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委托單位:黑河流域管理局編制單位: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二零一五年五月黑河流域是我國西北干早地區重要的內陸河流域之一,發源于祁連山北麓,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自治區),流域南以祁連山為界,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西分別與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鄰。流域中游的張掖地區,地處古絲綢之路和今日歐亞大陸橋之要地,農牧業開發歷史悠久,享有“金張掖”之美譽:下游的額濟納旗邊境線長507km,區內有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基地(包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95861部隊),居延三角洲地帶的額濟納綠洲,既是阻擋風沙侵襲、保護生態的天然屏障,也是當地人民生息繁衍、國防科研和邊防建設的重要依由于水資源總量不足,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期間,隨著中游人口的增加和人類對綠洲的大規模開發,加之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使進入下游的水量逐漸減少,下游額濟納綠洲河道斷流加劇、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林草覆蓋率大幅度降低,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迅速蔓延,成為我國沙塵暴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影響到北方廣大地區生態環境。為了有效遏制黑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解決水事糾紛,1997年國務院批復了《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即當鶯落峽多年平均來水15.8億m時,分配正義峽下泄水量9.5億m。為落實國務院分水方案,2001年8月,國務院以國函【2001】86號文批復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規劃擬通過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力爭在2003年前實現國務院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同時該規劃也提出“從中下游灌區節水改造和黑河水量調度考慮,黃藏寺水利樞紐在2010年前開工建設,2012年左右建成生效,在黑河水資為了進一步加強黑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長久落實國務院批復的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解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后仍存在的主要問題,黃委于2008年啟動了《黑河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該規劃提出“通過為了落實《黑河近期治理規劃》和《黑河流域綜合規劃》的核心工程,根據水12014年3月,組織國內多位專家對環評工作大綱進行了咨詢。項目組先后6次對樞23 1 11.2編制依據 2 61.4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重點 1.5評價時段與范圍 1.6環境敏感保護對象 1.7評價程序 2工程概況 212.1流域規劃概況 2.2工程地理位置 2.3工程任務、規模 2.4工程特性及運行方式 2.5樞紐工程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6施工布置及進度 2.7淹沒、占地及移民安置規劃 2.8工程投資 3工程概況 3.1黑河流域治理方略及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3.2工程與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 3.3工程方案的環境合理性分析 3.4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3.5環境影響識別 4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4.1流域環境概況 4.2區域環境概況 4.3庫區環境質量現狀 5黑河流域近期治理環境影響回顧評價 5.1近期治理前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5.2流域近期治理主要內容 15.3近期治理環境影響回顧評價 7運行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7.1水文情勢影響分析 2867.2生態需水影響分析 3227.3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7.4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 3537.5陸生生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7.6水生生態影響分析 7.7自然保護區影響分析 4097.8移民安置環境影響 8環境風險分析 8.1施工期環境風險評價 8.2運行期環境風險評價 8.3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8.4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9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9.1環境保護措施設計原則和依據 9.2樞紐工程區環境保護措施 9.3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9.4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 9.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0環境管理與監控計劃 10.1環境監測計劃 49010.2環境管理計劃 10.3環境監理計劃 10.4環境保護階段環保及竣工環保驗收 11環境保護投資估算及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11.1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11.2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2.1公眾參與的目的 12.2公眾參與的要求 Ⅱ12.3公眾參與的對象與方式 12.4公眾參與工作具體情況 12.5公眾參與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和真實性分析 12.6公眾參與結論 13評價結論及建議 13.1項目概況 13.2工程環境影響評價 13.3環境保護措施及費用 13.4綜合評價結論 13.5建議 Ⅲ1.1編制目的工程為黑河干流相關規劃確定的系統治理工程程規模、調度運行方案、施工方案的環境合理性和可行1.2編制依據1.2.1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8月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訂);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8.《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實施);1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年8月);1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00年10月修訂);1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年4月)。14.《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1988年6月10日);15.《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年12月1日);1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18日);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1993年8月1日);1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1992年3月);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1993年10月5日);20.《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9月)。1.2.2部委規章及地方性法規1.《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2013年2月);2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2011年1號文件);4.