國茶區最主要的食葉類害蟲,茶尺蠖與茶樹之間是捕食關系,A錯誤;B、茶尺蠖成蟲具有趨光性,可以利用光進行誘捕,光屬于物理信息,B正確;C、EoNPV是茶尺蠖的優勢病原天敵,利用EoNPV對茶尺蠖進行生物防治,C錯誤;D、用EoNPV防治茶尺蠖,屬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效果持久,對環境無污染,D錯誤。故選B。6.楊梅果實風味獨特,酸甜適中,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楊梅還可以用來制作楊梅酒和楊梅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用傳統方法制作楊梅酒的過程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進行的B.用不同帶蓋的瓶子制作楊梅酒時,擰松瓶蓋的間隔時間可能不同C.楊梅醋發酵液中,液面處的醋酸菌密度一般會低于瓶底處的醋酸菌密度D.楊梅酒發酵旺盛時,醋酸菌能將發酵液中的糖大量轉變為醋酸【答案】B【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酒精發酵。醋酸菌是好氧細菌,當O2、糖源都充足時能將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則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詳解】A、用傳統方法制作楊梅酒時,利用了楊梅上攜帶的酵母菌進行發酵,不是嚴格無菌條件,A錯誤;B、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用帶蓋瓶子制作楊梅酒時,需要擰松瓶蓋放氣,但由于不同發酵瓶中酵母菌的數量不一定相同,因此放氣時間間隔不一定相同,B正確;C、醋酸菌屬于好氧菌,液面處的醋酸菌更易接觸到充足氧氣,因此液面處的醋酸菌密度大于瓶底處的,C錯誤;D、在楊梅酒發酵旺盛時,環境為無氧環境,且酵母菌產生的酒精會抑制醋酸菌的繁殖,D錯誤。故選B。7.培養和純化酵母菌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該實驗的劃線是從1區域開始的。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步驟②中打開含菌種的試管后需要將試管口通過酒精燈火焰滅菌B.每次劃線前及最終劃線結束后都需要對接種環進行灼燒滅菌C.步驟④在第二次劃線時,需要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再蘸取一環菌液D.步驟④結束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最可能在5區域獲得單菌落【答案】C【解析】【分析】1、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2、平板劃線操作的注意事項:(1)第一次劃線及每次劃線之前都需要灼燒接種環滅菌。(2)灼燒接種環之后,要冷卻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溫度太高殺死菌種。(3)劃線時最后一區域不要與第一區域相連。(4)劃線用力大小要適當,防止用力過大將培養基劃破。【詳解】A、步驟②中接種環蘸取菌液前,需將試管口通過火焰,蘸取菌液后,需將試管口通過火焰并塞上棉塞,通過灼燒防止雜菌污染,A正確;B、接種前將接種環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滅菌,并需要在酒精燈火焰旁冷卻才能接種,劃線完畢后要將接種環進行灼燒,以防止雜菌污染,B正確;C、除第一次劃線外,其余劃線都不需要再蘸取菌液,可見步驟④在第二次劃線時,不需要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再蘸取一環菌液,C錯誤。D、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步驟④結束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最可能在5區域獲得單菌落,D正確。故選C。8.微生物飼料在我國已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包括青貯飼料、單細胞蛋白飼料、飼料酶制劑等。某種單細胞蛋白飼料的制造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氨水可以為某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一定的氮源B.工業發酵時要隨時取樣檢測培養基中的微生物數量、產物濃度等C.圖中的工業發酵屬于無氧發酵,需要嚴格控制無氧條件D.發酵產品分離、提純時要根據產物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方法【答案】C【解析】【分析】發酵工程的基本環節:(1)菌種的選育:性狀優良的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出來,也可以通過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2)擴大培養:在發酵之前還需要對菌種進行擴大培養。(3)培養基的配制:在菌種確定之后,要選擇原料制備培養基。在生產實踐中,培養基的配方要經過反復試驗才能確定。(4)滅菌:培養基和發酵設備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5)接種:將菌種接種到發酵罐培養液中。(6)發酵:這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①在發酵過程中,要隨時檢測培養波中的微生物數量、產物濃度等,以了解發酵進程。②要及時添加必需的營養組分,要嚴格控制溫度、pH和溶解氧等發酵條件。(7)產品分離、提純:①如果發酵產品是微生物細胞本身,可在發酵結束之后采用過濾沉淀等方法將菌體分離和干燥,即得到產品。②如果產品是代謝物,可根據產物的性質采取適當的提取、分離和純化措施來獲得產品。【詳解】A、氨水中富含氮元素,可以為某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一定的氮源,A正確;B、在發酵過程中,要隨時取樣檢測培養基中的微生物數量、產物濃度等,以了解發酵進程,B正確;C、圖中的工業發酵中含有空氣,并不屬于無氧發酵,C錯誤;D、發酵產品分離、提純時要根據產物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方法,如果發酵產品是微生物細胞本身,可在發酵結束之后采用過濾沉淀等方法將菌體分離和干燥,即得到產品。