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省####市2012年農業綜合開發興源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投資估算表東北農業大學農業工程設計室####省####市農業開發辦公室二O一一年十一月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名稱 11.2項目承擔單位 11.3項目編制依據 11.4項目提出的理由 21.5項目概況 51.6結論與建議 8第二章市場預測、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102.1市場分析及預測 102.2生產規模和產品方案 15第三章場址選擇 193.1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193.2場址建設條件 19第四章土地利用 224.1用地規劃選址 224.2用地規模及用地類型 224.3項目功能分區 22第五章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245.1技術方案 245.2主要設備方案 285.3工程方案 29第六章原輔材料、動力供應 326.1原輔材料供應 326.2燃料、動力供應 32第七章總圖運輸與室外工程 357.1總圖布置 357.2廠內外運輸 377.3室外工程 37第八章勞動定員及人員培訓 398.1設置原則 398.2勞動工資和員工來源 398.3工作制度 408.4人員培訓計劃 40第九章節能措施 429.1本項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范 429.2項目節能背景分析 439.3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 459.4建設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分析 469.5主要能耗指標及分析 479.6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 479.7節能措施效果評估 539.8節能措施經濟性評估 549.9能耗指標的計算 54第十章環境保護 5610.1設計依據 5610.2污染物情況 5610.3環保監測實施方案 59第十一章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 6011.1勞動安全 6011.2衛生 6111.3消防 61第十二章項目實施進度 6312.1建設工期 6312.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63第十三章項目招標方案 6513.1項目基本概況 6513.2具體招標范圍 6613.3招標組織形式 6713.4招標方式 6713.5其他內容 68第十四章建設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6914.1編制依據 6914.2總投資估算范圍 6914.3投資估算 6914.4資金籌措 70第十五章財務評價與風險分析 7115.1財務評價依據 7115.2基礎數據 7115.3財務評價 7315.4社會效益分析 75第十六章研究結論和建議 7616.1研究結論 7616.2建議 77第一章項目概要1.1項目背景蔬菜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們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產屬農業密集型產業,產高效農業項目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我市為促進菜籃子工程健康發展,增加蔬菜大棚種植數量,計劃在興源鎮進行中低產田改造,種植蔬菜,提高耕地產出和農民收益。1.2項目范圍、規模、內容與工期1.2.1項目范圍項目區隸屬于####市興源鎮,位于301國道以北砍椽溝溝口處,距興源鎮4.2km,地處東經130°20′28″至130°20′55″,北緯44°36′55″至44°37′20″。項目區涉及東村1個行政村。1.2.2項目規模項目區面積440畝,新建蔬菜大棚種植蔬菜,實施節水灌溉配套措施。1.2.3建設內容(1)水利措施水源工程:新建水源及泵房工程1座;機電設備及安裝2套。灌排工程:滴灌12km;鋪設輸水干管0.6km;鋪設分水管1.5km;新建涵洞3座;挖排水溝4.0km。(2)農業措施新建鋼架大棚100棟;維修田間路3km;新建良種倉庫200m2;平整土地440畝;購育苗穴盤1.0萬個。(3)科技措施為提高項目區干部、群眾科學種植經濟作物,增加效益,需科技培訓1000人次。(4)其它項目區標志牌1塊。1.2.4建設工期建設工期為2012年一年。1.3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項目建設總投資429萬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資75萬元,農業措施投資328萬元,科技措施5萬元,其它21萬元。1.4效益項目實施后項目區年農業增加值77.58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6614元增加到7511元,人均增加了897元。1.5組織領導和管理成立####市農業開發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抓好該項目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管理、計劃落實、制定方案和有關政策、協調動作、籌措資金落實。項目建成后,本著“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項目區建成后由興源鎮政府負責管理。

