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終結性評價(第一至第六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長春高二檢測)下表所示為被國人世代傳誦的古代名言警句(部分)。這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A.蘊含了以民為本的思想特征B.維系了家國一體的政治統治C.凝聚了國家統一的社會共識D.以道德為本的民眾文化認同【解析】選D。據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知,材料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以道德為本的民眾文化認同,故選D。材料沒有講述以民為本的思想特征,排除A;材料沒有講述家國一體的政治統治,排除B;材料沒有講述國家統一的社會共識,排除C。【補償訓練】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孟子說:“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這反映出,他們()A.迎合地主階級政治訴求B.強調規范社會等級秩序C.主張維護三代政治模式D.得到各諸侯國普遍重視【解析】選B。材料主要闡述了孔子和孟子都強調義是禮的本質,孔子和孟子的觀點體現了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維護社會等級秩序具有迫切性,故選B。孔子代表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利益,排除A;孟子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與維護三代政治模式無關,排除C;孔子主張沒有得到各諸侯國普遍重視,排除D。2.(2024·焦作高二檢測)浩如煙海的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國已經失傳的唐詩作品和唐代詩學理論資料,成為中國學者輯佚唐詩作品、研究唐詩的重要史料。這表明()A.中日兩國文化同根同源B.日本更重視文化的傳承C.日本深受中華文化影響D.唐詩深受日本國民歡迎【解析】選C。根據材料可知,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國已經失傳的唐詩作品和唐代詩學理論資料,體現了日本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故選C。“中日兩國文化同根同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材料不能說明日本更重視文化的傳承,排除B;材料不能體現唐詩深受日本國民歡迎,排除D。【補償訓練】閱讀下表“宋與高麗(朝鮮半島)的官方貿易”。該史料可直接用于說明()貿易物品宋→高麗貿易物品高麗→宋禮服、金銀器、漆器、樂器、祭器、絲織品、茶、酒、藥物、佛藏、書籍馬匹、盔甲、銅器、御衣、幞頭、金銀器、綾羅等織物、紙、器仗、弓箭、螺鈿器、松子、香油、參A.陸上絲綢之路仍占有優勢B.朝貢貿易的政治色彩濃厚C.高麗熱衷于學習中華文化D.宋與高麗經濟的互補性弱【解析】選C。根據材料中的禮服、樂器、祭器、藥物、佛藏、書籍等來看,宋輸入高麗的物品以文化禮儀類為主,由此可見,高麗對宋文化的認同度高,熱衷于吸收學習中華文化,故選C。宋與高麗并沒有在陸地接壤,主要通過海路聯系,排除A;材料未涉及政治色彩濃厚的特征,排除B;從雙方的商品看,除了金銀器,其他都有互補性,排除D。3.(2024·杭州高二檢測)下面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公元前4千紀-公元前1千紀)》(局部)。下列選項中,屬于①處的人類創造的文明成就是()A.率先掌握冶鐵技術B.出現完備借貸合約C.提出按位計值方法D.已經普遍訂立契約【解析】選A。①是小亞細亞,率先掌握了冶鐵技術是小亞細亞東部的赫梯人,故選A。出現較為完備的借貸合約的是古代埃及人,是②,排除B;提出按位計值方法的是古代印度人,是④,排除C;古巴比倫時期訂立契約是普遍現象,是③,排除D。4.(2024·大理高二檢測)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厄洛斯的形象是一個裸體小男孩,有一對閃閃發光的翅膀,他帶著弓箭漫游,時不時惡作劇地射出神箭,喚起愛的激情,他給自然界帶來了生機,授予萬物繁衍的潛力。這反映出古希臘()A.理性光芒照耀千秋B.文學藝術繁榮發達C.強調人與自然和諧D.神話凸顯人文精神【解析】選D。據材料可知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將神擬人化,強調的是人文精神,故選D。材料內容不能體現理性光芒,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人文精神,而非文學藝術繁榮,也非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排除B、C。[拓展延伸]古希臘哲學的特征(1)注重理性思考:愛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古希臘哲學的基本精神。(2)探索自然、本性是古希臘哲學的基本內容。(3)蘊涵人文精神。5.《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紀法國最出色的文學成就之一。故事以“禽獸”喻人,其中獅子象征國王、笨拙兇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驢象征教士、靈巧狡猾的列那狐象征市民,當列那狐和其他動物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這一文學作品()A.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崛起B.沉重打擊法國封建統治C.加速了歐洲的思想解放D.