如果產品是代謝物,可根據產物的性質采取適當的提取、分離和純化措施來獲得產品,D正確。故選C。9.培養基是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下列關于培養基的敘述,錯誤的是()A.培養基宜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B.培養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C.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的蛋白胨可為微生物提供氮源、碳源和維生素D.可根據培養基表面菌落的大小、形狀等特征初步判斷菌落類型【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培養需要用到培養基,根據微生物的不同種類和生活習性來配制特定的培養基。不同微生物對培養基中的pH的要求不同,培養細菌時需要將培養基的pH調至中性或微堿性,培養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以滿足生長所需?!驹斀狻緼、培養基宜采用濕熱滅菌,A錯誤;B、培養乳酸桿菌時需要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以滿足生長所需,B正確;C、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的蛋白胨可為微生物提供氮源、碳源和維生素,牛肉膏可為微生物提供氮源、碳源、磷酸鹽和維生素,C正確;D、菌落的特征(如大小、顏色、形狀、隆起程度等)都可作為菌種肉眼鑒定的依據,因此可根據培養基表面菌落的大小、形狀等特征初步判斷菌落類型,D正確。故選A。10.某興趣小組為從土壤中篩選出某類細菌制備相應培養基,培養基成分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成分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瓊脂質量/g1.42.10.210.01.015.0A.從物理性質角度分析,該培養基屬于固體培養基B.從功能角度分析,該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C.該培養基可以篩選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D.該培養基滅菌后還需要將pH調至中性或弱堿性【答案】D【解析】【分析】1、培養基的成分包括水、無機鹽、碳源、氮源等。2、分析表格:表格中含有瓊脂,從物理性質來說,屬于固體培養基;從培養基的功能上看,該培養基以尿素為唯一氮源,屬于選擇培養基,用于篩選尿素分解菌?!驹斀狻緼、該培養基中含有凝固劑瓊脂,所以從物理性質角度分析,該培養基屬于固體培養基,A正確;BC、該培養基以尿素作為唯一氮源,所以該培養基可以用于篩選尿素分解菌,屬于選擇培養基,BC正確;D、調節pH應在滅菌之前,D錯誤。故選D。11.北京傳統小吃豆汁的制作工藝流程如圖所示。混漿操作通常是將老漿直接倒入綠豆乳中,混合漿的沉淀與酸化過程中,主要的產酸微生物為乳酸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混合漿發酵時所需的乳酸菌主要來自老漿B.可用平板劃線法測定混合漿中乳酸菌的含量C.制作豆汁的過程中,通入無菌空氣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D.綠豆乳中的蛋白質主要為乳酸菌提供碳源和能源【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1)平板劃線法: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后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2)稀釋涂布平板法: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將被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的菌落?!驹斀狻緼、混漿操作通常是將老漿直接倒入綠豆乳中,混合漿的沉淀與酸化過程中,主要的產酸微生物為乳酸菌,因此混合漿發酵時所需的乳酸菌主要來自老漿,A正確;B、平板劃線法無法測定微生物的數量,B錯誤;C、乳酸菌是厭氧菌,通入無菌空氣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C錯誤;D、蛋白質主要為乳酸菌提供氮源,D錯誤。故選A。12.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微生物降解是治理水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化學式為(C2H4O)n]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種難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PVA與含碘培養基中的碘發生反應產生藍綠色復合物,PVA降解菌能產生相應的降解PVA的酶,PVA降解產物不能與碘形成上述復合物而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采用以PVA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篩選能降解PVA的細菌B.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分離得到的PVA降解菌并進行計數C.培養PVA降解菌的培養基中加入碘,可用于鑒別PVA降解菌D.菌落直徑/透明圈的值越大,說明細菌降解PVA的能力越強【答案】D【解析】【分析】選擇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促進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長,培養、分離出特定的微生物。