第二章項目區概況2.1自然概況2.1.1地理位置及范圍項目區隸屬于####市興源鎮,位于301國道以北砍椽溝溝口處,距興源鎮4.2km,地處東經130°20′28″至130°20′55″,北緯44°36′55″至44°37′20″。項目區涉及東村1個行政村。2.1.2水文氣象項目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有局部小區域氣候地帶,受季風控制,四季分明,寒暑溫差大,自季受西太平洋暖高壓控制,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流沖擊。汛期受北上臺風影響,常有大風和暴雨。多年平均氣溫2.5℃,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9.9℃,極端最低氣溫-44.4℃,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1.2℃,極端最高氣溫36℃,年平均氣溫最高9.9℃,最低-4.4℃。平均日照時數2632h,最高2800h,最低2300h。全年盛行西風和西南風,東南風次之,西風頻率為22.5%,西南風為21%,東南風19%,無霜期127d左右。凍結時間11月上旬,融化時間4月上旬,多年平均凍深在1.8-2.0m左右。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項目區位于大地構造上隸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張廣才嶺隆起邊緣的中部。地形屬河谷平原。地貌為山間河谷平原堆積區。基地土壤以暗棕壤土、白漿土、河淤土為主,土壤有機含量較高,適合各種蔬菜生長。2.1.4水資源本項目區距####河僅一道之隔,因此水源取####河水,利用大口井取水,再采用變頻泵站將水輸送到滴噴系統對作物進行灌溉。在項目區附近已現有大口井2眼,根據已成井來水量可知,采用大口井供水滿足供水要求。2.1.5耕地種類、數量及開發潛力項目區內耕地面積440畝,作物種類主要以旱作為主,其中:大豆260畝,玉米180畝。項目區中耕地為中低產田面積,主要是沒有充分利用水土資源,種植結構不合理,但土地相對比較平坦,土質肥沃,氣候適宜,適合蔬菜生長。2.1.6自然災害項目區自然災害主要以旱災這主,大多數發生在春季和夏季,其它如雹災、風災、病蟲害也時有發生。解決的辦法是統籌規劃,充分利用水土資源;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種植結構,提高土地產出,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進行節水灌溉,科學管理,采取各種有效預防措施,避免和戰勝自然災害。2.2社會經濟狀況2.2.1人口及勞力項目區涉及東村1個行政村,總人口865人,其中勞動力603人。人均收入6614元。2.2.2土地利用現狀項目區總面積500畝,其中:耕地面積48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96%;其它面積2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4%。2.2.3農業生產水平項目區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作物有大豆和玉米。項目區農業總收入54.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614元。2.2.4地方財政與農民收入####市轄2鄉6鎮,總人口30萬人。2010年我市完成生產總值92.6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1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5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83元。2.2.5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狀況項目區隸屬興源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管理,中心內設農技服務站、農機修配廠、水利站等,人員的配備和開展的工作內容適應農業發展要求。2.3基礎設施2.3.1水利骨干工程現狀項目區內沒有水利工程,旱田主要是靠降雨。面對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資源,常常因為干旱原因造成減產。2.3.2田間工程現狀項目區內旱田無水源及配套工程,干旱時水量得不到保證,無法及時灌溉。另外,田間機耕路標準低,機械進入田間比較困難,影響耕作。2.3.3農業機械及農機服務設施項目區所涉及的東村有拖拉機12臺及配套農具,聯合收割機2臺,脫谷機15臺,播種機5臺,農機總動力0.43萬千瓦,農業機械經綜合程度52%,農機服務體系健全。2.3.4交通與電力301國道從項目區邊經過,交通十分便利。用電采用當地農電電網。

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項目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水資源利用率不高,先進節水技術未能得到推廣,灌溉效率低,影響農產品產量、質量,農民收入難以提高。3.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中把蔬菜化作為六大產業之一來抓,緊緊抓住了國家對種植業扶持的政策,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效益農業,這樣就對我們建設有機蔬菜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和機遇。通過本項目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業由粗放型向節約型轉變,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由市場無序向市場準入轉變。