《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6.《關于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發[2005]13號文):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國家環境保護部令第33號,自2015年6月1日起實行);8.《關于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工作環境保護總局環發[1999]177號文);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63號);10.《關于進一步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辦[2012]4號);11.《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12.《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編制要求》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2012年第51號);13.《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環辦[2012]134號);14.《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3]86號):15.《青海省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1994年12月29日通16.《甘肅省環境保護條例》(2010年1月12日起施行);17.《甘肅省環境保護項目管理辦法》(2012年6月):18.《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1999年9月);19.《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1992年4月1日起施行)20.《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2010年修訂);2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林業局第7號令修訂,2003年2月);322.《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和(第二批)》;23.《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2000年修訂)。1.2.3技術規范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大氣環境》(HJ/T2.2-2008);2004年12月11日);9.《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6年3月):10.《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2006年2月);南(試行)》(環評函〔2006)4號〕。1.2.4相關規劃區劃2.《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國函(2011)167號);3.《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2010~2030年)》(2010.11);41.2.5建設項目相關文件及資料農經[2013]2142號);2015年3月);(水資源函[2015]號);4.《水利部關于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復》(水保函[2015]142號);99號);函》(張環函[2014]86號);5[2015]145號);限公司,2010年10月);年10月);1.3評價標準1.3.1環境質量標準表1.3-1評價執行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標準(GB3095-2012)單位:mg/m3污染物名稱一級標準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一二級濃度限值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6(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即晝間55dB(A),夜間45dB(A)。進壩公路沿線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即晝間70dB(A),夜間55dB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區劃》和《內蒙古自治區水功能區劃》,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評價范圍共涉及7個水功能區,區劃河長746.4km,除青海省海北州八寶河祁連飲用水源區水質目標為Ⅱ類以及甘肅省張掖市黑河甘州工業、農業用水區水質目標為IV類外,其余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均為Ⅲ類,水功能區詳情見表1.3-2,執行標準值見表1.3-3。一級水功能區名稱二級水功能區名稱長度水質目標省區終止斷面八寶河祁連開發利用區八寶河祁連飲用水源區八寶河入黑河口Ⅱ青黑河青海保留區黑河野牛溝扎嘛什克水文站青黑河青甘開發利用區黑河青甘農業用水區黑河扎嘛什克水文站鶯落峽Ⅲ黑河甘肅開發利用區黑河甘州農業用水區黑河鶯落映黑河大橋甘黑河甘肅開發利用區用水區黑河黑河大橋高崖水文站甘黑河甘肅開發利用區黑河高埋水文站正義峽I甘黑河甘肅生態保護區黑河正義峽哨馬營黑河內蒙顏濟納旗生態保護區黑河哨馬營蒙7序號IV類1水溫(℃)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2PH值(無量綱)3溶解氧≥6534高錳酸鹽指數465化學需氧量(COD)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3467氨氮(NH?-N)8總磷(以P計)0.1(湖、庫0.025)0,2(湖、庫0.3(湖、庫0.1)9總氮(湖、庫,以N計)氟化物(以F~計)鉻(六價)氰化物石油類硫化物4、地下水質量標準序號12總硬度(以CaCO?,計)(mg/L)3溶解性總固體(mg/L)4硫酸鹽(mg/L)5氯化物(mg/L)6鐵(Fe)(mg/L)7錳(Mn)(mg/L)8銅(Cu)(mg/L)8序號9鋅(Zn){mg/L)高錳酸鹽指數(mg/L)硝酸鹽(以N計){mg/L)氨氮(NH)(mg/L)砷(As)(mg/L)鎘(Cd)(mg/L)鉻(六價)(Cr”)(mg/L)一級標準二級標準自然背景鉛鋅銅鎘鉻(水田)1.3.2污染物排放標準9廢氣排放標準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排放監本次評價執行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值見表1.3-7。GB8978-1996)第二時段一級標準(mg/L)準》(GB16297-1996)標準》(GB12523-2011)[dB(A)]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無組織排放監晝間夜間二氧化硫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石油類51.4.1地表水環境本工程施工期廢水主要是生產和生活廢水,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較為簡單,日廢污水排放量128.39m/d,受納水體黑河為大河,地面水水質要求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故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評價等級分級要求,確定施工期地表水環境評價等級為三級。工程建成運行后,本身不產生污染物,但由于樞紐蓄水及調度運行,會改變庫區及壩下黑河干流水文情勢,從而對水溫、水質產生影響。因此,確定運行期地表水環境評價等級為一級。水文情勢及水資源時空變化分析;二是水庫水溫及壩下沿程水溫變化;三是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廢水的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工作。