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課長度和時間的測量001預習導學一、長度的測量人的直覺并不可靠,要得到準確的長度需要用工具進行測量。
要點:
1.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①國際單位:米常用單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
②單位符號及換算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1km=1000m=103m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1μm==103nm
2.測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儀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激光測距儀。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線是否磨損;看清測量范圍(量程);看清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的精確程度)。
②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線緊靠被測長度且與被測長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整數刻度線與被測長度起始端對齊;
④讀: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尺且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記:記錄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一個正確的測量結果包括三部分,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二、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對于無法直接測量的長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點:
1.化曲為直法(棉線法)
測量曲線長度時,可讓無伸縮性的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作好兩端的記號,然后把線輕輕拉直,用刻度尺測量出長度,就等于曲線的長度。
2.累積法:
對于無法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的長度,可以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疊放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被測量的個數,就可得到一個微小量的長度。
3.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路段的長度等于圈數乘以周長,例如測量池塘的周長,某段道路的長度等。
4.截取法(化整為零):
被測物體的長度很大時,可先測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從而算出物體的總長度。
5.替代法:
當一個物體的長度無法直接測量時,可用與它長度相等的物體來代替。三、時間的單位和測量工具在古代人們就學會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有規律的變化作為測量時間的單位,比如晝夜的交替、季節的變化、月圓月缺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確定了更加穩定并讓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接受的標準,并有了更加先進的測量工具。
要點:
1.時間的單位:國際單位是秒(s),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時間的測量工具
(1)在物理實驗中常用停表來計時,停表與普通表不同之處:普通表的時針、分針和秒針是在不停地走動,而停表指針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觀察一下秒針的走動情況,使用停表先按動啟動按鈕,停表開始計時,再按停止按鈕停表即停止,顯示時間間隔。
(2)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鐘等。近代有機械鐘、石英鐘,現在有電子表、光電計時器。
四、誤差與錯誤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要點:
1.誤差:測量方法、測量工具、測量環境和測量者的不同,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減小誤差的方法:可以通過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來減小誤差,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我們實驗室做實驗時采用的減小誤差的方法。
2.錯誤:因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測量方法錯誤。錯誤是不該發生的,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錯誤不叫誤差,誤差也不是錯誤。002考點分類考點1:長度單位及換算1.以下單位是國際制單位的是(
)A.h B.s C.km D.mm【答案】B【解析】AB.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為秒,符號為s,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CD.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為米,符號為m,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一名粗心的學生的測量記錄中忘記寫單位,他的記錄數據中,哪一個數據的單位是m()A.一支新鉛筆的長度:0.175 B.一名中學生的高度:16.4C.一枚壹角硬幣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答案】A【解析】A.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18cm,合0.18m,0.175m接近0.18m,故A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身高約165cm,合1.65m,故B不符合題意;C.一元硬幣的厚度在2mm左右,應該為2.4mm=0.24cm,故C不符合題意;D.本外文字典的厚度在15cm左右,應該是13.5cm=1.35d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下列有關長度單位換算正確的是()A.B.C.D.【答案】C【解析】A.“169.8cm×102m”得到的單位不存在,故A錯誤;B.“169.8×102”得到的數據沒有單位,故B錯誤;C.進率及過程正確,故C正確;D.“169.8cm×102”不等于1.698m,故D錯誤。故選C。考點2:常見的長度及估測4.下列物體的數值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一枚硬幣的厚度為5mmB.乒乓球的直徑為10cmC.物理教科書的寬度為1.8dmD.課桌的高度為1.1m【答案】C【解析】A.一枚硬幣的厚度為比5mm還小,約為2.5mm,故A不符合題意;B.標準乒乓球的直徑為4cm,比10cm小,故B不符合題意;C.物理教科書的寬度約為18cm=1.8dm,故C符合題意;D.課桌的高度與人的高度相近,約為80cm=0.8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如圖所示,是某型號小汽車的車輪及其有關數據,車輪的斷面高為()