引導和扶持當地農民改變落后的現狀,逐步走向規范化、集約化、工業化專業生產。通過引進良種、專業化種植、新技術應用等先進方法,逐步改造農戶家庭副業式規模小、效益低、質量差的落后生產方式,使廣大菜農盡快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科技含量和商品化蔬菜的生產率。3.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3.3.1有成熟的科學技術保障興源鎮東村經過幾年的試驗、示范和研究,參照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規范化管理與生產標準》,結合當地的生產條件,總結出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規程,并且根據區內外市場需要,篩選出區域優勢明顯、市場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種,運用育苗、節灌、微生物等技術,試驗成功了辣椒、胡蘿卜、青皮蘿卜、大白菜等品種實施無公害化栽培。3.3.2有較好的傳統種植方式由于當地移民還沿襲過去的種植習慣,對化肥、農藥的投入較低。隨著近幾年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家庭養殖得到進一步擴大,肥源充足,農家肥投入較高,只要指導農民正確運用化肥,推廣生物肥料、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殘留農藥,嚴格輪作倒茬制度,就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生產出符合農業部門規定標準的無公害蔬菜產品。3.3.3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興源鎮東村自2009年列入省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并建立新區后,給東村發展產業化富民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建設步伐加快,規模的擴大,新區人口總量將不斷增加。依托村民,服務鎮民,主動搶占本地市場,滿足全鎮居民和俄羅期遠東市場對各種新鮮蔬菜的需求,可銷售基地蔬菜產量的90%以上。隨著國家農業產業政策的調整,為東村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加之大部分蔬菜能在7、8、9、10月份成熟上市,此時正值俄羅期蔬菜生產處于淡季,若在蔬菜產品上,進一步抓好品質,做好產地包裝和預冷處理,鉆市場空檔,打蔬菜銷售時間差,組織營銷人員和農產品經紀人,以高品質蔬菜占領俄羅斯市場,建立對俄出口銷售新模式。3.3.4有明顯的交通區位優勢興源鎮地處####省25個邊境縣(市)之一的####市中部,地處東北亞“金三角”中心,是哈牡綏東對俄經濟帶、####省沿邊開放先導區上的經濟重鎮和戰略節點,綏芬河與####攜手打造中俄邊境產業第一城——綏穆新城的核心板塊。毗鄰牡丹江、綏芬河、東寧等6個國家一級口岸城市。東北亞黃金大通道301國道貫穿全鎮,牡綏段高速公路擴能改造工程正在建設。哈綏鐵路提速改造項目在此建設####新站,重新打造中東鐵路線上輻射雞、密、虎地區的人流中心、物流中心,成為至牡丹江、綏芬河、雞西半小時經濟圈的核心點,區位優勢明顯。3.3.5有優越的政策優勢####市委、市政府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高度重視,把蔬菜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對蔬菜產業的生產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指示各部門在計劃安排、資金投入、稅收政策上傾斜,財政上給予支持,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力度扶持。興源鎮黨委、鎮政府緊跟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以發展蔬菜產業為支柱產業,制定了建設蔬菜基地和園區,為該項目的實施營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

第四章水資源評價及供需平衡分析4.1項目區水資源概況本項目區距####河僅一道之隔,因此水源取####河水,利用大口井取水,再采用變頻泵站將水輸送到滴灌系統對作物進行灌溉。在項目區附近已現有大口井2眼,根據已成井可知,單井出水量為25t/h。4.2灌溉制度(1)灌溉規模依據《####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查棚室蔬菜灌溉用水定額3600m3/公頃,100棟大棚共計4.0萬m3,共需水1.44萬m3。(2)設計灌溉定額蔬菜大棚一年種2茬,每茬平均輪灌10次。每次輪灌所需水量:14400m3/20次=720m3/次按大口井出水量25t/h計算,每天灌水10h,100棟大棚3天即可灌完。4.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因項目區采用####河水,水量有所保證,來水量遠遠大于用水量,滿足供水要求。

第五章規劃設計5.1指導思想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菜農經濟效益與保障市場供應并舉,把蔬菜大棚建設列入城鎮化建設的工作范疇,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農業科技示范帶動,提高蔬菜生產與供應能力。5.2選項原則項目以改造中低產田為主,實行蔬菜節水灌溉,達到兩高一優的農業標準。堅持市場引導,優化等級結構,依靠先進科技,突出技術落實,加大生產投入。以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和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灌溉技術、栽培技術等組合配置到位,最大限度的挖掘蔬菜生產潛力,達到蔬菜生產持續、高效、現代化的目標。通過實施節水灌溉并輔以先進的種植技術,全面、科學規劃,將項目區建成農業開發示范區。實現農業生產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質高效的目的。5.3建設標準(1)節水灌溉保證率為90%。(2)農田排水五年一遇。(3)機耕路路面寬4.0m,路基高于地面0.3m,兩側設排水溝。5.4建設規模本項目總投資429萬元,蔬菜種植面積440畝,全部實行節水灌溉。5.5規劃布局經過初步考察計劃將項目區選擇在砍椽溝溝口內,該區域內項目區位置地勢平坦,距離水源近,交通便捷,緊靠公路,產品運輸方便。