【詳解】A、以PVA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上只有能分解PVA的微生物生長,其它微生物一般不能生長,因此采用以PVA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篩選能降解PVA的細菌,A正確;B、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可使菌體在培養基上均勻分布,可分離得到的PVA降解菌并進行計數,B正確;C、PVA與含碘培養基中的碘發生反應產生藍綠色復合物,若PVA被降解,則藍綠色消失,因此培養PVA降解菌的培養基中加入碘,可用于鑒別PVA降解菌,C正確;D、菌落周圍的透明圈越大,說明細菌降解PVA的能力強,因此菌落直徑/透明圈的值越小,說明細菌降解PVA的能力越強,D錯誤。故選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某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工程的關鍵是植被恢復以及植被恢復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可根據當地水分狀況和土壤條件,進行植樹種草,大量引入外來物種C.建立飼養場等綜合開發治理可能會帶來良好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D.使用養殖場家畜糞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利于當地植被的生長【答案】ACD【解析】【分析】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1)問題:礦區土體、土壤和植被,乃至整個地區生態系統的破壞。(2)對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層覆蓋、特殊隔離、土壤侵蝕控制、植被恢復工程等,關鍵是植被恢復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3)案例:赤峰市元寶山礦區生態恢復工程。【詳解】A、礦區廢棄地的土壤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圖示工程的關鍵是植被恢復以及植被恢復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A正確;B、大量引入外來物種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使當地生物多樣性減少,B錯誤;CD、種植的牧草可為動物提供食物,動物的糞便可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可為植物提供肥料,利于當地植被的生長,養殖的動物還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因此建立飼養場等綜合開發治理可能會帶來良好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CD正確。故選ACD。14.廚房中的廚余垃圾多為濕垃圾,處理濕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對其進行降解。篩選高效降解淀粉菌種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配制培養基后須進行滅菌處理,常用的滅菌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B.菌落①與菌落②周圍產生了透明圈,推測菌落①②可以產生淀粉酶C.培養基上的一個菌落可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甚至幾個活菌D.只能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菌體的形態特征來初步判斷培養皿上菌種的類型【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題圖:淀粉遇碘液顯藍色,產淀粉酶的菌落周圍淀粉被水解,因此會形成透明圈,圖中菌落①與菌落②周圍產生了透明圈,說明菌落①與菌落②能產生淀粉酶。【詳解】A、培養基滅菌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A正確;B、淀粉遇碘液顯藍色,產淀粉酶的菌落周圍淀粉被水解,因此會形成透明圈,圖中菌落①與菌落②周圍產生了透明圈,說明菌落①與菌落②能產生淀粉酶,B正確;C、由于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顯示的只是一個菌落,故培養基上的一個菌落可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甚至幾個活菌,C正確;D、由于菌落肉眼可見,故初步判斷培養基上菌種的類型,可用肉眼觀察菌體的形態特征,D錯誤。故選ABC。15.某種物質A(一種含有C、H、N的有機物)難以被降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某研究團隊成功地篩選出能高效降解物質A的細菌(目的菌),實驗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圖中⑥過程為將M中的菌液稀釋一定倍數后,取0.1mL涂布到平板上,初步估測M內1mL菌液中所含細菌數為5.4×109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③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涂布時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勻涂布于平板上B.乙為選擇培養基,以未接種的選擇培養基為對照可驗證乙能起選擇作用C.若乙中的菌落均來源于一個細菌,則④過程中,應盡可能挑選菌落較小的單菌落進行接種D.若丁平板上菌落數平均為54個,則接種的菌液的稀釋倍數為1×107【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題圖:①為淤泥取樣進行稀釋,②為接種到液體培養基上,③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到以A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選擇培養基上,④為挑取單菌落接種,⑤在以A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選擇培養基上進一步篩選出高效降解A的菌株。