抑制了貴族專橫和貪婪【解析】選A。材料“當列那狐和其他動物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說明了在市民階層與封建統治階層進行斗爭時,市民階層一定能取得勝利,因此這一文學作品反映的是西歐市民階層的興起,故選A。“沉重打擊法國封建統治”夸大了該作品的影響,排除B;題干材料未體現對歐洲思想解放的影響,排除C;單一文學作品并不能抑制貴族的專橫和貪婪,排除D。6.(2024·商丘高二檢測)瑪雅人篤信宗教,崇拜太陽神、雨神、五谷神、死神、玉米神等。太陽神居于諸神之上,被視為上帝的化身。此外,他們還推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這些說明()A.瑪雅祭祀活動與政治密切相關B.宗教崇拜是國家統一決定因素C.瑪雅人的生活充滿著宗教色彩D.太陽神在國家中地位極其重要【解析】選C。據題意可知,瑪雅人篤信宗教,推行祖先崇拜,而且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這些都體現了瑪雅人生活中宗教色彩濃郁,故選C。材料沒有體現祭祀活動與政治密切相關,排除A;“決定因素”表述過于絕對,國家統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排除B;太陽神在國家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題干材料內容之一,不全面,排除D。7.印歐人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與原住民膚色的不同創建了最初的種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羅人也在靠近中國西北部的地區,將小麥帶入中國。這說明印歐人的遷徙()A.對古代印度和中國影響最為深遠B.加劇被征服地區的社會不平等性C.對所到地區的文明產生重要影響D.創建種姓制度阻礙印度社會發展【解析】選C。根據題干材料“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與原住民膚色的不同創建了最初的種姓制度”“吐火羅人也在靠近中國西北部的地區,將小麥帶入中國”可知體現了印歐人的遷徙對中國和印度產生了重要影響,故選C。材料沒有與其他地方的對比,得不出“最為深遠”的結論,排除A;吐火羅人屬于自然遷徙不屬于征服,排除B;創建的種姓制度阻礙印度社會發展與材料無關,排除D。8.(2024·蕪湖高二檢測)下圖為1650—1950年歐洲、美洲、非洲、中國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變化(單位:%),其中屬于美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選C。1650年前后,美洲人口數量少于歐洲、非洲、中國,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也最低,之后的一個世紀,由于殖民入侵導致原住民人口大量死亡,美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進一步下滑,此后隨著美洲人口增長,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逐漸上升,屬于美洲的是③,故選C。1650-1950年歐洲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促進了人口增長,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上升,①為歐洲,排除A;1650-1950年,非洲受到殖民侵略,經濟發展緩慢,社會動蕩,影響了人口增長,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下滑,②為非洲,排除B;1650年前后中國人口多于歐洲、美洲、非洲,占世界總人口的比率最高,④為中國,排除D。【補償訓練】下表為19世紀至20世紀30年代初歐洲向外移民狀況統計表。表中現象()目的地移民人數(單位:萬人)美國3420亞洲俄屬地區1200阿根廷600加拿大520A.推動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B.促進美洲種植園經濟繁榮C.引發了全球人口遷移熱潮D.加速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解析】選A。19世紀至20世紀30年代初歐洲向外移民以美國為主,同時也向亞洲俄屬地區、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移民,客觀上推動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故選A。對美洲種植園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片面反映材料內容,排除B;從材料中無法看出引發了全球人口遷移熱潮,排除C;該時期不是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排除D。9.新加坡建國時,兩極政治格局已形成。對此,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說,“語文(言)問題就是政治問題,新加坡身處馬來海洋之中,我們必須認清這個事實。1965年新加坡獨立,我面對新加坡人口雖有75%華人,卻不能以華文作為共同語和工作語的困難”。李光耀認為漢語未能成為新加坡共同語是因為()A.殖民文化占據了主導B.各種族缺乏文化認同C.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D.華人政治地位的低下【解析】選C。根據材料信息“兩極政治格局已形成”“語文(言)問題就是政治問題,新加坡身處馬來海洋之中”等可推知在當時兩極格局下,東南亞就是沖突的前沿陣地,新加坡又因華人占比太高,被西方國家視為重點關注對象,意識形態問題空前嚴峻,因此,新加坡出現了“不能以華文作為共同語和工作語的困難”,故選C。