第六章開發任務和建設內容6.1開發任務改造中低產田440畝,全部實行節水灌溉面積。6.2建設內容6.2.1水利措施(1)水源工程新建泵站1座,包括大口井和泵房。1)大口井大口井采用鋼筋砼結構,井壁厚30cm,深4.0m,井徑4.0m,井壁四周回填卵石、粗砂等反濾料,井壁上設有進水孔,進水孔呈梅花型布置,間距為35×20cm。在項目區附近已現有大口井2眼,根據已成井可知,單井出水量為25t/h。此次規劃打大口井1眼,泵站從大口井抽水,可保證水質,利用變頻泵將水輸送到高處供給滴灌設備。2)泵房泵房采用十年一遇設計洪水標準設計。泵房為磚木結構,平面尺寸為長8.0m,寬5.0m,高2.7m。基礎采用高2.0m、寬0.8m的漿砌石矩形結構。3)泵型泵站配備變頻器1個及2臺水泵,選用HW型混流泵,型號為250QS30—50,設計流量30m3/s,設計揚程50m。(2)節水灌溉工程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40畝,輸水干管0.6km,分水管1.5km,滴灌12km。1)干管輸水干管采用3吋鍍鋅管,鋪設水管總長0.6km,通過變頻泵把水從大口井抽出利用干管將水送到分水管內。2)分水管分水管采用2吋PE管,鋪設水管總長1.5km。3)滴灌項目內管道均采用半固定式管道式滴灌,將支管和支管固定,需要灌溉時把毛管設備安在支管上,不用時收回保管。(3)涵洞為保證項目區雨季排水暢通,不影響農產品外運,本次規劃排水溝4.0km,排水溝底寬0.5m,深0.8m,邊坡1:1。(4)排水溝本次規劃涵洞3座,主要布置在排水溝與道路交叉處,涵洞采用有基圓涵型式。6.2.2農業措施(1)新建鋼架棚室100棟,大棚屋脊走向為東西向,有利于采光,每棟大棚400m2,大棚高3.5m,長33.5m,寬12m。大棚包括骨架、壓線、門、地矛等設備,其中骨架采用國產熱鍍鋅鋼管。(2)田間路3.0km,采用砂石路面。道路規劃做到布局合理,循環暢通,路面寬度為4m以上,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便于農機作業和農產品運輸。(3)良種倉庫采用磚瓦結構,面積為200m2。(4)為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故平整地土440畝。(5)為節省種子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保持植物種苗生長的一致性,購買育苗穴盤1.0萬個。6.2.3科技措施為提高項目區干部、群眾科學種植大棚水平,增加效益,本次規劃需科技培訓1000人次。

第七章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7.1投資估算7.1.1估算依據(1)定額依據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號文頒發的《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算定額》。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水利部水建(1993)63號文頒發的《中小型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預算定額》。(2)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水利部水定[2003]1號文頒發的“關于《中小型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預算定額》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計價格[2002]1980號文“關于印發《招標代理服務費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省水利廳黑水發[2002]517號文關于《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中有關費率取費標準的通知。地區津貼執行####省水利廳黑水政字(1998)87號文中的規定(45元/月)計算。鐵路運費執行鐵路貨運規則鐵運[2000]71號文、####省計管[1998]587號文,公路運費執行####省交通廳、物價局黑交發(1998)280號文的規定計算,裝卸費按黑交(1996)326號文的規定計算。(3)基礎單價1)人工預算單價見下表名稱單價(元)工長5.73高級工5.36中級工4.62初級工2.582)材料預算價格水泥、鋼材采用牡丹江市價格,成材、圓木、汽油、柴油采用八面通價格,砂石料采用附近料場價格。主要材料原價見下表:材料單位單價(元)材料單位單價(元)水泥t560汽油t9035鋼筋t5500柴油t8185成材m31100中砂m345塊石m350碎石m360(4)電、風、水預算價格1)施工用電:采用75kw移動柴油發電機。2)施工用風:采用電動移動式空壓機,空壓機容量6m33)施工用水:采用7.5kw離心水泵,出水總量96m3/h4)取費a.其它直接費計算基礎為直接費,建筑工程費率為5.5%,安裝工程費率為6.2%。b.現場經費現場經費費率見下表:序號工程類別計算基礎現場經費(%)1土方工程直接費42石方工程直接費63模板工程直接費64混凝土工程直接費65其它工程直接費5c.間接費間接費費率見下表:序號工程類別計算基礎現場經費(%)1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費42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費63模板工程直接工程費64混凝土工程直接工程費45其它工程直接工程費5d.企業(計劃)利潤7%。e.稅金3.22%。7.1.2投資估算項目計劃總投資429萬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資75萬元,農業措施投資328萬元,科技措施5萬元,其它21萬元。7.2資金籌措方案項目申請中央及省財政資金400萬元,自籌資金29萬元。合計估算投資總額429萬元。詳見投資估算。7.3群眾投工投勞自籌資金通過項目區群眾投工投勞解決,以物折資21萬元。具體內容詳見明細。

