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_第1頁
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_第2頁
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_第3頁
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_第4頁
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中國化肥市場發展研究研究分析2006年中國化肥市場進展分析今年化肥市場應該以平穩為主穩中熱點多多對于2006年的化肥市場,業內人士的看法是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樂觀也好,悲觀也罷,2006年的市場不會有想象中的大喜大悲,應該以平穩為主,但在平穩中仍然有諸多熱點。局部市場壓力加大。從2005年的建設高潮期走來的中國化肥生產,將會進入一個空前的高產年,依據保守的估量,2006年中國的尿素產能將有可能超過4600萬噸。與此同時,由于出口政策的連續強硬和國際市場的逐步走淡,國內化肥出口將進一步削減。這一多一少,將會對2006年市場形成較大的壓力。格外是山西、山東等省,市場壓力將進一步由于產量增加而增強,而廣東、廣西等地市場也會由于短期到貨的增加使市場價格難以走高。從這一點來看,2006年的市場不容樂觀。農資經營競爭更加激烈。當前各地的農資公司大都在改制,農資經營主體轉向個體、民營的趨勢加快。而個體經營的特點是利益第一,快進快出,旺季需求大,淡季需求不足。而且個體經營由于資金總額和資金周轉的問題,往往喜愛“跑得快”,漲價先漲,跌價先跌,使得市場變化格外快速頻繁,淡旺季更加明顯。連鎖才是硬道理。連鎖經營是一種先進的經營形式,它通過規模經營和資源共享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以提高市場掌握和效益。農資連鎖經營是在農資流通中運用連鎖經營方式。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降低成本,節省費用;通過批量選購,統一配送,連鎖銷售降低選購成本、庫存成本和流通資金占用,從而以最低的流通費用、最少的流通環節,降低銷售成本。農資連鎖這種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它的優勢也開頭顯現。但要做好農資連鎖,以下幾個方面還有待突破。一是建立完善農資物流配送體系。集中選購,統一配送,是連鎖經營的重要一環。進展連鎖經營,應該要建立高效運轉的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物流配送實現連鎖管理。有效的物流配送可以節省中間成本,同時可以削減串貨現象的發生。二是培育農資連鎖經營品牌。品牌是企業的形象,連鎖經營在相當程度上是品牌經營,沒有好的品牌,農資連鎖經營難以做強、做大。三是搞好農資售后服務。農資連鎖經營要將農資銷售與技術推廣服務緊密結合,通過有效的技術服務帶動農資銷售。就是要“以優質的服務創效益,以完善的服務促銷售,以真誠的服務樹品牌”。連鎖不要盲目上規模、上檔次,一起步就搞超市化運作未必能夠成功,山東德農的教訓值得借鑒。成立一個農資連鎖企業是有困難的,而要搞好一個農資連鎖企業就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它需要長期堅持,循序漸進,不行以急功近利。先做強再考慮做大才是可取的。

年初化肥價格上漲過快直補是化肥政策調控的關鍵進入春耕,各地市場尿素價格又處高位。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供應的數據,2月份全國尿素平均價格已突破1800元(噸價,下同),局部地區因貨源緊張價格更高,具有品牌優勢的尿素價格更是達到1900元以上。按國家發改委有關政策,今年國家對化肥仍執行限價加優惠政策,只是將出廠價上浮幅度由10%提升到15%。這樣算來,今年尿素市場價1845元應該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說,國家今年對肥價的調控,適當考慮了生產企業因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對農業投入增加的影響似乎沒在考慮之列。從近兩年各地對肥價調控政策的執行情況看,除有效遏制了尿素出口外,其他措施效果仍不大明顯。而從去年市場價格走勢看,在用肥旺季,尿素市場價格超過2000元的地區不在少數。肥價過快上漲,農夫埋怨,國家鼓勵農夫種糧的各種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在相當程度上已被農資漲價所吞噬。

目前執行的化肥調控政策,總體上是政府給予肥企部分優惠政策,以換取對化肥出廠價的限制,達到平衡市場價格,從而保證農夫買到價格可以接受的化肥。但是,由于和化肥親密相關的能源和原材料、運輸部門都是經濟實體,嚴格地說沒有“支農”義務,這就是為何政府給予肥企的各項優惠政策會遇到這些部門明里暗里的抵制和消解,結果是優惠沒落實、限價沒到位。因此,理順化肥市場價格,首先應明確:“支農”是政府的職責,而非企業的義務。