二戰后新加坡從殖民地成為獨立國家,民族文化發展,而非殖民文化占據主導,排除A;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并非缺乏文化認同,排除B;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是華人,“華人政治地位的低下”不符合事實,排除D。10.“飛天”是印度佛教的重要藝術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飛天多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雙手合十,具有濃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飛天開始向女性化發展,五官均勻,身上的飄帶數量多達四五條,營造出飛動升空的視覺效果。這表明()A.中外繪畫藝術風格的交融B.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加速C.外來文化決定飛天的風格D.北魏儒學受到巨大的沖擊【解析】選A。據本題材料可知印度“飛天”傳入中國后,逐漸迎合了中國社會的審美,說明中外文化交流推動藝術創新,故選A。佛教是外來文化,飛天形象的本土化并不能體現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加速”,排除B;外來文化對飛天風格有一定影響,但“決定”一說不恰當,排除C;材料未涉及對儒學的影響,排除D。11.中亞帖木兒帝國時期(1370—1507年)出現了一種仿中國青花瓷制作的釉下藍彩陶器。波斯薩非王朝阿拔斯大帝(1571—1629年)十分喜愛中國瓷器,在波斯制造出半陶半瓷的器物。材料反映了()A.阿拉伯人吸納異域文化B.中國制瓷技術領先世界C.貿易推動了文化的傳播D.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解析】選C。題干中“仿中國青花瓷制作的釉下藍彩陶器”和“半陶半瓷的器物”在中亞和西亞出現,說明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陶瓷技術傳播到了中亞和西亞,因而可以反映出貿易推動了文化的傳播,故選C。題干中的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人不是阿拉伯人,所以無法憑借題干信息得出“阿拉伯人吸納異域文化”的結論,排除A;據題干材料無法得出“中國制瓷技術領先世界”的結論,排除B;題干材料與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無關,排除D。【補償訓練】1983年某公司的多國團隊研發出一種液體洗滌劑在美國和日本同時發售,在產品名稱上則使用了不一樣的名稱。這一做法()A.體現了美國經濟的發展B.反映文化對經濟的影響C.推動商品生產的全球化D.表明了跨國公司的興盛【解析】選B。據本題材料可知,在同一種產品上使用不一樣的名稱是為了照顧和利用當地的文化因素來促進產品的銷售,這一做法體現出文化對于經濟的影響,故選B。材料不能體現美國經濟的發展,排除A;材料體現的是商品的銷售,不是商品的生產,排除C;材料體現文化對于經濟的影響,不是跨國公司,排除D。12.(2024·佛山高二檢測)蒙古西征途中許多阿拉伯醫生與漢族醫生同時以醫藥侍奉蒙古統治者,推動中、阿的醫藥交流。形成于當時的《唐蘇克拉瑪》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中醫西譯本。這反映了()A.東學西傳提升了中國文化軟實力B.人口遷徙影響了區域文化的形成C.征伐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化交流D.醫學交流加速了歐亞的民族交融【解析】選C。據材料“蒙古西征途中許多阿拉伯醫生與漢族醫生同時以醫藥侍奉蒙古統治者,推動中、阿的醫藥交流”可知,蒙古西征客觀上促進了中、阿醫藥文化的交流,故選C。材料體現的不是東學西傳,排除A;材料未涉及人口遷徙,排除B;材料不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補償訓練】有學者指出,“希臘化時代”這樣一個帶有濃厚的希臘中心主義色彩的用語并沒有充分反映出這一時代文化的特點,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相互交融,創造出了博采眾長的文化。這一觀點意在強調()A.希臘文化優于東方文化B.東西方文化的差異C.亞歷山大遠征的進步性D.文化交流的雙向性【解析】選D。據材料可知,有學者認為“希臘化時代”這一用語帶有希臘中心主義色彩,是不準確的,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相互交融,而非僅僅是希臘文化影響東方文化,可見這一觀點意在強調文化交流的雙向性,故選D。“希臘文化優于東方文化”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材料中學者強調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相互交融,而非存在差異,排除B;材料中沒有提到“亞歷山大遠征”,排除C。【深化點撥】戰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戰爭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另一方面,戰爭客觀上有利于文化的交融與發展,但是戰爭從來不是主旋律,友好往來才是主要內容。13.拿破侖在意大利統治了14年之久,在這14年當中,他扶植建立了阿爾卑斯山南共和國。后來,阿爾卑斯山南共和國雖然改為意大利王國,但是并沒有改變其資產階級政權的階級實質。這表明拿破侖通過對外戰爭()A.完成了統一歐洲的政治宏愿B.增強意大利國民的民族認同C.宣傳了自由平等的啟蒙思想D.客觀上瓦解歐洲的封建秩序【解析】選D。材料反映了拿破侖統治意大利時期,在意大利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這說明拿破侖通過對外戰爭客觀上瓦解了意大利封建秩序,故選D。