A.225mm B.135mm C.60mm D.375mm【答案】B【解析】由題知,,斷面寬度=225mm,可得斷面高度=斷面寬度×扁平比=225mm×60%=135mm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6.如圖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A.刻度尺沒從零刻線開始測起,故A錯誤B.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未與被測長度緊貼,故B錯誤;C.刻度尺從零刻線開始測起,且刻度尺與被測長度緊貼,故C正確;D.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D錯誤。故選C。7.如圖所示,實驗小組利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木塊A對應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B.木塊A對應的刻度尺比木塊B對應的刻度尺精確度高C.木塊A的長度是3.65cmD.木塊B的長度是2.3cm【答案】C【解析】A.如圖可知,木塊A對應的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木塊A的分度值為1mm,木塊B對應的刻度尺相鄰刻度線間的長度值為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分度值越小,精確度越高,所以木塊A對應的刻度尺比木塊B對應的刻度尺精確度高,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木塊A左側與1.00cm對齊,右側與3.65cm對齊,所以木塊A的長度為L=3.65cm1.00cm=2.65cm故C錯誤,符合題意;D.木塊B左側與零刻度線對齊,右側與2.3cm對齊,所以木塊B的長度為2.3cm,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4:使用刻度尺的讀數和數據記錄8.小明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35cm、2.36cm、2.63cm、0.235dm,由此可判斷(
)A.小明測量中只有兩次測量數據是有效的B.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C.該物體長度最接近2.35cmD.經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誤差【答案】C【解析】A.觀察數據,2.63cm與其他數據偏差太大,屬于錯誤數據,0.235dm可換算成2.35cm,是正常數據,故有3次有效測量數據,故A錯誤;B.在進行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個正確數據最后一位是估讀的,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是分度值,為0.1cm,故B錯誤;C.為了減小誤差,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得物體的長度為,故C正確;D.誤差在測量過程中始終存在,可以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故D錯誤。故選C。9.運動會前體育老師需要畫百米跑道,為了使測量更準確應選用下列工具中的()A.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30cm的鋼尺B.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m的鋼尺C.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50m的卷尺D.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0m的卷尺【答案】D【解析】測量百米跑道,最大測量值應比100m要大,其精確度要求并不太高,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即可。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0.關于“誤差”和“錯誤”的正確說法是()A.只要進行測量,就一定會有誤差出現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儀器,可以有效減小誤差C.測量時,不產生錯誤,就是在減小誤差D.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答案】A【解析】A.誤差不可避免的,測量時一定會有誤差出現,故A正確;B.在測量范圍內,使用分度值更小的儀器,可以有效減小誤差,故B錯誤;C.測量時,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時也會存在錯誤,故C錯誤;D.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故D錯誤。故選A。11.如圖是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的實驗,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0cm B.物體的長度應記錄為5.5cmC.物體的長度應記錄為5.50cm D.物體的長度應記錄為5.84cm【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最小一個的長度為0.1cm,因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故A錯誤;BCD.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相平,應該在A的位置讀數,刻度尺讀數時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物體從零刻度開始測量,因此長度為5.50cm。故BD錯誤,C正確。故選C。12.某同學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到的數據分別是2.28cm、2.26cm、3.27cm、2.28cm,則該物體的長度為()A.2.28cm B.2.273cm C.2.27cm D.2.26cm【答案】C【解析】從題中給出的四個數據可知,測量數據為3.27cm的是記錄錯誤的數據,則該物體的長度為其它三個記錄正確的數據的平均值,測量長度讀數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測量結果要保留兩位小數,該物體的長度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5:測量長度的其他工具、方法13.在校運會中測量立定跳遠成績時,選取最合適的測量工具是()A.分度值為1cm的10m皮尺B.分度值為1mm的1.5m鋼卷尺C.分度值為1mm的米尺D.分度值為1cm的硬桿尺【答案】A【解析】裁判員要測量運動員的立定跳遠成績,成績一般在1~3米左右(世界紀錄約3.4米),故最小刻度值達到1cm就比較適當,量程大于3m就可以,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4.下列儀器不能用來測量長度的是()A.
日晷 B.
卷尺C.
游標卡尺 D.