目前,決定化肥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因素已是供求關系。去年的化肥市場,在相同政策下,價格在八九月份超過2000多元高位,而在年底跌破1600元。可以大膽地猜測,今年化肥市場走勢仍然決定于市場的資源供應量以及農夫的購買力,'政府請客,企業埋單'的政策因有悖于市場規律,作用唯恐仍然有限。

去年國家發改委在《改革和完善化肥價格調控機制的方案》中,在分析了化肥價格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后,明確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化肥調控機制的基本思路: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全面放開化肥價格,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化肥供需平衡機制和對農夫用肥進行直接補貼的利益保障長效機制。國家發改委《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對種糧農夫要逐步落實化肥等農資的直接補貼政策,切實減輕農夫負擔。但是目前對農夫實行化肥直補的政策,還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以往政府一些政策設想很好,但執行起來卻不盡如人意,其主要緣由是沒有財政資源相匹配。溫家寶總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總支出將達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有關部門應抓住中央加大對農業投入的大好時機,盡快出臺有關農夫用肥的直補政策。農機可以直補,良種可以直補,最主要的農資———化肥,應該也是可以直補的。進展改革委:化肥價格過快上漲已獲有效抑制國家進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3月20日-21日在安徽蚌埠召開的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會議上說,針對化肥價格過快上漲的情況,國家加強了對化肥市場的調控,實施了一系列扶持生產、促進流通、限制價格、加強監管以及掌握出口、鼓勵進口等保障化肥供應、穩定化肥價格的政策措施,化肥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已得到有效抑制。杜鷹說,2005年全國化肥產量達到5220萬噸(折純),比上年增長8.6%,加上凈進口,全社會化肥供應量達到5700萬噸(折純)以上,總體上由供應偏緊轉變為供應略有剩余。2005年下半年以來,化肥價格總體上呈穩中略降的態勢。國家進展改革委實行的穩定化肥市場價格的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努力增加化肥產量,已支配化肥生產計劃5500萬噸,比上年增長5.4%。連續對化肥生產實行優惠電價,并暫免征收尿素產品增值稅。二是促進化肥流通,對化肥鐵路運輸連續實行優惠運價并免收鐵路建設基金。三是連續做好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工作,中央儲備規模增至800萬噸,比上年增加195萬噸,各省也要建立省級儲備,以緩解化肥全年生產、季節性銷售的沖突。要實行有效措施保證各承儲企業樂觀組織落實貨源,準時儲備到位。四是掌握化肥出口,連續暫停對尿素、磷酸一銨、二銨的出口退稅,對尿素出口征收季節性暫定關稅。五是加強和改進化肥價格管理。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連續實行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價管理,化肥出廠到零售的綜合經營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同時,適當提高化肥價格市場化程度,對列入中央定價名目的大型氮肥企業尿素出廠價上浮幅度由10%提高到15%、下浮不限;進口鉀肥港口交貨價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六是加強市場監管。1月份進展改革委專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化肥價格和涉農收費專項檢查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對執行化肥價格政策的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加大對化肥價格違法行為的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嚴峻查處價格違法行為,選擇典型案件公開曝光,切實保護寬闊農夫的合法權益。從今年的化肥生產情況看,估計一季度化肥產量將達到12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8%,加上庫存、儲備和進口,春耕用肥供應是有保證的。估計全年化肥供求總量能夠實現基本平衡,化肥價格總體將保持穩定,并呈旺季小幅上揚、淡季下降的特點,但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發改委出臺通知——最高限價能否拴住化肥漲價?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出《關于做好2006年化肥生產供應和價格調控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國家將連續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行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價等形式管理,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的綜合經營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近年來,化肥價格一路飆升,成為牽動億萬農夫神經的一個敏感點。眼下,春耕生產已經開頭,化肥市場也隨即升溫。國家對化肥的最高限價政策,能否澤及每一個一般農夫,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農夫:化肥價格還是太貴