拿破侖并沒有統一歐洲,排除A;據材料無法得出拿破侖通過戰爭增強了意大利國民的民族認同的結論,排除B;C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補償訓練】拿破侖戰爭時期,他試圖以征服與占領讓歐洲的君主國接受革命的某些理念,由“法國化”而實現“自由化”。下圖為拿破侖最大勢力范圍。據此可知,拿破侖戰爭()A.推動歐洲統一實現B.引發歐洲各國反抗C.強化歐洲民族意識D.促進啟蒙思想傳播【解析】選D。拿破侖戰爭時期,歐洲大多數國家仍處于封建統治下。拿破侖通過戰爭建立龐大帝國,傳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促進了啟蒙思想的傳播,受到各國革命者歡迎,故選D。拿破侖戰爭沒有實現歐洲統一,排除A;材料未體現拿破侖戰爭引發歐洲各國的反抗,排除B;“強化歐洲民族意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14.(2024·洛陽高二檢測)海明威參加一戰后,帶著傷痕和惡魔般的戰爭記憶,于1929年寫出了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德國作家雷馬克也于1929年根據自己在一戰中的經歷創作了長篇小說《西線無戰事》,一年內在歐洲發行500萬冊,被譽為“古今歐洲書籍的最大成就”。這反映了當時()A.極端民族主義泛濫 B.人們對戰爭的反思C.和平主義成為主流 D.西方精神危機凸顯【解析】選B。《永別了,武器》和《西線無戰事》都是參戰者根據自身經歷寫的小說,都控訴了戰爭的殘酷與罪惡,且贏得了大量的讀者,這表明當時民眾反對戰爭,渴望和平,這是對戰爭的反思,故選B。材料沒有涉及極端民族主義,排除A;由材料不能得出“和平主義成為主流”的結論,排除C;材料中的作品沒有涉及精神危機,排除D。15.18世紀建成的盧浮宮博物館,位居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其藝術收藏品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6個門類,也有拿破侖一世對外征戰時,從世界各地掠奪來的藝術珍品。據此可知,盧浮宮博物館()A.是首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B.通過掠奪各國不斷積累收藏品C.向公眾全方位提供多領域知識D.具有文化傳承和服務公眾職能【解析】選D。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盧浮宮博物館保存了大量人類文明的藝術珍品,同時對民眾開放參觀,因此具有文化傳承和服務公眾的職能,故選D。“首個”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A;盧浮宮博物館的藏品并不全部是掠奪而來的,排除B;根據“6個門類”可知“全方位”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C。16.(2024·昆明高二檢測)我國18處遺產地在保護地質遺跡、山岳、森林、湖泊、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的同時,還保護了200多個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平均每年為當地帶來超過140億元的旅游收入。這反映出我國()A.文物保護得到了民眾認可B.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C.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完善D.文化事業服務于經濟建設【解析】選B。據題干材料可知我國將遺產的生態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實現了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故選B。材料并未涉及民眾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態度,排除A;材料沒有反映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趨向完善,排除C;“文化事業服務于經濟建設”表述錯誤,排除D。【補償訓練】1944年歷史名城華沙85%的建筑因納粹德國的空襲而毀滅。二戰后,華沙人民重建華沙古城,修建了昔日的教堂、宮殿和城堡。1980年,一貫秉持“原真性”原則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破例將華沙歷史中心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這說明,華沙歷史中心()A.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B.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C.體現文化的多元一體D.地位受冷戰對峙影響【解析】選B。由材料可知,華沙歷史中心是對一個被蓄意摧毀的城市進行全面重建的特殊例子,是國家的內在力量和決心的體現,其獨特的遺產保護經驗對全球都具有借鑒和教育意義,故選B。華沙歷史中心是物質文化遺產,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排除A;材料不涉及其他地區,不能體現文化的多元一體,排除C;題干材料與冷戰無關,排除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大題,共52分)17.