1.4.2地下水環境工程施工期導流洞、地下工程等施工可能對區域地下水流場或地下水水位產生影響,運行期對地下水影響主要表現在庫區及壩下水文情勢變化引起的地下水水位變化,因此,本工程按照Ⅱ類建設項目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于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對不同區域地下水環境產生影響,而且各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也不同,因此本次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按照庫區、壩址-鶯落峽、鶯落峽-正義峽、平原水庫區,以及正義峽以下河段分別執行不同評價等級,具體劃分見表根據以上評價等級的判定,本次地下水環境評價重點工作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壩下水文情勢變化對鶯落峽至正義峽區間沿河地下水水位的影響;二是擬廢棄劃分依據項目項目情況別/分級工作等級級(萬m3/d)工程左右岸為相對獨立水文地質滲流量小于1萬m/s中三級地下水水位變化區域范圍分級(km)導流洞、地下工程等所處區域主要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無水源地、分散井及特殊水資源不敏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分級不會產生土壤鹽漬化、沼澤化等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弱劃分依據項目項目情況別/分級工作等級級(萬m2/d)位于祁連山區,對基巖裂隙水無大規模供、排影響小三級地下水水位變化區域范圍分級(km)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無水源地、分散井及特殊水資源不敏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分級不會產生土壤鹽漬化、沼澤化等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弱劃分依據項目項目情況別/分級工作等級級(萬m3/d)不涉及地下水供水、排水小一級地下水水位變化區域范國分級(km)河道兩側地下水位變化影響范圍大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河道兩側分布有分散開采井、黑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敏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分級不會產生土壤鹽漬化、沼澤化等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弱劃分依據項目項目情況別/分級工作等級級(萬m3/d)不涉及地下水供水、排水小一級地下水水位變化區域范圍分級(km)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在于濕地保護區內敏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分級退化,但平原水庫為人為建造,替中劃分依據項目項目情況別/分級工作等級級(萬m3/d)不涉及地下水供水、排水小三級地下水水位變化區域范圍分級(km)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無水源地、特殊水資源不敏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分級工程運行期將增加下游地下水補給量,不會產生不良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弱1.4.3生態環境則,確定本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具體見表1.4-6。本次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重點包括四部分,第一是水庫施工占地和淹沒對甘肅省評價結果影響范圍改變了壩址下游黑河干流水資源時空分布,從庫區到正義峽全長284km河段均為其影響范圍;水庫淹沒土地面積11.7km,施工區永久占地面積0.818km2,臨時占地面積0.218km2。面積<20km2敏感地區水庫淹沒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和青海省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自然保護區為重要生態敏感區域黃藏寺水庫建成運行擬替代的中游19座平原水庫中有9座平原水庫涉及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3座在核心區和緩沖區內,1座全部在實驗區內,5座部分位于實驗區內評價等級一級1.4.4聲環境本工程對聲環境影響主要為施工期,工程區適用《聲環境質量標準》1.4.5環境空氣限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污染源距廠界(封閉施工區邊界)最近距離,根1.5評價時段與范圍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時段分為施工期和運行期。1.5.2評價范圍本工程為流域性控制性工程,工程可促進黑河國務院分水方案,有助于黑河正義峽下泄水量的落實,因此本次評價范圍既考慮了工程直接影響區,又站在流域高度,對流域的環境影響進行適當的擴展。地表水地表水評價范圍詳見表1.5-1。因子范圍水質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區上邊界0.5km至下邊界下游3km的黑河運行期黑河干流黃藏寺水庫庫尾至鶯落峽水溫運行期黑河干流黃藏寺水庫庫尾至鶯落峽水文水資源施工期運行期樞紐區及上下游:壩址上游的黑河干流扎嘛什克水文站至鶯落峽之間中游:黑河干流鶯落峽至正義峽之間下游:正義峽至狼心山地下水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根據不同分區的工作等級和水文地質條件,確定地下水評價范圍見表1.5-2。分區范圍樞紐區施工期運行期主體樞紐工程區水庫淹沒范圍運行期平原水庫運行期鶯落峽-正義峽河段運行期正義峽以下河段運行期生態環境1.陸生生態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生態影響》(HJ19—2011),根據工程對不同區域影響途徑,確定陸生生態評價范圍見表1.5-3。因子范圍土地利用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上游:黑河干流從黃藏寺水庫庫尾至鶯落峽,沿河道兩中游:黑河干流鶯落峽至正義峽之間,沿黑河河道兩側向外延伸5km下游:正義峽至東西居延海的流域范圍平原水庫:擬替代的19座平原水庫周邊2km范圍陸生植物植被類型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上游:黑河干流從黃藏寺水庫庫尾至鶯落峽,左右至河段兩側第一道山脊線間的范圍,重點是水庫淹沒區以及涉及甘肅祁連山和青海祁連山保護區實驗區的范圍中游:黑河干流鶯落峽至正義峽之間,河道左右岸各km范圍,重點是張掖黑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沿河濕地;擬替代的平原水庫:周邊2km范圍植物資源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同植被類型珍稀保護植物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同植被類型陸生動物動物資源,珍稀保護動物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同植物資源、珍稀保護植物調查范圍景觀格局施工期同土地利用運行期2.水生生態根據工程對不同河段影響途徑,確定水生生態評價范圍見表1.5-4。因子范圍水生生態施工期樞紐工程施工區運行期上游:黑河干流從黃藏寺水庫庫尾至鶯落峽中游:黑河干流鶯落塊至正義峽之間下游:正義峽至東西居延海平原水庫:擬替代的19座平原水庫其它1.大氣環境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確定為施工區、土料場、砂礫石料場、棄渣場,沿主導風向延伸,運輸路線中心線200m內的范圍內,包括施工道路旁居民點。2.聲環境聲環境的評價范圍為施工區、土料場、砂礫石料場、棄渣場及運輸路線中心線200m內的范圍內,包括施工道路旁居民點。3.社會環境社會經濟評價范圍包括青海省祁連縣,甘肅省張掖市的肅南縣、甘州區、臨澤1.6環境敏感保護對象水文水資源黑河干流水資源保護目標:在黑河有限的水資源前提下,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體系,大力開展節約用水,調整經濟結構和農業種植結構,合理安排生態用水,逐步實現國務院批準的分水方案。水環境區劃》和《內蒙古自治區水功能區劃》,黃藏寺庫區、壩下至鶯落峽河段應符合水功區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為避免庫區周邊因為地下水位變化而誘發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壩址下游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為水庫建設、運行開發;平原水庫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為確保替代平下降。生態環境根據全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確定退到低一級的自然體系;保護工程影響范圍內的國家動物36種,減緩工程建設對其不利影響;保護庫區及壩址下游珍稀大氣和聲環境標準。1.6.2環境敏感目標評價區環境敏感目標包括各類生態敏感區,重點保護點,環境敏感目標匯總見表1.6-1。環境因子敏感目標與工程關系水文水資源促進國務院分水方案的正義峽下泄水量地下水環境以地下水維系黑河中游沿河濕地陸生生態生態系統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護區實驗區部分區域保護區(黃藏寺-芒扎保護分區)實地珍禽及野生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和棲息內陸河流濕地自然景觀分位于實驗區內水生生態大氣和聲環境民點下筏村位于進場道路東北247米水文水資源地下水環境黑河張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地下水關系密切的植被。陸生生態1.古樹名木根據調查,本工程庫區淹沒范圍內古樹名木種類只有小葉楊一種,共計168棵,樹齡100-400年,生長狀況良好。2.