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規程DB41-T 2232-2022_第1頁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規程DB41-T 2232-2022_第2頁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規程DB41-T 2232-2022_第3頁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規程DB41-T 2232-2022_第4頁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規程DB41-T 2232-20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160

CCSP56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232—2022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

技術規程

2022-01-13發布2022-04-12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1/T223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流程圖..............................................................2

5水生態調查..........................................................................3

6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制定................................................................3

7水力控導............................................................................4

8水生態系統彈性提升..................................................................4

9效果評價............................................................................5

附錄A(資料性)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6

附錄B(資料性)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7

I

DB41/T223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廳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大學、鄭州市水務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德華、毛俊波、張淼、張衛東、宋思遠、夏海軍、盧倩倩、李中暉、王昆鋒、

張軼帆、陳琛、李克濤、楊吉強、安樹青、劉春洋、李小慧。

II

DB41/T2232—2022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

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水生態調查、生態流量保障目

標制定、水力控導、河流水生態系統彈性提升與效果評價等。

本文件適用于流域面積小于3000km2的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NB/T35091水電工程生態流量計算規范

NB/T10079水電工程水生生態調查與評價技術規范

SC/T9102.3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第3部分:淡水

SL/T58水文測量規范

SL227橡膠壩技術規范

SL253溢洪道設計規范

SL/T265水閘設計規范

SL314碾壓混凝土壩設計規范

SL/Z479河湖生態需水量評估導則(試行)

SL706水庫調度規程編制導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基流

河道中能常年存在的徑流。

3.2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

基流難以維持生態系統功能相對穩定且流域面積小于3000km2的河流。

3.3

生態流量

維持河流生態系統基本結構與功能穩定所需的最小流量。

3.4

洪枯比

1

DB41/T2232—2022

汛期平均流量與非汛期平均流量的比值。

3.5

斷流率

某年發生斷流的天數除以該年總天數。

3.6

水力控導

為調節河道水流、穩定河勢而采取的控制與引導工程措施。

3.7

生態系統彈性

生態系統受到干擾時,其結構與功能恢復至原有狀態的能力。

3.8

生境多樣性

生物生存環境的多樣性。

3.9

生物多樣性

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

4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流程圖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流程見圖1。

2

DB41/T2232—2022

圖1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流程圖

5水生態調查

5.1基礎資料

收集目標河流及其流域的區域概況、地形地貌、河道形態、土地利用狀況、氣候特征、土壤特性、

水資源狀況、水功能區劃、水質情況,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資料。

5.2水系水文要素

收集或調查目標河流及其流域內其它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基礎資料,應優先收集目標河流的

水文站點觀測資料。

5.3水資源調度

收集或調查目標河流及其周邊區域水資源供給及其相關基礎工程資料,包括水資源的調度工程與現

狀、可調度水資源、目標河流水資源供給功能狀況、閘壩工程與水資源調度方案等資料。

5.4水生態系統狀況

5.4.1水生態系統結構

收集或調查目標河流水生植物、岸邊植物、底棲動物、浮游生物、魚類、鳥類等資料,以及河道形

態、岸線特征等資料。

5.4.2水生態系統功能

收集或調查鳥類棲息地、魚類洄游通道、生活與繁殖場所以及水質凈化、水源涵養、水循環、氣候

調節等功能資料。

6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制定

6.1制定原則

6.1.1統一性原則:應以維持河流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相對穩定性為目標,維護生態系統結構與功

能的統一。

6.1.2保護目標導向原則:對于有明確保護物種或生態系統功能目標的河流,應采用一河一生態流量

保障目標的策略。

6.1.3效益最大化原則:應以河流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穩定為主要標準核算,兼顧社會經濟效益,

實現效益最大化。

6.1.4動態性原則:生態流量保障目標應包含季節、年際變化、敏感性,以及生態系統演替與演化等

特征。

6.2制定方法

6.2.1對流量、水深等有特殊需求的河流應一河一策,沒有特殊需求的河流,應以90%以上生態流量

保證率為標準確定生態流量保障目標。

6.2.2生態流量計算方法包括水文學法、水力學法、生境模擬法和整體分析法。生態流量計算方法按

照NB/T35091的規定執行。

3

DB41/T2232—2022

6.2.3水文學法適用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優先度不高的河道;水力學法適用于生態瀕危地區的非

季節性河流;生境模擬法適用于有明確物種保護目標且生態學資料比較齊全的河流,一般不適用于敏感

目標較多的河流生態系統;整體分析法適用于資料齊全且要求比較嚴格的河流。

7水力控導

7.1生態流量調度

7.1.1調度原則

7.1.1.1多目標兼顧原則:應在保證防洪、生活供水等前提下,實現河流生態與社會服務功能最大化。

7.1.1.2結合天然水流情勢原則:應結合河流天然水流情勢,合理安排生態調度的時間、調度量、實

施頻率、實施方式等。

7.1.1.3非完全保障原則:應綜合考慮目標可達性、效率最大化、生態系統敏感性等,制定合理的調

度方案。

7.1.2調度方案

根據不同水源特征制定對應的生態流量調度方案:

a)以水庫為主要水源且具備調度條件的河流,應按SL706的規定編制水庫調度方案。當目標河

流包含多個水庫水源時或水源水庫包含多種供水目標時,應制定合理的聯合調度方案;

b)以河流為主要水源的河流,應統籌考慮水源地河流的生態流量,在滿足水源地河流生態流量

的基礎上,統籌源匯生態流量,制定目標河流生態流量調度方案;

c)以人工補水為主要水源的城區河流,可采用循環水調度方案。

7.2調控工程

7.2.1閘壩

修建攔水壩提升生態流量保證率應主要是針對極端流態型河流(即年平均斷流率在40%以上和洪枯

比在5以上),可采用構建攔水壩方式,進行河道原位蓄水,提升生態流量的年保證率,降低斷流率。

攔水壩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液壓壩、橡膠壩、溢流壩等形式,并應符合SL227、SL253、SL/T265