3月16日中午,記者來到文登市大水泊鎮集東村南小河邊的一塊蘋果園子,坐在剛剛施完肥的蘋果樹下,60歲的于大爺以一句“化肥太貴了”的感嘆開頭了我們的談話。“我種的140余棵蘋果樹現在施了一遍肥,用去了1690元化肥。如果再加上六七月份的二遍追肥以及套袋、農藥費用,全部的費用就得3000多元。”于大爺介紹,他把70%的化肥投資都用在了蘋果樹上,今年蘋果的產量估量為5000公斤,目前價格還不確定,到年底能不能收回投資,還是個未知數。據市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會長李恩升介紹,去年全市實際化肥使用量為30萬噸,全市農夫僅化肥一項就支出了10億元。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化肥市場總體價格要低一些,例如,尿素始終維持在每噸1900元的零售最高限價以下,地產碳酸氫銨也在每噸617元的零售最高限價以下。而去年夏天,一噸尿素曾賣到了2000多元。但是,為什么農夫們還是埋怨化肥價格高、收益低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環翠區橋頭鎮橋頭村一個農家小院。

“以前是‘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現在是‘莊稼一枝花,化肥來當家’。”剛剛從蘋果園追施春肥回來的曹大爺搓著滿是老繭的手,給記者算開了今年開春以來的第一筆化肥賬:要給4畝地300多棵兩年齡蘋果樹施肥,已經購買了13包過磷酸鈣,每包35元;20包碳酸氫銨,每包25元,總計955元。這還不夠,由于果樹還沒有喂完,估計還需要700多元的化肥;等到了七八月份的盛果期,還得追施果樹專用復合肥,估量又得800多元。“今年一年僅果樹化肥投資就得超過2000多元。”“買化肥占了生產投資的大頭,但這些錢還是省著花的。”曹大爺進一步解釋說,他的蘋果樹還未到高產期,所以用的化肥還不是尿素、復合肥等“好”化肥。對于2000多元的化肥投資最終收益怎樣,曹大爺略微停頓了一會說,今年能產2500公斤蘋果就不錯了,而且今年的價格肯定不會比去年高,就算平均1公斤2元錢,也不過5000元錢的毛收入。經銷商:限價化肥利潤低

采訪之前,記者以為,備受農夫埋怨的化肥經銷商肯定很不歡迎采訪。但出乎意料,他們一點都不避諱記者,甚至還把記者領進了他們的倉庫。

3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環翠區最大的化肥批發市場橋頭鎮。在此經營化肥的供銷社下崗職工夏海鵬介紹說,目前,橋頭鎮有49家化肥經營點,競爭特別激烈。談話之間,一位農夫以25元每袋的價格買走了5袋乳山產碳酸氫銨,外加2袋85元每袋的棲霞產尿素。老夏坦認,經營碳酸氫銨、尿素等傳統氮肥,對他們這些中間經銷商來說,基本上沒有利潤,只是由于農夫有需求,不能不上貨,而復合肥才是他們利潤的主要來源。由于復合肥的氮、磷、鉀含量不確定,所以沒有限價規定,目前復合肥的平均利潤率在50元/噸———140元/噸。他就指望經營復合肥賺點了,而且還要在化肥使用淡季提前向生產廠家打款,以期獲得優惠價格才能維持利潤空間。但目前,很多農夫不買復合肥,只買限價尿素和碳酸氫銨等小氮肥品種,再自己憑閱歷摻一起,這又讓他們的買賣更難做了。在另一家化肥經銷點,老板宋某認為記者關于化肥最高零售限價的調查很可笑,“出廠價這么高,賣化肥的這么多,誰也不會由于價格砸了自己的生意。但我們又肯定不能低于出廠價賣,白忙活”。對于農夫關于化肥價格的埋怨,長期跟農夫打交道的老夏也表示能理解,畢竟化肥投資對于并不富有的農夫來說,確實有點太沉重了,但作為經銷商,他也無能為力。生產廠家:源頭調控是關鍵

“事實上,化肥市場早已按市場規律運行,靠政策強制性限價,只能臨時緩解市場價格,長期下去,只會驅動企業通過轉產復合肥或非化肥產品的方式來規避限價風險,最終導致傳統化肥品種供不應求,價格反彈。”在電話中,棲霞的一家尿素生產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這家尿素生產企業的產品在我市始終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這位負責人介紹,自己所在企業屬于中小型氮肥生產企業,原料主要是無煙煤、天然氣,目前他們生產一噸尿素僅原料成本就在1500元左右,出廠價格依據經銷商訂貨時間和數量在1620元/噸左右浮動。他介紹,作為市場主體的化肥生產企業,他們只能在市場化的原材料和限價銷售的產品之間尋找平衡。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