【詳解】A、③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工具是涂布器,但是不能用涂布器蘸取菌液,應該將菌液用微量移液管加入培養基中,用涂布器進行均勻涂抹,A錯誤;B、乙為選擇培養基,為了提高準確度,實驗需設平行重復實驗,且需要另外設置空白對照,以接種的不加A的保證正常碳源和氮源的普通培養基為對照可驗證乙能起選擇作用,B錯誤;C、若乙中的菌落均來源于一個細菌,則④過程中,應盡可能挑選菌落較大(分解物質A的效率更高,生長繁殖更快)的單菌落進行接種,C錯誤;D、若乙平板上長出的菌落數平均為54個,假設稀釋倍數為a,根據搖瓶M中1mL菌液中細菌數為5.4×109個,在每個平板上涂布0.1mL稀釋后的菌液,則有54×a÷0.1=5.4×109,則稀釋倍數a=107,D正確。故選D。16.影印培養法是指確保在一系列平板培養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種并培養出相同菌落的一種微生物培養方法。某小組篩選抗鏈霉素大腸桿菌的實驗步驟如圖所示:①把大量對鏈霉素敏感的大腸桿菌K12菌種接種在不含鏈霉素的培養基1的表面,進行培養;②待其長出密集的小菌落后,影印接種到不含鏈霉素的培養基2上,隨即影印到含鏈霉素的培養基3上,進行培養;③在培養基3上,出現了幾個菌落,將培養基2中相應位置的菌落挑選出,接種到培養基4中繼續擴大培養,再接種到培養基5上,以此類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一般情況下,培養大腸桿菌等細菌的培養基的pH為酸性B.從功能上看,含有鏈霉素的培養基3、7、11屬于固體培養基C.原始菌種接種到培養基1、5、9方法類似稀釋涂布平板法D.該實驗可以證明鏈霉素不是誘發大腸桿菌發生抗鏈霉素突變的因素【答案】CD【解析】【分析】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培養基。雖然各種培養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質)、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質)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在微生物學中,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稱為選擇培養基。【詳解】A、一般情況下,培養大腸桿菌等細菌的培養基的pH為中性或弱堿性,A錯誤;B、含有鏈霉素的培養基3、7、11只允許對鏈霉素有抗性的微生物生長,從功能上看其屬于選擇培養基,B錯誤;C、由圖觀察可知,1、5、9接種后的平板表面菌落均勻分布,故原始菌種接種到培養基1、5、9的方法類似稀釋涂布平板法,C正確;D、培養基3、7、11中的鏈霉素不是誘發大腸桿菌突變的因素,大腸桿菌的抗鏈霉素突變發生于該菌接觸鏈霉素之前,鏈霉素只是起選擇作用,D正確。故選C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為探究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水立體養殖的影響,研究者將某海域的海水引入人工開挖的20個小池塘,并將20個小池塘均分成兩組,對照組保持環境溫度,實驗組溫度始終比對照組溫度高4℃(利用溫控裝置)。在小池塘表層養殖海帶等大型藻類,海帶下面掛籠養殖濾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蠣,底層養殖以底棲微藻、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的海參。一段時間以后,統計小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相對生物量,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海帶等大型藻類屬于_________,海參屬于_________。(2)該圖結果說明_________。(3)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藻類的方式是__________(填生理過程),若升高溫度以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強,但浮游植物的相對生物量減少,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升高溫度促進了浮游植物自身的________作用,且升高的幅度大于光合作用升高的幅度。(4)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要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原理。若養殖的海帶數量過多,則會造成牡蠣減產,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敬鸢浮浚?)①.生產者②.消費者、分解者(2)溫度升高可降低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相對生物量(3)①.光合作用②.呼吸(4)①.協調②.海帶和小型浮游植物是種間競爭關系,由于海帶的競爭,使小型浮游植物數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造成牡蠣減產【解析】【分析】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拘?詳解】海帶等大型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生產者,海參以底棲微藻、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為消費者和分解者?!拘?詳解】對照組保持環境溫度,實驗組溫度始終比對照組溫度高4℃,據圖可知,實驗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相對生物量都小于對照組,說明溫度升高會使浮游動、植物的生物量降低?!拘?