(12分)(2024·南昌高二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引文出處引文內容《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政在養民”《禮記》“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管子》“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材料二《論語》中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禮記》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呂氏春秋》中說:“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六韜》中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材料三《慎子》中說:“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淮南子》中說:“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準繩也。”《論語》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簡析這一思想產生的社會根源。(6分)答案:(1)核心思想:民本思想。社會根源: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設施的興建;人的地位的提高;人們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社會轉型的發展;百家爭鳴的影響。【解析】第(1)題第一問核心思想,據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政在養民”“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進行歸納。第二問社會根源,結合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進行分析。(2)根據材料二、三,概述材料中著作的共同訴求,并予以評析。(6分)答案:(2)共同訴求:強調社會和諧,重視公平公正;突出法治思想。評析:這些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但目的在于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秩序,帶有封建性、狹隘性。(需答出正反兩面)【解析】第(2)題第一問共同訴求,據材料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天下為公”“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和材料三“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準繩也”進行分析。第二問評析,一分為二地進行分析。18.(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來自印度的契約勞工(1834—1917年)材料二美國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臺前夕,印裔移民的總量僅有1萬人左右。此后,美國印裔移民的人口持續高速增長。1993年就超過日裔而躍居美國所有亞裔族群人口的第三位,2003年時更是以222萬的總量超越菲律賓裔而躍居第二大亞裔族群,2020年,印度裔以440萬的總量超過華裔成為人數最多的亞裔群體。移民美國的印度人大多來自印度社會的中上層,接受過高等教育,英語流利,熟知西方社會生活,并屬于知識型高技術移民。——摘編自滕海區《論美國印裔族群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演變中的地位》(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變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1)變化:從被迫到主動;從契約勞工到知識移民;從體力勞動移民到技術移民;從低技術水平到高技術水平;從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國家;從殖民地到西方發達國家。原因:美國移民政策的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印度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限制了高技術人才的發展空間;印度移民較為熟悉英美文化。【解析】第(1)題變化:根據材料一圖和材料二“移民美國的印度人大多來自印度社會的中上層,接受過高等教育,英語流利,熟知西方社會生活,并屬于知識型高技術移民”及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原因:根據材料二“美國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臺”結合新技術革命、印度經濟和教育狀況進行分析。(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世界近現代史上的移民現象提煉一個論題,加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史論結合,表述清晰)(8分)答案:(2)示例:論題:時代發展影響移民現象近代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亞非拉淪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為了滿足殖民地對于勞動力的需要,列強通過奴隸貿易和契約勞工等方式向殖民地大量遷移人口。