螺旋測微計【答案】A【解析】如圖,日晷是一種古老的計時器,是用來測量時間的;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都是用來測量長度的刻度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小學6年級學生趙方很喜歡玩玻璃彈珠,有一天同班同學問他那么愛玩玻璃彈珠,那是否清楚玻璃彈珠的大小,這讓趙方一下子回答不上來,于是不服輸的趙方下決心要親手測量一下.(1)經過思考,他采用了如圖四種方法去測出玻璃彈珠的直徑,你認為方法是正確的.請你選擇其他三種錯誤方法中的任意一種,分析其錯誤原因.(2)采用了正確方法后,趙方進行了四次測量,結果分別是1.81厘米、1.80厘米、1.79厘米、1.80厘米,你認為他應該記錄的結果是.趙方進行四次測量的意義是.【答案】丁見詳解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解析】(1)[1][2]甲圖桌面沒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所以該方法錯誤;乙圖刻度尺沒有準確放在玻璃彈珠的直徑上,刻度尺測出的數值會比直徑小,所以該方法錯誤;丙圖不能確保刻度尺在玻璃彈珠的直徑,所以該方法錯誤;丁圖能準確測出玻璃彈珠的直徑;丁圖中玻璃彈珠的直徑等于右邊三角板直角邊對應的刻度值減去左邊三角板直角邊對應的刻度值;所以該方法準確;(2)[3]玻璃彈珠的直徑是:[4]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16.某同學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B.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C.用銅絲的長度l1除以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D.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E.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的圈n。(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錯誤的步驟是;(2)如圖所示,將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筆桿上緊密纏繞25圈,總長度為cm,金屬絲直徑為mm。【答案】AC4.951.98【解析】(1)[1][2]正確測量方法:找一支鉛筆,把細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緊密繞適當的圈數n,用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即,所以沒有必要的步驟是A,錯誤的步驟是C。(2)[3][4]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銅絲繞圈總長度為所以金屬絲直徑為考點6:時間的單位與測量17.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A.秒 B.分 C.小時 D.千米【答案】A【解析】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故選A。18.小明上一節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5min,下列關于這一節課的時間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A.45min=45×h=0.45h B.45min=45×100s=4500sC.45min=45×s=0.75s D.45min=45×60s=2700s【答案】D【解析】分鐘與秒的關系是1min=60s所以一節物理課的時間45min=45×60s=2700s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9.如圖所示的儀器用于測量時間的是()A.
卷尺 B.
游標卡尺C.
三角尺 D.
機械停表【答案】D【解析】ABC.卷尺、游標卡尺、三角尺是測量長度的儀器,故ABC不符合題意;D.停表是常用測量時間的工具,故D符合題意。故選D。20.我國古代的人們充滿智慧,很早就會利用自然界中的現象,如圖所示的沙漏記錄的物理量是()A.長度 B.時間 C.速度 D.體積【答案】B【解析】沙漏也叫做沙鐘,是一種測量時間的裝置,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21.如圖所示,體育老師用停表記錄小高某次短跑的成績,則小高的成績是mins。【答案】121【解析】[1][2]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停表讀數是兩個表盤的示數之和。圖中秒表小盤的分度值是1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5s,因此秒表讀數為1min21s。22.如圖甲所示,測量鉛筆的長度時讀數方法正確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鉛筆的長度是cm;圖乙中秒表的讀數是s。【答案】乙13.50277.5【解析】[1]由刻度尺的使用規則可知,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確的讀數方法是乙。[2][3]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鉛筆左側與零刻度對齊,右側在3.50cm處,所以鉛筆的長度為3.50cm。[4]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偏過“4”和“5”中間的一半,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為4min37.5s=277.5s003強化訓練一、單選題1.在學習、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數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gB.我們現在所用的物理課本長度約為26cm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D.一個1元硬幣的面積約為5.0mm2【答案】B【解析】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故A不符合題意;B.我們現在所用的物理課本長度約為26cm,故B符合題意;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14s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一個1元硬幣的直徑為2.5cm,面積約為500mm2,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下列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本題涉及的知識是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根據刻度尺的使用規則,A圖中物體的一端沒有對齊零刻線且視線與尺面不垂直,B圖中物體的一端沒有對齊零刻線,C圖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沒有緊貼被測長度,D圖正確.