詳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進入其體內,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升高溫度可能會促進了浮游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且升高的幅度大于光合作用升高的幅度,從而使積累有機物的量減少。【小問4詳解】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要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使生物與生物之間能協調和平衡,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若養殖的海帶數量過多,會造成牡蠣減產,是因為海帶和小型浮游植物是種間競爭關系,由于海帶的競爭,使小型浮游植物數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造成牡蠣減產。18.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中水稻在生長期時由小龍蝦的排泄物提供養分,稻田收割后的稻草可以作為深層覆蓋物以增加土壤有機物的含量,減少了人工有機肥的投入。由于小龍蝦的捕食作用,該模式中病蟲害明顯減弱,浮游植物的多樣性提高,促進了小龍蝦的養殖,給人們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卮鹣铝袉栴}:(1)該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主要遵循生態學的__________原理(答出2點)。(2)該生態系統中部分能量流動情況如表所示(單位:J·cm2·a1)。項目第一營養級固定第一營養級呼吸消耗第二營養級攝入第二營養級同化第二營養級呼吸消耗能量值120048030017238①經調查發現,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遠大于1200J·cm2·a1,主要原因是_______。②據表可知,第二營養級排出的糞便中的能量為________J·cm2·a1,這部分能量屬于第__________營養級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螟蟲是一種水稻害蟲,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稻田中防治螟蟲的意義是________?!敬鸢浮浚?)整體、循環、協調(2)①.除第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外,留人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還有人工投入的有機肥和小龍蝦飼料中的能量②.128③.一(3)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初級消費者攝入量包括糞便量和次級消費者同化量,同化量又包括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量和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量,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量又分為流向下一營養級的量和被分解者利用的量?!拘?詳解】該模式中水稻在生長期時由小龍蝦的排泄物提供養分,稻田收割后的稻草可以作為深層覆蓋物以增加土壤有機物的含量,減少了人工有機肥的投入,體現了循環原理,由于小龍蝦的捕食作用,該模式中病蟲害明顯減弱,浮游植物的多樣性提高,促進了小龍蝦的養殖,給人們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體現了協調和整體原理?!拘?詳解】①由于除第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外,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還有人工投入的有機肥和小龍蝦飼料中的能量,因此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遠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②第二營養級的攝入量=第二營養級的糞便量+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因此第二營養級排出的糞便中的能量為300172=128J·cm2·a1,這部分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即第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小問3詳解】螟蟲是一種水稻害蟲,稻田中防治螟蟲可通過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9.黃酒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三大釀造酒之一,其歷史悠久,是中國的民族特產。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制曲→浸米→蒸飯→主發酵→后發酵→壓榨→過濾→殺菌→裝瓶?;卮鹣铝袉栴}:(1)釀造黃酒之前,必須提前做好酒曲,酒曲中主要的微生物是_____。一般選擇在天氣較熱的時候制作酒曲,原因可能是_____。(2)糯米、黍米、小米等均可作為黃酒的釀制原料。釀造黃酒時,需要先將糯米等原料浸泡一段時間,使其中淀粉吸水,然后對其進行蒸煮。蒸煮有利于使糯米等谷物中的淀粉等糖化形成_____等釀酒的原料,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_____作用。(3)煮好的小米須放冷后才能加入酒曲進行發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向發酵罐中加入適量往年的老酒酒糟可以促進黃酒釀造過程,原因是_____。(4)黃酒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還含有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等功能因子,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主要是在_____(填“主發酵”或“后發酵”)階段完成的。