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極大地改變了被遷入地區的人口構成,客觀上也推動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兩次世界大戰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亞非拉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不斷發展,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獨立以后的第三世界經濟雖迅速發展,但受限于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相比西方列強仍有很大差距,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第三世界大量高技術人才紛紛向西方發達國家移民,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的同時,大量僑匯也對第三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世界范圍內的移民現象深受時代影響,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呈現出不同特征。同時,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解析】第(2)題根據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變化可以得出論題:時代發展影響移民現象。闡釋:結合近代和現代移民的原因和影響進行分析。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甘棠港,古代港口名,位于福建省東北部沿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點之一,唐末王審知開辟,宋代逐漸走向衰落。對于甘棠港的具體位置,學界存在“長樂說”與“瑯岐說”之爭。“瑯岐說”“長樂說”福州閩王祠中的《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描述甘棠港:“閩越之境,江海通津……途經巨浸,山號黃崎。”其中“巨浸”即“巨島”之意。“黃崎”即瑯岐島,為閩江口最大的島嶼《閩王墓志》載:“王(審知)……碎巨石于洪波,化安流于碧海,敕號甘棠。”說明碎石處在碧海中。這與黃岐澳情況相合,金牌門在江中,不是碎石處王審知時任侍郎,《長樂王氏族譜》載:“劉山甫致祭連江瑯岐港為甘棠港。”劉山甫祈祭甘棠港在黃岐澳的棋山。棋山(即黃歧山)有黃岐寨,山下黃岐澳中原有黃岐島,這與《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的“途經巨浸,山號黃崎”相符赴瑯岐實地勘察中發現,瑯岐島金牌門及其周邊紅褐色遺跡與相鄰的灰色天然巖石截然不同。中科院物構所(福州)化驗證實:褐紅色巖粉曾經高溫加熱。據此推測:瑯岐“金牌門”系王審知開辟甘棠港時在礁石上用樹木燃燒形成高溫,在雷雨的作用下崩裂后留下的歷史痕跡閩江口褐紅巖石很常見,金牌山頂炮臺彈藥庫遺址距山腳高差百余米,石色同樣褐色,可知金牌石褐紅是本色。燒金牌開北港不成立——整合自歐潭生《唐末甘棠港究竟在何方》,林廉、高宇彤《甘棠港港址在長樂之辨析——與歐潭生教授“瑯岐說”商榷》(1)根據材料,指出學者考證“甘棠港”位置所運用的史學研究方法。(4分)答案:(1)方法:文獻互證(典籍考證、族譜記載)、實地勘察、科學檢測、歷史想象。【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長樂王氏族譜》”“《閩王墓志》”“赴瑯岐實地勘察”“中科院物構所(福州)化驗”等進行分析。(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針對“甘棠港”位置的史料考證與史學爭論的作用。(8分)答案:(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網絡編輯師考試應用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理財師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技巧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文化理解在學習中的融入方式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內容布局設計試題及答案
- 全面分析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職稱的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債務融資知識試題及答案
- 銀行資本運作的關鍵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復習資料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高效刷題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期中(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2030中國煤焦油雜酚油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識培訓
- 2020-2025年中國遼寧省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中考英語熱點話題閱讀《哪吒2魔童鬧海》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項目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考研(第3版)鄭永廷配套考試題庫及答案【含名校真題、典型題】
- 材料5:個人征信系統機構接入和接口驗收工作流程
- 項目選址比選方案分析參考范本
-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生產工藝技術規程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