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的顆粒物,它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下列關于PM2.5顆粒物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A.B.C.D.【答案】D【解析】米、毫米和納米,相鄰單位之間進制是1000。A.正確的換算過程為故A錯誤;BC.正確的換算過程為故BC錯誤;D.正確的換算過程為故D正確。故選D。4.如圖所示,四個計時器能成功地記錄下100m短跑時間的是(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C.只有乙和丙 D.只有乙和丁【答案】B【解析】短跑所用時間少,對儀器的選擇原則是量程夠用就可以,分度值越小測量越準確,同時要求儀器方便操作,所以甲圖的石英鐘和乙圖的電子手表不方便計時;用丙圖機械停表和丁圖電子停表比較合適,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5.小明家里放有五把刻度尺:①零刻度線已磨損的刻度尺;②最小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刻度尺;③刻度線模糊不清的刻度尺;④比被測長度短的刻度尺:⑤刻度不均勻的刻度尺這些刻度尺中,可以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答案】C【解析】①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線磨損時,可以從其它整數刻度開始,也可以測出物體的長度;②測量物體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刻度尺,不是都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③如果刻度尺的刻線模糊不清,會造成讀數錯誤;④若刻度尺的長度比物體短,可以進行分段測量,也可以測出物體的長度;⑤如果刻度不均勻,則測出物體的長度不準確.故選C.【點睛】一般零刻度線是否磨損、量程是否夠用、分度值的大小都不影響刻度尺的使用;如果刻度尺的刻度線模糊不清,讀數就不準確.6.如圖是測量成人一拃的長度,下列正確的是()A.視線乙的結果是19cmB.視線甲是錯誤的讀法,與乙之間差異不叫誤差C.視線甲的結果比視線乙大,是測量誤差D.甲乙兩種讀數相差無幾,都是正確的【答案】B【解析】A.刻度尺分度值為1cm,讀數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則視線乙的結果是19.0cm,故A錯誤;BCD.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視線甲是錯誤的讀法,與乙之間差異不叫誤差而是錯誤,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不可避免,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7.要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B.用刻度尺測量10個1元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個1元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答案】B【解析】A.1元硬幣的厚度在1cm左右,用刻度尺測量不準確,分度值有點大,故A不符合題意;B.采用累計測量法,用刻度尺測量10個1元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出的平均值比較準確,故B符合題意;C.用刻度尺多次測量1元硬幣的厚度,每次測量的結果都不會準確,求平均值也不會準確,故C不符合題意;D.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個1元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得出的不是一枚硬幣的厚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8.小明把粗細均勻的細銅絲緊密地繞在鉛筆桿上。用刻度尺測得繞有17匝細銅絲的鉛筆的長度L=18.4mm。如圖所示。則正確的表示細銅絲直徑的是()A.1.1mm B.1.08mm C.1.079mm D.1.0787mm【答案】A【分析】已知線圈寬度和圈數,兩者之比是細銅絲的直徑。【解析】細銅絲的直徑為故選A。9.用一個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金屬刻度尺,測量一個機器零件的長度,測量結果為L,用同樣規格在室內放置的金屬刻度尺,測量同一個機器零件的長度,測量結果為L′,那么A.L=L′ B.L>L′C.L<L′ D.無法比較二者的大小【答案】B【分析】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熱脹冷縮的緣故,刻度尺會變短一些,再去測量一個機器零件的長度,刻度尺顯示的示數會比實際值要大一些.【解析】由于冰箱里的溫度比較低,刻度尺會收縮變短一些,再去測量一個機器零件的長度,刻度尺顯示的示數會比實際值要偏大一些,即L>L′.故選B.10.甲、乙都測量同一本書的長度,甲測量的結果是18.5cm,乙測量的結果是18.48cm,那么()A.甲用塑料卷尺測量長度時,如果用力拉卷尺進行測量,那么測量的結果將會偏大B.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別是1cm和1mmC.甲、乙測量的結果不同,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D.甲、乙測量的結果都是正確的,都沒有誤差【答案】B【解析】A.用被拉長了的塑料卷尺測量物體長度,物體的真實值不變,被拉長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實長度變大,但分度值的示數沒有變化,因此其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小,故A不符合題意;B.甲測得的結果是18.5cm,最后的一個5是估計值,倒數第二位是8,表示8cm,所以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乙測得的結果是18.48cm,最后一個8也是估計值,倒數第二位是4,表示4mm,所以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B符合題意;CD.