第八章綜合效益分析8.1經濟效益原有作物經濟效益:項目區共有中低產田440畝,其中:大豆260畝,玉米180畝。大豆平均畝產180kg,按4.5元/kg計算,大豆畝產值810元,則260畝大豆產值21.06萬元。玉米平均畝產400kg,按1.8元/kg計算,玉米畝產值720元,則180畝玉米產值12.96萬元。現有作物經濟效益:440畝中低產田改造后新增效益111.60萬元-34.02萬元=77.58萬元。詳見下表:序號品種面積(畝)畝產(kg)畝收入(元)畝投入(元)畝純收入(元)總收入(萬元)小計60111.601黃瓜15120002420056001860027.902西紅柿15115002400055001850027.753茄子15112002440055001890028.354豆角1587002320048001840027.608.2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建設,進一步推動蔬菜無公害化生產,全面提高蔬菜品質,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蔬菜,同時也為東村蔬菜產業開拓俄羅期遠東新的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秋季復種可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農民收入。能解決項目區剩余勞動力,提高項目區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和脫貧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3生態效益項目建成后,采用科學的灌水定額和灌溉制度,避免了土壤的沖刷和水土流失。通過合理施肥,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減少作物病害。通過項目區建設,對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8.4經濟評價經濟效益分析計算采用經濟效益現金流量表,經濟計算期為15年。在效益流量中,只計算項目實施后的增產值,費用流量只也只計算本項目投入費用的增加值量。本項目總投資429萬元。1、年運行費年運行費主要包括工程維護、修理費、材料費、燃料動力費、電費、管理人員福利費等,按總投資的4%計取為17.16萬元。2、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財務內部收益率是項目的計算期內各年凈現值累計等于零時的折現率,按規定,土地治理項目的財務基準收益率為8%,基準回收期6年,其表達式為:式中:CI——現金流入量CO——現金流出量n——計算期,n=15年FIRR=11%>[8%]3、財務凈現值FNPV財務凈現值是按12%的行業基準收益率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折算到建設初的現金之和,其表達式為:FNPV=(CI-CO)t(1+ic)-t式中:ic——財務基準收益率FNPV=64>[0]4、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EBCR=1.21>[1]4、投資回收期Pt投資回收期是項目的凈收益抵償全部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其表達式為:Pt=8.1<[6]計算過程見現金流量表,經計算各項指標規格上是合理的。

第九章組織實施和運行管護9.1組織機構設置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由政府主管市長任組長,由農業開發辦、水務、農業、興源鎮參加的項目建設組織機構,專門負責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建設。組長:張海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成員:白峰####市農業開發辦公室主任穆琳####市興源鎮鎮長傅殿興####市水務局局長高春艷####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劉福堂####市水務局副局長梁福寶####市興源鎮副鎮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開發辦公室。項目建成后,本著“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交由興源鎮政府管理使用。9.2實施管理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管理、計劃落實、制定方案、和有關政策,協調全局動作實施落實籌措資金。辦公室主要負責項目建設方案的內容,按計劃和技術要求的實施、監督、檢查和管理等工作。具體安排如下:(1)主要工程通過招標選擇專業隊伍施工。(2)道路工程由群眾隊伍施工。(3)本項目計劃工期為一年。9.3運行管理與維護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村干部和農戶的積極和主觀能動性,讓農民直接參與管理、維護。通過上下一致的努力,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完成水利、道路等各個項目,實現預期目標。項目建設完成后,經項目驗收小組驗收合格交付給項目所在鎮管理,并辦理移交手續。移交后的維護管理工作,由項目所在鎮農業中心負責管理,有償使用。所收費用用于管理維護。