珍稀保護植物與動物上游庫區調查范圍內國家保護植物有3種,分別為綬草、雪蓮、冬蟲夏草,均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中游調查區內有國家保護植物10種,國家I級保護植物1種:裸果木;國家Ⅱ級保護植物8種;中麻黃、沙拐棗、梭梭、肉蓯蓉、綿刺、斧翅沙芥、華北駝絨藜、蒙古扁桃;國家III級保護植物1種:黃芪。庫區段動物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9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有4種,國家II級保護鳥類有10種,國家II級保護脊椎動物有猞猁、兔猻、豺、巖羊和盤羊。黑河中游評價區及平原水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種類有28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物種6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22種。水生生態本工程影響范圍內水生生態保護目標主要甘肅省重點保護魚類祁連山裸鯉。大氣和聲環境本工程大氣、聲環境敏感保護目標主要是進場公路旁的黃藏寺村和下筏村。黃藏寺位于進場道路東126米,人口2364人:下筏村位于進場道路東北247米,人口1.7評價程序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本項目環評工作劃分為準備、正式工作、報告書編制三個階段,評價程序見圖1.7-1。狀調查總結、歸檔狀調查環境經濟損益監測范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圖2.1.1流域概況黑河干流發源于祁連山北麓,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自治區),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干流發源于青海省祁連縣,從祁連山發源地到尾閭居延海,全長928km。黑河干流鶯落峽以上為上游,是黑河干流徑流的主要來源區。鶯落峽至正義峽之間為中游,是河西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依靠黑河供水,人工綠洲發育,是甘肅省的重要農業區。正義峽以下為下游,氣候非常干燥,植被稀疏,是戈壁沙漠圍繞天然綠洲的干旱地區。2001年8月,國務院批復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國函【2001】86號文)提出“從中下游灌區節水改造和黑河水量調度考慮,黃藏寺水利樞紐在2010年前開工建設,2012年左右建成生效,在黑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合理配置、調度管理等方黃委于2008年啟動了《黑河流域綜合規劃》(已通過水規總院評審)編制工作,該規劃提出“通過上游建設黃藏寺水庫,開發任務為以合理配置生態和經濟社會用水為主,兼顧發電。”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屬于《黑河近期治理規劃》和《黑河流域綜合規劃》確定的核心調控工程:工程建成后,通過與規劃確定的其它工程措施聯合運用,保證正義峽下泄水量的落實,確保國務院分水方案的實現。2.1.2流域水電開發現狀黃藏寺以上黑河干流河段,目前已建成地盤子電站,裝機容量16MW;八寶河已建梯級3座,總裝機容量6.2MW。黃藏寺至鶯落峽河段,已建成7座梯級,總裝機容書稱正常畜水位調節庫容裝機容星發電量(億kW.h)一黃藏寺以上河段(一)干流1發電已建小計(二)八寶河1東方紅發電1已建2牛板筋發電2已建3天橋山發電3己建小計6二黃藏寺以下河段寶瓶河發電已建2發電己建3二龍山發電已建4大孤山發電己建5小孤山發電已建6龍首二級發電己建7龍首一級發電已建黑河干流峽谷地段已建成梯級電站情況詳見表2.1-2和圖2.1-1。黑河梯級開發項目寶瓶河二龍山大孤山小孤山龍首二級龍首一級工程目的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引水式引水式引水式性正常水位m正常水位下水面面積 調節能力日調節日調節一一日調節日調節性m保證出力小時性壩型石壩石壩昆水閘閘石壩砼拱壩m引水隧洞長度59隧洞類型/直徑有壓/5.8有壓/5.8有壓/5.8有壓6.0廠房類型廠房廠房廠房廠房地下廠房廠房廠房臺3333344正常尾水位m引水類型隧洞引水隧洞引水隧洞引水隧洞引水隧洞引水隧洞引水隧洞引水2.2工程地理位置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黑河上游東(八寶河)西(黑河干流)兩岔交匯處以下11km的黑河干流上,上距青海省祁連縣城約19km,下距鶯落峽80km。擬選大壩壩址左岸為甘肅省肅南縣,右岸為青海省祁連縣。工程地理位置見附圖2。2.3工程任務、規模2.3.1工程任務黃藏寺水庫工程的任務為:合理調配中下游生態和經濟社會用水,提高黑河水資源綜合管理能力,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1)落實國務院批復的分水方案,提高下游生態關鍵期用水保障程度,促進黑河下游生態系統恢復并維持在20世紀80年代水平;有助于提高國務院批復的《近期治理規劃》確定的中游灌區用水保證率。(2)提高黑河水資源利用效率。一是替代中游現有的19座平原水庫,減少平原水庫的蒸發、滲漏損失;二是在下游生態關鍵期較大流量集中輸水,減少河道蒸(3)兼顧發電,在電調服從水調的原則下,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2.3.2工程規模樞紐規模黃藏寺水庫死水位2580.0m,正常蓄水位2628.0m,設計洪水水位2628.10m,校核洪水位2629.00m,水庫死庫容0.61億m2,調節庫容2.95億m,調洪庫容0.11億m,正常蓄水位以下有效庫容3.33億m,水庫總庫容4.06億m'。電站裝機容量49MW,多年平均發電量2.08億kW·h。供水范圍及規模黃藏寺水庫的供水范圍為黑河中、下游經濟社會從干流引水的區域和下游生態用水區域。現狀水平年為2012年;設計水平年為2030年。《近期治理規劃》確定的有效灌溉面積為182.69萬畝,其中農田142.15萬畝,林草40.54萬畝;二是下游額濟納旗,現狀綠洲面積516.70萬畝,設計水平年(20世紀80年代)綠洲灌溉面積544.45確定的有效灌溉面積為14.0萬畝,其中農田7.0萬畝,林草7.0萬畝;四是東風基億m,山前側向補給量2.65億m,降雨入滲補給量0.68億m;流域總需水量21.58億m2,其中生活需水量0.97億m,工業需水量1.73億m,農田灌溉需水量14.35億m,人工生態需水量4.54億m。可研采用黑河中游二元結構水資源配置模型進行2030年水資源供需平衡計算,成果見表2.3-1。黃藏寺水庫在4月、7月、8月和9月向正義峽斷面集中調水并承擔中游灌區供水任務,流域多年平均總供水量21.17億m2,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4.94億m2,地下水供水量6.23億m,多年平均缺水0.41億m2,缺水率為1.9%,缺水全部集中在中游。多年平均來水情況下,鶯落峽來水量15.79億m,正義峽下泄水量9.50億m2,進入額濟納旗的地表徑流量6.03億m2。擬替代中游平原水庫情況原水庫20座,有效庫容4382萬m3。黃藏寺水庫建成后,除用于蓄泉水的雙泉湖水分區需水量缺水量地下水蓄山前側補降雨小計地下側向凈補給泉水小計生活生產人工生態小計地表水地下水小計生活生態小計小計人工天然上游區中游區山前灌區黑河干流下游區鼎新灌區東風場區注:①中游資源量平衡關系:(4)+(5)+(6)-(18)=(26)+(27):中游地表水平衡關系:(1)+(5)+(7)-(14)-(19)=(27):②東風場地表水毛引水量0.60億m0.17億m3,東風水庫、軍民水庫蒸發滲漏損失0.15億m3,多余水量0.28億m?作為國防基地發展用水。東風場區地表水可供水指標0.60億m3,多余水量作為國防基地序號水庫名稱名稱設計庫容(萬m3)次數(次)面積面積(萬畝)最大水深年蒸地名(縣鄉)所在渠系1二壩水庫張掖市堿灘鄉大滿干渠黑河292雙泉湖水庫臨澤縣小中鄉33平川水庫臨澤縣平川鄉黑河534馬郡灘水庫臨澤縣倪家營黑河西總干渠黑河35西灣水庫臨澤縣板橋鄉頭壩干渠黑河366三壩水庫臨澤縣平川鄉黑河447新華水庫臨澤縣新華鄉528田家湖水庫臨澤縣鴨暖鄉永安干渠黑河279臨澤縣蓼泉鄉黑河12蘆灣墩下庫高臺縣巷道鄉黑河23大湖灣水庫高臺縣宣化鄉黑河2白家明塘湖高臺縣羅城鄉常豐渠黑河2小海子水庫高臺縣南華鎮黑河2后頭湖水庫高臺縣羅城鄉臨河渠黑河321公家墩水庫高臺縣合黎鄉六壩渠黑河33西腰墩水庫高臺縣宜化鄉樂善渠黑河42突溝湖水庫高臺縣宣化鄉永豐渠黑河3劉家深湖水庫高臺縣黑泉鄉黑泉渠黑河2馬尾湖水庫高臺縣羅城鄉臨河干渠黑河52蘆灣墩上庫高臺縣巷道鄉黑河12.4工程特性及運行方式2.4.1工程特性工程為二等大(2)型工程,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包括擋水壩段、溢流表孔壩段、泄洪底孔壩段和發電引水壩段等)為2級建筑物,發電引水洞及地下廠房為3級建筑物。大壩邊坡級別為2級,電站廠房出口邊坡級別為4級,臨時建筑物邊坡為5級。工程主要特性指標見表2.4-1。表2.4-1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特性表序號及名稱單位備注一、水文1.流域面積工程壩址以上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3.壩址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多年平均天然流量實測最大流量1959年5.泥沙多年平均懸移質設計年輸沙量萬t多年平均含沙量實測最大含沙量祁連站1979.8.11二、水庫1.水庫水位m設計洪水位m正常蓄水位mmm2.正常蓄水位時水庫面積3.回水長度序號及名稱單位數量備注4.