兩名同學使用了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由于測量總是存在誤差,在誤差范圍內,兩人的測量結果都是正確的,但都有誤差,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長度和時間的單位關系:m;;(2)刻度尺的正確使用:①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要估讀到分度值的。②測量結果由和組成。(3)誤差和錯誤:①任何測量中的都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避免的。②減小誤差的方法:采用精確度的測量工具;采用的實驗方法,多次測量求等。【答案】10垂直下一位數字單位誤差錯誤更高更合理平均值【解析】(1)[1][2][3][4][5][6]單位換算如下(2)[7][8]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以免讀錯;為了提高精確度,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9][10]只有數字沒有單位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地表示一個物理量的大小的,物理中的測量結果必須數字和單位組成。(3)[11][12]誤差是指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無論如何測量,測量值只是向真實值靠近,但不能百分之百和真實值相等。故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錯誤是因為儀器使用錯誤或者人為錯誤等造成的,這是可以改正和避免的。[13]為了減小誤差,在儀器方面,可以使用更精密的儀器,提高測量精度,減小誤差。[14][15]為了減小誤差,在測量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減小因方法原因帶來的誤差。多次測量中,有時測量值大于真實值,有時小于真實值,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的。12.在下列數據后面填上適當的單位:(1)某學生的身高為1.6;(2)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為1.75;(3)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4)你的百米賽跑成績約為16。【答案】mdmmms【解析】(1)[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即1.7m左右,學生的身高應該為1.6m。(2)[2]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約是2dm,一支新鉛筆的長度比此數值略小一些,為1.75dm。(3)[3]一般紙張的厚度在100μm即0.1mm。(4)[4]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所以一般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6s。13.某同學測得自己每分鐘脈動次數為80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動的時間是秒,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動次數是60次,那么,該同學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秒。【答案】0.7545【解析】[1]由題意可知,脈動80次所用時間為1min,即60s,故可知每次脈動的時間為[2]由題意可知,乘電梯時,從樓底到樓層脈動60次,故可知乘電梯所用時間為14.某學生測一本280頁的書總厚度是1.4厘米,則每張紙的厚度是毫米。誤差是無法避免的,在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求的方式來減小誤差。【答案】0.1用精密度更高的儀器平均值【解析】[1]由題意可知,280頁書的總厚度為1.4cm,一張紙有兩頁,可知這本書的紙張數為故可知每張紙的厚度為[2][3]誤差是由于測量儀器精密度不夠、實驗方法不夠完善、讀數時存在偏差等原因導致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別,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過用精密度更高的儀器、求平均值等方式來減小誤差。15.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該選用(選填“甲”或“乙”)刻度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cm,所測物體的長度記為cm。【答案】乙0.12.80【解析】[1][2]由圖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2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選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測量較準確,故應選用乙刻度尺。[3]物塊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與2.8cm刻度線對齊,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為2.80cm,所測物體的長度記為2.80cm。16.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直徑是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為s。【答案】1.20337.5【解析】[1]直尺的分度值為1mm=0.1cm,紐扣左邊讀數為2.00cm,右邊讀數為3.20cm,紐扣的直徑為3.20mm2.00mm=1.20cm[2]秒表的小盤分度值為0.5min,大盤分度值為0.1s,小盤的指針指在5min~6min之間,大盤指在37.5s處,故整個秒表的讀數為5min37.5s=337.5s17.湖北神農架科學考察隊在叢林深處松軟平整的泥地上發現“野人”行走時留下的新鮮腳印,隊員小明用方格紙描下了“野人”的腳印,如圖所示,并測出腳印深2cm,已知方格紙每小格的邊長是3cm,則“野人”每只腳的面積為cm2(不滿一格的以半格計)。一般情況下,人的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約為m。【答案】3691.89【解析】[1][2]已知方格紙每小格的邊長是3cm,得出每小格的面積,從圖中數出腳印所占的總格子數,進而得出“野人”每只腳的面積為一般情況下,人的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約為h=3cm×9×7=189cm=1.89m18.甲、乙兩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π取3)