發酵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主發酵室的溫度等條件,溫度過高容易導致黃酒快速發酵變酸,推測其原因是_____(答出1點)?!敬鸢浮浚?)①.酵母菌②.酵母菌生長的最適溫度較高(2)①.葡萄糖②.滅菌(3)①.避免溫度過高使酒曲中的酵母菌死亡②.老酒酒糟中含有酵母菌,可以加快酒精產生速率(4)①.主發酵②.溫度過高時,黃酒快速發酵產生的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進一步發酵形成醋酸【解析】【分析】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酵母菌最適宜生長繁殖的溫度范圍是18~30℃;生產中是否有酒精的產生,可用酸性重鉻酸鉀來檢驗,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拘?詳解】酒精發酵的主要菌種是酵母菌,因此酒曲中主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由于酵母菌生長的最適溫度較高,一般是18~30℃,因此一般選擇在天氣較熱的時候制作酒曲。【小問2詳解】酵母菌呼吸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蒸煮有利于使糯米等谷物中的淀粉等糖化形成葡萄糖等釀酒的原料,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滅菌作用,可減少雜菌的污染?!拘?詳解】煮好的小米須放冷后才能加入酒曲進行發酵,主要是避免溫度過高使酒曲中的酵母菌死亡,使發酵失敗。往年的老酒酒糟含有菌種酵母菌,因此向發酵罐中加入適量往年的老酒酒糟可以增加菌種數量,加快酒精產生速率,促進黃酒釀造過程?!拘?詳解】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主要是在主發酵階段完成的。發酵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主發酵室的溫度等條件,溫度過高時,黃酒快速發酵產生的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進一步發酵形成醋酸,因此溫度過高容易導致黃酒快速發酵變酸。20.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每只成年大熊貓每日可進食大量竹子,但只能利用竹子中少量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研究人員從大熊貓糞便和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卮鹣铝袉栴}:(1)纖維素分解菌選擇培養的培養基中添加的碳源為________。(2)接種纖維素分解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____________。若用平板劃線法,則第二次及以后的劃線操作應該從____________開始劃線。(3)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但并不與纖維素降解產物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發生這種反應。研究人員在剛果紅培養基平板上篩選到了幾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圖所示。圖中降解纖維素能力最強的是菌落__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4)簡要寫出測定大熊貓新鮮糞便中纖維素分解菌活菌數的實驗思路:___________?!敬鸢浮浚?)纖維素(2)①.稀釋涂布平板法②.上一次劃線的末端(3)①(4)首先將待測樣品配制成均勻的梯度稀釋液,盡量使微生物細胞分散開,再把稀釋液接種到平板上,培養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統計菌落數并計算【解析】【分析】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的實驗原理:①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纖維素分解菌,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可以產生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一般認為它至少包括三種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兩種酶使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第三種酶將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故在用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纖維素分解菌能夠很好地生長,其他微生物則不能生長。②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可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基中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可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拘?詳解】纖維素分解菌能產生纖維素酶,纖維素酶能分解纖維素,故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中添加的碳源為纖維素?!拘?詳解】接種纖維素分解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若用平板劃線法,第二次及以后的劃線操作應該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因為上一次劃線的末端上的菌體數目更少?!拘?詳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