庫容總庫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庫容)原始庫容曲線死庫容原始庫容曲線調節庫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有效庫容曲線調洪庫容(校核洪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1.設計洪水位時最大泄量2.校核洪水位時最大泄量四、工程效益指標1.供水效益2.灌溉效益灌溉面積萬畝3.發電效益多年平均發電量年利用小時數h五、水庫淹沒及工程永久占地1.水庫淹沒影響土地畝包括影響區畝2.淹沒影響總人口人3.淹沒影響房屋處電站2座、省道5.工程占地畝不包括蘭州后方基地畝臨時占地畝六、主要建筑物及設備1.大壩壩型碾壓混凝土重力壩m最大壩高m序號及名稱單位數量備注壩頂長度m2.溢流表孔堰型WES實用堰m孔數孔2最大泄量3.泄洪底孔(大孔型式短有壓進口明流洞m孔數孔1平面定輪門4.泄洪底孔(小孔)型式短有壓進口明流洞m孔數孔14.引水發電洞設計引用流量洞型圓形壓力洞5.導流洞條數斷面尺寸6.廠房型式地下廠房主廠房尺寸m長×寬×高7.主要機電設備水輪機臺數臺總裝機容量單機容量發電機臺數臺七、施工1.主體工程量土石方明挖序號及名稱單位數量備注填筑土石方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萬t3.所需勞動力總工日萬工日高峰施工人數人5.對外交通距離萬t6.施工導流一次攔斷隧洞導流規模導流洞下泄7.施工總工期月準備期20個月、主月,完建期3個月八、經濟指標1.總投資萬元2.靜態總投資萬元2.4.2工程運行方式汛期7月~9月,選擇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進行生態調度,分別以4月~6月,選擇4月上中旬進行生態調度,以110m2/s流量向正義峽斷面集中根據水庫的開發任務,黃藏寺水庫調度包括生態調度、興利調度和防洪調度。①生態調度黃藏寺水庫的生態調度期為4月上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正常年份,4月上中旬,按110m/s向下游集中輸水,輸水天數一般為15天左右:7月中旬和8月中旬,視入庫水量、黃鶯區間來水情況,按300m/s~500m/s流量向下游集中輸輸水天數一般為4天~5天;9月中旬,根據當年正義峽來水量滿足分水線控制指標情況,進行相機調水。②興利調度7月下旬~11月,來水在滿足中游灌區用水后,其余全部蓄至庫中,水庫最高水位為正常蓄水位;12月~3月份,中游灌區基本不用水,兼顧發電運用,水庫泄放生態基流,控制水庫水位不超過正常蓄水位:4月下旬~6月,按中游灌區灌溉需求放水,6月下旬水庫逐步放至死水位。③防洪調度黃藏寺水庫無防洪任務,當來水量小于起調水位(即正常蓄水位)相應的最大泄流水位蓄水位逐步升高,當入庫洪水為設計標準(500年一遇)和校核標準洪水(2000年一遇)時,水庫水位分別達到設計水位2628.10m和校核洪水位2629m,之后水庫水位水庫多年平均入庫和出庫流量變化見圖2.4-1;水庫多年平均年內水位變化過程如圖2.4-2,根據調度運用原則,一般年份,水庫在10月底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1月~次年3月水位維持在高水位運行,4月上旬,水庫向下游集中輸水,水位降低,4月下至6月底水庫降至死水位。圖2.4-1黃藏寺水庫多年平均入庫和出庫流量過程圖2.4-2黃藏寺水庫多年平均年內水位變化過程2.5.1樞紐工程總布置為滿足工程的開發任務,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布置了放水、泄洪及發電引水建筑物。壩頂長度210.0m,共分8個壩段,依次為左岸擋水壩段(1#~3#)、小底孔壩段(4#)、溢流壩段(5#)、大底孔及發電引水壩段(6#)、右岸擋水壩段(7#~8#)。布置。主廠房、主變洞室、尾水閘室采用典型的三洞室布置型式,主機間內布置42.5.2主要建筑物形式擋水建筑物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2630m,最大壩高122.00m,壩頂長度210.00m,壩頂寬度10.0m,上游采用折面,折坡點高程2550.00m,折坡點以上為鉛直面,以下坡度為1:0.2;下游壩坡1:0.75,折坡點高程為2618.50m。(1)溢流壩段溢流表孔布置在5#壩段,分兩孔,單孔溢流面凈寬10.0m,校核洪水位時最大溢流堰頂高程2615.00m,設弧形閘門,孔口尺采用橢圓曲線,下游堰面采用WES堰型,堰面下接坡度為1:0.75。(2)底孔壩段底孔設計主要為滿足黃藏寺水庫4月上旬和9月中旬調水流量110m3/s,7月中旬和8月中旬,調水流量300m3/s~500m3/s的運用要求,在4#、6#壩段分別設置小兩個底孔。其中,小底孔在死水位2580.0m時,最大泄量107m2/s;大底孔在死水位2580.0m時最大泄量224m/s。通過兩孔的不同運用方式組合,可滿足不同下(3)引水發電壩段在壩上游。為保證在最低水位運用時進口為壓力流,最小淹沒深度為5程為2570.00m。引水發電建筑物引水系統由進水口、壩內埋管、壩后背管、壓力管道及岔管組成。根據本工程引水發電建筑物布置條件,裝2臺單機容量16.5MW、2臺單機容量8.0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引水系統采用1洞4機布置方式,電站引用流量72.6m3/s。進口采用壩式進水口,布置在6#壩段,緊鄰大底孔右側,進口底板高程為2570.00m,引水口段長度為17.0m。2、廠房和開關站2.6施工布置及進度2.6.1施工條件1、施工場地條件壩址上游右岸灘地及階地地勢平坦開闊,適宜布置施工設施和生活文化福利設施。壩址下游左岸亦有岸坡地和支溝可利用。壩址兩岸山坡較陡峭,施工道路布置2、施工供水條件本工程施工生產、生活用水以河水為水源,由離心泵抽取河水分級供應,經不同程度處理后作為生產、生活用水。施工電源擬由祁連縣35KV變電站引至工區。2.6.2施工導流、截流施工導流1、施工導流標準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04),本工程的施工導流建筑物為4級,圍堰采用土石圍堰,導流期間各時段的導流標準見表2.6-1。導流時段設計洪水標準(P=%)設計流量下泄流量泄水建筑物水庫水位(m)頂高程(m)備注第一年5月~第二年8月(汛期)原河床過流(導流洞進口處)(導流洞出口處)導流洞10月初(月平均)導流洞(戧堤)第二年10月第四年5月(汛期)導流洞(圍堰)基坑開挖,第四年6月~第五年5月5(汛期)導流洞(壩體)壩體擋水度汛第五年6月~第五年9月2(汛期)導流洞(壩體)壩體擋水度汛第五年10月初(月平均)(壩體)導流洞下閘第五年12月5(非汛期)兩個底孔(壩體)導流洞堵頭施工第五年12月以后(壩體)工程正常運行采用河床一次性斷流,由導流洞泄流,圍堰擋水的導流方式。采用隧洞全年導3、導流建筑物導流洞;導流洞進口位于黑河峽谷進口處,導流洞進口底板高程初步確定為2532m,出口底板高程2527m,隧洞總長571.00m,綜合縱坡0.876%。導流洞斷面型圍堰;采用土石圍堰結構型式,圍堰堰體防滲采用粘土心墻防滲形式。圍堰建筑材料主要來源于導流洞明挖和洞挖的石渣料。上游圍堰擋水水位2557.0m,堰頂高程2559.0m,最大堰高31.0m,堰頂寬10.0m,堰頂長122.0m。圍堰下游側為截流戧堤,頂寬20.0m,頂高程2536.0m。截流根據本工程所在河段的水文特性,6月至9月為汛期,10月至次年5月為枯水2.6.3下閘蓄水黃藏寺水庫死庫容0.61億m2,可研確定第五年10月至翌年2月進行初期蓄水。2538m。蓄水至2565m后,由兩個底孔下泄洪水,相應蓄水庫容約為2248萬m2,蓄水歷時約11天,期間壩址水位升高了27m。考慮區間來水量,以及10月至11月中址水位較蓄水初期升高了42m,相應庫容為6100萬m2。升高了42m,相應庫容為6100萬m。2.6.4料場規劃土料場工程可研階段初步選取了4個土料場,土料場的基本情況見表2.6-2。料場名稱占地面積(m2)運距(km)1#土料場1.0萬2#土料場黃藏寺村西側3#土料場黃藏寺村西北側牧場45萬4#土料場41萬4#現為草地,這3個料場運距都比較遠,為9~13km。工程可研階段選取了3個砂礫石料場,砂礫石料場的基本情況見表2.6-3。料場名稱占地面積(畝)儲量(m2運距(km)開采方式1#砂礫石料場壩址上游約6km~10km的黑河漫灘上1018,5萬分層分區2#砂礫石料場1#砂礫料場北側黑河2.5~3#砂礫石料場2#砂礫料場北側黑河169.5萬1.0~本工程需要加工粗骨料為116.13萬t,細骨料50.78萬t。1#、2#和3#砂礫石工骨料場外購成品砂石料42.37萬t,石料22.24萬m2。2.6.5對外交通條件為國標四級,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寬6.0m,荷載標準公2.6.6場內交通運輸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等級、路面性質起終點一國四、瀝青、寬6m永久二11號道路永久1號施工營地~右壩肩2永久右壩肩~廠房交通洞口3礦二、碎石、寬臨時砂石料加工廠~廠房交通河口4臨時3號道路~1號道路5臨時3號道路~6號道路,過水路面6臨時臨時堆料場~導流洞出口77號道路臨時2號道路~灌漿廊道25918臨時9臨時當地道路~人工骨料場施工支線臨時總計2.6.7施工布置(1)大壩施工區(2)廠房施工區(3)砂礫石料場區本區主要包括砂礫石料場和砂石料加工廠。距壩址約4.5~5.5km處河床為1號砂石料加系統布置在砂礫石料場附近的右岸灘地,場地平整后的高程為本工程需澆筑常態混凝土17.63萬m,碾壓混凝土58.01萬m,噴混凝土1.31萬m2。共需拌制混凝土76.95萬m2,共設置兩處混凝土拌合系統。拌和樓2座,混凝土小時生產能力為280m2/h。1座,小時生產能力為50m/h。本系統布置在廠房交通洞進綜合加工系統包括鋼筋加工廠、木材加工廠、混凝土預制件廠,本工程布置2(1)鋼筋加工廠(2)木材加工廠(3)混凝土預制件廠程總用水量約594m/h。