甲同學的方法是:首先從卷筒紙的標簽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后紙的厚度為0.04厘米,然后測出卷筒紙內半徑r為2厘米,外半徑R為6厘米,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乙同學的方法是:首先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為2厘米,外半徑為R為6厘米,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L0為7.7米,此時卷筒紙的外半徑減小到R0(R0=5厘米),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答案】2400cm2240cm【解析】[1]甲同學的方法:不可能把紙拉直再測量長度,但卷成筒狀的紙的橫截面積是由紙的厚度和長度疊加而成的;則測出橫截面積的大小為因為紙的厚度為d=0.04cm;卷筒紙內半徑r=2cm,卷筒紙外半徑R=6cm,所以紙的總長度為[2]乙同學的方法:卷筒紙的橫截面積的大小為被拉開的部分卷筒紙橫截面積的大小為被拉開的部分卷筒紙的厚度為因為卷筒紙內半徑為r=2厘米,外半徑為R=6厘米,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L0=7.7米=770厘米,此時卷筒紙的外半徑減小到R0=5厘米;所以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式三、作圖題19.如圖所示,這是實驗室或體育比賽中常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秒表。請你在圖中標出時間為3min10s時指針的位置。【答案】【解析】由圖知,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2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時間為3min10s時的分針應該指在“3”和“4”之間,偏向“4”一側,據此標記分針位置如圖所示;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10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10s,如圖所示20.小明練習使用刻度尺時測出一小塊長方形木條的長度為2.00cm,請在圖中補畫完整。【答案】【解析】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起始端刻度為1.00cm,該物體的長度為2.00cm;所以末端刻度值為2.00cm+1.00cm=3.00cm如圖所示21.如圖所示,把一枚壹元硬幣放在刻度尺上,給你來個直角三角形,在圖中畫出你測量這枚硬幣直徑的方法。【答案】【解析】對于硬幣直徑不好直接測量,可采用間接測量的方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把硬幣夾在中間找出它的直徑,再通過兩塊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用末端三角板所對的刻度值減去起始端三角板所對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幣的直徑,如下圖:四、實驗題22.(1)小冬同學用手中的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下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2)小冬先后測量了4次,測得的結果分別為4.49cm,4.50cm,4.16cm,4.52cm,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錯誤的數據是,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這支鉛筆的長度為cm。【答案】C1mm4.16cm減小誤差4.50【解析】(1)[1]由圖知:A.鉛筆左端沒有與刻度線對齊,故A錯誤;B.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物體,故B錯誤;C.刻度尺放置及讀數方法正確,故C正確;D.鉛筆左側既沒有與刻度線對齊,也沒有與整格刻度線對齊,讀數時視線沒有與鉛筆右側所對刻線相垂直,故D錯誤。故選C。(2)[2]刻度尺讀數時要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四次的測量結果可以看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3]四次測量數據中,第三次的實驗數據4.16cm與其余三次測量數據的準確值不同,為錯誤數據。[4][5]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為了減小測量誤,則物體的長度是23.某學生為測定語文書的紙張厚度,采取如下步驟:A.量出一疊紙的厚度;B.選用學生用三角尺,檢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損;C.計算每張紙的厚度;D.數得語文書內100頁疊齊壓緊;上述步驟的正確排列順序(用序號字母)是;其中步驟是錯誤的,應改為。【答案】C【解析】[1]首先檢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損,再取一定數量的紙張,用三角尺測量這疊紙的厚度L,最后用所測厚度除以紙張的張數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考試內容理解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考試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崗位職責試題及答案
- 洗煤廠粉塵治理施工方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財務政策對公司戰略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水泥土換填施工方案批復
- 管道工程測量與定位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政務服務知識培訓課件
- 政府績效評估 課件 蔡立輝 第6-10章 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果應用與改進 -政府績效評估在當代中國的推進
- 2025年職教高考對口升學 護理類 專業綜合模擬卷(3)(原卷版)(四川適用)
- 煙霧病教學查房
- 延長石油集團招聘筆試
- 風機及塔筒吊裝工程吊裝方案
- 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 習題及答案 第2-12章 交流電機調速系統功率電子電路- 全數字交流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人大題庫考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題庫答案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分享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