和SL314的相關規定。

攔水壩類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河流等級、景觀效果等因素。

攔水壩應包含升降裝置或溢流孔,以實現對流量的精細控制。

攔水壩實施前應對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安全性(防洪)進行論證,方可實施。

7.2.2河湖連通

目標河流沿線附近有湖泊、水庫的,可根據自然條件,進行河湖連通,提高河湖連通體系的調節能

力,提高目標河流的生態流量保證程度。

7.2.3河床地形塑造

兩岸濕地資源豐富的目標河流,在滿足河道防洪條件下,可對河床、河岸進行微地形塑造,構建多

樣性生境,提升河道及岸邊濕地蓄水功能。

8水生態系統彈性提升

4

DB41/T2232—2022

8.1生境多樣性構建

通過塑造河道微地形,營造多樣性生境,為生物多樣性的提升構建生境基礎,或是形成生物避難所,

保育水生態系統關鍵種和敏感種,包括深潭淺灘、復式河道、分流導流生態修復、庫(塘)壩(堰)生

態修復、生態島等技術手段。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見附錄A。

8.2生物多樣性構建

8.2.1水生植物選擇與應用

選擇蘆葦、香蒲、檉柳等根系發達且可在淹水條件下生存的寬生態幅水生植物工具種,以及雙穗雀

稗等在汛期生長受抑制、在非汛期可迅速恢復的水生植物工具種;通過不同功能型水生植物配置,提升

水生植物群落結構與功能的穩定性。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見附錄B。

8.2.2水生植物和底棲動物功能群配置

針對開展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和魚類功能群恢復的目標河流,通過不同功能型水生植物配置、本土

底棲動物投放等措施,提升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構造一個食物鏈結構較為完整的小微生境系統,提升目

標河流生態系統彈性。

9效果評價

9.1運行監測

9.1.1水環境監測

按照GB3838的規定執行。

9.1.2水文監測

按照SL/T58的規定執行。

9.1.3生物監測

按照SC/T9102.3的規定執行。

監測頻率應在每年的汛期和非汛期各開展一次,監測頻率與監測周期根據實際需要可另行調整。

9.2保障效果評價

應從生態流量保證率、水生態系統結構改善與水生態系統功能提升三個方面開展評價,評價范圍參

照SL/Z479的規定執行,水生態系統結構改善與水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按照NB/T10079規定執行。

5

DB41/T2232—2022

A

A

附錄A

(資料性)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

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見表A.1。

表A.1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

名稱措施適用場景

深潭淺灘構建河床塑造,水力沖刷形成深潭和河泥淤積形成淺灘。適用于曲折型或順直型河流

河道由主槽和邊灘組成,洪水期間由主槽和灘地共同適用于土地資源相對寬裕,有較豐富

復式河道構建

行洪的復式河道緩沖區的河流

沿水流方向依次設置在水流死角區域的水流控導單元適用于流動性較差、水生態系統簡單、

分流導流生態修復和主分流單元,重新規劃水流路線,解決常規水流條水環境容量小、水體自凈能力差、存

件下的水流不暢和水流死角環境污染和景觀問題在水流“死角”的城市河流

修筑庫(塘)壩(堰),調節季節流量適用于高程差相對較大、流量季節性

庫(塘)壩(堰)生態修復

波動大的河流

主要采用泥土堆積的方式建立供植物生長、動物棲息適用于水質污染、生態退化、河道硬

河中生態島構建

的生態島質化的河流

微地形塑造,在大型河道岸邊形成盆地結構,沿盆脊適用于水生植物相對稀少,且較寬的

線構建挺水植物緩沖帶,提升盆地內部水體透明度,緩流型河流

水生植物帶構建

為盆底區沉水植物恢復創造條件。在河道兩側形成以

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為主要類型的水生植物群落帶。

6

DB41/T2232—2022

B

B

附錄B

(資料性)

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

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見表B.1。

表B.1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

名稱特征適用場景

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汛期水深短期超過1.5m常發生

蘆葦根系發達、生物量大、抗逆性強

斷流的河流

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汛期水深短期超過1.0m、常發

菖蒲根系發達、生物量大、抗逆性強

生斷流的河流

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汛期水深短期超過1.2m、常發

香蒲生物量大、較耐水淹

生斷流的河流

耐高溫和嚴寒、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較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汛期水深短期超過1.0m、常發

檉柳

快、易成活生斷流的河流

水燭根系發達、生物量大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富營養化相對嚴重河流

黃菖蒲根系發達、生物量大、抗逆性強水位季節間劇烈波動、污染相對嚴重河流

雙穗雀稗抗逆性強,條件適合時可恢復迅速水位劇烈波動、干枯或低水位時間較長河流

7

DB41/T223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流程圖..............................................................2

5水生態調查..........................................................................3

6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制定................................................................3

7水力控導............................................................................4

8水生態系統彈性提升..................................................................4

9效果評價............................................................................5

附錄A(資料性)基流匱乏型中小河流生境多樣性構建方法.................................6

附錄B(資料性)抗水位波動水生植物工具種.............................................7

I

DB41/T223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