(1)施工倉庫工程設一座炸藥庫,建筑面積500m2;設一座油庫,建筑面積300m2,在大壩施(2)施工營地營地名稱占地面積(m)高峰期人數(人)廠房交通洞進口下游約200m的右岸灘地上2.6.8土石方平衡及堆棄渣規劃土石方平衡本工程石方開挖共計145.52萬m3,覆蓋層開挖共計78.58萬m,直接利用26.35萬m,間接利用10.06萬m,棄渣187.69萬m2,折成松方為250.52萬m3,共設四個渣場。本工程土石方平衡計算詳見表2.6-6。單位:m3(自然方)部位名稱覆蓋層直接利用間接利用棄渣1號渣場2號渣場3號渣場4號渣場臨時堆料場大壩砂礫石開挖石方明控灌漿洞石方洞挖發電洞石方潤挖發電廠房覆蓋層石方明挖石方開挖導流洞砂礫石開挖石方明挖0石方洞挖0圍堰清除土石方開挖臨時道路覆蓋層石方明挖永久道路覆蓋層石方開挖合計渣場規劃根據工區地形情況,共選擇了4個棄渣場和1個臨時堆料場,各渣場主要技術指標見表2.6-7。渣場名稱占地面積(萬堆渣高程(m)容量(萬m3)堆渣量(萬m3)(松方)1號渣場2號渣場3號渣場4號渣場臨時堆料場1號渣場和2號渣場位于庫區,頂高程為2580.0m,全部位于死水位以下,棄渣總量為179萬m,施工期根據渣場規模選擇防護標準,對渣場臨河側邊坡進行防護,3號渣場和4號渣場位于淹沒線程以上,不占庫容,但位于沖溝內,應設置完善大壩工程施工根據樞紐區水文及地形條件,結合施工導流方案、水工建筑物布置形式和施工總進度要求,本樞紐主體工程按下列施工程序進行施工:(1)截流前進行2535.0m高程以上左、右岸岸坡土石方開挖及灌漿廊道施工,(2)截流工程和上、下游圍堰工程施工:碾壓混凝土澆筑,溢流壩段抗沖耐磨混凝土澆筑,金屬結構安裝和壩頂防浪墻混凝壩基開挖分為兩岸岸坡土石方開挖、河床土石方開挖壩基基礎處理工程包括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固結灌漿在壩基常態混凝土澆筑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分為擋水壩段、溢流泄流壩段和電站進水口壩段等。壩體常引水發電系統施工本工程為引水式電站,引水發電系統主要包括引發電洞岔管段及以前成洞洞徑為4.5m,開挖洞為進行廠房及主變室上部開挖,需布置一條施工支洞,連接至進廠交通洞。支洞與進廠交通洞交叉處底部高程2538.0m,連接主廠房頂部高程為2531.0m,全長鋒槽)和兩側保護層三部分施工。頂拱層采用二臂液壓鑿巖臺車鉆孔,人工裝藥連主變室共分三層施工,分層高度4m~6.5m,每層分左右兩側施工。頂拱層采用二臂液壓鑿巖臺車鉆孔,人工裝藥連線,周尾水閘門室頂層采用全斷面開挖,手風鉆鉆孔,人工裝藥連線,周邊光面爆破。頂層以下豎井采用全斷面自上而下開挖,手風鉆鉆孔,人工裝藥連線,周邊光面爆破。開挖石渣由卷揚機提升1m2吊桶至井口裝10t自卸汽車經進廠交通洞運輸。廠房混凝土采用組合鋼模板分層分塊澆筑施工,混凝土由拌和站拌和,6m2混凝隧洞混凝土襯砌與引水發電洞相同。主要導流建筑物施工圍堰填筑所需的土料和石料均采用3m2挖掘機裝20t自卸汽車運輸;分別采用羊角碾和振動碾壓實,局部采用蛙式夯夯實。土石圍堰拆除由4m2挖掘機挖除,裝45t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工程主要施工設備詳見表2.6-8。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土石方機械1正鏟挖掘機臺72臺33臺84臺4二1自卸汽車輛2自卸汽車輛3自卸汽車輛4混凝土運輸車輛5載重汽車輛3三混凝土施工及基礎處理設備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150型臺32噴混凝土臺車臺6四1臺1受料五混凝土拌和機械1拌和樓座22.6.10施工總進度根據可研,工程總工期為58個月。施工總進度見表2.6-9。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指標備注1總工期月2年.月第五年10月3首臺機組試運行時間年.月第五年12月4土方明挖最高月均強度萬m3/月第二年4月~5月5石方明挖最高月均強度萬m3/月第二年7月一8月6石方洞挖最高月均強度萬m3/月第三年2月~4月7混凝土澆筑最高月均強度萬m3/月第三年7月~9月8最高月均強度萬m3/月第二年10月9人第三年7月~9月高峰年平均人數人總工日萬工日2.7淹沒、占地及移民安置規劃2.7.1水庫淹沒范圍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淹沒影響面積17212.23畝,其中青海省11453.2畝,甘肅省5759.03畝,水庫淹沒影響農村部分涉及青海省祁連縣八寶鎮、扎麻什鄉的2個鄉(鎮)的6個行政村,不涉及甘肅省;其淹沒范圍圖見附圖。。2.7.2樞紐工程建設區樞紐工程建設區影響范圍包括青海省祁連縣八寶鎮的黃藏寺村、西村、東措臺村以及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的寶瓶河牧場。根據工程施工布置成果,樞紐工程建設區扣除已計入庫區和工程區管理范圍的重復占地后,需要新征收的土地有1034.10畝;其中永久征地801.96畝,臨時用地232.14畝。2.7.3移民安置規劃移民安置任務本工程移民安置人口包括農村生產安置人口和搬遷安置人口。1.生產安置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基準年生產安置人口為951人,其中庫區生產安置人口936人,樞紐區生產安置人口為15人。規劃設計水平年生產安置人口為行政區域生產安置人口(人)鄉(鎮)村組基準年水平年小計庫區樞紐區小計庫區樞紐區總計祁連縣八寶鎮小計寶瓶河村寶瓶河黃藏寺村西村5566東村3333祁連縣扎麻什鄉小計地盤子村肖家筏組地盤子村2.搬遷安置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基準年搬遷安置人口為247人,規劃設計水平年搬遷安置總人口為76戶274人: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淹沒影響搬遷安置人口表詳見表2.7-2。行政區域水平年鄉(鎮)村組戶數(戶)人口(人)戶數(戶)人口(人)總計八寶鎮寶瓶河村寶瓶河組扎麻什鄉地盤子村肖家筏組3.其它項目水庫淹沒涉及的國有林(牧)場有寶瓶河牧場和張掖市寺大隆林場寶瓶河管護移民安置方式規劃進城安置的寶瓶河村和地盤子村肖家筏組生產安置人口,每戶可利用土地補償資金購置15m~20m2的門面房,并可利用剩余的土地補償資金進行餐飲業服務等對于工程建設征地不涉及搬遷的黃藏寺村、地盤子村地盤子組、東村、西村,采用本村組自主調整耕地的農業安置方式。農村搬遷安置采用兩個安置點,即縣城安置點和后靠安置點。水平年進縣城小區安置的有67戶235人,移民搬遷安置去向詳見表2.7-3。合計寶瓶河肖家筏戶數(戶)人口(人)戶數(戶)人口(人)戶數(戶)人口(人)88水平年9009根據寺大隆林場寶瓶河管護站淹沒影響情況和其主管單位張掖市林業局的意見,管護站按原規模和原標準隨寶瓶河牧場遷建到寶瓶河安置點。根據寶瓶河牧場提出的方案和移民安置意愿,水平年進牧場新場址安置的居民有20戶58人,其余639人自主安置,牧場下屬的單位隨場部遷建。規劃設計水平年寺大隆林場寶瓶河管護站搬遷安置職工10人。寶瓶河安置點位于肅南縣甘肅省寶瓶河牧場的牧場原場部。新址海撥在2900m左右,場地相對平坦,可利用面積約500畝,本次牧場新址占地面積為93.36畝,均2.8工程投資本工程總投資為265485萬元(不含送出工程),工程靜態總投資為261313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4172萬元。工程部分投資153789萬元,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費88472.49萬元;環境保護投資11899.86萬元;水土保持投資2882.78萬元。3.1.1黑河流域開發歷史黑河中游地區,漢代僅有8—9萬人,灌溉面積約7萬畝。一塊沃土,黑河尾閭的東西居延海總面積曾達720平方公里。300多年前,蒙古主要集中在春季的4、5月和冬季的11月,集中用水期便成了爭水搶水期。中游為了減少黑河中游水事糾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陜甘總督年羹堯黑河中游張掖地區解放初期總人口約55萬人,灌溉面積103萬畝;由于統荒種糧,發展商品糧基地,特別是90年代后,甘肅省提出“興西濟中”發展戰少到90年代的7.7億m3。當時黑河分水方案仍沿用年羹堯制定的均水制,但進居延海分別于1992年、1961年干涸。為了有效遏制黑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解決水事糾紛,1992年12月國家計委以計國地【1992】2533號文批復了“關于《黑河干流(含梨園河)水利河川徑流量為15.8億m'時,正義峽下泄水量9.5億m2,其中分配給鼎新片毛水量0.9億m,東風水庫0.6億m2。遠期要采取多種節水措施,力爭正義峽下泄1997年國務院批復了《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九七分水方案),即當在鶯落峽多年平均來水15.8億m'時,分配正義峽下泄水量9.5億m2;鶯落峽25%保證率來水17.1億m時,分配正義峽下泄水量10.9億m'。對于枯水年,其水量分配兼顧兩省(區)的用水要求,也考慮甘肅省的節水力度,提出鶯落峽75%保證率來水14.2億m2時,正義峽下泄水量7.6億m3;鶯落峽90%保證率來水12.9億m2時,正義峽下泄水量6.3億m3。其他保證率來水時,分配正義峽下泄水量分水方案的第二個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也是協調黑河流域中下游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依據。3.1.3黑河流域近期治理概況2000年,強沙塵暴連續13次襲擊和影響了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總面積約200萬km2。根據調查,沙塵暴的主要源頭,就在距北京黑河流域水資源的狀況進行了報道。沙塵源區等問題,2000年5月,朱镕基總理就黑河治理問題作了具體指示。