第十章環境影響與評價10.1環境現狀分析10.1.1污染因素分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肥料、農藥、廢氣、廢物等污染現象。肥料污染:由于施肥達不到科學施肥標準,結構不盡合理,使用效率不高,致使土壤和農作物受到一定污染。農藥污染:農藥施用不合理情況時有發生,有些農藥質量還未達到環保標準,比例不當,致使農藥殘留量大,從而導致污染。廢氣、廢物污染:購置使用現代化農機具進行播種、耕暄及收獲等作業,尾氣排放,造成空氣及土壤污染。同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膜、農藥、種子等包裝物的亂扔亂放造成污染。10.1.2水環境分析由于少量施用的化肥、農藥流入水中,會使水質相對惡化,尤其是地下水,由于循環使用,水中有機質含量及化肥、農藥相對增加,對作物生長會產生輕微的不利影響。10.2項目實施對環境的影響工程在建設期由于地面清理、地表開挖、渠道開挖鋪設、田間配套系統建設等,均將對工程區和周圍區域的生態環境、水環境和大氣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各類工程中相應機械設備的使用和運輸車輛的行使,亦將對周圍聲環境和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動用拖拉機、柴油發電機、水泵、砼攪拌機、砼振搗機、自卸汽車、載重汽車等施工機械,而產生噪聲和揚塵。10.3對策及措施10.3.1環境保護(1)農藥污染的防治項目區普遍采用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的辦法,努力降低農藥施用量。一是農藝防治,采用抗病優良品種、秋翻秋整地、協調促控水、肥、氣、熱,促使經濟作物健康生長,最大恨度減少病蟲草害發生和蔓延,從而減少農藥施用量。二是物理防治,利用光學設施誘殺和趨避。三是生物防治,采用天敵捕殺、植物源能農藥、農用抗生素和昆蟲激素的應用。四是合理運用化學防治手段,按特定堆積限時、限量、限品種使用農藥;優選低毒、商效、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選擇合理施藥方法,多采用煙霧劑、粉塵劑,盡可能少用水劑;嚴禁劑量、超范圍、超次數和混配施用。優選施藥器械,選用霧化度高的超低容量大型噴藥機械、器械,并注意嚴格安全間隔期,建立監測服務體系。(2)化肥污染的防治項目區經濟作物種植嚴格按照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規程要求,限量使用化肥。同時以增施腐熟優質農家肥如堆肥、漚肥、廄肥、沼肥、綠肥、種植肥等3m3/畝。增施生物肥、微生物肥,搞好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施用量。(3)施工環境保護措施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a.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施工時間,實行分段施工,避開大風季節,并在大風季節來臨前處理好田間開挖地面,盡量減少堆土,做到隨挖、隨填、夯實,以減少風蝕及水土流失。b.在沿河岸邊施工時,嚴禁向河道、溝道棄土、棄渣,以避免堵塞河道及溝道,影響泄洪及河流土沙量污染水體環境。c.嚴格按照設計施工,盡量減少對項目區地表植被的破壞,保護施工區周邊地表植被,盡量避免踐踏、碾壓等人為影響。d.盡量縮小施工面,以盡可能地減少因施工對農作物的破壞而造成的損失。對因工程施工占用的農田和土地須及時復墾;對因工程建設臨時占用的耕地等,應按有關規定對農民進行合理補償。2)環境空氣保護措施a.由于土地開挖將產生一定的揚塵,對施工區及鄰近區域環境空氣造成污染。鑒于該工程主要是人工分段分區作業,施工點較分散,施工范圍較小,施工時間亦較短,所以影響程序較小。對于晴暖有風天氣,揚塵較大的區域可采用噴灑水的方法降塵。b.對于工程所使用的粉狀施工材料,如水泥的堆放和儲存應嚴格管理,表面應加覆蓋物,不可堆放在低洼地和河溝旁,以免有風天氣造成揚塵污染,影響農田土壤和水環境。3)聲環境保護措施a.施工單位必須選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低噪聲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對強噪聲設備設置控噪裝置。并楊各施工場所的噪聲功能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在夜間施工,尤其高噪聲作業禁止夜間施工。同時,為了減少施工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工程在距居民區150m區域內不允許在晚上十一點至次日早六點時內施工。b.對夜間一定要施工且會影響周圍居民聲環境的工區,應對施工機械采取降噪措施,在施工地點周圍或居民集中區周圍設立臨時聲屏障設計,并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在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管下和批準后方可開工,以保證居民區的聲環境質量。在實施基本農田建設中,要堅持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使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統一。主要采取積造農家肥,減少化肥、復合肥施用;推行根茬、秸桿粉碎還田,培肥地力;采取測土本方施肥,改善土壤結構,降休生產成本,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