水3.1.4黑河流域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3.1.5黑河流域治理總體思路域水事糾紛從中下游農業灌溉爭水發展到現在的中游經濟社會發展用水與下游3.1.5工程建設的必要性1.促進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的落實,科學調度黑河有限的水資源,實現社會線閉口、集中下泄”措施46次、1013天。一般情況每年中游閉口4次,年均82即使如此,也難以完成分水方案要求的正義峽年水量,年平均少下泄水量1.25關鍵期用水嚴重不足,不僅流域生態系統難以恢復到80年代水平,近期治理的持在20世紀80年代水平創造條件的工程措施之一黑河干流正義峽斷面20世紀50年代~80年代徑流量變化不大,90年代顯下游年水量減少尤其是4~6月份水量的減少,是導致黑河下游生態系統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保證正義峽斷面4~6月份來水量對逐步恢復額濟納綠洲生態系統達到20世紀80年代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根據評價收集的黑河干流水文資料,綜合統計鶯落峽水文站和正義峽水文站不同年代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成果見表3.1-1。10~11月12~3月4~6月1957~1959年鶯落峽正義峽1960~1969年鶯落峽正義峽1970~1979年鶯落蛺正義峽1980~1989年鶯落峽正義峽1990~1999年鶯落峽正義峽2000~2010年鶯落峽正義峽1957~2010年鶯落峽正義峽根據表3.1-1相關統計資料可知,20世紀50年代~80年代,額濟納綠洲生態系統良好狀態下,4~6月份正義峽斷面來水量為1.3億m2~1.4億m2。根據可研調算成果,黃藏寺水庫建成后正義峽斷面4~6月下泄水量為1.52億m,比20世紀50年代~80年代4~6月份正義峽斷面下泄水量多0.22億m3~0.12億m3。因此通過黃藏寺水庫調蓄提高下游生態關鍵期用水保障程度,并為促進黑河下游生態系統恢復并維持在20世紀80年代水平創造條件。3.是促進黑河中游灌區節水灌溉,提高灌溉供水保證率的必要工程措施黑河干流中游涉及甘肅省張液市的甘州區、臨澤縣和高臺縣等三縣(區)的12個灌區。《近期治理規劃》確定的灌溉面積為182.69萬畝,其中農田142.15萬畝(包括已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4.57萬畝),林草40.54萬畝。黑河干流由于缺少控制性調節工程,中游灌區灌溉高峰期用水矛盾突出,每年均在5~6月出現“卡脖子早”,中游灌區多年平均供水量10.45億m,缺水量0.44億m2,中游灌區每年都有時段出現缺水,灌溉供水保證率0%;黃藏寺水庫建成后中游灌區多年平均供水量10.70億m2,供水量增加0.25億m2,灌溉供水保證率達到可促進黑河中游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4.48萬畝(管灌面積37.11萬畝,噴滴灌面積71.94萬畝),并使灌溉水利用系數從現在的0.56提高到0.65,有利于4.是替代中游灌區平原水庫,減少蒸發滲漏損失,提高水資源利用量的必要工程措施為了緩解中游灌區每年5~6月的“卡脖子旱”,中游灌區修建了大量平原水庫。截至目前中游灌區有平原水庫20座,有效庫容4382萬m2。20座平原水庫年均蓄泄水2~3次,每年引水約4964萬m2,供水量約2811萬m,平原水庫蒸發、滲漏損失水量約2153萬m2。黃藏寺水庫建成后,除用于減少平原水庫蒸發滲漏損失,使黑河水資源利用量年均增加1937萬m2。因此本核心工程之一過黃藏寺水庫的建設替代中游19座平原水庫灌溉功能,同時也為中游引水口門促進了黑河下游生態關鍵期的用水保證程度,使國務院分水方案進一步細化和優化;增加了水資源調度運行的方法,為下游生態恢復提供了基礎保障措施。因此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必要工程措施之一。3.2工程與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3.2.1與國家相關政策的符合性1.與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性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3年2月16日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修訂)》(發展改革委令2013第21號令),本次工程主要任務為合理調配中下游生態和經濟社會用水,提高黑河水資源利用效率,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因此,本工程屬于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本工程已列入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被列入今年擬開工建設的27項重大水利工2.與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符合性西北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生態保護中提出: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疏勒河、渭河、烏梁素海等流域綜合治理。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是促進《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和《黑河流域綜合規劃》目標實現的核心工程之一,也是黑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工程的建設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對黑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相關要求。3.2.2與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符合性分析1.與我國國土空間“三大戰略格局”的符合性分析黑河中游和下游部分地區位于“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北本工程的建設可保障實現國家批復的黑河水量分配方案和下游生態關鍵期需水要求,逐步實現黑河下游生態系統恢復到20世紀80年代水平的治理目標創3.與具體區域開發符合性分析的鼎新灌區涉及限制開發區域(農產品主產區)——甘肅新疆主產區內。限制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開發管制原則為:對各類開發活動進行嚴草面積為5.11km2,這與國家限制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中提出的要求有養生態功能區穩定和完整性。區規劃的旅游、種植業和畜牧業等活動外,嚴禁其他生產建設活動。本工程淹限制開發區域(農產品主產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包括“加強水利設施建展早作農業”。本次評價范圍內的黑河中游部分灌區和下游的鼎新灌區位于全主產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3.2.3與《全國生態功能規劃》符合性分析3.2.4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符合性分析本工程樞紐建設區和淹沒區涉及甘肅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和青海省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但工程建設不涉及到以上自然保護區核心3.2.5與流域規劃符合性分析2001年8月,國務院以國函【2001】86號文批復《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黃委于2008年啟動了《黑河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現該規劃己通過水核心工程。2015年3月23日,規劃環評報告書中對黃藏寺的結論為:黃藏寺水庫建設利影響。查意見主要環境保護措施響應及落實情況詳見表3.2-1。措施類型規劃方案本工程落實情況*水環境保護措施(1)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案本次評價對庫區水質保護措面源的污染治理控制方案地(3)強化節水措施,減少污水排放(4)盡快落實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入河排污口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5)加快工業污染控制力度(6)加強宣傳工作,加大執法力度(7)加強水質監測措施建議保留一定的自然河段,劃定為明確禁止開發的河段建議黑河上游地盤子電站以上河段168km、八寶河東方紅電站以上河段約87km保留自然河段,劃定為明確禁止開發的河段,作為高寒特有水生生物棲息地及其生境保護水域本工程建議對地盤子電站攔河壩新建魚道,保持黑河干流河道的連通性,并通過工程預留了相應的投資,針對祁連山裸鯉的棲息地保護提出了具體保護措施要求水庫和電站建設應考慮護措施,并保證一定的生態基流保證河道最小生態流量不低于壩址多監測裝置本工程保證河道下泄生態基流不低于多年平均流量的20%,并要求安裝在線流量監測裝置科學合理的確定水庫和電站調度運行方式,減輕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本工程在祁連山裸鯉繁殖期5~6月不進行大流量生態調度全流域統籌考慮人工增殖放流本工程將建設增殖放流站,規年措施類型規劃方案本工程落實情況止商業捕撈開展科學研究對祁連山裸鯉人工繁殖技術進行研究本工程要求借助增殖放流站對祁連山裸鯉進行標識放流研究長期水生態動態監測本工程要求對黑河水生生態環境進行長期動態監測,以便更好的服務黃藏寺工程措施措施嚴格執行水資源分配方案,保證生態環境用水嚴禁生產用水擠占生態用水,保證生態環境用水工程建設為合理調配黑河水資源,促進國務院分水方案的落實預防人為破壞植被嚴格限制流域內的開荒現象,監督禁牧、封育等生態保持措施的落實不因工程的建設新增土地開發,嚴格國務院確定的中游灌溉面積應選擇當地物種工程的生態恢復全部采用當地林草,嚴禁外來物種入侵異地恢復珍稀物種異地恢復行異地恢復庫、電站減水河段沿岸植被監測工程制訂了嚴格的施工、運行期監測計劃加強中下游節水灌區和灌渠襯砌沿線植被監測進行地下水和植被監測工程制訂了嚴格的運行期中游地下水監測計劃,并納入了本次工程環保投資加強替代平原水庫的植被監測替代的平原水庫應監測植被恢復情況工程針對擬替代的19座平原水庫制訂了監測計劃,并專題研究下游河段河水對天然植被的影響研究工程擬在工程建設、運行期對下游河段地下水與植被關系開展專題研究3.2.6與省區相關規劃協調性分析1.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2014年7月頒布實施的《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黃藏寺水利樞紐屬于該規劃確定的限制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海北州祁連縣、門源縣、剛察縣,海西州天峻縣),其整體要求為:實施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努力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按照有色金屬采選業。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工程建成后,通過相應的環保措施對臨時占地損根據2012年3月頒布實施的《甘肅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黃藏寺水利樞紐本工程主要影響區域屬于省級重點開發區域——張掖地區(甘州-臨澤),同時能夠提高中游張掖地區的灌溉保證率,符合甘肅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相關要3.2.7與自然保護區一致性分析1.與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一致性分析本次工程施工及淹沒涉及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本工程為非污染生態項目,是黑河流域水資源配置的核心工程之一,工程可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不屬于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景觀的生產設施工程施工占地、干擾及噪聲等可能對動物棲息帶來一定程度不利影響,為確保該保護區生態安全,評價提出了嚴格生態環境減緩、恢復措施及監測、監督管理措施,工程建成后可促進國務院分水方案的落實,促進流域整體生態環境的恢復,評價認為在施工期采取嚴格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情況下,工程建設基本符合自2.與青海省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一致性分析本次工程施工及淹沒涉及青海省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本工程為非污染生態項目,是黑河流域水資源配置的核心工程之一,工程可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不屬于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景觀的生產設施建工程施工占地、干擾及噪聲等可能對動物棲息帶來一定程度不利影響,為確保該保護區生態安全,評價提出了嚴格生態環境減緩、恢復措施及監測、監督管理措施,工程建成后可促進國務院分水方案的落實,促進流域整體生態環境的恢復,評價認為在施工期采取嚴格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情況下,工程建設基本符合自3.3工程方案的環境合理性分析3.3.1正常蓄水位選擇環境合理性分析可研選擇了2626m、2628m、2630m和2632m4個正常蓄水位作為比選方案,相應水庫的調節庫容分別為2.73億m、2.95億m2、3.16億m2和3.40億m2,上述4方案的水能、環境、經濟等指標對比詳見表3.3-1。表3.3-1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正常蓄水位方案比較一覽表工程規模死水位(m)正常落水位(m)調節庫容(億m3)設計洪水位(m)校核洪水位(m)總庫容(億m3)供水指標灌溉保證率(%)中游灌區供水量(億m3)4-6月正義峽斷面水量(億m3)電能指標裝機容量(MW)年發電量(萬kWh)電量差值(萬kW·h)投資工程投資(萬元)移民淹沒投資(萬元)環保及水保投資(萬元)工程靜態總投資(萬元)護(1)4個方案水庫淹沒搬遷人口和征用耕地呈遞增狀態,正常蓄水位越高,搬遷人口和征用耕地數量增多,淹沒補償費用增(2)4個方案水庫淹沒各方面指標呈遞增狀態,正常蓄水位越高,水庫淹沒面積越大,環境影響越大。(3)生態關鍵期4~6月跟20世紀80年代相比,2628m、2630m和2632m均能滿足要求,能夠滿足生態關鍵期需水要求;但2626m方案不能滿(4)2628m、2630m和2632m方案的中游灌溉保證率能夠達到工程相關設計灌溉指標,但2626m方案不能滿足。由表3.3-1可以看出,2628m、2630m和2632m3個正常蓄水位能夠滿足工程開發任務要求,但從環保角度出發,在滿足黑河水量分配方案和保證下游生態關鍵期正義峽下泄水量的前期下,正常蓄水位越低,相對環境影響越小,因此,綜合協調工程效益及環境保護,工程選取2628m的蓄水位是合理的。可研根據黑河來水特點、中下游河道輸水特性和輸水效率、以及中下游用水特點,同時考慮黃藏寺壩址以下梯級電站的發電效益等因素,擬定三個方案進行方案1:4月上旬,7月、8月份,9月中旬輸水流量均采用300~500m/s。方案Ⅱ:4月上旬、9月中旬輸水流量采用240m/s,7月、8月份輸水流量采用300~500m2/s。方案Ⅲ:4月上旬、9月中旬輸水流量采用110m/s,7月、8月份輸水流量采用300~500m'/s。上述三方案的環境比選情況詳見表3.3-2。不調水方案1方案Ⅱ方案IⅡ調水時段(旬)4月上旬7月,8月9月中旬4月上旬7月、8月9月中旬4月上中旬7月、8月9月中旬黃藏寺調水量(億m3控制流量(m2/s一次調水天數(天)7\\正義峽年來水量(億m3)中游灌區年供水量(億m?)黃藏寺裝機容量(MW)黃藏寺發電量(萬kWh)差額電量(萬kWh)下游梯級電站裝機(MW)下游7座電站總發電量(億kWh)正義峽斷面水量狼心山斷面水量(億m3)備注:(1)表中黃藏寺水庫死水位采用可研報告推薦的2580m計算水庫發電量:(2)下游輸水效率采用本次復核成果。通過表3.3-2可以看出,三方案在4月上旬生態調度流量遞減,但調水時間遞增;7、8月份生態調度流量和時間相同,均為300~500m2/s和3~6天:9月1.三方案年內正義峽下泄水量均為9.82億m,均能滿足黑河國務院分水方2.三方案年內對中游灌區的供水量分別為10.78億m2、10.74億m和10.7億m2,均能滿足黃藏寺建成后中游灌溉保證率50%以上的要求,從中游要求來看,推薦方案I。3.三方案對黃藏寺下游7級電站的發電損失分別為1.69億kwh、1.19億kwh和0.02億kwh,從對下游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呂梁學院《中國紅色文學作品十五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基礎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醫學信息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廠食堂外包服務合同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日語提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中藥制劑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閬中市閬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5月份考前模擬適應性聯合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蘭考三農職業學院《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第二外語(法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個人融資合同協議書
- 辦會流程及注意事項
- 嬰幼兒家園共育 課程標準
- 鐵路高級線路工試題
- 協作機器人比賽理論試題庫(含答案)
-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模式案例:美妙的“童話小鎮”集市(二下)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記金華雙龍洞 》說課課件
- 600MW臨界蒸汽輪機外缸重型鑄鋼件鑄造技術
- 工程掛靠協議書格式
- DL∕T 1502-2016 廠用電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 《烏有先生歷險記》原文及翻譯
-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